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詩詞中的「西樓」到底指的是什麼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把天上的星相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宮,這一觀念影響到人們對家居房間的布局分配,以南為尊,則尊長居住面南之屋即北屋.“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東為陽,為大,為貴,東邊的屋子是子孫們住的地方,比如“東宮”成了太子的代名詞。
“東床”成了女婿的別稱等.西邊屬陰,為次,甚或為賤,照應的人物是少女、侍妾等,西樓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如元雜劇《西廂記》中“西廂”便為崔鶯鶯的住所;
在古代文學中,西樓常和月的意象聯系在一起,而月在中國文學中是相思的意象,所以西樓多半和閨思有關,而在西樓方便見到的又是深夜之月,以此可見睹月之人思念之深。
從方向上講,西是太陽落去的方向,在古典文化里,多蘊含著黯然衰敗之象。所以在詩詞里,西樓就成為一個抒發憂愁的意象。
由此可見,是多方面的原因,才造成了西樓這一包含特殊意義、虛虛實實的詞。
㈡ 李煜《相見歡》全詩的拼音是什麼
wú yán dú shàng xī lóu ,yuè rú gōu 。 jì mò wú tóng shēn yuàn suǒ qīng qiū 。 jiǎn bú àn ,lǐ hái luàn ,shì lí chóu 。 bié shì yī bān zī wèi zài xīn tóu 。
㈢ 相見歡的出處是什麼
相見歡,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等。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代表作有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等。
該調仿於唐,正名《相見歡》,南唐後主李煜作此調時已歸宋。古人雲「亡國之音哀以思」,詩人身為亡國之君,這哀之痛與思之切都深沉而含蓄地體現在這首詞中。故宮禾黍,感事懷人,誠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憶真妃」。又因為此調中有「上西樓」、「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樓」、「西樓子」、「秋夜月」。宋人則又名之為「烏夜啼」。(《詞苑叢談》雲:「南唐李後主烏夜啼詞最為凄惋,詞曰:『無言獨上西樓』雲雲。」故「錦堂春」亦名「烏夜啼」﹞
此調有多種格體,俱為雙調。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過片處錯葉兩仄韻。兩結九言,宜於第二字略豆,舊譜分作六言、三言兩句,不盡適合
㈣ 緊急!!!!西樓子描寫了什麼景象……
【詩詞鑒賞題】
①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景象?詩的前兩句從什麼角度來渲染這種景象?
答: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雲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
②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簡析之。
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暴風雨將臨,按常理本當關門閉戶躲避,但詩人卻反而高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
㈤ 西樓子 曾鞏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1.這首詩描寫了海
1.海浪的特點:海浪滾滾,去而復還。
北風的特點:北風呼嘯,如響雷般震耳欲聾。(意對即可)
2.
是「卧看」(或「卧」),因為它生動形象得描繪出詩人面對千山急雨,盡管內心激動,但外表安詳從容,表現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意對即可)
㈥ 《西樓子》曾鞏 賞析
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釋】
①西樓,即詩中的朱樓,它依山面海。②鉤珠箔,把簾子掛起。
【簡析】
這是一幅海上風雨圖,氣勢磅礴。錢鍾書先生稱曾鞏的絕句「有王安石的風致」,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得出來。
開頭兩句寫海上的風浪,首句寫海浪,用「如雲」的明喻;二句寫風聲,用「數聲雷」之暗喻,維妙維肖地將海上的風浪描繪出來:潮頭如雲,去而復回,北風呼嘯,振耳欲聾,驚濤拍岸,聲如雷鳴。詩人抓住最富於孕育性的頃刻,描繪出一幅極其壯美的「驚濤拍岸」油畫,極富震撼人心的作用。謝榛的「雲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似乎少了點兒氣勢,蘇東坡的「天外黑風吹海立」,似乎缺了點兒動感,許渾的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似乎缺了點兒聲勢。也許可以這么說,將他們三人的的詩句加起來,就熔化成這兩句。
第三句將簾子掛起這一動作頗出人意料,似乎覺得逆情悖理,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時,只有垂簾,哪有掛簾呢?但這恰恰是真情的流露,詩人想「卧看千山急雨來」,已經到了痴情的地步,因而能夠使人思而生奇趣。這和李益的「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張先的「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李白的「鏟卻君山好,平鋪江水流」等一樣,「愈無理而愈妙」(《詞筌》)。
最後一句寫詩人的雍容氣度和一腔豪情,關鍵字眼在於「卧看」。杜牧有「卧看牽牛織女星」,陳與義有「卧看滿天雲不動」,這些「卧看」都寫出了外表安祥,而內心激動的神態,並把讀者的目光引向更加廣闊的世界,還為畫面添上主人公的形象。不過,杜牧之「卧看」顯得深沉哀婉,而陳與義的「卧看」顯得瀟灑俊逸。這一句雖沒有高爾基「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那種外露的激動,但要深沉得多,含蓄得多。
㈦ 西樓是什麼意思
可以理解為古代的相思之地。
西邊所對應的人物主體是望郎人、思春少女、哀婉的侍女、感傷韶華流逝的美妾一類人,西樓也就成了女子的居所,具有明確的性別指向和一種幽微的美學氣質。
西樓、西窗、西廂、西宮、西閣、西亭等一直是古人詩文中的地望,作為表達相思、哀怨的一系列凄美意象,成為古人寄託情思的建築。
(7)西樓子是什麼電影擴展閱讀
「西樓」一詞最早見於六朝詩歌:南朝宋的詩人鮑照的《玩月城西門廨中》:「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
白話譯文:初生的月芽兒,照見西南樓,嬌小纖細,宛如盔鉤,夜闌月西沉,餘光輝映著。東北面的台階,殘月也嫵媚,恰似少女的蛾眉。
月滿西樓的說法源自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把天上的星相分為五宮,即「東西南北中」。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的古人自覺對家居房間的布局分配予以對應,以南為尊,則尊長居住之屋即北屋。「日歸於西,起明於東。」
因為東為陽、為大,也為貴,東邊的屋子是子孫們住的地方,比如「東宮」就成了太子的代名詞,「東床」成了乘龍快婿的別稱。西邊屬陰,為次。
㈧ 相見歡的出處是什麼
相見歡,本調昉於唐,正名《相見歡》,南唐後主作此調時已在歸宋之後。
《相見歡》
故宮禾黍,感事懷人,誠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憶真妃》。
又因為此調中有「上西樓」、「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樓》、《西樓子》、《秋夜月》。
宋人則又名之為《烏夜啼》。
《相見歡》[古詩詞] - 格律
本調三十六字。凡兩用韻,前半皆用平韻。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與"搗鏈子"第二句同。第三句為九字句,於第四字略斷作豆,但也有於第六字斷句者。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 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㈨ 西樓子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的壯美景象. 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雲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 氣勢. 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的豪情.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