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120幀畫面是什麼感覺
120幀版本確實讓人感覺到身臨其境。
2. 解惑,觀看李安的120幀影片《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戰事》是什麼體驗
只能說真的是學習了。
介紹一下我們看電影的背景。我們是動畫公司,導演帶頭集體翹班訂票去看。
以下是體驗和評價。
可能也是因為我太久沒看過好看的電影的緣故?
不能太享受這種真的在「看電影」的感覺。
不說長了,只能用近期看的唯一一部湄公河來說。湄公河是一個有深刻意義的故事,但比利才是真正的,有意義的電影。
對,他只講了比利小鮮肉一天的故事。他回家看了看家人,觀看了一場橄欖球比賽,參加了一個中場表演,討論了一下妹子。
他穿插的回憶幾乎又是他簡單又危險的一輩子。
但他蒼白?
他明明那麼生動。生動到讓你無法忽視。
他確實有些像姑娘,好吧,他們。(ladies,okay..
然而他一直堅持著他要說的。也一直堅持著他要做的。他改變不了什麼,他看著戰友死去,但也如是聽從了命運的安排。
李安真的很棒啊。撇開那些120幀,4k3d什麼的來說,這片子也絕對是優質的。大師真的喵就是大師。
不過說真話的代價就是所謂的政治不正確吧。遺憾了。
再來技術方面。全程接近中軸線的臉部特寫拍攝(除去中間的連接肯定要用到的全景),確實是讓人血崩到炸裂啊。可能遵循黃金比例之類會更美,但用這種更好。人眼每時每刻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美的。總之我們這些算半個同行的看著也都很爽。
再就是一些運動鏡頭,穩而不連續。希望其他各位導演們多學著點。這才是叫紀實,不要一到要運動了就特喵的一路狂晃了好嗎,知道你要表現主人公內心,知道你要表現當時現場的緊張。
可是你怎麼知道當時他內心就得慌亂復雜了?人家明明什麼都沒想啊。鏡頭語言不只有一種。
尖叫,槍炮,哭喊,拍桌。
故意飆到警告音量的聲音反而與電影蜜汁契合。
再說插敘吧。普遍地隨著一天時間走,中間不斷在回憶的過程,雙場景。但是兩個場景之間的切換點簡直是很爽啊一點都不難受!
以前看的所有有雙時間線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些轉換唐突,可能是素材的原因,可能是為了表達其他的含義的原因。
總之我現在知道為什麼不難受了。最後兩個要切的時候我也猜出來了。
因為這就是按照ladies腦內的固有邏輯走的啊!所以其他導演的普通糙漢腦路估計難懂。
跟我們一起看片的動畫組男組長大老爺們兒顯然也還沒繞過這個彎。
還有包括色調,內心,腦洞這些的處理,以及男主的細微動作,各個人物的台詞,我都覺得把角色詮釋得很棒。士兵的立場,商人的立場,家人的立場。
還有對於炒得很火的那個真命天女演唱。原版什麼的,就我感覺還是這個電影里的背影好看多了?像素原因?
好吧120幀確實。對此概念不深,但對比以前的3d來說,以前看的普通3d就感覺是中間有距離的圖層(畫布)一樣,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有近有遠。這個也有近有遠,但除了字幕以外並沒有疊加感,就是普通肉眼的立體感。瑪德那個商人叫啥來著,朝鏡頭伸一下腦袋,我還抓著椅子把頭往後縮了一下。。殺人那幕還好,前一幕是東西還是子彈飛過來,也是有點方的還有某個m5大炮把人射成的粉紅煙霧(碎屑?還是什麼我忘了。。)簡直在腦海里重復播放了。。
那些說120幀會放大演員缺陷什麼的倒真是醉了。影片里的人都沒什麼皮膚上的問題。也就是毛孔多點而已,挺好看的。
總之希望以後能放120幀的影院越來越多吧。科技在進步。記得當年剛出3d的時候大家也是拒絕的。(不過多嘴一句現在偽3d的也還是多。。等120幀普及了,偽120幀多了也不錯,也比純偽3d好看啊。
不過我們導演說如果做動畫的話,就算能做120幀也只會暴露更多我們的問題因為畢竟是個誇張化的東西,劇烈地推拉鏡頭這種現實影片是做不來的,於是他們能達到的也只是非誇張的鏡頭,不是我們這種。。除非動作捕捉有可能會達到!嗯!加油!
再就是中文翻譯很棒!畢竟英文最多聽一半的我。有些英文雙關,翻成中字,也雙關了。厲害厲害。
還有好多吧現在寫晚了都!就是瑪德夜裡跟這群一起吃飯→_→想不起來了!(以下花絮需配合劇情食用)
一路在那i love u信不信班長打你
一下又來一句「你信基督嗎」
瞬間回一句「你要是死我面前我就給你祈禱一發」
艹又回「在此之前我們先來親熱一下」
「多少錢?」
「5500?」
「走你,沒10w不幹」
3. 120幀 1080p 什麼概念
就是顯示清晰度及顯示處理速度都還可以。
120幀,表示每秒顯示的畫幅的張數,36張/秒是標准電影/動畫的數量,也即是說達到這個速度人眼就是看到連貫的動作。低於24幀/秒,人眼可以識別出卡頓的情況。大於36這個值人眼也識別不出來的。
1080P是解析度,而且是逐行掃描的。目前高清的最大標准。當然現在還有2K,4K的解析度,那就更高了。
4. 小編聽說最近李安的新電影出來一周了,聽說畫面挺高逼格120幀120幀是什麼鬼
因為李安在這部電影中使用了「沉浸式科技」(Immersive Digital)。這部電影擁有被李安稱為 「大禮包(the Whole Shebang)」的規格:120幀、4K解析度,3D。一層一層算下來,最終成品的畫面信息量是普通影片的40倍。使用超高幀數的目的是讓觀眾完全沉浸在畫面里,感受角色的世界。
在表演方面,由於畫面清晰度倍增,觀眾一眼就能看出演員的妝容,為了保證真實度,演員不能化妝。於是,演員只能把自己素顏保持在最佳的狀態。女主角飾演者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甚至接受了一個為時3個月的方案來護理皮膚。要是某天臨時長了痘痘,就只能用一種含硅膠成分的粉底來稍微遮掩一下,但也不能徹底遮住。
5. 看過120幀《比利·林恩》的感受是怎樣的
立典型,樹榜樣,最怕走了樣。對一個國家,一個團體,一個人,都是這樣。經過很多的渲染,被賦予很多的意義,其實早已偏離事情的原樣。
這個,是最需要清醒認識到的。無論是我們與世界相處,還是與自己相處。
記得早些時候,科比退役被人大肆渲染炒作,「4點鍾的洛杉磯」被立為成功的典範。
對此,我內心是這樣理解的:那個時候,他覺得這是他唯一能做好的一件事,且這件事是他全部的意義,所以,他願意投入他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做到最好,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正如一個人沉溺於大海抓到了一根救命草,這時候緊緊抓住這根救命草是唯一的希望,也是你的本能,千萬不要把當初的本能,說成是後來的偉大。
6. 60幀和120幀有區別么
1、延遲效果不同:如果顯示器的刷新率是60Hz,不管是60幀還是200幀,實際上每秒只能顯示60幀。事實上,雖然顯示器的刷新率只有60幀,但當顯卡計算出的幀速率遠高於刷新率時,當上一幀只是要顯示在屏幕上或只有一部分顯示在屏幕上時,一些顯示器可以直接載入下一幀。
2、顯示效果不同:如果顯示器的刷新率是120Hz或更高的。60幀的時候看到這一幀要再等(1000/60=16.67ms)才能看到下一幀。
如果是120Hz的顯示器,只需要(1000/12=8.3mS)就可以看到下一幀。這相當於在網路延遲相同的情況下,提前8.3m看到下一幀。
3、如每秒60幀以上,則可以明顯提升觀眾的觀影感受。因120幀是每秒24幀的5倍,如果採用這樣的拍攝技術的話,可以讓畫面更加栩栩如生,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120幀每秒的超高幀頻率,進行4k清晰度下的3D拍攝使連子彈上的灰塵都看得一清二楚。
(6)電影120幀是什麼感覺擴展閱讀:
在顯示『解析度』不變的情況下,FPS越高,則對顯卡的處理能力要求越高。電腦中所顯示的畫面,都是由顯卡來進行輸出的,因此屏幕上每個像素的填充都得由顯卡來進行計算、輸出。
每一幀都是靜止圖像,通過快速連續地顯示幀,形成運動的假圖像。較高的幀速率會產生更平滑、更逼真的動畫。每秒幀數(FPS)越多,顯示的動作越平滑。
每秒幀數(FPS)或幀速率表示圖形處理器在處理場時每秒可以更新的次數。
較高的幀速率會產生更平滑、更逼真的動畫。一般來說,30fps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將性能提高到60fps可以顯著提高交互感和真實感。
如果幀率超過屏幕刷新率只會浪費圖形處理的能力,因為監視器不能以這么快的速度更新,這樣超過刷新率的幀率就浪費掉了。
7. 120幀電影是什麼意思 120幀電影缺點是什麼
120幀電影是每秒120幀播放的電影,能使電影看上去更真實,缺點是貴。傳統電影是24幀的。
8. 大家看過60幀和120幀的說說和普通電影有什麼區別
從傳統電影默認的24幀,到清楚到頭發絲的120幀,李安不敢說自己正掀起一場視覺革命,但至少會給觀眾帶來一場奇觀。
120幀,表示每秒顯示的畫幅的張數,36張/秒是標准電影/動畫的數量,也即是說達到這個速度人眼就是看到連貫的動作。
低於24幀/秒,人眼可以識別出卡頓的情況。
大於36這個值人眼也識別不出來的。
9. 《雙子殺手》最高規格120幀拍攝完成,觀看120FPS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觀看120FPS的雙子殺手,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雖然本電影的故事脈絡比較簡單,但激烈的動作戲卻十分精彩,加上這超前的拍攝手法以及高標准嚴要求的拍攝技術帶給觀眾十分清晰的畫質體驗。而動作系的沖擊力十分強,威爾史密斯的演技也非常好,3d效果比一般的牆上好幾個檔次。
10多分鍾的正片展示,不論是威爾·史密斯與克隆版自己飛天遁地、目不暇接的槍戰。還是兩人各顯神通、爭分奪秒的高速追擊......都精彩到令人窒息。李安在一場動作戲中連續使用手持貼面攝影、高速運動鏡頭以及在高低位和多機位視角間秒速切換的攝影角度,各種拍攝技巧在細節上的創新間無縫銜接出一整幕令人屏息凝神的動作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