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巴西或古巴背景的電影
《里約大冒險》,雖是動畫電影,但是關於巴西的風情絕對不亞於真人電影!
《上帝之城》強烈推薦,關於巴西貧民窟的一部經典電影。
《速度與激情5》貌似在巴西也有很大的戲份。
2. 古巴電影的介紹
40~50年代,由於美國電影的壟斷組織極力扼殺古巴的民族電影。古巴電影事業的發展受到阻礙。為了擺脫困境,古巴電影工作者開始與墨西哥電影創作人員合作拍攝影片,合拍的影片中有《街頭天使》、《不該出生的人們》、《命運的打擊》。
3. 奔跑吧兄弟里的(古巴)是演的什麼電影
胡巴出自電影《捉妖記》由井柏然、白百合、湯唯主演,其中胡巴為井柏然在電影里生的兒子
4. 誰能幫忙推薦幾部關於「古巴導彈危機」的電影。
憶古巴導彈危機 電影《驚爆十三天》揭俄美舊瘡疤
由美國好萊塢攝制的一部描寫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影片《驚爆十三天》在美國、特別是在俄羅斯上映後,引發了俄美雙方有關人員對於影片背景真實性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
美方當事人:布希應吸取當年教訓
4月11日,在1962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波特·馬克納馬拉和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顧問西多·索倫森參加了《驚爆十三天》在俄羅斯的首映式。同時參加首映式的還有當年曾參與在古巴部署導彈的原蘇聯高級官員。
1962年的古巴危機是在美國的間諜飛機發現原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後引發的。整個危機大約持續了兩個星期,最後,在赫魯曉夫同意撤出武器裝備後,危機才得以結束。
羅波特·馬克納馬拉說,當時的古巴危機完全是美蘇雙方判斷失誤造成的。當時,原蘇聯認為古巴可能會遭到美國的入侵,而美國軍方則認為莫斯科不會在古巴遭受打擊時做出任何反應。他說:「雙方都犯了錯誤,並且判斷失誤。幸運的是,我們最終避免了一場大災難。這場危機給我們的教訓就是,人類如果濫用核武器將會造成國家被毀滅的大災難。」他說,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應該迅速、積極地削減自己的戰略核武器。索倫森說,布希總統應該吸取40年前的教訓,放棄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他說:「NMD將會被認為是一種挑釁,它是一種不顧後果的行為,最終會使雙方的關系處於更加緊張的狀態。也許觀看這部電影的人們會認為我們生活在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不需要這樣的英雄。」
俄羅斯的有關專家認為,影片根本沒有表現出當時蘇聯方面的真實情況
原蘇聯的一位高級官員說,當時,美國人錯誤地認為在古巴大約有4萬人的蘇聯駐軍。但實際上,原蘇聯並沒有在古巴部署已經裝有彈頭和注滿燃料的導彈。那麼,為什麼赫魯曉夫當時要炫耀部署導彈的行動呢?這是因為當時每個人都認為美國的核力量佔有絕對優勢。因而,原蘇聯便炮製出了這次讓美國驚恐不安的大騙局。而這一騙局是由赫魯曉夫和當時的外交部長親自操作的,所以,其下屬外交官們對此一無所知。當時擔任駐美國大使館參贊的康尼恩諾克說,這場危機可以說是一次人為操作出來的經典範例。他說:「不過,我們也沒有想到這場危機會解決得如此容易。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美國總統是里根,國防部長是溫伯格的話,最後的結果會是一樣的嗎?我想,絕對不會。」
5. 我在找一部關於古巴導彈危機的電影,裡面還有超能力的人,有一個全身紅色的有尾巴的人
X戰警系列。
6. 想知道介紹古巴導彈危機的那部軍事電影叫什麼
驚爆十三天
近日,由美國好萊塢攝制的一部描寫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影片《驚爆十三天》在美國、特別是在俄羅斯上映後,引發了俄美雙方有關人員對於影片背景真實性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
美方當事人:布希應吸取當年教訓
4月11日,在1962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波特·馬克納馬拉和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顧問西多·索倫森參加了《驚爆十三天》在俄羅斯的首映式。同時參加首映式的還有當年曾參與在古巴部署導彈的原蘇聯高級官員。
<驚爆十三天> 1962年10月中旬,華盛頓的美國情報官員在進行例行情報資料分析時,從飛臨古巴上空的U-2飛機所拍攝照片中發現了問題。他們確認,蘇聯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聖克利斯托瓦爾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導彈和運載核武器的伊爾-28重型轟炸機。從這些基地發射的導彈,可以擊中從秘魯利馬到加拿大哈得遜灣的大多數美洲重要城市。消息傳到白宮時,引起一連串的恐慌,幸好當時的總統約翰·肯尼迪(布路斯·格林伍德飾)和其弟羅伯特·肯尼迪(斯蒂文·坎普飾)能夠冷靜應付。10月22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7點,肯尼迪總統在白宮他的書房裡,向美國和全世界發表廣播講話,通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事實,並指出,這一「秘密、迅速和異乎尋常的導彈設施...
7. 請問講述古巴導彈危機的電影叫什麼啊
憶古巴導彈危機 電影《驚爆十三天》揭俄美舊瘡疤
由美國好萊塢攝制的一部描寫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的影片《驚爆十三天》在美國、特別是在俄羅斯上映後,引發了俄美雙方有關人員對於影片背景真實性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
美方當事人:布希應吸取當年教訓
4月11日,在1962年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波特·馬克納馬拉和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顧問西多·索倫森參加了《驚爆十三天》在俄羅斯的首映式。同時參加首映式的還有當年曾參與在古巴部署導彈的原蘇聯高級官員。
1962年的古巴危機是在美國的間諜飛機發現原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後引發的。整個危機大約持續了兩個星期,最後,在赫魯曉夫同意撤出武器裝備後,危機才得以結束。
羅波特·馬克納馬拉說,當時的古巴危機完全是美蘇雙方判斷失誤造成的。當時,原蘇聯認為古巴可能會遭到美國的入侵,而美國軍方則認為莫斯科不會在古巴遭受打擊時做出任何反應。他說:「雙方都犯了錯誤,並且判斷失誤。幸運的是,我們最終避免了一場大災難。這場危機給我們的教訓就是,人類如果濫用核武器將會造成國家被毀滅的大災難。」他說,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應該迅速、積極地削減自己的戰略核武器。索倫森說,布希總統應該吸取40年前的教訓,放棄建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他說:「NMD將會被認為是一種挑釁,它是一種不顧後果的行為,最終會使雙方的關系處於更加緊張的狀態。也許觀看這部電影的人們會認為我們生活在英雄輩出的年代。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不需要這樣的英雄。」
俄羅斯的有關專家認為,影片根本沒有表現出當時蘇聯方面的真實情況
原蘇聯的一位高級官員說,當時,美國人錯誤地認為在古巴大約有4萬人的蘇聯駐軍。但實際上,原蘇聯並沒有在古巴部署已經裝有彈頭和注滿燃料的導彈。那麼,為什麼赫魯曉夫當時要炫耀部署導彈的行動呢?這是因為當時每個人都認為美國的核力量佔有絕對優勢。因而,原蘇聯便炮製出了這次讓美國驚恐不安的大騙局。而這一騙局是由赫魯曉夫和當時的外交部長親自操作的,所以,其下屬外交官們對此一無所知。當時擔任駐美國大使館參贊的康尼恩諾克說,這場危機可以說是一次人為操作出來的經典範例。他說:「不過,我們也沒有想到這場危機會解決得如此容易。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美國總統是里根,國防部長是溫伯格的話,最後的結果會是一樣的嗎?我想,絕對不會。」
8. 古巴電影的歷史
1953年由墨西哥導演費爾南德斯,E.執導拍攝了一部敘述古巴政治活動家、詩人J.馬蒂的生平事跡的影片《白玫瑰》,這個時期,古巴導演M.阿隆索根據C.比利亞韋爾德的小說拍攝了影片《塞西莉亞·巴爾德斯》(1950),內容是反對種族歧視和批判虛偽的資產階級道德的。但是,從30年代末到古巴革命發生前這一很長的歲月里,古巴生產的大部有聲電影是些鬧劇片、歌舞片、為美國旅遊者攝制的地方民俗片和對西班牙後裔及黑人進行粗野挖苦的滑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