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理解電影敦刻爾克
1996年諾蘭用《追隨》正式出道,2008年憑借《蝙蝠俠:黑暗騎士》一炮而紅,奠定宗師地位。
時至今日,從《盜夢空間》到《星際穿越》,諾蘭留給世人的印象一直猶如佇立雲顛,俯瞰凡人。
高如仙人,不沾煙火氣的諾蘭,卻在2017年拍攝了《敦刻爾克》,一部沒有一絲科幻、懸念、酷炫的「平凡」之作。
三幕相交,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敦刻爾克》,一個戰爭史上偉大的奇跡,一部屬於諾蘭的戰爭史詩之作。
B. 怎麼評價《敦刻爾克》這部電影
昨天下午我更和我的室友兩個人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的是二戰時期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事情。這部電影有三條主線,其實剛開始看的時候我有點蒙,一開始覺得應該是一個場面特別宏大的影片剛開始非常的失望,但是到了最後我深深的被這部影片所吸引了。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下面說一說我的感受。
第三條主線就是法瑞爾在空中勇敢的和對方戰斗的事情了,德軍為了堵截英國軍隊撤退,派出了大量的空軍來堵截,但是英國的飛機只有三架,最後只剩下了一架戰斗機了,而且油量不足,但是他沒有放棄,通過自己的努力擊落了一架戰斗機,又利用最後的滑翔的機會擊落了最後一架飛機,把士兵從絕望當中救了回來,最後他被德國人活捉了,犧牲了自己。這是一種風險精神,在戰斗的時候沒油什麼大場面,但是他的那種堅持的性格非常的容易感觀眾,記得當時我還為他加油,希望他能夠早一點的擊敗敵機。
三條主線緊密相連,讓我看到了一個戰敗的國家,一個沒有放棄的國家。還有一些偉大的士兵。非常值得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
C. 電影《敦刻爾克》值得一看嗎
當然,非常值得。每次對諾蘭的片子都是期待很大,但是同樣收獲到驚喜。戰爭的畫面感和配樂都特別帶感。影片中的第一個鏡頭就把觀眾一下子帶到了那個場景中。
我們一般都喜歡看的是什麼戰爭片呢?取得了大勝利的戰役。而《敦刻爾克》是什麼,是一次大潰敗和逃脫。
D. 敦刻爾克電影故事原型是什麼 敦刻爾克大撤退真實歷史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語:Dunkirk Evacuation,法語: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英法聯軍的軍事撤退行動。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防線在德國機械化部隊的快速攻勢下崩潰之後,英軍在敦刻爾克這個位於法國西北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港口小城進行了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雖然這項代號為「發電機計劃」的大規模撤退行動使英國及法國得以利用各種船隻撤出了大量的部隊、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的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歐洲大陸上,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嚴重問題。
此次撤離,標志著英國勢力撤出歐洲大陸,西歐除英國、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區落入德國之手。
納粹德國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西歐。當時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擁有147個師,300多萬軍隊,兵力與德國實力相當。但法國戰略呆板保守,且動員較為遲緩,只把希望寄託在他們自認為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上,對德國宣而不戰。在德法邊境上,只有小規模的互射,沒有進行大的戰役,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戰爭」。
然而,德軍沒有攻打馬奇諾防線,他們首先攻打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並繞過馬奇諾防線從色當一帶渡河入法國。德國法西斯的鐵蹄不久又踏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形勢萬分危急,敦刻爾克港口是個極易受到轟炸機和炮火持續攻擊的目標。如果四十萬人從這個港口撤退,在德國炮火的強烈襲擊下,後果不堪設想。
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他們的計劃是力爭撤離三萬人。這支雜牌船隊就在這樣危險的情形下,在一個星期左右時間里,救出了三十三萬五千人。
E. 關於"頓刻爾克大撤退"的老片是什麼
是不是---倫敦上空的鷹?
記得我是在上初中看的,只是開頭部分是描述頓刻爾克大撤退,德國趁英國遠征軍撤退的混亂之際,派遣了一支特工隊冒充英國士兵混入英國本土,後來故事場地就轉往倫敦了。
F. 如何評價電影《敦克爾克》
《敦刻爾克》是一部讓人比較失望的電影。應該說本身的素質還是不錯的,但是和人們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
《敦刻爾克》是由英國著名電影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他之前拍的《蝙蝠俠》系列,《盜夢空間》等等,都是既叫好,又賣座。因此,在知道《敦刻爾克》是由他指導的電影,無形之中就給人一種更高的期待。
但是電影本身並沒有體現出來。電影最大的敗筆在於對於故事的刻畫,明顯不足,有些避重就輕。敦刻爾克是二戰歷史上一次改變戰爭軌跡的大撤退。當時德國裝甲部隊橫掃法國,將英法聯軍逼迫在敦刻爾克一角,只要在稍微加把勁,英法四十萬聯軍就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就連英國政府自己都承認,這次救援行動也許只能救出來四萬人左右,剩下的人都將聽天由命。
在這場史詩般的歷史事件中,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德國人為什麼在關鍵時刻放棄了對英法聯軍的圍殲,而選擇了原地待命。電影中對於德國人的描寫僅限於德國飛機,連士兵都沒有。這就讓這部影片缺少了很大的戲份。
另外一個看點就是英國政府是如何動員沿海的漁民,開著自己的漁船去拯救那些瀕臨絕境的士兵們。但是影片中也是全無介紹。只是通過兩個士兵,一個飛行員和一對漁民父子,三條線貫穿始終。卻在最關鍵的地方略略帶過,甚至全無介紹,不禁讓人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而本片對於戰爭場面的描寫也不夠宏大,僅僅是兩對飛機空戰而已,不能讓那些爆米花觀眾過足癮。也沒有讓那些喜歡那段金戈鐵馬的年代的人找到身臨其境的感覺。總的來說,是比較一般的。
G. 外國電影贖罪 的簡介
《贖罪》是由環球影業製作發行的123分鍾愛情影片。該片由喬·懷特執導,詹姆斯·麥卡沃伊、凱拉·奈特莉等主演,於2007年9月7日在英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伊恩·麥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講述20世紀30年代一個英國庄園里發生的一場改變3名年輕人命運的故事。
劇情介紹:1935年夏天,來自一個寬裕的英國小康家庭的13歲的少女布里奧妮(斯奧里茲•羅南 飾)剛剛開始嘗試寫作,想像力豐富。一天,她暗中發現僕人的兒子——羅比•特納(詹姆斯•邁克沃伊 飾)和她姐姐塞西利亞(凱特•奈特莉 飾)之間有曖昧關系,而且發現他給她寫了一封充滿情色意味的情書。
布里奧妮豐富的想像力虛構著各種可怕的事情,浮想聯翩。當她的表姐羅拉被強奸後,布里奧妮相當肯定她看到是羅比做的,這次指證使羅比蒙冤入獄,留下傷心欲絕的塞西利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出獄後的羅比和塞西利亞都投入了保衛祖國的戰斗,布利奧妮放棄到劍橋升學成為一名軍隊醫務人員。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知道她懷揣著巨大的秘密和自責。她鼓起勇氣,想把這秘密解開,能真正贖罪和得到寬恕。然而,世事幻變,出乎布利奧妮的預算。
(7)英國大側退那部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贖罪》角色介紹:
1,塞西莉亞·泰麗思
驕傲的庄園主小姐,在劍橋的三年,甚至不願與羅比多說話。不願與他同桌吃飯,認為兄長邀請羅比吃飯是件荒唐的事情。她從心中,對於羅比是鄙夷的。她同她的家族一樣,認為羅比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骨子裡卻還是個下等人。
2,羅比·特納
管家的兒子。他是卑微的。羅比愛得很無力、很卑微,信寫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措詞都不足以表情達意。。他是個受盡了委屈的孩子。他的出身註定了他的命運,即便同樣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身上永遠流著下等人的血。
3,布里奧妮·泰麗思
塞西莉亞的妹妹,單薄、瘦弱而充滿了幻想,懷揣著自己小心事的、懵懂的女孩。她不能理解姐姐與羅比的感情。她從主觀上認為羅比是個色狼。面對著嫉妒與任性,她的想法赤裸而真實,讓人無力責怪。
H. 找一部二戰老電影,內容是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時候,一個德軍小隊假扮成英軍一起撤回了英國,在英國到處搞
倫敦上空的鷹
一隻德國小分隊混入英軍隊伍,試圖破壞雷達站和指揮中心
保羅上尉發現了端倪
裡面的搞笑人物就是個中士
I. 電影《敦刻爾克》歷史原型介紹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什麼原因
在歷史上面對德軍的進攻,在敦刻爾克准備撤退的英法盟軍所花費的時間和經歷的絕望可不像電影那樣短暫,面對大批量軍隊的撤退,發生在歷史上的時間可沒有電影中那樣的順利,要知道的是這支撤退的軍隊包含了多國人,其中主要是英國和法國。在歷史上,撤退總有一個先後順序,排在英國軍隊後面的法國軍隊所面臨的危險遠比其他人打大。在當時為了應對巨大的政治和輿論壓力下,丘吉爾多次重申,「要撤退更多的法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對我們和盟國的關系產生無法彌補的損害」。這也讓一部分英國軍隊留守陣地,掩護法國軍隊撤退。行動結束時,一共約有9.8萬名法軍撤至英國。
而最後近30萬軍人的成功撤退也為後來二戰的局勢創造了相當有利的條件,盡管這是一個關於撤退,逃亡的事件,但是仍然值得人們銘記。就算如此依然有著很多的戰俘在德軍為了壯自己的士氣而遭到的非人的待遇,許多倖存的戰俘在後來還表示那些遭人遺忘的戰俘才是真正的英雄。
J. 殘酷《敦刻爾克》,緊張中帶著感動,是少有的不被神化的戰爭片嗎
《敦刻爾克》是諾蘭最嚴肅的電影,稍微了解歷史的人也聽過這個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事件。三個不同的視覺,講觀眾的心提在嗓子眼。影片真實感很強,不愧是真實事件改編的。在那種戰爭氛圍下對人性的刻畫很多面性,緊張中帶著震感與感動,畫面的轉換和音樂都很不錯,寧靜中才是真正的可怕。沒有神化的戰爭片,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或者一味煽情真好。原以為會很難看得下去,卻並不,結尾台詞,我們所做的不過是倖存,那就夠了。
不管怎樣這部電影讓人們對人性有了新的理解,使我感動。影片前面一直陰沉沉的壓著,海陸空都在緊張,直到看到救援的小船隻,直到踏上英國大陸,回到正常生活才緩一緩,結局滑翔那段感動了。突破敘事格式,突破戰爭片套路,打亂時間線,用恐懼(小兵線)推動情緒,用互助(漁船線)感動觀眾,用勇氣(空軍線)振奮士氣,無論空戰還是逃生,都在轉換中營造出了精彩的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