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不能推薦一部經典,好看的外國電影說出理由
《美麗人生》
奧伯托,貝尼尼
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准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押。圭多不願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相關】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去籠罩著整個義大利。
圭多是一個外表看似笨拙,但心地善良憨厚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他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嚮往。他和好友菲魯喬駕著一輛破車從鄉間來到阿雷佐小鎮,他的願望是在小鎮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過上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途經一座谷倉塔樓時,年輕漂亮的姑娘多拉突然從塔樓上跌落到他的懷中,原來塔樓上有個黃蜂窩,黃蜂經常騷擾當地居民。多拉想為民除害,燒掉黃蜂窩,反被黃蜂蜇傷。圭多立刻對她產生了好感,熱情地為她處理傷口,為表示謝意,多拉送了一些雞蛋給圭多,意味深長地目送他遠去。
陰雲密布的義大利,納粹的反動勢力日益強大,墨索里尼推行強硬的種族歧視政策,圭多因有猶太血統,他開書店的申請屢遭阻撓,得不到批准。好友菲魯喬的工作也久無著落。由於生活所迫,圭多隻好在一家飯店當服務員,他以真誠、純朴、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贏得了顧客們的喜愛。
一次圭多騎車上班無意中撞倒了多拉,兩人再次邂逅燃起了圭多心中愛情的火焰。他不失時機地向多拉表白愛慕之情。
多拉是某學校的教師,有一天從羅馬來的督學要到學校視察,圭多得知後,竟冒充督學來到多拉所在學校視察。校長熱情地接待他,為取悅多拉,引起多拉的注意,圭多索性跳上講台施展起喜劇演員的才華,惹得學生開懷大筆,令校長和教師瞠目結舌。
圭多得知多拉和男友魯道夫要去劇院看歌劇,他也買票前往,坐在樓下的圭多始終目轉睛地盯著樓上包廂里的多拉。起初多拉對圭多的苦苦追求並不在意,但是由於多拉討厭魯道夫,因此常和圭多在一起。魯道夫一廂情願地舉協和多拉的訂婚晚會。晚會正巧安排在圭多所在的飯店。圭多巧妙地使多拉解脫了魯道夫的糾纏,因此贏得了她的芳心。多拉不惜跟父母鬧翻,離家出走,嫁給了圭多。
婚後,好事接踵而來,圭多夢寐以求的書店開業了,他們有了個乖巧可愛的兒子喬舒亞。圭多閑來無事時常和兒子玩游戲,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可好日子沒過上幾年,在喬舒亞五歲生日這天,納粹分子抓走了圭多和喬舒亞父子,強行把他們送往猶太人集中營。當多拉和喬舒亞的外祖母興沖沖地回到家裡,只見人去樓空,家裡被翻得亂七八糟,多拉明白了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她雖沒有猶太血統,但她堅持要求和、兒子一同前往集中營,多拉被關在女牢里,圭多不願意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從此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一面千方百計找機會和女監里的妻子取得聯系,向多拉報平安,一面要保護和照顧幼小的喬舒亞,他哄騙兒子這是在玩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天真好奇的兒子對圭多的話信以為真,他多麼想要一輛坦克車呀!喬舒亞強忍了飢餓、恐懼、寂寞和一切惡劣的環境。圭多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當解放來臨之際,一天深夜納粹准備逃走,圭多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里,千叮囑萬叮嚀讓喬舒亞不要出來,他打算趁亂到女牢去打妻子多拉,但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圭多經過喬舒亞的鐵櫃時,他還樂觀地、大步地走去,暗示兒子不要出來,但不久,就聽見一聲槍響,歷經磨難的圭多慘死在德國納粹的槍口下。
天亮了,喬舒亞從鐵櫃里爬出來,站在院子里,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隆隆地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軍,將他抱上坦克。
【評價】
描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猶太集中營中悲慘生活的電影很多,最著名的莫過於《辛德勒名單》。然而天性樂觀幽默的義大利電影藝術家出人意料地從陳舊的創作素材中挖掘出了新鮮的東西,最近在本市放映的《美麗人生》,即在充滿鮮血和死亡的集中營里找到了一種美麗。
故事很簡單:活潑樂觀的義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於與多拉結婚,並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筆者在最近「奧斯卡獲獎電影展」觀看這部電影時發現在座的許多觀眾都哭了,深深被感動了,就像當年《媽媽再愛我一次》一樣,這次是偉大的父愛榜樣。作為導演和男主角的貝尼尼知道的話,恐怕不見得會欣慰,一定一臉的苦笑,作為一個出色的喜劇演員,他要的不是這個效果。
這絕對不是一場悲劇,從一開始圭多搞笑的出場就可以看出導演想營造一種喜劇的氛圍;而圭多在追求多拉時候種種離譜的舉動,特別是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將喜劇的因素加強到了鬧劇的程度,有趣的場面甚至不斷貫穿在集中營里,就是圭多最後被押走處死時,出現在躲在鐵箱里的約書亞面前的也是一個扮著小丑誇張模樣的爸爸。編導以喜劇的手法表現一個如此感人的故事目的何在?難道是為了媚俗大眾不惜而故意削弱電影的思想性。其實恰恰相反,悲劇才是媚俗。貝尼尼這么處理就是為了不媚俗,為了表現更深層的思想,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試想,圭多在獄中僅僅是為了約書亞心靈不受到傷害才故意「欺騙」他的嗎?難道圭多自己不是這么認為的嗎:所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一場瘋狂游戲,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他們:熱愛生活的人們。就算在集中營里,圭多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只是在給兒子演戲,沒有發自內心對生活熱愛的人,是不會有這種燦爛的、讓人喜悅而充滿力量的笑容!圭多知道噩夢是暫時的,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才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2. 最值得看的國外經典電影有哪些
國外經典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雖然當年敗給了阿甘,但安迪在我心目中依然是第一,估計以後也沒有能夠超越她的了,至少在我心目中。
3. 為何人們更喜歡看國外大片
選擇看國外大片,我更注重的是精美的特效,正能量的價值觀以及很多我喜歡的演員。
國內的片子有一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問題,就是演員的片酬高,片子的製作經費少。這就導致了爛劇本、爛製作、五毛特效等問題層出不窮,傷害了廣大中國影迷的心。畢竟我們花錢買票看電影不是看這種大爛片的,這就像把我們影迷當傻子一樣來圈錢。所以很多人現在只會在影院看國外的大片,對於國內上映的片子很少關注。
這並不是說我崇洋媚外,而是在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好的東西就應該被推崇,不好的就應該被淘汰,優勝劣汰是普遍適用的准則。如果一味的對一些垃圾影片進行保護,用愛國進行道德綁架,這是對廣大影迷的不尊重,是愚弄別人的表現,我是不會接受這種行為的。
4. 你最喜歡國外的哪部電影為什麼
我最喜歡的一部外國電影,那就是阿甘正傳,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阿甘正傳,因為阿甘正傳確實是一部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一部電影,當你遇到挫折或者是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或者是你本來有可能也是一個殘疾人的話,你一定要去看這部電影。
後來他為了成就一個自己的夢想,然後也算完成自己朋友的一個夢想,去捕魚捕蝦,在這個過程當中,他雖然一開始一無所獲,但是由於堅持最終也獲得了自己的財富,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是非常具有正能量。
5. 談及經典恐怖電影,為何大部分都是國外電影為主
因為國內恐怖片少有佳作,不是劇本太差就是演技太爛,而且國內的創作條條框框比較多,很難出好作品。
6. 美國大片為什麼好看
錢堆出來的不一定都好看 像什麼英雄 十面埋伏什麼的 還有無極之類都不見得好
主要是情節設置合理 充分表現出人性特點 有善有惡 有自私 有愛 有貪婪 也有偉大... 從各個方面來詮釋 一部電影能表現出人性的各方面
不像國內的有些片子一味得往精神層面上搞 表現的都是人性好的一方面 有點脫離群眾
7. 為什麼大片經典片都是歐美拍的
1.歐美市場好,人們基本都去電影院看或者買正版碟片,而中國網上傳播太快,打擊盜版力度不夠,造成投資人擔心收不回成本
2.導演水平高超,外國有大量優秀的年輕導演,更不用說那些大師級的導演了,你可以看看那些著名導演的作品,派了幾十年不過十幾部,二十幾部片子,避免了大量粗製濫造的影片
3.演員整體實力高出國內一籌,這點其實有點廢話了,常看電影的隨便都能說出幾十個歐美重量級演員,更不用說那些發燒友了
4.資金雄厚,這是排出大片最重要的因素了,票房超高的電影投入也一定高,歐美大片動不動上億美金的投入讓國內的投資人只能望洋興嘆了,這也是需要逐步積累的過程
5.良性的競爭環境,不僅保障了製片公司的利益,而且也增加了公司之間的競爭力度,使得所有公司都想出更好的影片來獲取利益
8. 為什麼我喜歡看外國電影,
美國商業電影也沒意思了,比如漫威的那些。有些小成本恐怖片也比較有創意,還有比較暴力的科幻片,吸血鬼外星人之類的。還有炫酷的道具,飛機,汽車,武器,服裝,比如地獄男爵和刀鋒戰士和黑衣人
9. 為什麼國外的經典電影這么多
因為國外的電影事業發展得十分的早,在1888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展,並且在1896年到1912年的時候就出了很多的早期電影作品。而之後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國外的電影事業發展的也是十分的迅速,並且獲得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國外的電影事業有著完善的電影拍攝體系,以及導演培訓體系,而且電影導演更多的是想拍攝一種展現生活以及自己想法的一些作品,而不僅僅只是為了獲取票房收益。而相反,中國的電影事業發展得較晚,雖然當初香港電影界發展的十分的優秀,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藝人和經典作品。但是隨著導演、製片人、投資人想要獲取更高的收益以及明星藝人想獲得更高的片酬,導致中國的電影事業發展被國外的電影事業遠遠的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