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紹一些80年代的國產喜劇老電影,越全越好。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981)月亮灣的笑聲 (1981)喜盈門 (1981)喜鵲嶺茶歌 (1982) 咱們的牛百歲 (1983)鼓鄉春曉 (1983)月亮灣的風波 (1984)瞧這一家子 (1979)甜蜜的事業 (1979)她倆和他倆 (1979)小字輩 (1980)赤橙黃綠青藍紫 (1982)鍋碗瓢盆交響曲 (1983)小小得月樓 (1983)快樂的單身漢 (1983)郵緣 (1984)阿混新傳 (1984)黑炮事件 (1986)頑主 (1988)哥們發財記 (1988)
B. 和咱們的牛百歲類似的老電影有哪些
《喜盈門》,《咱們的退伍兵》,《冤家路寬》,《車水馬龍》
C. 80年代農村懷舊經典老電影
80年代農村懷舊經典老電影包括《咱們的牛百歲》、《人生》、《山道彎彎》等多部作品。
這些電影以農村為背景,展現了80年代中國農村的生活面貌和人們的情感世界。其中,《咱們的牛百歲》通過講述牛百歲帶領一群性格迥異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體現了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人生》則通過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故事,展現了純真感情與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之間的掙扎與抉擇。
這些電影不僅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還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贏得了觀眾的喜愛。例如,《山道彎彎》中的金竹,她堅韌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電影中的山道彎彎也如同她人生的寫照,充滿了曲折與希望。這些角色和情節都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經典記憶。
此外,這些80年代農村懷舊經典老電影還承載著豐富的時代信息和文化價值。它們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的風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回顧歷史、緬懷過去的窗口。同時,這些電影也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
D. 尋:如《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這樣的80年代農村題材的老電影
《月亮灣的笑聲》、《笑逐顏開》、《咱們的退伍兵》、《迷人的樂隊》,等等,等等。
E. 2007年農村題材電影
80年代初:
《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咱們的牛百歲》《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80年代中、後期,一批反映現實主義題材的「西部片」:《人生》《老井》《野山》
90年代:
秋菊打官司》《鳳凰琴》《被告山杠爺》《留村察看》《九香》《一個都不能少》
三暖系列」:《暖春》《暖情》《暖秋》
《香巴拉信使》
《天堂之路》反映農村打工妹回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追你到天邊》是講一個典型的農村婦女為自己的兒子報仇的故事,既感人又好看
《荔枝紅了》是一部反映農村幹部現實生活的故事影片
《會說話的風箏》是反映兒童生活的影片,但也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證書》一部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電影
《果實》一部勾勒陝北農村風情畫卷的影片
《燕銜泥》新農村題材電影,講述了一個性格剛強的村支書張占廷帶領村民舍棄令全村人發家致富的小煤礦,進行轉型發展旅遊的真實事件。
《桃花村》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新農村題材的電影
《聖水湖畔》 20集電視連續劇 講述了一個保護耕地、樹立糧食安全意識的故事。
《稻花飄香的季節》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 本劇——以江漢平原上由兩個行政小村並村後的變革與發展為主題。反映當代農村生活的影片
《山的那一邊》 這是講述一名公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故事。
《燒鍋屯鍾聲》8集農村題材連續劇 為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組織部副部長楊天虹進駐燒鍋屯,為村民先後解決了集資款、土地、失學兒童等一系列問題,燒鍋屯終於有了掌聲與笑聲。
《山坳里的庄戶人家》是一部農村題材的二十二集電視連續劇,該劇故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
《年年月月日日》一部反映農村青年農民的生活
《莊稼院里的年輕人》是一部反映農村改革開放奔小康過程的現實題材作品
反映80年代農村題材的電影:
《生財有道》
《月亮灣的笑聲》
《喜盈門》
《咱們村裡的年輕人》
F. 少時印象最深的兩部老電影——《月亮灣的笑聲》和《咱們的牛百歲》。
電影《月亮灣的笑聲》(下稱《月》)和《咱們的牛百歲》(下稱《牛》)是少時在村大隊院里看露天電影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部電影。
上世紀80年代,農村還普遍清貧,誰家要是有一萬元存款,那可是村裡人羨慕的對象。
《月》劇中的主人公冒富憑著勤勞致富,成了「萬元戶」;自那以後,「萬元戶」成了我們村裡的談論話題,也成了村裡人追求的目標。
《月》劇中的故事情節多已忘記,但主人公冒富和慶亮在月夜河邊相互追逐、慶亮失足落河的鏡頭卻是那麼清晰。
《牛》劇中的幾個鏡頭,王馥荔和牛百歲妻子秋霜隔著牆頭吵架、懶漢田福砸牛百歲家鍋以及最後牛百歲領著大家推著滿載土肥的木架子車在夕陽里前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最近又看時,感覺《月》劇比起《牛》劇來,在演員表演的生活化方面差得很遠。
看《牛》劇,你覺得那裡面的村子就是你生活過的村子,演員們就是你村裡的大爺叔叔哥哥姐姐們,《牛》劇中院落門外總有不斷走動的人影,那也是村子裡真實的情景。
《牛》劇在刻畫生活、人物方面也遠比《月》劇深刻。
《牛》劇中女主角菊花的扮演者王馥荔曾經說過:「《牛》劇之所以富有影響力和吸引力是因為我們的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寫戲的時候還是農民,他寫的每一個人物就是他的鄰居、街坊,他的語言那麼豐富、那麼鮮活,因備族為那就是他們村裡人說過的話。
雖然我們這些演員是城市人,但是我們拜農民朋友為師、體驗生活。
我記得當時還給我們每個人一塊自留地,你必須種地,每天創作完了以後還不能仿頌弊讓這塊地荒了,得踏踏實實做農民。
有件事我記得特清楚:有一天拍的戲是大家啃饅頭,當時正好是星期天,煙台有觀眾來村裡看拍電影,說想看看王馥荔,導演說就在那裡啃饅頭呢!」
王馥荔還談到:「前年我從北京出發坐飛機,看到一份報紙上寫:一個大學生要考試了,在復習工科,特別郁悶,又累又煩。
電影頻道經常放《咱們的牛百歲》,這部影片既生活化又有一定的喜劇色彩。
這個大學生說,他實在復習不下去的時候,打開電視看到了這部特別好的影片,櫻褲他覺得這部影片可以拿到國際影展上比賽。
他說,影片拍得太「農民」了,「簡直不知道我們中國老電影里還有這么好看的農村影片!」
他還特別講到演員,說陳裕德(飾演田福)這個演員演得太棒了!」
我把《牛》劇存到了手機里,以便於溫故而知新,時時感知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深度!
電影牛百歲主題曲是《雙腳踏上幸福路》(劉昌慶作詞,肖珩作曲,李雙江、王作欣演唱),歌詞富有哲理,曲調高亢悠揚,特附於此。
青悠悠的那個嶺,綠油油的那個山,
豐收的莊稼望不到邊,望呀么望不到邊.
麥香飄萬里,歌聲隨風傳,雙腳踏上豐收的路,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來......
得呀依呀哈依呀兒喲喲噢
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彎曲曲的那個路,低窪窪的那個川,
生活的道路不平坦,不呀么不平坦.
歷經坎坷路,笑迎春風暖,雙腳踏上幸福的路,
越走路越寬,越走路越寬.來......
得呀依呀哈依呀兒喲喲噢
越走路越寬,越走路越寬,越走路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