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今年電影市場這么差,為什麼還有人投資電影
每年上映這么多電影,並不是所有電影都能盈利,從票房賬面上看,90%以上的電影都是虧本,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瘋狂去投資呢?這裡面投資電影的目的都不一樣。
有些問題比較敏感在這我們不做過多解釋,簡單來跟大家說說吧。
第一種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那就是洗白,有些人就是通過投資電影把灰色收入(具體大家都懂)合法化。這些投資電影壓根不是為了賺錢,就算電影虧本,他們還是賺的,比如投資5000萬,電影票房1個億,票房分賬大概是3000萬左右,但是能把5000萬洗成3000萬那也是賺的,對不對?對於這種人,不是血汗錢花多少都不心疼,有錢花不了才蛋疼。
但是這種情況是相對比較少的,有很多人以為大部分電影都是洗錢,這個有失公允。
第二種是賭博心態。誰也不知道拍出來的電影能不能火,萬一火了說不定把前面幾部電影的虧本都賺回來了,這種例子很多,比如《瘋狂的石頭》製作成本350萬人民幣,全球票房收入卻是2700萬人民幣,回報率7.7倍;還有《失戀33天》 製做成本890萬人民幣,票房收入4億人民幣, 票房回報率達到45倍。
⑵ 中國大部分電影虧本,人們還搶著投資,難道真的在洗錢嗎
有這種可能。但大部分並不是在洗錢。因為在拍電影的過程中,能夠衍生出非常多的相關產業。比如說網路上的收入,電視收入DVD版權收入以及演員流量收入。雖然電影比較虧錢,但是通過其他的收入還是能夠回本的。並且有些電影有政府的專門補貼。
⑶ 關於拍電影洗錢的問題
舉個例子 假設一部電影的成本是一億,對外說是五億,要洗的錢有十億。那麼就可以洗白四億,剩下的可以通過票房造假洗白五億。相當於用一億洗白十億,自己還有九億剩。其實像這么大面額的錢不會通過內地電影洗白,也有別的方式。像澳門賭場之類的。
⑷ 影視劇給明星的片酬是天價,一部影視劇靠什麼掙錢
明星拿了天價片酬是占據一部劇投資的大頭的,而影視劇也依然能賺錢,所賺的錢是從插入廣告,還有後續賣給電視台或者是網站,以及所謂的洗錢活動。
可以說那種天價片酬,卻拍出了許多的爛劇,這也是娛樂圈中的一種病態。可是卻有許多人前仆後繼的湧入這個市場中,這是因為背後的收入非常的可觀。不要看那些人拿著天價的收入,但是背後卻有一些灰色市場進行洗錢活動,這也是為何之前一些明星被曝出偷稅漏稅的原因。
⑸ 娛樂圈洗金幣啥意思
娛樂圈洗金幣就是洗錢。
某導演在私下聚會的時候曾經透露:有人給我500萬拍電影,但要走三千萬的帳,被我給拒絕了。開玩笑,現在的行規早就不是這個價碼了。
這個套路是這么走的:對外號稱1億的投資,3000萬分給明星,簽個陰陽合同,實際給她500萬,附帶條件某某某,你懂的;2000萬請個大導演,實際給他300萬意思一下;3000萬請個草台班子的國際製作團隊,實際給他300萬(五毛錢特效就這么來的),剩下2000萬才是正常拍電影的錢。
這樣的電影賺了更好,不賺也把1億的黑錢洗成正常收入了。
洗錢:
洗錢(Money Laundering)是一個金融行業專業術語,是一種將非法所得合法化的行為。主要指將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芝加哥黑手黨一個金融專家購買了一台投幣洗衣機,開了一個洗衣店。每天晚上結算當天洗衣收入時,他將非法所得的贓款加入其中,再向稅務局申報納稅,稅後贓款就全部成了他的合法收入,這就是「洗錢」一詞來歷。
⑹ 陳凱歌的電影票房一般,回報率也不是很高,為什麼投資人還會讓他繼續拍片給他燒錢呢
陳凱歌導演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的,即使是很多人並不清楚他到底拍過那些電影,但是很有趣的一點是對他的名字卻很是熟悉。而因為種種的原因,在一些稍微懂行點的人就會產生了一些疑問了,陳凱歌其實所拍攝的這些電影的票房都很是一般,而且回報率也並不高,可以說是很低了,但是為什麼還會有這么多的投資人願意投資他去燒錢拍大片兒呢?
至於電影能不能上映,上映以後有沒有效果,或者是能不能回本,這些都沒什麼關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洗錢。總之,陳凱歌電影一般,但是仍有人願意投資,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們怎麼看呢?
⑺ 黑幫的錢為什麼投資到電影里(洗黑錢),往別處花不行嗎
這涉及造假帳的問題,簡單地說,A、B都是某人開的公司,A花一百萬借B的場地拍戲,B收入一百萬,這樣二百萬就漂白了。
這也與當時香港電影十分景氣有關,拍電影是有賺無賠的生意。除了洗錢外,這些人脅迫演員拍戲,片酬爛尾(不給足片酬)是家常便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