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好象是美國的科幻電影,誰能告訴我他的名字
美劇啊 《迷失的房間
故事的情節本身就十分有趣,懸念叢生。開頭的場面有點像黑幫影片,兩伙彷彿黑社會的人在做交易,一邊拿的是現金,而另一邊拿的不是毒品,不是槍火,而是一把鑰匙。這就是影片設置的第一個懸念,為什麼這把鑰匙會那麼重要?交易行將結束,殺出個程咬金,一個好像大哥的人物手拿圓珠筆,也來搶奪這把要是,另一個懸念隨之產生,為什麼他手裡拿的不是槍,不是斧頭,而是一支小小的圓珠筆?一陣場面過後,幾個人被燒死,鑰匙被一個少年在亂戰中拿走。自然就開始警察介入,黑白兩道共同追捕那個拿了鑰匙的孩子。彷彿追捕孩子成了全片的主線,而實際上這個時候影片才剛剛開始二十分鍾不到。
很快,警察和另一個民間組織一起找到了那個孩子,然後就是一陣追捕場面。只見那個孩子來到了一扇門旁邊,用鑰匙一開門,走進房間之後就不見了。大家很是驚奇,究竟是怎麼回事?警察摸不著頭腦,民間組織成員卻心知肚明。後來又是一陣追捕過程,孩子受了傷,臨死前來到一位警察家裡,把鑰匙交給了他,而這個小孩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這把鑰匙能打開任何一扇門」,然後就一蹬腿咽氣了。這時基本確定這位警察就是劇中的男主角,演員叫Peter Klause,他有個小女兒就是Elle Fanning,而這把鑰匙的疑問也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回答中既回答了一些,也增加了更多的懸念。
後來,又是無意中,Peter和Elle發現了鑰匙的秘密:原來用這把鑰匙打開任何的門,都能進入一間充滿陽光的門,進入房間關上門,再用鑰匙打開之後,就能到達心裡想去的任何地方。怪不得地球人都要這只鑰匙呢。
開頭那個拿著圓珠筆的大哥知道了警察擁有這把鑰匙,就把他的女兒綁架,進行用女兒換鑰匙活動。然而一段打鬥之後,女兒拿著鑰匙開了扇門,和一個匪徒一同進入了房間,匪徒奪走了鑰匙,走出來把門關上,卻把Elle留在了房間中。等警察再次奪回鑰匙,開門要帶女兒出來時,女兒卻不見了。故事這時候才真正開始,而影片也才進行了四十分鍾。其他的將近四個小時都是圍繞這警察如何尋找自己的女兒進行的
原來,進入的房間是一個充滿了神秘的小屋,屋子中散落了很多物品,這些物品都是具有某種不同魔力的,只有找到一個所謂的終極物品,配合鑰匙一起才能把Elle帶回來。在尋找終極物品的過程中,發生了很多離奇的故事,同時也尋找到了很多帶有魔力的其他物品:那隻能夠迅速燃燒物體的圓珠筆,能夠將銅氣化的鬧鍾,能夠撲滅火焰的眼鏡,能夠使物體旋轉的剪子,能夠把人們一下子帶到一個陌生小鎮的車票,能夠毀滅東西的眼睛,能夠使時間停止的梳子,能夠看到屋內情況的照片……當然還有歷盡千辛萬苦找到的終極物品。在尋找的過程中所經歷的曲折和失敗都是很有趣的故事情節,導演彷彿也是惜時如金,分分秒秒都不浪費,節奏和結構都十分緊湊
❷ 求一部電影 有個男的跟 女的做,女的受不了就拿刀刺男的,男的做完就丟了一個手雷炸了那女的,
應該是香港片,我看過,但忘了叫什麼,那個壞人穿雇傭兵裝,女主應該是個妓女,男主是個殺手,男主本來要去殺女主她媽的
❸ 歐美恐怖片 說的是一個巫婆一個巫師奪取年輕男女身體 叫什麼名字
電影:萬能鑰匙
電影海報
中文名稱:萬能鑰匙
英文名稱:The Skeleton Key
版本:思路.HD-DVDRe.x264.EAC3 [HDTV-RE]
發行時間:2005年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導 演:伊恩·索夫特雷 Iain Softley
編 劇: Ehren Kruger ....(written by)
主 演:約翰·赫特 John Hurt
吉娜·羅蘭茲 Gena Rowlands
梅麗莎·馬丁 Melissa Renee Martin David Jensen
凱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Glen Andrews
喬伊·布賴恩特 Joy Bryant Joe Chrest
上 映:2005年07月08日 ( 美國 )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英語
IMDB評分:6.4/10 (11,125 votes)
時 長:100 分鍾
類 型:劇情 恐怖 愛情 驚秫 神秘
分 級:英國:15 阿根廷:13 德國:16 澳大利亞:M 瑞典:11 美國:PG-13 挪威:15 瑞士:14 美國:R 秘魯:14
劇情介紹
在路易斯安納州南部的沼澤與河谷地區,當地的居民當中仍然保留著一種不為外人所知的古老文化,有關這種文化的宗教儀式和習俗也在不斷的延續著。對於那些不了解這種宗教文化人來說,這些都是不可信的,甚至是可笑的。但是,對於那些經過黑暗、恐怖的過程而對此篤信不已的人來說,它邪惡的力量都是切實存在的,它的能量強大有力……甚至是致命的。
一旦你相信了它的力量,那麼所有你所恐懼的事情都將成為現實。
二十五歲的卡羅琳·埃利斯(凱特·哈德森飾)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年輕姑娘,因為在她為一支搖滾樂隊當經紀人期間,只顧忙著工作上的事情,結果忽略了自己即將離開人世的父親,為了補償自己過去對待父親的不足,聊以安慰自己的心靈。卡羅琳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位老婦人僱傭她去照顧她患病體弱的丈夫。這對夫婦是一座古老房子的主人,從新奧爾良驅車要一個多小時才能抵達房子所在的路易斯安納三角地帶——一個因為當地神秘的習俗和宗教儀式而聞名的地區。這座破舊的大房子就是維奧萊特和本·德夫里奧克斯夫婦(吉娜·羅蘭德斯和約翰·赫特飾)的家,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無論是這座古老的大宅子還是它的主人,看上去彷彿都承載著神秘而又陰森的歷史。漸漸的,卡羅琳除了精心地照顧癱瘓在床的本的起居以外,還對維奧萊特和這座房子產生了懷疑。
一個偶然的機會,卡羅琳從維奧萊特那裡得到了一把萬能鑰匙,用這把鑰匙便可以打開這座建築中的所有房間——但不包括卡羅琳所注意到的、隱藏在頂樓的房間。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卡羅琳走進了這個房間。在這里,她發現了頭發、骨頭、血跡、咒語,以及其他一些明顯是巫術所使用的設備。維奧萊特聲稱自己從來都不去那個房間,但卡羅琳明顯的能夠感覺到維奧萊特就是在那個屋子中施展巫術的人,而她的丈夫本的病痛正是因為這些巫術所引起的。
令人費解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的發生,卡羅琳打定主意要揭開這些秘密,破除巫術,把本從病痛的折磨中解脫出來。她手中的那把萬能鑰匙究竟會給卡羅琳帶來幸運還是邪惡呢?
看 點:《美版午夜凶鈴》的編劇+《K星異客》的導演
路易斯安納的邊緣山區,巫術、詭異的存在已經不是短暫的歷史了,選用這個有著巫術歷史的地方展開影片中古宅的「探秘」,確實是個很好的地點。不過,稍微看熟好萊塢恐怖驚悚片的人都清楚,那些身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的大宅子們絕對是恐怖的好去處,本來就因為人跡偏遠而隱隱森森,更別提求救什麼的了。打開一個隱秘的閣樓房門後,噩夢成真,那些恐怖的的秘密將全部展現在主角眼前……
雖然影片聽起來像任何一部好萊塢流水線上的恐怖驚悚作品,不過《美版午夜凶鈴》的編劇和《K星異客》的導演的加入,讓影片多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萬能鑰匙》特別和《咒怨》有相似之處,同樣是一個單身年輕女孩、同樣是去到一個陌生的宅子、同樣照顧一個生病的老人、同樣發現了莫名其妙的事物,不過,與咒怨中鬼神怨氣的力量不同,《萬能鑰匙》靠的是神秘宗教和巫術的能力,這對於幾乎全體從小篤信基督上帝的他們來說,恐懼的力量似乎更大!
美國新任甜心獨角恐怖戲
南方哥特化風格的巫術之宅,雖然隱藏著無限秘密,不過,真正掌控全局關鍵--也就是負責專管那把萬能鑰匙的人,這個因為好奇差點送了命的的好奇寶貝,絕對是影片的絕對重心,而這個好奇心過強的女護士就是雖然年紀輕輕、但是靈氣逼人的凱特.哈德森,好萊塢甜姐的新任掌門人。這個一看就甜到像德芙巧克力般的甜心,向來就是觀眾的寵兒。票房顯著的《十天丟個郎》、《流行教母》,雖然都不是什麼商業大片,但這口味卻照樣有大批人喜歡,足夠說明她的甜心地位。不過和只能被觀眾接受在喜劇愛情片中摸爬滾打的前任甜姐梅格.瑞恩不同,年輕的哈德森一當媽,就馬上轉行求突破,本片就是哈德森的第一次恐怖探索,也是她第一個劇情片主角角色。
也許驚悚流派的電影真的美女們的突破口,要不怎麼一大堆內外兼備的女演員們,象妮可.基德曼,娜奧米.沃茨等都願意出演這種影片,秀秀自己尖叫的分貝?它的其他優勢不說,至少女主角通常是絕對主角,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幾乎連洗澡睡覺都不放過,每個鏡頭都有哈德森的出現,雖然配角陣容同樣強勁,可沒人能搶你鏡頭,何樂而不為?斑駁的樹陰、陰暗的池塘、雜草叢生的花園,剝落的油漆、門吱呀吱呀的移動聲和突至的雷雨,在我們完全放鬆之時添加突如其來詭異的聲音,風格化的剪切和神秘至極的伏都巫術的驚鴻一瞥。同時,《美版午夜凶鈴》編劇克魯格的劇本把怪異的氛圍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就算我們一點都不相信這些所謂的巫術,還是被嚇得半死!
電影影評
這部電影的結構還是非常不錯的,主要是圍繞了救贖、信則靈不信則不靈以及犧牲這三個主題展開。並且在最後的結尾,玩了一個花活,給人一種一唱三嘆的感覺。
一、救贖:
常言道:「子欲養而親不在」,講的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因為時間、能力或其他等原因沒辦法在父母身邊孝敬、伺候;等子女有了時間、能力或想要孝敬父母的時候,卻因為父母的過世而沒有辦法實現願望的一種表述。
本片中的卡洛林就是這樣一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護士:因為她幫助朋友樂隊的緣故,而被父親批評為虛度時光,所以父女不相交談。直到她的父親去世之前,她都不知道他父親的病。她不是因為時間或者經濟能力等問題沒能照顧她的父親,而是因為在她有時間、有能力照顧父親的情況下去作了她父親不贊同她所作的事情,以及她父親對她的不贊同而使她產生心理上的抗拒,故意不去關心她的父親,漠視她父親的存在。所以,她為了自我解脫,為了擺脫自我譴責,她選擇了護士、而且是專門照顧垂死老人的工作。在她的心裡,她一直對她的父親懷有深深的歉意,她想通過這個工作,這種方式,得到心靈的救贖。她之所以對垂死的老年病人比其他護士要熱情、親切,她之所以不只是照顧晚期病人讓他們安心的死去,而是盡力想讓他們康復,很大的程度是在為了彌補她從前的過失罷了。但因為做的時間長了,久而久之就對這類病人也由同情而轉變為一種感情。此時此刻,先前不太單純的目的,也逐漸變得崇高了起來。所以,到了後來,照顧晚期年老的病人,對她而言也不再只是一份工作那麼簡單了。
但在這部電影里,這個救贖的主題只是一個引子,只是一個引出她日後為什麼會去本的家裡照顧本的原因。很可惜的是,本片沒有在這上面做更多的文章。只是在後來,當卡洛林感覺自己有點支持不下去想要放棄令本康復目的的時候,在瞥到窗外無助的本和她和父親的相片時,這個救贖的主題才再一次出現,支撐著卡洛林繼續把她的信念持續下去。可以說,雖然這個主題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每次的出現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信則靈,不信則不靈:
呵呵,表面上看這句話,簡直象極了真理,但它畢竟不是真理。試想,誰都不是天生的教徒;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都是赤條條的: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沒有恐懼;有的,只是未經雕琢的混沌狀態。後天的環境對他(她)造成什麼影響,他(她)就會形成什麼樣的信仰。所謂的信仰,是指對某人、某種主張、主義、宗教或神極度的相信和尊敬,拿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榜樣或教程。換言之,信仰就是一個人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等的選擇和持有。
信仰很容易變成迷信。
每個人,可以說都是天生的無神論者,都是天生的沒有任何信仰的。不是到了狗急跳牆的時候,不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是不會產生什麼信仰的。但凡有一線生機,但凡憑借一己之力能夠解決問題,誰會願意相信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任何什麼神靈或者主義呢?但環境比人強,你總會碰上無能為力的時候;而這個時候,也就是你最脆弱的時候。在人的最脆弱的時候,人是願意接受任何他(她)從前所不曾接觸過甚至是厭倦的學說或者是主義,只要這個學說或主義一類的能幫助他(她)解決實際的問題。
本片中的卡洛林就是這么一個人。她不迷信,她不相信在美國南方很早以前就存在的什麼呼毒教。而這個教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你如果不相信它,它就不會對你產生任何傷害。一言以蔽之,信則靈,不信則不靈。但自稱願意接受各種觀點和知識的卡洛林,在極度的恐懼和巨大的生命威脅面前,不管願意不願意她都不由自主的相信了;她用呼毒教的方法把磚屑灑在房門口來試探維爾麗特,甚至用這種方法企圖免受維爾麗特和盧克的傷害。但當她按照維爾麗特遺失的符咒,採用白堊等材料在閣樓里擺下自以為能保護她自己的圖案時,卻恰恰陷入了維爾麗特,不,應該說是塞斯爾的圈套:卡洛林徹底相信了這個呼毒教。僅管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意識,和自己的幻象作斗爭,但相信了眼前一切的卡洛林還是被塞斯爾擊倒並附進了她的身體里。
其實,卡洛林最初也是出於「解鈴還須系鈴人」的目的,才求助於呼毒教高手如何解救因為相信了教義而在心理上強制認同及在葯物的控制下真的以為自己中風了的本。但看完本片以後,再回頭想一想,正是卡洛林這個出於善念的舉動,才最終把自己帶往了信仰的深淵和造成最終的結局的吧?這么一尋思,到讓人覺得後怕不已:好心竟然沒有好報!
你所信仰的信仰到底存不存在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為它存在並相信它的存在才是電影所最終要表達的。
三、犧牲:
本片中巫術主要是通過塞斯爾和賈斯提法這對90年前就死去的這對僕人教徒來體現的。而賈斯提法最重要的貢獻,無疑是發現了「犧牲咒語」,咒語的主要內容就是:犧牲別人,就會擁有那個被犧牲的人剩下的生命歲月。
呵呵,犧牲,這個一向以正面形象出現的褒義詞和英雄行為,在這里完全變成了因為要延續自己的生命,就算是採取不正當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也是合情合理的這樣一個奇怪的邏輯。而且在賈斯提法和塞斯爾的演繹下,大有變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偽真理的趨勢。
四、結局:
從這部電影的結局,明顯能看出來編劇和導演是花了一定心思的:被自己的幻象和塞斯爾附體的維爾麗特推過來的大鏡子砸倒的卡洛林,慢慢爬起來,有點猶豫並略顯生疏的點起了一根煙,優雅而慢慢的說出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還不錯哪,孩子.........然後,盧克律師走了進來。原來,塞斯爾在附到了維爾麗特之後又附上了卡洛林的身上,而賈斯提法則一直附在盧克的身上;並且他們一直認為,塞斯爾這次所附上的卡洛林,不僅比維爾麗特,甚至比塞斯爾原本自己的身體都要好。看到這里,我有點目瞪口呆,他們在作惡時,表現的竟是如此的自認為非常有理,甚至顯得有一點雍容華貴的味道。雖然不符合最終善良戰勝邪惡的套路,但這樣的處理竟然好像更容易讓人認同並以為是最合理的結果。總體而言,這個結局的安排是很奇妙的,很讓人震撼。很有點畫龍點睛的味道,讓全劇在平靜中達到了惡的最高潮。
當然,編劇和導演這樣處理,也是為了給賈斯提法和塞斯爾持續延續下去的罪惡找一個比較合理的說明,或者因此而留一個再拍續集的伏筆也說不定。但無疑的,這樣峰迴路轉的結果讓人有點難以接受:罪惡將會一直持續下去,他們還會繼續尋找可供犧牲的人來附體的。
五、最後的話:
這樣打著一部讓人以為是神鬼的驚悸片,從頭到尾其實都是人嚇人,甚至還給人一種很有一點推理破案的感覺。只是在最後,才添了一筆90年前所謂的冤魂附身的故事設定。這樣的架構,的確是有點別處心裁。沒有過多的子不語怪神亂力,有的只是人們深藏在心理深處的恐懼。能營造出如此的效果,和卡洛林的扮演者凱特·哈德森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個在演藝家庭成長、頗得父母真傳的甜甜,一改從前她飾演的甜美可愛的文藝片和喜劇片的形象,把一個為了救贖而捲入犧牲的卡洛林演繹的淋漓盡致,真的很有未來巨星的風范了。而本片在結尾階段扮演盧克的彼得·薩斯賈德,顯然是突然的放了一下光芒:原本不引人注意的他,在最後突顯賈斯提法附身的邪惡猙獰,還因為他一直以來律師的身份和文質彬彬的舉止做出如此突然的轉變,令人吃驚非小。
每一扇門都有一把鎖,但總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所有的門。這就是萬能鑰匙,但萬能鑰匙在這部電影里的地位顯然和它作為這部電影的名字的身份不符合。這部電影,其實整個都是在講卡洛林,一個不務正業的護士干起偵探、而又因為業務不熟從而造成自己為虎作倀的故事;一個為了救贖而最終犧牲的故事。
❹ 電影界的暗語:真正的電影人只用鏡頭說話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看完了電影,也覺著這電影不錯,興致沖沖地去看影評,結果……
整個世界觀都顛覆了!
OMG!為什麼!而且更坑爹的是, 你居然覺得他說的都是對的!
那我呢!我剛剛在電影院里都幹了些什麼?!!!
瞬間覺著整個世界都充滿了陰暗有木有……
不過,你也且不要自暴自棄。
因為你足夠幸運地點開了這篇影評,也足夠幸運地遇上了閃閃發光的我—— 我 ~
咳咳,好了,切入正題……
今天呢,我就帶著大家以 《鋼的琴》 這部電影為例,窺探下電影界的暗語。
有人就表示驚奇了, 電影界還有暗語?OMG!
我就只能摸摸胡須告訴你,那當然了!
寫小說的用的語言是文字,拍電影的用的語言當然就是鏡頭。
之所以咱們在很多情況下都看不出這部電影到底在講些什麼,就是因為咱們只顧著看它的情節走向,而直接忽略了它的電影鏡頭。
但是,拜託啊,電影畢竟不是小說!不過能用小說筆法拍出電影的也大有人在,這一批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普通商業片 。
基本上你去電影院里看的那些所謂的商業片, 又沒內涵又沒深度的 基本都屬於這一類。
當然了,這些都是菜鳥電影人才會乾的事情。
高逼格的電影人當然是不屑用這種看著就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境。
就像是高逼格的魯迅才不會寫出 「我的後園種了兩株棗樹」 這么無聊的話,而是瀟灑地寫出 「我的後園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么牛逼哄哄的話。
所以說,從簡單的故事情節來看導演到底在講什麼簡直就是小菜鳥們才乾的事情!
那麼到底要如何從鏡頭來看故事呢?
我們先來看《鋼的琴》這部片子的 主線情節 :
男主人公叫陳桂林,是個鋼廠下崗的工人,有一個妻子叫小菊,有一個女兒叫小元,還有一個情人叫淑嫻。
妻子小菊跟了一個賣假葯的富豪跑了,於是想跟桂林離婚,條件是要帶走女兒小元。
小元說,誰給我買鋼琴,我就跟誰走。
男主無奈之下就帶領了一大批下崗工人一起做了一架鋼的琴。但是女兒還是跟前妻走了。
很簡單的家庭倫理劇的模式。
但是我們其實從影片拍攝的質量等方面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 這絕對不是一部普通的商業片!
如果沒看出來?那也沒事,其實我們還有另一種方式可以檢驗這到底是不是一部普通商業片。那就是 看細節 ,並且 根據細節提出問題 。
就《鋼的琴》這部電影來說,能提出的BUG實在太多了:
如果工人們做鋼琴只是為了贏回小元,那為什麼最後小元都不跟桂林了,他們還堅持做鋼琴?
影片里時常提到的那個要炸的兩根煙囪,到底想干什麼?
還有時常莫名其妙地去偷鋼琴,稀奇古怪地出現的西班牙舞等等等等。
這么一列舉你就感覺這電影簡直是亂七八糟!
你都不敢相信了,這是一個專業電影人干出來的事?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確定了, 如果主線根本不靠譜,要麼是導演真的有問題,要麼就是我們看到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故事情節!
那到底去哪裡看真正的情節呢?
我們此刻就要回到剛開始的話題—— 鏡頭 。
我們首先看一個電影剛開場時的鏡頭:
這是整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也是直接奠定了整部電影敘事的鏡頭。
熟悉這部電影的朋友們估計都已經想到了,這個鏡頭的時候,正是桂林跟小菊兩個人談離婚的時候。
但是這時候,我們再細細地看這個鏡頭的時候,其實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這個鏡頭實際上是被一分為二的。
右邊站的是 前妻小菊 ,往後看是一個 屋子的房檐 。但是那個房檐長得十分奇特,都有點 像是鳥的翅膀 了,還是 展翅高飛 的模樣。再往後看,是一片 蓋得還不錯的小樓 ,甚至還 有點綠化 作為點綴。
再看另一邊,左邊站的是 男主陳桂林 。背後依舊有房子 另半邊的屋檐 。但是這一邊的屋檐卻是 殘破不堪 的, 只剩下了框架 , 鳥飛不起來 的模樣。往後看是一片 待拆遷的破舊房子 ,而且整個 景深 都 被拉近 了。
於是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是 兩個世界的人 ,一個是 新時代的有錢的富人 ,一個是 舊時代的沒錢的下崗工人 。
直接就給我們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分界線。
再接著看,我們其實會發現, 桂林和女兒小元 之間也是有一塊簾幕相隔的。
再到 桂林與哥們兒王抗美 。
小元與兩個下崗工人 。
桂林們與老師們 。
好多人都被用一些 分界線 隔開了, 人與人之間是近的,但也是遠的 。首先就給這電影上了一層 封閉的,隔絕的 色彩。
在觀影過程中,我們或許有些觀眾是注意不到這些分隔的。
但是又因為這些導演 故意設置的阻擋視線的物體存在 ,實際上也會讓我們在心理上 直接產生出一種壓抑的不適 ,但是 又說不出口 的那種。
其實這種感覺就是 電影人帶給你最為真實的感受 。
他們不會直接說,哎!都注意了!演員現在要哭了,他要表現的是一種悲傷的感覺!
但是他們會直接讓你感覺到悲傷,甚至演員不哭,但是你心裡有一種 跟演員同步的共感 。這實際上就是電影人最為高超的地方。
我們再往下看,這部電影除了設置很多隔絕的壓抑,還設置了很多強烈的對比。
比如說 小菊的超現代與桂林的古老舊 ; 小菊的有錢與桂林的沒錢 。
桂林、淑嫻自身的 物質的匱乏與精神的豐富 。
甚至整部電影情節的設置都是你 看上去似乎莫名其妙,但又同時順理成章 的強烈對比。
在這些看似亂七八糟的對比之中,其實形成了一種 很大的落差 。這種落差我們可以稱之為 張力 。
正因為這種張力的存在,其實也在我們心中直接 挖出了一個大坑 。我們似乎都覺著 空落落的 ,但又說不上原因。
其實我們聯系電影就會突然發現,這種 既感到隔絕、封閉,又感到莫名空落落的感覺 ,實際上是 男主桂林所代表的一大批下崗工人們的真實感覺 。
在他們製造鋼琴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又是包琴弦,又是做琴板的。
神吶, 這幾個大男人居然真的造出了鋼琴?!
他們簡直是 無所不能 !
可是呢,這批 無所不能的人 就因為下崗了,所以不是 上街賣唱 ,就是給人家 配鑰匙 ,甚至還有 當了黑幫老大 了!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但這同時,也 真的是現實 。
這些人空有了一身本領,但是卻無處施展。其實這也就同時解釋了, 為什麼做鋼琴這件事一點好處都撈不著,但是這些人還是像拼了命似的上心。
在鋼琴做好的時候,有一段很有意思的 西班牙舞 。但是要是你用心,其實能感覺這舞蹈就像是在 獻祭 。
這些人做出了鋼琴,顯示了自己的身懷絕技。但是待鋼琴做好之後,也就是這批人金盆洗手之時。
這獻祭獻的不僅是鋼琴,也是自己的手藝。
那兩個煙囪最後終於也是炸了,但你以為被炸掉的真的是煙囪?
看這圖你也發現了, 這明明炸的就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小元最後跟了媽媽小菊,跟的其實並不是什麼倫理綱常,而是前進的腳步……
於是到這里,我們整部的電影也都解讀完了。
是不是很崇拜我~
點擊贊賞,我會更加努力碼文哦~
咱們下期再見!
文末點贊~大吉大利,今晚吃雞φ(>ω<*) ~
該文章由小朕先生獨創,轉發請詢問作者並註明出處,謝謝。
❺ 美國的一部變態血腥電影,最後一個女的被地雷炸碎了,裡面幾個人都是
紫宅
3.3分
主演:汪東城佟麗婭鍾凱唐文龍
導演:潘恆生
類型:恐怖愛情劇情驚悚
看點:鬼恐怖驚悚嚇人白富美
時長:93分鍾
年代
❻ 國產偵破老電影
黑三角(1977) - 故事梗概
我北方某城松濱市。敵特竊取我「110號人防工程機密」後,迅速將其轉移到松濱市交通點,並立即通知了國外的特務機關。不想這一密碼被我公安機關截獲。在公安局洪局長的部署下,偵察科長石岩,偵察員蘆德慶、高潔、李虎投入戰斗。特務邢祥用取貨單取走兩把奇特的小鑰匙後,在北去的國際列車上被人擊斃,鑰匙被拿走。石岩等人經過分析,順著鑰匙的線索,找到了配鑰匙的於秋蘭,於秋蘭在勞動人民文化宮擔任鋼琴伴奏,她的母親於黃氏是賣冰棍的。石岩等人通過細致的調查,終於查清於秋蘭是個無辜的受害者,於黃氏才是埋藏很深,陰險、狡猾的特務,她是通過指揮計程車司機孫福,利用於秋蘭的同學姚桂香寄來的畫報,和她的外國主子聯系的。於秋蘭的身世被查清後,被爭取過來。公安機關決定以石岩的照片換境外取貨人郎井田的照片,搶先和孫福接上頭,拿到了取貨用的信物——半個翡翠扇墜。郎井田遲了一步,沒能接上頭,只得跑到當年的姘頭於黃氏家中,此時得知扇墜已被取走,便決定和貨主貓頭鷹直接見面,拿走「110機密」。石岩、郎井田、貓頭鷹同時來到接頭地點——古炮台內。由於郎井田沒有接頭信物,貓頭鷹死也不肯將貨交出。乘二人正在狗咬狗之時,石岩拿到了藏有「110機密」的銅蛤蟆,迅速將他二人抓獲。並機智地將裝有定時炸彈的銅蛤蟆裝入貓頭鷹的口袋,迫使貓頭鷹自己打開了銅蛤蟆,石岩順利地拿到了「110機密」。 影片通過我方公安人員偵破和劫獲「110號人防工程」機密情報的密碼的經過,表現了我公安人員的機智、勇敢、和廣大群眾頭腦中較高的警惕性,同時也表明反動派時刻准備顛覆社會主義的企圖。 這部產生於粉碎「四人幫」不久、電影開始復甦、處在艱難起步階段的影片,自然還帶有「四人幫」時期模式化的痕跡。如我方人員中必有一機智多謀者、一個簡單魯莽者,而敵方的人物則滿臉陰險狡詐。但我們也能看出,創作者正在力求掙脫以往條條框框帶來的束縛,摸索一條反特、偵磁片的新途徑。 影片中的主題歌曲,清新優美,充滿蓬勃向上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