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興國紅色電影基地在哪裡

興國紅色電影基地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15 22:59:15

1. 興國縣屬於哪個

興國縣,隸屬江西省贛州市,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東倚寧都縣,東南鄰於都縣,南連贛縣區,西鄰萬安縣,西北接泰和縣,北毗吉安市青原區、永豐縣,連接吉泰盆地,距贛州市82千米、距南昌市346千米。 [1] 截至2019年末,興國縣轄25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04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全縣面積3215平方千米,戶籍人口85.67萬。
興國縣建縣始於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置平陽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年號「太平興國」為縣名。 興國縣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局部有中山、低山,為江西的山區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縣內河流主要屬贛江貢水支流平固江水系。興國是中國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縣和將軍縣, 有以瀲江書院、興國將軍館、興國革命紀念館等為代表的紅色景點。
2019年,興國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1.57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0.07億元。
截至2019年末,興國縣下轄8個鎮、17個鄉:瀲江鎮、江背鎮、古龍岡鎮、梅窖鎮、高興鎮、良村鎮、龍口鎮、城崗鎮、興江鄉、樟木鄉、東村鄉、興蓮鄉、傑村鄉、社富鄉、埠頭鄉、永豐鄉、隆坪鄉、均村鄉、茶園鄉、崇賢鄉、楓邊鄉、南坑鄉、方太鄉、鼎龍鄉、長岡鄉。 縣政府駐瀲江鎮客家路8號。

2. 「紅色故都」贛州最有名的7大紅色旅遊景區是哪裡

紅色故都 客家搖籃——贛州,山川盡毓秀,人傑著華章。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贛州,賞美景,觀山水,品文化!

紅色故都



瑞金 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共和國搖籃。中央革命根據地在這里創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這里奠基,中國共產黨領導建設新中國在這里預演,艱苦卓絕的南方紅軍3年游擊戰爭在這里浴血堅持,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從這里出發。瑞金市的著名國家5A級景點「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包含了葉坪、紅井、二蘇大、蘇維埃紀念園等。


於都 1934年紅軍主力從於都河上8個渡口渡河,踏上二萬五千里長征路。當時,河上沒有一座橋,於都人民搭浮橋,擺渡船,把紅軍送上了漫漫征程。

興國 因走出56名將軍而聞名於世的將軍縣。有以瀲江書院、興國將軍館、興國革命紀念館等為代表的紅色景點,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客家搖籃

贛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現今仍有600餘棟神奇的客家民居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至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的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升圍,贛南客家圍屋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江南宋城

贛州是我國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濱水城市,走進贛州古城如置身「宋城博物館」,故有「江南宋城」之譽。這里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全國唯一的宋代銘文磚城牆,有沿用了近900年 歷史 、由100條木舟用鐵索連環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橋,有中國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統——古福壽溝,有中國八景文化的發祥地八境台、南宋詞人辛棄疾留下千古絕唱《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郁孤台。

這里古跡眾多、名人薈萃,王安石、蘇東坡、辛棄疾、文天祥、海瑞都曾駐足贛南,寄情山水,留下了許多墨跡華章。

生態家園

贛州自古以來就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蘇東坡曾贊道:「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這里有粵港飲水之源東江源頭的安遠三百山;空氣負氧離子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崇義陽明山;「高峽平湖」的陡水湖;國內三大梯田奇觀之一的崇義上堡梯田;世界 旅遊 珍品的上猶森林小火車;還有大余丫山、石城大畲 旅遊 新村等省5A、4A級鄉村。

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通天岩、寶葫蘆農庄、五龍客家風情園、贛縣客家文化城、上猶陡水湖景區、大余丫山風景區、安遠三百山風景區、崇義陽明山風景區、寧都翠微峰景區、定南九曲度假村、石城通天寨景區、會昌漢仙岩景區、龍南關西新圍、於都屏山 旅遊 區、興國蘇區幹部好作風紀念園、興國三僚風景區

國家3A級 旅遊 景區:於都長征第一渡、龍南栗園圍、大余黃龍花木產業 旅遊 示範園等。

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 瑞金八大景區:葉坪田塢九豐高效農業園、葉坪、羅漢岩景區、紅井、二蘇大、中央蘇區軍事文化博覽園景區、中央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中華蘇維埃 歷史 紀念園。

它們可不止7個哦。


南枕五嶺,北歸長江,東連八閩,西接瀟湘,贛州這座國家優秀 旅遊 城市,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共和國搖籃,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氣壯山河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出發地,是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中心區域,是新四軍創建地之一。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工作、生活過,共和國9名元帥、7名大將、37名上將從這里走出,給後人留下一批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風雨兼程走來,如今,在這片紅土地上,留存著不少紅色景區景點,讓我們一起重溫那些崢嶸歲月中的 歷史 回聲。


葉坪 旅遊 景區 位於瑞金葉坪鄉境內

葉坪 旅遊 景區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革命舊址群景區之一。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也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和黨在中央蘇區的最高領導機關——中共蘇區中央局的第一個駐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1931年11月7日,在葉坪謝氏宗祠公開了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告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並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的稱呼就是從這里喊響的,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葉坪生活和工作過。景區內現保存著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築22處,其中16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坪和沙洲壩、雲石山等革命舊址景區均為中宣部首批公布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全國紅色 旅遊 的經典景區之一。

紅軍烈士紀念塔 位於葉坪景區內

紅軍烈士紀念塔塔高13米,炮彈形的塔身布滿一粒粒小石塊,象徵著無數革命烈士凝結而成。塔座為五角形體,四周分別鑲著多位領導人的題詞和建塔標志共十塊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鋪寫著「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八個蒼勁大字。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長征後,紅軍烈士紀念塔被敵人拆毀。為重現 歷史 風貌,1955年在遺址上按原貌修復了烈士塔,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紅軍烈士紀念塔已成為紅都瑞金的勝景和重要標志,更成為後來人對革命烈士寄託無限哀思的地方。

瑞金沙洲壩紅井 旅遊 區 位於瑞金沙洲壩鎮

小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說的就是瑞金沙洲壩的紅井。由毛澤東同志親自開挖,解決了附近村民的吃水問題。

1950年,瑞金人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據地慰問團的到來,維修了這口井,並取名為「紅井」,同時在井旁立了一塊木牌,上面書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壩人民對毛主席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後又將木牌改為石碑。1961年3月4日,該井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位於瑞金沙洲壩鎮

為了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臨時中央政府在沙洲壩老茶亭的樹林中,建造了一座規模大,造型美,具有蘇維埃共和國標志的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會上,毛澤東致開幕詞,並作了中央政府兩年來的工作報告。大禮堂有三個特點,一是視線好,在樓上樓下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二是迴音效果好,在主席台講話可以不用麥克風也可以聽得清楚;三是門窗特別多,有17道大門,41扇窗戶,便於人員疏散和通風採光。現在大家看到的大禮堂是1956年按原貌修復的,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興國將軍園 位於興國縣城南

將軍園主要由將軍館、將軍廣場、大型群雕等部分組成。將軍館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屋頂是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再現興國籍將軍們的英勇事跡;園內的大型群雕長23.179米,象徵興國人民在革命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有名有姓的烈士23179名,高8.5米,象徵興國人民在當年有8.5萬人參軍參戰。

將軍園內的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是全國唯一以蘇區幹部好作風為主題的陳列館。該館分南、北兩個展廳,共有理想信念篇、關心群眾篇、依靠群眾篇、艱苦奮斗篇、以身作則篇、爭創一流篇、浴血奮戰篇以及與時俱進篇等八個陳列主體內容,運用圖片、文字、雕塑、模型,通過實物陳列及聲、光、電等現代布景首段,全面展現了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偉大精神內涵。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 位於於都縣渡江大道

2009年,在紀念中央紅軍從於都出發長征75周年之際,於都對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進行改造擴建,興建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紀念園佔地面積60畝,由入口小廣場、主題雕塑、集結廣場、紀念廣場、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等組成。紀念園先後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現已成為弘揚長征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並已列入全國30條紅色 旅遊 精品線。在紀念園東側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是目前全國唯一了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 歷史 的主題性紀念館。

大余梅關風景區 位於大余縣城南

梅關風景區屬於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景區所在地梅嶺地勢險要,奇峰疊秀,是贛粵兩省交界的一道天然屏障。該景區是一處融合「紅色、綠色、古色」 旅遊 資源位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觀以梅著稱於世。在梅關鄉梅山村黃坑北側上坡上的《梅嶺三章》詩碑也是遊客的必去之處。《梅嶺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國共產黨人陳毅在梅嶺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時寫下的三首詩,陳毅當時雖處危難之際,但獻身革命的決心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心卻矢志不移。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

尋烏調查紀念館 位於尋烏縣城馬蹄崗

尋烏調查紀念館市毛澤東尋烏調查紀念館的簡稱,是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佔有面積8000平方米,主要有毛澤東同志九局、尋烏調查陳列室、紅軍醫院、紅四軍幹部會議舊址等景點。該紀念館保留著當年革命先烈曾經住過的簡單房屋,有毛澤東、朱德,古柏等老一輩革命家戰斗過的痕跡。它是中國革命紅色政權建立基地之一。

石城阻擊戰紀念園 位於石城縣城北

石城阻擊戰最後一道防線的主戰場李臘石山,現在山頂現仍保留有幾百米長的舊戰壕遺址。石城阻擊戰是紅一方面軍長征前夕,在中央蘇區北線戰場進行的最後一次較大規模的戰斗。在此期間,不但給敵人造成了重大殺傷,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遲滯了南犯敵軍的進攻步伐,紅軍阻擊敵人進犯石城的實際時間,比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原定計劃多了7天,為保障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的安全集結與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紀念阻擊戰戰役,發揚革命傳統,弘揚蘇區精神,中共石城縣委、縣人民政府出資興建了石城阻擊戰紀念園。整個紀念園,佔地28.6公頃,建設用地50畝(33340平方米),由山門口廣場、紅色記憶廣場、勝利廣場、石刻廣場、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石城阻擊戰紀念館、紀念碑、觀景平台、主題雕塑、紅軍故事園、紅軍戰壕遺址等部分組成。

紅色故都不是贛州,而是瑞金。因為我不是瑞金人,所以不太清楚。

但在這給大家介紹一下同屬贛州地區的「將軍縣」-興國縣。

興國縣是中國蘇區模範縣、烈士縣、紅軍縣和將軍縣。主要紅色景區:將軍紀念館和革命 歷史 館,烈士陵園和將軍園,七大革命舊址等

自然風光也是無限陶醉,主要有寶石仙境景區、靈山冰心洞風景區、均福山森林公園、三僚風水文化景區(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丹霞湖風景區、最美大烏山、興國祖山覆笥山

興國的名吃:興國粉籠床(毛主席取名叫四星望月),興國倒蒸紅薯干,興國魚絲

另外興國山歌也挺有意思

興國歡迎您!

3. 興國在拍《興國,興國!》電視劇是真的嗎

10月13日,又一部反映紅色文化的大型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興國,興國!》在興國縣正式開機。

據悉,該劇由興國籍企業家朱建軍投資2000多萬元拍攝,由興國縣和北京君成和勝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制,並有國家廣電總局和中央電視台的深度介入,優秀青年導演徐宗政擔任導演,王挺、張恆等知名演員擔任主演。

該劇取材於1926年至1934年蘇區興國革命歷史,反映的是革命英雄謝勛東的成長過程,以及他與夏迎秋在戰火中的愛情傳奇。該劇運用當代視覺,以土地、農民這一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作為切入點,真實而藝術地再現興國蘇區革命史乃至整個中央蘇區革命中那段轟轟烈烈的歷史,再現當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和管理政權的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英雄成長和改造世界的矛盾沖突作為核心命題將貫穿全劇始終。

為更好地完成拍攝,劇組還在興國縣高興鎮等地修復新建了多處紅色影視基地,供以後其他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拍攝和遊人參觀。該劇計劃約3個月完成拍攝,將於明年在中央電視台與觀眾見面。

——————————————————————————————————

電視劇《興國,興國!》開拍劇情取材於興國蘇區革命歷史

昨日,大型革命歷史電視劇《興國,興國!》在興國縣開拍。曾在《重案六組》中飾演丁箭、在《戰士》中飾演鄭虎臣的王挺,以及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飾演楊立華、在《粉紅女郎》里飾演余露的張恆分別擔綱該劇的男、女主角。

據了解,該劇取材於1926年至1934年興國蘇區革命歷史,用當代的視覺,以土地、農民這一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作為切入點,真實而藝術地再現興國蘇區革命史乃至整個中央蘇區革命中那段轟轟烈烈的塵封歷史,通過描寫以謝勛東為代表的興國籍革命英雄的奮斗歷程,再現當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和管理政權的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該劇的所有場景均選址興國,全劇計劃投資2000餘萬元,預計3個月後完成全部拍攝工作。

談起《興國,興國!》這個名字的由來,製片人康曉東說,在創作之初劇名叫《興國》,今年8月改為《興國,興國!》。對於很多不了解興國的人來說,興國是一個動詞,了解的人才知道它也是個地名。電視劇修改後的名字《興國,興國!》,則兼具名詞、動詞兩層含義,簡而言之,就是興國人振興中國。該劇藉助電視劇的形式,通過突出描寫以謝勛東為代表的興國籍革命英雄的奮斗、犧牲故事,將革命老區的精神向全國傳播推廣,是該劇創作的初衷。

———————————— 相關新聞 ————————————

興國打造紅色影視基地佔地面積約200畝

據了解,興國縣藉助拍攝電視劇《興國,興國!》為契機,將在興國縣高興鎮文溪村打造一處佔地面積約200畝的興國紅色影視基地,如今,面積約50畝的第一期工程已初具雛形。

昨日,記者在在建的興國紅色影視基地看到,一座高約11米的古城門正在緊張地施工建設中,據《興國,興國!》的美術指導介紹,攝制組在實地考察過多處江南古城門之後,結合多方特色才完成了該處城門的設計工作。在電視劇中,此處為原興國縣城門,站在城門上觀看,城外綠草茵茵、碧水環繞,城內古樸沉靜。據悉,興國縣將藉助拍攝電視劇《興國,興國!》為契機,做大做強該縣影視旅遊產業,力爭使該處成為集影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影視基地,吸引更多的劇組、遊客前來興國。

關注更多現場圖片及相關介紹,請登陸★興國論壇★《興國,興國!》專題版塊 http://www.bbsxg.com/forum-27-1.html。

拍攝現場圖片

4. 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有哪些地方

1、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南路,是1958年11月由國家文物局投資興建,1959年10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之際竣工開放的全國十大獻禮工程之一。

2005年9月29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動工建設,2007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周年之際竣工開館,並於同年11月5日對社會免費開放。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共建有陳列展廳、辦公樓、文物庫房等設施。陳列展廳佔地面積700餘平方米,設「湘鄂贛革命斗爭史陳列」和「萬載籍部分老紅軍將士革命業績陳列」兩大基本陳列,共展出實物200多件。

其中「湘鄂贛革命斗爭史陳列」在2014年改陳後被評為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十大精品」陳列。館內文物庫房佔地200餘平方米,共收藏革命及歷史文物2000餘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江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5. 誰去過興國 哪裡好玩

興國旅遊資源主要為紅色旅遊資源,可以概括為「一園一院六館七大革命舊址」。
「一園」即將軍園,位於興國縣將軍大道南端,佔地300畝,是縣委、縣政府為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作用,弘揚蘇區革命傳統,緬懷將軍們的豐功偉績,充分利用好興國紅色旅遊資源的重要舉措。將軍園由將軍廣場、將軍紀念館、大型群雕、休閑廣場、將軍湖、將軍島等組成。園內按長征路線進行規劃,大型群雕由「中國工農紅軍興國模範師」、「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師」三面軍旗及69位沖鋒陷陣組成的戰斗場面群雕環繞組成。整個園集瞻仰、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
「一院」即瀲江書院,位於興國縣城橫街小井頭,為清代古建築,1930~1934年書院成為興國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書院由門廳、講堂、拜廳、魁星閣、文昌宮組成,佔地面積4903.08平方米,屬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館」即將軍紀念館、革命歷史紀念館、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
將軍紀念館:位於將軍園內,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屋頂是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突出興國紅軍縣的特色,它將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再現將軍們和省部級領導幹部的英勇事跡。
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興國縣城紅軍大道右側雞心嶺下,始建於1961年,為興國縣革命歷史展覽大樓,主要陳列老一輩革命家在興國的革命活動和蘇區興國人民為革命貢獻的模範工作的歷史資料。
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興國縣長岡鄉是蘇區時蘇維埃政府工作的模範鄉,主席1933年11月率中央政府調查團到長岡鄉調查後,整理出著名的《長岡鄉調查》一文。1977年建成開放的「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位於興國縣長岡鄉長岡村,距縣城約4公里,主要陳列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的歷史資料和長岡鄉幹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長岡鄉建成模範鄉的經驗。紀念館佔地7028平方米,有4個展廳,門廳是主席作長岡鄉田間調查的大型雕塑,展廳還有大量蘇區時期的照片和實物,供人們參觀學習。
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興國縣五福廣場旁,內有紀念亭、英名碑、悼念廣場、陳列館、水蓮池等建築群。陳列館始建於1950年,由門廳、靈堂和五個展廳組成,佔地1442.2平方米,按時間順序分專題重點陳列130餘名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著名革命烈士史跡與珍貴文物,並建有著名的馬前託孤、寧死不屈、洗衣隊員、江善忠跳崖、過雪山等雕塑;1991年建成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呈五角迴廊式,中間為英烈群雕,迴廊鑲滿鐫刻全縣23179位烈士的英名石碑。1995年,該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建設矗立在將軍園內。
「七大革命舊址」即為: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位於瀲江鎮橫街;中共江西省委舊址,位於瀲江鎮牛坑塘;江西省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於瀲江鎮背街陳家祠;江西軍區舊址,位於瀲江鎮筲箕窩;長岡鄉調查舊址,位於長岡鄉長岡村;中央紅軍兵工廠舊址,位於興蓮鄉官田村;中央紅軍總醫院舊址,位於鼎龍鄉茶嶺村。
自然景觀,主要有四大景區:寶石仙境風景區、太平岩溶洞、靈山冰心洞風景區、均福山森林公園。

6. 贛州市興國縣電影院在哪

江西省興國縣瀲江鎮紅軍大道66號

7. 贛州有幾個市級、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新建縣鄧小平小道

2.安義古村群

3.興國縣革命歷史紀念地(含興國縣革命歷史紀念館、興國縣烈士陵園、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毛澤東長岡鄉調查陳列館、將軍公園)

4.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5.安遠縣三百山風景名勝區

6.尋烏縣革命歷史紀念館

7.寧都縣翠微峰風景區(含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

8.會昌縣粵贛省委舊址、毛澤東舊居(含會尋安中心縣委舊址、鄧小平舊居)

9.九江市鎖江樓塔

10.新余市仙女湖風景名勝區(含九龍山紅色旅遊景區)

11.樟樹市博物館(包括築衛城遺址、吳城商代遺址)

12.弋陽龜峰風景名勝區

13.吉安市白鷺洲書院

14.吉安市青原渼陂古村

15.樂安縣流坑村

贛州市:中央蘇區反「圍剿」戰爭紀念館、關西新圍、瑞金革命烈士紀念館

8. 贛南的旅遊

贛南旅遊資源豐富。有以宋代「四古」(古石窟、古城牆、古浮橋、古瓷窟)為代表的宋城文化旅遊區;還有被譽為水上絲綢之路的梅關古驛道旅遊區;有道教第35福地翠徽峰金精洞;還有傳說中漢鍾離得道成仙的漢仙岩;有天然氧吧陽嶺,人間仙境小武當山,水上明珠陡水湖,還有東江源頭椏髻缽山……。 贛南推出有「紅色故都、江南宋城、東江源頭」三個旅遊品牌,並整合包裝了三條獨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線可供旅遊者選擇。
贛江是江西的母親河。贛江(東江)的源頭在贛南。到贛南去,走進贛江(東江)源,探尋客家源,追溯共和國之源。您收獲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與美麗的風景,更有這里悠揚的風韻和純朴的民情。 瑞金市 瑞金市境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境內有傳統的九堡密溪客家圍屋(瑞金密溪古村)景點。也有太平天國時留下的舊址、風景秀麗、自然風光絕佳的羅漢岩風景區。尤其是上世紀二、三十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瑞金建立時所留下的紅色舊居舊址獲得國家級保護文物、景(區)點更是全國之最。瑞金境內共和革命舊居舊址180多處,擁有紅軍廣場、「一蘇大」會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大禮堂、紅井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這些都是發展紅色旅遊的寶貴資源;同時,自1995年新華社在瑞金修建革命舊址、續寫「紅色家譜」以來,修建革命舊址,在葉坪鄉、沙洲壩鎮已經成規模較大的國家部委舊群,成為瑞金紅色旅遊的一大景觀。瑞金共和國搖籃景區於2015年7月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成為贛南首個5A級旅遊景區。
通天岩 風景名勝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素有「丹霞地貌獨特,生態景緻宜人,文物遺跡豐厚,石窟藝術寶庫」之稱謂。通天岩之名源於「石峰環列如屏,巔有一竅通天」。是一座開鑿於晚唐,興盛於北宋晚期的石窟寺,至盡保留自唐代以來較完整的摩崖造像359尊,題刻128品。這里,林木蒼翠,景緻獨特,是一處發育良好的丹霞地貌風景區,被譽為"江南第一石窟",歷史景區主要由忘歸岩、觀心岩、通天岩、翠微岩五個岩洞構成。忘歸岩是丹霞地貌發育最好,景緻最獨特的岩洞。1996年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為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的專題節目專程來此地拍攝取景。通天岩是整個景區的中心,內有古老的廣福禪寺院,蔣介石企圖囚禁張學良將軍的雙桂堂、蘇東坡拜訪陽孝本的陽公祠。蔣經國先生避暑之所、玉水池、一滴泉等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整個山岩絕壁環繞,頗具佛國氣象,山岩上還保留有北宋中期所雕刻的拱衛毗羅遮那佛及五百弟子聽佛講經群像,氣勢雄偉壯觀。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景區由原來的0.5平方公里擴展到6平方公里。逐步完善了基礎設施,綠化美化了景區;同時為遊客提供了商品購物一條街,開放了蔣經國舞廳和怡心閣竹樓住宿,一個集吃、住、行、游、娛、購為一體的綜合旅遊風景區已初具規模。 郁孤台 建在贛州市區北部的賀蘭山頂,以山勢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郁孤台坐落在城區西北部的賀蘭山上,海拔131米,是城區的制高點。以其地山勢高埠、郁然孤峙,故名。郁孤台在唐代宗時就有記載,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甚多,其中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菩薩蠻》詞:「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成為千古絕唱。景因文傳,郁孤台也隨之名揚四海。原台已毀,但有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所建的全木結構的樓台一座,1982年重建時改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其形制外觀均未改動,仍為3層、高17米。登上郁孤台,可鳥瞰古城全景。
【宋】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簡析】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於南宋小朝廷腐敗無能,准備不足,金兵趁機大舉南侵,如入無人之境。金兵兵分兩路,一路下建康,陷臨安,猛追高宗,直搗福建。另一路從湖北進軍江西,緊追隆祐太後,隆祐由南昌倉猝南逃,直到贛州才得到喘息機會。當時,贛西一帶遭受金兵的侵擾,人民的損失極其慘重。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贛州任江西提點刑獄(主管司法與監察並兼管農桑)時所寫。作者路過皂口,見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聯想到當年逃難人民的血淚,想到淪陷的中原,禁不住產生了江山易主卻無法收復的悲痛。這首詞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南宋統治集團屈辱求和這一錯誤政策的不滿,抒寫了他關心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八境台 建於北宋嘉氈年間(1056-1063年),因郡守孔宗瀚築台後繪制《虔州八境圖》,並以圖求詩於蘇軾而得名。歷代文人在這里的題詠甚多。八境台依城牆建造,台高28.5米,總面積574平方米,新建的八境台為歇山重檐,朱樓碧瓦、飛檐書棟,雄麗壯觀,屹立在章貢兩江匯合處的古城牆上,大有控三江之勢。登台遠眺,碧波白帆、綠樹紅樓,歷歷在目;江風撲面而來,使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 贛州古城牆 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修建於北宋年間,城牆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里,垛牆、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說起古城牆,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萬里長城,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座歷史悠久、至今還在為防洪起著重要作用的磚城牆,那就是贛州宋城牆,當時是土城,後來因江水歲歲沖壞土城,至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孔宗瀚任贛州知州,開始用磚修築城牆,但是這些地方的磚城牆都是明代洪五年間以後的,包括北京萬里長城。明代洪五年間創建大明皇朝以後,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下令各州、縣築城牆,這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13華里,高大雄偉的城牆。而且護城河、牆垛、城樓、警鋪、馬面、炮城等設施齊全,整個城池開有西津門、鎮南門、百勝門、建春門、涌金門5座城門,其中前3座城門還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清朝咸豐年間,為了防止太平軍攻城,又在贛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興建了東門、小南門、大南門、西津門、八境台5座炮城。贛州因城池非常堅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難攻,有「鐵城贛州」之稱。太平軍兩次攻城。古城牆有3600米。這些城牆、城門不僅成為今天的游覽景點,而且至今還在為贛州防洪發揮重要作用,贛州市政府每年還撥出一定經費維護古城牆。 尤為珍貴的是,在古城牆上保留有數以萬計的帶有文字的城磚,這種磚被稱為銘文磚,上面載有不同時代的不同內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窯燒造等。最早的一種銘文磚記有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記載著贛州古城的興衰、嬗變,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的城市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1996年,國務院將贛州古城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贛州古浮橋 環繞贛州市的章貢兩江上,原有浮橋3座,既市區西北部章江上的浮橋,俗稱西河浮橋; 市區東部貢江上的浮橋,俗稱東河浮橋;市區南部章江上的浮橋,俗稱南河浮橋。贛州其他地區章江、貢江流經處也分布很多浮橋,如贛州市南康鳳崗鎮碼頭古浮橋。分別始建於北宋寧熙年間(1068—1077年)、 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和淳熙年間(1174—1189年)。 3處浮橋都採用篾纜聯舟結構。3舟用橫梁固定為1節,樑上鋪以板,每節長10米,寬4米。 西河浮橋長252米,東河浮橋長500米,南河浮橋長300米。 1986年新建西河大人行橋通行後,南河浮橋也拆除。1990年南河大橋建成通行後,南河浮橋也拆除。現僅存市區東部建春門外東河浮橋1座。遊人行走浮橋,目睹碧波粼粼,耳聞江濤聲聲,別有一番情趣上心頭。
現存的東河浮橋始建於南宋時期,始建者叫洪邁,江西鄱陽人,在贛州當過知軍。著有《容齋隨筆》,是唐宋筆記中規模最大、影響甚深的一部筆記。古浮橋全長400米,用了100隻小船拼接而成,每三隻為一組,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後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隻通過。過去在很多臨江的城市都有浮橋,在贛州已沿用了900多年,構成了贛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特有的人文歷史景觀。 南遷紀念壇 位於龜角尾公園內。客家人南遷紀念壇分基座、銅鼎二個部分,基座借鑒北京地壇的建築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同時體現了客家人以農為本的特色,基座分為三層,象徵著客家民系形成的三個階段,即形成於贛南、發展於閩西、成熟於粵東。基座的踏步分為五級,象徵客家人的歷史進程中,共有五次大遷移。在基座上安放一個高達5米的三足大銅鼎,象徵客家人在通過五次大遷移、完成了三個發展階段之後,以一種成熟的文化形態,紮根在相毗鄰閩粵贛三省的大地之上,在紀念壇上安置銅鼎,一則有定鼎之意,二則銅鼎之足,又寓意客家人的大本營,立足於閩粵贛三省;三則銅鼎為古代祭祀之重器,有插置香燭的實用功能,同時還可將紀念文字銘鑄在鼎身之上。紀念壇按120度分為三個面,各個面又分別代表贛南、閩西和粵東,寓意三地在歷史上對客家文化的貢獻不分伯仲,在當代客家社會相互依存,今後要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紀念壇相對應的三組踏步,則象徵著客家人聚居地的三條生命之源——贛江、汀江和梅江。紀念鼎銘文是由華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所長譚元亨先生所題,銘文文體為志銘體,文稿分為紀和頌兩大部分。銘文說明了鑄鼎的緣由、時間、地點及其意義,記載了客家發展的歷史,頌揚了客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篇寓意深遠、文辭優秀的佳作。 客家文化城 位於贛縣縣城的東南面,南依逶迤而過的貢江水,對望風水祖師楊救貧隱居地楊仙嶺,遠眺贛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襯,是一個得天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佔地600畝,總投資6000萬元。整體設計外方內圓,整個建築風格即秉承了客家傳統文化建築理念,又結合了濃郁的地方人文特色,她集祭祀慶典、文博展覽商貿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築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觀園」,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客家文化城是第十九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的重要參觀點之一,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主會場,中國客屬第三屆懇親聯誼大會主會場。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楊公祠、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等主要景點。 將軍園 位於興國縣將軍大道南端,佔地300畝,是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弘揚蘇區革命傳統,緬懷將軍位的豐功偉績,充分利用好興國紅色旅遊資源而建。將軍園由將軍廣場、將軍紀念館、大型群雕、休閑廣場、將軍湖、將軍島等組成。將軍廣場正中安放由漢白玉石雕刻的5.2米高的毛澤東主席巨型雕像,園內按長征路線進行規劃,安放陳毅元帥和興國籍54位共和國將軍的雕像,並利用12塊奇石分別雕刻肖華上將所作的12首長征組歌;大型群雕由「中國工農紅軍興國模範師」、「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師」三百軍旗及69位沖鋒陷陣組成的戰斗場面群雕環繞組成。將軍紀念館位於將軍園內,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屋頂是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突出興國紅軍縣的特色,它將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再現將軍位和省部級領導幹部的英勇事跡。 生態保健度假村 明駿九麴生態保健度假村為中國首席生態保健景區。位於定南縣天九鎮九曲河畔,九曲河位於為東江之源,九曲度假村依山傍水,距離深圳只有320公里,是依據原有地理風貌投巨資建成的集休閑、度假、旅遊、保健於一體的生態景區,那裡山清水秀、竹海片片、古樸深幽,充分體現著濃郁的客家民俗文化和革命老區的古樸民風,客人可在景區內泛舟、騎馬(自費)、射箭(自費),行吟山水間,漫步竹林里,暢游九曲河。
「南武當山」位於龍南武當橫崗村。此處以山峰奇險壯美為風景名勝,諸山四面峭壁如削。叢山雲霧繞繞似仙境佳地,99座石峰齊聳立,「排如直戟」,直刺穹天,且形似奇異,有「金龜望遠」、「巨象凌雲」、「五女拜壽「眾僧朝聖」、「神女靜坐」、「情侶攜手」、「玉柱擎天」、「天馬躍空」等百姿千態,巍巍壯觀。上南武當廣東省只有一條九曲盤腸山道。因山勢陡峭,有「按胸石」之險,故置鐵索供攀援。山上有數百年的兩副石刻楹聯,皆取「武當」兩面三刀字作聯首,歷來為遊人稱道。此山明代始建佛堂,清代重修且有「重建武當新碑」。首建佛堂開山祖師鍾點有能,法名映蓮。傳說他一生習武研佛,布善施醫,有頂天之力。圓寂葬西岩崖。此後,夕照西岩,常出現「佛光映蓮」的奇觀。南武當山風景點甚多,除清風關、絕壁天門、寒谷飛虹、空中走廊、「一線天」,尚有松坡、觀音井、寒谷、後山等。 關西新圍 位於龍南縣關西鎮新圍村,是贛南至今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圍屋。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歷時29年。因規模宏大、保存完整,2000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7月,與燕翼圍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關西新圍,呈正方形,長寬均為88米,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圍牆高約9米,牆厚2米,圍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樓。關西圍整體結構如巨大的「回」字,圍屋的核心建築就在中間的「口」字部位,其構造如同烏石圍,是在客家民居「三進三開」特徵基礎上擴大為「三進六開」,從而形成「九棟十八廳」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築,共有主房124間。關西新圍開基祖徐老四,名名均,字韻彬,號渠園。因他姐姐嫁在燕翼圍,常到姐姐家做客,時常為燕翼圍的雄偉高大所神迷,內心暗藏競爭意識。姐夫賴世樟資助精明肯乾的徐老四做木頭生意,他天生聰慧,生意竟漸漸做大。有一回,他從贛州發排往南昌時,順路搭了省府稅官之公子返省,公子的父親有感於徐老四慷慨助人,遂給了他一塊免稅牌。從此,徐老四做生意如魚得水,呼風有風,喚雨有雨,一時間,許多排販紛紛依附徐老四,也求他給打上其「西昌」火印商號,徐老四則收商號費,從而盈利滾滾。 贛南森林小鐵路 於1964年竣工,全線長65公里,途經原贛州市、南康區、上猶縣,因生態保護的需要,輝煌一時用於運輸沿線地區木材的贛南森林鐵路於1998年停用。曾稱之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 的小蒸汽機車和窄軌線路之一」,被中科院旅遊資源評估小組專家譽為「世界級旅遊珍品」。2005年,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贛南森林鐵路被改造成森林鐵 路旅遊專線,通過把鐵路沿線上猶五指峰和陡水湖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國第一座壩內式廠房上猶江水電站、國家A4級景區通天岩、宋城古牆、明代譚邦古城、唐代客家圍屋群盧屋村、陽嶺森林公園、聶都溶洞群等旅遊「珍珠」串聯起來,使這條「退役」了6年的森林鐵路重現生機。 陡水湖森林公園 位於江西省上猶縣,處於上猶江中游。上猶江史稱溢江溪、九十九曲河,蜿蜓曲折、水清明凈,全長198公里。 陡水湖因建上猶江水力發電站而成湖,水域面積31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大40倍。湖面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形成湖岸線長264公里、湖灣427個、湖心島42個,湖面開闊處縱橫達500米以上,視野寬廣、波平如鏡;狹窄處不足10米,僅容一舟通行。後來,國家又相繼在上猶江上建成羅邊、龍潭等發電站,形成了「一線穿五珠、一江連五湖」壯美景觀,高峽平湖,百里煙波;島嶼港灣,鱗次櫛比;火樹銀花,滿江金龍,為猶江山水增添了耀眼的光彩。遠眺陡水湖,但見湖水環抱群山,疊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近看湖水如綢如緞、恬靜無痕,偶爾風生斜波、漪漣萬頃、襲人芳心。由於環湖植被綠化狀態極佳,加之湖水靠近源頭,陡水湖的水體更顯翠綠清澈。奇峰、異樹、石林、飛瀑、漂流、溫泉、古廟共同納入陡水湖綠色生態旅遊圈。 陽嶺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江西崇義縣距離贛州市77公里,是集原始森林、天然飛瀑、溪湖山寺為一體的3A級自然風景區。方圓五十平方公里,有秀峰三十六座,飛流瀑布九處。公園內峰巒疊障,古木參天,泉甘溪曲,藤古樹珍,四時花木廣布,珍禽異獸咸集,保持了完好的亞熱帶原始森林風貌。蒼山翠竹間有雲隱寺、觀音廟等古跡。由於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空氣負離子含量特別高,平均值達每立方厘米9.2萬單位,最高處為14萬個單位,基尼斯總部曾向崇義縣陽嶺國家森林公園頒發了「空氣負離子濃度值最高的風景旅遊區」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證書被稱為天然氧吧。是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主要景點有:
雲隱寺位於兩座高聳入雲山窩中。寺廟種了許多花草,到這里猶如進入世外桃源。聽說雲隱寺求神拜佛很靈驗,信者信之,不信者游之,大家可以進去看看。
陽峰景區陽峰海拔1295米,相對高差1022米。陽峰之趣,在於高、在於險、在於雲、在於石、在於杜鵑,登陽嶺之巔,經838級台階,有「直入雲天」之感。從齊雲閣東行至天竹亭,盡可體驗其高——群山皆俯伏,一覽眾山小;其險——蜿蜓曲折,壁立峭絕。陽嶺是陽明湖、西湖水源發源地,相對高差超千米,加上森林茂密,湖水蒸騰作用,常年雲霧縹緲,雲蒸霞蔚,非常壯觀。秋日午後,雨過天晴,有「佛光」現象。陽嶺山石屬丹霞石質,似大佛、似鯉魚、似神犬、似金龜……極具神韻。陽峰四周遍布杜鵑矮林,「人間四月芳菲盡,此處杜鵑始盛開」。每年四、五月間,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奼紫嫣紅,或紅、或白、或紫、或紅白相間,品種繁多。
瀑布景區在陽嶺森林深處,有眾多的瀑布,以龍吐水瀑布和蘭溪瀑布名氣最大。龍吐水瀑布出水處似卧龍吐水,所以得名。瀑布落差18.6米。緊隨其後,又一落差15.8米的蘭溪瀑布。這里蘭溪蜿蜒,遍生蘭草,夏秋之交,竟相綻放,幽香縈繞,沁人心脾。所以稱蘭溪。在瀑布下的這個亭子,叫蘭溪亭,是供遊人觀景休憩的。水出瀑布,兩岸山峰聳立,形成了蘭溪峽谷。水在峽谷中穿行,迎風搖曳,幽香陣陣,蘭溪瀑布及蘭溪峽谷區是負離子含量最高的區域。在蘭溪亭憩息,或在蘭溪峽谷中漫步,勝過氧吧吸氧,令人精神倍增。
雨林景區海拔700米以下的陽嶺山林主要為原始闊葉林。蘭溪瀑布以下都是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指人跡罕至,或沒有遭受人為破壞的森林群落,其主要標志為倒伏木多。雨林則另有概念,它有三個特點:一是絞殺,二是寄生,三是常綠。陽嶺溝穀雨林,既是原始林,又是雨林。溝谷兩岸林木挺拔,藤林粗壯。在這一帶還有亞熱帶極為珍貴的生物基因。據初步調查有木本植物87科371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樹種有水杉、禿杉(又稱台灣杉)等12種,省級保護樹種63種;野生脊椎動物135種,其中國家一、二類保護珍稀動物有黃腹角雉、白鷳、娃娃魚等32種。 白鷺古村 位於贛縣北面,距縣城60餘公里,是贛南客家的原始村落。該村的開基人是唐代宰相鍾紹京第16代孫--鍾輿。傳說他當年放鴨從興國來到此地,天晚露宿河邊,夜夢白鷺棲息於此,受點化而定居此地,村莊也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毗鄰興國和萬安,是以又有一腳踏三縣之稱。這里至今保留著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築,以及濃厚的客家文化。
到目前為止,白鷺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雖歷經860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規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村內古建築,大多為雕花門樓,前後三進的天井式民居,用料講究,構造精細,設計精巧,古樸典雅.白鷺古村還是贛州東河戲的發源地。
悠久的歷史讓白鷺擁有了為數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江南第一個村級民俗博物館,故宮唯一一塊遺留在外的金磚……
主要景點:
恢烈公祠:又被人們稱為「山溝里的大觀園」,前後三棟,為白鷺最大的的聯體建築,屋內僅大小天井就16個,與「九井十八廳」相當。大堂內還有前面說到的金磚,這塊金磚為正方形,又黑又厚,一側刻有印記。據說是故宮里流落到人間的唯一一塊金磚。在大堂的天井內,為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其中有雌雄兩株,彼此廝守了近三百年的羅漢松,雄樹只開花不結果,雌樹只結果不開花,仔細看看就能發現,雌樹婀娜多姿,雄樹則粗壯挺拔。
王太夫人祠:這是說到白鷺不得不提的一個祠堂。在封建社會,由於受男尊女卑的觀念影響,也許除了貞潔牌坊,極少有以女性的名字命名建築物,尤其是祠堂。王太夫人的樂行善施一直為當地百姓所傳頌。臨終前,王太夫人還念念不忘建立義倉的事,並叮囑其兒子義倉的規模每年不得小於1000擔,存放於二樓,用於賑災濟貧,是以當時有白鷺無叫花子之說,據說還有不少窮人慕名遠道而來。除此以外,王太夫人祠的一樓還成了赤貧子弟的私塾,理所當然,這里成了白鷺人心中物質和精神上的救濟聖地。所以,祠堂的門樓也比白鷺的其他門樓更寬闊,恢弘。
越國世家宗祠
《越國世家》宗祠,位於安遠縣長沙鄉篔簹村,始建明成化丁亥年(1467),明萬曆、清康熙、乾隆、宣統和民國曾6次修整和增建,宗祠由門樓和三幢廳組成,門樓為硬山頂單昂建築。底平面長8.9米。寬3.8米。三幢廳由前、中、後三幢廳堂組成。縱深43.3米,內寬9.4米。前幢廳內有木匾二塊,一是清道光三十年立的「聖旨」匾,二是清代詩人鍾元弦手書「畫獲遺輝」匾,門樓左側7米處有一建於乾隆五年的二柱,無樓式石牌坊,高4.68米,24米,2004年4月有公布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三僚風水文化景區
三僚風水文化景區位於興國縣東部,距梅窖鎮6公里,距興國縣67公里,距南昌400公里、贛州機場、井岡山機場分別150公里,處在興國、寧都、於都三縣邊界。景區鄰近319國道和泉(州)南(寧)高速公路,距興國東出口為13公里,交通便利。始建於唐朝末年,由中國風水江西形勢派創始人楊筠松和首座弟子曾文辿選址,距今已有1200餘年,是中國風水文化始祖地。

9. 興國興國電視劇全集 興國興國全集在線觀看 興國興國電視劇大結局 興國興國電視劇劇情

興國興國

興國,興國央視開播王挺延續鐵血風范
興國,興國王挺劇照興國,興國劇照伊秀娛樂訊革命戰爭大戲興國,興國昨晚在央視一套盛大開播,大氣磅礴的故事走向,一位叫做多多的網友留言說道:「好久沒有看過那麼讓人熱血沸騰的電視劇了,真希望能夠一口氣看完不要yxlady
興國,興國央一開播王挺張恆掀紅色風暴
伊秀娛樂訊電視劇興國,興國將於今晚(月日):在央視一套精彩亮相。該劇由導演徐宗政擔綱執導,王挺、張恆、李解、宇菲、鐵牛、佟悅、趙陽等眾多實力明星領銜主演。強大的主創陣容,精彩曲折的故事內容,讓這部革命史詩大劇在一眾戰爭戲里顯得尤為不同,評論:終於可以在熒屏上看到興國,興國但是,電視劇興國,興國的出現,卻使我們有了再一次回望前輩先賢的感人事跡機會。我喜歡這個劇集的名字,「興國,興國」這重復的字眼裡有著興國人的名字和他們的信仰,興國不僅代表了這個小小的地方,同時也代表了這批無畏無悔的興國人,代表了他們的信仰和目標,
資料:電視劇興國,興國故事梗概
年秋,江西興國桐川鎮謝氏族長,大地主謝懷希家二少爺謝勛東為了證明自己革命的理想,不惜主謀策劃,並和好兄弟夏宗山一起炸掉了自己家唯一一個被北洋軍徵用的祖傳火器廠,桐川鎮被四處搜捕肇事者的北洋軍攪翻了天。謝勛東為解救無辜群眾挺身而出,自稱為共產黨員,興國,興國登央一硬漢王挺與張恆生死戀由王挺、張恆主演的革命歷史劇興國,興國將於今晚時分在央視一套首播。電視劇由導演徐宗政擔綱執導。劇中,王挺一改往日草莽硬漢的戲路,出演了一位剛中帶柔的救國精英,他與張恆的生死之戀也是該劇一大看點。

10. 興國去哪些地方好玩

紅色旅遊資源可以概括為「一園一院六館七大革命舊址」。 「一園」即將軍園,「一院」即瀲江書院, 「六館」即將軍紀念館、革命歷史紀念館、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 將軍紀念館:位於將軍園內,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屋頂是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突出興國紅軍縣的特色,它將利用圖片、實物、文字等形式,再現將軍們和省部級領導幹部的英勇事跡。 革命歷史紀念館:位於興國縣城紅軍大道右側雞心嶺下,始建於1961年,為興國縣革命歷史展覽大樓,主要陳列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興國的革命活動和蘇區興國人民為革命貢獻的模範工作的歷史資料。 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興國縣長岡鄉是蘇區時蘇維埃政府工作的模範鄉,毛主席1933年11月率中央政府調查團到長岡鄉調查後,整理出著名的《長岡鄉調查》一文。1977年建成開放的「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紀念館」,位於興國縣長岡鄉長岡村,距縣城約4公里,主要陳列毛主席作長岡鄉調查的歷史資料和長岡鄉幹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長岡鄉建成模範鄉的經驗。紀念館佔地7028平方米,有4個展廳,門廳是毛主席作長岡鄉田間調查的大型雕塑,展廳還有大量蘇區時期的照片和實物,供人們參觀學習。 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興國縣五福廣場旁,內有紀念亭、英名碑、悼念廣場、陳列館、水蓮池等建築群。陳列館始建於1950年,由門廳、靈堂和五個展廳組成,。 「七大革命舊址」即為: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位於瀲江鎮橫街;中共江西省委舊址,位於瀲江鎮牛坑塘;江西省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於瀲江鎮背街陳家祠;江西軍區舊址,位於瀲江鎮筲箕窩;長岡鄉調查舊址,位於長岡鄉長岡村;中央紅軍兵工廠舊址,位於興蓮鄉官田村;中央紅軍總醫院舊址,位於鼎龍鄉茶嶺村。 自然景觀,主要有四大景區:寶石仙境風景區、太平岩溶洞、靈山冰心洞風景區、均福山森林公園。

閱讀全文

與興國紅色電影基地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解說一個月能有多少錢 瀏覽:236
找人看電影怎麼發說說 瀏覽:441
電影天堂中如何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605
白蛇傳說電影怎麼不能看 瀏覽:138
李連傑主演的神話電影有哪些 瀏覽:447
泰國拍的中國電影叫什麼 瀏覽:484
韓國電影尺度太大怎麼拍的 瀏覽:898
讓我們看電影怎麼樣 瀏覽:295
哪些電影是通過文學改編的 瀏覽:48
最好看當然動畫電影 瀏覽:927
假面騎士哪些好看電影 瀏覽:375
pr如何製作電影開幕效果 瀏覽:612
愛奇藝的電影如何下下來進行愛剪輯 瀏覽:998
如何購買到廉價電影票 瀏覽:851
電影後天的影評英語怎麼說 瀏覽:806
ipad如何看電影天堂 瀏覽:886
陷落系列一樣好看的電影 瀏覽:5
美國好看的空難電影 瀏覽:930
周星馳演的電影免費喜劇 瀏覽:174
電影重創國語版免費看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