『壹』 程青松是誰
程青松,《青年電影手冊》主編、導演、作家、編劇、監制、製片人、策劃。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編劇的電影有《沉默的遠山》《電影往事》等。
程青松多次擔任金雞百花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長春電影節,新春電影音樂會,《首映》等主題晚會,欄目的策劃,撰稿,導演。現供職於中國文聯電影創作指導處。
2018年擔任電影《美麗》《愛人》監制,電影《紅花綠葉》策劃,電影《春潮》製片人,現代舞《形隱·不離》《水問》《北京·我們》製作人。
(1)紅花綠葉電影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2019年8月4日,《紅花綠葉》在北京舉行首映式,策劃程青松,田壯壯,導演劉苗苗,以及嘉賓王小帥,顏丙燕,霍思燕等出席。
2019年8月19日,程青松監制,李玉剛導演的短片《人約黃昏後》獲得第三屆86358電影短片交流周組委會大獎。
2021年1月26日,程青松在微博發長文宣布自己脫單,新男友還有兩天就滿19歲,現在大一,還曬出男友為自己作詞作曲寫的一首歌。
『貳』 童祥苓之姐童芷苓,紅了一輩子的京劇坤旦大家
京劇坤旦著名表演藝術家童芷苓是在天津生、天津長、由天津觀眾培養起來並由此走向全國的京劇巨星,她同李宗義、張春華等眾多京劇名角一樣,都是天津的兒女和驕傲。
准確地說,童芷苓是電影、戲劇、戲曲三棲的大明星。
她的祖父童泗泉以及做中學國文教師的父親童漢俠、當中學外語教師的母親,都酷愛京劇,經常去票房活動和演出。受他們的影響和熏陶,童家的子女們後來都從事了京劇行業。童芷苓10歲時家長為她延師在家 學戲 ,由王雲卿教授《穆柯寨》、《貴妃醉酒》、《馬上緣》等。她11歲時在名丑金鶴年的配合下,假天津春和戲院演出《女起解》,在北洋戲院與其兄壽苓演《武家坡》,在天津票友 會演 中主演《虹霓關》,顯露出她藝術的天資。她進而再師從天津名票近雲館主(楊慕蘭)和張曼君,學習《玉堂春》、《十三妹》等戲。
童芷苓具有表演的天賦,是唱戲的材料,從14歲就「下海」做了職業演員, 先在 天津的各戲院為名角配宮女、二旦,演開場戲,參加演出文明戲《茶花女》、《雷雨》等。15歲她應邀進著名的「奎德社」坤班,代替河北梆子著名演員李桂雲演《啼笑因緣》中的沈鳳喜、何麗娜,頓時名揚津沽大地。家長為她邀請來白家麟、高盛麟、李盛斌等京劇名家同台演出,更使她名噪一時。
童漢俠夫婦在1939年4月組建起自家戲班,取名「公益社」,後以其子女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命名為「苓社」,人們習慣稱之為「童家班」。童漢俠自任社長,這個戲班的骨幹成員就是他的 五個子 女:
長子童遐(霞)苓工小生,曾隨小生名家姜妙香學戲,後來轉而側重於編、導工作;
次子童壽苓先學老生,初與其大妹童芷苓合作演出《武家坡》等生、旦的對兒戲,後來因為嗓音變聲而改唱小生,亦學於姜妙香門下,常配合童芷苓演出《紅娘》、《十三妹》、《花田錯》、《得意緣》等戲,成為「苓社」的當家小生;
長女童芷苓此時17歲,工青衣、花旦,為該社「挑梁」的台柱子;
次女童葆苓後拜尚小雲為師,學花旦、刀馬旦,得到親授《漢明妃》、《穆桂英》、《佘賽花》等劇;
幼子童祥苓工老生,後得京劇大師馬連良、周信芳的賞識與指教。可是,童祥苓晚年時坦言,自己是馬連良的弟子,但不是馬派演員。
童家這兄妹五人恰與南方蜀川之地的「厲家五虎」處於差不多的同一時期,南北呼應,童家五兄妹成為北方津門的「童家五虎」。「童家班」除了他們兄妹五人外,還曾外聘來白家麟、趙化南、蓋春來、三吉仙、王鴻福、金一臣等名角襄助演出。他們在天津濱江道繁華區的新中央戲院演出《花田錯》、《人面桃花》、《奇雙會》、《大英節烈》等,開門紅,相當火。
1939年5月3日,做為「苓社」領銜主演的童芷苓經天津《大風報》主編沙大風推薦,在天津拜荀慧生為師,成為荀門早期弟子之一,得荀親傳《紅娘》、《香羅帶》、《元宵謎》、《霍小玉》、《釵頭鳳》、《紅樓二尤》,且陸續貼演了《荊釵記》、《獅吼記》、《白娘子》、《飄零淚》、《勘玉釧》等荀派常演的戲。她頻繁往來於津、京、滬之間,聲名鵲起。1940年「苓社」邀請李盛藻同去上海演出,據稱剛到上海時因人生地不熟,演績平平。後來邀當地名丑劉斌昆合演《大劈棺》、《紡棉花》,一炮而紅,竟有人稱童芷苓為「劈紡花旦」,對此評論不一,多有微詞。其實在舊 社會 ,演員要演什麼是不能完全自主的,往往要受到老闆的掣肘,老闆為追求經濟利益,常常要求演員本不情願的一些條件,而演員為生存,也只好勉為其難,無可奈何。後來童、劉再合演《十八扯》,二位超常發揮的雜學唱稱絕上海灘。繼之,童芷苓與林樹森、唐韻笙、高百歲、裘盛戎、高盛麟、紀玉良等合作演出。待她從上海再回天津時已今非昔比,儼然是大紅大紫的名角了。
1942年9月,她回到天津,在中國大戲院、北洋戲院演出了《紅娘》、《大英節烈》、《綉襦記》、《王寶釧》、《穆桂英》、《戲迷小姐》等,以荀派戲為號召,深受歡迎。20世紀40年代中期,京劇旦行大行其道,荀派流行,花旦演員挑班的如雨後春筍。童芷苓生逢其時,紅遍大江南北。為了拓寬自己的藝術發展道路,1945年(另說1947年)她又一次拜師,立雪梅門。1948年她在南京與前輩大師趙松樵先生同台,二人合作演出《武松與潘金蓮》等。解放初期,她率團在西安市新聲劇場演出,深受歡迎。1951年,她與武生名家李仲林從香港演出歸來,再次到上海,並定居於此,後來加入上海京劇院。在抗美援朝時期的一次義演中,童芷苓與芙蓉草、王少樓、李仲林、小王桂卿等同台,主演了《漢明妃》,紅花綠葉相映成輝。60年代,她曾受委派到法國等國演出。
她有與生俱來的表演才華,在上海與言慧珠、李玉茹並稱「三大名坤伶」,她與言慧珠又是京劇、電影、話劇三棲的大明星。童芷苓早年曾與同為天津出身的影界名人黃佐臨、石揮、魏鶴齡等合拍過許多電影,例如1947年與張伐、石揮、周旋合拍《夜店》,1948年她與魏鶴齡主演《粉墨箏琶》,1949年她與喬奇合拍《女大亨》,還有《太太問題》、《婚姻大事》、《歌衫情絲》等,1979年,歲望花甲的她還主演了電影《傲雷·一蘭》。她真可謂星光燦爛,光彩奪目,她的從藝之路一片光明。
童芷苓在京劇藝術上刻苦求進,藝術思想開放,廣泛吸收各藝術門類和各派別的優長來豐富自己。她除宗「荀」派而外,也曾向王瑤卿請益,另外鑽研並學演梅派戲《貴妃醉酒》、《宇宙鋒》、《霸王別姬》、《鳳還巢》,尚派戲《漢明妃》、《摩登伽女》,以及程派的《鎖麟囊》、《六月雪》、《紅佛傳》等。所以,她的戲路很寬,融會貫通「四大名旦」的藝術,表演細膩,刻畫人物深刻,人物形象特點鮮活。
新中國成立後,她在藝術上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例如在唱腔上,她既有「荀派」爽朗俏麗的特點,又適當地揉入「梅派」典雅大方、「程派」細膩委婉的特點;在表演上,她不被成規所束縛,善於把傳統技法靈活地用於塑造人物和刻畫性格上,從而使角色各不雷同。有人評價她已經形成了「荀戲梅唱」、「梅戲荀化」的「童芷苓現象」。她對「荀派」傳統名劇《紅娘》、《游龍戲鳳》、《金玉奴》等進行了加工整理和創新,在前人的基礎上豐富了老戲的表演方法和內容。由於她有電影、話劇表演的經驗,所以她對《紅娘》、《坐宮》、《尤三姐》、《王熙鳳大鬧寧國府》、《武則天》等京劇中的京白和韻白有所研究與創新,形成獨特的韻味和風格。她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大膽提出把《金玉奴》中「棒打」一場的念白改為唱,創作出一大段[二黃原板]加[跺板]的唱段,形成童芷苓自己的特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京劇曲譜集成》第7集收進了「童本」《金玉奴》。1984年,荀慧生夫人為之作序,肯定了童芷苓繼承傳統的做法與成果,並「希望有更多像童芷苓那樣有心人盡畢生之力為之奮斗」,稱「學習前人,繼承傳統,必須要發揮創造,樹立獨立的藝術風格」。上世紀60年代她與俞振飛、劉斌昆合演的《金玉奴》成為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童芷苓在《尤三姐》的改編本中「鬧酒」一場那大段的動情念白和表演十分精彩,感人至深。1963年,田漢專為她改寫唱詞、由他主演的《尤三姐》拍成戲曲藝術彩色影片,堪為其精品代表之一。
1961年底,童芷苓進京主演了新編戲《武則天》,極獲好評,從此該劇成為她的又一出代表劇目。此外,他還新排演了《樊梨花》、《孟麗君》、《二度梅》、《柳毅傳書》、《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現代戲《趙一曼》、《送肥記》等。《趙一曼》由黑龍江京劇院重排,參加了2011年京劇節的演出。針對《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創作和演出的成功,2004年曾有人評論說「曹雪芹、陳西汀、童芷苓在文學史和京劇史上的文化意義,一層一層地映在我們面前。」(曹是小說《紅樓夢》作者,陳是京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編劇,童是該劇的主演)童芷苓的學生、天津市京劇院著名花旦演員李靜曾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這出戲繼承下來,並予排演出來,演出效果極佳。1956年,童芷苓在戲曲藝術電影片《宋世傑》中飾演宋妻萬氏,既不走彩婆子的戲路,也不按老旦行當的演法,而是獨辟蹊徑,自為一格,打破了行當的制約,演出來一個生活化的人物,這與她曾經涉獵電影和話劇表演藝術不無關系。1964年,她與沈金波在北京參加全國現代劇會演,所演《送肥記》獲得贊譽,製成唱片,全國各地多家劇團搬演。1976年,她與劉斌昆演出的《十八扯》拍成影片,作為資料被中國影片資料館保存。1977年她恢復舞台演出,重新對《勘玉釧》、《梅龍鎮》這樣的老戲、熟戲進行了修改加工,使戲更合理緊湊,唱工技法更講究,表演更細膩傳神,人物把握更准確。
童芷苓在《戲劇報》1980年第6期(總第277期)第4-6頁發表文章《為京劇爭取更多的觀眾》。文章針對「恢復上演京劇傳統戲時場場滿、出出紅的『老戲熱』」現象逐漸冷下去的情況,說:「如何改變這個現狀?最重要的是對京劇傳統戲加以革新,使之適合今天時代和觀眾的需要。」他認為:「我們不應把傳統戲當成古董看待,而應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給它們添上適合新時代觀眾要求的新東西。如果滿足於老觀眾的原有水平,維持現狀,那就只能為少數的老觀眾所喜愛,而廣大的外行觀眾,尤其是青年,便很難接受了。」她針對京劇的導演、布景、音樂等方面提出了她的改進看法,並且結合她在《金玉奴》、《宇宙鋒》、《樊江關》、《紅娘》等劇目的演出中嘗試進行的改革,介紹了經驗和體會。同時她指出:「搞戲改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尤其是一些有影響的名劇,對它們一定要慎重,要保持其精華,切不可一下子弄得面目全非。」她提出:「要為我們的京劇爭取觀眾,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必須重視和提高演出質量。而要提高演出質量,就要肯於下苦功,而且善用功。」她說:「有些演員片面追求唱念做打一招一式的外形模仿。這樣外形倒是能學像,不過總會讓人感到你還差點什麼。差什麼?差點心氣,也就是差點『人物』。別看老戲盡是程式,其實前輩當初創造的程式,也是從人物出發的。」「老先生們也是講究人物的。」她在文章的最後對京劇的將來、對青年京劇演員寄予厚望,她說:「我想只要我們肯像前輩那樣像苦功,又會用功,新的名旦、名生、名凈、名丑一定會出現,從而爭取到更多的觀眾。」
1981年8月12日,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舉行紀念周信芳的演出。應美國梅爾波梅那基金會的邀請,童芷苓、王正屏領銜上海京劇團的一個小隊,到美國協助周少麟演出。劇目共有《劉唐下書·坐樓殺惜》、《擋馬》、《盜御馬》、《宇宙鋒》,以及《追韓信》、《四進士》、《挑華車》三出戲的選場。8月23日最後一場,有王正屏的《盜御馬》、童芷苓的《宇宙鋒》和周少麟、童芷苓、王正屏的《四進士》。1982年,童芷苓在香港舉辦了個人代表劇的系列展演,引起轟動,馳譽海內外。有人評論說她是「荀派藝術的傑出代表」,其藝已然「出荀入童」,表現出來「梅派路數荀派骨」,是「獨創一格的京劇旦角大家」。這些是對童芷苓京劇藝術極高的評價。1983年,童芷苓應邀參加北京電視台的春節戲曲晚會,作了演唱,另與宋遇春演出了《坐樓殺惜》,在京城引起轟動。1985年4月2日,童芷苓在「紀念周信芳誕辰九十周年」大會上發言,並且在紀念演出中她與周少麟合演了《烏龍院》,她飾閻婆惜,周少麟飾宋江,孫正陽飾閻老婆,她另與周少麟、夏慧華合演了《宋士傑》。同年,在天津舉辦「荀派」專場演出,年逾花甲的童芷苓與同門傳人一起演出了《金玉奴》、《紅娘》、《紅樓二尤》、《樊江關》,得到家鄉父老和同行的熱烈歡迎。他還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提掖言興朋合演《游龍戲鳳》,她在不同時期分別與言菊朋、言少朋、言興朋一家三代人合演此劇,成為梨園一段佳話。1987年她在美國期間榮獲「亞洲藝人獎」。1994年7月6日,年過七旬的童芷苓應邀到台灣演出了《尤三姐》、《四郎探母》,是為她舞台生涯的終結。
1995年7月,一代巨星童芷苓不幸病逝於美國紐約的寓所,令人惋惜。所幸她身後留有與孫正陽合演的《十八扯》等劇的「音配像」及其它較為豐富的音像資料存世,以饗後學。
童芷苓成功之路再一次證明:刻苦地博學廣采,進而在厚實的繼承基礎上樹立創新求進的精神,是造就藝術大家的十分靈驗的經驗,今人應得到啟發並加以重視。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劉禹錫《浪淘沙詞九首》)寄厚望於來者。
(作者趙緒昕: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中國戲劇家協會天津分會、戲劇文學學會、天津 社會 科學界聯合會會員)
『叄』 跪求 這是什麼花
桃花,即桃樹盛開的花朵,屬薔薇科植物。葉橢圓狀披針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兩大類。桃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北部,現已在世界溫帶國家及地區廣泛種植,其繁殖以嫁接為主。桃花可製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經絡、滋潤皮膚的葯用價值。其花語及代表意義為:愛情的俘虜。每年3月份,各地會以桃花為媒,舉辦桃花節盛會。形態特徵
陽作仁原創桃花圖冊(9張)桃花為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粗鋸齒,無毛,葉柄長1~1.5cm。高可達6~10米。樹干灰褐色,粗糙有孔。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平滑。花單生,有白、粉紅、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3月。核果近球形,表面密被短絨毛,因品種不同,果熟6~9月。主要分果桃和花桃兩大類。變種有深紅.緋紅.純白及紅白混色等花色變化以及復瓣和重瓣種。
較重要的變種有 :油桃、蟠桃、壽星桃、碧桃。其中油桃和蟠桃都作果樹栽培,壽星桃和碧桃主要供觀賞,壽星桃還可作桃的矮化砧。樹高4~5米。一年生枝條紅褐色。葉多呈披針形,葉緣有鋸齒,葉柄基部常生蜜腺。花型有薔薇型和鈴型兩種。核果除蟠桃外,多為圓形或長圓形,果面除油桃外,均布有茸毛。果肉白、黃色或夾紅暈,少數呈紅色;肉質柔軟、脆硬或密韌;核表面具不同溝點紋路,均為種和品種群的重要分類依據。
桃花是中國傳統的園林花木,其樹態優美,枝幹扶疏,花朵豐腴,色彩艷麗,為早春重要觀花樹種之一。
桃的果實是著名的水果;桃核可以榨油;其枝、葉、果、根俱能入葯;桃木細密堅硬,可供雕刻用。
生態習性
桃性喜光,要求通風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澇,國畫桃花圖(15張)如受澇3~5日,輕則落葉,重則死亡。耐寒,華東、華北一般可露地越冬。
桃花宜輕壤土,水分以保持半墒為好。不耐鹼土,亦不喜土質過於粘重,不擇肥料,其餘生態習性大致與梅類似。但生長勢與發枝力皆較梅為強,而不能持久,約自20齡起即始趨衰退。
一般樹齡可維持20~40年。桃樹進入花、果的年齡皆早,通常嫁接苗定植後1~2年即始花始果,3~5年進入花果盛期。生長迅速,一年能抽發2-4次副梢。根系發達,須根尤多;移栽易於成活。花芽每節1~3朵,幾無柄,花與葉大致同時抽發,而葉在花後長成全形。
多數桃花品種以長果枝為開花、結果之主要部位,但「壽星桃」等少數品種則多在短果枝、中果枝上開花、結果。華東、華中一帶多於3月中下旬開花,6~9月果熟。
常見種類
一、小花白碧桃:開白色小花,花瓣橢圓形,花萼花桃花(40張)較少,花枝多褐色,帶有綠斑。
二、大花白碧桃:開較大的白花,有著圓形花瓣,綠色的花枝上密生著細毛。
三、五色碧桃:又稱撒金碧桃,大部分花為白色或微帶紅絲,間有一枝或數枝花為粉紅色,也有一花或一花瓣白色與粉紅色各半。長圓形花瓣,花枝紅褐色。
四、千瓣桃紅:花為粉紅色,多為三輪花瓣,花絲粉紅。有些花則略近紅色,花絲紅色,花枝袍紅。
五、紅碧桃:開
粉紅色花,近於重瓣,花枝紅褐色。
六、絳桃:花深紅色,萼筒紫褐色,深皺有毛。花枝綠褐色。
七、綠花桃:花瓣淺綠色,倒卵形,花枝綠色帶紅褐色斑點,花期較遲,大多 在4月中旬開花。
桃炭疽病
主要為害果實,葉和新梢也能發病。桃花開花時如遇低溫多雨則更易發病。消滅病梢、枯枝、僵果,減少越冬菌源是其主要防治方法,也可於花前噴波美5°石硫合劑。花後可用50%退菌特6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噴施。
桃流膠病
主要危害枝幹,對樹齡較大的植株危害較為嚴重。加強桃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性,及時有效地控制樹干害蟲,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損傷是防治的主要方法,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殺蟲劑、殺菌劑。
桃縮葉病
主要發生在早春低溫多雨的季節。消滅越冬病菌,主要防治方法是噴施波美3~5° 桃縮葉病石硫合劑,1:100波爾多液,也可在花瓣露紅時用70%代森錳鋅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噴施。特徵:桃花為落葉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無毛,葉柄長1~1.5CM。花單生,先葉開放,幾無柄,多粉紅色,5瓣,花期3~4月,6~9月果熟,變種有深紅、緋紅、純白及紅白混色等花色變化以及復瓣和重瓣種。
編輯本段應用價值園林觀光
春暖花開的季節去文曾路賞桃花是一個爛漫、簡單的微旅行。李櫻點綴,群蜂飛舞,花香醉人,滿園春色關不住,只等遊客的贊美。吸引不少新人來此拍婚紗照,在紅花綠葉的映襯下新娘顯得格外美麗。
花程式
摩羯座守護花桃花 桃花特寫桃花:*K(5),C5,A∞,G1:1
表示桃花為輻射對稱花,萼片5個合生,花瓣5個離生,雄蕊多而不定數,雌蕊一心皮,一室,子房上位。簡介桃花原產於中國中部及北部,栽培歷史悠久,後來逐漸傳播到亞洲周邊地區,從波斯傳入西方, 桃花的拉丁名稱 Persica 意思就是波斯。在中國,法國,地中海,澳大利亞等溫暖地帶都有種植。性喜陽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濕,種植時最好選擇空氣流暢處。營養需要為氮肥,秋季時最好加些骨粉。
摩羯座守護花之一
葯用價值
簡介
化學成份
桃花含山柰素-3-鼠李糖甙(Kaempferol-3-rhamnoside),槲皮甙(quercitrin),薔薇甙(multiflorin)A、B,野薔薇甙(multinoside)A及綠原酸,紫雲英甙(astragalin),蠟梅甙(meratin),山柰素-3-雙葡萄糖甙(kaempferol-3-β-D-gluranosido-β-D-gluranoside),桃皮素(persicogenin),柚皮素(naringenin),香橙素(aromadendrine),橙皮素(hesperetin),桃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素甙(persicogenin-5-β-D-gluranoside),柚皮素-5-β-D-吡喃葡萄糖甙(naringenin-5-O-β-D-gluranoside),橙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甙(hesperetin-5-O-β-D-gluranoside),右旋兒茶酚(catechol),左旋表兒茶酚沒食子酸酯(epicatechol gallate),綠原酸和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山柰酚(kaempferol),香豆精(coumarin)。白桃花含三葉豆甙(trifolin)。
來 源:該品為薔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的花。春季開花時採摘,曬干。
落地桃花性味歸經:苦,平。
功能主治: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於水腫,腹水,便秘。
用法用量:5~10克。
選 方:
⑴治腳氣、腰腎膀胱宿水及痰飲:桃花,陰干,量取一大升,搗為散。溫清酒和,一服令盡,通利為度,空腹服之,須臾當轉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總瀉盡,若中間覺飢虛,進少許軟飯及糜粥。(《外台》桃花散)
⑵治便秘:水服桃花方寸匕。(《千金方》)
⑶治干糞塞腸,脹痛不通:毛桃花50克(濕者),面150克。上葯,和面作餛飩,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後,腹中如雷鳴,當下惡物。(《聖惠方》)
⑷治產後大小便秘澀:桃花、葵子、滑石、檳榔各50克。上葯,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蔥白湯調下10克。(《聖惠方》桃花散)
⑸治腰脊苦痛不遂:桃花一斗一升,井華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時,釀熱,去糟,一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飲,用河水,禁如葯法。(《千金方》)
⑹治心腹痛:桃花曬干杵末。以水服10克,小兒2.5克。(《孟詵方》)
⑺治瘧疾不已:桃花為末,酒服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⑻治發背瘡癰疽:桃花於平旦承露採取,以釅醋研絞去滓,取汁塗敷瘡上。(《聖濟總錄》)
⑼治禿瘡:收未開桃花陰干,與桑椹赤者等分為末,以豬脂和。先用灰汁洗去瘡痂,即塗葯。(《孟詵方》)
⑽治面上瘡黃水出並眼瘡:桃花不計多少,細末之。食後以水半盞,調服方寸匕,日三。(《海上集驗方》)
⑾治足上瘑瘡:桃花、食鹽等分。杵勻,醋和敷之。(《肘後方》)[3]
相關記載
桃花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疏通經絡,擴張末梢毛血管,改善 桃花近景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滋潤皮膚。防止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澱,有效地清除體表中有礙美容的黃褐斑、雀斑、黑斑。《千金葯方》載:「桃花三株,空腹飲用,細腰身。」《名醫別錄》載:「桃化味苦、平、主除水氣、利大小便,下三蟲。」桃花性味甘,平無毒,可消食順氣,痰飲,積滯,小便不利,經閉。本方單味減肥美容護膚,是極好的美容品。
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桃花的美容價值。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里談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顏色"之功效。在清節前後,桃花還是花苞時,采桃花250克、白芷30克,用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每日早晚各飲15~30毫升,同時將酒倒少許在手掌中,兩掌搓至手心發熱,來回揉擦面部,對黃褐斑、黑斑、面色晦暗等面部色素性疾病有較好效果。
桃花的美容作用,主要是源於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葉豆甙和維生素A、B、C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能擴張血管,疏通脈絡,潤澤肌膚,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使促進人體衰老的脂褐質素加快排泄,防止黑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積,從而能有效地預防黃褐斑、雀斑、黑斑、碧桃中還富含植物蛋白和呈游離狀態的氨基酸,容易被皮膚吸 收,對防治皮膚乾燥、粗糙及皺紋等有效,還可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桃花(17張),從而防治皮膚病、脂溢性皮炎、化膿性皮炎、壞血病等,對皮膚大有裨益。
利用桃花美容的簡單方法就是將新鮮的桃花搗爛取汁塗於臉部,輕輕按摩片刻,也可用陰乾的桃花粉末,用蜂蜜調勻塗敷臉部,然後洗凈。鮮花中的營養物質可滋潤皮膚,改變面部細胞的活力,從而達到面色紅潤、皮膚潤澤光潔、富有彈性的美容效果。
桃花茶,市場上也有諸多賣桃花茶的,比較方便,也可以自己在初春采擷烘乾備用。取冬瓜仁、白楊樹皮置於杯中,加沸水沖泡,加蓋防止香氣散失,10分鍾後即可飲用,可當茶水飲用,每日一劑,適用於有面部黑斑、妊娠色素斑、老年斑者,以及日照較強地區的皮膚較黑者。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忌服。
桃花粥,取桃花干品2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將桃花置於沙鍋中,用水浸泡30分鍾,加入粳米,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紅糖,拌勻服用。每日1劑,早餐1次趁溫熱食用,每5劑為一療程,間隔5日後可服用下一療程。桃花粥可以美容養顏,補氣血。
陽春三月,桃花吐妍。桃花的嬌美常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豐潤。古人曾用「人面桃花相映紅」來贊美少女嬌艷的姿容,其實桃花確實有美顏作用。桃花味甘、辛,性微溫,有活血悅膚、峻下利尿、化瘀止痛等功效。桃花含有山萘酚、胡蘿卜素、維生素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較好的美容護膚作用。
據《國經本草》記載:采新鮮桃花,浸酒,每日喝一些,可使容顏紅潤,艷美如桃花。
《普濟方》在介紹桃花酒」的製法與功用時說:三月三采新鮮桃花,以上等白酒浸泡,49日後服。久服,可除病益顏。有利水、活血、通便功效。治聞水腫、肢氣、痰飲積滯、二便不利。沖泡法:桃花適量、蜂蜜適量、沸水沖泡。
葯膳製作
1.桃花豬蹄粥:桃花(干品)1克,凈豬蹄 1隻,粳米 100克,細鹽、醬油、生薑末、蔥花、香油、味精各適量。桃花粉適量備用;淘凈粳米;把豬蹄皮肉與骨頭分開,置鐵鍋中,加適量清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燉至豬蹄爛熟時將骨頭取出,加入粳米及桃花粉,繼續用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醬油、生薑末、蔥花、香油、味精,拌勻。隔日 1劑,分數次溫服。本方有活血潤膚、益氣通乳,豐肌美容、化瘀生新之功效,適用於臉有色斑的哺乳女子。產後服用此粥,既可通乳、去體中瘀血,又可去臉部色斑及滋潤皮膚、補益身體。
2.隋宮增白方:桃花(干品)60克,冬瓜仁75克,橘皮45克,共研成極細 桃花的葯末,置於瓷瓶中保存,隨吃隨取。每次 1克,每日 2~3次,飯後用溫糯米酒送服。本方有活血化瘀、去斑增白、潤膚悅色之功效。可用於顏面較黑或面有黃褐斑者,以及居住於高原、海濱及南方地區,受到較強陽光照射而皮膚較黑的人。
3.桃花白芷酒:農歷三月初三(或清明節前後)採集東南方向枝條上花苞初放及開放不久的桃花 30克,與白芷 40克同放與瓶中,加上等白酒 1000毫升,密封,1個月後開封取用。每日早、晚各飲桃花白芷酒 1蠱,同時倒少許葯酒於手掌之中,雙手對擦,待手心發熱後,來回擦面部。本方能去臉部黧黑斑,治療面色晦黯、黑斑或產後面黯等症。此法安全可靠,製作簡單,一般在使用 40~60天時奏效,色斑消失,面色變得紅潤而有光澤。桃花為峻下破血之葯,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不宜服用桃花酒,也不宜多服其他桃花美容方。但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桃花不失為一種經濟方便和美容佳品,願每一個愛美的女性健康潤澤,「面如桃花」。還有減肥效果。
4.補水嫩膚抗拒電腦輻射:干桃花(在乾花店和出售香薰的商店均可買到,如能自己採集到農歷三月初三東南方枝頭的桃花,效果更好)4克,冬瓜仁5克,白楊樹皮3克。每月將這三樣物品置於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10分鍾後飲用,每日可反復沖泡3~4次。這種茶能祛除黑斑,白嫩肌膚,但孕婦及月經量過大者忌用。
名家論述
1.《別錄》:主除水氣,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蟲。
2.《唐本草》:主下惡氣,消腫滿,利大小腸。
3.《綱目》:利宿水痰飲,積滯。治風狂。
4.《本草匯言》:破婦人血閉血瘕,血風癲狂。
5.《嶺南采葯錄》:帶蒂入葯,能涼血解毒,痘疹通用之。
6.《綱目》: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腸甚快,用以治氣實人病水飲腫滿,積滯、大小便閉塞者,則有功無害,若久服即耗人陰血,損元氣。
編輯本段膳食營養桃花粥
桃花桃花粥取桃花(干品)2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將桃花置於沙鍋中,用水浸泡30分鍾,加入粳米,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紅糖,拌勻。每日1劑,早餐1次趁溫熱食用,每5劑為一療程,間隔5日後可服用下一療程。適用於血瘀表現(如臉色暗黑、月經中有血塊、舌有紫斑、大便長期干結)者。此粥既有美容作用,又可以活血化瘀。但此粥不宜久服,且月經期間應暫停服用,月經量過多者忌服。如用新鮮桃花瓣效果更好。鮮品每日可用4克。桃花豬蹄美顏粥桃花(干品)1克,豬蹄1隻,粳米100克。將桃花焙乾,研細末備用。把豬蹄皮肉與骨頭分開,置鐵鍋中加水,旺火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燉至豬蹄爛熟時將骨頭取出,加入粳米及桃花末,繼續用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適量細鹽、味精、香油、蔥花、生薑末,拌勻,隔日一劑,分數次溫服。本方有活血潤膚、益氣通乳、豐肌美容、化瘀生新之功效,適用於面部有色斑的哺乳女子。產後服用此粥,既可通乳,又可去除面部色斑,並滋潤皮膚、補益身體。
桃花增白方桃花(干品)60克,冬瓜仁75克,橘皮45克,共研成極細末,置瓷瓶中備用,每次1克,每日2~3次,飯後用溫糯米酒送下。本方有活血化瘀、去斑增白、潤膚悅色之功效,可用於顏面較黑或面有黃褐斑者。
鱖魚蛋羹
桃花20朵,鱖魚肉200克,雞蛋4隻,豌豆苗、蔥花、生薑絲、鮮湯、精鹽、味精 桃花特寫、胡椒粉、醋、黃酒、麻油各適量。先將花瓣洗凈,豌豆苗去老葉取嫩苗,洗凈。鱖魚去鱗、頭尾、內臟,去骨洗凈,切薄片,加精鹽、黃酒、胡椒粉、蔥花、生薑絲、味精拌勻,腌漬入味。雞蛋打入碗內,攪拌均勻,兌入鮮湯、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將腌漬好的魚片整齊地排放在蛋液的平面上,然後放入蒸籠,先用旺火後轉小火蒸6分鍾,揭開蒸籠放一下氣,再將籠蓋蓋好蒸10分鍾後左右,熟後取出。炒鍋上火,下少許鮮湯、味精、精鹽、胡椒粉,燒沸後撇去浮沫,下入桃花瓣、豌豆苗,淋上醋、麻油,盛蒸好的蛋羹入碗內即成。此款的特點是桃花芳香,魚肉鮮美,具有補氣養血、健脾養胃、駐顏美容的功效。[4]
桃花丸
桃花丸取初開桃花,烘乾研磨過篩,煉蜜為丸,早晚各服6克。此丸對肝鬱氣滯、血行不暢所致面色黯黑或見粉刺、痤瘡、蝴蝶斑者均有良效;還可用於婦女痛經及偏頭痛的治療。
桃花茶
桃花茶取桃花(干品)4克,冬瓜仁5克,白楊樹皮3克。於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採集桃花,曬干,保存。每天取桃花干品與冬瓜仁、白楊樹皮置杯中,沸水沖泡,加蓋,10分鍾後可飲。可反復沖泡3~4次,當茶水飲用,每日一劑。適用於有面部黑斑、妊娠色素斑、老年斑者,以及日照較強地區的皮膚較黑者。孕婦及月經量過多者忌服。市面有很多罐裝的桃花茶,不論是在超市,葯店,還是在網上都買得到。
桃花酒
萬山紅桃花(3張)桃花酒桃花(農歷三月初三日採集)及上等白酒各適量。將桃花倒入酒壇中,加上等白酒,以酒浸沒桃花為度,加蓋密封,浸泡30日之後啟封,潷出葯酒另放,每次取葯酒5~10毫升飲用,早晚各1次。將桃花瓣放回酒壇,加適量白酒再浸45日,作為第二次葯酒,每次服10~20毫升,早晚各1次。健康中青年男女皆宜,飲之可防病美容悅色。月經量多者忌服。
桃花白芷酒採集花苞初放的桃花300克,白芷40克同放於瓶中,加上等白酒1000毫升,密封,一個月後開封取用。每日早晚各飲桃花白芷酒1盅,同時倒少許葯酒於手掌之中,雙手對擦,待手心
發熱後,來回擦面部。本方能去除臉部黑斑,治療面色無華、黑斑及產後臉色黯黑等,一般使用40~60天,色斑消失,面色變得紅潤光澤。
編輯本段花語文化花語象徵
花語及代表意義為:愛情的俘虜。在中國,桃花一直以來都離不開愛情兩個字,人們常說桃花運,就是因為桃花能給人帶來愛情的機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你會很快擁有你自己的愛情,所以,它的花語是愛情的俘 桃花虜。
碧桃花花語
消恨之意
桃花源里有一種桃花,花瓣開了一層又層,顏色血紅血紅,活象牡丹花,它的名字叫做碧桃花。據說,它是陳碧的鮮血幻化成的。陳碧流了血,卻再也止不住。流著流著,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身子一歪,一頭靠在桃樹上,便化成了桃林里的一棵最大最大的碧桃樹。
2.山桃:桃縮葉病,為害葉片、新梢、果實,嚴重時造成落葉甚至枝條枯死。發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蟲害有桃芽、桃粉蚜。
八字論桃花
通俗所說的「桃花運」是指命理中的桃花,也叫做「咸池」。以下來自命運分析師方晨的博客:
說起桃花,一般不免讓人想到微妙的事情,有家庭的人也常常帶一些畏懼。其實命理中桃花的作用很廣,並非都表示色心,更不是專被誤認為婚外情。結合不同的八字,桃花有豐富的含義。例如貌美、詩情畫意、聰明、包括責任心等。
申子辰在酉,寅午戌在卯, 巳酉丑在午,亥卯未在子。
映日孤煙著的古風耽美武林外史同人小說《桃花》,描寫了色若桃花聰明狡黠有些許孩子氣的王憐花與清朗俊逸俠骨柔情的沈浪於江湖恩怨中的愛戀。《桃花》的正傳於晉江文學城自2005年7月17日起連載至2006年4月16日完結。番外《鏡花》自2010年6月4日起繼續連載,現番外已經於2011年6月28日更新完畢。
唐七公子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三生三世,她和他,是否註定背負一段糾纏的姻緣? 三生三世,她和他,是否終能互許一個生生世世的承諾?
遠古眾神凋零,現今只存了龍族、鳳族、九尾白狐一族還留了些後人。狐帝白止膝下得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唯一的一個女兒長得頗好,卻是個炮灰命。活到十四萬歲的高齡,籠統不過遇得五朵桃花。
一朵礙於異族不能通婚,那思慕尚處於萌芽期,便被該桃花的爹娘終結了。
一朵誤以為她是個男兒身,糾結於這段斷袖情,待出現個跟她長得相似的女子,立刻便跟著人跑了。
一朵是他爹娘親自做主給她定的親,待到他們家走一趟,卻看上了她的婢女,兩人私奔了。
一朵在心底里暗戀她暗戀了萬兒八千年不敢表白,待鼓起勇氣來表白時,她前未婚夫的爹娘為了補償她,又與她重新結了一門親。
前頭四朵桃花有三朵都是爛桃花,唯一算得上好的一朵,卻又是個才打骨苞兒的。
這五朵桃花中的最後一朵,是她命中註定的夫君,九重天上的太子夜華。恩怨糾葛如浮雲過,她遺憾沒在最好的年華里遇上他。
遺傳學淡定地告訴我們:跨物種戀愛註定是沒有好結果的。
有望被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拍成電影正在計劃中。
與桃花有關的古文
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與女性的不解之緣
桃花與女人有緣。詩文中多用桃花烘托美女。如《詩經》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蘇軾有「且看桃花好麵皮」,尤其是崔護的詠桃花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被譽為借桃花喻美人的千古絕唱。此外,人們還習慣將少女的臉頰稱為「桃腮」、「桃靨」。把女子的美貌稱作「桃夭柳媚」。女人的胭脂叫「桃花粉」、化妝名「桃花妝」。「自古紅顏多薄命」,漂亮女子命運多桀又稱之為「桃花命」。就連男子的艷福也常戲謔為「走桃花運」等等。皆說明桃花在古代文學中經常是不可缺少的題材。[6]
桃花美容
桃花屬薔薇科植物,中國《中葯大辭典》記載:「桃花能治面瘡、皮膚凝聚之血」等皮膚病。
桃花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物質能疏通經絡,擴張末梢毛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皮膚營養和氧供給,滋潤皮膚。防止色素在皮膚內慢性沉澱,有效地清除體表中有礙美容的黃褐斑、雀斑、黑斑。對防治皮膚乾燥、粗糙及皺紋等有效,還可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7]
桃花中含有山奈酚、香、豆精、三葉豆甙和維生素A、B、C等營養物質
頭癬(禿瘡)
桃花適量陰干,與桑椹各等份。研為末,收豬油調和,洗凈瘡痂,塗於患處。
編輯本段雀斑
[8]桃花50克,冬瓜仁(去殼)50克,共研細末,加蜂蜜調勻,塗於患處。每日數次。
便秘
①鮮桃花瓣4克(干品2克),漂洗瀝干備用。粳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再加入桃花瓣拌勻煮沸即食。隔日1次,連服幾次。此方適宜於燥熱便秘者。但桃花性寒,便通即停,不可久服。
②桃花、冬葵子、滑石、檳榔各3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飯前以蔥白湯調服。
水腫桃花30克,水煎服。
腳氣桃花陰干,搗為散,每次服3克,清湯送服。
腳瘡(足部濕疹)桃花、食鹽等份,搗爛,調醋敷患處。
瘧疾桃花適量,研為末,每次服3克,開水送服。
美容
①桃花30克,丁香、茴香、乳香、藿香、沉香各9克,共研為細末,蜜調為丸,每晨吞服7丸。(慈禧太後駐顏方)②桃花100克,紅花30克,冬瓜子100克,白芷100克,焙乾研為細末,用牛奶調成煳狀製成面膜塗面部。每日1次,長期應用,可使皮膚紅里透白,且對雀斑、黃褐斑也有一定療效。
心腹痛
①桃花曬干,每次9克,水煎服,小兒減半。
②干桃花適量,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小兒1.5克),開水送服。
膿皰瘡桃花研為末,飯後開水送服,每次服3克,1日3次。
皮膚瘙癢
桃花陰干,研為細末,用蜂蜜調為膏,擦患處。此方尤適治春天皮膚瘙癢。
背瘡癰疽
采早晨帶露水的桃花,用醋同搗後取汁塗抹患處。
浮腫腹水
白桃花焙乾,研為細末,每次5克左右,用蜂蜜沖水調服。此方也可治腳氣足腫、大便干結、小便不利。
急性黃疸傳染性肝炎
桃花、白毛藤各10—15克,煎湯服。[9]
『肆』 推薦幾部獲過金馬獎的電影
獲過金馬獎的電影有《大象席地而坐》、《我不是葯神》、《紅花綠葉》、《綠色長城》、《風語咒》、《血觀音》等等。下面是推薦這幾部的原因。
《大象席地而坐》:席地而坐的大象,是一種很奇妙的符號。它既代表著妥協,又代表著反抗。電影高超的敘事能力,4個人4段不同的命運,因為一個目標交織在一起,導演把這四段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全程近4個小時,但一路看下來並不覺得枯燥乏味。在對這些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中,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導演風格:壓抑、絕望,但又能看到若隱若現的希望之光。
《風語咒》:生活在孝陽崗的少年郎明懷揣俠嵐夢想,但雙眼失明的他卻只能靠招搖撞騙混於市井之中。直到有一天,羅剎襲擊孝陽崗,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突然失蹤,郎明迫不得已踏上了找尋真相之路。
《血觀音》:在這個"女權主義"被不斷提及的時代,”血觀音“的女權意識似乎更加瘋狂,這是一部女性角色占據主導地位的電影,片中出現了多次非常經典的女性群戲。電影中其他女人都被塑造成人面獸心,冰冷無情的狠角色,而棠寧是最有人性溫度的那個。這種人性的溫度,卻一直被人踩踏,包括她的女兒棠真。
『伍』 紅花綠葉有第二部嗎
沒有。截止2022年9月28日,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紅花綠葉》沒有第二部。《紅花綠葉》是由北京中北通達影視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出品的愛情片,由劉苗苗執導,胡維捷聯合執導,馬思琪、羅克旺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寧夏籍作家石舒清的小說《表弟》。
『陸』 《紅花綠葉》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紅花綠葉》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BF4jVCrhGfUhSu1nKSuuw
『柒』 阿西燕是什麼電影
阿西燕是電影《紅花綠葉》
『捌』 電影紅花綠葉在哪可以看
計算機視頻或者優酷視頻剛剛開始。
『玖』 《紅花綠葉》七夕電影300字觀後感精選影評
《紅花綠葉》是導演劉苗苗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一對新婚回族夫妻的故事!以下觀影影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紅花綠葉》觀後感一
電影《紅花綠葉》如其名字般的賞心悅目。它不追求少數民族獨特性,也沒有藏族電影的符號化。導演通過回族為切入點,探討人類共同面臨共享價值的問題。沒有假大空的概念,沒有上綱上線的道理,只是從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角度觀察入手,比如說愛、擔當、自尊等。
《紅花綠葉》全片翻湧著平凡平和卻打動人心的小感動。男女主人公面臨來自家庭逼婚的壓力、各自情感的抉擇,是他們內心散發出來不經意的善意引導他們走向那個漫天飛雪中平淡又溫馨的結局。
男主人公古柏是癲癇病患者,不發病時和正常人一樣,但是發病時間地點都不確定,像個定時炸彈。古柏本意是不想連累別人家的姑娘,但他內心深處對婚姻的渴望體現在聽母親說起阿西燕情況時瞬間眼神的變化,也體現在二話不說就想給阿西燕買商場里4000多皮衣(完全超出預算)時的出手大方,導演深厚的功力把這種渴望與糾結拿捏得自然又生動,讓人會心一笑。
《紅花綠葉》觀後感二
這部影片的兩位主人公在婚前皆有殘缺,一個殘缺在身上——古柏不定期犯病,因此沒有勇氣面對愛情,他孤僻地不娶;一個殘缺在心裡——阿西燕訂過婚,她的未婚夫死於一場意外的車禍,她執拗地不嫁。
這樣的兩個人被命運之手捏合在一起,他們的困境是隱藏在推進的故事當中的。所以我們看到婚後,兩個小夫妻各睡各的,察覺出端倪的媒婆給婆婆出主意,搬走了一個被子,善良的古柏讓阿西燕蓋被子,自己和衣而睡,只蓋著一件外衣——這樣的日子過了有多久?循環往復的鏡頭中古柏堅守著自己對阿西燕的尊重,直到阿西燕無法按捺自己的惻隱,拉古柏進自己的被窩。
古柏是喜歡阿西燕的,第一次見面,阿西燕的妹妹提出要買一件昂貴的紅衣,古柏的妹妹不樂意,而古柏堅持買下。夜深人靜時,他羞澀地輾轉反側,旁白替他表達說,給阿西燕買什麼都可以。而後,他隨阿西燕回娘家,在阿西燕弔唁未婚夫時撞破真相,他喝光了桌上的白開水,喝水的勁頭完全像把白開水當作了酒!
他質問阿西燕的過去,阿西燕冷冷地回擊他為何要去領低保?難道不是因為他有隱瞞著她的疾病?那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鏡頭,阿西燕站在大衣櫃旁發問,大衣櫃的鏡子里出現的是站在畫外卻出現在畫中的古柏,古柏急火攻心,向後一倒,犯病了。這是倆人婚後出現的唯一一次裂痕。阿西燕隨後回娘家了。古柏默默消化著其中的酸楚。他對阿西燕的思念戰勝了自己的嫉妒,他忍不住去偷看打穀子的阿西燕——他沒有上前,他只是悄悄地看,僅此,已令他歡欣鼓舞!他跑到無人的戈壁,在斜陽中對著溝壑大喊:阿西燕!阿西燕!
那一幕,是多麼地動人。
這樣一部片子,沒有說教,絕不煽情,有殘缺的人物設置卻並不用來賣慘,以期博取廉價的同情,它朴實地展現著人物的性格和內心,靜水流深地講述愛情本來的樣子。
《紅花綠葉》觀後感三
印象中,西北那個地方應該是黃土一片,走路身後就是揚起的塵土。有時候刮旋風,有時候刮大風,總之刮的塵土飛揚。看完《紅花綠葉》,卻意外地打破了這個固有印象。電影里生機的東西特別強——開始就是花,有春天,有綠色;然後是春夏,鏡頭特寫的柳樹,包括池塘。乾旱的地方少見的池塘。導演在這樣一個貧瘠的土地上建構了一個有生機的空間,特別有趣。
其次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由四季的變化,從春天走到冬天,用溫度來展現人物情感慢慢走向深處這樣的一個過程。春天,萬物復甦,春意萌動,花開滿山。自然處於和諧狀態,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都處在悲慘、難堪的狀態——男主角處於感情空白期,女主角心愛的男朋友意外死亡。兩個陌生人被迫組合在一起,慢慢度過了夏天、秋天,一直到大雪紛飛的時候,萬物沉寂,人物的情感卻達到最高峰。季節跟情感逆著走,這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設置。
最讓人覺得有趣且動人的,是這個片子真正寫出了愛情的發生。現代愛情觀講究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即所謂的婚姻嫁給了愛情。但《紅花綠葉》反其道而行知,包辦婚姻,先結婚又戀愛。導演用這樣一個一開始就不幸福的條件培育出了幸福的果實。
一個因疾病而自卑,對婚姻喪失期望的男人,一個痛失未婚夫而對人生得過且過的女人,兩個人過在一起了。相處之中,由熟悉產生好奇,由好奇新生妒忌,由妒忌衍生牽掛和愛意。一個男人從性意識的情感萌動到慢慢的煎熬,最後到真正發生愛情,一段單純的愛情,這裡面沒有什麼金錢的關系,單純就是人。煎熬、嫉妒、焦慮,偷窺,惴惴不安,導演很細致的表現了男女在感情空間上緩慢變化,細細品味,實在絕妙。
《紅花綠葉》觀後感四
魯迅先生曾有言:「樓下的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人類的悲歡相通嗎?電影尤其要做這樣的思考。要喚起大家的共鳴,在於人物設置是否扎實,有質感,有妙趣。例如有一場在菜地里的戲,古柏全家都在,他們在討論是否應該告訴阿西燕孩子可能會遺傳古柏的病,人人觀點都不同,公公不屑大夫爸的論斷,弟弟永遠支持嫂子,婆婆心疼古柏……吵群架符合每個人的出發點,台詞不多一句不少一句,這場架吵得有條不紊又會心微笑。
《紅花綠葉》是一部攢勁的電影。它有勁、有東西。生命中的那些哀傷是底色,妙趣卻紛至沓來。有干凈的貧窮,有自尊的蒼涼,我們能感受到電影的表達是從容的,喜樂無限,不訴苦,正因為此,古柏和阿西燕的愛情故事如此純凈,也如此純粹。
《紅花綠葉》觀後感五
《紅花綠葉》講述了一對寧夏西海固的青年男女古柏和阿西燕婚前各有隱衷,婚後逐漸產生感情的愛情歷程。它以洗練、純粹的詩一樣的鏡頭語言為我們呈現了層次豐富、妙趣橫生的故事版本。
主人公古柏患有癲癇,影片一開頭,人們七手八腳地抬著他,在那個遠景鏡頭里,說著寧夏方言的古柏旁白響起:「老人們說,別想太多,想得少就能活下去。」內心獨白由於攢勁而給力,第一時間就扣人心弦。
扮演古柏的素人演員,因其恰到好處的緊張感和內秀,他表現出來的人物有些微自閉,又有強烈的自尊,與句句走內、聲聲詰問和頗有一番自怨自艾腔調的台詞貼合度極高,而不令人跳戲及厭煩。
「麻雀雖然有殘缺,但它生命的願望也是全美的!」
「請把考驗給我,把疼顧給阿西燕吧!」
「我跑著,就像我的腳找不著地了,就像在空中,就像……」凝練的台詞像是古柏的內心畫卷,我們看到他的掙扎,猶如看到我們自己的。
文學性極強的排比和修辭,與古柏的方言結合在一起,突然產生了一種一個躲在人群後面的後生把心打開給你看的化學效應。那些攢勁的話由於其形式和內容完全貼合,古老的技巧——旁白有用,有效,放在任何時代都不過時,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拾』 隱入塵煙是誰提倡出來的
《隱入塵煙》在國內正式上映,這部由李睿珺導演的影片,在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兩個提名,和一眾來自世界各國的影片角逐金熊。
正如導演所說,《隱入塵煙》是一部「耐心的電影」。為了讓影片盡可能地真實,攝制組在西北當地造土房、種莊稼,等待了一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取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卡司採用了素人與明星搭戲,這一頗具挑戰性的方式。一方面,飾演馬有鐵的演員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雖然是本色出演,卻也要盡可能讓他在鏡頭前不露怯。飾演桂英的則是知名女演員海清,此番飾演鄉土氣息濃郁的角色,她也著實是下了一番苦功,才能操著方言,融入當地艱苦的環境。
《隱入塵煙》採用的仍舊是農村寫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在劇作上也讓人想到早些年同類型題材的影片。有鐵和桂英兩人之間由「搭夥過日子」而產生的真實感情,像極了早幾年劉苗苗導演的《紅花綠葉》,電影中一對青年在相處中,學會如何「先結婚,再戀愛」。有鐵的願望是賣了秋收的糧食之後,能給桂英添一台電視,這里電視作為「現代性符號」承載的意義,不言而喻。
平心而論,和1990年代鄉土系影視作品相比,《隱入塵煙》並沒有在美學上做太多的新嘗試,它仍舊秉持一種最樸素的拍攝手法,讓鏡頭不緊不慢地跟隨著主人公們,目睹著他們養殖、耕地、建屋的瑣碎過程,觀眾由此獲得沉浸式的體驗。影片在美學上的平實處理,當然和導演的個人風格有關,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電影思維的保守,也或者說,是經過多方權衡、折中後,採取的最為保險的創作方式。
當然,在看似溫和的敘事下,影片依舊管窺當下的農村情狀,並對其中存在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正如有鐵家的驢也是影片的核心演員那樣,農村景觀是影片重點描述的對象。留守故土的人們,日復一日地進行著播種和收獲的循環,與不可捉摸的自然抗爭,維護來之不易的果實。而更多的青壯年,則選擇湧入城市。他們中個別人實現了自己的資本積累,過上了相對富有的生活,甚至實現了階層的流動,繼而回到家鄉。兩個群體之間的分化,導致了一些利益矛盾,在這個彷彿時間停滯的村莊中,馬有鐵們用僅有的身體和力氣,盡可能地為生活創造希望。
《隱入塵煙》是李睿珺寫給家鄉甘肅的電影詩,他用鏡頭記錄鄉土社會中農民生活、勞作的日日夜夜。主角馬有鐵和身患殘疾的桂英經人撮合步入婚姻。對於兩個溫良的個體來說,他們對於生活的野心並不大,有一處避風所、莊稼能夠有好收成,即是最大的幸福。盡管條件艱苦,有鐵和桂英在日常的點滴中相互扶持,用最粗糲的方式製造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浪漫。冬末放眼望去,甘肅大漠邊緣的村莊盡是蕭條,惹人唏噓,而兩人卻堅韌地在這片貧瘠中辛勞開墾,最終在夏季迎來大片綠油油的作物和秋天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