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看完電影《狗十三》後有什麼想說的
《狗十三》這部電影其實質就是展現了一個十三歲小女孩李玩的成長史。從李玩的名字入手。李玩出生之後,因為是個女孩,所以家人就不是那麼過於重視,也就隨便起了一個名字。而李玩的繼母生下一個兒子的時候,盡管家人可以照顧李玩的情緒,先瞞著。但還是覺得男孩子的名字要慎重,起名為「昭」。可見,即便到了今天,在我們國家,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李玩從電影開頭的活潑開朗,隨性真實,慢慢的變得成熟穩重,沉默寡言。她懂得去克制自己的情緒,懂得放下一些東西,甚至願意微笑著去迎合自己原本排斥的一切。我想說,這樣「成熟」的李玩,真的就是完美的?這就是大人應該有的模樣?
『貳』 電影《狗十三》講述的故事有什麼深刻寓意呢
整部電影看下來,沒有一點情緒波動。只是一部電影,僅僅是電影而已,不能否認一部分人的生活經歷跟女主角一樣。但更多的人小時候過得比女主角苦多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李玩比我們絕大多數人幸福,衣食無憂,李玩父親沒有陪李玩看天文展覽,在很多人看來多大點屁事。我們很多人整個學習生涯中,父母親沒開過一次家長會,從來都沒有關注過你的學習,別說跟爺爺奶奶一塊住一塊吃熱飯,我們初中都開始住校了,一頓熱飯都沒好好吃。
『叄』 狗十三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成長是什麼,怎麼才算真正的成熟,是我們個性里被世俗磨去的稜角。還是變得世故而實際,咽下本不屬於自己委屈。又或是如愛因斯坦般有口莫辨,又或還是我變成了你們希望的那個模樣!人生也許沒有答案,有的只有像李玩的弟弟一樣在冰場上跌倒爬起,而且還只能靠自己!
『肆』 電影《狗十三》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傾情,很高興在這里回答這個問題。
表面上這部電影講了小女孩李玩與自己的兩只寵物狗的故事,但其實透過這些故事講了成長、家庭、家庭危機等等問題。主人公李玩是一個初中小女生,電影就像一個剝洋蔥的過程,將她的生活一層層剝開,讓觀眾看到了成長的殘酷。
很高興今天在網路知道給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大家在這里和我一起討論。
『伍』 狗十三到底想表達什麼
狗十三表達的家庭教育觀念,影片中李玩渴望了解、陪伴和愛,但是傳統家庭中她得到只有家長眼中所謂的一切
『陸』 《狗十三》的電影名有什麼寓意為什麼叫這樣一個名字
十三是指少女李玩的年齡,而狗是李玩在劇中養的一條金毛,《狗十三》這樣的表達更具諷刺性。
其實《狗十三》原來是叫《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的,因為「愛因斯坦」是劇中少女李玩養的一條金毛,因為李玩十分喜歡物理,所以便給自己的後娶了愛因斯坦這個名字。後來電影改成了《狗十三》這樣一個不太雅觀的名字,雖然不雅觀,但卻十分具有戲謔性,讓電影的內涵從電影,名字就能感受到。
人會變老,但長大需要愛。而我們這一代終於長大的成年人,是不是該思考,自己曾是怎樣的小孩,今後又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是重蹈父母的教育,還是成為更開放的家長......
電影中體現的中國式教育總是發人深省,在李玩心裡,大人的世界是復雜的,是虛偽的,但她卻不得不去面對這樣的虛偽,所以她痛苦,她無助,但也在著過程中慢慢長大。
『柒』 狗十三的劇情簡介
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母親在她幼時離家,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父親焦慮著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
熱愛物理學的李玩將小狗取名為「愛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為愛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寧。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當家人稱呼新來的小狗為「愛因斯坦」,她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7)電影狗十三反應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李玩父
演員果靖霖
權威嚴下的「中國式父親」,是女兒李玩的成長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再婚之後的復合家庭令他焦慮不已。
李玩
演員張雪迎
李玩父母離異,父親重新組建家庭,並有了一個兒子。李玩和爺爺奶奶生活,個性頑劣,但感情細膩。在自己的寵物狗愛因斯坦丟失後與家人展開了激烈的「斗爭」,父親為此暴打了李玩。但在自己的小兒子被狗咬傷後,父親處理的態度卻截然相反,這讓李玩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面對父親的專制威嚴,最終只有妥協
『捌』 狗十三主要講的什麼
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劇情介紹:
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母親在她幼時離家,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父親焦慮著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
熱愛物理學的李玩將小狗取名為「愛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為愛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寧。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當家人稱呼新來的小狗為「愛因斯坦」,她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8)電影狗十三反應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狗十三》電影中的隱喻:
1、飯桌文化
片中有幾場父親帶李玩參與的飯局,更是將中國人的飯局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那些酒桌上敬酒詞和客套話,正是我們社會里微妙的復雜人情,也讓單純的李玩開始看見真實而有些虛偽的成年世界。
2、喝牛奶
片中出現了好幾次牛奶,也是一個有隱喻的地方。李玩有乳糖不耐受,不宜喝牛奶,但爺爺奶奶還是早上給她准備牛奶。父親帶李玩出席飯局,李玩杯子里是讓她一喝就吐的牛奶,這說明了父親對她的忽視。喜歡李玩的男孩遞給李玩的也是牛奶,事實上李玩並不喜歡他。
結尾,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應該也是有乳糖不耐受,溜冰場老師給他發牛奶,他也吐了,這里牛奶的設置,似乎也在說明李玩受到的家庭教育將在這個小男孩身上重演,人就是一個不斷被社會規訓的過程。而此時在場外的李玩看著弟弟的這些顯得有些默然,可見她已被馴化。
『玖』 被禁五年的電影一上映卻口碑炸裂,《狗十三》到底講述了什麼
《狗十三》(原名狗13)這部曹保平導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終於上映。
電影講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長過程中被父親、家庭和社會的聯手「暴政」下修剪,從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經過一次次的沖突和打壓,從橫沖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後適應了灰色的成人社會,同時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堅持和倔強。
就如同海報所描繪的一樣↓
這些大人出於一種難以言說的惡意和揶揄,玩味的看著少女會不會吃下去。
她面無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沒有沖突。
很多人認為李玩的妥協是一種服從,我想不是。
最後她認出了丟的小狗,卻沒有主動上前,她意識到了自己現在的處境連一個寵物都無法保護,而父母用「為你好」的名義就能抹殺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徑。
在多年以後,李玩會長大離家,她會給自己撐起一片成長的空間,在過年回家的飯桌上,面帶職業性的笑容,心裡冷笑著。
『拾』 電影《狗十三》的結尾有什麼寓意
《狗十三》結局中,李玩見到了丟失的愛因斯坦,但是卻害怕愛因斯坦認出她,因為她已經不是原來的自己,之後她看見弟弟練習滑冰不斷摔倒,她露出了一個微笑,似乎在嘲笑這個被大人們操控的世界。
影片借少女李玩的成長,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些規則,孩子們在大人的操控下,逐漸成長為他們希望看到的樣子,然而孩子卻再也找不回最開始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