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胎位不正怎麼糾正
孕婦妊娠滿30手以後,胎兒在體內的位置如果不正常,則可以稱為胎位不正。發生胎位不正的孕婦多是腹壁鬆弛和經產婦。在醫學上,枕前位為正常胎位,這時胎兒是背朝前胸朝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胎位不正則包含枕後位、顏面位、臀位、橫位、額位等。其中又以臀位最多見,而橫位則是最危害母子安全的位置。由於胎位不正給孕婦的分娩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危險,所以在孕期早早糾正胎位,對預防難產有很重要的意義。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 胎位不正的產生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胎兒妊娠周數大小、骨盆腔大小與形狀、子宮內胎盤大小與著床的位置、多胎次經產婦鬆弛的腹肌、多胞胎妊娠、羊水不正常、臍帶太短、是否有子宮內腫瘤或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等。 (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大。 (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范圍過小。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使胎頭銜接受阻。 胎位不正的種類 通常狀況下胎兒都是頭朝下,直到頭位出世,這就是正常分娩。如果胎兒的其他部位在最下面, 就稱為胎位不正。 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三種: 臀位、橫位和斜位。 臀位 臀部無法充滿准媽媽的骨盆,容易導致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而且,當寶寶的臀部娩出後,頭部還滯留在產道時,容易發生缺氧現象,甚至死亡。 橫位 寶寶無法正常分娩。橫位分娩時如未及時處理,會導致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破裂的危險。 斜位 胎兒的肩部位朝向產道,發生率較少,但危險性並不小。 如何糾正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28周後經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於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活動范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於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女人,在懷孕期間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應對這些變化,孕婦要合理的安排工作與休息,注意營養的補充,為了寶寶的健康,准媽媽要了解更多。 常用的胎位矯正方法 胸膝卧位: 1. 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2. 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 3. 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Tip:這個動作只適用於孕30—34周的准媽媽調整胎位。 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徵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 艾灸至陰穴: 1.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 2.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 3.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Tip:同樣,這個動作也只適用於孕30—34周周之前的准媽媽調整胎位。每次持續時間不可過長,做這個動作的頻率也不要過高。連續做l周,如果胎動增多不明顯,表示該法無效。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外倒轉術: 1.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臀。 2.把臀部推上去,再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里。 3.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 Tip: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隻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 特別提示: 准媽媽在進行胎位糾正的同時,一定要切記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a.校正胎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自作主張,擅自延長動作的時間和次數不但對調整胎位沒有好處,而且有可能會危害到胎兒和自己的健康。 b.進行胎兒校正一段時間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隨時觀察胎位的變化。 c.妊娠超過34周的准媽媽要慎用校正胎位的方法。 d.在進行胎位校正的動作時,一定要有家人或保姆在場,以便出現不適或意外時有人幫忙。 e.准媽媽要保持舒暢的心情,胎位不正並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應該抱著積極的態度等待分娩。 持續性胎位不正怎麼辦 一、執行人工外轉胎位。 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鬆的葯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是若曾經有前次剖腹產之孕婦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並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 二、陰道生產的注意事項 當外轉術失敗或不適宜執行的胎位不正孕婦,在選擇陰道生產時必須注意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以確定骨盆是否足夠通過,同時胎兒體重需在2500至3500克之間,必須特別注意產程不可延長。由於臀部通常比頭部要小,所以下降可能較快,但不可以為頭部也很容易產出,而認為有過早生產的時機,以免引起產傷或頭部在最後生不下來的危機,若有任何產程延長則必須及早剖腹生產。 另外單腿或雙腿直立的胎位不正時也不適宜陰道生產,否則臍帶過早脫落垂出來引起胎兒缺氧的危機,也會比一般的正常胎位要多很多。此類胎位不正必須隨時注意,在破羊膜時要進行陰道檢查,確定臍帶是否有脫出的情形。 近年來臀位的陰道產,年輕醫師的執行經驗不多,在執行時必須有資深醫師在場協助生產,以確保胎兒的平安,同時臀位產的胎頭產鉗也必須准備使用。 臀位陰道生產執行不當時有如下的危機:口喉部受傷等。 三、多數媽媽選擇剖腹產 過去的十年來各大醫院在臀位產漸漸為剖腹產所取代,這是因為多項研究發現,剖腹產胎兒的安全度,高於陰道生產的不確定性。這不全是醫師的原因,在孕婦及其家庭對胎兒的關心度及要求零失誤的壓力下,使得醫師及孕婦,共同選擇剖腹產。然而,在目前的環境下,個人認為第二胎以上,沒有剖腹產的孕婦,在胎兒不大,孕婦本身也沒有並發症的情形下,臀位也就是「純臀位」沒有直立腿的情形,在產程正常時,還是可以考慮陰道生產,不過事前與主治醫師討論利弊後再下決定,是最佳之道。 胎位不正就要剖腹產? 胎位不正到底能否自然生產?對於橫位來說自然分娩是不可能的。 臀位,如果胎兒膝蓋先露、單腿或雙腿直立的臀位不適宜陰道分娩,否則易導致臍帶脫垂、胎兒缺氧,甚至死胎。單臀位、盤膝坐臀位,有些醫師認為,孕婦懷孕周數足夠,且骨盆腔夠大、胎兒體重估計小於3500g、過去曾自然生產過的孕婦可以考慮陰道生產。 但陰道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且難以控制,陰道分娩的風險仍然大大高於頭位自然分娩。事實上,過去的一二十年來,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剖腹產的安全度改善,以及為了避免胎兒發生並發症,各大醫院的胎位不正孕婦多選擇了剖腹生產。
⑵ 求一部國產電影,是關於火車孕婦上生孩子的
《生命列車》故事梗概:由於迷信,農民張順和二英子一定要回家生孩子,於是兩人從醫院偷跑出來登上了提速列車。二英子在車上馬上要生產,但嬰兒胎位不正,產婦產後又失血過多,必須送醫院搶救。鐵道部有關部門在既要保住列車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又要保住產婦生命的前提下,經過科學的論證,決定停靠一分鍾,人們都在緊張地准備著。生命寶貴,情感無價,對生命的尊重,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是人們共同的關注。
⑶ 胎位不正怎麼辦
您好!
胎位異常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不正,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胎位異常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等。以臀位多見,而橫位危害母嬰最劇。由於胎位異常將給分娩帶來程度不同的困難和危險,故早期糾正胎位。
胸膝卧位:此方法一般用於妊娠30周後,胎位仍為臀位或橫位者。孕婦於飯前或進食後2小時,或於早晨起床及晚上睡前做。事前應先排空膀胱,解開褲帶,孕婦雙膝稍分開(與肩同寬)跪在床上,雙膝口窩成直角,胸肩貼在床上,頭歪向一側,雙手下垂於床兩旁或放在頭的兩側,形成臀部高頭部寬低的位置,兩者高低差別越大越好,以使胎兒頭頂到母體橫膈處,借重心的改變來糾正胎兒方位。
祝您健康!
⑷ 有部電影里叫娜塔莉的女人胎位不正無法正常生產,醫生為她調整胎位,這部電影叫什麼_
馴鬼為夫
7.1分
主演:范雨彤孫天文盧小彧
導演:馬波露
類型:恐怖懸疑
時長:63分鍾
年代:2016
地區:內地
簡介
⑸ 出現胎位不正情況,該如何校正呢
孕婦可以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跪在床上,雙膝彎曲,與肩膀同寬;上身向下趴,胸部和肩部貼著床,胳膊可以彎曲支撐身體;然後臀部盡量抬高,保持約10分鍾,每天做3次左右,7天後進行復查,查看胎位有無改變。
⑹ 求電影名
這樣的情節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面都有,你說的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呢?
⑺ 孕婦胎盤不正怎麼辦
什麼是胎位不正 所謂胎位,通俗地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胎兒出生前在於宮里的姿勢非常重要,它關繫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我們知道,子宮內的胎兒是浸泡在羊水中的,由於胎兒頭部比胎體重,所以胎兒多是頭下臀上的]姿勢。正常的胎位應該是胎頭俯曲,枕骨在前,分娩時頭部最先伸入骨盆,醫學上稱之為「頭先露」,這種胎位分娩一般比較順利。不過,有些胎兒雖然也是頭部朝下,但胎頭由俯曲變為仰伸或枕骨在後方,就屬於胎位不正了。至於那些分娩時臀部先露(臀位),或者腳或腿部先露,甚至手臂先露(橫位)等等,更是胎位不正。這些不正常的胎位,等於在孕婦本來就很有限的分娩通道中又設置了障礙,因而容易導致難產。以臀位為例,容易導致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從而會危及胎兒的安全。再如橫位,由於分娩時先露部分不能緊貼宮頸,對子宮的壓力不均勻,容易導致子宮收縮乏力,致使胎兒宮內窘迫或窒息死亡。 胎位不正引起的原因有:早產、胎兒畸形、羊水不正常、胎兒生長過慢、臍帶太短、子宮畸形、胎盤不正常、骨盆狹窄、多胎等。所以發現胎兒胎位不正後必須詳查胎兒與准媽媽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矯正的方式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規定做產前檢查,都可以發現。發現胎位不正後不必驚慌,可採取以下措施解決: 1.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鍾,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2.用艾卷炙兩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每日1次,每次l~ 20分鍾,連續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3.如果以上兩種辦法都不見效,可考慮從外部進行倒轉,讓胎兒來個180度的翻轉,然後用布將腹部包裹起來,維持頭位。具體做法是用手在腹壁上摸到胎兒的頭後,把胎兒的頭慢慢轉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當然做這種治療必須由醫生來做,如果自己亂來,弄不好,會導致臍帶纏在胎兒脖子上或發生胎兒早剝。假如胎兒的臀、足已經伸入小骨盆,倒轉困難,或者在倒轉時胎心有變化,就不能勉強,那隻好讓這"固執"的孩子立著生了。 4. 驗方自療法 a.車前子烘乾研成粉,每次9克,溫水吞服。1周後復查,未轉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無效改用它法。 b.蘇葉、黃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c.當歸、黃芪、黨參、白術、白芍、川斷、枳殼、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d.飲水療法,適用於胎周較小的胎兒。方法是:每小時飲1碗水,每天10碗,連飲3天後休息3天,再做檢查,看胎位是否糾正。 自療注意事項 a.患婦不宜久坐久卧,要增加諸如散步,揉腹,轉腰等輕柔的活動。 b.胎位不正是常事,而且完全能校正。懷孕婦女不必焦慮愁悶。情緒不好不利轉變胎位。 c.忌寒涼性及脹氣性食品,如西瓜、螺螄、蟶子、山芋、豆類、奶類等。 d.大便要暢通,最好每日大便。 需要提醒各位準媽媽的是,上述療法如果能夠幫您將異常胎位轉正固然很好,如果轉不了也不必緊張,因為現代醫學已經有較為先進的方法保障胎兒及孕婦的安全。不過,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⑻ 有部電影里叫娜塔莉的男人胎位不正無法正常生產,醫生為她調整胎位
詭打牆
8.7分
主演:張倫碩郭月潘辰艾麗婭
導演:游松
類型:恐怖鬼片
時長:87分鍾
年代:2015
地區:內地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