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電影《鋼琴家》的一首插曲名字。
肖邦第一敘事曲~片中由第一主題直接進入到第三主題~
㈡ 鋼琴家片頭曲是什麼啊
《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到www.btchina.net里頭可以下載
㈢ 鋼琴家電影中的音樂有哪些啊
《I Like Chopin》、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第一敘事曲》、《華麗大波蘭舞曲》里的第二樂章、《馬祖卡舞曲》第17號第4段樂曲。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鋼琴家》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麗雅·福克斯、米喬·贊布羅斯基、愛德·斯托帕德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席皮爾曼的自傳改編,描寫了一個波蘭猶太鋼琴家在二戰期間艱難生存的故事 。
《鋼琴家》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它把所有這些都遠遠地放到了布景深處,只留下一個卑微的生命在前面的舞台上獨自踟躕。尤其是當這個生命還被賦予「鋼琴家」的身份時,整部電影就更具深意了。
(3)電影鋼琴師開頭的插曲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席皮爾曼是20世紀30年代納粹佔領時期,在波蘭電台和咖啡廳圈子中非常著名的鋼琴家。1939年9月,當華沙遭受野蠻轟炸時,波蘭電台沒有了播音員的聲音,只有一個年輕鋼琴家彈奏著肖邦的夜曲。六年之後,廣播恢復,演奏的是同一曲目,表演者是同一位鋼琴家——席皮爾曼。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摩鋼琴師憂郁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影片當中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
㈣ 電影 鋼琴家 插曲
在那個生死攸關的
時刻
,
鋼琴家
演奏了肖邦的
G小調
《第一
敘事曲
》
㈤ 《鋼琴師》電影當中演奏曲子叫什麼
Mazurka Op. 17 No. 4
蕭邦的馬祖卡舞曲 (Mazurka)第17號第4段樂曲
㈥ 鋼琴師這部電影的開頭鋼琴曲是什麼曲子
是肖邦的《升C小調夜曲》。
《升C小調夜曲》於1875年出版,為肖邦第二十首夜曲。作品約作於1830年,肖邦原來並未構思為夜曲,而僅標以「極有表情的慢板」Lento con gran expression 字樣。此曲的受贈人是肖邦的姐姐魯德維卡(Ludwika Jedrzejewicz)。
魯德維卡在肖邦死後把他未經出版的作品編輯了一個目錄,她在這首作品的題名下標以「夜曲風格的慢板」Leto w rodzaju Nokturna 字樣。因此這首作品就被認為應歸屬於夜曲。
這首作品為升c小調,4/4拍,極有表情的慢板。其獨特之處在於肖邦在這里從他的《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Op.21 及歌曲《少女的願望》中引用了一些樂思。這些引用與樂曲的織體編織在一起是如此的富於技巧,以致於它們一點也沒有脫離同出一源的性質和憂郁的美。
此曲近年為人熟知,在於它被用作電影《鋼琴師》中的插曲,影片中的男主角,波蘭猶太鋼琴演奏家斯皮爾曼在波蘭電台錄音時伴著窗外的炮火聲和樓房的搖晃彈奏的就是肖邦的這首《升c小調夜曲》。
㈦ 電影鋼琴師中的音樂
肖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1NTQwNA==.html
是這個吧
㈧ 《海上鋼琴師》有一首非常好聽的插曲,有那位知道是什麼名字
因為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也非常喜歡這個插曲,所以我推薦給你!
原文片名: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英文譯名:The Legend of 1900
中文譯名:海上鋼琴師-台/聲光伴我飛-港/1900傳奇
編劇:朱塞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Alessandro Baricco
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蒂姆·羅斯Tim Roth 飾 千九/1900
普魯特·泰勒·文斯Pruitt Taylor Vince 飾 Max Tooney
梅蘭妮·蒂埃里Mélanie Thierry 飾 女孩
類型:劇情/音樂 級別:R級(粗口)
片長:125分鍾 國家:義大利 語言:英語
發行:Fine Line Features(美)
上映日期:1998年10月28日-意/1998年12月25日-美
榮獲1999年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
傳說開始於,也結束於小號手max關於「海上浮城」的敘述。一個「生於」1900年第一天的船上,從來沒有上過岸的鋼琴詩人,足夠成就一個傳說。
時代夢想
他往返於歐美之間,在那個歐洲的年輕人和不那麼年輕的人去美國尋找夢想的年代。
片子開頭展現的是個和1900無關,和時代的夢想有關的場景。一個最先看見了自由女神的年輕人,興奮的眼裡折射著自由和夢想的光輝,盡管他的希望可能跟這兩個詞都無甚關系。金錢,女人,房子……這就是1900周圍所有的人們。那些隨琴聲舞動的人聽到America的呼聲湧出船艙,剩下1900一個人坐在鋼琴邊上看他們喧鬧的背影。
他本是移民留在船上的孩子,本應跟父母一起在那個新家園開創和奮斗。但他被遺棄了。被父母和時代,他也拒絕了他們。小時候丹尼告訴他,維吉尼亞號之外的一切都是有害的。丹尼死的時候,他用紅色筆在白布上寫,Thanks Danny(TD),本來一個充滿種植園味道的名字,變成了對這個收養他到另一個世界的船工的感謝。
max用自己的喇叭吹奏夢想,他和那些黑人船工,那些見到美國之後瘋狂的人是一樣的,他是陸地上的人。他到最後還在勸1900跟他一起開始新的生活,他不明白為什麼他不上岸,直到最後一次對話。1900說,why why why why why,陸地上的人總要問為什麼,他們跑來跑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我並不羨慕。那和他無關,這個時代都和他無關,他只要觸摸著琴鍵,在他的世界盡頭演奏無限。
世界盡頭
最美的一段是max和1900初識,在頭等艙的大廳里,兩個人和鋼琴一起滑行,滑出飛一般的音樂,就那麼在大廳里轉啊轉,飛行,1900快樂地笑。圓形的燈,圓形的大廳,旋轉的琴,這就是世界盡頭,一個鋼琴詩人的世界盡頭。他是這樣的詩性地活在這里,「F*ck the regulation」,「F*ck the jazz,too」,他坐在鋼琴邊,站在甲板上,躲在船艙里,打量這一切,對他來說沒有意義的世俗的規則和瘋狂。
而他卻愛上了一個屬於陸地的女孩,這讓他像別人一樣,想像女人,想像對話,甚至想像陸地,想像像那個女孩和她的父親一樣,在陸地聽海的呼喚,獲得啟示,活得「重大」。他甚至要走下懸梯,走上岸上的城市。然而他終於沒能走向一條條街道沒有盡頭的城市,他走回到船上,發誓一輩子不會上岸。
他終於向max說出了,我回來是因為我所不見,城市沒有盡頭,鋼琴,88個鍵,有盡頭,可音樂是無限的。在沒有盡頭的城市裡,找個妻子,買個房子,置塊地,看個風景,走一條死路。無盡的選擇讓人陷入瘋狂。他屬於船,雖然船已不在海上,船上也不再有鋼琴,而他心裡有。生於船,長於船,死於船,他不會放棄,哪怕放棄生命。
他的世界盡頭隨著炸葯的一響飛向了天堂,上帝找不到他的檔案。他不存在於這個世界,這個忙碌,夢想,改變的世界。
孤獨
他和max本質上就是不一樣的人,開始在一起因為音樂,其實他的天才靈感是max所無法理解的。他的孤獨也一樣,如果不是那最後一次談話,max到死都不會明白。max或許表示了外部世界和1900的關系,他們接受他,喜愛他,卻不理解他。他和外部世界一樣希望他加入,上岸,錄唱片,組建樂隊,大紅大紫。他說他是好朋友,然而那些素為謀面的人都叫他做朋友。
max最後拿起小號走了,走出小街,開始了新生活,跟1900不一樣的。1900,鋼琴詩人,他拒絕新生活,在天堂繼續彈奏。max終於理解了他,聽著他最後的幽默,看著他死在船上,然而這次他們的擁抱卻是永遠的告別了。1900將一個人伴著鋼琴孤獨下去,max將用喇叭開始他的新希望。
這終成了一個max講的沒有人相信的好聽故事,等待人們把他遺忘成一個傳說。
海上鋼琴師——慨嘆人世滄桑
托納多雷的電影一點點的看了,天堂影院的追憶、西西里傳說的沉思,……海上鋼琴客,似乎傳遞了更多,關於藝術、關於選擇、關於追尋,雖然,登上海岸,才知道陸上看海的感覺;遠離海洋,才能體味海的呼喚,但是,站在城市裡,就再也不能從遠處觀望城市,就再也不能自信的遨遊於高樓林立,在黑暗裡,將自己一點點地吞噬。1900的人生觀,是集合大多數人對未知的恐懼和不能自信面對的悲哀,卻如同我們耳熟能詳那乳酪的寓言——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思考。
站在生他養他的海船之上,1900能用鋼琴描繪眼見的世界,能對著船長說去你娘的狗屁規矩,能彈出火一般的節奏,對著失落的爵士歌王,說,爵士也一同見鬼去吧……但站在跳板之上,城市壓迫在眼前,不遠處就有美麗的生活、心愛的姑娘,他卻止步,望著落入水中的帽子,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命運——那是同樣的漂浮。
在《海上鋼琴師》中,男主人公「1900」曾說:「鋼琴只有88個鍵,是有限的,但它演奏的音樂卻是無限的。」如同他所說,依靠鋼琴,「1900」找到的不僅是生活的快樂,還有生命的意義。影片中的一個片段曾經為鋼琴賦予了魔幻色彩:當風暴來臨之際,「1900」卻演奏著鋼琴,在舞會大廳里自由馳騁。鋼琴師用貼著「自由」標簽的爵士樂試圖去擊敗封閉在輪船上的「1900」,但結果是徒勞的,那種形式上的自由,絕望地消失在「1900」為身邊的每一個人彈奏的音符里。
「上岸不難,可是海洋……」在沒有陸地可以依靠的海洋,腳底是永遠踩不到底的慌張,這是站在陸地的立場。當所有人將陸地當成了家,那海洋就成了在家與家之間的路程。如果站在海洋的立場?丹尼普曼·TD·林蒙·1900,拋開海洋和鋼琴他可能就是一個數字,是沒有身份沒有歸宿沒有出生紙的人類。可是當海洋與鋼琴有染,松開的鋼琴腳閘在海浪的搖曳中拋灑給空氣音樂的味道。1900是海洋和鋼琴之間的媒介,他生在這里長在這里也死在這里,用一輩子的時間成就手指和鋼琴的舞蹈。為什麼一定要讓他下船,為什麼又要這么在意他從沒有踏上過土地,陸地上不是也有那麼多人一輩子沒有踏上過海洋,甚至從來也沒有看見過海的樣子。
人生來就屬於了自己的空間,就像爵士的祖師謝利,他的鋼琴是在城市邊緣、紅光綠影交錯中的床第之歡。可他登上了1900的維珍尼號,他輸給了盛氣凌人的驕傲和陸地人尋根問底的糾纏。城市與維珍尼號相比不過是更大和更固定的空間,人就是不斷地想要霸佔那樣凝固的空間,卻不知在空間的掠奪上,遺失了時間。
海洋是唯一能和鋼琴匹配的天物,用留聲機記錄下的音樂就像1900所疑惑的那樣是會隱隱作痛的。當現代文明像維珍尼號運送到美利堅淘金的人群一樣蜂擁而至的時候,塞滿皮箱的野心混雜在三等艙開閘後的沖動、焦躁和貪婪中,還有頭等艙、二等艙的高貴,一起被放逐到了岸上,然後他們便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堆砌著他們的城市——在堆砌中漸漸死掉的城市。
到岸上去聽大海的琴聲。愛情的聲音永遠大於友情的聲音,康有些酸澀地為1900描述著上岸後的日子,愛上一個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他們就像城市裡的每一個人,收起了海上樂手們「完結了」的寬容,彼此用客氣和拘謹來對待身旁也許會成為入侵者的朋友,最後,走一條死路。
我不知道1900是怎樣允許了炸掉維珍尼號的人拿走他的鋼琴,他又是怎樣在沒有鋼琴、沒有海浪的船上度過。等康找到1900的時候,他躲在船的角落,演出服的肩上有了灰塵,他淡淡地坐在那裡,像尋回了海洋鋼琴一般興奮地給康描述他找到上帝的樣子。其實,1900站在維珍尼和陸地的旋梯上拋飛帽子,就是將自己的選擇交給上帝來決斷,帽子飛到了海里,1900不知道康送給他的駱駝大衣究竟能有什麼轟動效應,只是他知道上帝讓他選擇了海洋。只是我們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鋼琴和海洋。
1900這個角色,因為孤寂落寞的經歷,使其更能敏銳的看透人心,並藉此彈奏、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樂曲。但一生面對海洋、面對鋼琴,陸地上的一切,對他來說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使他一直對陸地躑躇不前。正如他所說:「我看不到陸地的盡頭」,或許對1900而言,海天一色的景緻看得到地平線,往返多地的郵輪也有靠港停泊的時候,88個琴鍵是有限的,他可以據以創作無限的樂章,然而陸地上綿延不絕的大城市,是他所看不清也無法掌握的。
本片的導演正是1990年前以《天堂電影院》(Cinema Paradiso)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殊榮的朱塞佩·托納托雷。如同《天堂電影院》給人的感覺,托納托雷以其擅長的敘事手法,使觀眾隨著回憶與現實交錯間,輕易的融入劇情之中,並幾乎因此而懷疑,本片是否為真人真事所改編。
而在本片之中,托納托雷也與埃尼奧·莫里康內(Ennio Morricone)這個配樂界的大師再度合作。(莫里康內著名的電影配樂作品包括:《天堂電影院》、《豪情四海》、《哈姆雷特》、《鐵面無私》等等)就如同所有以「鋼琴師」為名的電影一般,配樂必然在電影里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影片的電影原聲也是值得細細品味收藏的對象。
㈨ 求電影《鋼琴家》中的一首插曲
原聲音樂 -《鋼琴家》(The Pianist)[MP3!]
中文名稱:鋼琴家
英文名稱:The Pianist
資源類型:MP3!
發行時間:2002年11月26日
專輯歌手:原聲音樂
地區:波蘭
簡介:
專輯名稱:The Pianis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作 曲 家:Fryderyk Chopin, Wojciech Kilar
演 奏 家:Janusz Olejniczak, Andrzej Szpilman
專輯類別:Soundtracks
發行公司:Sony
發行日期:November 26, 2002
音樂流派:Classical
采 樣 率:CBR 320
專輯介紹:
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家》根據波蘭籍作曲家/鋼琴家Wladyslaw Szpilman自傳體小說改編,但波蘭斯基在電影中傾注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情——7歲時曾經有過逃出克拉科夫猶太區的類似經歷。
電影的音樂主題則由肖邦的鋼琴曲貫穿始終——作為一個鋼琴家,肖邦的作品是Szpilman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而波蘭當代鋼琴家Janusz Olejniczak的演奏也深得肖邦的精髓,唯一一首非鋼琴曲曲目則是由與Roman Polanski經常合作的作曲家Wojciech Kilar為Szpilman一家遷入猶太區一幕所作的『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一種小心翼翼式的悲哀與沉痛;最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專輯中還收錄了Szpilman本人在1948年華沙錄制的肖邦的『Mazurka Op. 17, No.4』的珍貴演繹版本。(雖然效果不是很好)
# 精華區沒有搜索到才發布的,如有重復請盡快PM我。
專輯曲目:
1.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sharp minor, KK Anh.Ia/6 (doubtful)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2. Nocturno for piano in E minor, Op. 72, CT 126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3. Nocturne for piano in C minor, Op. 48/1, CT 120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4. Ballade for piano No. 2 in F major, Op. 38, CT 3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5. Ballade for piano No. 1 in G minor, Op. 23, CT 2 (Four Ballades)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6. Waltz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34/2, CT 208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7. Prelude for piano No. 4 in E minor, Op. 28/4, CT 169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Janusz Olejniczak
8.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Tranquillo (Introction to the Grande Polonaise)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9.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for piano, Op. 22. Grande Polonaise in E flat major. Molto allegro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Janusz Olejniczak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0. The Pianist, film score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Composed by Wojciech Kilar
Performed by The Warsaw Philharmonic National Orchestra of Poland with Hanna Wolczeska
Concted by Tadeusz Strugala
11. Mazurka for piano in A minor, Op. 17/4, CT 63
Composed by Fryderyk Chopin with Andrzej Szpilman
電驢下載地址:
http://www.verycd.com/topics/26553/
㈩ 請問電影中鋼琴師的一開頭是什麼曲子
第一場,Jelly彈的曲子是Big
Fat
Ham,
1900彈的是Silent
Night
第二場,兩個人彈的那首曲子是Jelly寫的The
Crave,不過1900彈的時候有加花
第三場,
Jelly彈的是The
Finger
Breaker,1900彈的是Enring
Movement
tarentella
in
3rd
class
或者是
enring
movement
在網路上都有下。
第一首:http://www.kavadream.com/file/music/Ennio_Morricone/07-TarantellaIn3rdClass.mp3
第二首:http://www.kavadream.com/file/music/Ennio_Morricone/08-EnringMovement.mp3
Jelly
Roll
Morton是歷史上爵士樂的創始人,因此他在片中演奏的三首曲子都是典型的爵士樂,我不知道你問的是哪一首。不過這三首,按片中的時間順序分別是:The
Big
Fat
Ham;
The
Crave;
The
Finger
Br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