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1月18日《塔洛》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限量上映」的發行方式更是讓觀眾對影片的期待值直線上升,目前,《塔洛》的路演活動正在緊鑼密鼓的准備中,11月18日影片將率先在西寧進行超前點映。屆時,導演萬瑪才旦也將來到活動現場,與觀眾交流更多精彩的幕後故事。此外,全國路演也即將開啟,上海、杭州、武漢、成都、昆明等更多城市將在後續登陸。《塔洛》能否不負盛名,等待著觀眾進影院檢驗。12月9日,全國限量上映,時不我待!
❷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開幕,中國都有哪些電影入圍
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中國入圍電影有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香港的楊凡導演的《繼園台七號》獲得了最佳劇本獎。
1、《繼園台七號》是由香港花生映社有限公司出品的動畫劇情片,由楊凡執導,張艾嘉、趙薇、林德信、吳彥祖等聯合配音。該片於2019年9月2日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
《繼園台七號》根據楊凡三篇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夜晚》、《青春夢里人》、《金屋淚》改編,講述了1967年的香港,一對由台灣到香港的母女,和一位英語老師三人之間錯綜復雜的情感故事。
2、《蘭心大劇院》是由婁燁執導的劇情電影,由鞏俐、趙又廷主演,小田切讓、帕斯卡·格里高利、湯姆·拉斯齊哈、黃湘麗、王傳君、張頌文聯合主演。該片於2019年9月4日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後於2019年12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影片改編自虹影的小說《上海之死》,以1941年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名伶於堇在出演新舞台劇的同時也在為同盟國收集秘密情報,並意外發現了日本准備偷襲珍珠港的計劃。
(2)電影塔洛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繼園台七號》人物介紹
1、虞太太,40歲,離異,來自台灣,表面清心寡慾,其實內心又很稚弱。在中日戰爭期間曾是一名秉持理想主義信念的革命學生,曾有一段激進的過去,但現在她是一名奢侈品進口商。
2、子明,英俊小生子明,是英國文學專業的學生,也是香港一所大學讀書的高材生,比較招女人喜歡。在香港,子明遇到了美麗的虞太太,從此他的生活即將徹底發生改變。
❸ 好看的國產電影文藝片
氣球
導演萬瑪才旦。藏地電影的代表,上兩部電影《塔洛》《撞死了一隻羊》都曾大放異彩。《氣球》早有口碑在外,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等數十個國際電影節,獲得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等十多項大獎。叫好不叫座。就是國產文藝片必須接受的命運嗎?在Sir看來,《氣球》或許不是一部會主動走近你的電影。它就這樣漂浮在空中。好像脫離了人群,卻靜靜關照著我們的腳步。你無法預測在什麼地方。猛地就被導演牽動了一下心神。01吹脹這部電影如果要用氣球的三種狀態來比喻的話,那麼分別是:吹脹、破裂、飄盪。電影一開始,就是個不斷吹氣的過程。張力在一點點增加,但你就是察覺不到會從哪裡發生破綻。女人卓嘎。到衛生所來看病,男醫生問她怎麼了。卓嘎迴避了:「不方便給你說,是女人的病。」終於等到了女醫生回來,她才悄悄地說出了這次上醫院的目的--做結扎手術。家裡已經有三個孩子,再生,就違反藏區計劃生育的規定了。要罰錢的。
醫生說,不是給你發了「那個」嗎?卓嘎說,用完了……「你家那口子是種羊嗎?發了那麼多還不夠?」這時卓嘎甜蜜又害羞地笑了:最近他不知道怎麼了,就跟個種羊一樣,像是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醫生告訴卓嘎,還有幾個婦女也要結扎,下次找個時間一起把手術做了。臨走前,她還給了卓嘎一個避孕套,以備不時之需。男人達傑。從朋友那裡借來了一隻很能乾的種羊,要給自家的母羊配種了。母羊不下崽可不行,一家人的經濟來源都靠著這群羊呢。把種羊放進羊圈的時候。種羊興奮了。達傑跟著也興奮得不行。
生活有了盼頭,渾身都更有勁起來。達傑和卓嘎的兩個小兒子。他們想要的,是氣球。每次達傑出門,他們就讓爸爸到鎮上買氣球回來,可是達傑心裡哪裝得下這些破事,每次都沒給買。兒子就只好自己到處找氣球。有一天他們拿著兩個白氣球在玩耍。達傑問:「氣球不是圓的嗎?怎麼是這個形狀的?」問完之後,他自己秒懂了。生氣地把氣球戳破--老子都不夠用,你們竟敢拿來玩!
這就是藏地上的一個牧羊家庭。生活不算富裕,有點小擔憂、小煩惱,但總的來說是過得去的,對未來還抱著期盼。一次。兒子拿著「白氣球」,和朋友換了一個哨子。被對方父親發現後找上門來算賬。達
❹ 請問誰有塔洛求百度雲高清資源鏈接
使用網路網盤免費分享給你,鏈接:https://pan..com/s/1GYWkntuFdMkog8tNsaa2rQ
《塔洛》是由萬瑪才旦執導,由西德尼瑪、楊秀措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6年12月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萬瑪才旦的同名短篇小說,講述一位孤獨的牧羊人在進城辦理身份證的過程中的一系列遭遇。2017年9月16日,《塔洛》獲得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
❺ 電影《氣球由藏族》導演誰指導
藏族電影《氣球》由萬瑪才旦導演。
《氣球》以上世紀90年代的藏區為背景,講述信仰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該片未上映時,便獲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提名,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之最受歡迎影片提名及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金椰獎(最佳影片獎)。電影上映後,它拿下了豆瓣7.9的高分,引發觀眾的思考和熱議。
近年來,隨著藏語電影相繼上映,「藏地新浪潮」在文藝片的環境中異軍突起,以萬瑪才旦為代表的藏族導演,開始被越來越多觀眾看到。
有影評人曾評價,《氣球》是萬瑪才旦迄今拍攝的最好看的影片。相較於大量文藝作品的晦澀難懂,《氣球》通俗流暢的敘事,即便是非文藝片愛好者,也不會難以理解故事內容。
萬瑪才旦
作為一位風格獨樹一幟的導演,萬瑪才旦在文藝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他的藏族身份,為他的作品增加了神秘感。他始終關心著傳統信仰和現實之間的矛盾,關乎著人性之美。萬瑪才旦作品通常故事簡單,卻立意深刻,在他的作品中,永遠把人擺在第一位。
個人經歷
萬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先後畢業於西北民族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內地導演、編劇、製作人,中國導演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1991年,萬瑪才旦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7年,撰寫小說《誘惑》,獲得海南藏族自治州首屆文學作品創作評獎二等獎。
1999年,撰寫小說《崗》,獲得第5屆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新秀獎。2002年,編導個人第一部短片《靜靜的嘛呢石》,而他也憑借該片獲得大學生電影節第4屆短片競賽單元專業組劇情類優秀獎。
2004年,編導35mm彩色短片《草原》,該片獲得第3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中國學生最佳短片獎。2005年,自編自導劇情片《靜靜的嘛呢石》。2008年,拍攝紀錄片《巴顏喀拉的雪》。
2011年,執導劇情片《老狗》,該片獲得布魯克林電影節最佳影片。2014年,執導劇情片《五彩神箭》,該片為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開幕影片。2015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2016年,監制劇情片《清水裡的刀子》。2018年,憑借執導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2020年9月「2020南方文學盛典」頒出,萬瑪才旦摘得「年度小說家」。
❻ 塔洛的獲獎記錄
2015年10月1日,《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情片提名。
2015年11月21日,《塔洛》獲得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❼ 《塔洛》百度雲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萬瑪才旦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BvQOJl4Tdisez3u6RtXUXQ
❽ 如何評價萬瑪才旦導演的新電影《塔洛》
今天去看了《塔洛》,一部從頭到尾都脫去了宗教外衣,卻比所有神聖幻夢中的藏族更藏族的電影。2塊錢一個的炮,5塊5一瓶的酒,摩托車蹦蹦蹦的噴氣聲,拿著話筒就唱得別扭的拉伊,圈裡的羊懷里的羊嘴裡的羊和身上的羊皮襖。
洗盡鉛華的黑白色調,總在畫面左下方裁出的特寫,近乎任性的長鏡頭。隱喻,明喻,不動聲色卻又纏綿委婉,每個角落都是起伏的對比和沖突。但又不單純是有些人說的二元對立,而是一種既分離又交融的面面相覷。我並非觀影大戶,搞不懂這是啥啥啥的手法和技巧,只覺得精巧工整,又和所拍攝的粗獷畫面形成有趣的互補。
塔洛的單純質朴孤獨,以及楊措對外面世界的渴望,對自身傳統的改變,都是同時存在於如今藏族現實生活中的。電影中轉瞬即逝的幽默,以及幽默之後的蒼茫悵惘,正是現代藏族人的最好注腳。
如果你覺得刻意,那可能是因為你沒見過真正的牧民是怎麼生活,也沒有真正在當下體會過如此鮮明的割裂。我和藏族舍友聊起這部片子,她脫口而出的第一個形容詞就是「特別真實」。
特別需要提的是,不建議太過在意毛選的政治色彩,因為本片重點,實在和此無關。那些泰山和鴻毛,對塔洛來說,沒有任何歷史傷痕的浮想聯翩,不過只是描述他生命的一聲嘆息。
❾ 萬瑪才旦 《塔洛 Tharlo》有什麼深意
那無處安放的迷茫
文/夢里詩書
《塔洛》是一部真正著點於藏人在現代生活中迷茫無措,而並沒有如同很多西藏電影只是將西藏淪為獵奇符號的作品,萬瑪才旦對民族文化的深諳與劇情構思的巧妙結合,契合對黑白影像的善用形成了電影尤為寫意的藝術表達。
這部作品的劇情其實並不復雜,說白了,就是一個涉世未深的牧羊人進城辦身份證,偶遇洗頭妹被騙光畢生積蓄的故事,但導演萬瑪才旦卻在這個並不復雜的故事中融入了太多值得品味的意蘊,從對牧羊人塔洛這個有著驚人記憶力能背誦毛澤東語錄的人物塑造,到藏區里現代社會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交錯,其不僅對西藏邊民淳樸卻又孤獨的生活已體現,也呈現已藏人在時代變遷中個體對自我身份的迷茫困惑,這些深遠醇厚的人文關懷,成為了電影獨出機杼的不凡之處。
時至今日,黑白畫面早已不再是電影技術的桎梏,而成為了一種另類獨到的藝術手法,從聞名遐邇的《辛德勒的名單》,到不久前邢健的《冬》,黑白畫面都成形成了其比彩色畫面更為出色的意境表達,而對於《塔洛》來說,萬瑪才旦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可謂是嫻熟的,從長鏡頭折射而出塔洛內心世界的孤獨,到藏區景緻的蒼涼,黑白畫面儼然都巧妙地形成了這部作品沉穩內斂的基色。
深厚的人文關懷與沉穩內斂的藝術表達,誠然是《塔洛》的精彩之處,但這些佳句卻並沒能寫出一篇行雲流水的佳章,作為萬瑪才旦的新作,這部作品其實並沒能規避他慣以的問題——沉悶,對節奏掌控的不力,契合電影刻意去營造的冷峻風格,使《塔洛》在觀感上很難為人稱道,藝術電影並不應當等同於冰冷,過重的匠氣,反倒成為了這部本自著點小人物的矯枉過正。
電影結局處,經歷了進城後大起大落的塔羅,留給觀眾的並不是一個「結局」,而是生活回歸原點的繼續,但此時的塔洛終歸不可能是伊始時的塔洛了,那無處安放的迷茫,也正是導演對今下西藏邊民做出的真實寫照。
❿ 萬瑪才旦是一名藏族導演,他指導的電影《氣球》該如何評價
11月20日,萬瑪才旦執導的第七部故事長片《氣球》將在全國公映,跟前兩部作品《塔洛》和《撞死了一隻羊》穩定的鏡頭語言不同,《氣球》全片大部分時間都用了手持拍攝,稍微搖晃和運動的鏡頭,將片中女主角卓嘎面臨的多重困境准確地傳達了出來。而對於導演萬瑪才旦來說,即便准確傳遞出了卓嘎的困境,但卻無法給這種困境提供答案,他說,「卓嘎的困境,其實也是我自己的困境。」
《氣球》導演在指揮演員演戲
多年以來一直堅持拍攝藏族題材的電影,也一直堅持自己的美學風格和電影語言風格,萬瑪才旦導演身上的確有很讓人佩服的地方。他告訴記者,這些年自己的拍攝態度並沒有本質的變化,「焦點一直都放在人的身上,希望讓大家能感受到藏族普通老百姓真實的情感。」他透露,今後不排除會拍攝現代題材的電影,「比如塔洛進城後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