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一秒鍾》是誰主演
《一秒鍾》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領銜主演,范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20年11月27日上映。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看電影是人們重要的精神享受。西北某地,沒趕上場次的逃犯張九聲(張譯飾)悄悄從農場溜出,就是為了看一場電影,那是一盤宣傳性質的新聞膠卷帶,他相信在那盤膠片中有他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鍾」影像。
為了找到這膠片,他開始瘋狂起來。在追尋電影的過程中,他偶遇了想要膠片的劉閨女(劉浩存飾)以及放電影從未失誤過的范電影(范偉飾),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1)電影一秒鍾幾分指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在《一秒鍾》當中,父女情的動人之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張九聲如何突破規則與外部的重重束縛去接近女兒的形象。這背後的沖突實際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公」與「私」的界限與分寸該如何把握,為什麼個體的慾望與情感值得尊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關於個體的辯證法在某種程度上是張藝謀電影中頗為出彩和矛盾的部分。從《活著》到《我的父親母親》,以及《歸來》,甚至《影》都流露出這一主題。張藝謀對這一問題念茲在茲,反反復復地回歸和討論中也流露出他所秉持的——以及幾乎是整個第五代導演所關注的——人文主義關懷。
2. 看過的電影中,電影里的一秒鍾,一分鍾實際大概有多長時間呢~比如盜夢空間里最後一層夢里一分鍾就好像有
目前科學沒有給出現實一分鍾具體對應夢中多少時間。但是這么說你可能就有點概念了,就是你醒來後記得的夢,基本上發生在醒來前的幾分鍾內,而給我們的感覺則是做了很長很長的夢。
3. 電影《一秒鍾》上映了,為何口碑會呈兩極化
電影《一秒鍾》是大導演張藝謀的又一部力作,不過上映以後卻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口碑,為什麼會如此呢?其實怎麼說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看法不同也是在所難免的,一千個人心中就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不過說實在的張藝謀導演的這部《一秒鍾》確實拍的太過於文藝,也太過於平淡了!
最終張譯飾演的男主人公看到了電影簡報里的女兒,可是只有一秒鍾的鏡頭。整個故事就是這么簡單而且平淡,可以說你看到了這個影片的名字之後,已經可以猜到故事內容了。而且中間的劇情沒有任何的起伏,就像一盆平靜的水一樣毫無波瀾。
不過有的觀眾卻看的津津有味,認為可以從中獲得心靈的慰藉,只不過也說不出什麼高深的大意來!只能說一部好的作品是需要兼具有深意有內涵以及可以通俗易懂這兩點的,如果只是深到無人理解,那也不算一部好的作品!
4. 《一秒鍾》講述的是怎麼樣的故事
《一秒鍾》講述的是膠片時代一代人的回憶與情懷,在物質與精神皆匱乏的年代,人們對電影世界產生無限的好奇與熱情的故事。電影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范偉主演的劇情片。
據悉,該片於2018年6月以國產片申報國家電影局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以影劇備字2018(3851)號,獲准「同意拍攝」。2019年1月以合拍片重新申報國家電影局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
也是導演張藝謀第五次進入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據說開機時張譯剃了光頭,身形消瘦,體重約110斤。
(4)電影一秒鍾幾分指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張藝謀新片《一秒鍾》過審了
去年2月11日,片方曾突然宣布因技術原因,無法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放映,退出柏林國際電影節。而此前,作為張藝謀第五次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作品,該片質量曾備受期待。
而今日(9月18日)得到消息,張藝謀導演的新片《一秒鍾》已於9月10日拿到國家電影局的公映許可證。公映許可證顯示,該片片長為104分鍾,有望在年內上映。
5. 電影一秒多少幀
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極限為每秒55幀,還有研究表明,每秒60幀以上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每秒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5)電影一秒鍾幾分指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框架越高越好。因為更多的幀數相當於為相同長度的電影存儲更多的幀數,所以電影的文件大小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高清晰度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嚴重的。
中國電視播放速度為每秒25幀,這是亞洲和歐洲電視台常用的PAL速率,而美國和加拿大的NTSC一般為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和廣告製作都是採用PAL制,每秒25幀。
此外,雖然通常的每秒24幀的電影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每一幀都是模糊的,特別是對於快速移動的鏡頭。如果鏡頭移動得很快,圖像就會抖動或頻閃。
6. 電影里經常會聽到時間單位一刻鍾,它指的是多少分鍾
一刻鍾為15分鍾。
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壺滴漏」。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24秒。
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鍾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國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為兩個小時。我國古代的日晷把一個時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一份是西方計時方法中的十五分鍾。
(6)電影一秒鍾幾分指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古代人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相傳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古代勞動人民最初給一天內的氣象配了代表詞。如早晨因太陽出來而植物啟動了生長,所以這時辰別名為"木"。到了中午,空氣中、土地里灼熱,所以時辰別名為"火、金"和"火、土"。
下午5-7點最乾燥,這時辰別名為"金"。到了深夜12點,環境一切冷靜,這時辰別名為"水"。
7. 電影每秒多少幀
電影放映的標準是每秒放映24幀,每秒遮擋24次,刷新率是每秒48次。這里的幀就是畫面,也就是說電影每秒放映24幅畫面,以達到動畫的效果。
研究表明,人眼承受的極限為每秒55幀,還有研究表明,每秒60幀以上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每秒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
所以,採用每秒24幀的畫面頻率符合這一規律,可以使我們察覺不到畫面的中斷。
不過,高幀頻的畫面異常清晰,使畫面所呈現的場景也異常真實,從而也會使電影失去了朦朧的想像美感。
(7)電影一秒鍾幾分指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幀數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過高的幀數相當於同等長度的影片要存儲更多的畫面,因此影片的文件體積就會大量增加。特別是在清晰度高的情況下,這種增長是很嚴重的。
一般中國的電視播放每秒25幀,這個幀率屬於PAL制式,在亞洲和歐洲電視台較為常用,而美國加拿大一般都是NTSC制式每秒29.97幀。在中國一般的動畫製作以及廣告製作都是用PAL制式的25幀每秒。
另外,以往的每秒24幀電影看起來也許還行,但事實上其每一幀都會有模糊(blur),尤其是在快速運動的鏡頭中。如果電影鏡頭快速搖移,圖像就會有抖動(judder)或者頻閃(strobe)。
8. 電影《一秒鍾》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一秒鍾》是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范偉、余皚磊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劉閨女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影片劇情緊湊流暢,演員表演真實自然,故事背後的細節令人深思。
一、張九聲的親女兒已經去世
故事裡有太多讓人五味雜陳的情節,張九聲見女兒的渴求非常大,為了觀看女兒的《新聞簡報》,他越過大漠,威脅范電影,可謂不惜一切代價。雖電影里沒表明,但可猜測他女兒早已去世,所以為了女兒《新聞簡報》里出現的那一秒鍾鏡頭他淚流滿面,重復觀看依依不捨,甚至為那截被人丟棄的膠片在大漠中歇斯底里。各位讀者記得互動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