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愛笑兄弟終成大器,21年最好網路電影,崔志佳導演《別叫我情聖》
網大如今似乎已經成為爛片的代名詞。在三大主流視頻平台上,沒有幾部網大能看得下去。基本上都是圈錢之作的爛片。
在2021年出品的網大,能稱得上是電影的網大,也就是宋小寶的《發財日記》和《興安嶺獵人傳說》。
前者是用大銀幕要求,拍出來的宋小寶轉型作品,並且集結了馬麗,沙溢這樣的明星陣容。而《興安嶺獵人傳說》,則是靠不尋常的劇情內容脫穎而出。
而剛剛上線的《別叫我情聖》,上線首日,就獲得貓眼熱度第二名。對於這樣一部沒有明星,題材也很普通的輕喜劇電影,的確難得。
影片導演編劇主演都是崔志佳,演員中最有名的演員,也就是德雲社的胖子孫越,還有就是一直跟喬杉搭檔的大鬍子修睿。除了這三個熟臉演員,其他的演員都是籍籍無名的演員。
中年作家陳東南(崔志佳飾),因為救一個馬路上的孩子,而被車撞了,出了車禍。然後,穿越到2002年的時空。
回到2002年的陳東南,想著去改變自己和兩個好朋友的命運。但他最想改變的人,是在2002年,因為車禍去世的女朋友沈黎。當時,女朋友正好坐在他開的的電動車上。
他幫名字叫「辣根」的計程車司機朋友賭球,結果,辣根把贏來的三萬塊丟了,並且還跳了樓。但是,在住院的過程中,卻認識了他二十年後,離婚再娶的女朋友。
他幫名字叫「三條」的朋友,提前追求以後的結婚對象,想讓三條盡快富起來,因為他的結婚對象是個富婆。
他同時,還要幫助年輕的自己,勇敢追求自己的戀人沈黎,只想讓他們盡快在一起,並且錯過2002年7月2日的下午三點半的時間。因為,他和沈黎是這個時間出的車禍。
最終,陰錯陽差之下,年輕的陳東南和沈黎終究還是沒能躲過那個車禍的時間。在最關鍵的時刻,穿越到2002年的陳東南,用自己的生命,擋住了年輕的陳東南和沈黎。
20年後的陳東南,終於寫出了一本大火的書《一眼一生》,講述了一個非現實主義的愛情故事和一場穿越。講述了兩個自己和一個女人的感情糾纏。
在上面的故事背景上,一些喜劇元素被加進到電影中。比如和黑心老闆孫越的鬥智斗勇。比如辣根和未來女友孔月的無厘頭糾纏。當然,還有因為穿越,帶來的各種「認識差」笑料。
票房50億的《你好,李煥英》,也是穿越到1981年的賈玲,為了讓母親李煥英更幸福,而做出了種種的努力。
在努力幫助母親的過程中,又通過沈騰,張小斐,陳赫這些人物的設定,帶來了各種當時環境下的笑料包袱。但最終影片所要表達的,仍然是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傷。
而《別叫我情聖》所要表達的,是那種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為了愛情,可以為之付出自己生命的感情。這樣看似不成熟的「愛情觀」,同樣也令人感動和懷念。
跟《你好,李煥英》不同的是,《別叫我情聖》中的年輕李東南,沈黎,辣根或者三條都是不知名的演員,自然而然,影片就沒有沈騰,魏翔或者喬杉這樣的明星,在《你好,李煥英》中,帶來的那種天然的笑點。
但總體上,《別叫我情聖》在煽情的處理上,達到了那種畫龍點睛式的淚點效果。在喜劇包袱上,也是處理得自然而然,而不是硬要去撓觀眾的咯吱窩。
愛笑兄弟團,曾經是小品時代的一股主要的喜劇力量。但是後來,因為內部的各種原因,主要的成員各自離開,各自發展。
現在的「愛笑兄弟團」成員,依然活躍在喜劇舞台上的人,是張一鳴,喬杉,修睿,潘斌龍還有佳佳,也就是崔志佳。
張一鳴一直做配角,隱隱有黃金配角的感覺。無論是《西虹市首富》中,給沈騰做配,還是在《大紅包》中,給包貝爾做配角,張一鳴都表現出色。
而喬杉憑借大鵬的《屌絲男士》中的「大寶劍」成名,後來又和修睿在《歡樂喜劇人》中獲得了很好的觀眾緣。雖然沒有什麼獨立的作品,但早就是很多喜劇電影中的男二和綜藝咖了。
而當時的「愛笑兄弟」中的顏值擔當崔志佳,卻一直作品不多。參加過兩季《歡樂喜劇人》,剩下的,就是在一些電影中打打醬油了。並且,據說他一直受抑鬱症的困擾。
但這部《別叫我情聖》,卻是崔志佳獨立的作品。無論是編劇,導演還是主演,都是他一個人操刀。並且,崔志佳自己的公司,北京嘉喜文化傳媒,也是《別叫我情聖》的主要出品方。
只可惜,在《別叫我情聖》中,其餘愛笑兄弟中,只有修睿一個人出現。如果可以再多幾個「愛笑兄弟」出現的話,那這部電影就更完美了。
如同電影要表現的主題一樣,畢竟,「爺青回」也是很多觀眾,在心中,讓自己不時會感動一下的情節!
⑵ 一萬元錢可以拍網路大電影嗎
可以的,只要你有一個好的劇本和演員,給你舉個例子吧:鬼影實錄 成本1萬5000 票房$107,918,810,當然這都是大神級別的逆襲電影。你手裡面的一萬元,只要你有足夠的創新,絕對可以拍出來的,加油吧。
⑶ 院線電影與網路付費電影差別大嗎
院線電影,顧名思義,經國家廣電總局備案和送審通過,頒發有公映許可證,允許在電影院和網路平台上映的影片,影片出品方擁有影片的所有權益。它在電影院放映之後,也會放到「央六」和各大視頻網站上播映。
網路電影。俗稱「網大」。並不是在網路上播放的電影因為院線都是網路電影,因為院線上放映結束下檔之後,也會放在網路上播出。這里所說的「大」,是區別於網路上的微電影的「微」。
成本 因為院線放映是純市場行為,低成本拍攝的電影很難進入電影院放映,所以,加大放映成本,使得電影從藝術到技術的質量提高,這樣的電影拍攝成本一般不低於500萬,高可以到幾個億;網路大電影,就是專門為網路播出而拍攝的小成本電影(一般不上院線)。拍這樣一部電影,成本一般幾十萬到一兩百萬。
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則是網路電影硬傷。網路電影的故事情節設計在觀眾心目中,總結而言就是「屌絲的身子,高富帥的心」,讓人貽笑大方。
最近,愛奇藝的網路大電影開始實施「兩次備案」,即「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規劃備案」相當於院線電影拍攝前的立項備案;「規劃備案號」就相當於院線電影的拍攝許可證;而通過「上線備案」最終取得的「節目備案號」就相當於院線電影的「龍標」(公映許可證)。
備案制 院線電影是「一備二審制」,即省級廣電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電影製片單位的電影劇本(梗概)立項備案工作和電影片的初審工作,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電影片的終審工作。目前,部分地區的影片終審職權也已經下放到了省級廣電部門;而網路大電影是「兩次備案制」,即「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兩次備案都是提交資料給視頻網站,由視頻網站統一報備。
備案周期、方式 院線電影立項報備只需要7個工作日,拍攝前需要向電影局報備公示,取得《拍攝許可證》;而網路大電影由視頻網站進行統一報備,取得「規劃備案號」。立項報備需要20個工作日(廣電審核)+5個工作日(視頻網站自審),廣電總局定期抽查。
報備平台 院線電影一切報備審批都是在廣電總局的電影局;而網路大電影的報備(由視頻網站統一進行)卻是在「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信息備案系統」。
立項備案 院線電影和網路大電影提交的資料差不多,甚至院線電影比網路大電影更加迅捷,但備案容易,拿「龍標」難啊!院線電影的成片審查所提交的資料要比網路大電影登記提交的資料復雜得多!一旦以院線電影備案,但最終沒拿到龍標,那就不能再以網路大電影的形式在網路上播出。
⑷ 如何評價網路大電影
看這些的人群不太重合,所以你看不順眼。你讓那些天天聽MC天佑喊麥,看歡樂喜劇人這樣讓人尷尬癌發作的節目的人去評價這些作品,得到的結果是:真好,這電影帶勁兒,搞笑。所以呢,人家就是賺這部分人錢的,你也別忿忿不平,中國14億人,樣本太大,你看看,那些高原大蘿卜,深山大蘑菇,乾枯幺蛾子之類的這些都有人能把它滋補佳品,今天直接空嘴吃,明天萃取精華含著吃,還不亦樂乎呢,這些人努力拍網路大電影怎麼就不行了,只能說你們三觀不合,不是給你看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