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法國電影工業這本書哪裡買

法國電影工業這本書哪裡買

發布時間:2022-09-27 12:57:37

1. 請推薦關於電影介紹的書籍~

我沒有買過你說的這本書,我推薦你上當當網看看,電影方面的書不少。我在當當買了大概20多本電影方面的書籍。電影館系列,映像館系列還有電影眼系列都不錯。如果是初級愛好,可以買《小資影碟》,裡面介紹了一百多部經典影片。也可以買經典電影系列,按照國家分類的,我買了《德國電影經典》《義大利電影經典》,《法國電影經典》。
不知道你想買哪方面書籍?有關電影?有關導演?有關影片?請詳細說明。

2. 到底有沒有是大衛·波德維爾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的《世界電影史》這本書呢

大衛·波德維爾 David Bordwell
1947年7月23日出生,美國當代電影理論家和作家,其在美國電影學術界的地位相當於美國電影資料館的創始人雅克·雷鐸(Jacques Ledoux)教授。為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UW-Madison)傳播學院退休名譽教授,目前仍擔任法國電影資料館(Cinemathèque Française)的顧問。
著作年表
《好萊塢的敘述方式:現代電影中的故事及其形式》Bordwell, David (2006). The Way Hollywood Tells It: Story and Style in Modern Mov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聚光燈下:電影的場面調度》Bordwell, David (2005). Figures Traced in Light: On Cinematic Stag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第七版)Bordwell, David, Kristin Thompson (2003). Film Art: An Introction, Seven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第五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娛樂王國:香港電影的秘密》Bordwell, David (2000).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香港三聯書店出版社出版,海南出版社引進)

《電影形式藝術史》Bordwell, David (1997). On the History of Film Styl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David Bordwell and Noël Carroll (1996)Post-Theory: Reconstructing Film Studie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世界電影史》Bordwell, David, Kristin Thompson (1994 (2002)). Film History: An Introc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愛森斯坦的電影》Bordwell, David (1993). The Cinema of Eisenstei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意義的產生:電影運作技巧》Bordwell, David (1989). Making Meaning: 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小津和電影詩意》Bordwell, David (1988). Ozu and the Poetics of Cinem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故事片的敘事》Bordwell, David (1985). Narration in the Fiction Fil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古典好萊塢電影:1960年以前的電影類型與形式》Bordwell, David, Janet Staiger and Kristin Thompson (1985). The Classical Hollywood Cinema: Film Style and Mode of Proction to 196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卡爾·德萊葉的電影》Bordwell, David (1981). The Films of Carl-Theodor Drey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法國印象派電影:文化、理論與形式》Bordwell, David (1974). French Impressionist Cinema: Film Culture, Film Theory, and Film Style, Reprint 2002, North Stratford, NH 03590: Ayers Company Publishers, Inc.

3. 在哪裡可以買到台版的老書啊

如果以農歷年作為一年的分界線,那麼我這篇2018年終總結是不是來得也不算太遲呢。
去年我也寫過年終書單,影單的總結,今年不能免俗,繼續跟大家分享2018年我覺得好看好用的東西。
如果你想看去年的分享,可以戳2017年終盤點|書單、影單、好用的App以及微信公眾號推薦,那麼請收拾好心情,一起跟我探探2018走過的「路」吧。
2018年度 Top3
NO.1 書單
記得在網上看過網友們的一個段子,定年度目標很簡單呀,把去年的目標換個年份就好了,沒錯,這個可以完全照搬到我每年的讀書計劃。
我每年的計劃基本是看完40本書,但是往往到了下半年,這個計劃已經被我拋諸腦後了,真是慚愧,但是也不妨礙推薦幾本還不錯的書。

在這里先給大家插播一個APP---滴墨書摘,雖然我今年打算重拾手寫讀書筆記了,不過這個APP真的很方便,可以把書上喜歡的文字拍下來,或者轉成文字存檔也行,優點是記錄快,識別文字的正確率也比較高。
時尚斷舍離
>作者:地曳Iku子<
"在別人鼓吹你買買買的時候,
你是否想過——其實,你並不需要那麼多風格的衣服?"
最初想看這本書的由頭,是因為今年陷入「總想買衣服」的困境。
於是在多抓魚上買了這本台版二手書,作者是一名日本50歲左右的時尚造型顧問地曳Iku子,書也不算很厚,我2天之類就看完了,而且收獲很多。
如果你總容易被網路上的時尚博主po出的圖種草買衣服,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風格的衣櫥,那麼推薦你看這本書。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我之前寫的書摘,了解下這本書的梗概 其實,你並不需要那麼多衣服|《時尚斷舍離》書摘
Vintage Fashion復古時尚
作者:(英)韋恩海明威 / (英)傑拉爾丁海明威
近兩年的時尚趨勢,很明顯就是曾經爸媽那個年代流行的一些東西。
時尚其實就是一個輪回,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那麼了解1920-1990這80年裡流行的單品,會發現很多有趣的資訊。
作者和她的夫人年輕時候是賣二手古著發家,是英國非常受關注的時尚作家。
這本書講述了1920~1990年時尚的演變,每個年代用一個章節進行講述。裡面也有部分古著知識,關於古著的購買與保養,每一章都有詳細講述。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你無不發現每個年代的時尚和他的歷史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比如一戰之後的1920年代,經歷戰爭過後, 人們獲得了新生,享受生活、藝術,自由,所以整體的風格會偏寬松、休閑,女士的著裝不再那麼保守,更期待方便、有自己個性的服裝。
這時候香奈兒的出現,想必是與當時上層女士的內心轉變一拍即合的。讓我不由覺得一個「奇跡」的誕生,與其才能、努力必然有關,但是好的時機是萬萬不可缺少的。
最近幾年國內Vintage文化也漸漸流行起來,如果你對久遠年代的衣服有特別的情感,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做衣服
作者:山本耀司
「基礎要夯實,才能發揮出自己的個性特點。」
之前看到媒體人推薦過這本書,一直記在心裡,沒想到圖書館有借,便借回來看了。
這本書主要記述了山本耀司的成長履歷,他的家庭環境對他後來成為設計師的影響。
全本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山本耀司對做衣服的熱情,他的思考方式,他對做衣服這件事情可謂是投入了全部精力。
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堅持自己的初心,不追隨所謂的流行,去挑戰自己,並且按照自己對服裝的構想與態度去做衣服,擁躉有那麼多也不奇怪呀。
書中內容很容易看,後面還有100個提問,比較有意思。
前面推薦了3本時尚類的書,最後再跟大家推薦一本文學書。

巴黎倫敦落魄記
作者:喬治·奧威爾
我之前沒看過這種類型的故事,但是一旦開始看,就停不下來了。

作者自述在巴黎,倫敦因為貧窮,從事最底層的工作,當流浪漢的故事,貧窮充斥著每天的生活,目的只有一個,活下來。
就像作者說的,貧窮,不僅威脅著健康,更腐蝕了靈魂,毀掉了夢想。
第一次看到如此客觀的描述貧窮與討論流浪漢,對於我們這種從未想過會過這種日子的人,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世界上的「隱形的」一群人了。
雖然作者經歷了這段貧窮時期,但是我在文字中並沒有感受到他過多的頹喪,抱怨,而是客觀的去寫他身邊的朋友的故事,頭腦清晰的去思考周邊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處境很苦,很喪,看看這本書,或許會發現你的世界還是很美好的。
P.s:關於書的來源,除了線上線下購買,大家其實可以多注意下社會資源,如果你是學生,學校圖書館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如果你上班了,那麼市圖書館,省圖書館是一個值得挖掘的地方,現在這些公共設施都做得很不錯,他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直接搜索書目,也能避免買到的書不喜歡這種困窘。
還想跟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小程序——多抓魚,這是一個可賣也可買二手書的平台,平台上的書資源很多,我經常搜一些豆瓣上連評分都沒有的書,上面也有賣哦。
如果你有很多閑置的書也可以賣給他們,不過有的書不收,具體可看他們的規則,他們合作的快遞是順豐,可以直接上門收件,非常方便。
NO.2 影單
>>影單推薦的原則是,我願意再看很多遍。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導演: 盧卡·瓜達尼諾
敲下電影的名字,腦海里立馬想起電影的主題曲《Mystery of love》,那個青春陽光的義大利小鎮,那個繾綣熱戀的夏日。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不該有同性戀與異性戀區別之分。
奧利弗和艾利奧從試探到捅破那層紙,到熱戀,每一個心境的轉變都讓我想到曾經戀愛的自己,內心細節刻畫的很棒。
艾利奧有一個很棒的父親,後面說的那段話無不在說今天的感情現狀。
年少時因為愛情感受到的痛苦也是一種經歷,不要因為害怕痛而不去感受,因為你有可能因此感受不到真正的愛。
很喜歡這種純粹的愛情,大概在年少時遇到的幾率會比較大......
南方與北方
導演: 布萊恩·派西維爾
相較美國男演員,我更偏愛英國的男演員,喜歡他們在劇中的內斂,深沉。
之前聽別人說《南方與北方》這部劇是工業革命時期版本的傲慢與偏見,便立馬開始看了。
男主真的很迷人啊,深邃的眼睛,看女主的眼神滿滿的都是愛,女主雖說不是第一眼大美女,但是很耐看,有英國女生的個性與優雅。最後一集看完依舊意猶未盡。
哈爾的移動城堡
導演: 宮崎駿
宮崎駿的電影向來不用擔心畫面。電影中依然是期待的唯美畫面,和善良的女主和男主。
看到中間才發現這是一部愛情電影,總感覺日本動漫電影的愛情都非常純真爛漫,不是那麼用力,但是非常暖心感動。
讓我感動的是,裡面的角色雖然因為咒語變老變丑,但是依然善良,並沒有因此去遷怒他人,埋怨這個社會。
最終的結局自然是happy ending,人性的善良與愛終究是最美好最值得去珍惜擁有的。
P.s:看豆瓣才發現男主的聲優是木村,棒棒噠。覺得哈爾說的"如果不漂亮,活下來又有什麼意義",很有趣啊。
最近剛看完《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因為到時候會發一篇推文,所以就不在這里多介紹了。
還有我元旦在看91年大熱的日本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雖說過去27年了,但是很值得看,那個年代的女生真的都很美很耐看,而且他們的穿搭放到今天來看也很時髦,所以到時候我也會發一篇推文聊聊裡面的服裝。
NO.3 APP推薦
2018年雖然不像往年一樣花很多時間研究App,但是看到網路上推薦好用的App,我都會忍不住下到手機里研究一番。
微信讀書
我雖然是紙質書的擁躉,但是今年用了微信讀書這個App看書,覺得看電子書也沒想像中那麼糟糕。
之所以一直留著這個App,一是微信讀書里書的資源比較多,至少比我下的同類看書App里的資源要多,不過有的特別小眾的書也沒有;
二是看書基本不要花錢,因為微信經常會送無限卡,也就是說看App里的所有書都是免費的,而且你看書的時長多,還會送幣,可以用來購買其他書籍。
Gudak
這是個照相App,拍出來的照片都是膠片質感,而且每次只能拍完24張,等3天,才能看到之前拍的照片,也算是模擬膠片機了。
每次看到拍出來的照片都有驚喜,給當時發生的事情增加了一絲電影感。

現在什麼都很快,偶爾等等照片,也會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雖然網上也有修改手機時間能更快獲得照片的攻略,但是我依然喜歡這等待的過程。
Vogue Runway
這個App我用來看品牌Lookbook,雖然現在時尚博主很多,時尚資訊,文章也特別多,但是這些Lookbook里能獲得設計師,造型師第一手的時尚資訊,而不是網路上的二手資訊。
關於明年流行的顏色,款式,多看幾個品牌的lookbook就能得到答案。裡面圖片質量都很高,也方便下到手機上仔細回味。
NO.4 微信公眾號
變美研究院
公眾號里關於如何變好看的文章數不勝數,但是很少說到點上,而且聊的總是那麼幾點。
但是這個公眾號不一樣,首先她能聊到一些很細的點,很多我們都忽視的地方,比如你的儀態,你的風格......而且不止是聊外在的美,還有內在的提升。
關注了她,你會發現變美絕不是一件膚淺的事情,當然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
越女事務所
人生在世界,總離不開錢財,所以理財還是多少要了解一點,越女每次發的理財文章簡單易懂。
當然也不只是說理財,比如過年過節哪裡可以薅羊毛,還有哪種保險適合買等等。
看她的文章大概能了解下最近經濟形勢,因為我平常不會專門關注這一類,所以每次通過越女的文章了解一二。
ParisAround
這位博主很喜歡法風,也算是我2018年發現的寶藏博主吧,因為她早年間曾在巴黎留學,所以很了解那邊的文化以及風格。
她會跟你聊法式小心機,法國博主,以及秋冬法式衣櫥有哪些單品......跟其他公眾號聊法風給人的感覺不一樣,她是真的很喜歡法風呀。
她有同名微博,對法風感興趣的,可以去關注呢。
好了,2018年這部分盤點就到這里,大家如果有推薦的書單,影單......也歡迎在下面留言哦。

下期預告:給你看看我的寶藏淘寶店鋪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分享和點贊哦,感謝關注「潮圖社」。對了,蘋果版的微信更新了,文末右下角用「好看」取代了「點贊」,喜歡本文的話,麻煩手動點點哦,謝謝。
-聲明-
原創內容,圖片來源於網路
歡迎分享,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平台
新浪微博:Caroline的潮圖社
*最近文末都有廣告,麻煩看到的各位手動點點哦,謝謝

4. 關於推薦電影的雜志

我的個人排名:
1.《看電影 午夜場》(每月一期,內容比較豐富,會介紹新片,最重要的是會按照專題總結極為經典的舊片,比如XX最美的50部電影...之類,影評寫得也很好;記得有一期介紹了法國新浪潮,還不錯~)
2《看電影》(每月兩期,比午夜場價格低些,主要介紹新片,廣告比較多,內容一般,個人認為借來看看還成,買的話沒多大意義,太多了都沒有地方儲存了)
3《電影世界》《環球銀幕》(這兩本整體感覺沒有《看電影》好,主要都介紹新片,內容寫的也平平,很少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出來;但是《環球銀幕》時不時會有特刊面世,十分值得一買,比如我08年曾買過奧斯卡80年的特刊,上下兩本一套,介紹了每屆奧斯卡獲獎影片以及影帝影後,當做手邊個工具書也不錯~)
4《中國銀幕》(這本書是看電視上電影報道後買的,真的超級一般,買了兩期後就不買了);
我個人經驗,我從高三開始就買電影雜志,一直到大二,後來水平高了就不看那些有的沒的了,記得大一的時候時間特別多,每個月把所有能見到的電影雜志都買齊了,連著買了不到一年,最後發現還是《看電影午夜場》技術含量最高,現在有時還會翻翻,其它基本上都賣廢品了;所以建議LZ就只買《午夜場》,一般的新片可以去貼吧、豆瓣看看評論什麼的更有幫助;
另外給LZ推薦本書,《1001 Movies You Must See,Before You Die》/《有生之年必看的一千零一部電影》,有英文版和中文版,卓越當當就有的賣;如果兩本參考著還可以鍛煉下英語;這部書介紹了影史里最有價值的1001部電影,有文藝的也有商業的,所以無論是對入門者還是專業者來說,都有參考價值~

5. 怎樣較為系統地了解世界電影史

有一本很經典的教科書:《世界電影史》

你在當當,卓越之類的網站上應該買得到,大概在70塊錢左右。

---------------------------------------

簡介:

《世界電影史》是一部在歐美電影史論界廣有影響的世界電影史著述,也是一本在西方國家十分暢銷的電影教科書,美國許多大學的電影系和傳播系均以此書作為教材。此電影史論浩繁淵博,系統周詳,上至電影誕生,下至20世紀80年代,主要從劇情(故事)影片、紀錄影片、先鋒實驗影片三大塊來綜述百年電影發展史。本書電影史的體系架構相當具有自己的獨創性,除了電影藝術、電影美學風格、電影大師等方面的系統論述之外,本書對電影工業的發展也有資料詳盡的獨到論述。本書無論在電影史的整體外觀,還是在某些特殊細節上都提供了對電影史形貌的新穎見解,不僅是一次對世界電影歷史的生重新整合,也是對世界電影研究學術史的一次系統探索和批判。
本書從三個原則性問題介入電影的歷史:
1.電影媒介是如何被運用,即電影語言是如何逐步產生、發展、成熟並規范化的?
2.電影工業的環境——電影製作、發行與演映的狀況如何影響電影媒介的發展?
3.電影藝術的世界性潮流與電影市場的國際化趨勢是如何出現的?

------------------------------------------------------

目錄:

導論一 電影史構架與寫作的三個原則性問題
導論二 歷史、歷史書寫與電影史
第一部分 早期電影
第一章 早期電影的攝制與放映:1880年代-1904
第一節 法國電影工業的成長
第二節 英國與「布萊頓學派」
第三節 美國:電影業的競爭與愛迪生的東山再起
第二章 電影國際性的擴張:1905-1912
第一節 歐洲的電影製作
一 法國的電影
二 義大利的電影
第二節 美國電影的崛起
一 劇情影片的崛起
二 明星制
三 電影中心向好萊塢遷移
第三章 國家電影、古典好萊塢電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1913-1919
第一節 國家電影的興起
一 德國
二 義大利
三 法國
第二節 古典好萊塢電影
一 製片廠制度的形成
二 191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生產
三 電影作品與電影工作者
第二部分 晚期默片 1919-1929
第四章 1920年代的法國電影
第一節 法國印象派電影運動
一 印象派電影與電影工業的關系
二 印象派的形式特性
三 印象派的形式特性
四 法國印象派電影運動的終結
第五章 1920年代的德國電影
第一節 戰後德國電影的類型與風格
一 歷史巨片
二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運動
三 德國室內劇電影
四 表現主義運動的結束
第六章 1920年代的蘇聯電影
第一節 1918-1920:戰時共產主義時期的艱難處境
第二節 1921-1924:新經濟政策下的復甦
第三節 1925-1933:成長、外銷與國家逐漸掌控
一 電影工業的演變
二 新生代導演
三 蒙太奇電影工作者的理論著述
四 蘇聯蒙太奇的形式與風格
第七章 好萊塢默片晚期:1920-1929
第一節 製片廠的電影拍制:導演、明星與類型
一 1920年代初期預算龐大的電影
二 若干次要類型電影得到初步確立
三 新的投資和大製作影片
四 適度預算和反傳統的電影
……
第三部分 有聲電影的發展1926-1945
第四部分 戰後時期1946-1960年代
第五部分 當代電影 1960年代以來
譯後記
片名索引
人名索引

6. 《工業會計學》作者葉青,這本書在哪裡買得到


這本葉青、艾華編寫的《工業會計學》,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在京東App中的二手市場有售。

7. 《大國崛起》這本書哪裡可以通過匯款購買

一般的大書店都可以買到,也承擔郵寄業務

8. 法國電影發展史

劃時代的作者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致敬大師:讓·呂克·戈達爾 悼念大師:小津安二郎 更多的... 編輯信箱 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 來源: 作者: 2004-02-25 16:10:30...所以培養人才,是美術電影發展的關鍵。 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培養,逐步形成一支藝術、技術等各方面的專業隊伍。...
電影藝術發展概述??第一節??電影的發明 2 第二節??電影成為藝術 6 第二章??法國電影??第一節??法國電影藝術的先驅者 12 第二節??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17 第三節??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23 第四節??法國"新浪潮"電影 30 第五節??法國"...
片》中把電影的發展歷史分為三部分:經濟、政治社會、 藝術,另外還有媒介發展史,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法國電影企業的發展是這方面最早的一例。 無在好萊 塢電影企業出現以前,查爾斯·百代就開始了一場控制這一...
本書從現在所處的時代背景來認識和審視外國電影的意義和價值,研究對象:非文字形式的視聽語言的發展史;電影技術發展史;電影經濟史。...第九章 法國:年輕人的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艱難跋涉中的民族電影 第十一章 歐洲:現代思潮中的內向化趨勢...
這個幽 靈的名字叫法國電影。 先遣者遭遇冷落 由於法國在世界電影史上的肇始地位,絕大多數國家的早期電影發展史上,都離不開法蘭西的影子,中國亦然。...可以說,除了蘇聯影片,法國電影 對中國電影發展方向的影響最大。 這種影響惟一的斷層是在"文革"期間。...
北京電影學院的電影理論考試復習提綱 第一章電影理論 考試內容: 外國電影理論發展史(重點)...一.外國電影理論發展史 經典電影理論部分 (一).法國印象派——先鋒派電影思潮..."作為探索新的形象性以及向文學靠攏的一種傾向,在電影劇作發展史上佔有一定的位 置。...
外國電影發展史(黃文達,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的詳細介紹,評論,讀後感及網上價格比較。 把好圖書介紹給朋友..."外國電影發展史"的詳細介紹... 第九章 法國:年輕人的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艱難跋涉中的民族電影 第十一章 歐洲:現代思潮中的內向化趨勢...
超文本發展史 瀏覽器發展歷史 微軟Windows歷史 圖形用戶界面歷史 文學"電腦"形象大全 電腦史上的"第一"...2、百代電影公司(法國)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帝國,它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影片是美國本土生產影片的兩倍。...
您現在的位置: 科幻桃花源 >> 科幻影視 >> 發展史 >> 正文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1895年12月28日,法國電影製造商路易斯和奧古斯丁在巴黎舉行首場電影演出,從而拉開了世界電影的帷幕。...科幻電影的創立者,法國電影製片商梅里斯於1897年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關於X光的電影。...
1 第一章 世界電影藝術發展概述第一節 電影的發明 2 第二節 電影成為藝術 6 第二章 法國電影 第一節 法國電影藝術的先驅者 12 第二節法國的印象派和先鋒派電影 17 第三節 法國詩意現實主義電影 23 第四節 法國"新浪潮"電影 30 第五節 法國"左岸派"電影...
今天到西單買了昨天看中的幾本書《法國小說發展史》《法國志》《法國風俗》還有一本關於法國風景的圖片,一共花了130,...《神曲·地獄篇》+《天使艾梅麗》的電影原聲。Dante+Yann Tiersen,從未嘗試的組合。書和音樂幾乎是我生活里必不可...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1925年,夏奈爾公司推出了「夏奈爾5號」香水,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視為法國香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至今各名牌時裝...第一次看《羅馬假日》是六歲的時候,電影片頭「本片所有的鏡頭都攝制於永恆的城市———羅馬。」令我對這座城市嚮往...
想拍一部倍受歡迎的電影。 名字:豆芽 愛好:玩 喜歡的音樂:紅顏,單戀高校等 E-mail:[email protected] ...什麼是法國時裝的精髓?通過法國時裝發展史,我們看到,法國時裝里最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創新,那種既融合著本國文化、又...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終於為我們這個世界增添了一門新的藝術——電影。1895年3月19日,他們在里昂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片《盧米埃爾的工廠大門...
所以要是大家想看電影,還是去電影院吧,那裡的效果還更好。 ?? 當然去了電影院還是要小心,好萊塢的八大影業之一...年,香奈爾公司推出了「香奈爾5號」香水,獲得了世界性的成功,被視為法國香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香水依據其所含香精...
[陽光法國] 『陽光書院』 『陽光書吧』 小議中國美術與文明發展史(一) 2004-11-21 02:42 lpbm 小議中國美術與文明發展史(一) 學過美術史的朋友差不多都知道我們現在對史前繪畫文明的了解都是從出土的彩陶及遍布全國的岩畫遺存中得...
建築、雕塑、繪畫、素描、攝影、電影、裝飾藝術都在此完整的展出。奧塞博物館依年代順序,分三個樓層展出豐富的藝術作品...館內主要陳列1848年至1914年間創作的西方藝術作品,聚集了法國近代文化藝術的精華,填補了法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從古代藝術...
基於德國神話「尼白龍根之歌」和北歐「沃爾松格傳說」改編的電影,德國2004年投資最大的神話史詩巨片,德國版的「指環王」。 巴黎街頭文化20年 法國關於塗鴉藝術的記錄片,這是一部記錄1983—2003間法國塗鴉藝術發展史的記錄電影,電影客觀的...
那裡有眾多的世界聞名的大學、學院、圖書館以及博物院、展覽館、劇場、劇院及1985年5月落成的「晶球」全景電影院等...在法國絲綢工業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肯定是織機式匠出身的里昂人賈卡,他是紋板提花織機的積極改革創新者,於1977年...
甚至專門研究了法國香水發展史,乃至各大香水公司的知名香水品牌。 恰好白蘭香也對香水極感興趣,一來二去兩人就用英語...韓嫣暴怒中的動作,在秦笛看來,不過是電影中的慢鏡頭,簡直可以和龜爬相提並論,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用一種戲謔的心態來...
在我所熟悉的電影人之中,大凡經歷過貧困與煎熬的藝術家,才憑借著他們無比的熱誠與才華創造了影壇不朽的奇跡。 韓國...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辟了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史上一個新時代。具有全歐影響的文學運動——浪漫主義運動正是法國大...
法國人很注重藝術,扯點閑話當時在巴黎旅遊參觀HOTEL DE VILLE的時候免費欣賞了法國電影的發展史,因為不能拍照所以沒有照片和大家分享 這個就是HOTEL DE VILLE 總覺得法國的建築氣勢很壯觀連一個HOTEL都可以造的如此龐大,想想那時這樣的HOTEL...
歐洲大學發展史的縮影:法國巴黎大學 概況51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大學 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是法國國立大學,...報刊、電影、電視等媒介的全面介入,又使這場運動迅速波及整個法國,並影響到世界各地。最終,註定失敗的「五月風暴」是...
丹麥電影發展史 丹麥戲劇發展史 文學巨匠安徒生 丹麥文飲食習慣 丹麥音樂發展史 童話:La kura a tajloreto 安徒生:用...丹麥音樂發展史 · 法國電影《蝴蝶》主題曲 · 法語詞彙大全 · Flash版法國地圖! · 散文「櫻花時節」中日對照 ...
也就是法國的1897型75裡面口徑速射炮,法國人最引以為豪的一個騙局!辰天記得法國的這種速射炮算得上火炮發展史上的...免費電影小說漂亮MM來啊 插入書簽 上一篇 下一篇 首頁 => 歷史 => 請叫我威廉三世 繁體 0.33659...
———貢布里西《藝術發展史》 我要到南方去找更強烈的光線和色彩。南方的小城凡度山、阿維庸、桔城、尼姆、阿爾勒...於是聊起蔡明亮的電影羅大佑的歌,頗為投機。他們說起因為假期預算有限,在法國期間只選擇了三個城市:巴黎,阿維庸和...
這座最早由法國人建起,最後被美國人買去的城市,新奧爾良,位於密西西比河河口,它是爵士樂的起源地,它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爵士樂的發展史。無論著名的紅燈區Storyville有怎樣狂歡的夜晚,無論林肯南下後多少年,那些爵士歌手唱的都是密西西比河...

9. 歐洲電影史

歐洲是電影的發源地,在世界電影史上曾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一代代的歐洲電影工作者憑著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向世人奉獻了舉不勝數的傳世佳作。

回顧歐洲電影史,不難得出這些結論:1、首先將聲音、色彩運用於電影;2、率先使用了寬銀幕;3、每一次興起概念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超現實主義電影運動。(所眾周知,1928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布努艾爾的那部24分鍾的短片《一條安達魯狗》中刀片切割人眼球、口中長出頭發等的怪異鏡頭,開創了超現實主義電影的先河);4、新浪潮電影的根據地。

這些技術和風格上的電影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電影的最初面貌,而使之成為一門藝術,時至今日,歐洲的電影人們仍在孜孜不倦地對第七藝術--電影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盡管目前碟市上很難見到那些歐洲電影大師級人物的作品,不過每當談起這些響當當的名字:英格瑪.伯格曼、阿倫.雷乃、費德里科.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弗郎索瓦.特呂弗、賴納.沃納.法斯賓德,許多影友便禁不住眉飛色舞。可惜的是俺在國內無法象常年在外的那些網友那麼方便地看到這些影片,只好談談這些大師和他們的片子聊以自慰了。

說到新浪潮,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法國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由克羅德夏布羅爾、弗郎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爾達和埃立克羅邁爾這幾位《電影手冊》雜志的編輯掀起的這場電影新浪潮,從1958年到1962雖說持續時間不算長,但對整個世界電影卻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期間的代表作品是:特呂弗的《胡作非為》(即《四百下》)、戈達爾的《精疲力盡》等。隨即響應這股洶涌浪潮的歐洲導演多達100多號子,如「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阿侖雷乃(《廣島之戀》)阿涅斯瓦爾達以及德國電影奇才法斯賓德(《水手奎萊爾》),也有科班出身的路易馬勒(《再見孩子》、《愛情重傷》)等以及一些魚龍混雜之人。

作為一場運動,新浪潮只是曇花一現便很快消失了,不過它的影響卻改變了以後的兩代電影人,如今這股當年被視為無政府主義的風潮再次席捲了法國乃至歐洲電影圈,新生代的電影家們向七八十年代迴避現實與回歸「優質電影」的傾向提出的挑戰。

與呂克貝松(反映退縮到大海深處孤獨生活的《碧海情》)、讓雅克阿諾(幽閉禁錮人性的教堂生活的《玫瑰的名字》)、卡拉克斯(無人的石橋下那永遠不靠岸的漂泊愛情故事《新橋戀人》)等人的唯美主義和非人格化的意象色彩不同,以埃立克羅尚、科里科拉爾等人開創的電影新新浪潮,回歸過去雷諾阿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不僅時代鮮明,而且沒有花哨的攝影技巧,靠的是以人性在現實中的真實體現打動觀眾。

1989年的《冷酷祭典》如一股清風吹入影壇,這部榮獲威尼斯、凱撒最佳女主角、多倫多影評人大獎的影片,描述的是兩位個性很強的女性,由於都曾有過被迫殺人的經歷而結識到成為好朋友,然而現實中並非如她們所意願地發展,直至在作保姆的主人家裡迸發出所有激情。

另外一部代表作品就是92年的《瘋狂夜》,這部編導兼主演本人因愛滋病死去的反映當今愛滋病時代的真實見證的影片激情四溢,無論從電影史上還是社會學角度而言,均堪稱里程碑,因為它是第一次直面愛滋病患者的真實生活並以其獨特的魅力改變著社會對愛滋病及其患者的態度。95年的《仇恨》和《誘餌》(新鮮誘惑)都屬於這類取材於社會、更接近觀眾的影片,不過這股新新浪潮的影片對整體電影業發展和社會現狀是否有好處,排除藝術本身的因素不談,現在還很難作出結論。

現在翻回去來看看戈達爾的名作《精疲力盡》,影片描寫一個四處為非作歹的強盜在一個american girl的幫助下躲避警方的追捕,最後還是被她告發,死於警察的槍口之下。影片之所以轟動是因為:「它從一個新的視角觀察人生,表現了人的行為的隨意性、無目的性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而且它還表現出對傳統電影規范和陳舊的技術法則的蔑視與背離,採用靈活的敘事方式、畫面格式與跳接等大膽技巧」。

特呂弗的《胡作非為》早於同年的《精疲力盡》,這小子是靠大量觀摩電影而「自學成才」的導演,與他經歷極為相似的導演就是美國鬼才昆汀.塔倫蒂諾,據說昆汀在導演《黑色小說》之前,每天要看上五六部電影。1959年的這部影片描述13歲少年杜瓦爾在學校、家庭和社會均得不到溫暖的情況下,屢次出逃並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有傳聞說這部影片是特呂弗的自傳體,如同《黑色小說》是昆汀這個小混混的自我寫照、《陽光燦爛日子》是姜文和王朔的兒時一般,它勝在以樸素的紀實風格、濃厚的生活氣息、細膩的心理揭示及實景拍攝、攝影機連續運動、長鏡頭的恰當使用等藝術創新手法上,它也使得特呂弗首次拍長片便獲得了戛納影展最佳導演獎,真的同昆汀與他的《黑色小說》如出一轍。

再來看看德國的新浪潮,歷史上德國影片一直不乏極為優秀的作品,1979年施隆多夫的《鐵皮鼓》玩命獲獎,使德國電影得到了世界公認。德國電影新浪潮始於六十年代末,代表人物當首推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法斯賓德),這位英年早逝的電影奇才是「反戲劇劇院」流派的主要人物。1969年僅24歲的法斯賓德就以其處女作品《愛比死更冷》聞名於世,他不權是編劇、導演,而且還親自上陣作主角,從其短暫的14年電影生涯共拍出41部影片來看,在世界電影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他暢導的「新德國電影」運動,直到今天以維姆文德斯為代表的德國電影人仍在發展壯大。

法斯賓德最重要的兩部作品是1979年的《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和1982年的絕筆之作《水手奎萊爾》,前者使德國電影打入了美國乃至世界市場,後者剛是一部情色經典,這所以說它是情色作品,是因為該片充滿了同性戀、雙性戀以及佔有欲極強的中年婦人的亂倫行為。這是一部表現主義作品,沒有完整的敘事結構,事件之間也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人物的行為既無動機,又無邏輯,整部影片象一篇用影像構成的寓言。「它是法斯賓德個人經歷的寫照,也是他構築極端世界的模式:一個無愛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爭斗、欺詐、謀殺和性。」為表現這一世界,法斯賓德在整部影片當中都使用同一種顏色--橙色,這是一種表現色情的色彩,使觀眾產生一種壓抑感,「好象進入地獄,使人透不過氣來」。

文姆文德斯的作品近兩年在大陸碟市上已經屢見不鮮,從〈德克薩斯州的巴黎〉(1984)到〈直到世界末日〉(1990)(3碟),從〈天使之翼〉(1987)到〈暴力啟示錄〉(1997)文德斯的成功證明了自己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德國電影代言人。同時他也是獲次數最多的德國導演,〈德州巴黎〉獲戛納金棕櫚大獎,86-87年間的半紀錄體影片〈柏林上空〉獲戛納影評人特別獎及歐洲電影節最佳影片大獎。此外,〈天使之翼〉還被無恥的好萊塢在96年翻拍成〈天使之城〉(X情人)。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工業這本書哪裡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上的日子電影好看 瀏覽:422
一部電影到上映需要多少錢 瀏覽:775
越界電影院今天有哪些電影 瀏覽:968
強森被猩猩追是什麼電影 瀏覽:795
一部成功的電影有哪些因素 瀏覽:296
電影怎麼老是給刪減 瀏覽:681
關德興黃飛鴻電影怎麼看 瀏覽:69
日本免費揉胸的電影 瀏覽:263
電影中會學到什麼時候 瀏覽:568
戰爭場面電影有哪些 瀏覽:855
有什麼黑色幽默電影 瀏覽:116
電影商城為什麼不能用 瀏覽:510
電影格式dcp怎麼轉 瀏覽:944
解放軍渡河打的叫什麼電影 瀏覽:824
杜江演的消防員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644
下載好的電影怎麼保全到相冊 瀏覽:328
下載完電影要怎麼播放器 瀏覽:380
中國AV電影古裝有哪些 瀏覽:639
好看的對電影 瀏覽:27
日本超好看的動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