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豆瓣8.3分電影《桃姐》:a simple life朴實的一生
人生短,行路難,日向晚,聲聲慢。
電影《桃姐》的英文名字被翻譯成《a simple life》,有點驚愕的同時又不得不感嘆,這的確是桃姐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本故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桃姐的原名叫鍾春桃,原籍台山,自幼家貧,出生後不久就被別人收養,養父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殺害,養母沒有能力照料她,輾轉之中,桃姐被安排到梁家充當家佣,自十三歲起先後照顧過梁家四代人,共六十多年。
六十年,有多少人的一生還不足六十年,而桃姐幾乎把自己的畢生都奉獻給了梁家。但她到底是值得的,因為在古稀之年真的被梁家人照顧的很好。
整部電影幾乎沒有什麼起伏,卻會在某一個細微之處讓你忍不住淚目。這裡面的感情真實到讓你覺得未加修飾,讓你深入其中確信自己也在參與著他們的生活。
電影鎮滲州的開頭桃姐去菜市場買菜,這么多年遊走於廚房煙火氣中的她,對菜品自然是嚴苛的,她去了慣常的那家店,年輕的店員嘴裡笑著跟她打招呼,手卻不自覺地將冷庫的空調又調低了幾度,我不知道這個舉動是玩笑還是嘲諷,只是進去裡面挑蒜的桃姐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問今天怎麼裡面這么冷。然後鏡頭切過。
我希望他們只是開了個玩笑,可他們嘴角的壞笑里有掩飾不住的嘲諷和看不起。畢竟沒人逼他們善良。
買菜回家後,桃姐准備好晚餐,把盤子旁邊的湯汁小心的擦拭乾凈,細心地切好水果。等羅傑吃完,自己才端起一碗米飯在廚房裡吃起來。桃姐真的是把羅傑照顧的很好,這點從她第一次暈倒被送入醫院就看出來了。一個人在家的羅傑甚至連洗衣機都不會用。
不過從那之後,中風的桃姐也了解到自己已經沒辦法照顧羅傑少爺了。她說想去養老院,羅傑問她喜歡那種地方嗎,她點點頭。其實不過是為了少給羅傑添麻煩,但羅傑以為她是真的喜歡。
羅傑認真地幫她篩選設施更完善、服務更周到的養老院。
當她真的住進了養老院,看著這里奇奇怪怪的人兒,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吃飯時,只因一名老人把菜撒的到處都是,就被旁邊的老人嫌棄,一邊責備「怎麼連飯都吃不好」,一邊揪住了他的耳朵。我不知道桃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看著這一切,只是在羅傑問她住的習不習慣時,她會笑著點點頭。
別人指著來看桃姐的羅傑問:「這是誰啊?你兒子嗎?」桃姐猶猶豫豫御蔽沒有吱聲,羅傑看了她一眼,笑了笑:「哦,我是她干兒子。」
桃姐欣慰地笑了,這一聲「干兒子」讓她覺得一生辛苦從未被辜負,讓她覺得一路走來,即使艱辛,卻不枉此生。
後來桃姐情況惡化住院治療時,牧師拉住她的手說了這樣一番話:人生最甜蜜的歡樂,都是憂傷的果實;人生最純美的東西,都是從苦難中得來的;我們經歷的磨難,是為了能夠讓我們更好的安慰別人。
可我們經歷的那些磨難,真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安慰別人嗎?
我並不知道,也未曾有人給過我答案。
桃姐用了數十年人生撫養羅傑長大,把他當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疼愛,她幾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但她終歸是值得的,因為真的是被羅傑當做家人來對待的。
桃姐雖然是孤兒,但從不孤獨,她是被一整個家庭來愛著的。
所以她是那麼善良可愛,羅傑也是一樣。
在照顧桃姐的那段日子裡,羅傑跟自喊伍己的姐姐說過這樣一段話:有時候覺得,我跟桃姐都走運,前幾年我要做心臟手術,那個時候桃姐健健康康的照顧我,如果不是她,我也不會好的這么快,現在她中風,我也有時間可以健健康康地照顧她,時機剛好。如果倒過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上天一定有一台超級強健的電腦,安排著我們全世界幾十億人的命運。
是啊,有時候我也在想,上天是不是從每個人出生起就安排好了每個人的命運,比如一個人一定會遇見誰,分開或者繼續皆有定數,比如一個人一定會經歷什麼,成功還是失敗也皆有定數。
比如現在出現在我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是被上帝安排好一定要出現在我身邊的人,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真的很想好好謝謝上帝,謝謝他把最好的都給了我。
桃姐很好,羅傑很好,這個世界很好。
明天,也很好。
Ⅱ 電影《桃姐》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桃姐》,很有感觸。影片由葉德嫻飾演劇中的傭人桃姐,劉德華飾演劇中桃姐受雇的僱主的次子羅傑。桃姐在羅傑家一做就是60年,從自己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去做他們家的傭人,在多年的照顧與被照顧過程中,已經與羅傑家形成了一種沒有親情卻勝似親情的感情與關系。
桃姐,從二十多歲來到羅家,一直到年老。桃姐剛來時,羅傑很小,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生意又很忙,基本上都由桃姐在帶他。直到羅傑家裡全部搬到美國後,羅傑因為工作在香港,就沒有搬過去,抑或是他還是比較喜歡香港。
桃姐也留下來判臘,在香港照顧他一直到現在。影片一開始,桃姐在菜市場買菜,她挑選菜的時候,十分仔細,問問價格,看看菜葉顏色,聞聞氣味,終於在逛遍菜市場,甚至還去了一家賣魚的冷庫里,挑選買好了羅傑喜歡吃的蔬菜和魚。
回家後,桃姐又開始洗菜、做飯,在一番忙碌後,熱騰騰的菜飯上來。端上米飯遞給羅傑,整個過程中,桃姐與羅傑一句話都沒有,羅傑先喝一碗湯,開始吃飯,用筷子撥開魚皮,鮮嫩的魚肉露了出來,羅傑吃的津津有味,最後全部光碟。
吃完後,桃姐又泡好了茶,遞給了羅傑,羅傑喝了口茶,開口說,想要吃牛舌。桃姐在廚房間邊吃飯邊說,你還想搭橋啊,還吃牛舌。
事實上,羅傑在早前因為工作勞累加上飲食不規律,經常加班加點,吃的東西多是高脂肪等食品,造成心臟不好,還做了心臟心臟支架手術。後來,在桃姐的精心照顧下,很快恢復了,因此,桃姐在羅傑的食物上更加註意了。
影片中沒有任何矯揉造作的地方,每個情節都很自然很委婉很含蓄。
影片的轉折點是在桃姐中風了,桃姐中風後,右半邊身體癱瘓,行動不便,送到醫院後。羅傑自己一個人在家,他要洗衣服,可是連洗衣機都不會用,就拿來說明書一步步學習。顯而易見,羅傑在生活方面,基本上都是由桃姐在照顧,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因為桃姐行動不便,自然照顧不了羅傑。而且桃姐已經70多歲了,年紀已大,她在出院後自己主動提出要去養老院。後來羅傑在自己朋友的推薦下,把桃姐送去朋友的養老院。如果在家裡,羅傑要上班也照顧不了,在養老院有護工照料以及其他老人陪伴。
在養老院的生活中,桃姐看到了很多老掘納滑人,他們個個都是像被家茄改人拋棄了的孩子,每天吃飯喝水都等著醫院護工來安排。每次家人來看望一次,他們都像過年似的,十分開心。
剛開始,桃姐也十分不習慣,後來和院里的老人熟悉後,慢慢開始融入進來。
羅傑在桃姐去養老院後,經常過來看望桃姐,問她是否缺東西,給桃姐錢,等等。每次來了,都要說自己是桃姐的干兒子。看的院里其他老人都十分羨慕。
而桃姐,為了不給羅傑增添麻煩,每次都讓他不要再來了,這里啥都不缺少。而每次羅傑來,桃姐又會一直坐在窗戶邊盼望著等待著。
後來,羅傑拍的電影開首映會。羅傑邀請了桃姐去看,桃姐十分開心,把自己的好衣服都拿出來,甚至描眉畫眼,花了個淡淡的妝容。首映那天,桃姐很開心,很幸福,在自己年老的時候,經歷了她不曾想過的事情。
羅傑每次只要有時間,都會來養老院陪伴桃姐,直到桃姐不能行動,用輪椅推著走路,羅傑還是一如既往的經常過來陪伴。
最後,桃姐在羅傑的照顧下,安然走向生命的終點,羅傑在教堂牧師的禱告中,送走了桃姐。影片中,令人感動的是,桃姐與羅傑只是僱主與傭人間的關系,可是他們之間的感情卻勝似親情的關系。
桃姐在羅傑家做傭人自年少時一直到年老做不了了,整整60年。在羅傑生病時,因為她無微不至的照顧,羅傑很快身體變好。在桃姐年老癱瘓後,羅傑反過來照顧桃姐,用他力所能及辦到的事情,讓桃姐開心,帶桃姐去吃好吃的,帶桃姐去首映會等,直至桃姐離開人世。盡到了一個兒子該做的事情。
看完影片後,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現在的家庭都能像桃姐和羅傑之間的感情一樣該多好呢,可能就不會發生很多悲劇了。
Ⅲ 電影《桃姐》的幾個問題
1、桃姐是個很挑剔做事很嚴謹的老僕人,尤其是對下廚這方面的事情就看得出來,華仔媽媽是因為從小有錢人家的孩子沒怎麼做過家務,自己親自做的希望桃姐表揚一下。桃姐說了實話,華仔媽媽自然就覺得尷尬了。
2、秦海璐的遭遇其實和桃姐差不多的,很相似的兩個角色,都是獨身一人,交代了雖然時代背景已經不一樣了,但是人物的命運都一樣。
3、桃姐是個很挑剔的老人,一定要親自去選擇做菜的材料,也說明了桃姐對華仔的愛,當做了自己的孩子。小販是因為覺得桃姐這個人很事很麻煩,經常這樣,就把她當著一個玩笑來對待了。
4、只是華仔這個人的著裝上的朴實,不張揚的外表,看著就像一個普通工人,是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故事,所以就交代在了現在的劇情中(這是真實事件改編,片頭有說明)。
5.華仔是一個經常出差工作很忙的人,還沒准備好結婚,劇情中好多場戲都在說他關於工作的事情(徐克公司談判,黃秋生的養老院,桃姐公園散步等等都有說關於工作上的事)。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電影是以人命名的電影,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與自幼照顧自己長大的家佣桃姐(葉德嫻飾)之間所發生的一段觸動人心的主僕情。
(3)桃姐這部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鍾春桃(電影《桃姐》主人公原型)
鍾春桃(桃姐),原籍台山,自幼家中貧困,出生不久就被人收養。養父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殺,養母沒有能力再照顧桃姐,輾轉之下,把她安排到梁家充當家佣。自十三歲起,桃姐已在梁家六十多年。
2012年劉德華以鍾春桃真人真事投拍電影《桃姐》,該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在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頒獎禮上,《桃姐》包攬三項大獎。2012年3月8日,《桃姐》在中國大陸上映。2012年,一舉獲得第31屆香港金像獎5項大獎。
Ⅳ 劉德華撞衫修理工是什麼電影
劉德華撞衫修理工是電影《桃姐》。根據查詢相關乎輪資料信息顯示歲漏信,《桃姐》是2012出搜旅品的一部文藝電影,在劇中,少爺羅傑因穿著問題被公司人員誤認為是空調修理工。
Ⅳ 半夜修空調的電影叫什麼
《桃姐》。困侍侍半夜汪吵是指天黑已經深夜的時間,該時間修空調的電影叫《談塵桃姐》,感興趣的網友可前往咨詢。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Ⅵ 桃姐誰是主演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瞎物導,劉德華、葉德嫻、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掘殲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並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由上磨散液可看出,主演分別為:劉德華、葉德嫻、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
Ⅶ 桃姐講的是什麼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劉德華、葉德嫻、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並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桃姐(葉德嫻飾)是侍候了李家數十年的老傭人,把第二代的少爺羅傑(劉德華飾)撫養成人。羅傑從事電影製片人,五十多歲了仍然獨身,而桃姐也繼續照顧羅傑,成為習慣。一天,桃姐如常到街市買菜,回寓所煲湯、做好滿桌的飯菜,在等待從內地出差回家的羅傑,桃姐看著窗外的街景打發時間,不知不覺間卻竟昏迷在地上。桃姐醒來時發現自己身在醫院,桃姐是中風了,一邊手臂不能活動自如,必須利用物理治療盡量恢復活動能力。
羅傑在百忙工作中為桃姐找合適老人院,期間巧遇昔日電影拍攝認識的草蜢哥(黃秋生飾),桃姐出院來到老人院,環境陌生,院友怪異,桃姐強裝鎮定。羅傑工余常到老人院探桃姐,主僕閑話家常一如母子,仍保持互相揶揄調侃習慣,桃姐嘴硬心甜,院友羨慕。
羅傑特意帶桃姐參加電影首映禮,桃姐首次刻意打扮准備,取收藏已久的名貴衣服出發赴會;首映禮上桃姐大開眼界,更終有機會見到電影明星,桃姐感嘆自己有生之年已然無憾。
Ⅷ 如何評價劉德華的電影《桃姐》
在中國的電影界,一直有一種很奇怪的悖論:藝術價值極高的文藝片從來都是用來拿獎的,而不是用來稱霸電影市場的,好像它們是陽春白雪,而觀眾們是下里巴人,永遠無法在一個頻道上欣賞。
人文氣質的導演許鞍華通過塑造桃姐這樣一位平凡、普通、沒有社會地位與財富的小人物,表現出擁有無限真情與愛的人,是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的。人心中的善良與美好在付出與回報之間得以體現,並最終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尊重。
舉報/反饋
Ⅸ 桃姐劉德華的原型
桃姐(葉德嫻飾)是有原型的,影片由真實事件改編,桃姐的真實名字就叫做鍾春桃,羅傑(劉德華飾)的原型是香港著名電影人李恩霖,他後來還寫了一本書叫《桃姐與我》。
現實中的鍾春桃是一名孤兒,從小被寄養給澳門一個家庭。十三歲那年,她被養母託付給了李恩霖的祖母,並被帶到香港成為李家的傭人,桃姐從十幾歲一直做到70多歲,一輩子未婚。
桃姐洗衣、晾曬、擦洗,用瓦鍋煮飯,煲老火湯,隔天煮花膠、鮑魚、海參,將羅傑照料得無微不至。
桃姐受涼之後,突然中風,幸虧被回家的羅傑及時送往醫院。
在醫院醒來的桃姐,給羅傑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認為自己沒辦法繼續照顧羅傑了,要辭工,也不想給他添麻煩,然後住進養老院。
她小心翼翼地問羅傑,住養老院要花多少錢,羅傑跟她說,住養老院的錢就不用她操心了。
為什麼羅傑想要為桃姐養老?
因為桃姐有很好的分寸感。
雖然在羅傑家做了一輩子女傭,但是桃姐並沒有居功自傲,在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能繼續工作以後,就主動提出去住養老院。
試想如果桃姐倚老賣老,羅傑很大可能也會幫她養老,但是自己要來的跟別人主動給的能一樣嗎?羅傑可能把桃姐放養老院後,就不管了,也就沒有後面羅傑一次次去養老院主動探望的溫情故事了。
沒有人喜歡沒有分寸感、喜歡貪小便宜的人。
養老院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充滿暮年氣息的地方,老人們無所事事,護工們只是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任務。
剛去養老院的時候,桃姐是抗拒的,她捏著鼻子上廁所,打不開自己並不想融入那些老人之中,直到羅傑的一次次探望,讓她覺得自己還是有人掛念的,心才慢慢打開,有了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