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松太加的電影哪裡看

松太加的電影哪裡看

發布時間:2022-09-15 21:53:49

Ⅰ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獨立電影和獨立電影導演

《太陽總在左邊》,影片試圖通過尼瑪的經歷和心靈體驗,探尋和追問生活迷茫和內心失落背後的生存價值和生命意識,引領觀眾與主人公一道找回生命中的陽光。導演松太加介紹,影片將講述和解構一個完全屬於藏民族文化心態的精神故事,並通過展示戈壁沙漠獨特的自然美景,全方位烘托藏地高天厚土之間撞擊靈魂深處的心路歷程,表達藏人坦然面對悲歡離合和死亡本性的處世態度。

Ⅱ 有哪些藏族電影

1,《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2,《七十七天》

《七十七天》是由浙江紅珊瑚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的冒險劇情片,由趙漢唐執導,趙漢唐、江一燕主演,高正,曹金玲、周侯衡、李逍雪等人編劇。該片於2017年11月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3,《阿拉姜色》

《阿拉姜色》是小金斯古拉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藏語片,由松太加執導,容中爾甲、尼瑪頌宋、賽卻加主演。該片講述了年輕的母親患病,丈夫與兒子陪她踏上了為前夫盡遺願的拉薩之旅的故事。

4,《駐藏大臣》

《駐藏大臣》是由北京市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拉薩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制;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公司、西藏電視台、盛唐環球(北京)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拉薩市凈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盛唐環球(北京)傳媒文化有限公司製作。

著名影視編劇王海平執筆,製片人張蕊、趙寧宇導演,著名演員馬元、李曉龍、朱茵(香港)、陳法蓉(香港)等聯合打造的愛國題材史詩巨制電影。

5,《太陽總在左邊》

《太陽總在左邊》是由松太加編導的文藝電影,影片由益西蘭周、羅後傑、尕藏仁青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名藏族青年自我救贖和懺悔的心路歷程。

Ⅲ 請問一下二手乾洗店的設備需要多少錢呢

開乾洗店除了要有先進的乾洗技能,一個乾洗店能否把衣物洗出想要的效果,乾洗機設備也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以前在小的乾洗店打工,他們的乾洗設備多數是采購自國產或者一些小的連鎖店淘汰下來的二手機器。有一些困難的乾洗問題都沒有辦法用這些設備解決,經常發生顧客投訴的事情。後來我自己開店了,我選擇了澳貝森科技乾洗這個品牌,我就是看中了它設備進口自德國這個優勢。所有設備都符合國際質量標准和國際ISO9001質量體系標准,設備有數字化IS四氯乙烯乾洗機,智能IA石油乾洗機等種類很多。而且澳貝森科技乾洗對於所有的設備還負責售後的維護,讓每個投資者都很放心。澳貝森科技乾洗好的機器設備就是一個品牌的乾洗效果的保障。開個科技店鋪設備我的總投資在5萬,包絡所以設備,加盟費,很技術
.
.
.
.
.
.
.
.
.
.
.
.
.
.
.
.
.
.
.
欞就是窗格,在窗子裡面橫著或豎著的格子;但是窗欞又和窗框不同,窗框是窗子裡面四周的木框,現代也有鐵窗框、鋁窗框等等。窗欞的花紋圖案有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大類:
1.寓意吉祥的圖案:如福、祿、壽、財、喜等字樣的鏤空雕刻,仙桃葫蘆,福壽延年,石榴蝙蝠,扇狀瓶形等等。
2.神話人物圖案:如八仙過海、壽星獻桃等。
3.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4.方形、菱形、八邊形、六邊形等幾何圖紋,如回形紋、卷草紋、人字紋等。
二、窗欞的分類
窗欞一般分為板欞窗、格扇、隔斷、支摘窗、遮羞窗、檻窗等。
三、窗欞在現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在社會快速發展之下,室內設計的風格也呈現出多樣化,在現在簡約風格、歐美風、田園風等深受人們喜愛和追捧時,也有很多人們把目光轉移到了中式的傳統風格上來,實木的傢具、古樸的色調、傳統建築元素的運用,讓人們回歸到了夢開始的地方。然而中國古典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少不了應用精美的窗欞的;在中國古典風格的室內設計中窗欞的運用非常廣泛;下面我就總結一下窗欞運用在室內設計中的地方:
首先,室內設計中的隔斷多數就是應用窗欞或類似的元素來設計製作的,隔斷,隔而不斷,室內設計中門廳與客廳之間經常會用到隔斷,來劃分了空間,又不會呆板的分割開來,起到美化裝飾室內空間的效果。
其次,吊頂的設計上,現今我們看到的吊頂是運用石膏板或其他一些材料把吊頂造型做好,在飾以面材、打上燈帶、貼上壁紙;然而在吊頂造型中運用上窗欞元素的材料,這樣會讓整個空間顯得更加美觀,空間視覺更加平衡,在室內設計中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再次,電視背景牆的設計上也是運用廣泛,電視背景牆是是室內設計的重要部分,它的視覺感官如何可以說直接影響到室內設計的層次;窗欞元素運用在其中就可以讓其更加美觀,大大出彩。
最後,卧室床頭背景牆的運用上,床頭背景牆是卧室最吸引人們目光的地方,因此設計師們也會在這個地方,多下功夫,所以它也將是窗欞元素運用的佳選之處。
四、窗欞應用在是室內設計當中展現效果
傳統元素歷來被室內設計師所喜愛,尤其是在做中國古典風格的室內設計之時;窗欞在中傳統建築中運用相對狹窄,僅在門窗之上使用,但都已經呈現出端莊古樸的視覺效果;現今我們把窗欞運用到室內裝飾的每一個角落,只要運用得體,組合恰當,其視覺效果必將有很強烈的提高;在古代,窗欞出運用在門窗之上,還使用在室外的一些景觀亭子之中,由此,人們在對其精美的圖案和式樣的欣賞就受到限制;運用在室內裝飾之中,不但為室內設計提供了優秀的創意,並且使窗欞與其喜好者有了更短的接觸距離,也實現了讓對傳統元素的偏愛者窗欞情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更多欞條組合樣式,更多新型材料的窗欞的出現,會更加受到室內設計師的
此的漢族導演,也出現了一批少數民族出身的新銳導演,且隊伍呈發展壯大之勢。生產模式也從單一的「獨立電影」拓展至中外合拍,並取得了不菲的效果,如《狼圖騰》《夜鶯》等合拍片獲得了成功。再次,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自由空間得到了極大拓展,同時創作者的民族意識得以確立和開發,特別是在題材選取、視角抒寫、手法結構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和特色。
一、以現實題材見長的創作特點
從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發展歷程中可以發現,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在關注現實題材方面具有比較特殊的歷史淵源,主要體現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被賦予了具有「民族國家建構」敘事功能的藝術樣式。各少數民族積極投身於翻身做主人的革命斗爭、各少數民族團結友愛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等現實生活幾乎成為當時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表現的全部內容,建國後的首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內蒙人民的勝利》曲折的創作過程及表現的內容就是很好的例證。緊接其後的一系列電影如《冰山上的來客》《五朵金花》等也取材於當時的民主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並為其「鼓與呼」。到了198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正式啟動,各少數民族地區也在改革熱潮下積極進行經濟建設,隨之出現了反映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生活、新問題的現實題材電影,如《幸福之歌》《喜鵲嶺茶歌》《傘花》《邊鄉情》《綠野晨星》《相約在鳳尾竹下》等,這些影片主要反映在新環境下少數民族尤其是年青人的現實生活,關注他們在學習、勞動、愛情等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長期以來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對現實題材的關注,明顯是順應了時代的需要,烙上了時代的印跡,同時也將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和文化帶到了大眾眼前。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在電影體制改革之前偏愛現實題材。21世紀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對現實題材依然鍾愛,但在具體類型的選擇上,抑或在創作主體方面都出現了多樣化的局面,出現了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導演群,比如代表性的導演群體有「蒙古草原派」的麥麗絲、寧才、卓·格赫、哈斯朝魯、寧浩、巴音等;「影像西域派」的金麗妮、高峰、西爾扎提·牙合甫、胡爾西德·吐爾地等;「白山黑水派」的戈日泰、楊明華、戴瑋等; 「傳奇藏地派」的萬瑪才旦、陸川、松太加、徐鴻鈞、周玉鵬、杜家毅等;「歌行雲之南派」的章家瑞、雷獻禾、馬會雷、向一民、李松霖等;「貴州苗鄉派」的胡庶、寧敬武、劉傑、醜醜等;「多民族集錦派」的韓萬峰,其創作的影片已有九部,涉及黎、羌、侗、藏、苗、土家六個民族。
新世紀以來,我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對現實題材的選取比較多樣化,總體來講,「關注現實、關心社會、關愛他人」是影片與少數民族社會現實相照應的結合點,涉及領域極為廣泛,大致可概括為十大類:
少數民族教育和兒童關愛問題,如《天上草原》《至愛》《開水要燙,姑娘要壯》《走路上學》《水鳳凰》《蔚藍色的杭蓋》《格桑梅朵》《尋找那達慕》《你是太陽,我是月亮》等;
少數民族當下愛情婚姻等情感生活,如《花腰新娘》《吐魯番情歌》《青檳榔之味》《雲上人家》《行歌坐月》《月亮之上》等;
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如《聖地額濟納》《哦·我的鄂倫春》《歡迎你到阿爾村》等;
少數民族傳統生活方式變遷及與現代生活理念的糾葛,如《美麗家園》《婼瑪的十七歲》《遙遠的敖魯古雅》《藍色騎士》《碧羅雪山》《額爾古納河右岸》《遷徙》等;
在現代文明的滲透下,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如《可可西里》《季風中的馬》《成吉思汗的水站》《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等;
少數民族非遺文化的傳承,如《大東巴的女兒》《尋找智美更登》《鮮花》《長調》《天琴》《唐卡》《鍬里奏鳴曲》《五彩神箭》《侗族大歌》等;
民族間團結友愛,如《錫林郭勒·汶川》《額吉》《烏魯木齊的天空》《伊犁河》等;
少數民族現實中感動人物的感人事跡和邊緣群體的酸甜苦辣,如《香巴拉信使》《承諾》《索道醫生》《甘南曼巴》《第七種味道》《圖雅的婚事》《尼瑪家的女人們》《德吉德》《塔洛》等;
關於少數民族社會法制問題,如《格日勒》《馬背上的法庭》《德吉的訴訟》等;
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如《買買提的 2008》《阿米·走步》等。
從上述羅列的影片及類型可看出少數民族現實題材電影是比較繁榮和多樣的,這種景象的出現有其潛在的孕育邏輯,主要有時代呼喚、環境促動與主體自覺三個方面的因素。首先,從時代的呼喚來看,自1990年代初「市場經濟」的全面啟動以來,國家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少數民族地區在時代大潮的浸潤下,少數民族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及心理情感也悄然發生變化,這些日益顯露的客觀現象激發了一批關注少數民族的電影創作者們的藝術敏感,同時這些電影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易於引起少數民族觀眾的文化認同,適合少數民族觀眾的觀影情懷,進而大批與時俱進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現實題材影片誕生。其次,從電影市場化的大環境來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資金顯得捉襟見肘,絕大多數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者屬於新手,實力和名氣遜色一籌,資金的獲取顯然不盡如人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走低成本的「藝術電影」不失為上策,而「藝術電影」與現實題材有著天然的緣分。再次,從創作主體來看,1990年代,以第六代為主的現實題材電影創作主體,以其具有藝術個性的「新寫實」魅力,逐漸由邊緣走向大眾,其個人對現實的真切寫作方式為少數民族現實題材電影創作樹立了信心和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氛圍。新世紀以來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導演與第六代導演具有相似的文化機遇和文化身份,吸收借鑒第六代的現實題材創作思路和手法顯得順理成章和有跡可循。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發展中最令人欣慰的是出現了以卓·格赫、萬瑪才旦、醜醜等為代表的一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導演,他們以極大的熱情和忠誠的創作態度對本民族的現實進行自覺審視與抒寫。還有以高峰、章家瑞、韓萬峰為代表的更大一批具有少數民族文化視角的漢族導演,對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給予濃郁情感,積極主動參與到對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記錄傳播和觀察反思。此三種因素共同作用促動了當下少數民族現實題材電影的發展。
誠然,這些影片在真真切切表述少數民族現實方面具有突出的時代感和人類學意義,就當下電影格局看,關注現實既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長處,也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應該擔當的時代責任,但民族文化不能脫離歷史而發展。然而近 15年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作品有150餘部,其中除《嘎達梅林》《喜馬拉雅王子》《末代女土司》《愛未央》和《支格阿魯》等寥寥幾部歷史神話題材電影外,絕大部分電影缺乏歷史和想像。其實少數民族擁有豐富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等適於電影表述的歷史文化和神話傳奇故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史上也曾出現過頗有影響的歷史題材影片,如塞夫、麥麗絲導演的《東歸英雄傳》《悲情布魯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馮小寧導演的《紅河谷》《嘎達梅林》。以神話傳奇為題材的經典影片《阿詩瑪》《孔雀公主》也曾家喻戶曉。歷史、現實和想像之間存在某種聯系或「交響」,是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與生俱來的現象。民族歷史文化是一種被時間凈化了的歷史情懷,是一種集體記憶,可啟迪智慧,可生產民族身份感,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對歷史的表述和審視可以反思民族的歷史存在,是一種民族思考的成熟。那麼,當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在傾力記錄和反思現實生活的同時,應當拓展對歷史神話題材及對未來暢想題材的創作,努力將少數民族「三大史詩」:蒙古族的《江格爾傳奇》、藏族的《格薩爾王》、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打造為電影精品的同時,挖掘各少數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用電影講述民族的歷史。
二、開啟民族自我抒寫浪潮
21世紀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隊伍中逐漸出現了一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導演,創作了一系列頗具新意的反映本民族的影片,被學界冠以「原生態電影」、「母語電影」、「新文化電影」、「非遺主題電影」、「本位電影」等術語,足見少數民族導演創作的電影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其反響非同尋常,引起了學界的集體關注。如「2005年以後,少數民族母語電影的隊伍在不斷壯大,至少運用了11種少數民族語言拍攝,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所謂『原生態』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一般是指由少數民族身份的導演所編導、由本民族演員參與的反映本民族原汁原味生活的影片」。概而言之,這些術語折射出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視角的新現象:少數民族自我抒寫情懷的集體表達。這既體現了少數民族文化主體的崛起,又表明了少數民族本土導演的文化自覺。
新成長起來的這一大批少數民族導演,出現了將創作視野聚焦本民族的現實生活和普通個體,審視本民族在當下出現的種種現象,並形成了自成風格又具地域特色的影像序列。其中以關注現代文明對傳統的沖擊和影響的視角尤為鮮明,「面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危機,他們憂心忡忡,為了能夠喚起本民族和社會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關注,他們也把創作的焦點對准了少數民族的現實生活,對准了生活其中、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現實處境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普通人,希望藉助電影創作,將當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真實處境表現出來。所以在他們的創作中,少數民族的現實生活就少了許多的詩情畫意,多了現實的尷尬窘迫和茫然失措」。如以卓·格赫、寧才、哈斯朝魯、巴音為代表的導演主要表達對蒙古草原傳統文化變遷的憂思和堅守情懷,尤其以卓·格赫為甚,其十年間創作的六部蒙古族題材電影《索密婭的抉擇》《蔚藍色的杭蓋》《尼瑪家的女人們》《成吉思汗的水站》《藍色騎士》《德吉德》,秉承「真我」和「真狀態」的本民族情懷,訴說著草原牧區充滿悲情的現狀。以萬瑪才旦、松太加為代表的藏族導演堅持「藏語母語」創作,都關注藏區尤其牧區普通人的生活現狀。萬瑪才旦的五部作品《靜靜的瑪呢石》《尋找智美更登》《老狗》《五彩神箭》《塔洛》,對藏區現實與傳統之間無以名狀的復雜關系進行了冷靜的記錄和思考,對現實則更多的是寬容和坦然,但對傳統也流露出些許眷念與惆悵。松太加的作品《太陽總在左邊》與《河》則偏向表達藏族人民在當下涉及與「心靈救贖」有關的問題,通過對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敘述,體悟他們對生命、親情、信仰的看法。
與蒙古族、藏族導演拍攝的本民族電影普遍偏向低沉、內斂甚至是悲情的氣質有鮮明的差別,維吾爾族導演西爾扎提·牙合甫和侗族導演醜醜拍攝的電影則比較明朗、溫暖,對本民族人民生活、情感的抒寫偏重唯美,暖色調氣質是主流。西爾扎提·牙合甫導演的電影《買買提的2008》《鮮花》《烏魯木齊的天空》《真愛》,其影片基調總體是樂觀、積極、向上,即使電影故事背景是一個灰色的時代,即使故事本身是凄美的,但其表述方式不乏幽默調侃和溫情,西爾扎提·牙合甫被譽為「西部暖流派」的代表。出生於貴州侗鄉的導演醜醜,其創作的目的就是傳播家鄉的文化,曾言:「我是苗族和侗族的女兒,我有自己承載的使命,就是通過我的鏡頭,讓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鄉和民族,熱愛我的家鄉和民族,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得到激勵,更好地傳承下去。」醜醜近十年一直堅持對家鄉的關注,共創作三部作品:《阿娜依》《雲上太陽》《侗族大歌》,這些電影傳達了導演對家鄉濃烈的愛,盡顯家鄉的旖旎山水、天籟歌舞和淳樸鄉民,簡單明快的表達方式卻飽含濃郁的現實主義浪漫情懷。
少數民族導演隊伍的形成和壯大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繁榮發展的希望,他們以自我觀照的獨立方式讓電影和本民族現實發生著關系,其當下對本民族抒寫熱情的「族群發聲」景象不僅為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賦予了新的生命力,也引起了大家對少數民族生活的重新認識和關注。這對於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少數民族導演的培養和茁壯成長樹立了信心,提供了一種可供嘗試的路徑。但目前的民族抒寫普遍存在拘泥於民族的純粹性,多聚焦少數民族現實的邊緣,關注某些極端的少數個體,沒有進入現實的中心區域,普通大眾的生活現狀遭到「屏蔽」,如此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會更加趨向邊緣,「少數民族」的現實生活成為「他者」的生活,電影中的「故鄉」成為「異鄉」,影片表現的內容不僅不能為大眾所接受,即使本民族也不認同,這樣的抒寫只是「個人的藝術」而已。本土導演在表達個人體悟和情緒時,也要有宏大的視野,也應該關注少數民族現實的中心區域,關心絕大多數民眾的當下生活及心理情感,表達他們的訴求。
宏大的視野不僅體現在要拓展關注的現實對象,還應注重故事的歷史厚重感。此處強調電影的「歷史」性並不是指狹隘的「歷史題材」,而是指在對現實觀照的同時,要有歷史思維和意識,如此結構的電影故事既具縱深邏輯又具磅礴氣勢,在現實的表述過程中,潛在地表現出少數民族與歷史的關系,歷史對少數民族的心靈和命運的深刻影響。
同時,「國家形象」的參與也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宏大視野的建構方式,「在國家與少數民族的關繫上,當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並沒有建立合理的敘事規范,往往是在凸顯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很少有相應的國家形象與認同的積極建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與批評的最大的認知誤區是『去國家化』」。此處重提「國家」,是將「國家形象的建構」作為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的一種文化自覺和文化責任。近幾年,少數民族題材電影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展演和角逐國際獎項比較頻繁,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此類電影大多缺乏對民族與國家關系的表述,影片向世界展示的多是邊緣孤獨、落後愚昧、陰郁保守的片面印象,這暗合了長期以來西方對中國社會文化的偏見。富有生機活力、立體飽滿的中國形象在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中是「缺席」的,國家認同與國家正面形象的積極建構,是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應當重視和承擔的責任。
三、情節結構富有詩化
當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以影像紀實藝術為主流風格,偏重對生活場景的本真記錄,其總體特徵為:一是講究場面或人物動作的完整性和統一性,故事結構比較鬆散,情節舒緩;二是講究一種情緒一種想像,營造出「詩化」的散文式意蘊; 三是往往採用「弱故事」情節結構,按照日常生活流順序平鋪直敘,不刻意製造矛盾和沖突,或把矛盾淡化、沖突弱化。這種鬆散詩化的敘事結構,對情節的設置顯得游離零散,多是幾個情節平行展開,情節之間的因果邏輯關系被削弱,情節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拼接。如《藍色騎士》中的情節主要有:姐姐塔薩與羊販子尼格萊戀愛遭父親阻攔、姐姐嫁給酒鬼牧民孤獨勞作、父親薩蒂畢斯與兒子巴勒爾比賽兒子輸了、父親拆掉兒子買的電視機、薩蒂畢斯與妻子娜彌婭下棋薩蒂畢斯輸了、巴勒爾離開草原薩蒂畢斯將馬送給巴勒爾、塔薩最終與父親冰釋前嫌喊出了八年來第一聲「爸爸」。這些情節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沒有具有集中矛盾沖突的「戲劇性」事件,而更多的是以人物活動為支撐來結構情節,更多的是對草原牧民生活場景的呈現和展示,整個影片的結構鬆散。斷裂、碎片、片段式的情節拼合的優勢在於既可以用「自然狀態」的鏡頭畫面增強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紀實」質感,又可以對影片人物心理情緒進行詩化抒寫,導演也可借劇中人盡情表達自己的民族情懷。情節分散,非時序,多線索、多視角的碎片化結構能多時空地結構人物活動和情緒的流動,豐富畫面內容,營造淡雅深沉耐人尋味的意境,但觀眾要將多線索聯系整合起來才可能揣摩出影片的主旨,這些太過詩意化的電影對大眾來說有些「曲高和寡」。而且,沒有建構深入的矛盾,影片往往就缺乏「現實的厚度」,這種影片既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又缺少深長的意味,結果往往陷入了索淡寡味的尷尬。
遠景、全景等景深鏡頭,是與少數民族紀實題材電影鬆散結構相對應的鏡頭特徵,用固定機位、跟拍方式拍攝的長鏡頭也較多。萬瑪才旦以運用長鏡頭著稱,尤其鍾情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從《靜靜的嘛呢石》中小喇嘛與小活佛讀經、小活佛背誦經文整個過程長約五分鍾的長鏡頭,到《塔洛》開場就使用長達十二分鍾的固定長鏡頭:塔洛面對攝像機背誦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全文,將固定長鏡頭運用到極致。大景別高景深的鏡頭中往往包含多種元素,需要調動觀眾參與場面調度的主動性,才能理解意義,但在文化消費為甚的當下,這種景深鏡頭的反復多次出現就會降低部分觀眾的觀影興趣,加之少數民族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陌生化」的鏡頭內容雖能帶來新鮮感的瞬間,但留下的可能多是迷茫和不解,不利於少數民族文化的傳達。長鏡頭雖然能逼真地表現少數民族人的本貌和生活的本貌,但其缺乏場面調度的靈活性和動態感,單調沉悶的基調也難以獲取觀眾持續的專注力。「敘事的淡化」不是現實題材電影的固定手法,現實題材的表述並不排斥結構的「戲劇性」,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盲目拒絕戲劇性和對紀實方法的因循守舊,甚至更加誇張,當然這也是拓展藝術形式多樣化的一種探索和嘗試,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消減了電影的觀賞性,其價值也就小眾化了。
具有戲劇張力的影片《可可西里》《花腰新娘》《吐魯番情歌》《圖雅的婚事》《紅河》等曾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上尚還分得了一杯羹,而絕大部分不講究矛盾沖突的散文式敘事結構為主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缺乏觀眾捧場,難以進入院線。雖然不能完全用市場來衡量一種電影藝術,但既能表達現實圖景和深沉思考又能獲得大眾青睞和喜愛的藝術樣式又何樂不為?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紀實的表現形式需要豐富,增強影片的「戲劇張力」是改善當下少數民族紀實題材電影「小眾化」命運行之有效的策略。「戲劇張力」建構方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能拘泥於淡化情節的結構模式,而應增強富有節奏感的「戲劇化」結構,認認真真地講好曲折動人的故事,加強情節性敘事,注重設置集中的矛盾沖突,開創新穎而又緊湊的情節模式;二是增強影片視聽元素的戲劇張力,整合視覺聲音等電影語言的表現力,充分運用運動鏡頭、景深鏡頭等鏡頭語言和場面調度等新的電影技巧,從視聽層面震撼人心。如此,少數民族題材電影不難創作出既富有藝術時代感又具有觀賞性的現實題材影片。
綜上所述,新世紀以來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在創作上形成了一些特點,但同時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題材選擇方面以現實題材見長,涉獵現實生活的諸多領域,面對現實敢於發言,本族導演多是「憂思」,他族導演多是「反思」。但在關注現實的同時,需放眼歷史和放飛想像,少數民族擁有的燦爛文化就能得以全面再現,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才能真正實現「百花齊放」。在視角傾向方面,民族自我抒寫的視角獲得極大張揚,這表現了少數民族文化主體的自覺行為及對本民族現實流露出一種具有思想啟蒙意義的人文情懷,但在傾情表述「純粹民族」情緒的同時,擁有博大胸懷和宏大視野也是責任。在藝術結構方面,鬆散的結構使影片富有「詩化」的韻味,但削弱了故事的魅力,具有戲劇張力的強情節性敘事結構不失為有效的彌補手法。

Ⅳ 2022年最值得期待的五十部華語電影

對於熱愛電影的朋友圈一定都期待2022年的新電影,尤其隨著華語電影逐年提升,華語電影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期待的。當然眾所周知的是,這樣的盤點可能更像是「畫餅充飢」,因為誰也不知道哪些電影會遭遇什麼樣的波折,撤檔跳檔重拍早已是家常便飯,甚至還有不少電影終將遙遙無期。

      在此,我們特別精選了以下五十部華語新片,作為2022春節檔之後的年度期待。當然,僅僅是期待而已,最終會不會上映就聽天由命吧。這其中,既有華語名導們的重磅新作,也有新生代導演的長片處女作,當然還包括那些苦等很多年依然無法得見的「有生之年」系列。

《三個字》

導演:婁燁

主演:易烊千璽 / 春夏 / 李現 / 章宇 等

婁燁導演繼《蘭心大劇院》後的新作,由易烊千璽、春夏、李現、章宇等主演。影片講述大光哥回憶里的故事——缺乏勇氣而沒有說出口的愛情,朋友們跟命運交織搏鬥的生命力。

《無名》

導演:程耳

主演:梁朝偉 / 王一博 / 周迅 / 王傳君 等

雖然程耳導演的《不浪漫》還沒能公映,但至少他又有這部新作能讓我們期待了,更何況還是梁朝偉、周迅主演。影片講述的是戰爭期間,地下黨員冒險送情報的故事。

《燃冬》

導演:陳哲藝

主演:周冬雨 / 劉昊然 / 屈楚蕭 等

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首部內地長片,也是周冬雨和劉昊然繼電影《平原上的火焰》之後的第二次合作。影片講述三個朋友前往冰天雪地的北方,在森林裡度過了一個自由而悵然的周末。

《堅如磐石》

導演:張藝謀

主演:雷佳音 / 張國立 / 於和偉 / 周冬雨 等

早在《懸崖之上》之前,老謀子就已經拍完了這部電影,今年總該上映了吧。影片中,雷佳音飾演的警察在富商擺設的「鴻門宴」上,經歷了一場暗流涌動的犯罪事件。

《我的少年時代》

導演:陳凱歌

主演:劉昊然 / 陳飛宇 / 張雪迎 / 文淇 等

陳凱歌導演的半自傳電影,講述少年們在經歷過很多的苦難和迷茫後,各自實現了屬於自己的價值,並且對生活以及這段歲月都有了很深刻的領悟。

《沃土》

導演:王小帥

主演:詠梅 / 祖峰 / 王子川 / 李軍 / 王景春 等

王小帥導演「家園三部曲」的第二部,取材於李師江的短篇《爺爺的鬼把戲》,是一部起源於城市又回歸到農村的故事。

《刺蝟》

導演:顧長衛

主演:葛優 / 王俊凱 / 李萍 / 劉威葳 / 耿樂 等

很久沒看到顧長衛導演的新片了,希望這部能挽回口碑吧。影片改編自鄭執的短篇小說《仙症》,由葛優、王俊凱主演,講述「精神病人」如何在正常人的世界中生活的故事。

《斷·橋》

導演:李玉

主演:馬思純 / 王俊凱 / 范偉 / 曾美慧孜 等

李玉導演的新作,方勵參與編劇,講述馬思純飾演的女主角為追查父親的死因,得到了王俊凱飾演的男主角的協助,攜手邁向探尋真相與復仇之路。

《世間有她》

導演:張艾嘉、李少紅、陳沖

主演:周迅 / 鄭秀文 / 易烊千璽 / 許娣 / 馮德倫 等

張艾嘉、李少紅、陳沖三位女導演的攜手之作。影片通過獨特的女性視角,探索並展現了人們在家庭、愛情和事業中的矛盾與掙扎,困境與和解,堅守與擔當。

《深海》

導演:田曉鵬

繼當年的《大聖歸來》大獲成功後,我們一直在等待田曉鵬導演的新作,今年終於要面世了。導演曾說過,這是他孕育多年的「孩子」,是他一生要做的作品。

《白鶴亮翅》

導演:魏書鈞

主演:王景春 / 顏丙燕 / 易烊千璽 / 梁龍 等

近年來,魏書鈞導演的勢頭一直很猛。在《野馬分鬃》《永安鎮故事集》入圍戛納、贏得超高口碑後,新片《白鶴亮翅》更是備受矚目。而易烊千璽在影片中的演技也讓人期待。

《春歌》

導演:楊荔鈉

主演:吳彥姝 / 奚美娟 等

楊荔鈉導演繼《春夢》和《春潮》後的新作,講述的是85歲母親和65歲女兒共同生活的故事。吳彥姝和奚美娟兩位老戲骨的演技,相信能打動不少觀眾。

《漫長的告白》

導演:張律

主演:倪妮 / 張魯一 / 辛柏青 / 池松壯亮 等

張律導演在影迷心目中有著很高的口碑,而這也是他第一部內地大銀幕作品。影片原名《柳川》,由倪妮、張魯一、辛柏青主演,講述的是一個異鄉愛情故事。

《隱入塵煙》

導演:李睿珺

主演:武仁林 / 海清 等

李睿珺導演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的作品,影片講述兩個被拋棄的孤獨個體,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女主角海清為這個角色付出了很多。

《椒麻堂會》

導演:邱炯炯

主演:易思成 / 關南 / 邱志敏 / 薛旭春 / 顧桃 等

邱炯炯導演憑借本片榮獲了洛迦諾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影片具有極高的藝術性,通過舞台劇的形式串聯起百年生活史。

《逍遙游》

導演:梁銘

主演:呂星辰 / 李雪琴 / 艾麗婭 等

梁銘導演繼《日光之下》後的新作,改編自班宇同名小說。講述身患尿毒症的東北女孩,在塵世中體味繁雜人性的故事。

《月光武士》

導演:虹影

主演:左航 / 馮家妹 / 白恩 / 蔡珩 / 劉蕾 等

影片改編自作家虹影的同名長篇小說,這也是她的第一部導演作品。影片講述的是年僅12歲的少年竇小明為遭遇家暴的護士打抱不平,從此改變命運的故事。

《草木人間》

導演:顧曉剛

因前作《春江水暖》入圍戛納而一直備受矚目的青年導演顧曉剛,終於要在今年帶來「山水圖」系列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草木人間》,靈感來自民間傳說「目蓮救母」。

蔡成傑《四十四個澀柿子》

導演:蔡成傑

蔡成傑導演繼《北方一片蒼茫》後的新片。講述的是三名老師和四十一名藝考班學生,在集訓過程中歷盡歡樂與辛酸,無奈與感動,堅守與退卻。

《雪雲》

導演:鄔浪

主演:李夢 / 李康生 / 仁科 等

鄔浪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影片講述的是在回鶯歌海的路上,昔日的戀人沒有過多地去探尋對方的近況,而是默契地維護著眼前的一切。同名短片曾入圍戛納。

《旁觀者》

導演:松太加

主演:陳坤 / 王硯輝 / 劉敏濤 / 王勁松 等

藏族導演松太加的新作。影片講述的是陳坤飾演的男主角,在得知父親病危後重返家鄉,由此揭開心中埋藏16年的秘密。

《尋她》

導演:陳仕忠

主演:舒淇 / 白客 / 張本煜 / 郎月婷 等

青年導演陳仕忠的長片處女作。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座靜謐的南方蔗村,舒淇飾演的女主角一家正在等待著家庭新成員的誕生,然而意外的變故卻打破了本有的寧靜和美好。

《不游海水的鯨》

導演:汪迪

主演:朱叢冉 / 野兆月 / 韓三明 / 姬雲瀟 等

影片曾在第五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榮獲「發展中電影計劃·最佳導演」榮譽,這也是新生代導演汪迪的長片處女作。

《扔你的貓》

導演:吳蔚峰

主演:劉丹 / 龍澤治 / 梁翠珊 / 蘇冬青 等

影片講述的是,50歲的林麗華以拯救兒子的婚姻為名去北京扔掉兒媳的貓,與無家可歸的青年吳明共同逃離家鄉的故事。

《臍帶》

導演:喬思雪

主演:巴德瑪 / 伊德爾 / 娜荷芽 / 蘇日雅 / 卓拉 等

喬思雪導演的處女作,姚晨參與監制。游牧電子音樂人「阿魯斯」放棄城市工作,陪伴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重新回到草原生活。母親給了他生命,他卻要幫母親放棄生命。

《去看大海》

導演:方亮

主演:史彭元 / 賀雨禾 / 李肆童 / 薛旭春 等

方亮導演繼《造訪》後的長片新作,男主角即曾因《隱秘的角落》而備受矚目的史彭元。影片講述的是少年隻身一人前往深圳打工,在愛與欲中窺探秘密叢林的故事。

《迴廊亭》

導演:來牧寬

主演:任素汐 / 劉敏濤 / 胡可 / 吳昊宸 等

影片根據東野圭吾原著說改編,由任素汐、劉敏濤主演。

《人生大事》

導演:劉江江

主演:朱一龍 / 王戈 / 劉陸 / 羅京民 等

影片由劉江江執導,韓延擔任製片人。朱一龍飾演的殯葬師在刑滿釋放後的一次出殯中,遇到孤兒武小文,由此意外改變他對職業和生活的態度。

《一個和四個》

導演:久美成列

主演:金巴 / 王錚 / 達傑丁增 / 才多 等

新生代藏族導演久美成列的處女作,曾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青藏高原的荒誕寓言故事。

《刺客與明信片》

導演:耿軍

耿軍導演的這部新作曾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參加創投,豆瓣頁面上的海報很有個性。

《宇宙探索編輯部》

導演:孔大山

主演:楊皓宇 / 艾麗婭 / 蔣奇明 / 王一通 等

孔大山導演的這部電影,去年曾引爆平遙影展,可以說拿獎拿到手軟。影片以偽紀錄與科幻喜劇混搭的風格,給我們帶來的觀感極具新鮮感和趣味性。應該很快就能登陸院線吧!

《永安鎮故事集》

導演:魏書鈞

主演:楊子姍 / 黃米依 / 劉洋 / 康春雷 / 梁鳴 等

跟前作《野馬分鬃》一樣,魏書鈞導演的這部作品同樣是有關劇組的故事。影片曾入圍戛納導演雙周單元,並在平遙斬獲費穆榮譽最佳導演。

《不止不休》

導演:王晶

主演:白客 / 苗苗 / 張頌文 / 宋洋 / 王奕權 等

影片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並在平遙斬獲費穆榮譽最佳導演。很多已經看過此片的影迷都紛紛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至於什麼時候能上映,依然是個謎。

《涉過憤怒的海》

導演:曹保平

主演:黃渤 / 周迅 / 祖峰 / 張宥浩 / 周依然 等

曹保平導演這部作品也已經拍完很久了,只希望今年能定檔吧。影片以一樁少女被害兇案,剖開嫌疑人與被害人兩個家庭背後隱藏的人性真相。

《戀曲1980》

導演:梅峰

主演:李現 / 春夏 / 麥子 / 閆鹿楊 等

梅峰導演繼《不成問題的問題》之後的第二部長片,曾入圍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講述的是八十年代初一群年輕人的青春往事。期待今年能正式上映吧!

《柳浪聞鶯》

導演:戴瑋

主演:汪颺 / 闞昕 / 鄭雲龍 等

這部電影曾在上海電影節一票難求,如今終於定檔3月8日。影片改編自王旭烽系列小說《愛情西湖》,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江南越劇團兩個姑娘與一個畫家間的情感糾葛。

《風林火山》

導演:麥浚龍

主演:金城武 / 梁家輝 / 劉青雲 / 古天樂 / 高圓圓 等

麥浚龍這部已經不記得苦等幾年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還得繼續等。回想前作《僵屍》,都已經是2013年的事。

《風再起時》

導演:翁子光

主演:梁朝偉 / 郭富城 / 譚耀文 / 周文健 / 杜鵑 等

同上,每年盤點華語片時都得重新再來一遍。要知道,在《踏血尋梅》之後,春夏都已經拍完多少部新片。

《731》

導演:趙林山

主演:姜武 / 王志文 / 李乃文 / 王俊凱 等

影片講述從1933年以來,3000多名同胞慘遭迫害的故事。

《彷徨之刃》

導演:陳卓

主演:王千源 / 王景春 / 齊溪 / 張宥浩 等

影片改編自東野圭吾原著,講述的是單身父親李長峰在女兒被數名未成年人凌辱殺害後,毅然踏上復仇之路。

《一刀天堂》

導演:黃朝亮

主演:段奕宏 / 史彭元 / 龔蓓苾 / 沙寶亮 / 邵兵 等

影片講述段奕宏飾演的餐館老闆因失去至親追凶七年,途中結識一位身世復雜的少年。在猜疑與試探中,兩人的關系開始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馴鹿》

導演:康博

主演:胡歌 / 文淇 等

影片講述一個兼具父親身份與情慾色彩的犯罪分子,在一樁橫跨東北的人口販賣案中,與罪孽過往對峙,自我救贖的故事。

《溫柔殼》

導演:王沐

主演:尹昉 / 王子文 等

尹昉和王子文主演的愛情電影。在封閉環境里,兩人從相識到相愛,用愛情編織自由的可能。

《我經過風暴》

導演:秦海燕

主演:佟麗婭 / 吳昱翰 / 王影璐 / 張宥浩 等

影片中,佟麗婭飾演的女主角被丈夫長期家暴。影片所講述的正是女主角在艱難抗爭、試圖離婚的過程中遭遇的種種問題。

《二手傑作》

導演:王子昭

主演:於和偉 / 郭麒麟 / 倪虹潔 / 周依然 等

壞猴子影業的重要項目之一。男主角是位高中語文老師,始終夢想出版一本自己的書。可人到中年,生活並不如意。50歲生日這天,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生活。

《逃出青春里》

導演:曾海若

主演:肖央 / 春夏 / 陳明昊 / 王子川 等

肖央和春夏搭戲,不得不說是個很新鮮的組合,而且兩位的演技都很不錯。影片講述的是程序員被送進精神康復院後,發生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及格人生》

導演:曲江濤

主演:郭曉東 / 王宏偉 / 黃璐 / 倪景陽 / 張本煜 等

很多影迷應該都有看過曲江濤導演的《孫子從美國來》,這部是他的新作,曾在FIRST做過產業場放映,口碑不俗。

《甜美生活》

導演:牛涵

主演:徐帆 / 盧靖姍 / 艾莉克希婭·拉斯姆森 等

壞猴子影業的這部青年導演新作,也已經被碼了很多年,不知道今年有沒有可能面世。

《愛很美味》

導演:陳正道&許肇任

主演:李純 / 張含韻 / 王菊 等

陳正道導演的劇集版《愛很美味》去年備受影迷們的好評,希望這部電影版能帶給我們全新的驚喜吧。難得的是,電影版的主演還是原班人馬。

《想見你》

導演:黃天仁

主演:柯佳嬿 / 許光漢 / 施柏宇 / 郭昊鈞 等

沖著電視劇的爆款熱度,電影版《想見你》還是來了。曾經在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陪伴我們的王詮勝/李子維、黃雨萱/陳韻如,還有莫俊傑,又要跟我們見面啦。

Ⅳ 想在線免費看2018年容中爾甲主演的《阿拉姜色》

鏈接:https://pan..com/s/1IV9XKUOVbUxWsuzsd5XIDA

提取碼:ptiy

《阿拉姜色》是小金斯古拉旅遊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藏語片,由松太加執導,容中爾甲、尼瑪頌宋、賽卻加主演。該片講述了年輕的母親患病,丈夫與兒子陪她踏上了為前夫盡遺願的拉薩之旅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6月23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3],同年10月26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阿拉姜色」為藏語音譯,是一首藏族民歌,意思為「請您幹了這杯美酒」。妻子俄瑪(尼瑪頌宋飾)執意要去拉薩朝聖,卻向丈夫羅爾基(容中爾甲飾)隱瞞了自己身患絕症的實情。羅爾基知曉後勸其就治卻遭拒絕,只能下決心陪她前行,然而同行的俄瑪與前夫所生之子諾爾吾(賽卻加飾)卻對兩人一直心存芥蒂。俄瑪半路病發,羅爾基這才知道她此行是為了完成對前夫的承諾。俄瑪去世,心情復雜的羅爾基決心帶著諾爾吾,繼續俄瑪未完的行程

Ⅵ 《阿拉姜色》

《阿拉姜色》是一首傳唱在康巴地區的藏語祝酒歌,也叫《阿拉嗆色》、《阿拉嗆色兒》、《阿拉羌色》等。祝酒歌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和海內外,大多以衷腸之歌,應和美酒,表達歡迎遠方來客的情緒感受。不僅是藏族,像蒙古族和彝族都有祝酒歌流傳。作為一首當地祝酒歌,阿拉姜色對不善表達情感的電影主人公來說,更是起到了抒發內心的作用。男主演容中爾甲,是出生於四川阿壩州的一名藏族歌手。上大學以前,成長記憶中,總能在中巴車上,聽他唱《神奇的九寨》之類的歌曲大碟。聲音亢亮,山高水長。不過直到今天,我都沒有機會去過阿壩州和九寨溝。可以想見的美好景象,只能寄身在歌聲之中,祝願著遠方的朋友,趕緊出發。這次的藏語電影,出走青海的安多藏區,由川西的康巴出發,目的地還是拉薩。電影畫面溫潤,顏色飽和,主題曲情感充盈,《阿拉姜色》與之前藏語電影的地理背景,有著一眼可見的顯著不同。它被描述為「一百塊錢可以回去」的地方,更靠近漢民族的農耕文明。

容中爾甲

與被「岡仁波齊化」的信仰等大詞相比,《阿拉姜色》關注的,依然是夫妻、父子之類血緣命題的世俗情感。你不用驚訝,從日本的是枝裕和,到香港的年輕導演,不同國家地域下的人類家族,一直在重復演繹相似的聚散離合。相比松太加前作《河》里討人喜歡的「小周迅」,這次的小孩,面目並不親愛。還有一句台詞提及,他在學校總是跟人打架,犟得一副慍容,眼神是那種被拋棄的憤怒。他第一次出場,躲在門後不見人,我還以為,這個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

帳篷內

這個世界怎麼不欠他?這個世界欠他很多。孩子是為了我們而來到這個世界,但許多父母,根本卻沒有準備好。《阿拉姜色》的認同障礙,同樣會發生在東邊世界。不待見妻子帶來的兒子,或者說,不知道怎麼參與一個孩子在失去親生父親以後心理建設的狀況,這也是困擾無數現代都市家庭的難題。這個康巴漢子,自然也是不太懂。電影說的,是需要時間,放下虧欠與償還,他們彼此都需要的,是互相陪伴,走在路上的時間。《阿拉姜色》把心靈雞湯化的人生道理,腳踏實地,化為了一條讓人望而卻步的漫長道路。後來,在看到拉薩時,小孩已是衣衫襤褸,長發蔽目。之前埋下的買剪刀細節,這個時候派上了用場。類似小處著筆,電影還有很多。

在路上

有人因小朋友角色,批評了《阿拉姜色》,但包括容中爾甲的小心眼、舅舅的直性子等一類呈現,反倒更見真實——他們是有性格缺憾,活生生的普通人類呀。想要朝聖的妻子,只因一個遺願,就想去實現。她的做法,對被拋下的丈夫和兒子,顯然都不太公平。她一旦上路,背後的家庭就失去了運轉能力。《阿拉姜色》沒有表現這個家庭的過往矛盾,但在舅舅對待外甥的手段招數上,不難理解孩子的叛逆、反抗與憤恨由來。經過《岡仁波齊》的票房發酵,藏民轉山磕長頭被放在了一個崇高的位置上,經過提純想像,有如一幫鋼鐵意志、百折不饒的聖人。而《阿拉姜色》所透露的是,那些完成朝聖的,並不是被幻想的完人,而是帶有一己心願、私情未了的平凡人。容中爾甲哀悼亡妻,卻一番情感拉鋸,把妻子跟前夫的合影撕掉,分貼在了牆上。藏語電影的老熟臉金巴,好像輪回一般出現,這次扮演的,是路上的熱心人——「兄弟,不用多說了,以前我也不理解父親……」

原來人生真有一個階段,無論父母說什麼,孩子都是不會聽的。

父與子

前往拉薩的漫長路程,就如同偶遇,被帶上路的小驢。人與人的情感,在這兩個男人之間,無法用准確、妥當和理性的言語,去進行溝通——甚至根本是無法出口。因為有了小驢的加入,孩子與之建立感性的情感,並很快意識到自己要做什麼,同時又需要什麼。這個過程中,《阿拉姜色》既有表現小孩子的成長,也有較為隱秘的,關於大人的成長。容中爾甲終於習慣,並承擔了一個父親的應有角色——他一直渴望卻未能實現的人生責任。行走千里,超越了血緣。電影後半段情感深厚,催人落淚。磕長頭去拉薩的路,有環境的艱險和突如其來的病痛與死亡,卻也強化了人的情感信任與意志達成。兩個男人走上了路,一個失去了妻子,一個失去了母親。他們因為同一個人,決定去往同一個地方,又走在了同一條路上。他們本是父子。他們最終成為了父子。

這條路,就是人生路。

Ⅶ 《阿拉姜色2018》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松太加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GXVTqRHdb8taI7kgu7e_yg

提取碼: 4pdf
《阿拉姜色》
導演: 松太加
編劇: 松太加、扎西達娃
主演: 容中爾甲、尼瑪頌宋、賽卻加
類型: 劇情、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藏語
上映日期: 2018-10-26(中國大陸)、2018-06-23(上海電影節)
片長: 109分鍾
又名: Ala Changso
一日夢中驚醒,俄瑪在重病之際,執意踏上前往拉薩的漫長之旅。現任丈夫和兒子相繼追隨加入陪伴,這個家庭也在艱辛旅程中逐漸消除隔閡,達成和解。在途中,俄瑪向丈夫道出深擾她多年的秘密;病逝後,俄瑪未達成的夙願,又終將如何?


Ⅷ 藏族電影《河》(2015年松太加執導的中國大陸電影) 在線觀看或下載 地址

這個得去找找資料了~偏門啊~在這里找一下吧

閱讀全文

與松太加的電影哪裡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解說一個月能有多少錢 瀏覽:236
找人看電影怎麼發說說 瀏覽:441
電影天堂中如何下載電影天堂 瀏覽:605
白蛇傳說電影怎麼不能看 瀏覽:138
李連傑主演的神話電影有哪些 瀏覽:447
泰國拍的中國電影叫什麼 瀏覽:484
韓國電影尺度太大怎麼拍的 瀏覽:898
讓我們看電影怎麼樣 瀏覽:295
哪些電影是通過文學改編的 瀏覽:48
最好看當然動畫電影 瀏覽:927
假面騎士哪些好看電影 瀏覽:375
pr如何製作電影開幕效果 瀏覽:612
愛奇藝的電影如何下下來進行愛剪輯 瀏覽:998
如何購買到廉價電影票 瀏覽:851
電影後天的影評英語怎麼說 瀏覽:806
ipad如何看電影天堂 瀏覽:886
陷落系列一樣好看的電影 瀏覽:5
美國好看的空難電影 瀏覽:930
周星馳演的電影免費喜劇 瀏覽:174
電影重創國語版免費看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