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先知阿摩斯的生活背景是什麼
阿摩斯(約公元前8世紀)是一位來自猶地亞山區一個小村莊的牧羊人,他生活在一個自民族分裂以來相對比較繁榮的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新的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了。使用奴隸耕種的地主吞並了小農們的地產,將大批一無所有的人推入了城市。
❷ 如何評價電影雲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雲圖》題材比較獨特,這部電影講述了幾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人的故事。
先鋪墊幾句筆者對敘事的私貨:在大多數的電影故事中,最為主流的就是我們常見的完整敘事作品,即從片頭到片尾,講的是一個事。
尤其是情節轉折也比較少,因此難免給人以重復或單薄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並列式結構非常冒險,在用形式的噱頭pk觀眾固有的觀影期待、規律和經驗,誰贏誰輸說不好,但是畢竟不能常用,你看哪個80歲的大師是一直靠劍走偏鋒混飯的呢。
❸ 在希臘神話中,有先知者和後知者嗎如果有他們叫什麼名字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泰坦愛潑特斯之子。最有智慧的神之一,被稱為「先知者」。人類的創造者和保護者。因觸怒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上,每日有禿鷹啄食其肝臟,然後又長好,周而復始。後被赫拉克剌斯救出。
厄毗米修斯(Epimetheus):普羅米修斯的兄弟。最愚笨的神之一,被稱為「後知者」。因接收了宙斯的禮物——潘多拉為妻,結果從「潘多拉之盒」中飛出了疾病,罪惡等各種災難降臨人間。
❹ 牧羊人是什麼意思
牧羊人,作為象徵,經常和「牧羊」一起被用來形容神及其所為,特別是在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傳統裡面,而在基督宗教而言則特指耶穌,耶穌也自稱為好牧人。
牧羊人所謂牧羊人就是放養羊的人。
(4)先知者和牧羊人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作為象徵,「牧羊人」和「牧羊」這詞經常被用來形容神及其所為,特別是在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傳統裡面(最明顯一例:聖詠第23篇);而在基督宗教而言則特指耶穌,耶穌也自稱為好牧人(英語:The Good Shepherd (religion))(The Good Shepherd),該記載可見諸《若望福音》10:11段。
而古以色列人由於是一個農牧民族,因此確實有很多牧羊人在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許多聖經記載的英雄人物都是牧羊人,他們包括列祖亞巴郎(亞伯拉罕)和雅各伯、先知梅瑟(摩西)和達味王(大衛王),以及舊約先知亞毛斯(阿摩斯);在新約之中,天使們也宣布耶穌乃生而為牧羊人。
❺ 求教:基督故事中是否有被雇者與好牧羊人的故事
太20:1-16葡萄園僱工的故事——只要我們去做,上帝會按照他自己的憐憫恩待每一位來到他面前的人,,,,
約10:1-18好牧人的故事——主耶穌是好牧人,他為他所牧養的羊[人]捨去自己的生命,,,,
❻ 第五人格里黃衣之主和先知為什麼被組成cp了
因為黃衣之主和先知他們應該有有共鳴,有共同語言,所以呢,反正我是在抖音上看的,他們整了一個故事,然後呢把他倆就變成了cp,而且黃衣之主和先知,他們看起來也特別的相像
❼ 希伯萊先知以西結有哪些預言
以西結以前是耶路撒冷的祭司,他在迦勒底人第一次進攻猶大城時被擄往迦巴魯河谷。在那裡,耶和華的手降在他身上,他感了靈,便開始為被俘的希伯萊人作預言,以西結在被俘的第五年四月初五接受了上帝的默示。
他看見狂風從北方吹來,一朵含著火的大雲吹過來,周圍發出光輝,其中有如同精金的火,又從其中現出奇怪的四個活物,那活物有人的形象,它各有四張臉、四個翅膀,正面是人的臉,右面是獅子的臉,左面則是牛的臉,背面又是鷹的臉。那些活物在火光和閃電中奔走;每個活物的旁邊又是一個輪,四個輪中各顯得如輪中套輪,輪輞周圍是無數的眼睛,那些活物的靈都在輪中。
在它們的頭上是全能者上帝的寶座形象,彷彿藍寶石一般燦爛,寶座上彷彿有人形,腰以下則是火的形狀,周圍是一片光輝,那光輝有著彩虹的色彩,這便是耶和華的榮耀形象。上帝對以西結說:「人子,站起來!我要和你說話。」於是靈便進入了他的身軀。上帝差遣他往悖逆的國民以色列人那裡去,告訴他們,以色列人和他們的祖宗違背了耶和華,直到現在他們還面無羞恥、執迷不悟。
上帝又告訴以西結,作為先知他處在荊棘和蒺藜中,處在蠍子之中,但他要以西結不用怕他們。他賜給以西結一卷書,讓他吃下去,好向以色列人傳達其中的哀號、嘆息以及悲痛。上帝對以西結說:「人子啊!你要拿一塊磚,擺在你面前,將耶路撒冷城畫在上面。又圍困這城,造台築壘,安營攻擊,四周安置撞城槌攻城。又要以鐵鍋放在你和城的中間,你要對面攻擊這座城,使城被困,這樣好作以色列國家的預兆。
「你要取小麥、大麥、豆子等裝在一個器皿中,用做自己的餅……你要用人糞在眾人眼前燒烤。以色列人在我驅趕他們往各國中間去時,也必這樣吃不潔凈的食物。」以西結向上帝說,自己從小未受過玷污,求神不要這樣吩咐他。上帝才說許他以牛糞代替人糞烤餅。上帝表示他必在耶路撒冷折斷以色列人的杖,斷絕他們的糧,使他們吃餅要按分量憂慮而吃,喝水也要按限量驚惶而喝,他們將因自己的罪孽而消滅。
接下去,如同所有先知書中所說的:上帝讓以西結警告以色列人,因為他們背棄了耶和華,崇拜偶像和邪神,不行公義,多行淫亂,所以必然遭受刀劍、瘟疫、飢荒和亡國的懲罰,雖然那殘遺的子民可以蒙恩免災。
第二年的六月初五,以西結在家中,當著猶大諸長老的面,又得上帝的靈降在身上,那彷彿火的形象伸出一隻手的樣式,抓住他的一綹頭發,將他舉到天地中間。在這異象當中,他到了耶路撒冷。
他目睹了邪惡的偶像和聖殿中四壁的污穢圖畫。就在耶和華殿的內院以西結目睹有人作太陽崇拜。鑒於猶太長老和民眾暗中所行背主的事,以西結在異象中被告知,神要命那監管耶路撒冷城的人,手拿滅命的兵器前來懲罰耶路撒冷。
接下去又是以西結見上帝的異象,以及借神之口對色列人道德淪喪、崇拜偶像的責備,預言因假先知謊言和背約縱淫會遭到的報應。那就是耶路撒冷必然陷落,希伯萊人將如同無家可歸的羊。
在歷數埃及的淪亡和非利士人等猶大鄰國的失敗之後,上帝立以西結為守望者,使他隨時警策以色列人;上帝自己也表示「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他們尋見……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失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他們回來,我必從萬民中領出他們,從各國內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上帝許諾了要懲罰一切仇害以色列的人,因為以色列人必然重新蒙神的福佑。
反映先知以西結企盼巴比倫囚虜重返故鄉,再建聖殿故事的壁畫。發現於敘利亞古城都位歐羅巴。以色列被掠後第十二年的十月初五,有人從耶路撒冷逃到迦巴魯河谷,告訴耶路撒冷終於被攻破,猶大已經亡國。但就在這之後,以西結感靈看見平原上的枯骨復生,以色列民族絕望之餘仍得復興;上帝又以兩根木杖在手中合而為一的異象,告訴以西結,猶大與以色列最終會合為一個國家。
在以西結被巴比倫人俘虜的第二十五年,也即耶路撒冷城破之後的第十四年的正月十五,上帝的靈將以西結帶到以色列故地的至高之山。他看見了為重建聖城而有人在度量城基、規劃城牆至耶和華殿的內院的異象,這暗示了猶大人國家的典章制度必然在上帝的眷顧之下恢復起來,昔日大衛王的強大即將再次成為以色列的現實。公義的先知——阿摩斯阿摩斯(約公元前8世紀)是一位來自猶地亞山區一個小村莊的牧羊人,他生活在一個自民族分裂以來相對比較繁榮先知阿摩司在北國以色列傳道的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新的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了。使用奴隸耕種的地主吞並了小農們的地產,將大批一無所有的人推入了城市。
財富的不平均導致了社會不公。阿摩斯以激烈的態度對這些丑惡的現象進行了無情的抨擊:貧富懸殊,巧取豪奪,趁危漁利,綱紀敗壞,宮廷陰謀,等等。在一個節日慶典上,他以耶和華代言人的口氣對聚集的人群進行了毫不留情的譴責,譴責他們的虛偽、貪婪和對貧窮者的掠奪:「你們雖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喜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的歌聲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
唯願公平如大海滾滾。
使公正如江河滔滔。」
愛的先知——何西阿何西阿生活在比阿摩斯大約晚了一代人的北方王國,他是一個拙於言辭、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深處激情的鄉下人。此時,北方王國短暫的繁榮已經結束,進入了它的衰落時期。何西阿與阿摩斯一樣,也非常強調道德的重要性,但他又認為上帝是寬容仁慈的,他對以色列人的愛緩和了他對他們的裁決。何西阿把上帝與被稱為「米諾拉」的燭台圖案,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以色列人的關系比作丈夫和妻子的關系。他宣稱,不忠的妻子必須為她的行為受到懲罰,但是這種懲罰並不意味著丈夫對她的愛就已結束。這種愛的作用是懲戒和凈化。他借上帝之口說:「我心聘你永遠歸我為妻,以仁義、公平、慈愛、憐憫聘你歸我;也以誠實聘你歸我,你就必認識我——耶和華。」
阿摩斯曾預言,由於以色列人的罪孽,其民族的覆亡是不可避免的。何西阿也看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又期待著最後的拯救,希望通過經受苦難使人們懂得,只有忠於上帝才能帶來安全與和平。他宣揚的是上帝始終不渝的愛。
聖潔的先知——以賽亞以賽亞出身王族,與其他先知一樣,他認為自己對這兩個希伯萊人的國家都負有使命,因此他對這兩個國家的弊端進行了極其嚴厲的抨擊。以賽亞的思想中充滿了對上帝的神聖性和聖潔性的認識,上帝是至高無上和完美無瑕的。他的預言詩歌充滿了感染力,達到了古代希伯萊文學的最高水平。以賽亞對永恆和平嚮往的詩句,已成為後世人們經常引用的經典名言:「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
把槍打成鐮刀。
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
雅各家啊,來吧!我們在耶和華的光明中行走。」
以賽亞已經預見到了以色列和猶大兩王國都將被消滅,這是對它們所犯下的罪孽的懲罰。但它們的毀滅將不是最後的結局,「剩下的將返回,滿溢著公義」。經歷過大災難的倖存者們將得到凈化和覺悟,剩下的少數人將順從萬能的上帝,以色列人將通過這些倖存者而獲得新生。
吶喊的先知——彌迦彌迦出身微寒,他更能反映下層民眾的心。他強烈地譴責社會中的不公正,無情地揭露貪官富豪的罪惡。他宣稱,他們犯下的種種惡行,特別是對窮人的長期盤剝,已使社會中充滿了罪惡,大災難即將降臨。彌迦強調,僅靠那些空洞的獻祭和儀式是不可能得到贖救的,真正的贖救要靠信仰和行動。他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
他向你所要求的是什麼呢?先知彌迦。此畫繪於15世紀。彌迦是12小先知之一。只要你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光明的先知——耶利米耶利米是一位親眼目睹了猶大王國滅亡的先知。他早已預感到了民族即將到來的覆亡,為日益臨近的災難深感悲哀,但他又不願意袖手旁觀,因此痛哭流涕,奔走呼號。他面見國王西底家,發出不祥的警告:聖殿必如示羅,耶路撒冷將變為墳場。
但他的預言不但沒有引起重視,反而不斷遭到迫害,後來被關進了地牢,幾乎招來殺身之禍。但他仍堅持己見,為民族的悲劇痛心疾首:主呵,你知道我,你看見我,你使我的心朝向你。
光明的先知耶利來他聽到了上帝的回答:「我與你同在,我將拯救你。」
在猶大王國最後的歲月里,當人們意識到他們確實已處在絕望之中,並開始認識到耶利米預言的正確性時,他卻已著眼於更遙遠的未來。巴比倫人沒有把耶利米這位老人抓走,他依然關心著希伯萊民族的命運,他帶信給那些在巴比倫的流放者,勸他們要有耐心,要精神愉快。他還勸造他們去種植葡萄,建造房子,要在異鄉的土地上生活下去。在絕望的時候,他不停地向人們宣講以色列仍有輝煌的未來,這種輝煌的未來包括重建希伯萊人的國家。正是由於他的影響,那些被流放的希伯萊人才在黑暗的時刻保持了對耶和華的信仰和對未來的信心,並最終等到了光明的來臨。
❽ 幫忙找篇文章,哈里爾.紀伯倫的《先知》
先知(紀伯倫)
美
一位詩人說,請給我們談談美。
他答道:
如果美不以自身為途徑,為向導,你們到哪裡,又如何能找到維呢?
如果她不是你們言語的編織者,你們又如何能談論她呢?
傷心痛苦者說:"美是善良而溫柔的。
"她像一位因自己的榮耀而半含羞澀的年輕母親,走在我們的身邊。"
熱情奔放者說:"不,美是強烈而令人驚畏的。
"她如暴風雨般震動我們腳下的大地,搖撼我們頭上的天空。"
疲憊怠倦者說:"美是溫柔的低語,她在我們的心中訴說。
"她的聲音波動在我們的沉默中,猶似一道微弱的光在對陰影的恐懼中顫抖。"
但活潑好動者說:"我們曾聽到她在山谷中大聲呼叫,
"隨其吶喊而來的是足蹄踏地、翅膀拍擊和雄獅怒吼的聲音。"
夜晚,城市的守夜人說:"美將與晨光一同從東方升起。"
正午,辛勤勞作者和長途跋涉者說:"我們曾看到她透過黃昏之窗眺望大地。"'
嚴冬,困在風雪中的人說:"她將與春同至,雀躍於山巒之間。"
酷暑,收割莊稼的人說:"我們曾看到她與秋葉共舞,雪花點綴於她的發梢。"
你們談到關於美的所有這些,
實際並非關於她本身,而是關於你們未被滿足的需求,
但美並不是一種需求,而是心醉神迷的欣喜。
她不是焦渴的唇,也不是伸出的空空的手,
而是一顆燃燒的心,一個充滿喜悅的靈魂。
她不是你們想看到的形象,也不是你們想聽到的歌聲,
而是你們閉上眼睛看到的形象,堵住耳朵聽到的歌聲。
她不是傷殘樹皮下的樹液,也不是懸在利爪下的翅膀。
而是一座鮮花永遠盛開的花園,一群永遠在天空飛翔的天使。
奧法利斯城的人們啊,當生命摘去遮蓋她聖潔面容的面紗時,美就是生命。
但你們是生命,也是面紗。
美是凝視自己鏡中身影的永恆。
但你們就是永恆,你們也是明鏡。
宗教
一位年邁的祭司說,請給我們談談宗教。
他說道:
難道我今天所講的不都是么?
難道宗教不是一切的行為和所有的反映,
以及那些既非行為又非反映,而是雙手鑿石或撫弄織機時湧入心田的一個奇跡和驚詫?
誰能夠將他的理念與行為分開,或將他的信仰與職責分開?
誰能夠將他的時間擺在面前說,"這份是上帝的,而那份是我的;這份屬於我的心靈,而那份屬於我的肉體'?
你們所有的時光都是在天空鼓翼、從一個自我飛向另一個自我的翅膀。
將道德視作最好的衣服穿在身上的人,不如赤裸著。
風和陽光不會使他們的肌膚傷裂。
以倫理規范自己行為的人,是將自己歌唱的鳥囚禁籠中。
最自由的歌不能從鎖鏈和鐵柵中傳出。
現膜拜為時開時閉的窗戶的人,尚未造訪他的心靈之屋,此屋的
窗戶從黎明到黎明永遠敞開。
你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你們的聖殿和你們的宗教。
清帶著你們的一切進入它。
帶著犁耙和煉爐,極棒和琴瑟。
帶著你們因需要或喜愛而制出的常用之物。
因為在虔敬中,你們不可能升騰得比你們的成就更高,也不可能跌落得比你們的失敗更低。
帶著所有人進入它。
因為在崇拜中,你們不可能飛得比他們的希望更高,也不可能因自我菲薄而降得比他們的失望還低。
如果你們想認識上帝,那就不要去做解謎者。
環顧四周,你們會發現他在與你們的孩子玩耍。
仰望天空,你們會看到他在雲端漫步,在閃電中伸臂,在雨水中降臨。
你們會看到他在花叢中微笑,又在樹上揮手。
死亡
然後艾爾梅特拉又開口道:現在我們想向您請教與死亡有關的一切。
他說:
你們想知道死亡的秘密。
但除非在生命的心中,你們能在哪裡找到它呢?
只在黑夜睜眼的貓頭鷹,盲於白晝,不能揭開遮擋光明秘密的面紗。
假如你們真想一睹死亡之魂,那麼清為生命之體敞開你們的心扉。
因為生與死是同一的,猶如河與海。
你們關於來世的知識消隱於你們希冀與慾望的深處;
就像雪下甜夢的種子,你們的心夢想著春天。
相信你們的夢吧,因為其中隱藏著通往永恆的門戶。
你們對死亡的恐懼,就像那個站在國王面前的牧羊人的戰栗,他的頭頂將榮幸地承接國王的手。
身承國王印記的牧羊人,在其戰栗之餘不也感到快樂嗎?
但他為何更在意自己的戰栗呢?
難道死亡不就是在風中探立、在陽光下融化?
難道停止呼吸不就是讓呼吸從無休的潮汐中解脫,使它得以升騰、擴展、毫無羈絆地去尋求上帝?
只有當你們在沉默之水中取飲,你們才真正歌唱。
只有當你們到達山頂,你們才真正開始攀登。
只有當你們的肢體被大地佔有,你們才真正起舞。
告別
已經是夜了。
女預言家艾爾梅特拉說,今日,此地,和你所傾訴的心靈,都有福了。
他答道:"難道我只是一個傾訴者?我不也是一個傾聽者么?"
他步下聖殿的台階,人們跟隨著他。他登上他的航船,立於甲板
上。
他再次面對人們,提高嗓音說道:
"奧法利斯城的人們!風在催促我離開你們。
"盡管我不像風這般急切,但我不得不登程了。
"我們是些不停地尋找更孤寂道路的流浪者,我們的一天並不在
另一天結束時開始;朝陽也不會在暮日離開我們的地方找到我們。
"甚至當大地沉睡時,我們也在趕路。
"我們是具有生命力的種子,當我們的心孩成熟充實時,就被獻
給風,飄散四方。"
我在你們中間度過的日子十分短暫,我向你們傾吐的話語則更短。
不過,倘若我的聲音從你們耳邊遠逝,我的愛在你們心中消失,那我還會再來,
我將以一顆更充實的心動和更靈性的唇說話。
是的,我將踏浪而來,
也許死亡會將我隱藏,更深的沉默會將我覆蓋,但我將再次尋求你們的理解。
而我的尋找不會是徒勞的。
如果我講到的是真理,那麼真理會用更清晰和更親近你們心靈的話語表達自己。
奧法利斯城的人們啊!我將與風同去,但不會陷入虛空;
如果今天不是滿足你們需要和成全我的愛的日子,那麼讓它成為某一天能夠實現的希望吧。
人的需要或許會改變,但他的愛不會變,他想以愛滿足需要的願望也不會變。
你們應當知道,我將從更深的靜寂中歸來。
黎明散去的霧留給大地的露水,升騰凝聚為雲,又化作甘霖降落。
我與霧沒有什麼不同。
我曾在寂靜的夜晚盤踞於你們的街頭,我的靈魂飄入你們的房舍。
你們的心跳在我的胸中,你們的氣息拂過我的面龐,我認識了你們所有的人。
是的,我體會你們的歡樂與痛苦,你們睡眠中的夢也是我的夢。
多少次,我像山谷中的湖泊置身你們當中。
我如明鏡,映出你們的山峰,你們彎曲的斜坡,甚至徘徊於你們心頭的思緒與慾望。
溪水中你們孩子的笑聲,河流中你們青年的渴望,都飄入了我的心田。
當他們來到我心深處,溪水與河流仍不停止歌唱。
但有比笑聲更甜美、比渴望更深切的東西,也進入了我的心田。
這就是你們身上的無窮性;
這是一個巨人,你們不過是他體內的細胞和肌腱;
他是一位歌者,你們的歌唱在他不過是無聲的顫抖。
在巨人的體內你們才宏闊浩瀚,
我通過注視他,注視你們,熱愛你們。
愛所能達到的地方哪處不屬於這片素的領地?
怎樣的洞察力,怎樣的期許,怎樣的假設能飛越那領空?
這巨人如覆滿蘋果花的巨大橡樹矗立在你們體內,
他的力量將你們縛於大地,他的芬芳將你們托至空中,在他的不朽里你們永生。
你們常常聽說,你們像最薄弱的鏈環一樣脆弱。
此言半對。因為你們也像最堅固的鏈環一樣堅強。
用你們的微行評價你們,就是以泡沫的脆弱推測大海的雄偉。
以你們的失敗評判你們,就是責怪季節更替為反復無常。
的確,你們像大海,
盡管載重的航船停靠在你們的岸邊等待漲潮,但就像大海,你們
不急於弄潮。
你們也像四季,
盡管在冬季你們棄絕了春天,
但眼於你們心中的春天,在睡夢中微笑,不以為然。
不要以為我談論這些是為了讓你們彼此說出"他盛贊我們。他
只看到我們的優長"。
我用言語告訴你們的,正是你們自己意識所領悟的。
難道言語的知識不正是無形知識的影子么?
你們的意識和我的語言,是從我們封閉的記憶中湧出的浪潮,那記憶記錄了我們的往昔,
記錄了那些遙遠的白晝,那時,大地不知道我們,也不了解她自己,
也記錄了那些黑夜,當時大地在混沌困惑中輾轉不安。
智者前來是給你們帶來智慧,而我前來是求取你們的智慧:
因為我發現了超越智慧之物。
那便是在你們身上不斷凝聚燃燒的精神,
而你們不曾留意它的發展,只為你們歲月的流逝悲悼哀嘆。
這是生命在恐懼墳墓的肉體中追求生命。
這里沒有墳墓。
這群山和平原是搖籃,是溪中墊腳的石頭。
每當你們走過埋葬祖先的地方,請仔細觀看,你們會看到你們自己和你們的孩子們手牽著手跳舞。
的確,你們常常不知不覺創造了歡樂。
也有其他人造訪你們,為了他們對你們信仰的黃金般的許諾,你們付出了財富、權力和榮耀。
我給予你們的抵不上一個許諾,可你們對我更加慷慨。
你們給了我對生命更深沉的渴望。
真的,對一個人來說,世上最好的贈禮莫過於將他的一切希冀化為焦唇,將一切生命化為甘泉。
這里有我的榮耀和回報,----
每當我來到泉邊飲水,我發現那生命之流也在乾渴;
我飲它時,它亦飲我。
你們中有些人認為我高做或過於羞怯而不願接受饋贈。
我的確太驕傲而不願接受酬報,但不是禮物。
雖然你們請我坐在你們餐桌旁時,我卻以山間的萄果為食,
雖然你們邀我留宿時,我卻睡卧於聖殿的門廊.
然而,不正是你們對我日與夜的護愛,使食物甜在我的口中,使美景京繞於我的夢境?
為此我祝福你們:
你們的給予如此之多,而你們卻不知曉。
的確,對鏡自賞的慈憫,會變成頑石,
用種種美名自誇的善行,會化作詛咒之源。
你們中有些人以為我冷漠自閉,陶醉於自己的孤獨,
你們說:"他與林中的樹木攀談,卻不理會人類。
"他獨坐山頂俯視我們的城市。"
的確,我曾登上高山峻嶺,走過偏僻之地。
但若不從更高更遠處,我又怎能看見你們?
若從本相遠,人又怎能相近?
你們中的另一些人對我說,但不是通過語言,他們說:
"怪人啊,怪人!愛慕無法企及的高度的人,你為什麼要棲息在鷹隼都不築巢的峰頂?
"你為什麼總追求那不可能得到的東西?
"你想網羅的是怎樣的風暴?
"你在空中捕捉的又是哪種臆想中的飛鳥?
"下來做我們中的一員吧。
"下來用我們的麵包充飢,用我們的葡萄酒解渴吧。"
他們在靈魂的孤寂中這樣說;
不過,他們倘若有更深的孤寂,便會了解我追尋的只是你們歡樂
與痛苦的秘密,
我捕捉的只是你們在空中飛行的大我。
但捕獵者也是獵物;
因為我許多離弦的箭只為尋找我自己的胸膛。
飛翔者也是爬行者;
因為當我的翅膀在陽光下伸展,投在地面上的陰影便是龜鱉。
而我這個篤信者也是懷疑者;
因為我曾常常用手指觸摸自己的傷口,這樣我會更加信任和了解你們。
憑借這信任和了解,我說,
你們不被軀殼束縛,也不受屋宇或地界羈囚。
你們的真我居於高山之巔,與風道游四方。
它不是一隻起日求暖、掘洞求安的動物,
而是一個自由自在、包容世界、在空中翱翔的精魂。
如果這些話股俄含混,也不要試圖澄清它們。
膝跪代表一切事物之始,而非其終。
而我願讓你們在記憶中視我為一個開端。
生命,乃至一切有生者,均在霧中,而非水晶中孕育而成。
但有誰知道那水晶只是衰亡的霧?
我希望你們憶起我時能記住:
你們內中看上去最孱弱和最惶惑的,正是最強勁和最堅執的。
難道不是你們的呼吸支撐了你們的骨架,使之堅強?
難道不是你們誰都不記得的夢建起了你們的城堡,營造了裡面的一切?
如果你們見到過那呼吸的潮汐,你們就會對其他一切事物視而不見;
如果你們聽到過那夢中的低語,你們就會對其他一切聲響聽而不聞。
但你們既不看,也不聽,這樣也好。
因為遮蓋你們眼簾的面紗,將由編織它的手掀起,
堵塞你們耳道的泥巴,將由揉捏它的手指穿透。
因而你們將看到,
你們將聽到。
不過你們不應因曾經盲目或耳聾而痛悔。
因為在那些日子裡,你們會了解萬物隱匿的目的,
從而祝福黑暗,就像祝福光明一般。
說完這些話,他環顧四周,看到自己航船的舵手立於舵旁,凝視著張滿的帆,繼而眺望著遠方。
他於是說道:
耐心等待著,我的船長還在耐心等待著。
風已起,帆躁動;
即使錨也在請求啟航;
但我的船長還在靜候著我的沉寂。
我這些聽過法海更宏偉合唱的海員們,也在耐心地聽我訴說。
現在他們不用再等待了。
我已做好准備。
溪流已奔入海洋,偉大的母親再次將她的兒子攬入懷抱。
別了,奧法利斯城的人們!
這一天已經結束。
它在我們心上閉合,就像蓮花休閉於自己的明天。
我們要保存這里施與我們的一切,
如果不夠,那我們必須再次相聚,一起向饋贈者伸出手臂。
不要忘記,我將會回到你們的身邊。
再過一會兒,我的願望就要為另一個軀體聚集微塵與泡沫。
再過一會兒,在風中小想片刻,另一位女子就會孕育我。
別了,你們!別了,我在你們中度過的青春時光!
就在昨日我們還曾在夢中相會。
你們在我的孤寂中為我歌唱,而我,在空中為你們的渴望建起一座樓閣。
而現在,我們的睡眠已經逃逸,我們的夢境已經結束,且已非黎明時分。
日已當空,我們的混沌已到了完滿的白晝,我們必須分離了。
假如在記憶的股股中我們再次相聚,我們將暢談,而你們將會為我唱一曲更深情的歌。
假如我們的雙手在另一個夢中相握,我們將會在空中搭建另一座樓閣。
說話間,他向水手示意,他們立刻拔錨啟航,離開泊位,向東方駛去。
哭聲從人群中響起,就像從同一顆心中迸發出來,融入暮色,如喇叭嗚咽,在海面上回盪。
只有艾爾梅特拉沉默著,目光追隨著航船,直到它消失在霧中。
當人們全都散去,她仍獨自立於海堤上,在心中回味著他的話語,
"再過一會兒,在風中小想片刻,另一位女子就會孕育我。"
伊宏伊靜譯
❾ 誰是紀伯倫
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1883——1931)是黎巴嫩著名的詩人、散文作家和畫家,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敘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阿拉伯現代小說和散文詩的主要奠基者,在阿拉伯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紀伯倫18歲起開始其文學生涯,其創作活動大致可分兩個時期:前期以小說為主,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後期則轉向散文和散文詩的寫作,大都用英文寫成,然後再譯成阿拉伯文,所以他的兩卷本的《全集》,第一卷稱「原文卷」,第二卷稱「譯文卷」。「原文卷」包括8部作品,即《音樂短章》(1903)、《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1908)、《被折斷的翅膀》(1911)、《淚
與笑》(1913)、《行列聖歌》(1918)《暴風集》(1920)《珍趣篇》(1923);「譯文卷」也包括8部作品,即《瘋人》(1918)、《先驅者》(1920)、《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子耶穌》(1928)、《大地諸神》(1931)《流浪者》(1932)《先知園》(1933)。實際上,紀伯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用阿拉伯文寫成的獨幕劇《國王和牧羊人》,但未收入全集,而是附在《努埃曼全集》第三卷中發表的。
紀伯倫的創作前期,主要是從事小說的創作。他先後發表了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叛逆的靈魂》和中篇小說《被折斷的翅膀》。前一部短篇小說集包括3個短篇小說:《世紀的灰和永恆的火》、《瑪爾塔·巴尼婭》和《狂人約那》。這部短篇小說集矛頭直指那些封建教權勢力,抨擊了封建暴政的可惡,譴責了屈從的可恥,歌頌了抗爭的可貴。後一部短篇小說集包括4個短篇:《瓦麗黛·哈尼》、《墳墓里的吼聲》、《新婚的床》和《叛教者哈利勒》。它發出了苦難深重的阿拉伯人民的呼聲。由於這些短篇小說歌頌了叛逆和反抗,紀伯倫被教會開除教籍並被土耳其當局驅逐出黎巴嫩。
紀伯倫創作的後期,主要是進行散文和散文詩的創作。紀伯倫轉入散文詩的創作後,從1913年起,用阿拉伯文發表了《淚與笑》、《行列聖歌》、《暴風集》、《珍趣篇》等散文詩集。在這些作品中,表現了他對愛與美的渴望,也表現了他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譴責了西方的文明等。1918年起,開始用英文寫作,接連發表了好幾部散文詩集,如《瘋人》、《先驅者》、《先知》、《沙與沫》、《流浪者》、《先知園》等。這些作品表現了他深邃的哲理思想和巨大的諷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