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阿里郎電影說了什麼

阿里郎電影說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5-07-10 17:31:03

Ⅰ 關於友情的歌,有哪些

1、《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

《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是中國台灣流行音樂女歌手范瑋琪演唱的一首友誼之歌曲。這首歌曲的歌詞抒發了兩個女孩子的友情,友情有時比愛情更重要。友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愛情更忠誠。兩個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的感覺,更貼心更理解對方。

2、《北京東路的日子》

《北京東路的日子》是南京外國語學校2010屆高三(6)班學生自編自演的一首原創畢業歌,表達了這一群高三同學之間的友情與即將畢業的不舍。

3、《那些年》

《那些年》是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題曲。歌詞讓所有聆聽的人,將記憶拉回到那個能夠放聲大笑能夠肆意張揚的青蔥歲月,和在那個歲月里我們遇到的人。

4、《那些花兒》

《那些花兒》,是中國內地男歌手朴樹演唱的一首歌曲,范瑋琪翻唱。就像歌詞寫得「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裡呀,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這首歌更多的是對曾經的友誼的懷念。

5、《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是由成龍和蘇慧倫演唱的一首歌,是一首充滿了溫情的歌曲,歌曲里描述到的情感並不完全只針對男女之間的戀情,也可以領會為親情或是友情。

6、《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是中國內地男藝人何炅推出的第一支單曲。這是一首在六月唱給所有即將和老同學分手離開校園的朋友們的歌。

7、《青春紀念冊》

這是一首唱給朋友聽的歌,那時可米小子們正值青春,這首歌唱出了他們的內心情感和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

8、《知己》

《知己》是由易桀齊作詞,饒善強作曲,張惠妹演唱的歌曲。還好變成了知已,起碼隨時看到你,哭泣或歡天喜地,可以陪你,這可能就是閨蜜的定義吧。

9、《知己》

海闊、馮光演唱的《知己》不同於張惠妹的《知己》,他更加直白,且只唱給唯一的人聽。知己不需要太多,身邊總有這一個,在痛苦時候,相互擁抱著,地位不用太顯赫,情同手足義承諾。

Ⅱ 怎樣評價韓國導演金基德

得知奪得金獅獎時,51歲的韓國導演金基德激動地唱起隱喻自己人生坎坷的歌——《阿里郎》。身旁,影片《聖殤》的女主角趙敏秀早已泣不成聲,台下的同行眼眶濕潤。
《聖殤》是金基德電影生涯的新起點,盡管國際電影節的舞台對他來說,已經不算陌生。
2004年,《撒瑪利亞女孩》為他贏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空房間》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獲得7個獎項的提名,最終拿下銀獅獎;2011年,《阿里郎》獲得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沒算過得過多少次獎,」金基德多少有些驕傲地說,「我住的地方太小,獎杯都放在袋子里。」
金基德是典型的「牆里開花牆外香」型導演。歐洲人欣賞他,但韓國人不太待見他。斬獲金獅獎讓《聖殤》在韓國上映的第一周位列票房榜第7位,觀影者達1萬人次。盡管並不理想,這已是金基德在韓國的最好成績。
「最遺憾的是國內上映的影院並不多。」9月11日,金基德在首爾一家影院舉行的記者會上說,「《聖殤》是我吃得很香之後的排泄物,讓它成為肥料孕育其他植物不是我的分內之事。如果上映影院少,觀眾可以向影院提出要求,如果還不行,就是《聖殤》的命運。」
韓國SBS電視台這樣概括金基德的現狀:「這個什麼都沒有的人,用一生來跟偏見、壓迫、貧窮戰斗,贏得了世界的愛戴,但他愛著的韓國還是沒變,所以他的戰斗還是『進行時』。」

Ⅲ 朝鮮族歌詞里的阿里郎是什麼意思

是「我的郎君」的意思。

出自高麗時期就流傳下來的一個愛情故事。傳說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時代有一對恩愛的小夫妻,生活清苦,丈夫想讓妻子過上好日子,就想外出打工掙錢,但妻子不讓,說只要兩人守在一起她就滿足。

但丈夫不那麼想,他覺得妻子那麼漂亮的大美人居然下嫁給自己這樣一個窮光蛋實在是委屈了娘子,於是一天夜裡丈夫就悄悄離開了小村落出外掙錢。

這位娘子是當地有名的美女,得知其丈夫出走的消息後,村裡的土豪惡霸就千方百計騷擾她恐嚇她,要她改嫁。但是這位少婦十分忠貞,斷然拒絕了土豪的要求。但那土豪總是不放過她,經常到少婦的家騷擾,少婦幸得鄰居的保護才沒有失身於土豪。

一年後丈夫終於掙了錢回來,夫妻倆重逢後十分高興。但這時候土豪又來了,村裡也傳著有關妻子和土豪的閑話。丈夫便起了疑心,以為妻子不貞,憤然離去,妻子怎麼解釋也攔不住。

於是丈夫在前面走,妻子在後面追,追不上了就唱。唱的內容大概就是對丈夫怎麼關心思念,怎麼委屈了什麼的。妻子唱的這段小曲就是「阿里郎」。

(3)阿里郎電影說了什麼擴展閱讀:

阿里郎(朝鮮語:아리랑;英語:Arirang Folk song),全稱阿里郎打令(아리랑타령),是著名的朝鮮族歌曲,也是朝鮮半島最具代表性的民歌,被譽為朝鮮民族的「第一國歌」、「民族的歌曲」。

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聽到的是流行於韓國京畿道一帶的「本調阿里郎」,這版本的流行是因為它成為1926年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後來該曲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被用作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的進場音樂。

2011年6月,《阿里郎》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2年12月5日在法國首都巴黎召開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決定,將《阿里郎》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來考證

阿里郎曲由來,有說為新羅始祖朴赫居世之妻閼英另名「阿里郎」,所創鄉曲得之。或說為朝鮮樂笛奏出之長前打音,再被模仿而成的阿里郎曲。其中較為據實可信的還是慈悲嶺傳說。

慈悲嶺(今名盍耄嶺,在朝鮮半島黃海北道黃州)存在於今之朝鮮半島地圖上。中國漢武帝時在朝鮮半島上設置漢四郡後,大陸北方民族或出於壓迫,開始了越江大遷移。這些離鄉背井的移民輾轉哀號於北通路關之慈嶺間,老弱婦孺多病死途中。

在這流離之中,阿里郎曲便流傳開來,抒發移民內心的苦痛翻山越嶺後,便將阿里郎曲傳到了朝鮮半島的中部。史學家相信這些被漢人視為東夷的化外民族就是古朝鮮民族,而阿里郎便是朝鮮古語「樂浪」之擬聲語。

還有一說流傳也很廣,即「阿里郎」是「我耳聾」之意,說19世紀,興宣大院君當政,大興土木,重建景福宮。朝廷為了重建這個豪華的宮殿,向人民巧取豪奪,徵收「願納錢」等苛捐雜稅,又強制徭役,整個朝鮮民不聊生。

人們氣憤地說:「不如耳聾,聽不見為靜!」於是,被拉去服役的民夫便編出了《我耳聾》的歌謠,表達心中的悲苦之情,後來演變為「阿里郎」。也有一說也是以大院君執政、重修景福宮為背景,但不同的是認為阿里郎源於「我離娘」,是被拉去重修景福宮的民夫們思念母親之歌謠。

阿里郎流傳至今已經有很多個版本,《阿里郎》曲在朝鮮半島依地方不同而歌詞內容略有差異。但在朝鮮語中,阿里郎並非人名,而是一個地名,有人認為是一座山的名字,只是無法證實其於何處。各地的阿里郎曲,雖不盡相同,然而卻將古代女性不甘逆來順受,執意不屈的堅毅精神表露無遺。

閱讀全文

與阿里郎電影說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橄欖球電影免費 瀏覽:580
芳華這部電影告訴了我們什麼 瀏覽:116
火女超能力力大無窮什麼電影 瀏覽:50
比國王大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929
人頭氣球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503
古月導演劉德華主演的電影什麼龍 瀏覽:78
王勃做保險電影名是什麼 瀏覽:841
有關恐龍王類似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51
推薦一部好看的偵破電影 瀏覽:202
美國電影往事多久 瀏覽:989
類似長城電影的有哪些 瀏覽:917
小八戒電影網怎麼不播放 瀏覽:997
電影有個叫什麼米陽光 瀏覽:437
作文電影美句英語怎麼寫 瀏覽:939
2015最好看的國產電影 瀏覽:973
放映機如何拷貝電影 瀏覽:492
賽爾號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444
如何下載到最新的電影下載 瀏覽:689
與美國歷史有關的免費下載電影 瀏覽:532
好看的電影手帳圖片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