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資源 > 弗里達電影哪裡的

弗里達電影哪裡的

發布時間:2022-09-13 08:31:28

❶ 弗里達怎麼

電影《弗里達》根據海登61赫雷拉為弗里達所作的傳記改編。應該說,導演茱莉61泰摩(Julie Taymor)期望通過影像來展現這位偉大的墨西哥女畫家傳奇一生的嘗試並不是太成功。當然,要求一部只有兩個小時的電影呈現出弗里達過於豐富龐雜的人生經驗也實在太難,我們本不必太過苛求。但是,僅拿電影和原著相比,電影的《弗里達》跟這部精彩的傳記比起來,也顯得小了一些,單薄了一些。 從選角上來說,導演特意選擇墨西哥籍女演員薩瑪61海耶克,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物原型。遺憾的是,從長相和氣質上講,弗里達的五官長得結實,蠻橫,充滿肉感,濃郁而醒目,而海耶克的五官長得薄而脆,看上去比弗里達秀麗和精緻,卻缺乏弗里達那種潦草隨意的長相中透出的那股野性、活力和女皇般的霸氣。盡管海耶克被精心辮起了墨西哥的傳統發式、畫上了弗里達標志性的濃黑的、幾乎連在一起的眉毛,卻沒能理解「一根根向上生長的毛發\和她的濃眉是\內心茂盛繁榮的氣象」 ;盡管海耶克的唇邊貼上了弗里達式的小胡須,卻依然未能獲得弗里達氣質中那種雌雄同體的奇妙組合以及由內而外湧出傲慢和超乎尋常的堅韌。公平地說,海耶克演得非常認真賣力,但由於本身長相和內心世界的相對單薄,海耶克的努力都是從外部使勁,顯得有些笨拙和慌亂。但是,從她自始至終的發狠的、竭盡全力的眼神里我們確實可以看到海耶克本人對弗里達發自真心的崇拜和傾慕,這使得她的用力過度有了幾分動人之處,笨拙和慌亂倒也因為真情流露而顯得可愛和可貴。 而從編劇的角度來講,電影《弗里達》講了一個過於明晰的故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富於邏輯,沒有讓人看不懂的地方。一部電影要是沒有讓我看不懂的地方,我會充滿懷疑。之所以沒有看不懂的地方,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邏輯的合理性。而邏輯的合理性常常是一個好故事的大忌。在我心裡,電影和敘事性的文學作品是最難做好的一件事,因為它們身上包含了一個太巨大的悖論——它們自身的性質要求其以敘事為主,而敘事就難免需要邏輯的支撐、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生活一種解釋(即使是最無邏輯的敘事背後也有一種邏輯和解釋,否則是無法進行下去的),但是人為給出的邏輯和解釋常常為了自圓其說而對枝蔓叢生的現象進行目的性的剪裁和篩選,這樣就會破壞掉斑駁陸離、混沌為一的真實世界的豐富性和整體性。正如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裡面所說: 每天早晨都給我們帶來了世界各地的消息,但是我們卻很少見到值得一讀的故事。這是因為每一個事件在傳到我們的耳朵里時,已經被解釋得一清二楚……實際上,講故事的藝術有一半在於:一個人在復制一篇故事時對它不加任何解釋……作者對最異乎尋常和最不可思議的事物進行最精確的描述,卻不把事件的心理的聯系強加給讀者。 講弗里達的故事,海登61赫雷拉的傳記比電影要做得好一些,它對弗里達一言難盡的獨特個性、五味俱全的人生經驗、蕪雜遼闊的內心世界表現出較為充分的敬畏之心,作家沒有要去「把握」她的對象的企圖,因為她並不覺得她比她要描述的對象優越、她有高高在上地評判她的對象的能力和資格。整部傳記做得最成功得地方就在於盡量在自己的敘述中展示生動而富於感性的細節,而少概括、評論、判斷和詮釋。我常常因為在這部傳記中讀到的關於弗里達的一些精緻而迷人的點點滴滴而充滿驚喜和感激之情。比如其中摘錄的一段弗里達的日記,就讓我愛不釋手: 他來了,我的手,我的紅色夢幻。更大。更多你的。玻璃的殉道者。偉大的非理性。柱子和山谷。風之手指。流血的孩子。雲母微粒。我不知道我的好笑的夢在想什麼。墨水,斑點。形式。色彩。我是一隻鳥。我是一切,沒有更多的慌亂。全部的鍾,規則。大地。大樹林。最大的溫柔。洶涌的海浪。垃圾。浴缸。明信片。骰子,手指彈奏那妙茫的希望。布。國王。如此愚蠢。我的指甲。線和發。我自由自在的思想。消失的時間,你被從我心裡偷走了,我只有哭泣。 畢竟文字和影像是完全不同的媒介,電影的篇幅也相對傳記有更多的限制,我們當然不能要求一部電影面面俱到地展現原著的內容,但是電影對於原著材料的選擇、剪輯和改編表現出過多編劇的主觀臆斷、干預和解釋,而編劇本人的生命容量和人格氣度又顯然遠遠比弗里達本人要狹小和簡單,所以我們看到的這部弗里達的傳記電影幾乎把全部精力集中於弗里達的感情波折,甚至可以說拍成了一部弗里達和迪戈61里維拉的愛情片。(迪戈的扮演者阿爾弗里德61莫利納演技一流,大大搶了海耶克的戲)這也是原著作者對這部電影最不滿意的地方,她說:「不能把迪戈放進弗里達所有的生活,弗里達就是弗里達。」即使是表現弗里達與迪戈的愛情,編劇刻意將弗里達性格中的怪誕和放浪形骸「合理化」,要為她的每一個看上去異乎尋常的言行尋找一個恰當的解釋,這固然把弗里達處理成了一個更加平易近人討人喜歡的「好人」,卻大大縮小了弗里達個人的生命能量,也把她和迪戈那場既有大打出手又有相擁而泣的很瘋狂很荒唐同時也很有勁道的愛情平庸化了。更遺憾的是,電影犧牲了太多它對這場愛情的解釋無法涵蓋的內容和細節,然而這些恰恰可能是弗里達個性中最生動最獨特的部分。 最不能讓人滿意的地方是,作為一部偉大畫家的傳記片,它竟然沒能充分地展現畫家的畫作。電影重點呈現了弗里達的五幅繪畫作品,且不論這幾幅畫是否是弗里達最好的作品,最主要的問題是,電影僅僅把她的這幾幅畫理解是成她與迪戈感情糾葛的產物,彷彿她的繪畫都是她的愛情在畫布上的投影,這樣來看待弗里達對繪畫的理解和繪畫對她的意義,實在把弗里達和她的畫看得太小太淺太薄了。正如電影表現了弗里達「喝起龍舌蘭酒來像個流浪歌手 」、「喝醉了能把任何男人打翻在桌下 」,卻沒能真正理解「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掩埋,但這該死的痛苦會游泳」。愛情當然是弗里達巨大痛苦的一部分,但愛情遠遠不是她的全部。想想看,這個「火一般的女郎」,「這位總是在學校的走道里像鳥一樣跳來跳去的姑娘,這位喜歡在汽車開動的時候跳上跳下的女孩 」,最熱愛的是「爆炸」的狀態——「『它爆炸了,』她說,『……發出許多聲響,非常美,因為在被炸得粉碎的時候獲得了色彩和圖案 』」——殘酷的命運卻不依不撓地打擊她、企圖壓抑她的生命能量:5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症,18歲一次車禍一根柱子從弗里達的胃貫穿到骨盆,之後的數十年中,又經歷了大小32次手術和3次流產,並且最終癱瘓。但是,在她胸前打上厚厚的石膏也好、讓她跛腳也好、截斷她的腿也好、剝奪她下床行走的權力也好,甚至給她痛苦得如同另一場車禍的愛情也好,都沒能讓她敗下陣來,相反,當生命之流遇到巨大的阻力,源源不斷的水流涌來迎接挑戰,拍擊、沖撞、水花四濺,反倒因此積蓄起巨大的勢能,真正實現了她所嚮往的「爆炸」並且「在被炸得粉碎的時候獲得了色彩和圖案」。而她的繪畫,正是她對自己用全部的生命激情來實現的一次次爆炸的真實記錄。我想,這才是弗里達生命里最輝煌最壯麗的部分,電影卻沒能很好地呈現出來。其實,重點表現她的愛情也未嘗不可,但是,電影沒能理解她在愛情中那種全情投入雖九死而未悔的氣概,也是她引燃生命能量的一種方式——這跟她與繪畫的關系同構同質——而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使電影塑造的形象更貼近人物的真髓、使講述的故事不流於一般愛情片獵艷好奇的俗套。 海登61赫雷拉抱怨電影里的弗里達「總是在照鏡子」。我理解她的意思,她不滿的是電影把弗里達的繪畫僅僅理解成「自畫像」——一種似乎是最自戀、境界最狹小的形式。弗里達確實非常愛畫自己,我們也應該承認她的畫中確實有非常多自戀和自我審視的成分。但是,正如上面所說,弗里達是用她全部的生命能量在畫畫,所以她的作品一定會展現出非常豐富的畫家個人的生命信息、以及個人生命信息中所蘊含的與自身所屬的民族文化特質相溝通、相聯結的東西。這樣的繪畫作品,即使只是「畫自己」,也不會是單純和狹小的。 弗里達畫中身穿墨西哥長裙的自己、她心愛的狒狒鸚鵡梅花鹿、纏繞著她的潮濕而茂密的熱帶植物……所有這一切都帶著萬物初生時的樸野和粗獷表情,共同呈現出一個混沌的、原生的、莽莽蒼蒼的世界,應該說,這個世界的那些讓我們感到又陌生又驚喜的東西,既是屬於弗里達的,又是屬於墨西哥、屬於阿茲特克文化的。她將太陽和月亮一起畫入天空,那是「天地合而為一,兩種自然力之結合,那是阿茲特克人的光明與黑暗的永久之戰的觀念,也是墨西哥文化中那種對而成偶之觀念:即生與死、光明與黑暗、過去與現在、男與女永遠共存 」;她將人物已踏入墳墓的雙腳變形成樹干,藉此表現植物與人類生命之間的聯系性以及死亡養育生命的主題——對於一個墨西哥人來說,死亡意味著一種創造,他們用骷髏頭來裝飾房屋,在死人節吃骷髏型的麵包,愛聽表現死的快樂的歌曲和笑話;弗里達覺得自己是有著變形潛能的一個生命體,在她的畫中,她的頭可以變成花,胳膊能變成翅膀,身體會變成一頭小鹿——弗里達想表達的是「一切生命都是等同的這一情感,這種情感有著阿茲特克文化淵源」、「墨西哥文化中隱含著一種印地安人生活態度,即假定人類與其他的生物分享同樣的生命材料 」,是原始思維中的互滲律、是尚未從自然的母體上剝離下來的人類對世界整體性理解的一種表現方式……傳記中我們看到歐美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頻頻向弗里達示好,把她的作品納入他們的流派,弗里達卻堅持說:「他們認為我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但我不是。我從不畫夢。我畫我自己的現實。 」她希望被看成是一位原創的畫家,其個人的想像源於墨西哥的民俗傳統而非國外的什麼流派。 對於弗里達這種對待自己作品的清醒的、令人肅然起敬的態度,海登61赫雷拉有著非常准確的理解:「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傳,有自己的神話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來自國外的幻想。對下意識真實的自覺探索也許使歐洲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從理性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呆板中解放出來,而在墨西哥現實和夢想被視作使混雜在一起的,奇跡被認為是日常發生的。 」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文化體認,赫雷拉才能傳神地寫出這部弗里達傳記,而電影《弗里達》雖然也竭力展現墨西哥風情——我們能夠在電影里看到九重葛紅、寶藍色的平房、庭院里孔雀散步、各種純色的墨西哥民族服裝、鮮血、黑發、盛開的花朵、不透明的眼淚以及那些精心設計的超現實的場景(客觀的說這應該是整部電影最讓人驚喜的地方)如此種種的屬於墨西哥的元素——但是,它在整體的思維方式上依然是美國式的而不是墨西哥式的,所以,它終究是一部屬於好萊塢的電影,講述的終究是一個好萊塢眼光打量下的弗里達故事。

❷ 尋找一部電影

《弗里達》

1907年弗里達出生在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藍屋」的家中,47年後她又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是歐洲移民和當地墨西哥人結合的產物。她說她出生在1907年7月7日,但出生證明上說是該年的7月6日。這只是她一生中對自己生活眾多假話中的一個。

6歲時,弗里達患上了小兒麻痹症,這使她的右腿明顯瘦弱,終身如此。

弗里達從小就有驚人的美貌,她有黑色的長發,兩條長眉毛就象鳥的翅膀,下面是一對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達天性活潑好動,讀中學時,就是個淘氣的、愛做惡作劇的女生,她很快成為學校里一個主要由男生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團體的頭目。在學校里,弗里達第一次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畫家迭戈.里韋拉。他被找來為學校的禮堂畫壁畫。

1925年9月17日,18歲的弗里達.卡拉遭遇到一起嚴重的車禍,這造成了她脊柱、鎖骨、肋骨斷裂,骨盆破碎,右腿11處骨折。此外,她的右腳脫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脫臼。此後一個月,弗里達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個塑料的盒式裝置中。

弗里達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來,不斷地康復。車禍後不久,她就開始畫畫,因為禁錮在床上的生活過於無聊。 這成為她終生的職業。在很多方面,她的美術作品是她在醫療過程中的個人痛苦和斗爭的編年史。但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熱情。

弗里達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畫的最多的題材就是她的自畫像。在這些作品裡,弗里達經常把她自己畫成穿著墨西哥的傳統服飾,周圍是她的寵物和她家鄉許多蔥翠的蔬菜。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有時是寫實的,有時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藝術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時悲劇性的。

弗里達愛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間藝術、傳統服飾,以及重視誠信和家庭的價值觀。

雖然弗里達奇跡般的康復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後的生命中還是經常遭遇劇烈的疼痛和無力,這使她需要頻繁就醫,長時間地卧床,接受無數的手術。她曾經自嘲說她創造了接受最多手術的世界記錄。實際上,她一生中大約經歷了30次手術。她有時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煙來緩解肉體的疼痛。

她出院後,有朋友介紹她認識墨西哥的藝術家團體,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韋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韋拉和弗里達結婚。在他們整個婚姻中有過恩愛、外遇、創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終在1940年的離婚。他們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鴿子的結合,因為 里韋拉又大又胖,而弗里達嬌小瘦弱(身高僅5英尺出頭)。1940年12月8日是里韋拉的生日,弗里達和他第二次結婚了,但弗里達堅持「我只負責家庭開支的一半;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養活自己;我們之間不能有性行為」,在約法三章的基礎上,他們和好了。

弗里達夫婦都相信共產主義。他們投身於墨西哥的人民運動,為本國的民族文化驕傲。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與許多墨西哥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分享,一致20世紀的前期後來被稱為墨西哥的文藝復興。

盡管里韋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個甚至是弗里達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建議弗里達穿傳統的墨西哥服飾,那種長長的、華麗的服裝,佩帶珍奇的寶石。這配上弗里達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為了她的特徵。他也喜歡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過來,弗里達也是里韋拉最可信賴的批評家,以及他生活的熱愛者。

弗里達將她所有的感情傾注在畫布上。她畫她暴風雨般的婚姻帶來的憤怒和傷害,畫痛苦的流產,以及車禍帶來的肉體上的痛楚。

盡管弗里達的生命中充滿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個愛交往的人。在交際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說臟話。她喜歡喝龍舌蘭酒,喜歡舉辦狂歡的宴會,在宴會上,她會對著來賓唱黃色歌曲。她會對客人講色情笑話,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驚。她所到之處,人們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們停下腳步注視著她。男人為她著迷,發生她身上的各種緋聞不計其數。

在她的婚姻過程中,她和數不清的人們發生過關系,只要他們著名且長得漂亮。里韋拉也是如此。他們夫妻兩人互相愛著對方,但他們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達是她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盪婦,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個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產黨領袖利昂.托洛斯基。當時他和他夫人寓居於弗里達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達為此被逮捕,但隨後又被釋放了。里韋拉也在懷疑對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幾年以後,弗里達和里韋拉對外宣稱他們邀請托洛斯基來墨西哥,就是為了害他,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在說實話。他們都是喜歡講故事的人。

弗里達也是一個雙性戀者,和很多女人發生過關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達的崇拜者。她到法國時,畢加索宴請她,她還登上法國時尚雜志的封面。在美國,人們愛她的作品,也愛她的美貌。在她的家鄉墨西哥,許多重要人物都喜歡她。

弗里達平生只在墨西哥開過一次畫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時弗里達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醫生告誡她不要去現場。來賓們剛被允許進入畫展,外面就響起了警報聲。人群瘋狂地湧向門外,那裡停著一輛救護車,旁邊還有一個騎摩托車的護衛。弗里達.卡拉睡在擔架上,從車里被抬出來,進入了展廳。她的床被放在展廳的中央,人們上前祝賀她。 弗里達對著人們講笑話,唱歌,她甚至還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開心。畫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就在這同一年裡,由於軟組織壞死,弗里達不得不截去膝蓋以下的右腿。這使她極端地憂郁,產生了自殺傾向。

她自殺過幾次。她於1954年7月13日去世。沒有驗屍。有謠傳說,她是自殺。她的日記里最後的話是:「我希望離世是快樂的,我不願意再來」。

片名:弗里達導演:Julie Taymor
編劇:Clancy Sigal ..... (screenplay) and
Gregory Nava ..... (screenplay) &
Diane Lake ..... (screenplay) and
Anna Thomas ..... (screenplay)
Hayden Herrera ..... (book Frida: 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
主演:愛德華·諾頓 Edward Norton ..... Nelson Rockefeller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 David Alfaro Siqueiros
Roger Rees ..... Guillermo Kahlo
米亞·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 Cristina Kahlo (as Mia Maestro)
薩弗蓉·布羅斯 Saffron Burrows ..... Gracie
薩爾瑪·海耶克 Salma Hayek ..... Frida Kahlo
類型:劇情 / 傳記
更多中文片名:揮灑烈愛 / 筆姬別戀
更多外文片名:Frida Kahlo
片長:123 min
國家/地區: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 法語 / 俄語
發行公司:Asmik Ac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2年8月29日 義大利
劇情介紹:本片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的一生。弗里達(薩爾瑪·海耶克飾)從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歲的時候她患了小兒麻痹症,導致右腳活動困難,甚至不能正常上學。十八歲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不僅導致了弗里達終身不孕,還給她的心靈遮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以後的日子裡,弗里達始終無法擺脫後遺症的纏繞。

面對這一切,弗里達並沒有灰心喪氣,她對生命的熱誠依然那麼強烈。在母親鼓勵下,她研習繪畫,並因此結識了恩師里維拉,與他譜出愛曲。透過畫筆,她那天賦才華充分表現出來;她的毅力,讓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

❸ 《尋夢環游記》這部影片里有哪些東西是墨西哥特有的

《尋夢環游記》由美國皮克斯動畫打造,但片中地道的墨西哥元素令墨西哥人也贊不絕口。許多墨西哥觀眾坦言,這是他們看過的最能展現墨西哥傳統文化的動畫片。那麼,這部影片中到底有哪些東西是墨西哥獨有的呢??

影片中弗里達的形象(圖片來自網路)

影片中還出現了弗里達·卡羅這一墨西哥家喻戶曉的形象。擁有一字眉的墨西哥著名女畫家弗里達以自畫像聞名,是拉美最著名的藝術家之一。其丈夫、墨西哥著名壁畫家裡維拉被印在墨西哥面值500比索的紙幣上,而她自己則是代表墨西哥形象出現頻率最高的名人之一。

❹ 《弗里達》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弗里達》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mYLI3bGix95FJlzgjKIOw

?pwd=kv7t 提取碼: kv7t

導演:朱麗·泰莫

編劇:克蘭西·西加爾、黛安娜·萊克、格雷戈里·內瓦、安娜·托馬斯

主演:薩爾瑪·海耶克、阿爾弗雷德·莫里納、米婭·麥斯特羅、艾什莉·賈德、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傑弗里·拉什、愛德華·諾頓、瓦萊麗亞·戈利諾、迭戈·盧納、亞歷杭德羅·烏西利、薩弗蓉·布羅斯、洛羅·納瓦羅、羅傑·里斯、費爾明·馬丁內斯、阿梅莉亞·薩帕塔、羅伯托·梅迪納、帕特里夏·雷耶斯·斯平多拉、瑪加麗塔·桑斯、奧馬爾·羅德里格斯、查維拉·巴爾加斯、費利佩·富勒普

類型:劇情、愛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墨西哥、加拿大

語言: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2002-08-29(威尼斯電影節)、2002-11-20(墨西哥)、2002-11-22(美國)

片長:123分鍾

又名:筆姬別戀(港)、揮灑烈愛(台)、弗萊達

弗里達(salmahayek飾)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畫家,18歲之前她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樣,享受著愛情的甜蜜。然而18歲的車禍讓她遭遇重創,死裡逃生的她從此跟病痛伴隨一生。原來的小情人也離她而去。躺在病床18個月的她整日與畫為伴,她的畫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活力與激情。那時候她也真正開始考慮賣畫養活自己,她前去請求畫家裡維拉指導自己的畫,對方激賞她的天分。他們也從師生轉變成一生的伴侶,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經歷了墨西哥最動盪的革命時期,他們狂熱地追隨著共產主義的腳步,甚至當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蘇聯後,他們不畏風險地予以熱情接待。弗里達與托洛斯基朦朧的愛戀,以及她的女同性戀情結讓她的感情史一樣絢爛。

1954年,弗里達離開了這個充滿了病痛的世界,但願離去是幸。


❺ 弗里達電影

弗里達_hd.mp4

❻ 推薦幾部講述畫家的電影

繪畫還是做愛 Peindre ou faire l'amour(2005)
導演:
Arnaud Larrieu
Jean-Marie Larrieu
主演:
丹尼爾·奧特尤爾 Daniel Auteuil
薩賓·阿澤瑪 Sabine Azéma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威廉和曼德琳住在山腳下的一個小城。他們結婚多年,彼此忠誠相愛,生活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 夫婦倆唯一的女兒去了義大利,現在他們只需要照顧好自己就行了。 一次,曼德琳去周圍的山中散步,她在一所老房子前支起畫板准備畫畫,卻遇到了亞當,他優雅博學但是雙目失明。亞當帶曼德琳參觀了這所房子,說這房子正在尋找買主。曼德琳一眼就看中了,於是和威廉商量決定買下來。 搬進新家後的幾個星期,威廉和曼德琳沉浸在幸福快樂中。他們開始和亞當以及他年輕的女伴伊娃過從甚密起來,亞當的住所距離他們只有幾百碼遠,一天,亞當的房子不幸遭遇火災,但一切都無所謂。

莫迪里阿尼 Modigliani(2004)
導演:
Mick Davis
主演:
艾爾薩·茲爾貝斯坦 Elsa Zylberstein
安迪·加西亞 Andy Garcia

巴黎畫派才子莫迪里亞尼,出生之年比畢卡索晚三年,僅擁有三十六歲短暫的一生,他的一生,盡是充斥著酒精、大麻與女人的放盪生活,然而,他的繪畫或雕刻作品卻是完全兩樣的對比——穩定而精準的線條、沈著的色彩、簡潔的造形及有條不紊的表現手法。莫迪里亞尼的一生,可以說是由一連串的「抗議」串成的——抗議中產階級的志得意滿,抗議他那寫生風景的繪畫老師,抗議不認同、不回饋他藝術才能的整個社會,抗議他自身久患的結核病。他在酒精與葯物中極端放恣,他在創作時也一樣狂野,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家,在絕望與貧病交纏之下,以瘋狂的速度創作,和時間之神艱苦地競賽,最後終於以三十六歲的短暫生命,為藝術綻放永恆的光芒。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2003)
導演:
彼得·韋柏 Peter Webber
主演:
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科林·費爾斯 Colin Firth
Geoff Bell

以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大師楊·維梅爾(Jan Vermeer)為題材的歷史影片。改編自Tracy Chevalier的同名暢銷小說。以舊時代女人試圖突破環境限制、改變自身命運為描寫主題。
葛麗葉(Scarlett Johansson 飾)是出身貧苦人家的少女,因為前往畫家維梅爾(Colin Firth 飾)的家中幫佣,在維梅爾家幫佣期間,葛里葉必須在好色畫商、掌利權的老夫人、忌妒狐疑的少夫人、不懂人事的孩子間周旋,更重要的,她愛上了男主人。擁有極高藝術天份的葛麗葉,深深影響了維梅爾的創作,甚至成為畫中的模特,但卻因為身分地位的懸殊,而空餘一場情恨……

畫魂(2003)
導演:
關錦鵬 Stanley Kwan
牛樂 Le Niu
主演:
李嘉欣 Michelle Lee
伊能靜 Shizuka Inoh
劉燁 Ye Liu

著名華人畫家潘玉良有著傳奇的一生。

醉畫仙 Strokes of Fire(2002)
導演:
林權澤 Kwon-taek Im
主演:
崔岷植 Min-sik Choi
安聖基 Ahn Seong-gi
孫藝珍 Son Ye jin

1850年代內憂外患的朝鮮,人民過著艱苦的生活。被人毆打的乞丐少年張承業被書生金柄文所救,二人結下終生不解的友誼。在金柄文的朋友李凝軒的幫助下,承業在大畫院正式拜金柄文為師學畫。五年後,承業憑著自己過人的天分,開始學有所成,離開了老師雲游天下。一次偶然的機會,承業結識了青樓女子梅香,為她在群擺上畫了梅花,並題寫了「梅花一生不賣香」的字句。不久,承業來到初戀情人李凝軒的妹妹素雲家中,為久病的李凝軒作了一副《仙鶴圖》。李凝軒仙逝後,承業告別素雲繼續流浪。當時的社會非常鄙視作畫的文人,失意的承業只得繼續四方遊走,修身養性。一天,承業來到一個鄉村,偶遇在此避難的梅香,令得他百感交集,再次面對相逢離別。承業一路走到濟州島,遇見了參與政變的老師金柄文,老師首次認可了學生的作品,可承業卻自認為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境界。再度回到漢城,承業無意又碰到梅香,恍然間,他終於明白他一生苦苦追尋的是什麼。

弗里達Frida(2002)
導演:
朱麗·太莫 Julie Taymor
主演: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Alfred Molina
薩爾瑪·海耶克 Salma Hayek

本片講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的一生。弗里達(薩爾瑪·海耶克飾)從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歲的時候她患了小兒麻痹症,導致右腳活動困難,甚至不能正常上學。十八歲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場車禍,這場車禍不僅導致了弗里達終身不孕,還給她的心靈遮上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以後的日子裡,弗里達始終無法擺脫後遺症的纏繞。
面對這一切,弗里達並沒有灰心喪氣,她對生命的熱誠依然那麼強烈。在母親鼓勵下,她研習繪畫,並因此結識了恩師里維拉,與他譜出愛曲。透過畫筆,她那天賦才華充分表現出來;她的毅力,讓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傳奇人物……

波爾多慾望天堂Goya in Bordeaux(1999)
導演:
卡洛斯·紹拉 Carlos Saura
主演:
弗朗西斯科·拉瓦爾 Francisco Rabal
José Coronado

影片再現了戈雅這位開啟了現代畫風的一代畫家的人生軌跡和心靈歷程,追憶了那個時代歐洲畫壇和宮廷志趣以及藝術探索。戈雅在多年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中,除了噩夢和非理性的幻想的陪伴,他再也聽不到小鳥的歌聲、女人的笑聲,無法享受音樂的震撼,唯一能做的是消沉而悲哀地在女兒練琴時用手的觸摸去感受琴體的震動。因為他被疾病奪去了聽力,只能在追憶中和過去的自我和逝去的歲月對話,他的聽眾只有他的女兒。他深深地懂得,只有理性的幻想才是藝術之母、奇跡的起源。而他終日徘徊在非理性的幻想中,使他陷於惡魔的折磨和糾纏中。在幻覺中他走上街頭,被人當成瘋子。有誰知道他的平版畫的成功、他筆下那個栩栩如生的動人女人的故事,以及他這位宮廷畫師的輝煌歲月。他們在沙龍里相遇,那裡有最具才華的人物和政治家,也有最高貴典雅的女人,他的繪畫藝術正是在這些人中得到肯定。但是,一切都在45歲時發生了改變,從此,他只能傾聽自己的思想。

慾海輪回Artemisia(1997)
導演:
Agnès Merlet
主演:
傑克斯·諾勒 Jacques Nolot
Miki Manojlovic
Valentina Cervi

講述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女畫家阿特米西亞青年時代的愛情故事。
片中的女主人公阿特米西亞·簡提列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她出生於藝術世家,父親奧拉其奧·簡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是在義大利很有名望的畫家,她擅長創作富有表現力的作品,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她戲劇性一生的反映。阿特米西亞在19歲時在羅馬被父親的朋友兼同事阿格斯提諾·塔西強奸,並在隨後的審訊過程中飽嘗折磨,但她以驚人的毅力克服了那個時代的性別偏見,最終塔西被繩之以法。1612年,她和藝術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結婚且定居佛羅倫薩,還成為了瓦薩里創建的繪畫學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員。

卡拉瓦喬Caravaggio(1986)
導演:
德里克·賈曼 Derek Jarman
主演:
Nigel Davenport
肖恩·賓 Sean Bean

劇情
影片是對性、犯罪行為和藝術的一種深思,導演成功地將影象和繪畫這兩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現出來,豐富地描繪出義大利傳奇畫家的一生。

安德烈·馬松與四種元素André Masson et les quatre éléments(1958)
導演:
Jean Grémillon
類型:短片
片長:24分鍾
國家/地區: 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

劇情
表現了法國超現實主義畫家安德烈·馬松(1896—1987)的創作歷程及其所思所想

梵高Van Gogh(1948)
導演:
阿倫·雷乃 Alain Resnais
主演:
Claude Dauphin

劇情
以荷蘭著名畫家梵高(1853—1890)的繪畫作品作為影像素材講述了梵高的生平並評述了他的繪畫藝術。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一望無際的麥田,古樸清幽的農舍,梵高及其朋友和鄰居們的形象依次出現在銀幕上。這些形象不是攝自現實的生活場景,而是取自畫家的繪畫作品,零碎的形象在攝影機的關照之下復活起來。

倫勃朗Rembrandt(1937)
導演:
亞歷山大·柯爾達 Alexander Korda
主演:
查爾斯·勞頓 Charles Laughton

17世紀荷蘭著名繪畫大師倫勃朗,世稱畫聖。影片從他的中年時期即1642年開始,當時倫勃朗事業成功,可是他心愛的妻子他所崇拜的偶像他畫了多年的模特兒莎士基婭不幸去世。倫勃朗在精神和生活上受到不堪忍受的打擊。莎士基婭給他留下了—個四歲的兒子和—筆可觀的財產。從此,倫勃朗變得沉默寡言,全部精力和樂趣都傾注在繪畫上。雖然他的繪畫才華遠近聞名,可是有人對他的畫並不欣賞。倫勃朗十分清高,為人正直,不為宮廷貴族畫畫。這樣,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貧窮潦倒,連買畫筆和油彩的錢都付不出,房屋和傢俱被債主們拍賣。倫勃朗晚年,愛上了—位名叫漢珠里長的年輕女傭。他得到莫大的安慰,可是姑娘體弱不久去世。倫勃朗的晚年孤單凄苦。然而,他工作努力,從欣賞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快樂。

❼ 弗里達·卡羅的個人其它信息

弗里達從小就很漂亮,她有黑色的長發,兩條長眉毛就象鳥的翅膀,下面是一對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達天性活潑好動,讀中學時,就是個淘氣的、愛做惡作劇的女生,她很快成為學校里一個主要由男生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團體的頭目。在學校里,弗里達第一次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畫家迭戈.里韋拉。他被找來為學校的禮堂畫壁畫。
1925年9月17日,18歲的弗里達.卡拉遭遇到一起嚴重的車禍,這造成了她脊柱、鎖骨、肋骨斷裂,骨盆破碎,右腿11處骨折。此外,她的右腳脫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脫臼。此後一個月,弗里達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個塑料的盒式裝置中。 一根鋼扶手穿透了她的腹部,割開了子宮,盆骨破碎,脊椎鎖骨、肋骨斷裂,右腿11處骨折。 但她此後經歷了大大小小33次手術,甚至失去了右腿,很多時間都靠插管維系生命,
弗里達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來,不斷地康復。車禍後不久,她就開始畫畫,因為禁錮在床上的生活過於無聊。 這成為她終生的職業。在很多方面,她的美術作品是她在醫療過程中的個人痛苦和斗爭的編年史。但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熱情。
弗里達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畫的最多的題材就是她的自畫像。在這些作品裡,弗里達經常把她自己畫成穿著墨西哥的傳統服飾,周圍是她的寵物和她家鄉許多蔥翠的蔬菜。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有時是寫實的,有時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藝術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時悲劇性的。
弗里達愛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間藝術、傳統服飾,以及重視誠信和家庭的價值觀。
雖然弗里達奇跡般的康復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後的生命中還是經常遭遇劇烈的疼痛和無力,這使她需要頻繁就醫,長時間地卧床,接受無數的手術。她曾經自嘲說她創造了接受最多手術的世界記錄。實際上,她一生中大約經歷了30次手術。她有時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煙來緩解肉體的疼痛。她出院後,有朋友介紹她認識墨西哥的藝術家,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韋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韋拉和弗里達結婚。在他們整個婚姻中有過恩愛、外遇、創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終在1940年離婚。他們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鴿子的結合,因為 里韋拉又大又胖,而弗里達嬌小瘦弱(身高僅5英尺出頭)。
弗里達夫婦都相信共產主義。他們投身於墨西哥的人民運動,為本國的民族文化驕傲。他們將自己的想法與許多墨西哥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分享,一致20世紀的前期後來被稱為墨西哥的文藝復興。
盡管里韋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個甚至是弗里達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建議弗里達穿傳統的墨西哥服飾,那種長長的、華麗的服裝,佩帶珍奇的寶石。這配上弗里達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為了她的特徵。他也喜歡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過來,弗里達也是里韋拉最可信賴的批評家,以及他生活的熱愛者。 弗里達將她所有的感情傾注在畫布上。她畫她暴風雨般的婚姻帶來的憤怒和傷害,畫痛苦的流產,以及車禍帶來的肉體上的痛楚。
盡管弗里達的生命中充滿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個愛交往的人。在交際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說臟話。她喜歡喝龍舌蘭酒,喜歡舉辦狂歡的宴會,在宴會上,她會對著來賓唱黃色歌曲。她會對客人講色情笑話,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驚。她所到之處,人們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們停下腳步注視著她。男人為她著迷,發生她身上的各種緋聞不計其數。
在她的婚姻過程中,她和數不清的人們發生過關系,只要他們著名且長得漂亮。里韋拉也是如此。他們夫妻兩人互相愛著對方,但他們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達是她那個時代最著名的盪婦,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個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產黨領袖利昂.托洛斯基。當時他和他夫人寓居於弗里達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達為此被逮捕,但隨後又被釋放了。里韋拉也在懷疑對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幾年以後,弗里達和里韋拉對外宣稱他們邀請托洛斯基來墨西哥,就是為了害他,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在說實話。他們都是喜歡講故事的人。
弗里達也是一個雙性戀者,和很多女人發生過關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達的崇拜者。她到法國時,畢加索宴請她,她還登上法國時尚雜志的封面。在美國,人們愛她的作品,也愛她的美貌。在她的家鄉墨西哥,許多重要人物都喜歡她。
弗里達平生只在墨西哥開過一次畫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時弗里達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醫生告誡她不要去現場。來賓們剛被允許進入畫展,外面就響起了警報聲。人群瘋狂地湧向門外,那裡停著一輛救護車,旁邊還有一個騎摩托車的護衛。弗里達.卡拉睡在擔架上,從車里被抬出來,進入了展廳。她的床被放在展廳的中央,人們上前祝賀她。 弗里達對著人們講笑話,唱歌,她甚至還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開心。畫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弗里達·卡羅 —我不畫夢我畫我自己的現實
2002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以好萊塢攝制的傳記片《弗里達》作為開幕影片,將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1907——1954)定格為一道永恆的風景。對於美術圈中的人士來講,弗里達的名字並不陌生。但普通公眾也許只能通過這本傳記《弗里達》來明白她在百年之後還會被好萊塢看中的原因,並且有可能真正走進一個畫家、一個奇女子的世界。這是一位自傳型畫家,她的全部藝術成就或許應該包括三個部分:她的迷人的女性氣質,她的曲折多姿的生活,還有凝結著她的敏銳直觀的生命體驗的諸多畫作。
弗里達是個特立獨行的女人,喜歡追求「驚奇和特殊」,會穿著華麗的墨西哥民族服裝、戴著絢麗的頭飾與耳環走街過市,毫不在乎別人的目光。她是美麗的,甚至「稍有瑕疵也恰好增添了她的魅力」。兩條幾乎連成一線的濃眉,上唇還微微有些鬍子,這都是她最著名的特徵。她纖小而熱烈,有眾多有名的男女情人和仰慕者,曾經一度和托洛茨基是極親密的朋友,接受過共產主義的思想。而在她的情感生活中占據主宰的,還是她的丈夫——墨西哥著名壁畫家迪戈·里維拉。「他們的每一次冒險,他們的愛、爭吵及離婚、復婚」,都成為公眾關心的話題。
然而,與她的愛情事件始終糾結在一起的,是一種幾近於慘不忍睹的健康狀況。18歲那年,一場意外的車禍使弗里達多處骨折,最可怕的是一根鐵條從腹部刺入她的體內,幾乎刺穿了她的身體。此後,弗里達奇跡般地逃出死亡然而她再也沒有逃開病床和病痛的折磨。她一生至少經歷了32次大小手術。她有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一動不能動,穿著由皮革、石膏和鋼絲做成的支撐脊椎的胸衣。惟因如此,她的許多畫作都是在病床上完成的。也許正是時刻近在咫尺的死亡和病床上的無助,使她產生了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內心隱秘的強烈需要。她以極大的耐心和毅力一絲不苟地完成這些畫作的細節,「讓想像通過實際技能的雕飾而更具說服力」。病痛與死亡的巨大陰影遮蔽著她,但她用她的畫筆,使得它們反而成了她的獵物。她一生創作了大約兩百件作品,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是自畫像。她的畫傳承了純正質朴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的血統,發揮了墨西哥民族獨特的「生」與「死」的主題。
對於一個墨西哥人來說,死亡意味著一種創造。他們用骷髏頭來裝飾房屋,在死人節吃骷髏型的麵包,愛聽表現死的快樂的歌曲和笑話。對於弗里達來說,死亡的追逐是她的創作之源。畫作的主人公多是她自己,不厭倦地描繪的是漠視死亡的神情。無論是被鋼絲石膏支撐著的奄奄一息的病體、被謀殺的女人、與死神為伴的冷酷,還是家族的血緣傳承、「生」在「死」中誕生、血脈相通的愛情……弗里達把想像中存在的意象冷靜地組接在畫面中,這些形象因其細節的真實性給人以強大的沖擊力和緊張感。在如此強烈的觀感中還有一種原生的特質,蘊涵著「文明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力量和勇氣。也許是因為這種傳達觀念的特質,一些超現實主義畫家把她歸入自己的流派。但弗里達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他們認為我是超現實主義畫家,但我不是。我從不畫夢。我畫我自己的現實。」——作為一個常常卧床的病人,在潛意識里歷險的確是她的「主要的現實」;但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墨西哥人,弗里達的視野與她的歐洲同行也大不相同:「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傳,有自己的神話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來自國外的幻想。對下意識真實的自覺探索也許使歐洲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從理性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呆板中解放出來,而在墨西哥,現實和夢想被視作是混雜在一起的,奇跡被認為是日常發生的。」因此,我們只能這樣評價弗里達的藝術:她把「印第安神話與她的個人神話,墨西哥民族的歷史和她個人的現實全部融進她那色彩斑斕的顏料中」。
弗里達47歲時逝世。度過了短暫而又激烈的一生後,她的最後遺言是:「我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而我希望永不再來。」——她終於可以在死亡中獲得平靜。回顧這一段藝術與人生之路,會使人想起翟永明《母親》中的詩句:「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血泊中,使你驚訝地看到你自己。」
弗里達·卡羅 —我不畫夢我畫我自己的現實 2這位墨西哥女畫家,「折翼的天使」在生命中最後一年才舉辦了首次個展。那時她已一身傷殘,躺在一張五彩斑斕的大床上被抬進畫廊。她粲然一笑:「請注意,這具屍體還活著。」她的周圍簇擁著無數的崇拜者——當然,這是2002年威尼斯開幕片《弗里達》里的情景,遠不能概括真實的弗里達一生的風光與苦痛。

❽ 《弗里達(2002)》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弗里達(2002)》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HFbjSXK-dY2N1rB-YkR9qQ

?pwd=kjtz 提取碼: kjtz
《弗里達(2002)》
導演: 朱麗·泰莫
編劇: 克蘭西·西加爾、黛安娜·萊克、格雷戈里·內瓦、安娜·托馬斯
主演: 薩爾瑪·海耶克、阿爾弗雷德·莫里納、米婭·麥斯特羅、艾什莉·賈德、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傑弗里·拉什、愛德華·諾頓、瓦萊麗亞·戈利諾、迭戈·盧納、亞歷杭德羅·烏西利、薩弗蓉·布羅斯、洛羅·納瓦羅、羅傑·里斯、費爾明·馬丁內斯、阿梅莉亞·薩帕塔、羅伯托·梅迪納、帕特里夏·雷耶斯·斯平多拉、瑪加麗塔·桑斯、奧馬爾·羅德里格斯、查維拉·巴爾加斯、費利佩·富勒普
類型: 劇情、愛情、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墨西哥、加拿大
語言: 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02-08-29(威尼斯電影節)、2002-11-20(墨西哥)、2002-11-22(美國)
片長: 123分鍾
又名: 筆姬別戀(港)、揮灑烈愛(台)、弗萊達
弗里達(salma hayek 飾)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畫家,18歲之前她是一個快樂活潑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樣,享受著愛情的甜蜜。然而18歲的車禍讓她遭遇重創,死裡逃生的她從此跟病痛伴隨一生。原來的小情人也離她而去。躺在病床18個月的她整日與畫為伴,她的畫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活力與激情。那時候她也真正開始考慮賣畫養活自己,她前去請求畫家裡維拉指導自己的畫,對方激賞她的天分。他們也從師生轉變成一生的伴侶,他們結婚了。婚後他們經歷了墨西哥最動盪的革命時期,他們狂熱地追隨著共產主義的腳步,甚至當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蘇聯後,他們不畏風險地予以熱情接待。弗里達與托洛斯基朦朧的愛戀,以及她的女同性戀情結讓她的感情史一樣絢爛。
1954年,弗里達離開了這個充滿了病痛的世界,但願離去是幸。


閱讀全文

與弗里達電影哪裡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qq空間上傳電影下載 瀏覽:454
蘋果手機上如何存儲電影 瀏覽:272
羅馬尼亞譯制電影大全免費 瀏覽:932
有什麼好看的英文動漫電影推薦 瀏覽:107
化聖大電影有什麼時候 瀏覽:2
如何用電腦3d電影 瀏覽:802
四屏幕電腦如何設置全屏看電影 瀏覽:127
帶面具的人的動漫電影叫什麼 瀏覽:992
熊襲擊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免費看電影有什麼助手 瀏覽:479
全國好看電影排行 瀏覽:581
電影免費觀看唐人街探案3網站 瀏覽:758
吳子牛電影有哪些 瀏覽:464
herewithyou是什麼電影的 瀏覽:596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你們懂的 瀏覽:673
我要好看的電影 瀏覽:707
32g平板能存多少電影 瀏覽:845
豆瓣最好看的電影排行 瀏覽:347
美團電影票怎麼二次申請退款 瀏覽:191
周潤發最好電影有哪些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