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五十萬軍隊兵臨城下是什麼電影

五十萬軍隊兵臨城下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3-17 20:11:41

⑴ 兵臨城下是哪個國家拍攝的電影

這個電影參與拍攝的國家很多,以美國的派拉蒙為主
參考網路 兵臨城下 的製作發行單元
http://ke..com/link?url=kKW1GwP_CDjTQ0qRYFz_z8N3O1ZDtfjMXJTa4DowzlTu-lSzwNHVOt3jFn

⑵ 兵臨城下是二戰電影 是哪個國家哪一年拍攝的

美國01年的戰爭片,反應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王牌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的真實歷史事跡

⑶ 兵臨城下電影劇情介紹

巨大林格勒戰爭中,瓦西里是一個威震軍隊的狙擊兵。他的好槍法彈無虛發,令對手望而生畏。

為了更好地激發鬥志,樹立榜樣,瓦西里的隊友——蘇聯文宣部軍人丹尼洛夫在報刊上很多發表瓦西里的英雄人物事跡,令瓦西里的品牌形象更加高大。

殊不知,坦妮婭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與此同時痴迷上這一英姿颯爽女軍。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幅嫉妒。

另一方面,二戰德軍派遣了她們的阻擊手德尼,讓同時狙擊兵的他對抗瓦西里。在戰火紛飛的競技場上,瓦西里和德尼開始了互斗的對決。

《兵臨城下》是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環球影業等聯合出品,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等出演的戰爭影片。

⑷ 電影《兵臨城下》里,德國上校換了一下戴在脖子上的勛章

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只頒發給戰功卓著的軍人,是德國軍人的榮耀,只有正式場合才會佩戴。佩戴這個勛章上戰場代表決戰到底至死方休的意思。

⑸ 兵臨城下電影背景

兵臨城下
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紀實小說,故事發生在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主要圍繞兩位神槍手:一個是蘇聯牧羊人,還有一位是德國將領之間的決斗展開。
小說與電影創作,均來源於真實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瘋狂進攻蘇聯。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人輕而易舉摧毀蘇聯人的抵抗,最終在頑強不屈的蘇聯紅軍和惡劣的天氣以及供給線問題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而逆轉了整個戰爭的局勢。

⑹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是真實的故事改編的嗎

電影《兵臨城下》是根據《war of the rats》,《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Enemy at the Gates》三本書改變的。其中前2本為半史實小說,《Enemy at the Gates》是由Willian Craig 所寫的歷史文獻,站在比較中立的立場,詳細記載了從藍色計劃到德國第6集團軍投降的全過程。電影《兵臨城下》中許多人物都是真是歷史人物,現摘錄部分人物的命運如下: Lt. Vassili Zaitsev (電影中主腳)在斯大林革勒共射殺242名德軍。11月23日在一次行動中被地雷炸傷,暫時失明。1985榮獲蘇聯英雄,後定居在基輔,並當上了一所工程學校校長。 Sgt. Tania Chernova (和Vassili做愛的女狙擊手)和電影中不同,Tania 是金發美女,(照片上稍胖)不是猶太人,也從來沒有上過什麼莫斯科大學。41年爺爺奶奶在明斯克被德軍殺害後參加了游擊隊,42年9月加入正規部隊到達斯大林革勒。在她的自述中曾和Vassili數次做愛,其中一次在行動中的伏擊點。和Vassili分開後一直在苦苦尋找她的戀人,直到1969年得知Vassili已經康復並和另外一個女人結婚。 Poitical Commissar Kuzma Gurov( Vassili的情敵)被子彈打中胸部受傷,後為碦山地區第一書記。書上有其照片,長得極其猥瑣,不可能成為Vassili的情敵。 Poitical Commissar Nikita Khrushchev(就是赫魯曉夫,電影中矮胖的那位)最後爬到了權利的最高峰。1964年承認在斯大林革勒大量德國俘虜被槍殺。 Field Marshal Erich von Manstein (曼斯坦因,頓河集團的指揮官)戰後成功地逃脫了對其戰爭罪行的懲罰(主要指縱容屠殺猶太人和44年在第耶伯河地區的焦土政策)。後來大量寫回憶錄,指責鮑盧斯沒有在11月帶領第6集團軍突出包圍圈。但實際上曼斯坦因從來沒有把突圍行動必須的行動方號-Thunderclap給鮑盧斯。 Field Marshal Friedrich von Paulus(鮑盧斯,第6集團軍指揮官)被俘虜後與蘇聯合作,在反納粹聯盟上簽了字。由於此舉,其妻子被蓋世太保抓走,投入集中營,死於1949年。 1952年鮑盧斯回到德國,靠微薄的年金生活,每天的生活是寫信給各個二戰研究所,為自己在斯大林革勒的表現辯護。1957年病逝,在他生活的最後幾年,大力宣揚共產主義,認為共產主義是戰後歐洲的唯一希望

⑺ 為什麼兵臨城下這部電影很扯,還有這么多人相信

這部電影確實有些過度藝術化了,特別是瓦西里跟德軍狙擊手面對面對決一段。我曾在蘇軍的一本狙擊教材里看到過這一段,當時瓦西裡面朝西背東,時間是上午十點多,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太陽升起來沒多久,陽光斜斜的從瓦西里背後照來,瓦西里卧倒在狙擊陣位通過瞄準鏡觀察敵情,突然他的狙擊鏡中一絲亮光一閃而過,經過觀察發現亮光最有可能來自一塊斜搭在一堵斷牆的鋼板下邊,鋼板的左前方是一匹馬的屍體,不遠處還有一具蘇軍軍官的遺體。瓦西里判斷鋼板下邊是一名德軍狙擊手,亮光來自狙擊步槍上瞄準鏡的反光,由於鋼板下邊光線暗淡,無法清楚發現目標,於是他把槍口瞄準鋼板下方,靜靜地等待。大約半小時後,瓦西里的瞄準鏡再次捕捉到那絲光亮,果斷扣動扳機。狙擊手每次開槍都必須遞交書面報告,瓦西里的這次射擊的報告是「疑似擊殺」。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後,蘇軍打掃戰場,在一塊鋼板下發現了一具德軍狙擊手的屍體,手裡握著的狙擊步槍的瞄準鏡被擊碎,眉心中彈一槍斃命。蘇軍通過調閱活動在這個地區的狙擊手射擊報告,確定這個戰果屬於瓦西里。

⑻ 《兵臨城下》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也敘述一段壯美的愛情故事。

LZ的意思是美國身為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拍一部為當時身為社會主義的敵對國家—蘇聯的作宣傳!(這點的確很讓人費解,他們難道忘記了當時的「冷戰」時期了?) 《兵臨城下》講述的是以二戰中納粹德國和蘇聯的戰斗為背景。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和納粹德國。二戰中代表著邪惡的法西斯國家—德國、義大利、日本為了擺脫1929~1933年的華爾街金融危機,不惜將災害降臨於無辜的人們。二戰的結果是代表著正義的蘇聯、美國等國家的勝利而告終! 其實這部電影在為蘇聯作宣傳,其實也間接表揚著美國! 當然也不能排除「歷史崇拜者」對歷史的尊敬之作,對英雄的崇拜之作。

⑼ 兵臨城下這部電影的疑惑

兵臨城下 是根據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紀實小說改編,瓦西利也是確有其人,按照當時蘇聯的宣傳,瓦西利在二戰中一共斃敵400餘名,他繳獲德軍狙擊手的步槍瞄準鏡至今還在俄國的軍事博物館里展出。
這電影是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背景的。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干線伏爾加河的重要
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軍在圍攻列寧格勒不久,又於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萬的兵力進攻斯大
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佔斯大林格勒的計劃。
希特勒的陰謀再次破產了。蘇聯軍民在斯大林的號召下,誓死抗敵,人人都投身到反擊
德國法西斯的斗爭中去。
德軍集中了40個師的精銳部隊,每天出動上千架次飛機,把100多萬顆炸彈投向這
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築幾乎全被炸毀。
9月13日,德軍17萬人,500輛坦克向保衛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第62集團軍發起
猛攻。德軍在幾個地段突破蘇軍防線,進入市區陣地。
在這危急的時刻,蘇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蘇聯人民也團結起來,人人手執武器在廢墟
中同沖擊市區的德軍展開搏鬥,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沖上去。一場最為殘酷、最為激烈的
市區爭奪戰開始了。
為了打敗法西斯,俄羅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犧牲,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
神贊歌。
9月14日,爭奪市中心的激戰達到了白熱化的城市。德軍從早到晚沖鋒不止,他們死
傷殘重。據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團軍戰士,抱著與城共存亡的決心和德軍浴血戰斗。
為了爭奪火車站,德蘇雙方爭奪激烈,一周內火車站13次易手。
為了爭奪被德軍佔領的馬耶夫崗高地,近衛軍猛撲高地東北面的陡峭斜坡,沖入戰壕與
德軍展開了白刃搏鬥,終於把高地奪回。
守衛「巴甫洛夫大樓」的激戰持續了58個晝夜,敵人用火炮、迫擊炮進行射擊,還派
飛機向樓房轟炸,樓房雖被炸得面目全非,卻始終未被摧毀,蘇軍堅守樓房,給敵人一次又
一次的還擊。
一名護士為了掩護傷員,端起機槍消滅了30多個德軍,自己身負重傷,仍堅持到自己
的部隊趕到。
有7.5萬名姑娘,成為高射炮手、無線電兵、衛生員和護士,她們把自己的青春奉獻
給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全城的人民和蘇軍密切配合,共同奮戰。拖拉機廠的工人們一
邊反擊敵人,一邊在彈片橫飛的車間里堅持生產。在激戰的九月份里,他們生產了1200
輛坦克和150輛牽引車……在參戰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戰士,到處都是戰場,
希特勒的軍隊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久戰不勝。希特勒原想速戰速決,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頑強反擊,使德軍陷入困境。從9月13日到26日,德軍每天幾乎傷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佔領全城。德軍的士氣一天天低落下去,一個德國士兵在家信中哀嘆:
「我們不久就可以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們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卻同時
又像月亮那樣遙遠。」
嚴寒的冬季終於來到了,毫無過冬准備的德國士兵陷入飢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凍死,
德國的戰鬥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戰爭的形勢逐漸開始變化。
11月19日,蘇聯紅軍終於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斯大林發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蘇軍把33萬德軍困在了包圍圈中。德軍彈盡糧絕,他們處在死亡的恐
懼之中。德軍司令鮑羅斯在筆記中寫道:
「士氣低落了,解圍的希望破滅了。越來越疲憊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為自
己尋找避難所,越來越經常聽到關於反抗已毫無意義的抱怨聲。」
鮑羅斯向希特勒發出沖圍撤退的請求。
剛從阿爾卑斯山賞雪歸來的希特勒發來一份急電:不許投降,第六軍團必須死守陣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槍一彈。鮑羅斯陷入萬分絕望的情緒中,垂頭喪氣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軍床上,向希特勒發出最後一份急電:「部隊將於24小時內最後崩潰。」
萬般無奈的希特勒急忙發出一份電令,升鮑羅斯為陸軍元帥,其餘117名軍官也各升
一級。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強德軍將士「光榮殉職」的決心。
接到電令的鮑羅斯徹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2月2日,堅持了六個月的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終於結束了。9萬1千多德國官兵,其中
包括鮑羅斯在內的24名高級將領,穿著單薄的衣衫,抓緊裹在身上滿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攝氏度的嚴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亞戰俘營。
斯大林格勒大戰給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擊,德軍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反攻了,他
們一步步後退,開始走下坡路。蘇聯紅軍則開始大反攻,陸續收復了失地,並攻入德國本土。
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從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也堅定了徹底
打敗德國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戰的勝利,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轉折。
斯大林格勒之戰的殘酷性在世界戰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戰後英國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如此評述德軍對斯大林格勒的狂轟濫炸:「這是一次純粹的恐怖襲擊,其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屠殺平民,摧毀蘇軍士氣,散布恐慌氣氛。」一名德軍軍官在日記里寫道:「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殺人爐灶……這里的街道不再是用米來計算,而是用屍體來計算。」蘇軍指揮官崔可夫回憶說:「我們的部隊在這里經受了從殘酷到頑強程度來說都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惡戰。」
德軍在會戰中傷亡約150萬人,占其在蘇德戰場作戰總兵力的1/4。

閱讀全文

與五十萬軍隊兵臨城下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載的電影是粵語怎麼換成國語 瀏覽:637
1930年電影有什麼變化 瀏覽:655
緋紅女巫拍過哪些電影 瀏覽:38
2018近期上映電影哪個好看 瀏覽:903
電影替代者2結局是什麼意思 瀏覽:393
你今晚想看什麼類型的電影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37
有關貪污的電影好看 瀏覽:447
手機免費看2021電影 瀏覽:727
外國好看的大尺度電影排行榜 瀏覽:839
有哪些家庭喜劇的電影 瀏覽:635
瀧澤蘿拉的好看電影 瀏覽:785
地獄神探電影免費觀看完整 瀏覽:293
好看尺度大不暴力電影 瀏覽:77
騰訊好看電影大全2015年 瀏覽:894
內存卡2gb能存多少電影 瀏覽:321
刺客聯盟1電影免費 瀏覽:723
王寶強一楠是什麼電影 瀏覽:686
免費福利電影播放k1 瀏覽:105
好看勵志電影推薦幾部2019 瀏覽:385
電影票票價一般多少錢一張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