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河故人》悲劇人生暗示著什麼
在《山河故人》中,每個人的人生命運似乎千差萬別,不過有一點是相同的,所有人都活得不幸福,甚至可以說是悲劇人生。而這種悲劇人生,似乎是上天註定的,不管你是窮是富,呆在國內等死還是移民國外享福,毫無例外的迷惘困苦,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借用古人的話來說就像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梁子的悲劇是屬於普遍中國人的悲劇,由於「條件」不夠好,他在情感競爭中敗給了條件更好的晉生,這是感情上的失敗;每日辛苦工作,所得僅能糊口,這是事業上的失敗;因工作原因得了塵肺病,老闆不管、也沒有醫保,這是權利上的失敗;最終他的結局影片沒有展示,不過任何人都能預見到:他已經被榨幹了油水,失去了利用價值,只能苟延殘喘,在掙扎中過完自己被剝削、被損害、被拋棄的一生,甚至會象濤兒的父親一樣,死了之後還會被痛宰一刀。相對於梁子這樣失敗的人生,在中國想要成功似乎只有三條路,第一條是投胎在權貴家當太子,充當中國人人生的安排者,一般人也就不用想了。第二條是象老邢一樣當個貪官,利用權力尋租使自己獲得利益,這種手法連小孩子都知道並嚮往,但就影片來看,這種人結局也不太好。第三條就是晉生所走的路,勾結貪官、依靠權力做個悶聲發大財的奸商。晉生憑借這一點,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先是在情感競爭中完爆梁子,娶到了濤兒;然後與原配離婚,移居上海,成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市民;最後在風頭不對的時候成功脫身,移民澳洲,幸運的當上了外國人。在梁子一類中國人眼裡,晉生的人生已經完美到了極致,不過他自己卻沒法快樂,在國內時擔驚受怕、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到了國外,年歲已長,無法融入當地文化,也不懂英文,甚至和自己的兒子都無法溝通,他的人生,註定只能在孤獨與無聊中渡過了。
『貳』 如何評價影片《山河故人》
人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只能在成長老去的過程中不斷地與它撕扯磨擦。有的人選擇順從,搭上了便利的高鐵;有的人卻跟不上過快的變化,被粗暴的氣流拽動,踉蹌、跌倒。一快一慢之間,人跟人就這樣失散了,再也聚不起來。你以為他們之間相隔的不過是汾陽與邯鄲的距離,再遠也不過是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距離。事實卻是,他們相隔的是 1999 年與 2014 年、2014 年與 2025 年的距離。
一步走岔,就會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沖向不同的時空。個體在強大的社會背景面前,就是這么脆弱卑微。
這樣的命運悲劇,在梁子身上尤為深刻。在煤礦干著管理安全帽頂燈這種「低端活」的他,與「高端人士」張晉生同時喜歡上了沈濤。這場看似平等的爭奪中,處處體現著時代的烙印。張晉生?2000?著「德國技術」的騷紅桑塔納,能給沈濤買來她中意的 CD,會在洋氣的迪廳里與沈濤共舞。而梁子面對著這些新生的事物,無能為力。在世紀之交的 1999 年,人們的生活面臨著無法阻擋的劇變和分裂。手機、私家車和互聯網帶著一些人上了對岸,而另一些人被無情地甩在了河流的這頭。當沈濤心中的的天秤逐漸偏向張晉生時,絕望憤怒的梁子只能揮拳以對。
這次揮拳或許是他最後一次的反抗。1999 年,梁子還能有骨氣說出「我討吃誰家也不會討吃到你張晉生頭上」的硬氣話。然而這樣的骨氣也經不起在礦井下被打磨 15 年,最終化成了在借錢治病時的欲語還休,化成了面對沈濤遞來的幾沓人民幣時,有氣無力的言謝。他沒有客套推辭,只是囁嚅著問了一句:方便嗎?
在電影的第三章節里,導演沒有再交代梁子的結局,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倒在了癌症面前。這或許從側面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像梁子這樣被時代甩下的人,在 2014 年的生存已是掙扎,到了 2025 年就更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事實上,當梁子與礦工同事們合影的一幕,打出「2014 年」的字樣時,我就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違和感。他們背後那棟破舊的樓房,合影使用的老式照相機,梁子那身邋遢土鱉的穿著,都讓人覺得明顯不屬於我們正在生活的這個年代。
而這種微妙的違和感不時出現在電影中。張晉生的騷紅桑塔納與周遭土氣的縣城,寒磣窘迫的梁子小兩口與疾馳而過的和諧號動車,張到樂洋氣的國際學校制服與老舊緩慢的綠皮火車,沈濤父親的靈堂與不遠處開發中的樓盤……這都是人與時代步調不一而磨擦出的剎車痕。有磨擦必有痛苦,但導演沒有過分渲染,只是平靜地將這些痕跡示人,讓我們自行品味背後的悲歡離合。
而一輩子沒離開汾陽的沈濤,一直在努力保持著與時代的亦步亦趨。在 1999 年和 2014 年這兩個時間節點,她做出了兩次關鍵的抉擇——與張晉生結婚和放張到樂出國,這樣的抉擇放逐了重要的人,也將她駐留在了原地。那首數次響起的《珍重》,是她一生命運的絕妙註解。「牽手握手分手揮手講再見,縱在兩地一生也等你。」分合之間,故人四散,近三十年間能陪著她駐守的,唯有那條老狗罷了。
『叄』 山河故人什麼意思
山川、河泊、故鄉、舊人。青山綠水、這片土地的老朋友。
《山河故人》由陳曦填詞、董冬冬作曲,是賈樟柯執導電影《山河故人》的同名主題曲。
作為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影片備受期待。賈樟柯導演親自邀約到李宇春為電影獻唱同名主題曲《山河故人》。對於這次合作,賈樟柯表示:「她的歌聲那樣沉靜、輕靈,這歌聲好像故人相逢的一笑。」
(3)電影山河故人結局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山河故人人物形象:
1、張晉生
煤礦主,他是沈濤和梁子的中學同學,與梁子一起愛上了沈濤,但最終在上世紀的最後一個秋天娶了沈濤,後來離婚,兩人育有一子刀樂,後帶兒子移民到了澳大利亞。
2、沈濤
小學老師,與張晉生、梁子三人青梅竹馬,後兩位均對其有傾慕之心,她選擇嫁給了張晉生,多年後,她再次離婚,且膝下有一七歲兒子,但被判給晉生,父親離世後,僅見了一次兒子,最終孤獨終老。
3、梁子
沈濤和張晉生的中學同學,在沈濤結婚之前,兩人屬於戀愛關系,後沈濤與晉生結婚,他悲憤之下遠走他鄉,15年後回來,已經是重病纏身,生有一子。
『肆』 電影《山河故人》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為什麼中外評價褒貶不一
《山河故人》講述了煤礦主張晉生、小學老師沈濤、梁子等人愛情與親情的命運旅程,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中外評價褒貶不一是因為這部影片是一部文藝片,文藝片在國內沒有市場。
《山河故人》通過賈樟柯的藝術拍攝手法,想要呈現給觀眾的是美好的人類情感,引起觀眾情感上的共鳴。這部文藝片雖然在國外斬獲了不少的大獎,可還是在國內遇到了叫好不叫賣的情況。《山河故人》將幾個故事拼湊一體,讓人物塑造缺乏實態,情感倍感空洞,呈現的是一種西方苦難鬥士的形象,這樣的電影在國外可能會大受歡迎,在國內卻讓人覺得劇情乏味,敷衍了事,讓大家感嘆賈樟柯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賈樟柯了。
『伍』 山河故人影評
人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只能在成長老去的過程中不斷地與它撕扯磨擦。有的人選擇順從,搭上了便利的高鐵;有的人卻跟不上過快的變化,被粗暴的氣流拽動,踉蹌、跌倒。一快一慢之間,人跟人就這樣失散了,再也聚不起來。你以為他們之間相隔的不過是汾陽與邯鄲的距離,再遠也不過是中國與澳大利亞的距離。事實卻是,他們相隔的是 1999 年與 2014 年、2014 年與 2025 年的距離。
一步走岔,就會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沖向不同的時空。個體在強大的社會背景面前,就是這么脆弱卑微。
這樣的命運悲劇,在梁子身上尤為深刻。在煤礦干著管理安全帽頂燈這種「低端活」的他,與「高端人士」張晉生同時喜歡上了沈濤。這場看似平等的爭奪中,處處體現著時代的烙印。張晉生?2000?著「德國技術」的騷紅桑塔納,能給沈濤買來她中意的 CD,會在洋氣的迪廳里與沈濤共舞。而梁子面對著這些新生的事物,無能為力。在世紀之交的 1999 年,人們的生活面臨著無法阻擋的劇變和分裂。手機、私家車和互聯網帶著一些人上了對岸,而另一些人被無情地甩在了河流的這頭。當沈濤心中的的天秤逐漸偏向張晉生時,絕望憤怒的梁子只能揮拳以對。
這次揮拳或許是他最後一次的反抗。1999 年,梁子還能有骨氣說出「我討吃誰家也不會討吃到你張晉生頭上」的硬氣話。然而這樣的骨氣也經不起在礦井下被打磨 15 年,最終化成了在借錢治病時的欲語還休,化成了面對沈濤遞來的幾沓人民幣時,有氣無力的言謝。他沒有客套推辭,只是囁嚅著問了一句:方便嗎?
在電影的第三章節里,導演沒有再交代梁子的結局,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倒在了癌症面前。這或許從側面說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像梁子這樣被時代甩下的人,在 2014 年的生存已是掙扎,到了 2025 年就更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事實上,當梁子與礦工同事們合影的一幕,打出「2014 年」的字樣時,我就感受到了一種微妙的違和感。他們背後那棟破舊的樓房,合影使用的老式照相機,梁子那身邋遢土鱉的穿著,都讓人覺得明顯不屬於我們正在生活的這個年代。
而這種微妙的違和感不時出現在電影中。張晉生的騷紅桑塔納與周遭土氣的縣城,寒磣窘迫的梁子小兩口與疾馳而過的和諧號動車,張到樂洋氣的國際學校制服與老舊緩慢的綠皮火車,沈濤父親的靈堂與不遠處開發中的樓盤……這都是人與時代步調不一而磨擦出的剎車痕。有磨擦必有痛苦,但導演沒有過分渲染,只是平靜地將這些痕跡示人,讓我們自行品味背後的悲歡離合。
而一輩子沒離開汾陽的沈濤,一直在努力保持著與時代的亦步亦趨。在 1999 年和 2014 年這兩個時間節點,她做出了兩次關鍵的抉擇——與張晉生結婚和放張到樂出國,這樣的抉擇放逐了重要的人,也將她駐留在了原地。那首數次響起的《珍重》,是她一生命運的絕妙註解。「牽手握手分手揮手講再見,縱在兩地一生也等你。」分合之間,故人四散,近三十年間能陪著她駐守的,唯有那條老狗罷了。
吶,人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如何處理與它的關系,就看各人造化了。
『陸』 山河故人 講的是什麼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的家庭劇情電影。
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
1999年,汾陽姑娘沈濤陷入了與小鎮青年張晉生和梁建軍的三角戀中,她最終選擇了追逐金錢的張晉生,梁建軍則只能鬱郁離開。
2014年,沈濤與張晉生離婚,張晉生帶著兒子Dollar再婚並去上海生活,而梁建軍因為身患絕症回到家鄉,他在無奈之下找到沈濤借錢治病。由於沈濤的父親去世,Dollar回到了汾陽參加葬禮,沈濤深感兒子的變化,知道他不可能留在自己身邊,只是把家門的鑰匙給了他。
2025年的澳洲,Dollar長大,在中文學校學習,認識了張艾嘉飾演的老師,老師與前夫離婚後,也處在一種不安定的狀態中,恰好與進入叛逆期想要追求自由的Dollar心靈相通,兩人發生了一場忘年戀,Dollar雖然一直掛著母親給他的鑰匙,但他已經想不起母親的名字,只記得她叫濤,波浪的意思。
『柒』 如何評價電影《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的敘事結構選取了1999年、2014年、2025年三個時間點,講述主角張晉生、沈濤、梁子等人或因為感情、或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終離別的故事。影片以人物的離合為主線,片中,「離別」的場景隨處可見,無論是好友為爭奪愛人反目、夫妻彼此感情失和而離婚,還是年邁的老父親突然因病逝世、親生骨肉遠走他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被逐漸放大,進而引發觀眾共鳴。「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這句印在電影《山河故人》宣傳海報上的台詞,將影片中所有突兀的歡聚與離別凝聚起來,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影片中的情感動人心弦,讓眾多觀影者開始反思自己對於父母和家庭的關系「越是關系親近的人越容易彼此傷害,比如父母、愛人」;父母在,不遠游』已經作古,離開了山河的人們不知是否也會與『故人』越來越遠」;「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回家的鑰匙。」而除了關注小人物的故事,這三個時間點的生活狀態描繪,也暗含著對於過去、當下、未來的對比、想像及思考。
通篇看來,不難看出導演的用心,一部走心之作雖並無太多波瀾,但是對細節的拿捏,人物刻畫卻是恰到好處。片中沈濤最後一個人跳舞的片段令人感動,與開頭的迪斯科首尾呼應,表達了一種山河還在,物是人非的感覺。影片中演員們的表演同劇情的發展一樣中規中矩。反倒是客串出演的張艾嘉和董子健上演的母子戀讓人印象深刻頗為驚艷。而賈樟柯依舊是如希區柯克一樣,繼續在自己的影片中客串著路人甲乙丙丁。
由小混混、礦工、考古佬到上一部的煤礦大佬板,客串覺得的變化也是自身成長的折射。《山河故人》的1999開場和2025結尾,都在汾陽,迪斯科舞廳和飄雪孤舞中響起Pet Shop Boys《Go West》,走了一圈又回到起點。葉倩文的《珍重》,由汾陽CD試機、2014火車途上的iPad,再到2025張艾嘉給九十後董子健用黑膠播放,不都是賈科長對觀眾語重心長的問候。電影旅程無論歷盡多少轉折,出走世界後回到老家,又一個十年,霹靂初心依舊,坦然似是故人來。
在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紅火興盛的情況下,文藝片卻還是紅火之下的一片陰冷。作品要麼叫好不叫座;要麼牆內開花牆外香,要麼直接石沉大海。文藝片整體處於市場弱勢地位,面對廣闊的市場總是疲軟。而《山河故人》的此番成功突圍得益於導演的走心,准確的抓住了人們歡聚離別的情感變化,用文藝氣息濃重的表現方式展現出來,以此做為影片賣點並且清晰地將賣點通過口碑擴散出去。就像張一白導演的評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河故人,只有賈樟柯把他們拍出來了。(齊魯娛樂評價 )
『捌』 山河故人是什麼意思
山河故人 ——電影《山河故人》主題曲 演唱:李宇春 作詞:陳曦 作曲:董冬冬 山自山 水自水 時光輕輕催 花自落 不等不追 心無畏 自由淚 情愛滿空杯 天盡頭 不醉不歸 去已去 來又來 曾盼故人歸 那一刻 不離不分 還記得 卻不認得 一種老滋味
『玖』 看完《山河故人》後感傷了嗎
人生的根。有一段時間『尋根文學』很熱鬧了一陣,一般的理解人生的根就是自己的童年少年生活。電影中成功者晉生完全拋棄自己的根飛黃騰達漂流海外;
失敗者梁子想拋棄掉自己的根卻不能——最後不得不慘淡地回來;猶豫不決的沈濤始終想抱殘守缺那一點根——梁子扔掉的鑰匙,一隻肯定比人短命的狗,唯一陪伴在身邊的親人年邁的爸爸,年輕時跳過的舞……這都總有一天會失去——舞也有她跳不動的一天。所以她對還處於懵懂之中的十歲兒子感慨每個人都只能陪伴你走一段路!她不知道她為了讓兒子有更好物質生活的選擇讓孩子沒了根(留了一把盼望他總有一天回來尋根的鑰匙),自己也失去了作為母親最重要的根!電影最後著重刻畫沒有了根的到樂的生活如何精緻而不堪,但願他能回去找到記憶中只剩了依稀名字『濤』的為他做出常人難以舍棄的感情犧牲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