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源聲音在電影中不僅僅參與敘事還可以干什麼
還可以刻畫人物。
聲音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刻畫人物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人物的對白中,了解到某個人物的性格特徵,比如《理智與感性》中的姐妹倆,姐姐與妹妹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兩個人的對白也完全展示了姐妹彼此不同的思想和性情。而獨白更能體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是一個人物內心真實的聲音,完全流露出本人的真實想法,用獨白來表現人物特性是最明白不過的。
電影聲源的種類分為三種形式:人聲、自然音響、音樂。
一、人聲
人所發出的由音調、音色、力度、節奏等因素所組成的聲音以及人的話語。是人類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聲音手段。
二、自然音響
除了人聲以外,在電影時空關系中所出現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環境中的一切音響或雜訊。有時群雜聲亦起自然音響的作用。
三、音樂
從純音樂形式轉化而來的電影視聽手段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它被納入了電影的時空關系之中,從而獲得一個為純音樂所不具備的電影空間,因此其性質完全不同於純音樂。
電影音樂基本上分為聲源處於事件或敘事空間的音樂和非事件或非敘事空間的音樂,前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英子在音樂課上唱的《小麻雀》或《離別歌》,後者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片頭出現的管弦樂隊演奏的「離別歌」。
⑵ 電影中聲音的作用 4/29
首先,聲音在電影中的最大價值就是 模擬現實中的聽覺感受 , 讓觀眾身臨其境 、感同身受。比如,畫面是一片森林,聲音就是去塑造一個空間上的聽感。再比如《星際穿越》這部電影,很多人在看的時候會覺得「不舒服」,從聲音設計的角度來解釋就是,電影加入了很多特殊頻率的雜訊,從而讓觀眾感受到穿越黑洞時的無助。
其次, 聲音還可以為電影創造一些實際的功能 。比如,不想讓畫面看起來太血腥,可以通過聲音去調動觀眾的生理反應,同樣也能表現出暴力和殘酷;再比如,受到影片預算的限制,雇不了那麼多的群眾演員,或者沒有能力去很多地方實景拍攝,聲音就要承擔起營造影片地域感、社會感和時代感的功能。
此外,聲音還可以 脫離畫面,單獨敘事。同一個聲音會勾起觀眾的不同情感和回憶 ,比如,聽到《新聞聯播》的開場曲,就知道是傍晚的時間;聽到留聲機的歌聲,就會讓人有一種老上海的年代感。聲音的這種「符號化」可以運用到電影中,起到塑造人物造型和情境暗示的作用。比如,電影《風聲》里有一個司令的角色,經常拄拐杖。趙楠和團隊在做聲音的時候, 給拐杖加了一個聽起來很特別的金屬彈跳聲,它成了這個人的標志 ,只要聽到這個聲音,觀眾就能想到這個人物。
⑶ 音樂在影視電影中起著什麼重要的作用
1、通過音樂主題的貫串發展、矛盾沖突、高潮布局,達到對劇中主要人物的歌頌或批判,幫助明確電影的意義。
2、用音樂加強人物的動作性、心理活動,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鮮明生動,可以為電影加不少的分數。
3、暗示劇情的進展或延伸。這樣的音樂,有時先於畫面的視覺形像出現,例如在困難的時刻預示勝利和希望,在順利的時刻預示艱苦挫折;有時後於畫面視覺形像出現,延展戲劇情緒。
4、引起一定時間(古代的或現代的)、空間(人類世界的或外空間)、環境(人間或仙境)的聯想。
5、加強影片的總的藝術結構。電影音樂雖然是分段陳述的,但是通過分段陳述的結構,能反映出影片總的藝術結構。
6、增加立體感。人類習慣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感受客觀事物。結合音樂的聽覺形像,音樂旋律的起伏,和聲、對位的織體,色彩豐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現聽覺形像的立體感。音畫結合可形成「四維時空」的運動著的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