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關於王進喜的電影最早什麼時期拍攝

關於王進喜的電影最早什麼時期拍攝

發布時間:2022-06-09 05:20:29

1. 鐵人精神的時代性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如此,企業也是這樣。回顧大慶油田走過的歷程,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鐵人精神是推進企業發展的不竭精神動力。在鐵人王進喜誕辰80周年,大慶人思鐵人、學鐵人、做鐵人,決心把鐵人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社會學家艾君在文章認為,鐵人精神的時代性表現在「旗幟性、樸素性、堅韌堅強性、民族精神性」幾方面,也就是說,「鐵人」不僅僅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體現著一種精神。這種「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 這些精神能夠激發新時期發揮好工人階級的先鋒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中建功立業。
媒體評論:時代需要「鐵人精神」
以工人楷模王進喜為原型而拍攝的電影《鐵人》的放映,再次激起了人們對那個火熱年代的回憶。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工人階級那種艱苦創業的精神、忘我拼搏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和叩動著人們的心弦。談「鐵人」、唱「鐵人」、學「鐵人」的風氣在機關、在工廠、在基層已蔚然成風。
「鐵人」不僅僅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更體現著一種精神。
「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多年來,我國工人階級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前列,各行各業涌現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先進模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崇高品格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時代風貌,用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激勵著廣大職工的工作熱情。
「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曾經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但之所以能激勵和鼓舞了幾代人,在祖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敢為天下先、敢為攻克難關的勇氣和偉大志向,是因為它給予人們的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來自於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來自於對祖國的深切熱愛。正如中鐵電氣化一公司黨委書記劉月森看完電影《鐵人》所言: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鐵人」無堅不摧、「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成為我們投身全國鐵路電氣化建設的不竭動力。
「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幾十年來,無數中華兒女以「鐵人」為榜樣,在祖國的建設大業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創造了許多令世人震驚的奇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所以,「鐵人精神」,它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影子,它凝縮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風貌,它凸顯了中華民族不懈拼搏、創造未來的民族氣概。
北京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韓子榮在電影《鐵人》勞模專場座談會上談起「鐵人精神」時指出,正是有以勞動模範為代表的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才有今天首都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才有首都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他們高度的主人翁意識、強烈的創新進取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我們推進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堅強保障。
我們重溫「鐵人精神」,就是要弘揚「鐵人精神」,以「鐵人」為榜樣,發揮工人階級的先鋒作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中建功立業。
時代需要「鐵人精神」,「鐵人精神」永放光芒!

2. 《鐵人》上映時間

派拉蒙根據驚奇漫畫改編拍攝的《鐵人》(Iron Man)將於明年暑期檔上映,今天影片發布了一張該片主要演員的定妝合影照,在照片上你可以看到: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扮演的「鐵人」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格溫妮斯·帕特羅(Gwyneth Paltrow)扮演的托尼·斯塔克秘書——Virginia "Pepper" Potts、泰倫斯·霍華德(Terrence Howard)扮演的托尼·斯塔克私人飛行員——Jim "Rhodey" Rhodes、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扮演的托尼·斯塔克的事業合夥人。

《鐵人》也有翻譯成「鋼人」、「鐵甲人」、「鋼鐵超人」的,是根據Marvel上世紀60年代推出的一個同名漫畫改編的。影片主角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是一個花花公子百萬富翁,有發明的天才。一次他被人綁架,綁架者要求他造出一種毀滅性的武器,結果托尼·斯塔克偷偷造了一個高科技的盔甲鐵衣,並且成功脫逃。回到美國後,托尼·斯塔克發現有一樁陰謀可能會給全世界帶來危險,於是他穿上鐵甲衣化身為「鐵人」,發誓要懲罰壞人和罪犯、保護世界。

曾經執導《聖誕精靈》(Elf)和《勇敢者游戲2》(Zathura)的喬恩·法夫羅(Jon Favreau)負責導演這部影片,另據Aint It Cool News報道,黑人影星塞繆爾·傑克遜(Samuel L. Jackson)也在《鐵人》中扮演了一個角色「Nick Fury」,而該角色很可能會拍攝外傳。

《鐵人》將於2008年5月2日上映。

來源:moviesoon.com
利時

Belgium
2008年4月30日
挪威

Norway
2008年4月30日
瑞典

Sweden
2008年4月30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8年5月1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8年5月1日
俄羅斯

Russia
2008年5月1日
巴西

Brazil
2008年5月2日
土耳其

Turkey
2008年5月2日
英國

UK
2008年5月2日
美國

USA
2008年5月2日
埃及

Egypt
2008年5月7日
只有這些了

3. 鐵人的電影劇情

故事在現代的沙漠石油鑽探作業與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慶石油大會戰之間交替進行。
年輕的石油工人劉思成是鐵人王進喜戰友的兒子,從小背負著父親的殷切希望。然而隨著事實的被揭開,劉思成原本的世界轟然倒塌。他經歷了思想認識的巨大轉變,重新認識了過去的那個時代和那些人,對自己進行了重新定位,也重新構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故事塑造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一代石油工人的堅毅形象,也描繪了新的歷史時代條件下新一代石油工人的風貌和精神世界。影片將展現兩代石油工人之間的精神傳承與對話,生動地表現鐵人精神在新時代的繼承和發揚。
年輕的石油工人劉思成(劉燁飾)是單位的業務標兵,喜歡收藏王鐵人的所有物品。劉思成的父親劉文瑞(張鐸 飾)是和王鐵人並肩戰斗過的戰友。鐵人後輩的身份帶給劉思成無上榮譽的同時 也日益成為他的困擾。 在美麗的心理醫師吳夢夏(馬蘇 飾)的幫助下,劉思成開始嘗試打開心結。
與此同時,趙一林(黃渤飾)因和女友的不檢行為被揭發而雙雙被迫離隊。惱羞成怒的趙一林當眾怒斥此事的惟一知情人劉思成,認為劉和他的父親劉文瑞一樣都是只知道沽名釣譽的騙子。父親到底是和鐵人戰斗到底的英雄,還是如趙一林所言半路當了逃兵?伴隨著劉思成的追問,時光退回到半個世紀前……
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吳剛飾)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這只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房東老大娘見王進喜連續數晝夜奮戰在井架,感慨「王隊長真是個鐵人!」,「王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突遇第二口油井即將發生井噴,在沒有重晶石粉堵塞井噴的危急時刻,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水泥沉在泥漿池底必須攪拌,現場卻沒有攪拌機,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井噴終於被制服,油井和鑽機保住了。
三年自然災害來臨,王進喜和他的隊伍面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嚴重的飢餓和高強度的作業下,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王進喜省出自己的口糧,甚至不惜犯政治錯誤,想方設法給大家填肚子。看似粗枝大葉的王進喜對愛徒「小知識份子」 劉文瑞更呵護備至,還讓妻子為其縫補護膝。劉文瑞最終還是偷偷踏上了返程的火車,師傅王進喜留下的那袋口糧和孤獨的背影卻成了劉文瑞一生的心債。
伴隨著對這段回憶的追惜,劉思成陪父親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此時傳來離隊的趙一林和女友在沙漠遇險的消息,劉思成毫不猶豫地隻身開始他的搜救行動。恍惚間,劉思成的眼前出現了王鐵人父親一樣的笑臉……

4. 《鐵人》電影啥時候拍的

您說的是國內以王進喜為原型拍的《鐵人》電影嗎?2009年,主演是吳剛。

5. 專題片 鐵人王進喜 是什麼時候拍的

一化三改時期拍攝。

6. 王進喜的簡介

王進喜6歲靠討飯為生,10歲給地主放牛,15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帶領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光榮出席了全國工交群英會。群英會期間,他得知東北發現了大油田,異常興奮,找到當時的石油部領導,積極要求參加石油大會戰。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組織全隊職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 同年4月11日、4月29日,會戰指揮部先後兩次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副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年僅47歲。 鐵人精神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歷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深受社會各界的廣泛 承認和高度評價。 「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 建國40周年之際,他與雷鋒、焦裕祿、史來賀、錢學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命名為「建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世紀之交,他同孫中山、魯迅、雷鋒、焦裕祿、李四光、毛澤東、鄧稼先、鄧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評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寫入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1923年10月8日,王進喜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乳名「十斤娃」。 王進喜
1950年春,玉門礦招工,王進喜通過考試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 1956年4月29日,王進喜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任貝烏五隊(1205隊前身)隊長。11月,在玉門油田試驗鑽機「整拖搬家」成功。 1958年9月,王進喜帶領全隊月鑽井進尺5009.3米,創當時全國最高紀錄。10月,榮獲石油工業部頒發的「鑽井衛星」紅旗。 1959年10月1日,王進喜參加建國十周年國慶觀禮,第一次見到毛主席。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北京參加全國工交「群英會」。 「鐵人」王進喜
1960年3月15日,王進喜帶領1205隊(貝烏五隊)從玉門出發,赴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3月25日,到達大慶薩爾圖火車站。4月2日,「人拉肩扛」安裝鑽機。4月9日到11日,大慶油田首次技術座談會號召向鐵人王進喜學習。4月14日,組織全隊破冰取水,薩55井開鑽。19日完鑽,用時5天零4小時,創造了新紀錄。4月29日,王進喜參加「五一」萬人誓師大會,喊出「寧肯少活二十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號。7月1日,在油田萬人大會上,被樹立為「五面紅旗」之一。10月,被任命為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大隊長。 1961年2月,王進喜調任鑽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秋,在解放村建起大慶第一所小學。 1964年12月21日,王進喜出席全國三屆一次人代會。12月26日,參加毛主席71歲生日宴會,毛主席稱贊鐵人是「工業帶頭人」。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中共大慶會戰工委任命為鑽井黨委常委、鑽井指揮部副指揮。7月24日,參加石油部政工會,首次提出「全國每人每年半噸油」的奮斗目標。 王進喜
1966年2月16日,王進喜參加全國工交工作會議和工交政工會議。同月,被國務院任命為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4月6日,被石油工業部授予「石油工業部五好標兵」。6月4日至7月25日,出訪阿爾巴尼亞。9月3日,帶領石油工業部報捷團赴京,向黨中央、國務院報捷。10月1日,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12月30日,去北京反映「文革」中大慶的情況。 1967年1月4日,王進喜在北京向周總理當面匯報大慶油田形勢。1月10日,回到大慶,積極傳達周總理指示精神,呼籲要堅持抓革命、促生產。3月初,受到批鬥。3月下旬,周總理在北京宣布王進喜在大會戰中立了大功,不準再批鬥。 1968年4月27日,王進喜被推選為鑽井革委會副主任。5月31日,被推選為大慶革委會副主任。 1969年2月,王進喜擔任大慶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4月,參加黨的「九大」,被推選為主席團成員,並被選為中央委員。 1970年3月18日,王進喜在北京向周總理匯報了大慶情況和油田生產存在的問題,周總理批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4月,到玉門參加全國石油工作會議。4月19日,在解放軍301醫院被確診為胃癌晚期。10月1日,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檢閱。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7歲。11月18日上午,大慶油田舉行隆重追悼大會。11月18日下午,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向王進喜同志遺體告別儀式。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不屈的童年
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市赤金堡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母親何占信,父親王金堂。40歲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個男孩子,心裡非常高興。按照當地的習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篩子放在秤上一稱整好十斤,於是就給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聽起來非常雄壯,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長大後,按照王家的家譜往下排,起名王進喜,希望他歡歡喜喜去上學,學到本領後重整家業。在災難 吳剛版王進喜
深重的舊中國,王進喜受盡苦難。1929年,玉門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災荒。為了活命,6歲的王進喜用一根棍子領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 1932年,軍閥馬步芳要建羊毛廠,王金堂被強迫出勞役。9歲的王進喜讓父親坐在牛車上,趕車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為了掙錢給父親治病,10歲的王進喜和幾個窮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沒、氣候變化無常的妖魔山給地主放牛。王家有幾畝地被區長以借為名長期霸佔。12歲的王進喜不畏強權,前去討要。雖然只要回了幾丈白土布,卻是王進喜與惡勢力抗爭的一次勝利。14歲時,為了躲兵役,王進喜淘過金、挖過油。1938年,15歲的王進喜進舊玉門油礦當童工,年齡雖小,卻干著和大人一樣的重活,還經常挨工頭的打罵,但他不甘屈辱,奮起反抗。王進喜常因反抗而受懲罰。師傅知道後,給他講駱駝「攢勁」的故事,告訴他要講究斗爭方法,培養「耐力」。王進喜心中充滿了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正是這苦難的經歷和惡劣的生存環境,煉就了他剛毅堅韌、倔強
艱苦創業
1960年2月,東北松遼石油大會戰打響。玉門闖將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於3月25日到達薩爾圖車站,下了火車,他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里的鑽井紀錄是多少,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油井來,把「貧油落後」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面對極端困難和惡劣環境,會戰領導小組作出了學習毛主席《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決定。王進喜組織1205隊職工認真學習「兩論」。通過學習,王進喜認識到:「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建設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1205隊的鑽機到了,沒有吊車和拖拉機,汽車也不足。王進喜帶領全隊工人用撬杠撬、滾杠滾、大繩拉的辦法,「人拉肩扛」把鑽機卸下來,運到薩55井井場,僅用4天時間,把40米高的井架豎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來後,沒有打井用的水,王進喜組織職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帶領大家用臉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噸,保證了按時開鑽。薩55井於4月19日勝利完鑽,進尺1200米,首創5天零4小時打一口中深井的紀錄。 《王進喜》 陳玉先 繪
1960年4月29日,1205鑽井隊准備往第二口井搬家時,王進喜右腿被砸傷,他在井場堅持工作。由於地層壓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時發生了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拐杖,帶頭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整天領著工人沒有白天黑夜的干,飯做好了也不回來吃,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 余秋里得知後,連聲稱贊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術座談會上,余秋里號召4萬會戰職工「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4月29日,「五一」萬人誓師大會上,王進喜成為大會戰樹立的第一個典型,成為大會戰的一面旗幟。號召一出,群情振奮,戰區迅速掀起了「學鐵人、做鐵人,為會戰立功」的熱潮。 1960年7月1日,會戰指揮部召開慶祝建黨39周年和大會戰第一戰役總結大會,突出表彰了王進喜、馬德仁、段興枝、薛國邦、朱洪昌,他們被樹為大會戰的「五面紅旗」。一個鐵人前面走,千百個鐵人跟上來。大會戰出現了「前浪滾滾後浪涌,一旗高舉萬旗紅」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進喜帶領1205鑽井隊連續創出了月「四開四完」、「五開五完」的好成績,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進尺21258米,接連創造了6項高紀錄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1960年底,大慶油田生產原油97萬噸。
科學求實
王進喜是吃苦耐勞的實幹家,也是科學求實的典範。在科技領域,他以「識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刻苦學習,帶領工人們以創造性的勞動,創出一個又一個優異的成績。1961年2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鑽井指揮部生產二大隊大隊長,負責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個鑽井隊。他經常身背干糧袋,騎著摩托車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場,調查研究,檢查工作,幫助基層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當了大隊長後,他深感沒文化開展工作困難,拜機關幹部為師,抓緊一切機會學文化。他說:「我認識一個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經過兩年多的時間,鐵人已經可以獨立地看報、讀文件、學「毛選」,甚至可以列出簡單的發言提綱了。 王進喜學習技術知識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他說:「干,才是馬列主義。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他帶領工人們不斷地從實際需要出發搞技術革新。為提高鑽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動滑車。為打好高壓易噴井,他帶領工人研究改進泥漿泵。為提高鑽井質量,他和科技人員一起研製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滿式鑽井法」。他還在多年的鑽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鑽井絕技」,能根據井下聲音判斷鑽頭磨損情況。他對待工作嚴細認真,一絲不苟,經常向工人強調:「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要經得起子孫萬代的檢查」。1961年春,部分井隊為了追求速度,產生了忽視質量的苗頭,連鐵人帶過的1205隊也打斜了一口井。為了扭轉這種情況,4月19日,油田召開千人大會,對鑽井質量問題提出嚴肅批評,這個日子被人們稱為「難忘的四一九」。事後,已擔任大隊長的王進喜帶頭背水泥,把超過規定斜度的井填掉了。他說:「我們要讓後人知道,我們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還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壞作風」。
無悔奉獻
王進喜
鐵人王進喜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領導幹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對工人和家屬關懷備至,而對自己和家人卻嚴格要求,一輩子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他說:「我從小放過牛,知道牛的脾氣,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實實地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 1964年年底,他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大會並代表工人做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發言,受到與會代表的熱烈歡迎。從北京回來後,他依然保持謙虛謹慎的習慣,說,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他一邊參加勞動一邊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工人的實際問題,成為大家的知心朋友。他看到天冷時工服不保暖,工人挨凍,就到縫補廠建議把棉工褲後腰加高加厚,給工人做皮背心和皮護膝。鑽井生產、生活特別是住房、吃糧面臨困難時,他利用工余時間帶領職工和家屬開荒種地,燒磚、割葦,蓋「干打壘」住房,讓工人和家屬「吃飽肚子去會戰」,「回來有個窩」。大隊駐地離市鎮比較遠,工人和家屬買糧、郵信、看病都不方便,他又帶領職工家屬想方設法辦起了商店、糧店、郵局、豆腐坊、衛生所等,建起了設施比較齊全的生活基地。鑽工子女沒處上學,整天在荒原上玩耍,他帶領人們在大隊機關附近支起一頂帳篷,建起了大隊級第一所小學——帳篷小學。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王進喜,把這所小學命名為「鐵人小學」。他到阿爾巴尼亞訪問期間,還惦記著鑽工們的困難,利用補助的一點外匯特意買了兩個「熱得快」,帶回來給職工燒開水、熬中葯。鑽工陳國安病了,在大慶治不好,他利用開會機會把他送到省城醫院治療。生產骨幹張啟剛因工犧牲後,他和1205隊的職工經常給他的老母親寄錢和糧票,一直供養到老。 鐵人王進喜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嚴格。鐵人家是個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還要上學。為了維持全家生計,王進喜叫老母親管賬,精打細算過日子。會戰工委和各級黨組織都想盡辦法對困難職工給予補助,像王進喜這樣的情況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長期補助」,但王進喜自己從來不花,他把這些錢都補助給困難職工了。大隊派人給他家送去豬肉和麵粉,他都一律拒收。工人們想把他家鋪炕用的葦草換成席子,他老母親也不讓。鐵人患有嚴重的關節炎,上級為照顧他,給他配了一台威力斯吉普車。王進喜自己很少坐,就用它來給井隊送料、送糧、送菜,拉職工看病,完全成了公用車。可老母親病了,是鐵人的大兒子用自行車推著去衛生所。與他的愛人同期來油田的家屬多數已轉成正式職工,他的愛人卻一直是家屬,在隊里燒鍋爐、喂豬。他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為我們樹立了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公僕形象。
鞠躬盡瘁
1965年4月,王進喜被任命為鑽井指揮部副指揮。1965年7月,在石油工業部
第二次政工會上,王進喜應邀作了報告,他在發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讓我們國家省省有油田,管線連成網,全國每人每年平均半噸油」的奮斗目標。「文革」開始後,大慶油田生產受到嚴重干擾和破壞。1966年12月31日,王進喜毅然到北京向周總理匯報大慶油田生產的嚴峻形勢。返回大慶後,他走遍油田,貫徹總理的指示精神,大聲疾呼「大慶生產一天也不能停」。一些人羅織罪名,對他進行殘酷迫害。他說,想讓我承認大慶紅旗是黑的,那是痴心妄想,刀架脖子我也不承認!在周總理的謀劃下,繼鞍鋼之後,大慶實行了軍管。周總理指示軍管會把王進喜送到基層連隊保護起來。 1968年5月,大慶革命委員會成立,王進喜被推選為大慶革委會副主任。1969年2月,中共大慶黨的核心小組成立,王進喜擔任副組長。1969年4月,黨的「九大」在北京召開。王進喜作為大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大會,並當選中央委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文革」期間,大慶油田出現了地層壓力下降、原油產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兩降一升」嚴峻形勢,王進喜焦急萬分。在油田呼籲得不到支持的情況下,就到北京向燃化部和國務院匯報。周總理在《當前大慶油田主要情況報告》上批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基本功」。油田生產被動局面逐步得到扭轉。為了把散落在草原上的物資器材回收回來,王進喜於1969年7月,集中30多人,成立了廢舊物資回收隊,帶領工人們風里雨里,為國家回收散失的廢舊物資。形成了今天仍被我們頌揚的「回收隊精神」。 1970年春節前,王進喜受周總理委託,到江漢油田慰問,並做了大量的解放幹部、穩定隊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全國石油工作會議在玉門召開。王進喜作為特邀代表參加大會。他在會上大聲疾呼要恢復光榮傳統,充滿信心地提出「大慶產量要上四千萬噸,全國產油一億噸」等一系列遠大的奮斗目標,引起與會者的強烈反響。玉門會議期間,王進喜胃病發作。後經解放軍301醫院檢查確診為胃癌晚期。病中的鐵人心裡想的仍然是油田生產建設和廣大職工家屬。得知油田生產不穩定,他想還是因為主要幹部解放不出來。叫警衛員方廷振代筆寫信給大慶當權者,叫他們趕快解放宋振明。聽說家屬基地有臭蟲,他託人買來敵敵畏,讓來看望他的人帶回大慶。 1970年10月1日,王進喜抱病參加國慶觀禮,以中共中央委員身份檢閱遊行隊伍。國慶節剛過,鐵人的病情急劇惡化。臨終前,他用顫抖的手取出一個小紙包,交給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領導同志。打開紙包,裡面是他住院以來組織給他的補助款和一張記賬單,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沒有動。王進喜說:「這筆錢,請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難。」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流下了感動的淚水。臨終前,弟弟王進邦守候在病榻邊,王進喜手拿300元錢交給他,強忍劇痛,斷斷續續地說:「看情況,我可能看不到咱媽了,媽這一輩子很苦,你就多替我盡孝道吧」。 1970年11月15日23時42分,王進喜同志因醫治無效不幸病逝,享年47歲。18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舉行了向王進喜同志告別儀式。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等以及中組部、石油工業部、黑龍江省的領導,大慶油田、玉門油田的幹部、群眾來向鐵人告別。王進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新聞媒體紛紛報道了鐵人王進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跡。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報》在顯著位置刊發了長篇通訊《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高度評價了王進喜偉大的一生。大慶油田做出了「向鐵人王進喜同志學習的決定」。學習鐵人精神,繼承鐵人遺志,大慶人決心把他未竟的事業進行到底!
編輯本段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 王進喜
愛國主義精神;「寧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為革命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埋頭苦乾的奉獻精神等。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恆的生命力。社會學家艾君認為,「鐵人」的本質盡管是一個先進人物的代表,但他體現著一種精神,也就是我們傳誦的「鐵人精神」。他認為,「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韌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 鐵人精神具體表現 1)大慶精神 ; 2)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 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 4)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 5)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6)鐵人精神:推進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編輯本段鐵人詩話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困難也不怕。 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寧肯少活20年,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編輯本段鐵人詩作
《世界冠軍要咱當》 大地回春練兵忙,磨好刀槍整好裝。 只待戰令一聲下,躍馬揚鞭上戰場。 莊稼喜雨花朝陽,會戰全靠共產黨。 中華民族站起來,世界冠軍要咱當。 日前,一首《世界冠軍要咱當》的詩歌,在李國昌老先生收藏的1961年2月23日的《戰報》上被發現,鐵人研究者認定:該首詩,是迄今為止在公開出版物上查到的第一首王進喜的署名詩歌,是最新發現的由王進喜本人創作的完整詩歌,它清晰再現了老一輩石油人戰天斗地的會戰豪情。 在鐵人紀念館老館書記、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會常務理事劉仁的陪同下,記者來到李國昌老先生的家中,看到了這張1961年2月23日彌足珍貴的《戰報》,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報紙老舊泛黃,但在二版上,清晰可見署名王進喜的詩歌——《世界冠軍要咱當》。 記者看到,報紙二版的通欄標題為《賽詩會豪言壯語·大會戰再比英雄》,整版刊登了鑽井、採油、油建三大系統在1961年春節賽詩會上抒發的豪言壯語。 署名王進喜的詩歌《世界冠軍要咱當》,位於報紙左側偏上位置,是組詩《新春立下英雄志·會戰盛開英雄花》的第二首詩,該詩分上下兩闕,八句共計56個字,全文如下: 大地回春練兵忙,磨好刀槍整好裝。 只待戰令一聲下,躍馬揚鞭上戰場。 莊稼喜雨花朝陽,會戰全靠共產黨。 中華民族站起來,世界冠軍要咱當。 該
除了「鐵人」,他還有一個「工人工程師」的稱號,他們總結出的「三老四嚴」等制度成為當時全國工業系統學習的榜樣。以王進喜為代表的新中國石油工人,由苦難的舊社會解放出來,在新社會里表現出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據大慶油田負責人宋振明說,王進喜率領的12O5鑽井隊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間,共完成鑽井進尺71000米,等於舊中國1907年到1949年42年鑽井進尺的總和。 從1960年6月1日大慶運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後大慶油田會戰結束,中國石油結束了用「洋油」的時代,實現基本自給。毛主席非常高興,於翌年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盡管這是在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上的一種嘗試,但是以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人的奮斗精神仍是永遠值得學習的。 王進喜在技術上也肯於鑽研,他曾帶領夥伴用40年代的老鑽機,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創造了用舊設備打直井的先例。他與工友們發明了鑽機整體搬家、鑽頭改進、快速鑽井等多項技術革新,對改進鑽井工藝技術做出突出貢獻,被油田黨委授予「工人工程師」的稱號。王進喜等人的經驗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規章制度。如「三老四嚴」(即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和「回訪」制度等,還在全國工業系統推廣。 缺少拖拉機、吊車,就用繩子、撬杠把60噸的鑽機一寸一寸地運到井場;沒有水罐車,他帶領工人硬是用臉盆端來了幾十噸水開了鑽 石油,相當於現代工業化社會的血液。在舊中國,外國人給中國扣上「貧油」的帽子。全國解放後,雖然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從理論上認定中國有較多的石油資源,但在物質條件極差的情況下要進行鑽探和開采仍是難而又難。50年代前期美國石油年產量達3億噸,中國的石油年產量不過10O萬噸。身為石油工人,王進喜等英雄的中國工人,正是在這種為國爭氣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軍事斗爭一般的石油大會戰。 在玉門油田的一段時期,很多鑽機因為沒有鑽頭而停鑽。當時還沒有國產鑽頭,靠進口來不及,王進喜便組織青年突擊隊從廢料堆里找到許多舊鑽頭,架起大鍋煮去油污和泥沙,擦去銹,修修配配,拼裝成可用的鑽頭,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給國家節省了開支,又不耽誤生產,經驗在全油田推廣。 王進喜剛到大慶時,腳下荒原一片,朔風呼嘯,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麵,住的是四壁漏風的馬棚。沒有公路,吊車、拖拉機不足,設備在火車上卸不下來。他當時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帶領全隊30多個人用繩子拉,撬杠撬,木塊墊,將60多噸重的鑽機一寸一寸地運到井場。打井需要水,可當時沒有水管線,沒有水罐車,為了搶時間他決定用臉盆端。有人說這是「瞎胡鬧」,沒見過哪個國家端水打井。他說:「有,就在中國。」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讓機器動起來。硬是用臉盆端來了幾十噸水開了鑽。他與工人們日夜奮戰在井場上,餓了就啃幾口凍窩頭,困了就躺在鑽桿上睡一覺,他率領的1205鑽井隊被譽為「硬骨頭鑽井隊」。 「鐵人精神」是什麼?工人們總結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為錢、不為名,一心為國家,一切為革命。 1961年王進喜當了大隊長,1965年又當了鑽井指揮部副總指揮,卻仍然以普通工人自居。他家人口比較多,身體也不好,黨委決定每月補助些錢,他說什麼也不要,實在推 參考資料:網路

7. 有關"鐵人"王進喜的一些資料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勁大,

天大困難也不怕。

寧可少活二十年,

拚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王進喜抒懷

[王進喜簡介]

王進喜,1923年出生於甘肅玉門亦金村。6歲時因家貧,用棍子拉著雙目失明的父親沿街乞討,8歲時給有錢人家放羊。1938年他進玉門石油公司當徒工、幹活時被砸傷了腿,被廠主趕出大門,傷好後才頂了別人的名字混了個差使。當時,玉門油礦的美國技帥壟斷了採油技術,王進喜在礦里幹了十幾年沒有上過一次鑽台,沒有摸過一次石油鑽機的剎把。他作為一個干雜活的窮工人,多少年裡連鋪蓋卷也沒混上,蓋的是破羊皮,鋪的是稻草。

新中國成立後,王進喜當上了國營甘肅玉門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隊的石油工人,副司鑽,1956年升任1259鑽井隊隊長,同年加入了共產黨。當時中國的鑽井技術還很落後,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萬,鑽透祁連山,玉門關上立標桿」的口號。在1958年,他領導鑽井隊創造了月進尺5OOO米的全國紀錄,成為中國中型鑽機最高標桿單位,榮獲「衛星井隊」紅旗,被命名為「鋼鐵井隊」。

那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以禁運方式對我國實行經濟封鎖,而我們的國產石油量又很少,中國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極其有限的外匯從蘇聯進口油料。50年代末經濟進入困難時期,中蘇關系已開始緊張。1959年王進喜到北京參加群英會,看到北京街頭的公共汽車因缺油背著煤氣包,作為採油工人的他,心裡很不是滋味。這時因在黑龍江發現了大慶油田,中央決定抽調力量展開石油大會戰。王進喜從玉門油田率領1205鑽井隊趕到當地的馬家窯,於1960年4月14日經苦幹五夜五夜後,大慶第一口油井開鑽,不久即噴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沒有重晶石粉,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當時由於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井噴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鑽機,工進喜身上卻被鹼性很大的泥漿燒起了大泡。房東老大娘見他連續幾天幾夜奮戰在井場沒有回來,就感慨地說「王隊長真是個鐵人啊!」從此「王鐵人」的名字傳遍了油田,並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響徹了全中國。

1964年,王進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國人大會議,受到毛主席的接見。1965年他任油田鑽井指揮部副總指揮,1966年領導鑽井隊創年進尺10萬米的世界鑽井紀錄。1969年4月在黨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當選中央委員。1970年4月,王進喜在玉門參加石油現場會回到大慶之後,經醫生檢查確診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時年47歲。

-------------------

王進喜同志簡介

王進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於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鎮上赤金王家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6歲開始討飯,10歲給地主放牛,14歲被抓夫到玉門油礦做苦工,直到玉門油礦解放。1950年春,他成為我國第一代鑽井工人,先後任司鑽、隊長等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9月,他率領的鑽井隊月進尺創當時全國最高紀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1959年9月,王進喜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出席了全國群英會。
1960年3月,王進喜率隊從玉門到大慶參加石油大會戰,曾組織人員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運和安裝鑽機,用「盆端桶提」的辦法運水保開鑽,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壓井噴,被譽為「鐵人」。同年4月11日,會戰指揮部號召全體會戰職工向鐵人王進喜學習。
在大慶油田,王進喜先後任1205鑽井隊隊長、鑽井指揮部裝建大隊和鑽井二大隊大隊長、鑽井指揮部指揮,大慶革委會副主任、中共大慶核心小組副組長等職務。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9年4月,出席黨的「九大」並被選為中央委員,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醫治無效逝世,享年47歲。
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光輝形象,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英雄人物。他為加快發展我國石油工業奮力拚搏一輩子,在為我國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與其他偉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

8. 鐵人的中國電影

片名:鐵人
英文名:IRON MAN
上映:2009年4月23日
色彩:彩色
片長:110分鍾
語言:漢語普通話
類型:劇情片 出品人:高榮榮 任仲倫 張強
執行製片:尹力 陳紅梅
導演:尹力
編劇:劉恆
攝影指導:趙非
美術指導:蘆月林 余麥多
錄音指導:鄭春雨 關樹新
作曲:鄒野
剪輯:尹力
聯合攝制: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北京金桔海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北京金桔海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吳剛....王進喜
劉燁....劉思成
黃渤.... 趙一林
白靜.... 郭小米
馬蘇.... 吳夢夏
李夢男.... 陳永來
小張鐸.... 劉文瑞
胡明.... 鄭萬堂
劉永生.... 金寶奎
謝孟偉.... 小豹子
徐亮 .... 穆國良 2009年電影《鐵人》獲得第二十七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吳剛
2009年電影《鐵人》獲得第二十七屆金雞獎最佳美術:蘆月林、余麥多
2009年電影《鐵人》獲得第13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年輕的石油工人劉思成(劉燁 飾)是單位的業務標兵,也是大家眼中的怪人:沉默寡言,除了發狠工作,就是像追星族一樣收藏王鐵人的所有寶貝。唯一的朋友趙一林(黃渤 飾)也對劉思成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感到不解,認為他患上了沙漠幽閉症。
在美麗的心理醫師吳夏夢(馬蘇 飾)的幫助下,劉思成開始嘗試打開心結。原來劉思成的父親劉文瑞(張鐸 飾)正是和王鐵人並肩戰斗過的戰友。
鐵人後輩的身份在帶給劉思成無上榮譽的同時也日益成為他的困擾:成為周圍人眼中的傻瓜、擔心辜負父輩的期望,與父親人生觀的差異更讓他不知所措。
與此同時,趙一林因和女友的不檢行為被揭發而雙雙被迫離隊。惱羞成怒的趙一林當眾怒斥此事的唯一知情人劉思成,認為劉和他的父親劉文瑞一樣都是只知道沽名釣譽的騙子。
父親到底是和鐵人戰斗到底的英雄,還是如趙一林所言半路當了逃兵?伴隨著劉思成的追問,時光退回到半個世紀前……
一列破舊的火車把王進喜(吳剛飾)和他的1205鑽井隊從甘肅玉門油田拉到了大慶。作為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著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希望。
這只除卻血肉之軀和鋼鐵意志幾乎一無所有的隊伍在隊長王進喜的帶領下,苦幹5天5夜,大慶第一口油井終於開鑽。房東老大娘見王進喜連續數晝夜奮戰在井架,感慨「王隊長真是個鐵人!」,「王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王進喜的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卻顧不上住院。拄著拐杖纏著綳帶連夜回到井隊。
第二口油井在即將發生井噴的危急時刻,沒有重晶石粉,他當機立斷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在泥漿池底,王進喜便扔掉雙拐,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
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也紛紛跳進入,經過三個多小時奮戰,井噴終於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鑽機。
三年自然災害來臨,王進喜和他的隊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在嚴重的飢餓和高強度的作業下,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
王進喜省出自己的口糧,甚至不惜犯政治錯誤,想方設法給大家填肚子。看似粗枝大葉的王進喜對愛徒「小知識份子」 劉文瑞更呵護備至,還讓妻子為其縫補護膝。
劉文瑞最終還是偷偷踏上了返程的火車,師傅王進喜留下的那袋口糧和孤獨的背影卻成為劉文瑞一生的心債。
伴隨著對這段回憶的追惜,劉思成陪父親度過了他最後的時光。
此時傳來離隊的趙一林和女友在沙漠遇險的消息,劉思成毫不猶豫地隻身開始他的搜救行動。
恍惚間,劉思成的眼前出現了王鐵人父親一樣的笑臉…… 由全國總工會、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紫禁城影業、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北京金桔海文化投資聯合攝制的《鐵人》日前正在後期製作過程中,將在五一期間與觀眾見面。該片的拍攝過程極其艱苦,曾在夏天的沙漠地區,冬天的東北地區拍攝,兩地地表溫差超過一網路。
該片導演尹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沒有一部中國電影能像《鐵人》這樣,在拍攝過程中能體會到高溫和嚴寒兩種完全不同的氣候。尹力之前執導的《雲水謠》曾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進行拍攝。在《鐵人》的拍攝過程中,艱難程度要比《雲水謠》高出很多。
即使從沙漠里出來多少天,劇組人員提起沙漠,還是心有餘悸。因為沙漠里人煙稀少,遍地都是黃沙,看到樹的機會都很少,劉燁、黃渤和很多劇組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沙漠綜合症。但讓劇組人員感到更可怕的是沙漠里的高溫天氣。為了防止沙漠中沙子的侵襲和陽光暴曬,劇組人員都穿上了厚厚的防沙服。防沙服的缺點是,穿一會就會熱得喘不過氣來。在沙漠中零上四十多度是家常便飯的天氣下,經常是剛剛拍攝一會,就有人熱得受不了。有劇組人員曾經測量過沙漠地區的地表溫度,竟然超過了六十度。
在經歷了沙漠火的洗禮之後,劇組又來到了大慶,走進了冰雪世界。影片為了再現當年大慶的艱苦環境,很多場景在沒有任何遮攔的郊外拍攝。像王進喜和隊員們跳進泥漿池的那一場戲,當天的溫度是零下三十多度,地表溫度接近零下四十度。從主演、導演到劇組工作人員,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傷。
沙漠里零上六十多度的地表溫度,東北近零下四十度的地表溫度,《鐵人》劇組創下了中國電影拍攝期間溫差最大的紀錄。
有劇組人員稱《鐵人》就是在這冰火兩重天之中煎熬而出的。導演尹力說:「我們只是進行了一段時期的拍攝,大家就感到非常苦,但這些地方還是有人在鑽井。雖然現在的條件好了,但這樣惡劣的氣候,還是很多常人堅持不了的,他們才是真正的鐵人。」

9. 鐵人王進喜的介紹

作為一部建黨90周年獻禮影片,由省委宣傳部、市委市政府、油田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攝制的電影《鐵人王進喜》,採用倒敘的藝術手法,用現代人的眼光觀照歷史,品讀和感悟鐵人。

10. 《鐵人》這部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漫畫改編電影《鐵人》(Iron
Man)終於發布了首張電影劇照!
《鐵人》改編自Marvel漫畫公司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推出的一套同名漫畫。主角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百萬富翁工業家,也是個天才發明家。一次他被人綁架,綁架者要求他造出一種毀滅性的武器,結果托尼·斯塔克偷偷造了一個高科技的盔甲鐵衣,並且成功脫逃。從此以後他就化身為「鐵人」,專門懲罰壞人和罪犯。
影片由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主演,導演是喬恩·法夫羅(Jon
Favreau)。格溫妮斯·帕特羅(Gwyneth
Paltrow)、泰倫斯·霍華德(Terrence
Howard)、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萊斯利·碧波(Leslie
Bibb)也將加盟此片。影片將於明年5月2日上映。
派拉蒙公司拍攝的漫畫改編電影《鐵人》(Iron
Man)終於發布了首張電影劇照!
《鐵人》改編自Marvel漫畫公司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推出的一套同名漫畫。主角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百萬富翁工業家,也是個天才發明家。一次他被人綁架,綁架者要求他造出一種毀滅性的武器,結果托尼·斯塔克偷偷造了一個高科技的盔甲鐵衣,並且成功脫逃。從此以後他就化身為「鐵人」,專門懲罰壞人和罪犯。
影片由小羅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主演,導演是喬恩·法夫羅(Jon
Favreau)。格溫妮斯·帕特羅(Gwyneth
Paltrow)、泰倫斯·霍華德(Terrence
Howard)、傑夫·布里奇斯(Jeff
Bridges)、萊斯利·碧波(Leslie
Bibb)也將加盟此片。影片將於明年5月2日上映。

閱讀全文

與關於王進喜的電影最早什麼時期拍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幾十幾度叫什麼電影 瀏覽:944
angelababy好看電影大全集 瀏覽:869
韓國十九禁電影免費觀看迷人的保姆 瀏覽:628
34十年代有哪些好看的電影 瀏覽:315
歐美限制級電影免費看 瀏覽:891
愛奇藝最近好看的電影 瀏覽:948
黃渤徐崢雷佳音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33
劉德華演過一部黑幫電影叫什麼 瀏覽:757
向大魚海棠好看的動畫電影 瀏覽:511
瓶子砸不爛什麼電影 瀏覽:689
越戰有一個小女孩是什麼電影 瀏覽:966
真實在故宮拍的電影都有哪些 瀏覽:412
蠱二電影免費觀看視頻 瀏覽:233
用什麼好看的電影網站 瀏覽:617
好看的科幻電影最近 瀏覽:604
手機如何看新電影 瀏覽:35
東方電影多少學分 瀏覽:768
帶女朋友過生日看什麼電影 瀏覽:881
恐怖電影什麼無聲 瀏覽:946
怎麼用手機拍微電影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