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部外國電影裡面講圍繞一個四方形的故事
法國電影《預言者》
導演雅克·歐迪亞(Jacques Audiard)2009年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年輕的阿拉伯人被送進法國監獄,在這里他成為首腦。
影片名《預言者》是一個帶有反諷意義的名字,在影片里,沒有一個人能預言什麼事情,他們都是被命運擺布的小螻蟻。雅克·歐迪亞說:「這個標題迫使觀眾去思考影片中沒有出現的因素和情節。
本片在第35屆法國電影凱撒獎上,拿下9個獎項。此外,影片還獲得了法國路易·德呂克電影獎、2009年戛納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⑵ 《出乎意料的立方體》講了什麼
理解超立方體,先從正方形、正方體開始,類推超立方體的性質:
正方形是四條長度相等的一維線段圍成的二維圖形。
它的特徵是,四條邊首尾相連,並且每個端點均有兩條線段共用。也就是說,你找不到一個裸露的端點。
假想在一維世界中存在一種生物,這種生物無法理解四條線段怎麼可能首尾相連而且端點共用。因為在它們的世界裡,第一條線段和第四條線段不可能再連接在一起。
如果將一維生物放在這四條邊上,它會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自己永遠都走不出這四條看似長度有限的邊,並且會莫名其妙地回到原點。
由於一維生物沒有「拐彎」的經驗,它在拐向另一個維度時,以為自己還在自己的世界裡「徑直」活動。
正方體是六個面積相等的二維正方形圍成的三維圖形。
它的特徵是,六個面邊邊相連,每條邊均有兩個面共用。
假設二維世界中也有生物,這種生物無法理解六個正方形要怎麼擺放,才可能使得每個正方形的每條邊都有兩個正方形共用。
如果將二維生物放在正方體表面上,它也會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自己永遠都走不出這六個看似面積有限的正方形,並且會莫名其妙地回到原點。
要幫助二維生物理解立方體,我們可以將立方體投影至二維平面上。當立方體的某兩個面與二維生物所在的二維世界正好平行時,二維生物會「看」到兩個標準的正方形,外面一個大的,裡面一個小的,其餘的面則會被反映成梯形。如圖。
⑶ 請問電影方形(the square)41分鍾處的插曲是什麼
鮑比·麥克弗林和
馬友友
的《聖母頌(Ave
Maria)》,曲是巴赫《
平均律鋼琴曲集
》(Well-Tempered
Clavier
1)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BWV846)的前奏曲部分。
⑷ 美國的一個恐怖片,劇情是人們要從一個方形的盒子裡面逃出去
你說的是《異次元殺陣3》,是異次元殺陣的前傳,香港譯名《心慌方・零》
心慌方·零
【原片名稱】Cube Zero
【中文譯名】心慌方3 | 心慌方·零 | 異次元殺陣前傳
【導 演】 厄尼·巴巴拉什 Ernie Barbarash
【主 演】扎卡里·貝內特
泰瑞·霍克思
大衛·霍邦德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科幻/恐怖
【上 映】 2004年10月
【地 區】加拿大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評 分】 5.7/10( 1661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內容簡介】
1997年的加拿大影片《心慌方》(Cube,又譯異次元殺陣,立方體)是當代科幻史上最富盛名的獨立電影之一,迅速贏得一大批cult影迷的本片在2002年推出了野心勃勃的續集《心慌方。超立方體》,如今,該系列第三彈《心慌方。零》也已經悄然拍竣,將於明年1 月直發DVD.由獅門公司投拍的《心慌方。零》於上周在洛杉磯的「驚叫電影節」(Scream fest)舉行了全球首映,觀眾反響非常熱烈,並一舉奪得最佳視覺效果獎。該片導演/編劇厄尼·巴巴拉什表示,雖然由安德烈·塞庫拉執導的前作《超立方體》差強人意,但他已經從中吸取了經驗教訓顧名思義,《心慌方。零》是《心慌方》系列的前傳,影片更加詳盡地解釋了巨大、神秘、致命的立方體迷宮從何而來,以及為什麼會有人被綁架、囚禁到其中。
⑸ 《方形》這部電影有哪些看點
近日,萬眾期待的2017年金棕櫚大獎得主《方形》(又譯《魔方》、《自由廣場》)幾天前,在北大百年講堂舉行了全京唯一一場公映。在我們因2015、2016年的金棕櫚獎得主(《流浪的迪潘》、《我是布萊克》)粗糲的現實主義而驚訝的時候(畢竟金棕櫚一向以藝術電影的桂冠而自傲),《方形》可謂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折返點。
飽滿的畫框、精湛的運鏡、意味十足的調度,無不宣示著「形式」的折返,然而,這折返卻是以一種自嘲的姿態呈現的。在這部作品的形式特徵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從標題開始,到影片的每一個角落,都隨處可見的square(方形)。這部層次豐富的作品,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變形、疊化、碰撞的方塊組成的世界。
⑹ 誰知道一個電影是講一些人困在正方形里 然後不斷進新的正方形
異次元殺陣
《異次元殺陣》是由文森佐·納塔利執導的驚悚、劇情類電影,妮可·德波兒、大衛·休萊特參加演出。
試想像當你一覺醒來,發現獨處高度精密且結構繁復,地下甚至天花板也是由一個個正立方體切成的,沒有食物、飲料,身上穿了囚犯般的簡陋衣服,心亂如麻的你四處試探,試圖逃出生天。
⑺ 有一部電影裡面有個方形的東西很難打開,後來用激光之類的打開了,結果周圍的人就變成了類似怪物的東西
蛇谷的詛咒(1988)
劇情簡介
1987年波蘭和蘇聯合拍的恐怖科幻片。現在看來這仍然是一部節奏緊湊的片子。隨劇情發展,影片把人從現實世界一點點帶入到神秘恐怖的事件中。每當一個謎題揭開,新的發現就會讓人更為震驚。最震撼的是……
上世紀50年代初,特拉文隨法軍入侵印度,在寮國的寺院中掠走一尊金像,金像的一個蛇頭狀飾物中藏有一份古老的神秘手稿。30年後,手稿被一位波蘭教授破譯,說是在寮國的一個洞穴中,藏著一種可以統治世界的力量……
一個飛行員墜機在一個熱帶雨林國家,隊友死了,他逃生的過程中偷了土人的的一個蛇頭權杖,若干年後他帶人回去探險,用那個權杖打開了一個墓穴,裡面有好多蛇,還有激光炮之類的東西,他們在一個大廳裡面發現了一具外星人的屍體,才知道這個是一個外星人墓穴,探險隊拿走了外星人陪葬的一個上面有很多蛇頭的寶瓶逃出了機關,後來打開寶瓶的時候裡面的液體飛濺了出來,這個老飛行員遭液體感染變成了一個怪物,被實驗室的保安擊斃。最後,寶瓶在運送回去墓穴的途中連同飛機一起被一個黑洞吸走,消失無蹤
⑻ 《方形》為何能獲得第7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方形》又稱《自由廣場》其情節屬於散文式的結構,它不是類型片的那種以情節點推動故事向前發展,而是以主人公的雜亂的生活經歷為時間線。當然,好的散文都是形散而神不散,找到隱藏在故事裡的「神」,便也解開這部電影的內核了。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核心便是一個「方框」,可不是藝術館里造的那個,而是隱藏在其他什麼地方的方框。找它像是做那種解密游戲,得需要點耐心。下面我們就來逐段戲看。 當然,尋找和解密過程純屬本人的主觀臆想,也許跟導演本人意圖相差甚遠。但我想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本人享受到了觀影的無限樂趣。在此與大家分享。
1、開場戲:黑屏字幕+電子重音樂
方框第一次出現,當然,第一遍看的人可能看不出來,因為都是局部畫面,而且「方形」展品還在搭建中。好在緊隨其後便是開篇電影名稱:The Square注意牌子上這句話,在電影中出現過N遍,貫穿首位。
縱觀電影《方形》,你會發現導演在結構上自始至終突出了兩個對立面:即藝術與現實生活。很可惜,往往那些被概念化了的「藝術方框」我們一眼就能看出,而生活中的方框我們卻很難看出。
電影最終,館長和兩個女兒無功而退,留下那個沒有解決的社會問題,沒錯,正想那主人公說的:這些問題個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需要藉助整個社會的力量。
⑼ 電影《方形》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當男殺手用話筒對著米拉說話的時候,米拉重復了一遍,那句話的意思是,只有我一個人活下去。還有就是一開始的時候,男主角對於女主角的冷淡。說一句想女主角都不肯,但是女主是真的想讓男主說,這大概就是新婚蜜月的不同尋常之處吧。
⑽ 一部宇宙科幻類的電影 講述的好像是一個長方形的方塊入侵地球
2001和2010,太空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