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隔著獄欄看大海,能聞到自由的氣息,越獄也能如此人性嗎
不知道為什麼,看了《巴比龍》這部電影,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來另一部越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和《肖申克的救贖》是類似的故事,同樣是被誣陷入獄,同樣是無法通過法律途徑洗清罪名。在法律不健全、社會不公平、哭訴無門的時候,只能自認倒霉,或者奮力一搏。男主選擇了後者,他從進去的那一刻就開始策劃越獄,因為隔著獄欄看大海,能聞到自由的氣息。
主角越獄的過程反復周折,電影再現了這個過程,包括越獄的困難、准備、行動、意外等。這可能是觀眾看起來有趣的地方。但它觸及了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即人,作為個體,與時代對抗、與體制對抗、與自然對抗時,那種渺小、悲壯,以及對抗中人性的不屈和偉大。可惜沒有深入挖掘。
2. papillon巴比龍什麼意思
巴比龍所對應的Papillon是一個法語單詞,意思是蝴蝶。
音譯,代表著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執著沖破束縛,追求自由,證明自己,來源於一部美國經典電影。
簡介:
《巴比龍》是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史蒂夫·麥奎因、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傳記犯罪類型的電影,於1973年12月16日上映。
該片根據亨利·查理爾的原著改編,主要講述了一名因冤入獄囚禁於惡魔島上的犯人一次又一次地逃獄,經過十多年,他頭發已白,但仍孤注一擲地抱著一袋椰殼跳下大海逃生的故事。
3. 巴比龍是什麼意思
巴比龍所對應的Papillon是一個法語單詞,意思是蝴蝶。
音譯,代表著即使力量微小,也要執著沖破束縛,追求自由,證明自己,來源於一部美國經典電影。
簡介
《巴比龍》是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史蒂夫·麥奎因、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傳記犯罪類型的電影,於1973年12月16日上映。
該片根據亨利·查理爾的原著改編,主要講述了一名因冤入獄囚禁於惡魔島上的犯人一次又一次地逃獄,經過十多年,他頭發已白,但仍孤注一擲地抱著一袋椰殼跳下大海逃生的故事。
4. 巴比籠的真實傳記
巴比龍是亨利·查理爾的綽號,綽號得名於他胸前蝴蝶形的紋身。1930年,亨利·查理爾被控殺害一名皮條客而被捕入獄,他同時還被指控犯有詐騙罪等多項罪名。亨利·查理爾被流放到蓋亞那一個名為「魔鬼島」的苦役營終身服刑。
這個島四面環水,水裡時常可以見到游弋的大鯊魚。在這個荒莽地帶,四處都流行著疾病,沒日沒夜的勞作致使90%的苦役活不到刑期結束便得暴病死去。 亨利·查理爾始終認為自己是冤枉的,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從他踏上「魔鬼島」的第一天,他就開始策劃逃跑,
但是非常不幸,他第一次出逃沒能成功,被抓獲的亨利·查理爾被單獨囚禁在一個潮濕、窄小的小號里。孤獨、終日不見陽光、寄生蟲的侵擾幾乎讓亨利·查理爾神經錯亂。1440天後,亨利·查理爾才被放出來,這一切促使亨利·查理爾更加堅定了出逃的決心。 一次又一次地逃獄,也一次又一次被捉回。經過十多年,他頭發已白,但仍孤注一擲地抱著一袋椰殼跳下大海逃生。
(4)電影巴比龍說明了什麼道理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亨利·查理爾
一個小偷,因為胸前的蝴蝶形紋身外號「巴比龍」,他因被控殺害一名皮條客而被捕入獄,隨後被流放到蓋亞那的「魔鬼島」終身服刑,可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冤枉的。為了洗清罪名,查理爾從他踏上「魔鬼島」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在德加的幫助下策劃越獄逃跑。
2、路易斯·德加
一個帶著眼鏡狡猾的知識分子,在押運船上,亨利·查理爾保護了他,兩個人發展出一段值得稱道的友誼。他在「魔鬼島」就是一個被推入暴力世界的脆弱生物,在這座殘酷的監獄之中痛苦掙扎,以保證自己的眼睛不被砸碎和自己鼻子的完整。
3、Zoraima
南美洲一個原始部落的年輕土著女孩,亨利·查理爾在某次逃跑過程中遇到了她,他們相愛並結婚了,並幸福的生活了一段時間。但是最終她還是失去了亨利·查理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比龍
5. 巴比龍電影深度解析
作為一個主情節電影,結尾是主人公巴比龍歷經磨難,終於破繭成蝶,重獲自由。觀眾看到這里,可以長舒一口氣,贊嘆著巴比龍的頑強的信念與對自由永恆的嚮往。
可是相信大家都會有疑惑,為什麼德加沒有選擇和巴比龍一起出逃。有的觀點認為的德加已經厭倦了逃亡,妻子的背叛導致他對與理想社會的幻想破滅。作為一直陪伴,支持主人公的他,依然有著對自由的憧憬,可他最終選在惡魔島結束餘生。
我認為,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手刃Celier的他,面對自身,無法寬恕自己所犯下的罪。這一點從他在住處的牆壁與屋頂的繪畫可以看出,鮮紅的色彩代表犯下的血淋淋的罪惡。因此,面對人性善與惡的終極審判,他選擇了留在惡魔島贖罪。
劇情簡介:
正片開始前,「基於真實事件改編」強調了故事的真實性,真實的故事更易帶入觀眾進入故事其中,從上帝視角觀察圍繞主角發生的一系列沖突,與之所帶來的因果。
故事開始在上世紀40年代的巴黎,漢納姆飾演的巴比龍(法語:意為蝴蝶)是一名為黑幫偷竊的小偷。在一次成功行竊後,他來到黑幫管轄的夜總會上繳贓物,碰巧遇到黑幫處理一名叛徒,黑幫老大交代手下抬走奄奄一息的叛徒。處理完贓物後,巴比龍帶著情人 Nennete (休森飾演)盡情狂歡。
6. 《巴比龍》的赴死與等死,你會選哪個
生命可以歸結為一種簡單的選擇:要麼忙於生存,要麼趕著去死。」這是《肖申克的救贖》里的一句經典台詞。這話到了《巴比龍》里,恐怕要改成「要麼趕著赴死,要麼忙於等死。」
在資深影迷的心目中,《肖申克的救贖》不僅是NO.1的越獄電影,還是世界影史NO.1的電影。然而在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問世之前,越獄電影的帶頭大哥當屬1973年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史蒂夫·麥奎因、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巴比龍》。就電影本體而言,精心設計的《肖申克的救贖》堪稱完美,就現實的沖撞感而言,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巴比龍》要更領風騷。
該片目前在豆瓣評分7.6,貓眼口碑評分9.0,IMDB評分7.1分,MTC分數51,,國內首日票房72.8萬,累計票房106.3萬,分賬票房95.9萬。可以說,《巴比龍》是一個少見的優秀翻拍版本,它再現了原版影片的沒有提到的精彩之處,雖然略有不足,卻在原作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電影體驗。
喜歡小編的話記得留言點贊哦
7. 巴比龍是什麼意思
是電影。《巴比龍》是弗蘭克林·斯凡那執導,史蒂夫·麥奎因、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傳記犯罪類型的電影,於1973年12月16日上映。
該片根據亨利·查理爾的原著改編,主要講述了一名因冤入獄囚禁於惡魔島上的犯人一次又一次地逃獄,經過十多年,他頭發已白,但仍孤注一擲地抱著一袋椰殼跳下大海逃生的故事。
《巴比龍》是一部優秀的劇情片。導演弗蘭克林·斯凡那的拍攝手法粗中有細,他將一個逃獄的故事拍的真實而感人,影片在展示人類堅強的求生意志的同時,更表現了患難中珍貴的友誼,片中兩位主演史蒂夫·麥奎因和達斯汀·霍夫曼出色的演技使得影片成為了監獄片中的經典作品。
除此之外,該片的色彩搭配也極佳,飽和度和豐富度堪稱完美,配樂也頗為美妙。
8. 巴比龍電影裡面為什麼要吃椰子
是因為巴比龍的好友路易斯(德加)的暗中協助,
給巴比龍帶來椰子,巴比龍每天可以吃到偷偷送進來的半個椰子,
這讓他保存了體力。他開始每天堅持鍛煉,積極地為活著走出禁閉室做准備。
9. 請教電影《巴比龍》的簡介《巴比龍》是達斯廷霍夫曼
巴比龍是亨利·查理爾的綽號,綽號得名於他胸前蝴蝶形的紋身。1930年,亨利·查理爾被控殺害一名皮條客而被捕入獄,他同時還被指控犯有詐騙罪等多項罪名。亨利·查理爾被流放到蓋亞那一個名為「魔鬼島」的苦役營終身服刑。這個島四面環水,水裡時常可以見到游弋的大鯊魚。在這個荒莽地帶,四處都流行著疾病,沒日沒夜的勞作致使90%的苦役活不到刑期結束便得暴病死去。
亨利·查理爾始終認為自己是冤枉的,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從他踏上「魔鬼島」的第一天,他就開始策劃逃跑,但是非常不幸,他第一次出逃沒能成功,被抓獲的亨利·查理爾被單獨囚禁在一個潮濕、窄小的小號里。孤獨、終日不見陽光、寄生蟲的侵擾幾乎讓亨利·查理爾神經錯亂。1440天後,亨利·查理爾才被放出來,這一切促使亨利·查理爾更加堅定了出逃的決心。
一次又一次地逃獄,也一次又一次被捉回。經過十多年,他頭發已白,但仍孤注一擲地抱著一袋椰殼跳下大海逃生……
10. 巴比龍電影簡介
男主巴比龍和安迪全是蒙冤入獄,巴比龍乃至比安迪更可憐,日子過得好似家畜。二者的身上最類似的特性取決於對隨意的憧憬,巴比龍被關以前凝視著著藍天白雲的這一幕,要我聯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贖》里最廣為人知的那句經典台詞:有一些小鳥是終究不容易被關進囚牢里的,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放射出隨意的輝煌。
巴比龍綽號的獲得,他胸口紋的那隻蝴蝶,代表的也恰好是隨意。巴比龍的身上此外一種彌足珍貴的質量是他的劇烈的生的沖動。他被關禁閉後由於不願意背叛犯人德加而被亂扣糧食,但他堅強不屈地依靠吃黃葉,吃蟑螂,吃蜈蚣保持生命。在這段時間他做的一個有關審理的夢也十分有趣;
因而他剛開始做無器材健身運動例如平板支撐來加強鍛煉,就算最終孱弱得只有走動,依然要在狹小的禁閉室內往返徘徊,乃至神情恍惚撞倒牆壁,一次又一次在牆上流下來流鼻血的印痕。在安迪和巴比龍的身上,大家也都能見到「重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