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一個電影的名字
血凝??
提供的內容太少啊~ 類似的也很多~ 血凝是很早的日本片子
後來的好多韓國片也有差不多的 藍色生死戀啊 之類的
《血疑》劇情簡介
東都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大島茂(宇津井健飾)的女兒幸子(山口百惠飾),是個十七歲的善良美麗的姑娘,有一次,在醫學院偶然發生的科研事故中,她受到了放射性鈷60的輻射感染,得了白血病,經常需要輸血治療,醫學院學生相良光夫(三浦友和飾)通過多次給幸子輸血,彼此逐漸產生了愛情.但是,他們是不可能結合的,原來幸子的親生父親不是大島茂,而是光夫的父親相良英治,她與光夫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但他們這時都還不知道,加上幸子患了血癌,只能再活半年至一年時間.這些都在她的親人中引起各種憂慮.
大島茂和敏江(八草千薰,渡邊美佐子飾)得知幸子患了白血病以後,為了讓幸子短暫的生命能過得快樂,又同意讓光夫與她來往.
心地狹隘的相良英治因為大島茂研究急性放射病治療,擔心他會在醫學院取代了自己的地位,竟然把大島調離原子核醫學系,要他到腫瘤研究所工作.大島茂對工作的調動滿不在乎,反認為可以更好地結合工作來治療幸子的病.
一次,光夫從與幸子談她的血型的過程中了解到她並不是大島夫婦的親生女兒,隨後又通過調查,知道自己與幸子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感到非常痛苦,決定離家出走到北海道牧場去生活,以便忘掉幸子.大島卻勸光夫不要這樣做,並把幸子得了血癌的實情告訴了光夫,於是,光夫又一次回到了幸子身邊.
大島茂考慮到幸子已不久人世,決定帶她到巴黎與她的生母理惠作一次聚會.到巴黎後,幸子又一次發病,輸血,在治療過程中,理惠也知道幸子患了血癌,悲痛欲絕,但為了不影響幸子的情緒,理惠和大島茂都裝作若無其事,盡情陪伴幸子在巴黎游覽……
幸子在從巴黎返回日本的飛機上,又發了一次病,經過緊急輸血搶救,才脫離了危險.理惠聽說有一種吉卜賽人的草葯能治療白血病,就從巴黎寄了這種草葯回日本,並寫信告訴大島.幸子發現了理惠的信和草葯,從而懷疑自己患了白血病,產生了悲觀情緒;後經理惠與她通電話進行解釋,才打消了她的疑慮.
過新年的時候,幸子與光夫一起開車到野外看雪景,中途汽車拋錨,要步行回家.幸子因與光夫在一起,表現得很堅強和有朝氣.新年過後,她還要光夫幫助補習功課,准備報考醫學院.
不久,幸子又一次發病住院,在醫院認識了一個與自己患同樣病症的小孩,後來這小孩死於白血病,幸子對照自己的病情,堅信自己也是患白血病,企圖自殺,但被光夫及時制止了.
大島夫婦看到已無法再向幸子隱瞞病情,決定把真相告訴她,正面動員她與疾病作斗爭.果然,幸子振作起來,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顯得比過去更加堅強.正當幸子滿懷信心准備考大學時,光夫接到了去美國留學的通知,這件事又使幸子精神上受到一次沖擊……
幸子聽多加子說光夫要到美國留學,心情很不好,後來經光夫解釋,並表示自己決定不去留學,幸子的情緒才恢復正常.
巴黎有個百萬富翁看中了理惠,暗中派偵探對理惠的歷史進行調查,查明了幸子就是理惠的私生女,險些把幸子的秘密公布在報刊上.
理惠因為惦掛幸子的病,從巴黎回到日本看望和陪伴幸子.相良從給幸子輸血的過程中引起了對幸子身世的懷疑,逐步覺得幸子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他通過向理惠和大島反復了解,終於肯定了自己的懷疑.
幸子又一次發病,由於腦部組織發生浸潤,引起失明,後經大島給她進行放射治療,才又度過了危險.
太一郎給幸子買了遊艇,讓她與光夫等一起去作了一次愉快的試航.隨後,幸子考上了醫學院,大家都向她表示熱烈祝賀.但是,多加子為了讓光夫與幸子分手,主動去給幸子談血型問題,終於讓幸子知道了自己是相良和理惠的親生女,於是又引起了新的風波……
幸子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後,精神受到重大刺激,她要求與光夫一起到北海道去生活,並且獨自首先乘過路貨車去了.大島,光夫等人追蹤尋找幸子,終於在札幌找到了她.隨後,理惠,相良也先後來到北海道看望幸子,並在幸子又一次發病時,一齊給她輸血.理惠在幸子面前承認了她們之間的真正關系,鼓勵幸子重回東京過有意義的生活.
幸子又一次發病,需要移植血緣關系的親人的骨髓進行治療,光夫又為她作了骨髓移植,使她再次戰勝死亡.
接著,幸子的腦部組織發生了第二次浸潤病變,又動了一次腦部手術.這以後,幸子意識到自己快將死亡,為了不讓親人們悲傷難過,她振作起精神,與親人們一一地愉快地告別,讓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最後,她與光夫一起乘著遊艇出海,然後在光夫的懷抱中安詳地離開人世.
幸子死後,大島向醫學院的新生們宣揚了幸子對待疾病的頑強樂觀精神,號召大家刻苦學習,攻克癌症堡壘;光夫也決定到美國留學,向白血病進軍,以便將來造福人類.
2. 一個日本電影,比較青春的,最後女主的癌症
親愛的朋友
《親愛的朋友》是2007年兩澤和幸執導的日本電影,影片講述了莉娜與真希之間的友情故事。由北川景子, 黃川田將也, 大杉漣主演。
劇情簡介
「朋友就是必要時候利用的東西,根本不想要。」這是有著不關心家的父親和過分溺愛自己的母親的高中生莉娜的座右銘。莉娜美麗而張揚,有著每個女生都想擁有的一切。她有著漂亮的外表和性感的身材以及人人羨慕的家世,莉娜自由自在地生活著,每天都會去俱樂部里瘋玩的莉娜,突然有一天暈倒在俱樂部裡面。
再次清醒的時候,莉娜躺在病院的床上。但不久後,她就出院了,再次回到她以前的生活。某天去完俱樂部回家後,從父母口中得知檢查出自己得的病是癌症的時候,莉娜覺得人生突然間崩塌。就在這時小學同學真希出現了。她帶給了莉娜一個八音盒.對她說 這是莉娜以前過生日時送給她的,她很感激莉娜。莉娜的孤傲再次打擊了她,但她沒有氣餒。
莉娜住院期間遇到一個小女孩香苗,而莉娜是她的第一個朋友,兩人約定好一起對抗病魔。香苗給莉娜畫了張畫,上面有藍藍的大海,三人約定好一起去看海。這令莉娜非常感動。
不久後香苗出院了。可不幸的是,莉娜在護士口中無意得知香苗骨髓移植失敗,而且她自己的癌症已經轉移到了胸部,於是她想到了自殺。真希跑到樓頂,對她說她不想失去這個朋友,於是她用刀刺自己的胸部,說她也要感受莉娜的痛,莉娜被她的真心所感動,答應接受治療。
同時,以前自稱為朋友的俱樂部朋友來到醫院看病,卻對她嘲諷,欺騙。
幾個星期後,莉娜出院了,但真希卻沒有去送她。莉娜回到了她常去的那傢俱樂部,見到了追求她的洋介,洋介說了許多令莉娜感動的話,莉娜接受了他。
在房間里,莉娜告訴洋介她沒有胸部了... ...
他離開了她,而真希在那段時間也沒有出現在她面前,莉娜絕望,再次想到自殺。於是回到醫院的天台,准備自殺。護士長和真希及時出現,護士長告訴了莉娜實情,其實真希已經得了一種身體肌肉萎縮的不治之症,最終真希說服了莉娜,兩個朋友相擁在一起。
莉娜經常照顧真希,並為了她當上了護士,照顧真希。
三個月後真希離開了世界,莉娜也明白了什麼是朋友...
3. 求一部電影名字啊
姐姐的守護者 美國的
2009年6月26日首映
劇情介紹
莎拉和布萊恩·菲茨傑拉德與自己的長子和兩歲的女兒凱特住在一起,不幸的是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凱特患有先天性白血病,這也意味著她的生命沒有太長時間。夫妻倆的計劃是再生一個孩子為凱特進行骨髓配型,好做骨髓移植以挽救她的生命。於是,他們在醫院做了體外受精,在基因工程技術的幫助下,他們生下了和凱特的基因型完美契合的小女兒安娜。 從安娜出生為姐姐提供的臍帶幹細胞開始,每當姐姐的白血病一次又一次復發,安娜就要不斷地提供血液和骨髓以保留姐姐的生命。在這個家庭頻繁奔波於病房和理療中心的同時,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生活場景。薩拉是一個對孩子照顧細致入微的母親,在她得知凱特患病之後,她放棄了自己律師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照顧起了這個家。她有強烈的希望凱特活下去的意志。布萊恩·菲茨傑拉德是整個家庭的根基,在妻子面前總是顯得唯唯諾諾和力不從心。他們唯一的兒子耶西是一個聽話的孩子,為了給姐姐治療,他也做出了極大的犧牲。 但是這一切,到了安娜11歲的時候,戛然而止。這一年,凱特因白血病,並發了腎衰竭,唯一能保留她生命的只有做腎移植。由於接受外人的腎臟移植的成活率不高,而家族內部又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這次又需要安娜貢獻出自己的一個腎臟來挽救姐姐。但是厭倦了作為姐姐的「人體器官庫」的安娜為自己請了一個律師:她要從父母和姐姐那裡解放自己的身體,獲得「身體器官支配權」。她聘請的律師坎佩爾·亞歷山大為她開始上訴忙碌...
應該是這部電影吧,
4. 那個女主角是醫生但是又得了癌症的韓劇叫什麼名啊
金泰熙與金來沅主演《愛在哈佛》
5. 有一個女孩叫盼盼,一出生就患病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爸爸的愛 故事梗概 主人公高帆是一位勤勤懇懇的大學中文講師,妻子秋虹已經懷孕臨產,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這個幸福的家庭。秋虹在水房不慎跌倒,造成難產,盡管及時送到醫院,可是還是由於失血過多、突發心臟病而離開了人世。萬幸的是他們的女兒平安降生,秋虹在迷離之即囑托丈夫,無論怎樣也要將他們的骨肉撫養成人。 經歷了喪妻之痛,高帆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女兒盼盼,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個更大的悲劇發生了。一天,高帆發現盼盼高燒且流鼻血,便急忙送往醫院就診,經檢查確認,盼盼所患的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症——一種不亞於血癌的絕症!主治醫師張教授告訴高帆,這種血液病只能依靠不斷地輸血更新來延緩病人的生命,這意味著一筆巨款的持久戰。面對這有一個猶如晴空霹靂的打擊,高帆將純潔的父愛化為動力,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堅持為女兒治療,直到醫學能夠攻克這一絕症。 為了給女兒盼盼治病,高帆歷盡千辛萬苦,受盡萬般磨難,以父愛與死神進行抗掙,堅持以自己的血液維持女兒的生命,最終昏到在學校的講台上並摔成癱瘓。即便如此,高帆依然念念不忘要為女兒看病。 終於,天遂人願,醫學界發現了治療盼盼病症的有效方法——臍血移植,但造價極高,需要總共三十餘萬的費用,這顯然是高帆所負擔不起的。 高帆的學生們發現了老師的苦衷,馬上募捐,並請來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善良的人們開始自覺地捐款,愛心在整個社會流傳。最終,各界捐款總計180萬元,高帆將醫葯費以外的所有款項全部捐贈給各大醫院,作為治療其他血液病的基金。
6. 一個泰國小女孩得白血病警察配骨髓是哪部電影
《殺破狼2》
是由太陽娛樂文化、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博納影業集團聯合出品的犯罪懸疑片,
影片由鄭保瑞執導,吳京、托尼賈、
張晉、任達華主演,古天樂特別出演
片長
120分鍾
劇情介紹:
泰國人阿猜(托尼賈飾)因身手不錯加上為籌錢幫女兒治病
被同事介紹來到泰國監獄就職成為一名獄警,他的女兒因病患上血癌,
由於醫院對他女兒同血型的骨髓捐獻者實施保密,
但又無法聯繫上捐獻人,阿猜便偷偷潛入醫院資料房
找到了骨髓捐獻人的聯系號碼。
7. 一部日本的校園電影。
Dear Friends
劇情簡介
「朋友就是必要時候利用的東西,根本不想要。」這是有著不關心家的父親和過分溺愛自己的母親的高中生莉娜的座右銘。莉娜美麗而張揚,有著每個女生都想擁有的一切。她有著人人羨慕的家世,並自由自在生活著,每天都會去俱樂部里瘋玩的莉娜,突然有一天暈倒在俱樂部裡面。 再次清醒的時候,莉娜躺在病院的床上。但不久後,她就出院了,再次回到她以前的生活。某天去完俱樂部回家後,從父母口中得知檢查出自己得的病是癌症的時候,莉娜覺得人生突然間崩塌。就在這時小學同學真希出現了。她帶給了莉娜一個八音盒.對她說 這是莉娜以前過生日時送給她的,她很感激莉娜。莉娜的孤傲再次打擊了她,但她沒有氣餒。 莉娜住院期間遇到一個小女孩香苗,而莉娜是她的第一個朋友,兩人約定好一起對抗病魔。香苗給莉娜畫了張畫,上面有藍藍的大海,三人約定好一起去看海。這令莉娜非常感動。 不久後香苗出院了。可不幸的是,莉娜在護士口中無意得知香苗骨髓移植失敗,而且她的癌症已經轉移到了胸部,於是她想到了自殺。真希跑到樓頂,對她說她不想失去這個朋友,於是她用刀刺自己的胸部,說她也要感受莉娜的痛,莉娜被她的真心所感動,答應接受治療。 同時,以前自稱為朋友的俱樂部朋友來到醫院看病,卻對她嘲諷,欺騙。 幾個星期後,莉娜出院了,但真希卻沒有去送她。莉娜回到了她常去的那傢俱樂部,見到了追求她的洋介。洋介說了許多令莉娜感動的話,並接受了他。 在房間里,莉娜告訴洋介她沒有胸部了... ... 他離開了她,而真希最近也沒有出現在她面前,莉娜絕望,再次想到自殺。於是回到醫院的天台,准備自殺。護士長和真希及時出現,護士長告訴了莉娜實情,其實真希已經得了絕症,最終真希說服了莉娜,兩個朋友相擁在一起。 莉娜經常照顧希真,並為了她當上了護士,照顧真希。 三個月後真希離開了世界,莉娜也明白了什麼是朋友... ...
8. 有一個電影,講的是一個女孩病了,父母為了救他設計基因生出了一個小男孩,求電影名
《姐姐的守護者》?但是不是小男孩,是小女孩。。
為了讓罹患血癌的凱特(蘇菲亞·威希涅瓦 Sofia Vassilieva 飾)能夠活下去,父母通過基因技術「製造」了與凱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兒——安娜(阿比吉爾·布萊斯林 Abigail Breslin 飾)。安娜感覺自己只是姐姐凱特的「葯罐子」,11年來,凡是在凱特有需要的時候,無論是臍帶血還是白血球、肝細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斷的向凱特提供。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擲的媽媽(卡梅隆·迪亞茨 Cameron Diaz 飾)、無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邊所有人的愛,凱特的情況還是越來越糟,腎功能的衰竭必須要年僅11歲的安娜捐獻出自己的一個腎。這一次,安娜選擇了拒絕,並且尋找到律師坎貝爾把母親告上法庭,她要捍衛自己的身體。然而,法庭上哥哥傑西卻吐露了另一番真相……
9. 《滾蛋吧!腫瘤君》:熊頓姑娘傳遞了哪些正能量
新聞事件:
8月13日,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全國公映,上映首日截至當晚23:30,該片收獲了4178.3萬票房,票房佔比41.27%,排片佔比29.62%,兩日後票房破億。在觀影調查中,不論男女老少,或情侶或個人,所有人無一例外的都被感動了,大多數觀眾都說自己哭了,還有觀眾是紅著眼抹著淚出來的,似乎還沉浸在影片中,在采訪中仍然有要哭的沖動。為什麼影片會產生如此正能量的效果呢?
心理解讀:
電影的原型——熊頓,本名項瑤,1982年出生,是一個可愛的漫畫家、繪本達人,因為自嘲自己像只熊,胖乎乎的,同時認為自己像牛頓一樣,是被樹上掉下來的蘋果砸中才有了繪畫靈感,所以她叫自己「熊頓」。2011年8月21日,29歲的她被檢出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她管這個瘤叫「腫瘤君」。
這個姑娘在患病後是如何繼續保持正能量的呢?下面我們用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的基礎理論——六邊形病理及治療模型解讀熊頓姑娘和腫瘤君之間的故事:
一、接觸當下vs脫離現實
在與腫瘤君相處的時間里,熊頓總是可以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和情感狀態,並用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比如,她會在屁股疼痛時畫出形象的漫畫在微博上求助,「就像是有人把手伸進我胸口使勁捏我的心臟一樣……」她這樣描述腫瘤帶給她的疼痛。
ACT的所有核心過程都與當下有關,只有在當下,接納和解離才會發生;只有在當下,承諾行動才能最接近價值。
二、觀察的自我vs概念化自我&經驗性自我
熊頓給自己畫了漫畫形象,生病前和生病後,除了發型的變化,頭上的熊耳朵和臉上洋溢的笑容是不變的,這是她的積極的概念化自我(所有的信念、想法、觀點、事實、想像、判斷、記憶等等來自自我概念的,用來描述作為一個人的「我是誰」,即我的自我描述)。對於自己的發病之初,熊頓描繪了自己全裸時身體狀態,好像有一個觀察的自我在看著一切的發生,她知道這個人是自己。
她也會因為過去閱讀漫畫的經歷和感受去幻想窗外的英俊少年,但她並沒有被經驗性自我(自我體驗、經歷的過程)束縛住,也能清楚地在此時此地去觀察——「這是五樓好嗎?少年是超人呀!會飛呀!」從而回到當下、避免脫離現實。
觀察的自我看到事情本來的樣子,不去評價、批評,或進行任何會讓我們陷入與現實的斗爭的思考過程,因此,它所給予的接受是最真實、最純潔的。觀察的自我不會受到傷害。如果你的身體因為生病、年老或受傷而被損害,觀察的自我在注意著這些損害;如果產生了疼痛,觀察的自我注意著疼痛;如果產生了不好的想法或記憶,觀察自我同樣會注意著它們。但是不管身體上的損傷,還是痛苦的感情,抑或任何糟糕的想法和記憶,都不能傷害到你觀察它們的那部分。
三、認知解離vs認知融合
熊頓不是沒有不開心的時候,她也會有一些負性的想法,比如身材的變化、病情的惡化等等,她也會大哭,但她不會沉浸在痛苦的認知當中不能自拔,她知道那些想法和情緒不是她,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通過畫漫畫的方式她讓自己從對疾病的認知中解離出來,一切都像是在訴說別人的故事。
融合就是人們是受自身思維的文字內容支配,對描述而不是被描述的事件本身做出反應。當融合出現時,思維就在沒有任何額外輸入的情況下控制行為。認知解離並不會消除語言的意義,但減少了自動控制,從而更好地參與當下。
四、接納放下vs迴避控制
對於腫瘤君及其所帶來的一切,熊頓姑娘都欣然接納,她並非是在忍受一切,而是發自內心地、主動地、自願地接納。
如此,她才能在剃了光頭後發現光頭的功能——涼風吹、不用洗頭發等;她才能在做骨穿時叫得撕心裂肺後看到自己的骨髓時還聯想到可以用吸管吸溜骨髓的那種大骨頭;她才能在看到要輸入的橙色葯物後聯想到自己是在輸入橙汁;她才能在承受病痛折磨時改變語境——把治療的過程當作是與腫瘤君的戰斗並且充滿鬥志。
接納是採用不同的反應態度通過尋找症狀背後的意義或功能、賦義、改變語境等方式將最初的刺激轉化為別的刺激,痛苦是客觀存在的,但對痛苦的認知或感受卻是主觀的結果。
五、明確價值vs缺乏價值
熊頓的朋友老正說:「被網友樹立成抗癌偶像『勵志姐』並不是熊頓畫這個漫畫的初衷。」因為她只是個愛美、愛畫畫、熱愛生活、渴望愛情的普通姑娘,只是她一不小心生病了。
在與腫瘤君交往的過程中,天性樂觀的她更清楚地看到了她的親人、朋友、粉絲們對她的愛,也更珍惜生活中一切可以讓她快樂的元素——父母、朋友、食物、化妝品、帥哥等等。她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開心快樂地生活,這是她的價值所在。
在ACT中,價值是自由選擇的,是事情發展的言語構建的結果,是活動變化、發展模式、價值行為模式本身內在活動的主要強化物。選定的價值提供了更加穩定的方向指引,即便在個人面臨巨大逆境時仍能激勵行為。
六、承諾行動vs行動受限
熊頓姑娘篤信「生活給予我的,不管是幸運還是坎坷,是快樂還是痛苦……所有情緒與經歷統統可以成為付諸筆尖的素材」,所以她將「苦逼加二逼的病房生活」畫成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她做了,並且做到了,她用她笑對腫瘤、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感染了很多人。
承諾是表達個人價值的途徑,如果沒有任何體現價值的行動,又談何價值?承諾下的行動包括特定時刻下的以價值為基礎的行動反應,並與服務於價值的行動模式緊密關聯。承諾的工作也是ACT模型中會隨著具體的問題行為發生改變最大的部分。
我想熊頓姑娘是沒有學過ACT的,但誰說只有學過了才能成為ACT的實踐者呢?ACT本身就來源於生活,最後也是要回歸生活的。
有網友說:「腫瘤君贏了,但她也沒有輸。」是啊,你是你自己的作者,何必寫那麼難演的劇本。希望在天堂的熊頓姑娘依然開心快樂。
(作者:王分分,祝卓宏)
【參考資料】
[1]Hayes, S. C. (2004).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relational frame theory, and the third wave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 Behavior therapy, 35(4), 639-665.
[2]Hayes, S. C., Luoma, J. B., Bond, F. W., Masuda, A., & Lillis, J. (2006).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Model, processes and outcome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1), 1-25.
[3]張婍, 王淑娟, & 祝卓宏. (2012). 接納與承諾療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療模式.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6(5), 377-381.
[4]新聞來源:《滾蛋吧腫瘤君》觀影哭成狗 觀眾點贊正能量 http://www.askci.com/ent/2015/08/14/828389m90.shtml
(內容來自中國科普博覽《新聞心解》欄目,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新聞心解為中國科普博覽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創辦的特色圖文專欄,我們力圖從心理學角度剖析社會熱點,透視生活萬象)
10. 請問這是一部什麼電視劇
是車仁表和黃奕主演的<愛,在離別時>,裡面那首永邦的插曲超好聽的~
全集: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387139/
車仁表飾趙名偉 黃奕飾唐悲玲 黃海冰飾蕭正峰
傅淼飾王素敏 王華英飾王學友 王華飾林英花
韋國春飾蕭白軍 丁嘉麗飾梁珍花 汪卉飾媚兒
水晶飾雪蘭 謝暉飾楊秘書 李勃陽飾徐冠傑
茹萍飾吳青蓮 萬艷飾姜珠珍
死囚犯姜珠珍艱難地生下了女兒素敏之後內心痛苦不堪,因為丈夫棄她而去,而她又將不久於人世,她的女兒將註定要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上!恰巧這時,同室產婦吳青燕也生下一個女兒。吳青燕的丈夫王學友擁有一家非常有影響的上市公司,家境十分闊綽。為了改變女兒註定凄慘的人生命運,姜珠珍幾經猶豫,終於昧著良心趁人不備將兩個孩子掉了包。於是,死囚犯的女兒素敏入住豪宅,過著公主般的嬌寵生活;而本該是富家千金的悲玲卻被帶到鄉下,託孤給姜珠珍的舊日情人蕭白軍,時常遭受著蕭白軍妻子梁珍花的虐待和其無賴兒子蕭正峰的欺負,而她又不忍心看著善良的白軍大伯為了她和嬸嬸慪氣,就只好默默的忍著,過著不幸的童年……然而,姜珠珍充滿愛意的邪惡之舉真的能給女兒素敏帶來一生的幸福嗎?寄人籬下的悲玲真的走不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嗎?難道她們的真實身份就這樣永遠地被改寫了嗎?
10年後的一天,悲玲跟隨梁珍花到一幢別墅做工,無意間與在此度假的王學友一家相遇。也許是上天的垂憐?也許是與生俱來的親情?美麗聰慧的小悲玲深受吳青燕的喜愛,竟被執意留下來陪伴素敏,甚至要被王家認作乾女兒。嬌生慣養的小素敏感到自己的公主地位受到了威脅,她年紀雖小卻頗富心計,處處排擠著悲玲。一次意外,素敏受傷入院,無意間素敏聽到醫生告訴母親:從血型判斷,素敏不是吳青燕的親生女兒!這個晴天霹靂使得膽戰心驚的素敏更加堅定了將悲玲趕走的決心。在素敏設計的一次意外中,她害悲玲不成卻使自己很喜歡的名偉哥哥被摩托車摔傷,幸而得到悲玲的幫助,名偉也因此產生了對悲玲的好感。事敗的素敏栽贓陷害,把責任全推到悲玲身上。不明就裡的王學友極不高興,建議吳青燕把悲玲立即送走。眼看著悲玲將被掃地出門,素敏興奮不已,卻被及時趕來的名偉解圍。名偉和素敏兩家是世交,兩人自小就感情不錯,可中間偏偏來了個悲玲,看到名偉哥哥處處呵護著悲玲而日漸冷落了她,素敏嫉恨不已。因此,她醞釀了一個更出人意料的行動......原本想給悲玲一個狠狠的教訓,結果卻令母親在搭救悲玲時意外身亡。後怕不已的素敏將罪責再次全部推到萬分愧疚的悲玲頭上,喪妻之痛使得王學友......由此,王學友和悲玲這對親生父女結下了不解冤讎!
14年後,生活在雲南鄉下的悲玲已經出落成了一個熱情善良的美麗姑娘,並與蕭正峰建立了復雜的兄妹感情。她接了大伯的班,每天快樂的做著巴士司機的工作,照顧著鄉里的出行。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再次邂逅了駕車來考察的名偉,然而彼此早已認不出對方......在上海打工的正峰剛剛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小公司,因為人手不夠,急招悲玲前去幫忙。悲玲毅然辭去巴士司機的工作,興沖沖地踏上了奔赴上海的火車。恰巧名偉也因為種種意外不情願的乘坐了這列火車,還戲劇性的坐到了悲玲的旁邊,並在車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尷尬......不料,來到上海沒多久,悲玲就被捲入了正峰公司的一起經濟詐騙案,正峰罪畏罪潛逃,留下悲玲收拾爛攤子,可悲玲始終不相信這是真的。難道正峰真的會做出違法的事情嗎......一天,一夥自稱被敲詐的某公司員工來正峰的公司瘋狂地搶搬東西!悲玲認為事情還沒有定論,一怒之下她直奔這家公司來理論,萬沒想到這家公司的老闆竟是名偉!名偉正被公司事務搞得焦頭爛額,對於悲玲的無理取鬧忍無可忍,以至話不投機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學過柔道的悲玲情急之下將名偉摔傷,結果被警察帶走,並判了故意傷害罪……
釋放後的悲玲因為找不到正峰,又因為有前科一連被幾家公司辭退,生活陷入困境,幸被在獄中結識的倆姐妹收留。幾經周折,悲玲終於找到了一份司機的工作。可她沒想到的是這也是名偉旗下的一家公司。一次,名偉急著要外出,一向給他開車的楊秘書恰好給素敏辦事沒在,只好臨時找個司機,居然來的是悲玲,真是「不是怨家不聚頭」!好強的悲玲幾欲辭職,然而想到生活的現實,也只好強忍著沒有發作,可路上還是折騰了一番總是刁難她的名偉,以解了心頭之恨!素敏無意間知道了兩人間的一些事情,竟然安排悲玲做了名偉的正式私人司機,兩人的明爭暗鬥拉開了新的一幕……
素敏與名偉的父親既是世交,又是商業上的重要合作夥伴。在兩家老人的授意下,名偉被迫開始與深愛著他的素敏談婚論嫁。可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名偉因為一件信物發現悲玲就是14年前搭救自己的那個小女孩,勾起了他兒時對悲玲的好感!出於保護心理,他沒有道破事實真相,只是默默地開始了對悲玲的關愛,由此二人的感情慢慢發生了改變,但都始終將這份感覺藏在各自的心裡......女人天生的敏感使素敏意識到了來自於悲玲的威脅,她決計將悲玲趕走!恰巧,一個自稱林英花的「記者」為了個人目的來到素敏身邊,原來她是當年因詐騙罪入獄的姜珠珍的親密獄友。她道出了當年姜珠珍掉包的實情,以確鑿的證據證明了素敏並非王學友的親生女兒,並以此來威脅素敏......偏偏這時,悲玲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王學友的賞識,並被請到家中做客,之後又被名偉委以重任。素敏越想越怕,為了保住自己在王家的地位,更為了得到名偉的愛,她很不情願的同意了跟林英花的合作,並將她安插在悲玲身邊,製造種種事端,破壞悲玲在公司的形象;同時加緊對悲玲身份的核實……
費盡了周折,素敏終於查清了悲玲的真實身份,真相使她坐立不安......她一方面極盡表演之能事在悲玲面前裝作很受傷;另一方面和林英花合謀,利誘蕭正峰製造案件使王學友公司蒙受巨大損失而將罪責推到悲玲頭上,同時向王學友透露了悲玲就是當年使吳青燕遇難的那個小女孩。新仇舊恨,王學友不顧名偉的苦苦哀求,欲將悲玲告上了法庭。無奈之下,名偉只好以「離開悲玲和素敏結婚」為條件,使王學友平息怒火,放棄了起訴......
然而,盛大的婚禮上,幾經思量的名偉不辭而別,去尋找真愛悲玲!臉面失盡的王學友盛怒之下,以商業報復為手段,迅速的摧毀了名偉的事業,名偉因此幾乎陷入絕境......
在悲玲的鼓勵和改邪歸正的正峰等朋友的幫助下,名偉振作精神,開始漸漸恢復元氣,並組建了一家新的公司。孰料,在新公司即將開業之際,悲玲突然暈倒了。名偉這才知道悲玲已被確診為血癌,且病情已經惡化,需要盡快找到與悲玲相吻合的骨髓進行手術......
然而第一個找到的不是名偉而是王學友!原來,素敏自從名偉離她而去,始終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終日鬱郁寡歡,折磨自己,王學友每天看在眼裡心疼不已,正好得到了悲玲需要找骨髓捐贈者的消息。於是,為了女兒,王學友再次向名偉提出了苛刻的交換條件......
在悲玲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名偉會向王學友妥協嗎?生命可貴,素敏真的能抵受住良心的譴責讓父親來做這次交易嗎?素敏會向王學友道出悲玲的真實身份和一切事情的真相嗎?悲玲即便得到了骨髓就真的能平安無事了嗎?他們的命運都將面臨怎樣的轉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