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紅海行動》主要講了什麼
《紅海行動》這部電影是根據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改編的。當時海灣國家在葉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當地局勢驟然緊張。中國海軍護衛艦停靠葉門港口亞丁,撤離中國公民。電影講述了「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遭到伏擊,付出傷亡後仍完成任務的故事。
整部電影根據戰斗高潮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狙擊海盜戰」、「撤僑遇襲反攻戰」、「潛伏營救人質戰」、「奪取臟彈戰」。某些影評者說這部電影沒有主線、人物塑造不立體、文戲幾乎沒有,小編對此很不贊同。下面我們深入解析一下這部電影。
狙擊海盜戰
動作電影的「第一戰」非常重要,幾乎奠定了電影的基調。和《戰狼2》一樣,《紅海行動》的第一戰也是遭遇海盜。與前者不同的是,《紅海行動》可不是孤膽英雄,這是一場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特別行動小組密切配合、限時解救人質的戰斗。
Ⅱ 紅海行動是一部關於空軍跨境撤僑行動的電影嗎
紅海行動
編輯討論99+上傳視頻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馮驥、陳珠珠、林明傑編劇,張譯、黃景瑜、海清、杜江、蔣璐霞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2018年5月 ...>>>
1/2
職員表
製作人 於冬、陸振華、唐靜
監制 梁鳳英
導演 林超賢
編劇 林超賢、馮驥、林明傑、陳珠珠
動作指導 黃偉亮、徐添發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11-14])
Ⅲ 紅海行動到底屬於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類似外國佬的《黑鷹墜落》這種電影,看了紅海行動,會讓你知道特種部隊不是鋼鐵俠不是奧特曼而是正常不過的人,生命同樣也脆弱,這部電影更多的呈現真實,呈現和平的重要,而不是抗日神劇這種,裡面的斷肢殘臂會很真實呈現,個人認為這是目前國戰片最好看一部,看到了國內片的希望,比戰狼2要真實現實的多,
Ⅳ 如何評價電影《紅海行動》
紅海行動是一個愛國主義的片子,這個電影很多人都看過。有人看過兩遍都覺得不錯。
Ⅳ 《紅海行動》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首先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超看的戰爭大片。現在無論什麼平台,信息流這么大,大家看到的東西還是負能量居多。就應了一句古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像是已經快沒了熱度的江歌案,或者是某三色幼兒園事件,生活得不安逸,就必定希望有個強大的祖國保護自己。而這些影片就完全切合了這個“主旋律”。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Ⅵ 如何評價電影《紅海行動》
開門見山,《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質量最好的一部,但尺度很大,R級。
我之前一直覺得,林超賢的前作《湄公河行動》,作為中國的軍事甚至戰爭題材,在審查制度、主旋律光環甚至意識形態的籠罩之下,拍成那樣已經是華語電影極限了。
沒想到《紅海行動》這樣作品,如果不考慮國別,你要說是好萊塢大片都有人信,說是「海軍宣傳片」吧,也無傷大雅,主要沒有什麼太強的意識形態和主旋律色彩,也沒有太煽情之處,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
火爆、真實、殘酷的戰爭。
原來是這樣的「主旋律」
這部電影公映之前,我其實是有些擔心的,都知道《紅海行動》是改編自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但從故事的角度,太像《戰狼2》了,類似的故事,已經有了一部50多億大片在前面,那麼《紅海行動》該如何面對大眾新鮮度的問題呢?
所以,《紅海行動》用了一招很「極端」的方式,對格局和表現方式的稍加改動。
之前的《戰狼2》可以說是一部軍事外衣下的孤膽英雄動作片,跟我們熟悉的《虎膽龍威》這樣的作品類似,打不死的主角、英雄壯舉,是動作類型的電影。
但《紅海行動》呢?給人的感覺這是一部戰爭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當年的《黑鷹墜落》,尤其是張譯帶領小分隊進入伊維亞國開始,乘坐悍馬車隊沿著街道行駛的畫面,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黑鷹墜落》。
沒錯,雖然故事背景跟《黑鷹墜落》是完全相反的,後者的背景摩加迪沙事件是一場「美軍錯誤的戰爭」,而這部電影就是直觀的表現戰爭環境下的「一場營救」,其實是政治正確的。但《黑鷹墜落》整部電影,就是在表現故事大背景下美國大兵的境遇,沒有批判也沒有歌頌,就是告訴各位,戰爭是這個樣子,火爆之餘,略帶對戰爭的反思,《紅海行動》也是如此。
電影表現的就是一場任務,然後就是小隊陷入孤立境地,面對如喪屍一般不怕死也打不完的敵人,誓死突圍,過程慘重,有人死亡有人歸來,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對戰爭尺度的描寫,就像《血戰鋼鋸嶺》那樣粗暴直接,一個炮彈下去,人都是「平面」的,散落的到處都是,還TM給你看特寫,這就是傳說中的「人無完人」。
我覺得這片算是新世紀以來,華語電影尺度最大的一部,很直白的傳遞給觀眾,這就是殘酷的戰爭啊!
所以我們都說《黑鷹墜落》是美式主旋律,因為在意識形態很弱的情況下,該片最多展現的就是戰爭殘酷下美國大兵的處境,以及結尾之處的的「Leave No Man behind」,帶出電影中美式戰斗精神,可以說這部電影是美國三角洲、游騎兵的宣傳片。《紅海行動》也是類似,電影中展示的「勇者無懼,強者無敵」的「蛟龍突擊隊」精神,也是海軍的宣傳片。
但畢竟這是深一層的思想,只有看完電影才能體會到,電影主要還是表現戰爭的殘酷,因為那部美國電影的片名不叫「不丟下任何兄弟」而叫《黑鷹墜落》,這部電影也不叫「勇者無懼」而叫《紅海行動》。
不管你的武器多麼牛逼,戰術多麼高超,但在戰爭中,該死人還是會死人,展示戰爭殘酷性為主,軍事宣傳為次,是這樣的主旋律。
電影最「極端」的地方,就是從頭打到尾。
我不認為「文戲」和「角色塑造」是林超賢的弱項,大家可以參考他當年的《江湖告急》《沖鋒陷陣》甚至《激戰》,最出彩的恰恰是文戲和角色,香港金像獎導演這方面還是OK的。
不過個人之前最喜歡的林超賢作品,是一部叫做《重裝警察》的電影,雖然故事一般,但後者對爆破、血霧、專業化特警角色的塑造非常過癮,從那時候我就覺得,林超賢一定是這方面的愛好者,軍迷、警械裝備等等很有研究。
果然,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對這方面的展示非常專業,而且調度極佳。
而且林超賢也明白,在對於場面和調度的專注之後,文戲空間會極大的壓縮,二者是在他看來是兼顧不到的,因為之前的《逆戰》就是反面典型,文戲和武戲的割裂。所以在《紅海行動》中,直接開打吧。
一部138分鍾的電影,拋去字幕,整部電影文戲也就20分鍾,從開場營救人質危機,還沒回去就直接開赴伊維亞,隨後就進入到戰場環節,二話不說就開打。
巷戰、突襲、偷襲、還有最後的「臟彈」副本,狂轟濫炸下來,觀眾不會覺得審美疲勞,因為林超賢在這方面的調度實在太強了。
如果對於「調度」這個詞大家會覺得過於籠統的話,最簡單的例證就是,在本片「故事張力」有限(甚至可以說毫無故事,就是打打打)的情況下,觀眾不會覺得暈,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戰斗,敵我雙方對比,又是偷襲又是反偷襲,這些場面戲被梳理的有條不紊,這就是林超賢的不俗之處。
至於文戲,索性全不要,因為林超賢自己也知道,一旦觀眾進入狀態,就很難停下來,一旦停下來,就會造成情緒上的割裂,索性從頭打到尾,《黑鷹墜落》也是這樣的,非常考驗導演的宏觀調度能力,對於這樣的場面戲,一般導演還真的玩不轉。
這樣一來,也有個缺點,就是人物立不起來,最典型的就是稍有「臉盲」,加上本片不少新人,鍋蓋頭、頭盔、灰頭土臉加持,容易分不清,建議各位觀看本片之前,過一下演員表,也不復雜,8位戰士:張譯隊長、杜江拆彈、黃景瑜狙擊手、蔣璐霞女機槍手之外,還有醫療兵、通訊兵、觀察員和主機槍手,熟悉一下就行。
Ⅶ 你們看過《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嗎
《紅海行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戰爭動作片,由林超賢執導的這部電影自上映後便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這部電影給人呈現出的畫面太過真實,戰爭非常激烈,真實震撼,實戰也基本上是這樣了吧。其實《紅海行動》能呈現出如此震撼的效果,離不開林超賢導演超高的要求,更是離不開片中演員們努力與付出。這部電影的幕後也完全是一部大片了。
林超賢一直以來都是以真實著名的,他自己也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個暴力狂,之所以會拍攝出如此鮮淋漓的鏡頭,就是為了讓觀眾認識到恐怖分子的殘暴以及戰爭的殘忍。你們看過《紅海行動》這部電影嗎?
Ⅷ 《紅海行動》是什麼樣的電影導演是誰
《紅海行動》是由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林超賢執導,張譯、杜江、黃景瑜、海清等人主演的現代化海軍題材影片。
Ⅸ 紅海行動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紅海行動是哪個真實
《紅海行動》改編自真實的事件。改編自葉門撤僑事件。
2014年9月葉門發生內戰,中國海軍艦艇編隊於次年3月赴葉門執行撤離中國公民的任務。在全力救助本國公民的情況下,中國軍艦還盡量撤離了不少其他國家在葉門的僑民。布萊特巴特新聞網在文章中指出,葉門撤僑是中國軍人首次幫助外國人在國際危機中撤離。
(9)紅海行是一部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紅海行動》劇情簡介
索馬裏海域外,中國商船遭遇劫持,部分船員被海盜殺害,其他人淪為俘虜。蛟龍突擊隊沉著應對,潛入商船進行突襲,成功解救全部人質。狙擊手羅星在追擊海盜時不幸被擊中脊柱神經,欠缺的位置由顧順替代。
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政局動盪,恐怖組織連同叛軍攻入首都,當地華僑面臨危險。海軍戰艦接到上級命令改變航向,前往執行撤僑任務。蛟龍突擊隊八人,整裝待發。
時間緊迫,在「撤僑遇襲可反擊,相反則必須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沖突」的大原則下,海軍戰艦及蛟龍突擊隊在惡劣的環境下,停靠海港,成功轉移等候在碼頭的中國僑民,並在激烈的遭遇戰之後,營救了被恐怖分子追擊的中國領事館人員。
然而事情尚未完結,就在掩護華僑撤離之際,蛟龍突擊隊收到中國人質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眾人深感責任重大,義無反顧地再度展開營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