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視台歸哪裡管理
電視台是屬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文化部門不能管里。電視台是製作電視節目並通過電視或網路播放的媒體機構,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負責廣播電影電視。
2. 電視台屬於那個部門管文化部門可以管嗎
電視台是屬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文化部門不能管里。
電視台是製作電視節目並通過電視或網路播放的媒體機構,而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負責廣播電影電視。
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和業務的監管並實施准入和退出管理,指導對從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製作民辦機構的監管工作。
而文化部門主要是負責文化藝術事業、圖書館事業、歸口管理文化市場、文物事業、電影發行和放映、對外文化藝術交流。
電視台的發展情況:
中國已擁有由衛星、有線、無線等多種技術手段組成的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網。截至2002年底,全國共有電視台360家,廣播電視台1300家。
電視節目套數2058套,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4.54%。我國現有衛星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衛星系統傳輸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節目共47套。
廣播電視系統擁有國家光纜干線網3.9萬公里,省級光纜干線網超過11萬公里,市級以下光纜傳輸網超過30萬公里,連通2000多個縣級網,1000多個企業網,3000多個社區。
全國光纜總長度超過300萬公里,有線電視用戶高達1億以上。
3. 電視台歸屬於哪個部門管
法律分析:電視台不屬於政府部門,是歸文體廣電局管的。中國奉行的是黨管媒體的政策,電視台是事業單位,不是行政單位,不能說屬於政府部門。地方電視台歸各地廣電局(集團)管轄,中央電視台歸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某些內部電視台歸該單位管,但需要在相關部門注冊登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 第五條 國務院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廣播電視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廣播電視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廣播電視管理相關工作。
4. 廣電總局在哪,全稱是什麼,職能是什麼
廣電總局的全稱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地址是中國北京復興門外大街2號。
廣電總局的職能:
1.研究並擬訂廣播電視宣傳和影視創作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指導廣播電視宣傳和廣播影視創作並協調其題材規劃;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管理體制改革。
2.研究並起草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管理和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法律、法規草案;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管理規章和事業的發展規劃;監督管理廣播電視節目、衛星電視節目收錄和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的視聽節目;負責用於廣播電台、電視台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管理並負責內容審核。
3.組織推進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公共服務,組織實施廣播電影電視重大工程,扶助老少邊貧地區廣播電影電視建設和發展,指導、監管廣播電影電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4.制訂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協調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管理全國性重大廣播電影電視活動。
5.審批縣級以上(含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電視劇製作單位的建立和撤銷;組織審查在廣播電視中播出的電影、電視劇及其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發放和吊銷電影攝制、公映許可證和電視劇製作、發行許可證。
6.管理廣播電影電視科技工作,制訂有關技術政策和標准,指導廣播電影電視系統適用高新技術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研究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經濟政策,推進廣播電影電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
7.按照國家的統籌規劃、宏觀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廣播電視專用網進行具體規劃並管理;制訂廣播電視專用網的具體政策、規章和技術標准,指導分級建設和開發工作,保證廣播電視節目的安全播出;受信息產業部委託,編制廣播電視專用頻段規劃,指配廣播電視頻率(頻道)和功率等技術參數;參與制訂國家信息網路的總體規劃。
8.領導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以下簡稱「中央三台」),對其重大宣傳進行協調和檢查,統一組織和管理其節目的傳輸覆蓋。
9.研究制訂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外事工作的有關規定;管理並指導廣播電影電視對外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及澳門、台灣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10.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廣電總局的歷史沿革:
為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加強對重要宣傳陣地的管理,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作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不再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2018年4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揭牌。
5. 廣電局,文化部他們誰管誰
廣電局,文化部都屬於部級單位,不存在誰管誰的問題。
拓展資料:
一、廣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國文化行政的最高機構。是國務院的職能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管理全國文化藝術事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負責文化、藝術事業的組成部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最早的政府部門之一。
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方案提出,將文化部、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遊局。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將文化部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不再保留文化部。
主要職責:貫徹落實黨的宣傳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工作政策措施,統籌規劃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發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組織實施文化資源普查、挖掘和保護工作,維護各類文化市場包括旅遊市場秩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
6. 電影頻道是歸中影集團管還是廣電總局管還是中央電視台
電影頻道應該是歸中央電視台管,它是中央台的一個頻道而已~而廣電總局管的是中央電視而不是詳細的頻道。
7. 廣電總局隸屬於那個部門
國家廣電總局已經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同組成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屬於正部級的國務院直屬機構,行政安排上受國務院的領導。但是因為是重要的宣傳媒介管理機構,所以實際上還有黨口的政治屬性,更多工作會接受中宣部的指導。
為加強新聞輿論工作,加強對重要宣傳陣地的管理,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媒體的作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不再保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拓展資料
主要職責
貫徹黨的宣傳方針政策,擬訂廣播電視管理的政策措施並督促落實,統籌規劃和指導協調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發展,推進廣播電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監管、審查廣播電視與網路視聽節目內容和質量,負責廣播電視節目的進口、收錄和管理,協調推動廣播電視領域走出去工作等。
(一)負責擬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宣傳的方針政策,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
(二)負責起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著作權管理的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政策、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負責制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事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動,扶助老少邊窮地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建設和發展。負責制定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產業發展,制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依法負責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統計工作。
(五)負責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實施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並承擔相應責任,指導對市場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負責全國新聞記者證的監制管理。
(六)負責對互聯網出版和開辦手機書刊、手機文學業務等數字出版內容和活動進行監管。負責對網路視聽節目、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的廣播影視節目進行監管,審查其內容和質量。
參考資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主要職責
8. 工信部和廣電總局各歸哪個部門管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原為廣電部,1949年10月成立。主要職能是監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廣播電視媒體。廣電總局由中宣部和國務院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