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韓國電影什麼又一秋

韓國電影什麼又一秋

發布時間:2022-04-03 15:52:13

『壹』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各個季節講述鍀是什麼

講人一生經歷的4個階段 結尾有點輪回宿命的味道 這電影風景真的很美

『貳』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根據什麼改編的

那個好像不是改編的,是金基德導演創作的劇本!

『叄』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裡面的動物所指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用南搜nan.so在豆瓣找到了相關的影評。
春——狗——純真
春季,小和尚尚且不識愁滋味,睡覺玩樂采葯,生活簡單而又充滿了樂趣,但是孩子終究是孩子,圖一時貪歡,人的劣根性充分展露,我想導演在這個片中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惡。所以小和尚的所作所為都得的了應有的果報,這里就體現了一個小循環,他對魚,青蛙,蛇所做的最後也在他自己身上應驗,芸芸眾生都在重蹈覆轍。同時也給下面的劇情埋下伏筆。劇中小和尚采完草葯和師傅回到寺廟,有隻小狗迎接他們,歡快的叫聲代表著小和尚的童年如這只小狗般純真無憂。春中就再也沒有交代小狗了。

夏——公雞——慾念
夏一開始青春期的小和尚就看到一條脫皮的蛇,他會心的笑了,這條蛇和當年被他折磨致死的蛇是一個品種,蛇的脫皮表示著他對當年殺戮之心的愧疚終於減輕,同時也暗示著他自己生理上的某些變化。然後女孩出現了,青春期的小和尚終究還是陷入了情慾的海洋並且沉落不起。第一次小和尚偷偷摸女孩身體的時候,女孩甩了他一巴掌,他懊惱羞愧的念經,過後鏡頭了就出現了一隻啄食的大公雞,只要是出現大公雞的鏡頭,它都在啄食,電影里反應的是一個動物吃的慾望,卻是暗示著小和尚「吃」女孩的慾望,小和尚把船劃到湖心轉圈圈,一番激烈的思想掙扎之後,他跳入水中,也將女孩拖下水,兩人劃船至山裡,小和尚終於有了他的吃食。食色,性也。小和尚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大公雞和佛像,他帶走了他的慾念卻留下了佛心。

秋——貓——罪孽
秋第一個出場的是師傅和貓,師傅帶了一隻貓回到寺廟,但是前面春夏包括後面的冬出現的動物,導演都沒有交代來源,鏡頭一轉很自然的就出現在了四面環水的廟里。為什麼導演要單獨交代貓是被師傅帶回來的呢?因為貓代表罪孽,因外界誘因而引發心的變質,所以貓一進入寺廟,就爬上了曾經放佛像(夏中小和尚把佛像帶走了)的位置,後來貓又爬上寺廟門口石籠上,罪孽深深盤踞在心頭而壓抑了佛性。其他的動物,狗的純真,公雞的慾念,後面冬蛇的蛻變都是心性自發而起,如若把寺廟本身當做一個內心來看,這些都是從心底無需外界的刺激而生出的本能情感,唯獨罪孽那是心被六塵所染而生。罪孽被師傅帶進來了,小和尚要回來了。師傅拿貓尾巴當毛筆寫心經,廟里這沒有毛筆了嗎?顯然不是,夏中師傅拿毛筆在石瓦上寫字,心經刻好後警察和師傅還用毛筆將心經塗顏色。因為貓是罪孽,師傅想通過罪孽書寫心經而化解怨氣,就像是要小和尚將心境刻在心裡一樣,刻完了,怨氣也就散了。最後警察帶小和尚走時,貓已經在船上了,罪孽被帶出了廟里,帶出了小和尚的心裡。最後師傅圓寂了,一條細細的小蛇緩緩朝廟的方向游去。

冬——蛇——蛻變
小和尚回來了,在此修行的蛇退居一旁了,生活就是一場修行,小和尚經過生活與內心的碰撞終於看淡事態退居廟中,某天一個蒙面的女人帶來一個啼哭的孩子。為什麼要是蒙面的女人,我想過或許是他曾經妻子並沒有死,甚至還有個孩子所以給他帶了過來?亦或是他曾經妻子的母親將她女兒的孩子帶過來給他?後來我發現,其實蒙面的原因跟這些均無關系,包括夏中的女孩都是一個隱喻,代表著任何一種誘惑,任何一種可能性。不是淫慾就是食慾,亦或是貪欲,六塵的各種慾望。同理這個蒙面的女人,可以是任何人,任何有生命的物種,她給小和尚帶來一個新的循環,一個孩子以及她的死,她間接因為小和尚而死,所以小和尚又給自己拴上厚重的石頭,就像小時候一樣,帶著佛像爬上山頂,他要贖罪。他在這場贖罪旅途中也正見了佛,脫胎換骨。

『肆』 韓國有一部與佛教有關的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從哪裡下載啊

http://www.ttp2p.com/movie/%B4%BA%CF%C4%C7%EF%B6%AC%D3%D6%D2%BB%B4%BA/

『伍』 介紹幾部韓國電影

《歡迎來到東莫村》 很有風格!
假如愛有天意
我的野蠻女友
雛菊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百萬富翁的初戀
我的哥哥
王的男人
8月照相館
觸不到的戀人
悲傷電影
太極旗飄揚
卑劣的街頭
戀愛小說
人狗奇緣
方糖
朋友
哭泣的拳頭
殺手公司
我們的幸福時光
JSA共同警備區
海岸線
春夏秋冬又一春
向日葵
愛回家
中毒
外出
元卓的天使
殺人回憶
野獸
這些大多都是比較悲的 但是很經典
我是個韓國電影迷

『陸』 春夏秋冬又一春完整版電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_hd.mp4

『柒』 有一部韓國愛情片 片名叫春什麼了

《春逝》,最後兩人又分開了

『捌』 請介紹一下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
英文片名: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國家/地區:韓國
區域:亞洲
類型:劇情
導演:金基德
編劇:金基德
主演:金永敏 何麗珍 金浩授
分級:美國R
上映時間:2003-
劇情:荷花池邊的寺廟里住著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小和尚把蛇、青蛙和魚綁在石頭上,看到這些動物痛苦扭曲的身體小和尚哈哈大笑,面對小和尚的殘酷老和尚並沒有制止,而是無奈地搖頭,這是發生在春天的故事。過了很多年,小和尚已經長成17歲的大人,這個偏僻的寺廟忽然出現了一個少女,少女是到寺廟療養的,小和尚對少女產生了情愫,於是在少女離開後不久也離開了從小長大的寺廟。
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10年之久,這時的小和尚已經變成了一個殺人犯,因為妻子的不忠與背叛,他親手結束了妻子的生命,從此他也背上了痛苦與折磨的包袱。回到寺廟的小和尚無法忍受良心的不安與折磨,他決定在佛像前自刎,就在他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之際,老和尚解開了他的心結,他平靜的走下山,而他不知道的是老和尚已經圓寂在寺廟中。
過了很多年,小和尚已經變成了一個中年男人,這時的他已經刑滿釋放,再次回到寺廟中潛心佛學。直到他看到了一個女子將自己的孩子放在寺廟門口……不知不覺時間過去了多年,又是一個春天,這時的小和尚已經到了人生的暮年,就像當年的老和尚領著他一樣,他和當年的棄嬰在寺廟中生活,棄嬰如何當年的他一樣,把石頭塞入青蛙和蛇的身體里,像當年的他一樣笑得那麼開心……

看點:《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大師金德基的又一部代表影片,以寺廟為背景,將人生中應該經歷的痛苦、煩惱、解脫、愛與恨等都融入其中,是一部深刻復雜的影片。
影片名為《春夏秋冬又一春》,將故事的情節也定格在不同的季節里,發生在春天裡的罪惡和救贖,夏天裡的慾望與放縱,秋天中蘊含的愛與恨,冬季里的哲學與反思,再到春的延續,生生不息。在這部表現人生思考與意義的影片里,具有濃郁的佛學色彩,導演將人生凝結為宇宙的四季,生生不息,循環不息,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
影片主要表現了一個人的人生歷程,小和尚的童年、少年、青年與中年,走後步入老年,這個僧人的人生軌跡與經歷,在金德基的細膩的筆觸中娓娓道來,充滿安靜、祥和與寧靜,客觀真實,如同一幕幕美好的畫卷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自己去思考,去琢磨,去理解與揣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金德基的電影作品一向以灰暗的基調與黑暗的社會現象為表現對象,這如他自己所言:「我的電影,滲透了黑暗的人生經歷和對世界的憎惡,同時又是對世界慢慢理解的過程。」同樣,本片與金德基以往作品的風格一脈相承,所不同的是整部影片都滲透著對佛的認可與肯定,影片處處體現了「人性本惡」的事實與只有佛才能洗脫與拯救靈魂,同時也體現了佛學的思想——輪回。從開始中小和尚所製造的罪惡,到最後他為此進行的救贖與罪惡的結束,處處體現了輪回與救贖的主題。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進行救贖,人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受苦贖罪,同時影片也暗示了小和尚的將來也會和老和尚一樣,這正是佛學的思想。

『玖』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影評!

春夏秋冬象徵著人生的四個階段,金基德把影片切割成四塊獨立的章節。因為故事囊括了人的一生,時空的距離感

顯然增加了情節的跳躍性。但四個故事並非獨立互不相干,雖然彼此所處的時空相隔千里卻環環相扣。四個人生不同時期的輝煌片段,在金基德巧妙的取捨和銜接下依然保持著線性故事的流暢。

春的誕生

春天的故事孕育了一個生命的火種,金基德從主人公的童年經歷娓娓而談,儼然他把《漂流欲室》中的「水上賓館」演變成本片的「水上寺廟」:一個遠離喧囂都市環山繞水的小寺廟,一個不諳世道的小和尚,沒有背景和親人,有的只是對佛的膜拜和樸素的生活。但是如此純真朴實的小僧人,依然滋生了靈魂深處的罪惡。

無邪的小僧人把石頭纏繞在魚、青蛙、蛇的頭頸,把石頭塞入動物的口腔,看著它們掙扎喘息而手舞足蹈。諷刺的是,殺生竟然來自小僧人的天真童趣。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一個人類性本惡的不爭事實。金基德以近乎殘酷的冷漠姿態注視著小僧人的成長歲月。

背後的老僧人也注視著小僧人施虐的一切,但是並沒有給以制止和解救,他給予小僧人的救贖,是對其靈魂的洗滌和懲罰。按照佛學的邏輯,破殺戒的小僧人註定將承受自己親手釀造的惡果。

夏的禁果

夏天是慾望放縱的時節,轉眼間小僧人已長大成人,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幕幕性的招手。金基德把鏡頭對准了大自然:山路邊蛇的交媾預示了小僧人的性成熟和沖動(此處也是向今村昌平的《酋山節考》致敬)。情竇初開的小僧人幽會少女偷嘗禁果,破了佛教中的淫戒。他給少女獻殷勤,甚至搬來「佛像石凳」給少女坐,是其心中神佛地位的瓦解。也體現出佛法在人的七情六慾面前敗北的過程。

面對小僧人的犯戒,此次老僧人給予的教誨,依然不是阻撓和勸解。看破紅塵的他給了小僧人選擇人生的權力,並如同先知般的一語道出了未來:「淫念喚醒了佔有欲,而佔有慾望必將惹來殺機。」他明白此時的小僧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歸依佛門,同時也為自己和小僧人的下文埋下了伏筆。
秋的殺機

十年後秋高氣爽的某日,就如同老僧人預言的那番,已經步入中年的小僧人帶罪潛逃。十年前還俗的他跌入了世俗的險境,揮之不去的是世間的煩惱和情感的糾紛,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因愛生恨、恨起殺意,妻子的不忠釀成了他的彌天大罪。這個殺妻的故事似乎又回到了金基德三年前的《漂流欲室》。

金基德眼中的愛情,無不以悲劇收場,他對愛情的控訴,總是藉助於慾望和暴力的原始發泄。面對愛的背叛,男人的瞳孔中冒著復仇和嫉妒的火焰;面對瘋狂的世界,他只能採取更加瘋狂的態度。他試圖選擇死亡來逃避現實,無休止的施虐與自虐,如瘟疫般的從《漂流欲室》中傳染到本片。

冬的反思

冰天雪地的一個早上,服刑期滿的「小僧人」再度回到已成廢墟的寺廟,不過此時「小僧人」已經變成了「老僧人」。昔日的私慾不再,頭發斑白的他能做的僅是在孤寂中度過餘生,走著當年師傅走過的安詳末路。他背拖石軲轆送佛像到山頂,是對其童年殺生的償還,也是為它們超度。蒙面女人在寺廟棄嬰,預示了下一個小僧人的成長故事。又一個春暖花開,新的小僧人同樣重復著老僧人當年的生活軌跡,生命的循環在自然界繼續。

影片主旨

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鏡頭後的金基德寧靜而又形象地述說著生活的流逝。他始終保持著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輸給觀眾空洞的理論,而是依仗物化的鏡頭和佛學的概念,抽取出人與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與動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隱性描繪。他對主人公生命過程的展示,有意地掐頭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嬰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門的謎底。主人公還俗時老僧對徒弟命運的先知和點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著相仿的人生經歷。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脫的自焚死去,也將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終命運。

三個人的生活共同來搭建一段完整的人生軌跡,不僅有對靈魂交接的喻意,更足以說明人類生活的大同小異。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僅存的溫馨希望之處,是金基德對佛的肯定。抵消人類罪惡凈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體現:殺妻後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並帶有暴力和自虐傾向。而師傅給予他「雕刻般若心經」的療法,儼然把他由魔鬼變成了聖徒。晚年後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眾生,走上了真正意義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諳世事刻苦修行,是其靈魂上的覺悟,也是對其所做錯事的懺悔。

片尾棄嬰後的母親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對惡人的懲罰。顯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體現出儒家善惡有報的思想。

繼楊德洛維斯基和今村昌平之後,金基德是世界上第三個喜歡在人類和動物身上尋找共性的導演。本片和他的其它作品一樣,動物依然出現在影片中的每個角落。金基德營造出一幅動物與人相共存的寧靜和諧畫面:春天寺廟里跑著歡快的小狗,夏天換成了大公雞,老僧借公雞之力把湖中央的木船拖於岸邊。秋天他背著小貓並用貓的尾巴寫字,冬天老僧自己化成了一條蛇。而小僧人與少女的愛情邂逅,魚和蟈蟈是重要的調情功臣。

『拾』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講是什麼

  1. 金基德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這種聰明絕對不是指他天生多麼多麼的對鏡頭敏感或者直接說他生而就是做導演的料。我指的是他更深層次的,他對人與人關系的思考上的,或許還有對社會與人性的沖突。乃至自己對更深層次的宗教以至於上升到哲學方面的思考上來。

  2. 我對他最迷戀的一部戲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其實吸引我的還是他思想中對「輪回」的認識而具體的表現出來。

  3. 故事是直接展開的,老和尚與小和尚相依為命的生活在一片世外桃源中,看得出來,老和尚也是曾經有故事的人。但從未提及過發生了什麼能讓他六根清凈的獨居世俗之外。小和尚卻是小,無憂無慮。與師傅服侍佛祖於孤燈之下。倒也是樂的快活。師傅不是多話的人,只是時常看著小和尚,默默不語。臉上盡是一片惋惜。直到又一次,小和尚獨自玩耍的時候。給魚、蛇、青蛙各自綁了一塊石頭,樂呵呵的看著他們拖著一塊累贅蹣跚前行。臉上一副天真的笑臉。老和尚看見之後重重責罰了小和尚。但是為時已晚了。蛇與青蛙都已經被石頭拖的累死了。小和尚拿著青蛙與蛇的屍體只是一個勁的哭。老和尚嘆了口氣,說道「你給他們綁的石頭,未嘗也不是你自己心靈的石頭」。故事就在這句禪機中埋下了伏筆。

  4. 日子看著一天天平平淡淡的接著度過了。小和尚長大,老和尚更老。但是平靜總會被打破,該來的總會來。一位進廟還願的都市女子最終吸引了小和尚,很輕而易舉的他們發生了關系。一切對於都市女子來說或許只是人生中一次旅途的邂逅。但是對於小和尚來說,確實打開了另一個天地。從此他也不甘於寂寞了。想要從此逃離出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明鏡台既然染了塵埃,就不再如以往般清澈透亮。終於有一天他走了出去,與其說是走更不如說是逃,逃離這個「世外桃源」。老和尚什麼都知道,卻只做不知道,不聞不問。只是嘆息一聲。也許一切的一切,早都有了預兆。報是終究要是還的。只是老和尚在佛前的時間更多了,彷彿除了佛,世間再無一切了。

  5. 小和尚最終還是回來了,彼時的他已經不再是一名和尚,他殺了那位當初與他海誓山盟的女人。他覺得世間再大卻彷彿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他回來了。老和尚什麼也沒說,望著小和尚,就像當初看著他用石頭綁在那些小動物身上。一切其實都是報應,心靈的石頭最終也拖垮了小和尚。

  6. 於是,一切彷彿都順理成章的。入獄,又出獄。彼時小和尚已過不惑之年。再次回到早已空置多年的廟里。老和尚早已坐化多年。他突然明白了老和尚當年的苦衷,老和尚對著佛祖默默誦經時候那種悲愴。於是,他彷彿化為了當年的老和尚。

  7. 一切都彷彿輪回,深冬,一位女子將自己的孩子送來了廟里,什麼也沒說,老和尚接受了。他彷彿就一直在等這個孩子一樣。

  8. 故事最後的時候,小和尚獨自玩耍,將一塊小石頭塞進了魚、蛇、青蛙的嘴裡,笑嘻嘻的看著他們在艱難的跑開了。臉上露出了純真的笑容。而他的身後,老和尚默默的看著他做完了這一切,什麼也沒有說。思緒或已回到以前。

  9. 佛教中有輪回的說法,所謂種業因得業果。金基德在本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輪回的哲學,在本片最為顯著。而在《收件人不詳》中也有略微的穿插其中。但也只是一掃而過,《收件人不詳》更著重講的是關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矛盾。這里不表,而在《悲夢》之中,金基德彷彿將自己的宗教哲學一股腦的甩了出來,內容漸漸的有些失控了,短短的一百分鍾內要組織好講完即使金基德也覺得力不從心了。越來越有點「形而上學」。不過其中很多元素是我很喜歡的,不過這部電影真的沒懂,看到了一些小細節,覺得很有意思。整個故事卻沉悶而乏味。

  10. 金基德之於韓國,我認為是拔尖的一撥導演之一了。他對人性的思考,深刻嚴肅而發人深省。不止適用於韓國,在吾等國民身上也能發現那種病態,方能防範於未然。

  11. 拓展資料

    金基德

    編輯

    1960年12月20日

    慶尚北道奉化郡

    韓國

    金基德(Ki-k Kim),1960年12月20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韓國導演,編劇。

    1993年,憑借劇本《畫家與死囚》獲得劇作教育協會最佳劇本獎。1994年,憑借劇本《二次曝光》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1995年,憑借劇本《非法穿越》再次獲得韓國電影委員會最佳劇本獎 。1996年,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鱷魚藏屍日記》 。2000年,推出實驗作品《真相》,並組建自己的電影公司 。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04年2月,憑借《撒瑪利亞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電影節 。9月,憑借愛情片《空房間》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12年,憑借執導的第18部影片《聖殤》獲得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2013年6月,憑借執導的驚悚片《莫比烏斯》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 。2014年,憑借執導的驚悚犯罪片《一對一》獲得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

    2015年3月,受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邀請擔任「天壇獎」評委 。

    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網》在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

閱讀全文

與韓國電影什麼又一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好看1電影上映的電影 瀏覽:338
最好看的一部經典科幻動作電影 瀏覽:926
電影天堂迅雷下載怎麼不能看了 瀏覽:829
球幕電影怎麼放映的 瀏覽:272
電影7個人應該怎麼買票 瀏覽:961
奇趣角最新的電影好看的美劇 瀏覽:448
崔健電影插曲有多少 瀏覽:470
好看的近期最新同志電影 瀏覽:412
蜥蜴人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106
龍貓電影國語版免費版 瀏覽:147
在電影院如何買爆米花 瀏覽:746
露骨好看的電影 瀏覽:735
何浩文還演了什麼電影 瀏覽:512
看英語電影什麼軟體可以機翻 瀏覽:140
最好看的飛牌電影 瀏覽:919
比較好看音樂的電影排行榜 瀏覽:58
微電影目前的時長為多少分鍾 瀏覽:725
童年電影陰影有哪些 瀏覽:98
電影明星用英語怎麼寫 瀏覽:302
美國電影深海重生免費觀看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