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庫布里克為什麼12年不拍電影

庫布里克為什麼12年不拍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14 13:44:16

Ⅰ 有哪些大導演籌備多年卻最終被擱置的電影項目你覺得最可惜

一、徐克《赤壁》
徐克95年想拍三國題材的電影,當時他心中的理想人選,趙雲李連傑,周瑜劉德華,孔明周星馳,大小喬關之琳李嘉欣,但最後項目的操刀人變成了吳宇森。《鑄劍》徐克一直想拍魯迅的《鑄劍》,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後來和大陸導演合作了一部,由他擔任監制,但製作很粗糙。
二、王家衛《北京之夏》
王家衛一直想拍《北京之夏》,講述的是竇唯和王菲的搖滾生活。原定主演還有張曼玉。本計劃在北京拍攝,但據說被要求看完整部劇本才能決定是否批准。然後,影片就被擱置了。《來自上海的女人》早年王家衛在接受義大利報紙《晚郵報》采訪時,說想和基德曼合作是因為欣賞她身上那股「希區柯克女主角的氣質」。後來,他甚至堅持《來自上海的女人》只有基德曼出演,他才願意拍攝這部片子。而妮可·基德曼,她甚至在2004年為這部影片空出了半年檔期。
然而,就在兩人決心都如此堅決想要達成合作之際,這部片子卻因王家衛的拖延症和完美主義而反復延遲拍攝,妮可·基德曼不得不為了愛情原因選擇退出。她當時剛和鄉村歌手凱斯·厄本結婚。她說:「我想盡量和我愛的人在一起,所以不能長期呆在中國。所以為了愛人要放棄很多。」這部吊足胃口的驚悚劇情片最終沒能上映,也是王家衛迷們的遺憾之一了。
三、陳凱歌《紅樓夢》《金瓶梅》在重拍《紅樓夢》只有想法、尚未立項時,投資方華錄百納就找到了陳凱歌並且保持了很長時間的接觸。出品人羅立平認為陳凱歌文學修養很好,是最佳人選,但最終兩方還是擦肩而過。韓三平找到了李少紅,李少紅臨危受命,倉促上馬。除此之外,陳凱歌還曾計劃和邵氏影業合作拍出一部女性視角的《金瓶梅》,由陳紅出演瓶兒,張國榮也有客串。

Ⅱ 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水痘做好自己就行,無需跟羽生比。他們是兩個人,沒有理由要讓一個人活成另一個人,因為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只不過他要達成羽生的成就還遠著呢,加油吧,先破了羽生的記錄再談論這個話題吧。

Ⅲ 求解 為什麼說導演 庫布里克 是永遠的電影大師

導演庫布里克是永遠的電影,大師,因為他導演的太好。

Ⅳ 斯坦利·庫布里克最後一部作品是什麼

斯坦利·庫布里克最後一部作品是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
斯坦利·庫布里克介紹如下: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點 紐約 國家或地區 美國
人物簡介: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盡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初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余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國際象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志後,他認識了雜志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庫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雜志上發表作品,並開始如飢似渴地接連觀賞各種電影,成了忠實的電影迷。隨後,他跟朋友星格·亞里山卓一起策劃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1950年,庫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資拍攝記錄片《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後,他又接著拍攝了其他幾部記錄短片(《飛行牧師(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過吸引投資和中央公園里的國際象棋大戰,庫布里克終於能夠在加利福尼亞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厭惡與恐懼(Fear an Desire)》(1953)。電影上映後,盡管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但對庫布里克的導演天分卻是眾口一詞贊不絕口的。庫布里克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謀殺(The killing)》(1956)使好萊塢開始關注這個新起之秀。並在1957年讓他導演了由科爾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後,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庫布里克並鼓動他接手《斯巴達克司(Spartacus)》(1960)的導演工作。當時的一些輿論認為,庫布里克會被這部高難度的電影難倒,因而可以收斂一點銳氣。但事實上,庫布里克接受了這個挑戰,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靈感和風格。許多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都不習慣於他的風格:攝影師羅素·麥提(Russell Metty)向製片人抱怨庫布里克搶了他的工作。而庫布里克的贊助商則勸告麥提放手讓給庫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觀就好了。麥提照做了,但諷刺的是,麥提竟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的學院大獎。

庫布里克的下一個計劃是要導演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於談判破裂,最後白蘭度自己導演了這部電影。對好萊塢已經厭倦並結束了自己第二段失敗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於槍擊)後,庫布里克決定移民英國(盡管庫布里克擁有機師執照,但還是有傳聞他害怕飛行),他其後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在英國完成。庫布里克在英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麗塔(Lolita)》(1962)。在這部電影里,庫布里克異常小心地建構和引導,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查。在當時,審查委員會能輕易地毀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所有成就。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庫布里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在此之前,原子彈從來沒有被用來充當過喜劇的主題。由於原本是為舞台劇創作的劇本,庫布里克覺得有太多自己創作的橋段過於滑稽荒誕而不能運用在電影里。但因為庫布里克的電影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夠在財政上和藝術上擁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歡的主題。在這一段時間里,庫布里克關注的事物開始多樣化,在各個階段他總是同時有著好幾個計劃:《藍月亮(Blue Moon)》(一個關於好萊塢第一部色情電影的故事),《拿破崙(Napoleon)》(一個電影版的歷史傳記,但由於工作組在另一個類似題材上的失敗而放棄),《戰爭謊言(Wartime Lies)》(以二戰中的歐洲為背景,但最終由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出現而放棄),以及《狂想曲(Rhapsody)》(後來被拍成了《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1999))。這些計劃都沒有在當時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與科幻小說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電影受到了空前的贊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科幻片。這以後,它成了科幻片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所有後來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對象。在《2001:太空奧德賽》之後,庫布里克完成了作品《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麗塔》一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但與《洛麗塔》不同,這次議論的焦點不僅是對性的描寫,還有對暴力的表現。1975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巴里·林頓(Barry Lyndon)》,這部電影成為了他事業上和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庫布里克對導演協議以及演員跟工作人員的盡善盡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員們往往被要求連續不斷地拍攝數十個鏡頭而不能休息。

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庫布里克帶領攝制組來到戰火連天的愛爾蘭。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將成為愛爾蘭共和軍攻擊目標。製片人立即離開了愛爾蘭,而庫布里克渴望隱私和寧靜的願望使他從此開始考慮隱居。1973年,在拒絕導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後,庫布里克製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閃靈》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並不滿意庫布里克對他的小說的改編(事實上,史提芬·金在後來自己又寫了同一個故事的劇本,並在1997年拍成了電影)。《閃靈》之後,庫布里克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隱居的日子。經過了7年的休養生息後(在這期間他再次結婚),庫布里克才再次執導《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這部電影繼續承襲了庫布里克在評論界的極高贊譽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進入90年代,庫布里克著手開始與布萊恩·艾爾迪斯合作新片《A.I.》。同時,他導演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遺憾的是,庫布里克沒能親眼目睹這部電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庫布里克在英國英格蘭的赫特福德郡與世長辭。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傳達情緒與感情的同時仍然饒有趣味。我想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所無法企及的。」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70

庫布里克電影特色:
1、幾乎所有的庫布里克電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閃靈(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標題卡片。
2、庫布里克的電影常常根據小說改編:《洛麗塔(Lolita)》,《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3、電影中常常出現子彈沿著長得有些誇張的牆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
4、庫布里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滅絕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傾向。
5、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頻繁拉伸。
6、電影中常常構造出三方沖突。
7、電影中常常有對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寫。
8、在需要一串號碼時,庫布里克特別偏愛「114」:這串數是奇愛博士中的解碼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奧德賽》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廠號碼。
9、所有的庫布里克影片中總有一個場景是發生在浴室里的。庫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擔任導演、剪接、音效
《飛行牧師》Fliying Padre(1951)擔任導演、編劇、攝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擔任導演、剪接、攝影、音效
《厭惡與恐懼》Fear and Desire(1953)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謀殺》The Killing(1956)擔任導演、編劇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擔任導演、編劇

60年代:《洛麗塔》Lolita(1960)擔任導演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1962)擔任導演、編劇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4)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擔任導演、編劇

70年代: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巴里·林頓》Barry Lyndon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80年代:《閃靈》The Shinning(1980)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90年代:《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Ⅳ 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社會評價

斯坦利·庫布里克是過去40年間始終最吸引人的電影製作人之一,他的作品受到的贊揚幾乎和招致的咒罵一樣多。影片中不可思議的視覺風格為他贏得如潮好評,而他非傳統的敘述感又常常會引來輕蔑的挑剔。盡管如此,他在重復和模仿主導的傳媒圈仍舊是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
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附設的餐室以他的名字命名,以茲記念。
在好萊塢,有一個人似乎很少被人想起,但提起他又令人肅然起敬,這便是大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當然,提起庫布里克就咬牙切齒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便是與他合作過的演員們,從主演《斯巴達克斯》的柯克·道格拉斯開始,人人都說這位導演是瘋子、是虐待狂。而庫布里克對這些大牌明星們也嗤之以鼻,提起好萊塢他更是從來不說好話,他寧願長年住在英國倫敦的郊外,也不願在貝伐利山與那些「白痴」、「勢利眼」照面。
與大多數美國導演相比,庫布里克的作品少得可憐,如果將他早期個人製作的實驗性影片也算入的話,只有不到二十部。庫布里克早年曾是記者,對電影的狂熱,使他很快便成為地下電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華引起了好萊塢的注意。從60年代開始,他成為一位職業電影導演,八十年代國內觀眾看過的《斯巴達克斯》便是他進入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但庫布里克對拍攝這樣的商業片似乎不感興趣,很快他就以自己獨特的個性讓製片商和觀眾連連吃驚。電影學者大多將庫布里克看作是戰後現代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力求表現荒誕的人生和悲劇化的哲理,現代主義電影大師如伯格曼、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等人的作品也大多如此。
六七十年代是庫布里克創作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美國社會和文化經歷了重大的變革,這給了庫布里克無限的靈感。《奇愛博士》是一部有關未來戰爭的夢魘般的黑色幽默劇,敘述了核恐懼籠罩下未來世界的毀滅。它以獨特的視角突出了這樣一個主題:核恐懼、核危機不過是人性危機的外在表現。人的危機存在一日,文明的危機便會存在一日。《洛麗塔》改編自著名作家納博科夫的同名小說。到1997年它已經被三次搬上銀幕,庫布里克的這部被大多數人公認為最好的一部。完成於1971年的《發條橙》是部有強烈的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色彩的影片,它也是庫布里克最成功的代表作。影片通過青少年犯罪及社會權力機構對青年的迫害這兩條線索,表達了庫布里克對六十年代一系列文化、政治、倫理現象的看法及態度。影片中的暴力場面引起了觀眾的驚愕。暴力問題是貫穿於庫布里克影片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一方面,庫布里克反對暴力,尤其反對暴力對人性的損害。另一方面,出於對道德淪喪、暴行肆虐的社會現實的憎惡,他認為對待暴力也只有使用暴力。尤其是在個人受到社會權力機構的壓抑與異化時,果敢地使用暴力來反抗是唯一的自我解放途徑。《2001太空漫遊》則是一部對人類歷史進程進行史詩般描繪的科幻片。這部作品以一種冷峻、客觀的風格和高度的庄嚴感與使命感探討了人類未來的存在前途,庫布里克賦予這部影片最富哲理意味的主題是:人於進化、發展的歷史中,於茫茫的宇宙中尋找自己的位置而不得,最後終結於漂泊和毀滅。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庫布里克只拍了三部影片,即《巴里·林登》、《閃靈》和《全金屬外殼》,這些作品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有較大的差異,顯示出他善於駕馭不同題材,掌握不同風格的能力。《巴里·林登》以其優美的影像造型和古典音樂的運用令無數觀眾傾倒。《閃靈》則將七十年代以來恐怖片的創作推向高潮。一個大雪封山的冬季,看守賓館的作家瘋狂的殺戮直到今天仍讓許多觀眾難以忘懷。高度電影化的造型手段也讓人們看到了這位導演的非凡功力。《全金屬外殼》則是一部越戰題材影片。越戰片在當今美國影壇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類型,大有泛濫之勢。庫布里克選擇的視角較為新穎,深入細致地刻劃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變化,在眾多同類題材影片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庫布里克的作品盡管不多,風格樣式也靈活多變,但有一點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力求以電影來體現哲理化的意蘊,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觀賞性,但他特立獨行的思索給影壇注入文化與哲理的亮色。他對影像的極致化追求豐富了電影語言,在這方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美國電影史學家彼得·科維曾這樣說:「庫布里克敢於蔑視社會常規,拓展題材領域。他的每部作品都不是隨時間流逝的平庸之作。」不久前,美國著名電影雜志《好萊塢報道》在全世界500位導演中評出40位「最有影響力」的導演,庫布里克排名第五,可謂實至名歸。

Ⅵ 庫布里克的作品達到了怎樣的高度,是過於吹噓還是實力所在

看過幾部庫布里克的電影,隨便說幾方面吧。

1,攝影
這老小子本是攝影師出身,年輕輕不上課就拿個相機滿大街拍照片賺錢——要知道,那年月可是膠片啊。(對他攝影作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觀看,多圖)
斯坦利·庫布里克:光影捕手
後來拍電影,從始至終都保持著超高的攝影水準。他拍片要求極為嚴格,在片場要精確操控一切細節,即便是不怎麼樣的《斯巴達克斯》,在拍攝期間有一場屍橫遍野的戲,他讓扮演屍體的群眾演員每人拿個號碼牌,從1排到幾百,以此調整每一個人在畫面中的位置。
拍攝《Barry Lyndon》,他搞到美國航天衛星上用的F0.7鏡頭,來拍攝這部完全用自然光打出來的古裝片。可能有人會認為庫布里克的電影沒傳說中那麼厲害,但沒有人會否認他在攝影上的水準

拍攝《閃靈》的時候,他首先使用斯坦尼康,並讓發明人為他拍攝迷宮和酒店的段落。從此後,他的電影中經常使用斯坦尼康。直到今天,這種穩定器也是業內最受歡迎的設備。
所以,庫布里克電影能影響全世界無數人。

Ⅶ 斯坦利·庫布里克的人物軼事

1、《大開眼戒》是庫布里克自《全金屬外殼》後,沉寂了十二年之久後的作品,也是他所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
2、庫布里克在拍攝時注重每一個環節。從燈光、攝像到布景、化妝,每一項技術細節他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過這樣做的後果通常是拍攝計劃不能按時完成,而且往往拍攝時間會成倍地增加。
3、演員是整個攝制組里庫布里克唯一不施加壓力的一部分。庫布里克只給演員很少的指導,其餘都由他們自由發揮。他曾說,導演的工作有75%是由演員完成的。
4、庫布里克於1999年三月因心臟病突發在他倫敦的寓所中去世,享年71歲。
5、庫布里克出生在紐約的布朗克斯。
6、庫布里克從來沒有得到過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劇本獎。《巴里林登(Barry Lyndon)》、《發條橙子(A Clockwork Orange)》和《奇愛博士(Doctor Strangelove)》曾經使他獲得過這三項提名。《太空奧德賽:2001(2001: A Space Odyssey)》曾給他帶來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提名,《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也曾使他得到最佳劇本提名,可是他得到的唯一的奧斯卡獎項卻是由《太空奧德賽:2001》獲得的最佳視覺效果獎。
7、庫布里克的13部影片囊括了從歷史戰爭到未來世界探險的各個階段,但是表現的主題卻是基本一致的,即,人性在有規則社會中所受到的壓迫。不管是人類社會還是異形社會,都是一樣的。
8、庫布里克是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看了電影演示以後,才決定投身到電影事業中去,那時候他在《look》雜志擔任攝影,隨後,他就拍攝了幾部紀錄片。
9、庫布里克的第一部長影片《恐懼與慾望(Fear and Desire)》的拍攝費用是從朋友和親屬們那裡借來的。他自己擔當了製作、導演、攝影和編輯。他不喜歡這部影片是眾所周知的,為了不讓大家看到這部影片,他自己買下了所有的拷貝。
10、《斯巴達克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庫布里克並不認為其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11、《斯巴達克斯》成功以後,庫布里克發誓,如果不能進行全局統管,就不再拍攝影片了。他的下一部影片本來定為是《獨眼傑克》,是和馬龍.白蘭度合作,但是在製作前談判破裂,最後馬龍.白蘭度獨自導演去了。
12、《洛麗塔(Lolita)》是在英國拍攝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審查制度的問題,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對好萊塢的反感。為此,他甚至連一部越戰題材的影片《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也放在了英國拍攝。
13、當影片《巴里林登(Barry Lyndon)》在愛爾蘭做前期准備時,庫布里克聽說了關於愛爾蘭軍已經將他做為攻擊目標的傳聞。由於有很多英國演員參與此片的演出,為了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讓影片能夠正常拍攝,攝制組整個遷出此地。
14、數年前,庫布里克曾一度拒絕記者采訪,以至於媒體貫之於和隱居者和瘋狂的天才的稱號。
15、庫布里克與同事們溝通的方式有永遠不變的老三樣: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
16、做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庫布里克至少對他的兩部已公映的影片做過修改,它們分別是《太空奧德賽:2001》和《閃靈(Shining)》。
17、在一系列類似影片《發條橘子》故事情節的案件發生以後,《發條橘子》在英國遭禁,至今禁令仍未解除。
18、1972年,當《發條橘子》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在美國發行時,定的是X級,後來改為了R級。
19、庫布里克極其不喜歡《驅魔人(The Exorcist)》一片的結局,所以,他自己導演了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
20、斯蒂芬.金非常不喜歡庫布里克對《閃靈》的改編。在1997年,他重新對《閃靈》進行了改寫並出了一套叢書。
21、庫布里克還留下了一個沒完成的項目,包括他再次接觸的科學幻想影片《人工智慧(A.I.)》,影片描寫在未來世界裡,兩極的冰山融化,人們生活在水下世界,有一個5歲的機器人的故事。後來由於一些原因,庫布里克決定開拍《大開眼戒》。
22、庫布里克是國際象棋大師,他經常將國際象棋運用到他的電影中去。
23、庫布里克非常喜愛動物,他不允許園丁在他的花園里下葯逮鼴鼠。也不允許用動物的血來做影片布景。
24、庫布里克結過三次婚並有三個女兒。
25、庫布里克非常熱衷於電影收藏,包括收藏他自己拍的電影的高品質的錄像帶。
26、庫布里克在13歲生日的時候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台相機。他將相機放在一個挖了一個洞的紙袋內,在街上偷拍行人,拍出的相片大多角度很低,這影響了他的電影風格。

Ⅷ 有關電影大師庫布里克的生平介紹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1928年7月26日-1999年3月7日)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市的布朗克斯區。祖先是來自奧匈帝國的猶太移民,父親是醫生。盡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初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余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國際象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國際象棋高手。國際象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志後,他認識了雜志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 他最初以攝影師的身份獲得了聲譽,高中時就作為一個自由撰稿人向Look雜志出售他拍的相片。17歲他已經是Look的一名攝影師,期間的幾年他環遊了世界。後來作為非錄取學生進了哥倫比亞大學,投到了喜歡Calvin Trillin和 Mark Van Doren的教授的門下。40年代後期,庫布利克開始傾心與電影製作,經常去參觀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展覽。為了補充收入,他經常在格林威治村賭下象棋。 1951年,庫布利克用他所有的積蓄投資了他的第一部影片,Day of the Fight, 一部16分鍾的關於拳擊手Walter Cartier 的記錄片。這部片後來被RKO收購並作為This is America系列的一部在紐約的派拉蒙劇院上映。他由此得到了鼓勵,放棄了他在Look的職位,全職投入了電影製作中。在親戚的幫助下,他籌集了13000美元投資在他的處女作,Fear and Desire (恐懼與願望),一個戰爭的故事。影片在洛杉磯附近的San Gabrielle山上拍攝,工作人員不到10人(包括庫布利克的前任妻子Toba Metz),片子拍攝的時候沒有配音,是後期才配上去的(這個方法最終導致增加了20000美元預算)。Fear and Desire只在紐約的藝術影院中放映,沒有賺回投資的錢。1955年他拍攝了第二部影片,一部關於黑社會的Killer's Kiss ( 殺手之吻)成功地買給了United Artists(聯合藝術家) 公司,並在全球發行。1956年,庫布利克 執導了他的第一部攝影棚影片The Killing, 一部運用重疊的時間講述的強盜片,由Sterling Hayen主演,撰寫犯罪小說的傳奇作家Jim Thompson編寫台詞。這成了庫布利克 第一次在藝術上的成功,也引起了MGM(米高梅)的頭兒Dore Share 的注意,在米高梅他和小說家Calder Willingham 一起研究將來的計劃。經過一段時間准備Steven Zweige的「The Burning Secret」後,Thompson也加入他們,一起改編了Humphrey Cobb的戰爭小說Paths of Glory(光榮之路)。但這項計劃被一個又一個的攝影場拒絕了,直到Kirk Douglas(科克 道格拉斯)同意參加演出,最後由聯藝出資,於1957年在德國拍攝的這部影片獲得了評論的一致贊揚,並且進一步鞏固了庫布利克 作為一個有前途的天才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庫布里克為什麼12年不拍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和五朵金花一樣好看的電影 瀏覽:383
關於營銷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78
為什麼電影的聲音和錄的 瀏覽:574
類似超脫得電影有哪些 瀏覽:78
熊出之狂野大陸完整免費電影 瀏覽:628
群屍屠城1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54
小馬寶莉共有多少部電影 瀏覽:536
電影你的婚禮提檔了能有多少票房 瀏覽:115
求推薦好看的絲襪電影網站 瀏覽:551
老鼠好看的電影 瀏覽:175
今年新的電影有哪些可以入骨 瀏覽:51
三星電視怎麼點播電影嗎 瀏覽:513
像鬼吹燈一樣的電影還有哪些 瀏覽:546
一群怪胎創辦的馬戲團電影叫什麼 瀏覽:6
感人電影裡面的歌曲有哪些 瀏覽:361
日本有什麼甜電影 瀏覽:484
張繼聰扮警察嚇交警什麼電影 瀏覽:406
如何做電影圖解動圖 瀏覽:90
降龍羅漢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765
2019的愛國電影有哪些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