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說說文學和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文學靠文字和想像直擊內心,電影靠影像和旁白
② 電影與文學哪個更重要議論文
電影來源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文學與電影有密切的聯系,文學表達的是文字的、靜態的美;而電影是感官結合的體驗,動態的美。
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
電影文學作為電影的文學基礎構成,是以電影的獨特視聽思維方式來構思和寫作的文學形式,兼有電影和文學的雙重屬性。電影文學,集中表現為電影的劇作基礎,即電影劇本。電影劇本包括文學劇本、分鏡頭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個部分。電影文學又指電影作品的文學性含義,包括電影劇作的文學價值、電影創作借鑒與融合的文學形式因素、電影劇作的文學個性等等。
③ 電影與文學的關系是什麼
電影和文學是沒有關系的。
中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周傳基周傳基老師在《電影鏡頭的曖昧性》一課中舉到這樣的例子:
一次周教授在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和水華導演的一位攝影師聊天,聊到關於「文學劇本」的話題。
說到當時水華導演正准備拍攝一部電影,可劇本一打開,第一句話就是:「他是一個不尋常的人,他有著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水華導演看完這段話後就合上了劇本,並在劇本上附上了一張紙條:「另請高明」。說這個劇本不能拍電影。
最後周教授解釋到:就好比電影中,一個人物穿著一件黑衣服,我們不用再解釋他穿著一件黑衣服;有的人說某某人長得帥,但有的人不這么認為。
因為這是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只有在觀眾看完電影後才能感受「他是一個不尋常的人,他有著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所以電影是直觀的,它沒有形容詞,也不需要任何修飾。
歸根到底,是因為電影與文學的傳播方式恰好相反。
周教授又補充到:文學是先給你一個概念,就像你讀完《紅樓夢》之後,才知道林黛玉長什麼樣。但是每個人心中的林黛玉的模樣又是不一樣的,這是抽象轉化成具象的過程。
而電影正好相反,它是由具象變成抽象的過程,所以只有在你看完整個過程之後,才知道他是一個不尋常的人,有著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所以說電影和文學是沒有關系的。
④ 文學作品對比電影有什麼區別
文學作品與電影作品有本質的區別,你這個問題提的好。當意識到電影與文學有區別時,便可以打破所謂的「文學價值何在」的偽命題了。這是我比較文學的一道題,答案會涉及到你問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至於人們目前對優秀文學的排斥,這真的是由影視導致的嗎?人們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隔絕,其實是商業化下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病,人們對藝術電影的隔絕與對優秀文學的隔絕並無二異。相反,電影在不自覺間以犧牲電影性的方式推得動了文學的發展。
⑤ 電影和文學的關系
小說和電影比較,小說多少會更加具體些,小說會隨著事態發展逐步而到結束。
而電影說不定突然就十幾或二十幾年之後了。
小說全面、整體、一絲不苟。
電影簡單、有些敷衍
⑥ 電影與文學的聯系和區別各是什麼
電影與文學的聯系和區別如下:
1、聯系-電影來源於文學,文學造就電影
文學與電影有密切的聯系,作為綜合藝術的電影在汲取諸種藝術養料豐富自身綜合特質方面,獲得與文學的密切融合關系。文學各種樣式對電影的滲透,電影對文學的敘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豐富藝術手段的借鑒,使電影藝術在增強自身的表現能力,形成新的綜合藝術特質方面,發揮作用。
2、聯系-文學是電影的根基,是優秀電影的創作源泉
電影已經成為了繼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建築、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在電影的發展歷程當中,文學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大量的影視作品都由文學作品改編成的。在電影拍攝過程中,電影導演最初接觸到的文學劇本是由編劇用文學語言創作的。
3、聯系-電影是對文學的借鑒與延續,反過來又能推動文學自身的發展
電影以科技為基礎,從戲劇脫胎。集成音樂美術,更加符合現代人直觀、輕松的審美需求,電影轟動之後再來帶動文學產業的發展。作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藝術樣式年輕的電影與古老的文學之間一直存在著親密的姻緣關系,這種關系在電影發展的最初階段以及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更多表現為電影對於文學的借鑒。
電影對文學的借鑒通常呈現為這樣兩個層面:一方面,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為電影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可供借鑒的營養:另一方面,世界電影史上的許多作品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這些文學作品中既包括了經典作品,也包括了當代的暢銷作品,而被改編的主體則更多是敘事性的小說和戲劇。
4、區別-電影語言可以通過多媒體傳達信息而文學語言只能通過文字表達
電影語言是一種和文學語言完全不同的語言。電影語言可以藉助蒙太奇鏡頭組接來充分的調動時間空間,而不會破壞它的真實性。
5、區別-與文學語言相比,電影語言更具直觀性
在文學作品中能夠感染讀者的語句,如果放在銀幕上就可能會很難表現。但是文學語言不具備電影語言的直觀和感性。
6、區別-與影視的直觀相比,文學原作具有獨特的內蘊和魅力
雖然電影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傳達信息,但卻無法表達文學原作那種獨特的內蘊和魅力。
7、區別-電影是空間藝術,文學是時間藝術
電影是空間藝術而文學是時間藝術,文學的隱喻需要修飾語可是電影記錄的精確性和具體性取消了形容詞。
8、區別-表達形式不同
文學表達的是文字的、靜態的美;而電影是感官結合的體驗,動態的美。電影語言是通過感知直覺到達觀眾,而文學則是一種概括性的語氣來傳達。
⑦ 比較一下電影和文學的表現力
小說文字大多給你想像(或者是幻想)空間、電影大多給你思考空間、文學作品則是思考多於想像
⑧ 電影和文學的藝術價值和存在價值
首先要看到,電影和文學說到底都是人的思想的外在表現手法,猶如人的言語一樣。只不過,他們的形式不盡相同!實質是一樣的!
電影相對於文學出現的時間要晚的許多,原因是物質條件基礎出現的早晚問題。文字的發明無疑讓文學成為過去幾千年來信息傳遞的霸主,而電影只不過剛剛起步。火爆的電影院足以證明他已成為世界的新寵兒!因為他似乎具備全能的條件,集百家優勢於一身。但是無論人類發展到什麼地步,電影和文學或者其他東西,都只是人實現目的的工具罷了!困惱人們的只是誰更受寵的問題了!
其次講到價值,價值是要講對象的,否則不存在有意義這一說。是一挑一呢?還是一對三呢?還是無人問津的東東?價值還要講意義,無意義的存在,人會當他不存在!
電影的存在,無疑是極少數人手中之神筆,扮演的角色無需用言語來插嘴,帶上你的眼睛,即將開始視覺和精神的世界。你不單單看到不同的世界,你會忘掉煩惱和哀傷,你也會享受幸福和快樂。你會體會春夏秋冬,你也會感受世間冷暖。更難能可貴的是你也會在感動之餘,行動起來!存在價值的體現需要意義來襯托,意義是存在的目的和升華,而升華的結果就是藝術!你問我「電影的藝術價值除了審美價值之外還有什麼?」,我告訴你還有存在意義。
文學也不例外!區別的是手段和方法。
只不過,講的都是有意義的,無意義的電影和文學,談何價值不價值,藝術不藝術,存在不存在!
講的含糊,請笑納!
⑨ 電影和文學作品的比較
比較文學就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民族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及文學與其他藝術門類和其他意識形態(即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比較研究的文藝學分支。其中,影響研究的分析對象是彼此交往聯系的不同民族文學,研究其淵源、媒介、流傳、翻譯、接受等等的影響事實,而平行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彼此並無直接影響交流的各民族文學。前者注重研究一國文化對另一國文學的影響,後者注重研究在相同的歷史條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較,找出異同及緣由,以找出共同的規律。
此外,這門學科的屬院也因不同學校而定,有屬文學院,有的屬外語學院等,有以比較文學為專業,有的則歸入文學史、文學分析、文學鑒賞等。所以,選擇的時候要結合相應目標學校的實際情況哦!
還有,上面那種跨學科的比較屬於廣義的比較文學,以影響研究為主。
希望你能滿意!O(∩_∩)O~
⑩ 電影和文學作品的比較能算比較文學么
不算,比較文學比較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學。你所說的,只是小說和劇本(影片)的比較,屬於現代文學類,要是對電影感興趣可以考電影專業的研究生,北師大在這方面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