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里有哪些踩到地雷的段落
《地雷戰》????很多戰爭片都有吧
❷ 《地雷戰》故事,為何僅有一位配角成名
《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老三戰」,在時間上看當然《南征北戰》最早(不算重拍版),其次是《地雷戰》,最後是《地道戰》。
在名氣上看,似乎《南征北戰》和《地道戰》更大一些,這中間當然有各種因素存在,但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是,《地道戰》和《南征北戰》里的演員可謂群英薈萃,當時就知名的演員和之後走紅的演員比比皆是,反而是《地雷戰》里的眾多演員相對來說更默默無聞一些。
但是,現在網路上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經常對《地雷戰》指手畫腳,他們說《地道戰》是抗日神劇鼻祖,《地雷戰》是科幻片鼻祖,甚至有的人還非常「博愛」,說地雷對平民來說是惡魔,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卻在拍電影。
這些人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地雷戰》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時代的國際環境和現在並不一樣,該片體現的是那個時代的特色並非現在的,此外,別忘了同時期的越南發生了什麼,那裡的叢林中可是被人灑滿了高科技地雷。
關鍵是,我國民兵展開的地雷戰是為了防禦侵略者,是正義的、有效的斗爭方式,和那些到他國領土上埋地雷的侵略者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還有,《地雷戰》拍攝初衷是軍教片,而且是面向民兵的軍教片,因此在拍攝時就考慮到了受眾問題,不能像普通軍教片那樣純說教或演示,而是要帶故事情節,這個故事情節最好是要好看又好玩,這樣才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從目前的效果看,《地雷戰》的拍攝目的應該是達到了,科普了軍事知識之外還傳播了樂觀、積極的斗爭精神,因此筆者認為該片是一部優秀的軍教故事電影,是值得我們銘記的好電影。
❸ 地雷戰這部電影中主要講的是誰講的是什麼是由哪些印象深刻的情節還可以談談自己的感想
《地雷戰》這部經典的革命電影。它記敘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人民利用地雷巧妙地與敵人做斗爭。
1942年鬼子又來掃盪了。
民兵當然盡力抗衡,但鬼子人多,民兵人少,鬼子武器好,民兵武器差,就是鋼槍和鐵地雷也是寥寥無幾,更別說大-炮什麼的了。不過,雖然鐵地雷沒有,但就象歌里唱的那樣「沒有鐵地雷就造石雷呀,沒有炸彈自己碾呀!」民兵們開始自己造起了地雷。更重要的是:民兵們還給各種雷取了很多有意思的名字呢!有——「踏雷」:一踩上去就炸;「絆雷」:一絆上就炸;「子母雷」:把手榴彈放在地雷上,專炸騎兵和行軍大隊;「碎石雷」:放上炸葯,蓋上木板,再在外面放上石頭,專門用來封鎖要地,也叫天女散花;「連環雷」:用幾根鐵絲把地雷串起來,專炸行軍大隊;「真假雷」:上面放假地雷,下面放真地雷。用雷主任的話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死雷活用,到處開花!」
光是地雷戰還不夠,民兵用麻雀戰結合地雷戰,把鬼子弄得暈頭轉向!敵人為了防護,還搬來了工兵,拿著一個只要是金屬都測得出來的探雷器,把民兵埋得雷都挖了出來。他們殺人,放火,毀了我們的家園。於是,我們又發明了「飛雷」和「頭發絲雷」。「飛雷」到處都可以用,到處都可以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頭發絲雷」又稱「神經過敏雷」,敵人的探雷器一碰到,就爆炸!
鬼子還不甘心。1944年,民兵和鬼子又進行了更大的戰斗!於是民兵用「釘子雷」封鎖公路,用「天雷」封鎖森林,又用「土水雷」封鎖河道。但是,卑鄙可惡的鬼子把村民抓去,讓他們領頭去踩自己埋的雷。
在我的眼前,浮現出了村民們頂烈日、冒嚴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場景。我彷彿聽見了村民們在高喊:「響了一個,又響了一個!」我彷彿又看見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橫飛……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個人影看不見」。這就是民兵們對付鬼子的最好辦法。民兵們就是按照這種打法,和日本鬼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在戰斗中,村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製造了許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蠍子雷等等。其中最厲害的地雷,要數「天女散花」了。這可是村民石大爺苦思冥想發明和製造出來的。這種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會爆炸,爆炸時石頭飛上天,落下來就會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雖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們並不甘心。他們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後把雷起出來。但民兵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發明了「蠍子雷」。這種雷,當鬼子去起雷時,就會有一個小小的鐵夾子蹦起來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
看了這部電影,使我了解了當年的抗日戰爭,了解了過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艱苦。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將來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我們決不辜負先烈們的鮮血和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建設得更加美好!
❹ 《地雷戰》和《地道戰》這兩部影片怎樣
前兩年的手撕鬼子、步槍打落飛機、褲襠掏手榴彈等等抗日神劇劇情讓我們表示無奈,可是60多年前我們也曾經出現過抗日劇,可謂是真正的神劇。那就是1963年的《地雷戰》和1965年的《地道戰》,相信都是許多人小時候的童年記憶。
❺ 《地雷戰》講的是什麼內容呢
小時候看過這個電影,就是埋下各種各樣的地雷炸炸小鬼子最後贏了
❻ 電影《地雷戰》觀後感1500字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最重要的作戰方法之一,地雷是當時最重要的作戰武器。抗戰時期,海陽地雷大顯神威,共斃傷敵人1025人,涌現出趙疃、文山後、小灘三個膠東特級模範爆炸村,並涌現出於化虎、趙守福、孫玉敏3名全國民兵英雄和13名膠東民兵英雄、99名膠東模範、11名膠東爆炸大王,不僅在海陽人民的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在膠東抗戰史上塗上了濃重的一筆。
地雷戰的興起。在山東境內,海陽民兵並非最早發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陽民兵卻在實踐中發明和製造了數十種地雷,海陽的地雷戰在山東卻是最有名氣的,它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地雷戰興起的客觀條件。地雷戰的興起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戰爭,不僅軍隊要參與,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戰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於當時民兵武器裝備極差,幾乎沒有什麼象樣的槍支,容易製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擊日軍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較強的殺傷力。在這種條件下,地雷的研製和大規模應用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海陽民兵並沒有地雷,也沒有用雷打擊敵人的經驗。1943年春,縣人民武裝委員會在小紀區南埠村召開各區武委會主任會議。縣武委會主任欒進階介紹了平度縣大澤山區民兵擺地雷陣殺傷敵人的經驗,參謀楊兆龍傳授了埋雷方法,並發給各區數顆鐵制地雷,海陽民兵才開始認識了地雷,並同地雷結下了不解之緣。同年5月,小紀區瑞宇村民兵副隊長於鳳鳴在瑞宇、東村莊之間公路上埋下兩顆地雷,炸死炸傷從行村出來搶小麥的日偽軍5名,揭開了海陽地雷戰的序幕。
與此同時,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積極行動起來,開始用地雷打擊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趙疃村民兵隊長趙同倫從區武委會先後領來了兩顆大地雷。回村後,他同趙守福等民兵湊在一起研究出拉線、絆線等幾種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趙同倫率領趙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棗埠頂附近埋設絆雷兩顆,炸死炸傷偽軍5名。文山後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敵人到河崖、寨頭、小紀一帶「掃盪」,指導員李樹梓和分隊長於化虎就帶領村爆炸組,在野虎山埋設地雷兩顆, 「掃盪」的敵人從小紀轉回來,剛走上野虎山便踏響了一顆地雷,四五個鬼子飛上了天空。敵人慌作一團,剛轉到前山坡,又踏響了另一顆地雷,又有3個敵人見了閻王。其餘的敵人嚇得膽顫心驚,逃回據點,一個多月沒敢出動。大山區葉家村民兵基幹隊長葉洪福在謝家村埋雷一顆,斃傷日偽軍5名;於鳳鳴曾兩次帶領民兵用地雷斃傷日軍3名、偽軍8名,並炸死副官和翻譯各1名,炸死戰馬1匹。
初期地雷戰的成功實踐,大大鼓舞了全縣民兵的抗日鬥志,地雷戰開始由點到面在全縣普遍展開。起初,地雷戰僅在靠近敵人據點的小紀、行村、大山等區開展,後來漸及全縣,榆山、龍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區一些村莊的民兵,把地雷戰成功地運用到反「掃盪」中去,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戰廣泛開展後,地雷供應不足。為解決這個問題,文山後村民兵於化虎、李樹梓、於希水、於進湖等爆炸骨幹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討研究造雷問題。他們經過反復試驗,先後研製出了石雷、絆雷等多種雷。此後,趙疃、「五虎村」、欒家、夏澤等村民兵也創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後村民兵隊長於化虎帶領民兵埋了70餘顆石雷,全部「開花」,一次炸死敵人17個。縣區武委會總結推廣其經驗後,全縣民兵普遍學習造石雷。
自從開展地雷戰以來,出來「掃盪」的敵人屢受挫折,不敢輕舉妄動。各級黨組織就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發動群眾「抗捐」、「抗糧」,切斷敵人的供養之源,使敵人據點里糧斷草盡。被困的敵人又惡虎般地竄出來「掃盪」。盆子山區的民兵就聯合起來跟敵人進行斗爭。
趙疃、文山後、小灘村適宜打游擊戰,這三個村地雷戰也開展的最為活躍。敵人幾次要到內地「掃盪」,都被他們掐住了喉嚨,打得狼狽不堪。三個村因此而被膠東軍區譽為「特等模範爆炸村」。當時,趙疃的趙同倫、趙守福,文山後的於化虎、李樹梓,小灘村的孫玉敏最為有名。孫玉敏雖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卻是一員殺敵虎將。她曾到五六里外的村莊去送情報,還隻身深入虎穴,瓦解出當漢奸的舅父張賢斌。她曾教會了四十多名婦女埋雷、造雷。他們在雷坑裡埋上一些石子、銅錢、碎鍋鐵之類的東西,使地雷的殺傷力倍增。趙疃民兵創造了空中絆雷,專炸敵人的指揮官和騎兵。這樣,不僅打了「蛇頭」,還對瓦解偽軍起了一定的作用。當時,整個盆子山區成了廣大民兵開展麻雀戰和地雷戰的用武之地。敵人每次出動都以大批的傷亡而敗退。
海陽地雷戰在抗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戰爭時期,海陽民兵運用靈活的地雷戰,配合八路軍作戰,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生死爭奪,使日軍防不勝防,聞雷喪膽,海陽民兵因此而名聲大震,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
1943年冬,300多日偽軍到趙疃村北的東村莊一帶搶糧。趙疃民兵聞訊後,便埋伏於附近的仗子山上,並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陣。敵人走到離趙疃二三里遠時,突然向西轉去。這時,埋伏在山上的民兵隊長趙同倫果斷命令「麻雀組打槍,土炮手點炮,把敵人引過來!」頓時,槍炮齊鳴,人人喊殺。日偽軍立即向民兵撲去。民兵們機警地轉到雷區方向,繼續打冷槍,敵人又朝民兵撲過去,正好陷入民兵布好的地雷陣,炸死炸傷敵人15人。
狡猾的敵人吃過幾次苦頭後,便想出了一些對付地雷的辦法。他們遇見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圍撒個圈,以防接觸;遇見了「絆雷」,他們就遠遠地用鐵鉤子勾出來。為了防止敵人排雷,我們又研究出「子母連環雷」,敵人起出母雷,子雷跟著爆炸;敵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們就研究出「拉雷」,把群眾讓過去,專炸鬼子的大隊人馬,;敵人無規律的走,他們就實施「飛行爆炸」。在不斷的實踐中,他們先後製造和改進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餘種雷,使敵人防不勝防,屢遭雷轟。那時,趙疃、文山後、小灘是開展地雷戰最活躍的村莊,是膠東軍區有名的「特等模範爆炸村」。他們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敵人的交通線和進攻地段上,敵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頭、山嶺、海灘和莊稼地也難逃挨炸。有一次,敵人出洞到文山後,發現路上埋著地雷,仍然依照舊例,用鐵鉤子把地雷釣好,然後急忙卧倒,可是一釣卻是假的,真雷卻在敵人卧倒處爆炸了,漢奸隊長和幾個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為了對付敵人的掃雷組,民兵們又四處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跡,把雷埋在沒有新土的地方,使敵人上當受騙。當敵人發現沒有新土的地方設有地雷的秘密後,民兵們又在新土處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寫著「打倒日本鬼」的標語,敵人一見,必然氣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為了麻疲敵人,民兵們還研究了一種在地雷腹中自動點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來的地雷,小心謹慎地帶回去研究,忽然轟的一聲,地雷爆炸了,把屋子裡的敵人炸得粉身碎骨。日偽軍走到那裡,地雷就響在那裡,敵人每次「掃盪」均遭殺傷。當時在群眾中曾流傳著一首歌謠:「海陽的鐵西瓜,威名傳天下。轟隆隆,轟隆隆,炸的鬼子開了花。」
為了避免踏雷,敵人又想出了一條更毒辣的手段,這就是讓老百姓在前面開路。有一次,敵人要出來搶糧,就從駐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強迫他們牽著牲口在前面踏雷開路,敵人尾隨在後面。為了不傷害無故的群眾,民兵發明了一種「長藤雷」,等前面的群眾走過以後,埋伏在旁邊的民兵迅速扯動長線,隨著幾聲巨響,敵人被炸的血肉橫飛,而老百姓卻安然無恙。
由於敵人連遭打擊,兵力損傷很大。為了苟延殘喘,便將其外圍的日偽軍全部集中在行村據點內,強迫周圍的群眾往裡面給養。趙守福、於化虎等民兵就深入到東山、鵬化庄、南泊子等村,發動群眾掐斷敵人的供給,並組織他們建立武裝,學習埋雷技術。據點里的敵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車從青島往這邊運輸。我民兵就在敵人汽車經過的青威公路上埋下丁子雷,炸毀了跑在前面的一輛汽車,其餘三輛汽車慌忙掉頭逃走。民兵們一擁而上,從車上卸下許多大米、白面,全部上繳了區委會。
敵人陸路運糧失敗,又改從海上運糧。輪船開到何家村以南,那兒沒有碼頭,船靠不上岸,日軍便叫偽軍下水扛糧。趙守福、於化虎等通過調查,摸請了敵人下水扛糧的往返路線,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敵人往返的路上,等敵人扛著糧食靠近岸邊時,水下的連環雷一齊爆炸,敵人大批倒斃在水中,民兵們趁機把糧食搶走了。以後敵人改用飛機運糧,但狼多肉少,根本滿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軍那邊丟。但飛機飛的太低要挨打,飛的太高又投的不準,投了三次東西,結果只丟進「西寺」一包罐頭,其餘的全掉在圍牆外邊,倒成了民兵們的慰勞品。被困守的敵人坐立不安。
1945年5月19日,日偽軍500餘人侵擾「五虎村」,陷入地雷陣,五小時走了不足五華里,踏響地雷20多顆,炸死30多人。同年被膠東軍區授予「戰斗模範村」光榮稱號。
1945年5月,日偽軍2000餘人占據了盆子山區。海陽民兵對敵展開了規模空前的地雷爆炸戰,取得了重大勝利。
5月18日,行村據點的敵人偷襲趙疃。趙同倫、趙守福等預先獲取了這一情報,即率民兵在村裡擺下地雷陣。敵人闖進村北的樹林里,碰響了絆雷;轉而撲向十字街口,又踏響「箱子雷」,共斃傷日偽軍16名,炸死戰馬1匹。同月19日,日偽軍500餘人侵入「五虎村」, 從上午10點到下午3點,走了還不足5里路,踏響地雷20多顆。26日下午,索格庄據點日偽軍600餘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後村民兵隊長於化虎帶領爆炸組速擺地雷阻敵。偽軍200餘人先抵村西,接連踏響三顆地雷,不敢挪步。日軍200餘人隨後趕到,在村西北頭踏響一顆地雷,在河邊踏響連環雷,死傷甚重。敵軍四周皆布有地雷,進退兩難,只得抬著40多個死傷者繞路逃到夼里、孫家夼村據點。5月下旬,日偽軍在孫家夼村、夼里村安設據點,對民兵活動和群眾安全威脅很大。大山區作戰指揮部抽調葉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幾名爆炸能手,由區武委會主任於東山率領,夜間摸上黃山頂埋設地雷。此後,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設地雷,敵人天天挨炸,死傷累累。
地雷戰的觀後感
國慶節期間,媽媽給我買了一盤電影《地雷戰》的VCD光碟。回到家裡,我就迫不及待的在電視上放了起來。整整一個下午,我在反復的看著這部電影。電影那緊張動人的情節,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夜已經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我的思緒,仍沉浸在下午觀看影片的一幕幕場景中……
在我的眼前,浮現出了村民們頂烈日、冒嚴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場景。我彷彿聽見了村民們在高喊:「響了一個,又響了一個!」我彷彿又看見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橫飛……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個人影看不見」。這就是民兵們對付鬼子的最好辦法。民兵們就是按照這種打法,和日本鬼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在戰斗中,村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製造了許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蠍子雷等等。其中最厲害的地雷,要數「天女散花」了。這可是村民石大爺苦思冥想發明和製造出來的。這種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會爆炸,爆炸時石頭飛上天,落下來就會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雖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們並不甘心。他們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後把雷起出來。但民兵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發明了「蠍子雷」。這種雷,當鬼子去起雷時,就會有一個小小的鐵夾子蹦起來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飛魄散、屁滾尿流。
看了這部電影,使我了解了當年的抗日戰爭,了解了過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艱苦。我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聰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裡。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學好本領,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將來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我們決不辜負先烈們的鮮血和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建設得更加美好!
❼ 地雷戰中有些什麼雷
頭發絲雷、子母雷、碎石雷、連環雷、水雷、天雷、絆雷、假雷、快雷。
《地雷戰》電影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影片取材於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製的土炸葯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該片中的趙虎的原型是抗日老英雄於化虎,玉蘭的原型是民兵英雄孫玉敏。
主要內容
1944年麥收季節,敵人乘聯防民兵夜間搶收的機會,偷偷奔襲趙家莊,擄走一部分村民。
敵人妄想利用土匪綁票辦法,脅迫民兵放下武器,並且恐嚇說,若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要讓被捕村民走在「掃盪」隊伍前邊「蹬地雷」。民兵和八路軍一起,決定將計就計。
於是巧擺地雷陣,當群眾蹬著踏板的時候,地雷卻在敵人群里爆炸。經過一場緊張的戰斗終於解救了被俘的群眾,殲滅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勝利。
❽ 新地雷戰:神勇小子的電影劇情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日軍得寸進尺,大肆殺害搶掠我國同胞, 人民恨之入骨, 可惜孤軍勢弱奈侵略者不得。日軍挺進中原,先頭部隊來到必經要塞:麥家村。日軍隊長野田一郎原以為小小麥家村,面對日軍金戈鐵馬,機械化部隊,應該束手就擒,就此淪陷。豈料,在最危急時刻, 麥包父親聯絡鄰村村民,共組游擊隊,運用硝、硫、木炭自製火葯,製造地雷,頑強反抗。一時間,日軍屢屢敗退,對於麥家地雷,更是聞風喪膽。野田老奸巨猾,決定大肆抓捕中國人,威逼個別懦弱之徒做漢奸,混入麥家村游擊隊中,里應外合,大破地雷陣機靈敏捷的麥包人小志大,欲與麥父並肩作戰,但被父親制止,認為麥包應該讀書識字,將來會更有一番作為。麥包一心報國,跟隨爺爺的戲團混入日軍所在的梁城演出愛國劇目《精武門》,喚醒人民沉睡的愛國心,不幸被抓。獄中,麥包遇到偽裝成大漢奸打入敵人內部的共產黨員徐三東。在三東的幫助下,麥包死裡逃生,更成為了一名小卧底。麥包尋找機會假意向日軍獻媚,更使出祖傳中醫絕技, 很快成為野田眼中紅人。而此時,野田亦順利收買村民蔡丁作為間諜混入游擊隊。至此,卧底對卧底的局面依然產生。麥爺爺等一干村民被抓後,麥爸爸決定夜晚偷襲日軍總部救人,不料這個消息被蔡丁告知了野田。蔡丁再次傳出消息,游擊隊發現火葯耗盡,而製作的材料亦不足,決定進日軍軍營偷火葯。麥包和三東里應外合,使出調虎離山計,配合游擊隊順利拿到火葯。終於拿到了火葯,更拿到了日軍的地雷,但是,日軍的探雷小組奉命來到,麥包再次利用風箏發消息,但是被蕭春破壞,野田更是對所有人心存懷疑,拖著蕭春,三東,麥包等玩游戲。麥包分身乏術,沒法放出消息,麥家村危在旦夕。危情之下,麥包再次以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想出一個決定聰明的方法,送出情報,只是,連麥包自己也不清楚,麥爸爸是否能注意到這個情報傳送出來的細節,沒有別的辦法了,就此一搏。日軍糾集人馬,有探雷隊長龜田帶領探雷隊探雷,野田不禁得意洋洋。麥包看見龜田、蕭春二人在野田面前爭寵,施以離間計,使得二人水火不容。二人爭搶頭功,舉幫探雷,不料,麥父早已收到消息,在地里買下破鍋爛鐵,二人非但沒有探到地雷,反而踩到地雷,大呼救命,日軍前進,被地雷陣困住,死傷無數。野田只得鳴金收兵,從長計議。野田不甘心屢戰屢敗,更是因為蔡丁的提醒,得知身邊有卧底,開始對所有人都不信任。是夜,野田重新糾結人馬,欲趁黑夜偷襲麥家村。更是以爺爺等村民作為先頭去踩地雷。爺爺等人視死如歸,大義凌然,麥包心裡難受,卻又無法表現出來。更重要的是究竟用什麼方法通知父親。眼看前面就要進入雷區,麥包忽然再度想出絕世妙計,麥父率領游擊隊,勇救村民。野田回到營地,破口大罵,將一直以來的懷疑鎖定在麥包,蕭春,三東和龜田身上。野田決定將眾人帶到審問犯人的終極之地——風聲城堡。野田對眾人分別使出電影《風聲》中的招數,雖然以玩笑結束,但是野田「寧可殺錯,絕不放過」的抓卧底政策實施之日也越來越緊,麥包和三東決定最後一搏,終被二人逃出生天,但是三東卻中槍,麥包發誓一定要替三東和無數被野田殺害的通通報仇,將他們趕出麥家村,將來,更要將所有日本鬼子趕出中國。麥包回到麥家村,首要任務,找出遊擊隊中的卧底。麥包父子唱雙簧,麥父更故意辭去游擊隊長一職,忍辱負重,暗中找出卧底蔡丁。此時,野田在也沒有耐心玩下去,終於使出殺手鐧——坦克。野田糾集50輛坦克浩浩盪盪駛向麥家村,要把這里夷為平地。地雷對坦克的大戰一觸即發!麥包用地雷出發炸彈,炸毀排在第一輛的坦克。而麥包父親則拉動石雷,炸毀山體,將所有日本坦克困在麥家村動彈不得。村民投下無數火堆,燃燒自己的屋子,一瞬間,整個麥家村變成了一片火海,坦克收到高溫,有的自然爆炸,日兵逃出坦克也著火。看著一片火海,所有人眼中噙著眼淚。在麥包和父親的帶領下,終於,游擊隊大敗日軍,堅守住麥家村。
❾ 小游戲抗日地雷戰過場電影包
玩地雷戰一定要配著過場電影玩才有意思,我是忠實的地雷戰迷,小時候玩的時候有幸福之家送的正版地雷戰,後來長大了,光碟跑哪去了不知道,但仍然下網上的下來玩,只是沒有電影比較遺憾。
一個偶然的機會,逛新華書店的時候竟然發現有芝麻開門的正版地雷戰,一陣狂喜,15元一張,一口氣買了5張,回到家趕緊打開電腦裝上,果然跟小時候玩的一模一樣,他媽的真爽,當天一口氣熬了8個小時打完了,場場都有對白,高興死了,但是,倒霉的是做好的鏡像放在移動硬碟里,摔了一下,啥都報廢了,剩下的四張,兩張被同學「借」走了,兩張不知道搬家的時候跑哪了,唉,最後只剩下我手裡的一張了,我這里有所有電影的電影包,但是不知道傳給你你那裡可以看到不, xxhhak這位同志發的土豆網的正是地雷戰的電影,如果不是太要求,下下來看好了,如果要用的話,可以聯系我!
❿ 關於二戰的電影
《沙漠兄弟連/血戰阿拉曼 Alamein》(義大利)
塞拉是一名來自義大利某大學校園的志願兵,他滿懷愛國熱情來到前線,卻無法與戰友分享他的激情。因為他的戰友在沙漠戰場嚴酷的生存環境下戰鬥了2年,已經磨去了所有激情,僅有的只是對個人生活的嚮往、對家庭的思念。長期遊走在生死之間,使他們不再對傷痛敏感,不再畏懼戰火紛飛的前線,他們不相信有人出於激情自願前來經受磨難。與戰斗戰術比較,他們更相信命運。
一天,天空中飛來一枚英軍的流彈,塞拉立即伏地,而他的戰友作為老兵卻站在原地不動,躲也不躲,他們認為被炸死了算倒霉。戰友死在了自己的身邊,塞拉卻沒事,這是他的幸運。
然而,在無情的戰場上,幸運必定是有限的,一般會有三次,三次過後就作好准備吧,倒霉的事要來的時候,你會怎麼都無處躲避,這一次,塞拉用掉了第一個運氣。
連長告訴塞拉如果得了痢疾那不算生病,因為他們都得了痢疾。廁所是在地上挖一個小坑,然後蹲在那裡等英國人的炮彈扔過來。他們為什麼在晚上吃飯呢?因為晚上看不見飯里的蒼蠅。在一次行動中,塞拉踩到了地雷,然而那卻是一個只對付300 公斤以上目標的反坦克地雷,他用掉了第二個運氣。
部隊缺醫少葯、缺吃少喝,但很多傷員偏偏要靠葯物才能維持體力。一個士兵需要截肢卻沒有麻葯,醫生就把他的腿活生生地鋸了下來。
他們要面對傷亡、肉搏、無休止的殺戮。事實就是他們是否被俘都不重要,因為與他們現在的情況相比較,也許到英軍那裡做俘虜會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們一直守在那裡等著被殺死,戰爭過去以後,沒人會記得他們,他們就像被遺忘的石頭埋在無邊無際的沙漠。
一陣炮擊過後,英國人開始進攻,
義大利人看來快完了,然而他們卻奇跡般地守住了陣地。可他們明白,這是最後一次幸運,防線已無法阻擋敵人的再次沖擊。
果然,在這之後不久,軍團徹底戰敗了,所有士兵都要步行撤到200公里以外,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個義大利將軍,將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但他不想回去了,他要和他的勤務兵一起死在戰場。最終,只有他一個人騎摩托離開了沙漠 ,整個連隊里活著離開戰場回到家鄉的竟只有塞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