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珍妃到底是不是慈禧害死的
珍妃是光緒最喜歡的妃子,《清史稿》中記載,她是沉井而死,時間是1900年,具體死因沒有說明。世面上關於珍妃之死有很多種說法,下面逐一進行分析。
第一種說法是慈禧命人投井的。有一個電影叫《李蓮英》,其中描述了這樣的片段: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軟禁在瀛台,作為光緒皇帝的有力支持者,珍妃也被關進了鍾粹宮後面的北三所西側的一個小房裡。
光緒皇帝被軟禁瀛台,心裡很郁悶,他快要憋瘋了,特別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雖然隆裕皇後經常去看他,但他不喜歡隆裕皇後,再說了,隆裕皇後是慈禧太後的親侄女,向她訴說心裡話,她會傳給慈禧太後的。光緒只想找珍妃訴說,可是他沒有機會見到珍妃,於是想珍妃想得生病了。
慈禧太後派李蓮英前去探視。光緒皇帝躺在床上面容憔悴。看見李蓮英進來,突然從床上爬下來,跪在李蓮英面前。
崔玉貴犯錯當然要受懲罰,不久他就離開了紫禁城。崔玉貴後來說,他離開時,慈禧派人送給他不少銀子。
一個太監敢自作主張把皇帝喜愛的妃子投進井裡,雖然是傀儡皇帝,但是萬一哪一天他咸魚翻身了呢!這太監的腦袋就得搬家。再說了,他和珍妃也沒有私仇,犯得著把她投井嗎?所以這種說法道理上不通。
大清滅亡後,崔玉貴說,把珍妃投井是他和另外一個宮女乾的,是奉慈禧太後之命乾的。我相信崔玉貴這時說的是真話。因為殺人首先要有動機,崔玉貴不存在殺珍妃的動機。
那麼慈禧殺珍妃的動機是啥?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點,慈禧為隆裕太後掃清障礙。隆裕太後是慈禧的親侄女兒,人長得比較丑,是慈禧太後硬塞給光緒皇帝的,光緒不喜歡她,整天和珍妃泡在一起,而對她十分冷落。慈禧殺了珍妃,斷了光緒皇帝的念想,希望因此光緒能對隆裕皇後好些。
不過只是有這方面的因素,如果光是因為這個原因,那為啥之前沒有殺,偏偏要等到離京西逃時殺?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下面一個。
第二點,慈禧西逃,珍妃成了隱患。慈禧離開京城,不便帶太多人,這是事實。可是不把珍妃帶上,留下她,紫禁城裡珍妃地位最高。而且珍妃又是一個有文化且不安分的人,萬一她在北京,幫光緒搞些事情,掌握朝廷大權,那是慈禧絕不願意看到的。雖然珍妃不見得真的會搞出啥花樣來,但是畢竟有這種可能性存在,慈禧要徹底清除這種隱患,所以殺掉珍妃。
動機存在,事實指向清楚,以此大概率慈禧就是殺死珍妃的兇手。
⑵ 大太監里慈禧第幾集殺的珍妃
大太監我看了,沒有珍妃這角色。出現的嬪妃只有皇後阿魯特·寶音(唐詩詠飾)和慧妃富察·蘭軒(樂瞳飾),自始至終沒有珍妃。
我查了一下,珍妃是巡禮片裡面的角色,在巡禮片出現了並且是由楊怡飾演的,不過TVB的巡禮一般都是拍給人們先看看的,後面的整整拍出來的電視劇和巡禮會有很大的區別,中途和根據演員變動和劇情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動。所以,劇情改了角色變了也是常有的。
楊怡接了《名媛望族》所以檔期有沖突吧。
不過好像聽說會拍第二部,可能會有珍妃這個角色。
這都只是我的看法,如果幫到你的話還望採納。
⑶ 慈禧逃跑逼珍妃跳井在哪個電視劇叫什麼名字當時珍妃穿的黑袍子,個子很高,
《日落紫禁城》
⑷ 電視劇【綉娘蘭馨】里的太後為什麼會那麼討厭珍妃呢
摘自《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後———慈禧曾孫口述實錄》
作者葉赫那拉·根正郝曉輝
慈禧最疼愛珍妃珍妃是自己跳井
慈禧是作者爺爺的親姑姑,而同治和光緒則同是作者爺爺的表哥,光緒還是作者爺爺的姐夫。作為慈禧的後人,作者所著的這本書不僅讓昔日的皇族摘下了神秘的面紗,更是震驚了國內外史學界。從歷史上看,慈禧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心胸狹窄、賣國求榮的驕奢太後;而從家族來看,慈禧則是一個有血有肉、孝道先行的封建女人。但作者卻堅決地推翻了這一切,把慈禧寫成了有血有肉的「好人」。作者的觀點有沒有「主觀性」?「翻案」能不能服眾?讓我們先看看吧。
照相和易裝讓慈禧與珍妃鬧矛盾
爺爺說:「其實只是一件事情,讓兩個人鬧得比較僵,就是慈禧說珍妃不守婦道。因為珍妃當時通過關系從外國人的手裡買了相機,在宮里隨便照相,並且穿的衣服在當時來說是失了體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當時慈禧還沒有認識到照相機的作用,認為是妖術、邪術,所以就很反對這些東西在皇族中使用。但即使是這樣,在當時的一些大臣家裡還是藏有相機。再一個讓慈禧比較反感的事情就是珍妃喜歡穿著男服在宮里走動,這讓慈禧非常不能理解,認為給皇家丟了臉面。其實珍妃是一個很開朗大方的女人,有點大大咧咧的。但是當時的宮廷是非常嚴謹的,從來沒出現過這種情況。也由於這樣,慈禧與珍妃還是產生了隔閡。但是隔閡歸隔閡,慈禧要殺珍妃的心卻沒有。」
隆裕太後親口述說珍妃跳井經過
當年我爺爺奉詔進宮,去見他姐姐隆裕太後時,隆裕對我爺爺講了當時的事情。隆裕說:「很多人都說是我嫉妒告她黑狀,所以老太後派人把她推到井裡去了。其實事情是這樣的:當時被八國聯軍打敗後,洋人軍隊打到了北京。在完全沒有取勝希望的情況下,老太後西行。當時的情況非常緊急,因為誰也不清楚這幫洋人最後會干什麼、會不會像燒圓明園那樣,把紫禁城也燒了?當然西行帶不了那麼多人,因為人多了就會成為負擔。但是因為當時光緒是皇帝,而我是皇後,同時又是老太後的親侄女,要帶也只能帶我和皇上走。而其他的一些親屬就地回娘家躲避,妃子們也不例外。可是當時的珍妃非常氣盛,不服從老太後的指揮,並當場頂撞了老太後。在那個緊急時刻,珍妃一直對老太後說:『我是光緒的妻子,我要跟著去。您有偏見,皇後是您的侄女,所以您帶她走。所以我也請求你帶我走。』這就讓老太後非常難堪。
「從另外一層上講,本來老太後就對珍妃平日的作為有點不高興,再加上這些緊急時刻的頂撞,老太後氣得臉色發白,直打哆嗦。在皇宮里,大清朝幾百年來從來沒有人敢於這么頂撞太後,即便是皇上都從來沒有過,何況一個珍妃。老太後也是一個非常要臉面的人,所以氣得當時抬腳就走,珍妃一直跟著老太後說自己的理由,於是就來到了距離珍妃住所不遠處。珍妃這時候還不死心,對太後說:『我是光緒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寧願死。活著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老太後一聽,就更加生氣,本來火燒眉毛的事情,哪還有時間吵架啊,於是就對珍妃說:『你願意死就死去吧。』當時離說話的地方不遠處就有一眼井,於是珍妃緊走兩步,說:『那既然這樣,我就死給你看。』於是直接就奔井口去了。老太後一看情況不對,這孩子跟我頂撞兩句,怎麼還真的去死啊。於是對崔玉貴說:『趕緊去拉住她。』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當崔玉貴跑過去的時候,珍妃已經跳下去了。老太後一看沒辦法了,內憂外患啊,於是沒來得及管她,就走了。」
太監崔玉貴差點成了替罪羊
「這就是出逃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一年以後,老太後和我們重新回到宮里,想起珍妃來,還是覺得非常惋惜。這一點我們都能看得出來。而且人人都傳言珍妃就是老太後派人害死的,老太後也覺得自己很冤枉。雖然大夥沒當自己的面說,但是這事情落在自己頭上了,總得有個結果。有個說法,皇家是不能隨便損失一個妃子的。於是老太後思來想去,就把罪責推到崔玉貴頭上了。當時老太後說:『崔玉貴,讓你拉住珍妃你沒拉住,等於是你把珍妃害死的。沒拉住就等於是你害死的。』當時老太後就給自己找了這么一個台階。
「老太後因為要找一個台階,所以就揚言要殺崔玉貴,當然也是為了讓大夥能平息一下怨氣。但崔玉貴是父親桂祥的干兒子啊,跟我們家關系又非常好,每年父親過生日都要送好多東西過去。這一聽要殺自己,馬上就跑到父親那裡,跟父親說了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於是父親就找到老太後通融了一下。死罪沒有了,責罰當然還是需要的,於是就把崔玉貴攆出宮了。崔玉貴出宮,大概有兩年的時間就在咱們家住著,這件事情我不說你也看到了。但是太監出宮哪那麼容易啊,崔玉貴一直想著再回到宮里,也通過人找我說過這件事情,但是當時我是不能做主的。作為太監在外邊,臉面上沒地方擱,而這兩年基本上就是在咱們家,幫幫忙,打打雜。等過了這兩年,父親又找到老太後讓崔玉貴回宮里,這樣崔玉貴就又回來了。」
珍妃進宮過程記載不合邏輯
在這里引述一位珍妃後輩人寫的《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珍妃聰明伶俐,宮廷禮儀一學就會,因此替皇後主持繼嗣典禮。其實這和該文作者所要說的慈禧討厭珍妃是相違背的。試想,在慈禧操縱政府的當時,她不點頭,珍妃如何能主持這樣一個大典?所以,只可能是慈禧開始十分喜歡珍妃,後來珍妃的所作所為讓慈禧產生了厭惡。而至於珍妃如何協助光緒變法,變法的問題究竟誰是誰非,太復雜,這里就不討論了……無論如何,在演繹歷史時,隆裕和珍妃的待遇完全不公道。隆裕就是一個悲劇的犧牲品,有誰知道她在慈禧和光緒的夾縫中那凄涼的後宮生活?
另外,在《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中說道:「光緒十四年(1888年)農歷十月初五,當時我二位姑母還沒有成年,就接到朝廷懿旨冊封為光緒皇帝的瑾嬪、珍嬪。這件事對我家和對祖母來說,不是喜事臨門,而是禍從天降。祖母深知女兒的性格,對慈禧的狠毒也早有耳聞。宮廷里家法森嚴,女兒去做小老婆,免不了挨打受氣,說不定還會招來滅頂之災;從今後要想見到女兒,那比登天還難。從接旨那天起到二位姑母上轎前,祖母臉上沒有一點笑容,家裡從上到下個個心神不安。二妃上轎那天,祖母正坐在正屋桌旁吸水煙,當兩個女兒跪在母親面前告別說『額娘,我們走了』時,她強抑淚水,伸手打了倆女兒一人一個嘴巴,說道:『只當我沒生你們這兩個女兒!』轉身進了里間屋。老李媽說,老太太進了里間屋一天沒出來,也沒有吃東西。我母親後來對我講,二妃進宮後,家裡像辦喪事一樣,個個心情沉重。直到後來珍、瑾二妃被封為貴妃,家裡才算鬆了口氣。」
其實事情不是這樣。首先,當年珍妃、瑾妃進宮是她們的父親花了很多錢的;其次,珍妃和瑾妃並不是一母所生,怎麼會有「只當我沒生你們這兩個女兒」這樣的話?
很多人都說光緒是被慈禧殺害的,而珍妃也被很多人傳言說是慈禧西行之前把她殺害了,就連慈安太後的死也被推到了慈禧的頭上,其實不是這樣的。我聽爺爺跟我說過,珍妃不是慈禧殺的,那些傳言都是錯誤的。其實事情遠遠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因為慈禧和珍妃都死了,所以人們就隨意把一些屎盆子尿盆子都扣到了慈禧的腦袋上。而慈禧喜歡珍妃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因為珍妃非常有才幹,又非常聰明漂亮。在慈禧看來,珍妃就是一個年輕的慈禧,這些都讓慈禧對珍妃有著一種別樣的感情。
⑸ 清宮揭秘:慈禧太後為什麼要殺死珍妃
慈禧把珍妃叫出來,本意是想讓她跟著自己跑,結果珍妃哭哭啼啼,言語發生了沖撞,慈禧大怒,說:二總管你干什麼吃的,把她給我扔井裡去。這個說法是孫耀庭老先生跟我說的,他師傅伺候過光緒,是師傅這么告訴他的。
《珍妃周刊》中也有記載,唐冠卿老太監的說法跟這個說法大同小異。雖然他沒在場,但他隔著門,在門那邊,聽到了所有對話。
戲曲中有《珍妃淚》,說她正義凜然痛斥慈禧賣國,然後壯烈投井自殺。這種說法前些年幾乎佔了主流。但孫耀庭說,珍妃眼看將死,曾哀求慈禧,最後還是被狠心地扔進了井裡。現在看來,這比較接近於事實。
⑹ 找一部清末慈禧光緒珍妃的電影
《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西太後》)《大太監李蓮英》
⑺ 慈禧殺珍妃的電影名字
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是由新昆侖影業有限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片,由李翰祥執導,劉曉慶、梁家輝、陳燁、張鐵林等主演。
該片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慈禧是如何從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長為咸豐帝寵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該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該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特別獎
⑻ 慈禧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害死珍妃的戰爭叫什麼名字
叫「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基本簡介: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是指公元1900年8月14日(清光緒26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奧(指奧匈帝國)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慈禧太後要求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派遣的聯合遠征軍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增至約5萬人。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家最多,並喪失多項主權。影響所及,清帝國內部及遠東(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沖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俄日沖突升級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