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西有什麼民俗文化豐富的旅遊景區
1、河池劉三姐故里(壯族歌圩) 4A景區
河池劉三姐故里是劉三姐的故鄉,廣西山歌的發源地,在這里能夠體會到原滋原味的壯族山歌,是廣西著名的民俗旅遊勝地。景區包括龍江河、下梘河、劉三姐故居(流河寨)、壯古佬等景點,,尤其是流河寨中保留有劉三姐故居、阿牛哥家、王媒婆家及劉三姐歌台,寨門有壯妹山歌迎賓,寨中有實景演出、民俗表演等,還有對山歌、聽彩調、背新娘、看螞拐舞、板鞋舞、竹桿舞、吃民族餐等壯族風情活動,這里是天下民歌最眷戀的地方,是山歌的海洋,是世界最具民俗特色旅遊目的地之一,已成為「廣西民族風情旅遊」重要的精品線路之一。每年農歷三月三,吸引了很多遊客到劉三姐故里趕最美歌圩,每年景區都會舉辦相關三月三趕歌圩活動,有山歌傳唱、三姐尋根、民俗表演等活動。【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
2、程陽侗族八寨(侗族民俗風情) 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程陽八寨是三江侗寨中規模最大千戶侗寨,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彩多姿,因獨特的風雨橋、鼓樓、吊腳木樓及濃郁的民風民俗聞名遐邇,這里完好地保存著侗族的木樓建築、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古老傳統。程陽八寨節日盛多,有「百節之鄉」美譽,每逢節日,村村沸騰、寨寨歡歌、處處一片喜氣洋洋氣象,是廣西著名民俗旅遊目的地。這里有著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偷個新娘過春節、古老迎賓習俗攔路迎賓、集體婚禮喜酒宴、新娘挑水、鬧新娘油茶等,還有侗族大歌、蘆笙踩堂、紡紗技藝表演、蘆笙狂歡等侗族風情表演。尤其是每年冬至前後,農歷十月初一至十一月中旬的侗族人吃冬祭祖節日,俗稱「侗年」,有殺紅豬、抬紅豬、挑酸魚、挑酸鴨及侗族表演。還有農歷四月初八至八月十五侗族月地瓦節...【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3、龍脊梯田(曬衣節/壯瑤族民俗風情) 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我心明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龍脊梯田風景名勝區是一個以梯田稻作農耕文化為主體,集自然景觀與少數民族人文景觀相結合的風景名勝區,說到龍脊梯田人們便會聯想到龍脊梯田春耕、金秋,壯族、瑤族、吊腳樓,一幅氣勢磅礴的梯田美景和原始古樸民族風情就展現在你眼前。龍脊梯田也是廣西體驗民俗風情的好地方,民俗旅遊景點主要集中在平安古壯寨和金坑紅瑤壯寨,尤其是平安壯寨保留著別致的壯族服飾和古樸的生活習俗。龍脊梯田民俗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農歷六月六的曬衣節、5月初開耕節、金秋旅遊文化節,以及中秋、端午、春節等,尤其是農歷六月六的曬衣節,是龍脊紅瑤除春節外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還有中秋節的梯田火把夜景,及大型原生態歌舞晚會。Maigoo小編建議來龍脊梯田欣賞壯瑤族民俗風情和民族歌舞表演。【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
4、伊嶺岩(壯鄉民族民俗風情) 4A景區
伊嶺岩洞素有「地下宮殿」之美稱,以其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和壯族民族風情聞名於世,洞內石筍、石柱、石幔、石花惟妙惟肖,洞外的壯族風情文化長廊展現了壯鄉的風土人情,民族氣息濃郁,也是廣西著名的民俗旅遊勝地。進入伊嶺岩景區,有壯族風情民俗展示,迎賓鎖吶、對山歌、風味小吃、跳竹桿、喝米酒、敬財神等民俗,悅耳的嗩吶、動聽的山歌、神秘的圖騰、奔放的舞蹈、或是色彩斑斕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清香甘醇的壯家米酒,以及壯鄉人如火一般的熱情讓您感覺走進了桃源仙境。除了觀賞令人嘆為觀止的岩溶風光,還可以體驗壯鄉民族風情,獨具特色的壯文化大觀園竹竿噠噠、山歌裊裊,猴子嬉戲,美不勝收。體驗伊嶺岩壯鄉民族民俗風情最佳節日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歌圩節。【 詳細>>】
地址:廣西壯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伊嶺村
5、百色田州古城(布洛陀民俗) 4A景區
田州古城是以古建築為平台、壯族文化為「靈魂」,集商業、居住和民俗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項目,建有民族建築特色的田州古城大牌、古城迎賓廣場、養生廣場、婭王閣、布洛陀廣場,還有銅鼓、舞獅、綉球、壯錦、壯鄉夜宴、月亮女等民俗文化展示和精彩的節目表演,為百色及廣西體驗壯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的目的地。每年農歷三月初七至初九,田州古城都會舉辦「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遊節」,可以觀看具有民俗特色的舞獅舞龍表演、壯族非物質文化展演、壯族山歌斗歌會、壯鄉夜宴、月亮河音樂會、放河燈祈福等民俗活動。每年春節期間,踏入田州古城可以欣賞到婭王巡遊、開財門、龍獅腰鼓表演、抓頭鴨等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
6、融水雨卜苗寨(苗族民俗風情) 3A景區
雨卜苗寨是廣西原生態的自然苗家村寨,至今保留了許多苗族特色的民族風情,這里有千畝原始森林,漫山遍野連綿起伏的雲海,自然風光奇麗,旅遊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有苗族多姿多彩的蘆笙踩堂舞、芒哥舞、拉鼓舞、敬酒舞和斗馬賽馬、斗鳥、抬腳求愛、苗族婚俗等習俗,是廣西著名的民俗旅遊勝地。在這里不僅有賞心悅目的風景,也可以觀賞到原生態的苗族風情歌舞表演,體驗苗族篝火燒烤、打油茶、坐妹、對歌賓主等聯歡活動。每年苗族傳統節日,如蘆笙節、坡會、春社、新禾節等都有斗馬活動。融水則被稱為「百節之鄉」、「中國蘆笙、斗馬文化之鄉」,也是廣西民俗旅遊熱門目的地,MAIgoo小編推薦體驗融水苗族瑤族等民俗風情的景點還有田頭苗寨、田塘瑤寨景區。【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香粉鄉
7、三江大侗寨 4A景區
三江大侗寨臨河沿溪一帶,會有許多極富民族特色的民舍木樓,這就是保留完整的侗鄉民居,它們帶有濃郁的傳統民間文化和神秘色彩,令人嚮往。在這里可以體驗侗寨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活動和蘆笙、侗族大歌、多耶等民族風情表演,是廣西著名的民俗旅遊勝地。尤其是三月三,是侗族傳統的節日,每年三江大侗寨都會舉辦「三月三花炮節」,歡慶節日。大侗寨景區的中國侗城,又稱「侗鄉鳥巢」,是全國集侗族傳統鬥牛、歌舞表演、民俗展示、餐飲、娛樂於一體的大型侗族木構建築綜合場館,侗族特色標志性建築之一,是體驗侗族民俗風情最佳地點。【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
8、南丹歌婭思谷(白褲瑤民俗風情) 4A景區
歌婭思谷全稱為「歌婭思谷·中國白褲瑤民俗風情園」,是南丹白褲瑤民俗文化核心景點,是廣西民族風情旅遊的示範點,也是廣西民俗旅遊勝地。南丹白褲瑤至今仍遺留著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的社會文化,民風民俗原始神秘。景區圍繞白褲瑤族婚俗、葬禮、服飾、宗教、飲食、陀螺、銅鼓、勤澤格拉等多種兼具濃郁民族特色文化來建設,建有南丹白褲瑤民族工藝傳承展示區、王尚白褲瑤—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體驗區、千戶瑤寨生態移民區,還有洞天古韻--白褲瑤民族文化展演基地,在這里可以欣賞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數民族特色的白褲瑤族織綉,以及各種白褲瑤風情體驗活動,如白褲瑤民俗風情服裝展示、白褲瑤原生態表演、朵努壁祈福、打糍粑等習俗。【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里湖瑤族鄉
9、欽州三娘灣(漁家民俗風情/開海節) 4A景區
三娘灣是以碧海、沙灘、奇石、綠林、漁船、漁村風情、海潮、中華白海豚而著稱的濱海度假旅遊景區,尤其是三娘灣的漁家民俗風情,來這里體驗廣西北部灣漁家民俗風情。臨海而居有千年歷史的三娘灣漁村,在漫長的海上漁業生活中,衣、食、住、行及節慶、婚俗、勞作等,形成了獨特而淳樸的漁村風情和豐富多彩的漁家生活。每年的8月中下旬,欽州三娘灣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欽州開海節」活動,有祭海、觀豚、趕海、吃海鮮等活動,祭海,是千年漁文化的一種古老習俗,可以感受祭海民俗和體驗漁家生活。在這里除了體驗漁家風情,觀賞到精彩的海歌表演外,還可以踏礁石、吹海風、看海豚、撬蚝蠣、看紅樹林,品海鮮。【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犀牛腳鎮
10、黃姚古鎮(古鎮民俗) 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我心明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黃姚古鎮有著近千年歷史,為廣西四大古鎮之一,古鎮內300多間明清宅院,青磚黛瓦,飛檐畫棟,嶺南風格極其濃郁。黃姚古鎮民俗頗多,如農歷大年初二游魚龍慶豐年,三月初三搶花炮求好運,七月初七取仙水迎吉祥,七月十四放柚子燈祭河神等,古鎮每逢傳統節假日都會舉辦各種吸引遊客的節日活動,如春節的魚龍燈會、三月三的「歌節」,九月里會有「柚子節」、9至11月的燈籠文化節等,尤其是春節期間,每年的大年初二,當地的居民便自覺地會聚在一起,參與舞龍舞獅以及表演光對陣,五花陣,提燈等眾多的傳統活動中,其目的便是共同祈福新春,慶賀新年。除了去黃姚古鎮體驗民俗外,MaiGoo小編推薦廣西其他體驗古鎮民俗的地方還有大圩古鎮、揚美古鎮、懷遠古鎮、中渡古鎮、賓陽古鎮等...【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黃姚鎮
11、廣西民族博物館(民俗博物館) 國家級博物館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給生活一把琴"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廣西民族博物館是以廣西民族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傳統文化為主,以模型、實物、照片、場景等方式再現廣西各族人民的生活、勞動、婚嫁等民俗風情,常識展覽有《五彩八桂——廣西民族文化陳列》,介紹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居住與環境、生產生活方式、染織與服飾、民間工藝、節日、人生禮儀、歌舞戲劇、宗教信仰等,是廣西體驗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歌圩節,廣西民族博物館作為「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主會場舉辦地,屆時將有迎賓鼓號、紅傘傳情、蘆笙踩堂、三姐迎客、壯鄉歌圩、銅鼓祈福、民族歌舞、舌尖記憶、綉球情緣、指尖技藝等民俗表演活動,來這里體驗傳統習俗也是不錯選擇。【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青環路11號
12、劉三姐大觀園 4A景區
桂林劉三姐大觀園是劉三姐文化精華為主題,展示劉三姐文化及廣西四大少數民族精化為主的風情旅遊示範點,2012年被評為廣西首批民旅風情旅遊示範點,是廣西民俗旅遊勝地之一。在這里,您能零距離領略和體驗少數民族的精髓,可親身體驗廣西壯、侗、苗、瑤的民俗風情生活情趣。園內亭台樓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態樂園之最百鳥園,有電影《劉三姐》的壯樓、莫府,還有入園、劇場演藝、夢幻歌圩、侗家歌台、經典畫廊、篝火晚會等好玩的特色節目等。景區民族風情濃郁、經典旅遊項目眾多,每年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客。Maigoo旅遊小編建議每年的三月三歌圩節去最佳,可以體驗壯族山歌的韻味。【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秀峰區桃花江路1號
13、北海大江埠民俗風情村(海上漁家風情) 3A景區
北海大江埠民俗風情村是集中了多個少數民族的建築、民俗風情與民間藝術,融觀賞性、刺激性和教育性於一體的綜合娛樂游覽場所,既有展示北海蛋家人富足的海上生活及其獨特的男婚女嫁習俗;又展示了多民族的民俗、民風、民情,有彝族人的「火把舞」、「舔火碳」、「抹黑臉」,布朗族的「黑牙美」、「大耳洞」,怒族人的「圍獵」、「樹屋」等。北海大江埠主要觀賞和參與性的民俗節目有飛獵表演、畫臉、草帽舞、抹黑臉、大耳洞、黑牙美、食土、嚼樹皮、彈山弦、釵魚、祈福舞、套山豬、吃生肉、喝生血、舔火碳、踩竹釘、木鼓舞、甩發舞、鏢牛舞以及火把焚身舞,這些神秘而又奇特的稀有民族生存和生活方式,將帶給你強烈的視覺刺激和心靈震撼。每年舉辦的「海洋文化節」、「火把節」吸引了大量游...【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銀海區銀灘鎮大江村境內
14、古砦民俗風情旅遊區(仫佬族風情) 3A景區
柳城古砦仫佬族鄉民俗風情旅遊區位於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有著悠久濃厚的古樸民族風情和革命光榮傳統,有海山遺址、柳州迄今為止發現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民居-灘頭圍村古民居、華南最大最美的紅楓林、覃村石拱橋、新維生態林、夾人山、涼傘山等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豐富的仫佬族特色節慶如開塘節、衣飯節、社節以及特色餐飲等,是一個充滿歷史和民族神韻的百年老鎮,民族風情濃郁,是廣西體驗民俗風情的好地方。除了柳州古砦民俗風情旅遊區外,體驗仫佬族民俗風情的地方還有河池羅城石圍古村么佬族風情園,2014年石圍古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是體驗仫佬族民風民俗的好去處。【 詳細>>】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
15、桂林千古情景區(民俗主題公園)
由宋城演藝和桂林旅股聯合打造的桂林千古情景區,再現了桂林的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既能欣賞桂林山水,又能了解桂林前世今生,是桂林乃至廣西體驗民俗風情的好去處。景區內鬼屋、清明上河圖電影館、奇妙街等數十項高科技和兒童體驗項目妙趣橫生。陽朔古村營造了獨特的農耕市井生活風貌,市井街、風情街內爺爺的酒缸、奶奶的糕點、爸爸的玩具等手工作坊留住鄉愁、尋找父輩的記憶。尤其是核心演出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是一生必看的演出,視覺盛宴,心靈震撼,唱響了一曲感天動地的桂林千古傳奇。桂林民俗文化旅遊勝地還有世外桃源旅遊區、大圩古鎮、龍勝白面瑤寨、黃洛瑤寨等,尤其是黃洛瑤寨,尋長發紅瑤美女,賞民俗表演,體驗瑤族山歌對唱、瑤族歌舞等民俗風情。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陽朔鎮驥馬村
16、美麗南方民俗風情園
美麗南方民俗風情園是集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民族風情歌舞表演、民族美食以及民族特產為一體的大型民俗風情園,是廣西體驗少數民族民俗風情的好地方,走進園區便可觀看廣西各縣少數民族歌舞表演,領略廣西各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園內集中廣西世居少數民族百餘名演員,給遊客講解各民族概況和習俗、表演民族傳統節目、展示民族文化,遊客不僅可以觀看廣西各民族民俗表演,還可以身著民族服裝,與少數民族演員一起載歌載舞,還可以體驗歡慶「篝火晚會」、「苗族情歌對唱節」等少數民族節日,也可參加少數民族婚俗表演,品嘗到侗族最隆重的待客禮儀「長桌宴」、象徵分享和團圓的「簸箕宴」、廣西各少數民族的風味小吃。
『貳』 今年春節想去度假,不知道哪裡有好的線路!
冬天去三亞 絕對爽歪歪
三亞因為各大熱門景點距離太遠,自助游肯定不劃算。那旅行社又他媽的TMD太黑,怎麼辦????不用擔心,因為三亞戶外俱樂部眾多,所以可以喝俱樂部參團游士最經濟、最方便的旅遊方式!我們那時候是和一個俱樂部參團去的,蜈支洲才138元/人,中途沒有其他任何再收費。要知道自己去單是門票就得128元/人了。旅行社考慮都不要考慮,因為第一天和旅行社去南山時旅行社都帶有N多定點購物點,加上趕鴨子上架式的旅遊好好的心情全搞沒了,沒勁!
我推薦你就和俱樂部參團玩,很經濟實惠,服務又好,他們的戶外線路也非常好玩,比景點要好的多、有趣的多,我就納悶我們當時為什麼不早點認識這個俱樂部,這樣既可以省不少錢,還玩的非常開心,不想旅行社那麼黑,為了多拿回扣安排那麼多購物,門票自費的項目又多;而俱樂部一個都不安排有!全部包括門票了! 在三亞我個人認為大東海的旅館最好——我指的不是旅館設施好,而是住在大東海,每天下午都可以去游泳,不用再額外花錢沖淡和換衣服!三亞灣的海水最差,不適宜游泳••••我們上次去住的是大東海廣場附近的(不過不記得叫啥名了!)這是我參團的俱樂部領隊介紹我們去住的高檔公寓式雙人大房才138/天。到大東海游泳只需步行3、4分鍾(約150米)!每天下午都可以去游泳,游泳後可以步行回旅館洗澡沖涼,不用再花2、30元沖淡水和換衣服。離市區1.5公里遠,樓下附近就有公交車站,坐萬能的2路公交車1元就可以到市區逛街、購物、吃飯!超值!
(2)第一天:我參加了朋友推薦<三亞快樂游戶外俱樂部>的南山+天涯一日游/南山文化苑散客門票150元+天涯海角(65元/人)+中午的齋飯(48元/人),加上往返50多公里的車費一個人最少400元=太不劃算。和俱樂部參團的話南山門票能少到80元/人+天涯海角+108米海上觀音聖像+中午的齋飯(48元/份)+車覽18公里椰夢長廊=238元/人就可以
(3)深海潛水當然首推龍仔灣。龍仔灣自海南島解放數十以來,一直屬於軍事管制區,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她得以避免三亞商業開發的大潮,從而成為整個海南海水能見度最高的海域,現為世界現存極少、中國唯一、世界最大的軟珊瑚群保護基地,在珊瑚叢里看著從身邊游來游去的熱帶魚,拍攝美麗的水下照片!加上一天的野外特色啤酒燒烤大餐,海釣等足以讓你的同事(學)、朋友羨煞的要命!)
(4)深海潛水無論在哪潛,最好不要去旅行社參團,都要380~580元/人。而且最近旅行社導游回扣高達130~180元/人的事傳的沸沸揚揚,他們的利潤可想而知!我們上次去的時候也是一個驢友推薦的叫《三亞快樂游戶外俱樂部》,就在春園海鮮廣場正對面。情人灣深海潛水才100元/人,龍仔灣路途遠是150元/人+戶外一日游是400元(潛水是附帶優惠條件!)其實潛水設備都一樣,收費卻比旅行社少很多,還是先玩後付款,權益可以得到保證。
(5)第二天:蜈支洲島+亞龍灣一日游=160元左右(蜈支洲島吃住都超貴!,建議自帶干糧!)(這條線路和俱樂部參團劃算,門票都要128/人了,還有俱樂部的車免費往返接送)
(6)第三天:龍仔灣深海潛水+戶外一日游。深海潛水當然首推龍仔灣。龍仔灣自海南島解放數十以來,一直屬於軍事管制區,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她得以避免三亞商業開發的大潮,從而成為整個海南海水能見度最高的海域,現為世界現存極少、中國唯一、世界最大的軟珊瑚群保護基地,在珊瑚叢里看著從身邊游來游去的熱帶魚,拍攝美麗的水下照片!加上一天的野外特色啤酒燒烤大餐,海釣等足以讓你的同事(學)、朋友羨煞的要命!)(還是2001年首屆世界水下婚禮節的舉辦地,當時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不足的地方是有時海浪大,需要俱樂部根據海浪等天氣安排,但去了之後你會發現這比其他所有景點都值得!有些人因為天氣原因甚至足足等了4、5天都心甘情願!我們就幸運了!只等一天)這里我要感謝快樂游的海生領隊帶我們玩了一天/真是愜意難忘的一天啊/拍了好幾百張龍仔灣的相片,(268元/人+深海潛水150元=418元/人)現在他們做情侶套餐每人400元/人
(7)第四天。呀諾達熱帶雨林128元左右,回來順便去小魚泡溫泉!(108元/人)大小洞天就不必去了,就幾塊石頭,何況只有大洞天沒有小洞天
(8)第五天。皇後灣(也稱後海灣、奇石灣)戶外一日游(海釣+海鮮燒烤+撿海貝殼、海螺+浮潛)198元/人,是俱樂部的/ 海生領隊帶我們去的一共才8個人整個行程感覺還不錯沿途參觀了水上人家-----蛋家人/來到了當地人叫黃海的魚排上的養殖在網箱里各種各異的魚還有一隻有幾百年的大海龜真讓人耳目一新啊!我們的活動大部分都在魚排上進行好不愜意啊
在城市呆久了,來到這個美麗休閑的三亞,看著休閑的漁民,星點般的船在海上搖曳著,是否感覺到一種遠離喧嘩、遠離塵器、精緻而別有一帆椰海情潮呢!
(9)三亞的風味美食中芝士糕,抱羅粉,港門粉是最好吃的!和平街有一家蛋糕店右邊第一家椰奶清補涼用材是最好最多最新鮮的,還有外貿路有一家叫(一馨椰奶清補涼)味道不錯很愜意!有家叫清福緣的不記得具體位置,總之在市區一個很不顯眼的地方,雖然稍微有點貴,但環境格調高到了極致,也不應錯過哦!還有很多美食你們都不知道呢!可以讓俱樂部的海生介紹你們去,不要信網上說的什麼攻略,都是三亞的旅行社,酒店、海鮮店的托,明明不好吃的硬說怎麼怎麼美味~暈死!
(10)在三亞:千萬不要向路邊水果小販買水果,他們沒有文明經商的傳統,十有八九在秤上作手腳,短斤缺兩非常普遍! 吃海鮮最好在第一市場買好後到春園海鮮一條街加工,這樣比較實惠!記住:人氣旺的海鮮店廚師廚藝才好!吃海鮮前後一小時不要吃清補涼、水果炒冰等生冷東西,會拉肚子。更不能喝啤酒(同吃產生毒素最傷身!)
(11)三亞7、8、9月份的氣溫都很高,紫外線強度很大不要忘了帶防紫外線遮陽傘哦!防曬霜也不能少!既可以遮陽也可以避雨!祝在三亞有個快樂的旅程以及留下最美好的回憶!三亞快樂游戶外俱樂部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哈!
『叄』 香港的方言有哪些
一般會香港通用粵語中的廣州話(俗稱「廣東話」)。但如由較嚴格的語言學角度來說,香港本土語言可包含以下的語言:
圍頭話,又名本地話,屬粵語莞寶片的寶安話,與廣州話有一定差異。香港新界圍頭原居民的母語,屬香港本土語言之一。
蜑家話,又名水上話,屬粵語粵海片,與廣州話相通,只是口音上的差異。香港蜑家原居民的母語,屬香港本土語言之一。
客家話,屬客家話的粵台新惠小片,與惠州及深圳的客家話相通。香港新界客家原居民的母語,屬香港本土語言之一。
平婆話,屬客家話的另一分支語,與新惠小片的客家話有一定差異。使用平婆話之客家原居民主要住在香港新界元朗區水蕉村一帶。
福佬話,又名鶴佬話、海陸豐話,屬閩南語泉漳片。香港鶴佬原居民的母語,屬香港本土語言之一。
尚未分所屬語言:
汀角話及東平洲話,前者是香港新界大埔區汀角之原居民的母語;後者是香港新界東平洲之原居民的母語。
上兩種語言同屬大鵬話,惟暫未被歸類為粵語或客家語其中一種。
『肆』 廣東疍家人是什麼呀
疍家是個住在水上船上的群體,不止廣東,福建,海南,香港等等都有
說疍家話的叫:拖船疍家
說甌船閩語的叫:甌船疍家(海豐疍家話)
說福州話的叫:福州疍家等
古代被定為賤民階級,可能是清朝遷海令被清廷稱疍家賊時開始的
疍家名人:張保仔(海賊王阿普原型,加勒比海盜3嘯風船長原型),鄭一嫂(可能是加勒比清夫人),程夫人,等等
女性:很多疍家女由於家貧做船妓,也就是艇妹,洋男性服務的叫鹹水妹,潮州船妓可能指疍家妹
武功:疍家無論男女皆會武功,解放後大多上岸居住,
相關傳說:1很多海盜為疍家人,而疍家人有時會偽裝成倭寇,有日本女借種來自疍家船妓一說。
2海盜寶藏傳說
『伍』 人說有蛇就有蛇是什麼意思
胡說八道了
『陸』 周潤發是哪裡人啊怎麼看電影他會說客家話的!
周潤發不是客家人,是水上人家,疍家人。周潤發自己采訪節目說過。疍家人不是少數民族,是被定為賤籍的漢人在廣東說粵語疍家話,在福建說閩東話,等。疍家人是疍戶。宋代有記載。還有客家羅臭林說的話,他們發明用族譜證明歷史。還有客家人無時不在修改族譜。不信可以去梅州修族譜店看看
『柒』 以前廣州的海珠橋的蛋家人是什麼人
水上居民,史籍上稱之為「蛋民」,「蛋」又書作「疍」,廣州人稱其為「蛋家人」。他們長年累月泛舟江海,以捕魚撈蝦,運輸販鹽為生。根據不同的作業,又有魚蛋、蚝蛋、木蛋之分。他們居無定所,以舟楫為家,過著水上「游牧」生活。
『捌』 蛋民是什麼
蛋民,又稱蜒人、龍戶,是解放前我國居住在水上的兄弟民族,分布在我國東南部的沿海各省,如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浙江等。他們一直是被壓迫者和被剝削者:只准在水上生活,不準在陸上定居,不準讀書、識字、
『玖』 蛋家人是怎麼生活的
蛋家原本主要生活在珠三角、粵東、粵西沿海,在其它閩粵桂沿海地區亦有分布。蛋家往往以海為家,居無定所。 從20世紀90年代起,隨著漁業的進步,蛋民(蛋家人)已逐漸被廣東政府安排到珠三角沿海地區上岸定居,告別往日「居無定所」的生活。 蛋家上岸的主要地點有:陸豐甲子、惠州惠東、深圳西鄉、東莞、香港各離島。 【前景】 由於蛋家民系文化主要依存於漁業活動,蛋家上岸地區又分別屬於客家地區和莞寶地區,蛋家人人數很少且融入當地的客家文化和莞寶文化中,因此,蛋家民系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中。 【蛋家印象】 蛋家人在甲子鎮(廣東陸豐市).根據甲子的一些老人的回憶,三四十年前的蛋家人是住在船上,男人的樣子都是留著長鬍子,那鬍子是紅色的,據說是經常吃鹽的人就會紅頭發.男人是經常出海 的,而他們很少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他們的孩子全身都很臟,不講究衛生,還有生吃海鮮.孩子頭生很多的虱子,那虱子是饅頭爬的很惡心.那女人主要是穿長衣服長過屁股,而褲子則是短的. 蛋家人住在海上其實風險是很大的.他們常常遇到陸地上的居民多的多災難!因為海上經常有風暴出現,在海上捕撈遇到風暴常常是船翻人亡,這樣常常使很多家庭失去了家庭的主力,很多家庭的生活過的非常的艱苦.那些失去了男人的女人是怎麼生活的呢,他們有些堅強的生活,有些卻無能為力,為了生活她們當中有些做了妓女.陸地上的居民常常去光顧.人們對光顧他們的事情叫做(嫖後船,因為女人一般是不出海捕撈的,是住在靠岸的水上的)
『拾』 蛋家人是指客家人么
他們不是客家人。
關於「疍家」起源的N種說法
關於「疍家」的起源,其中一種說法來源於早前他們居住的舟楫外形酷似蛋殼漂浮於水面;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水上人家長年累月生活在海上,像浮於海面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民」。而疍家人自己則認為,他們常年與風浪搏鬥,生命難以得到保障,如同蛋殼一般脆弱,故稱為「疍家」。
有研究學者認為「疍民」是古越族的後代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航海家;解放前他們因為常年漂泊海上,又被稱為海上的「吉卜賽」人。對於疍家人的來歷,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是原居於陸地的漢人,秦朝時被官軍所迫,逃入江海河上居住,以捕魚為生,此後世代傳承。
深圳商報記者在沙田采訪時,則聽到這樣的版本,認為沙田的疍家人源於成吉思汗的蒙古族。元朝末年,戰亂不斷,許多蒙古族士兵被迫南下。當他們流浪到南方沿海時,為當地人所不容,有一批人做了海盜,在附近搶掠為生;而有一批人只得在船上漂泊,以捕魚為生,沙田的「疍民」屬於後者。
根據沙田疍家文化博物館提供的舊圖片顯示,從元朝到清朝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疍民備受欺凌,他們沒有部落,沒有田地,以海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規定「疍民」不準上岸居住,不準讀書識字,不準與岸上人家通婚,科舉的名冊中也從來沒有「疍民」的名字。
兩棲 民「圍」出沙田新貌
疍民在很多不明故里的人眼裡是被欺凌者的代名詞。但正是這樣一個弱勢族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簡朴的智慧圍海造田,造出了灘塗沃野,創造了鹹水種植方法,修築海邊基圍養蝦種植莞草,把沙田從海中一點點「圍」出來。
由於靠近大海,沙田一帶一年之間要經歷好幾次台風肆虐,大風大浪讓疍民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打魚也很難滿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於是,一部分疍民開始向岸上悄悄發展,演變成為具有新的生活方式的「兩棲疍民」。
近年來,國家將在沙田地區生活的疍家人集中起來,組建自己的公社。疍民們不用再四處流浪,開始挺直腰桿在海邊安心生活。他們修築圍基,把自己開墾的田地用泥土一圈圈地圍起來。經過多年的累積沖壓,形成了現在沙田的地貌雛形。
鹹水歌唱出獨特水鄉風情
鹹水歌文化是現代沙田打造水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傳唱於水上居民間的鹹水歌稱得上記載沙田發展歷史的活教材。
鹹水歌沒有固定的歌譜,基本上就一個調。鹹水歌的流傳方式非常原始,歌曲沒有固定的歌譜,也沒有專人去教,都是老一輩人口口傳唱。至於「鹹水歌」的名稱來源,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與疍民生活的地域有關。疍家人生活的珠三角地區地處海河交界地帶,每當南海咸潮湧入,鹹水流經的地方大多是疍民聚居之地。由於長期與咸鹹的大海打交道,因此疍家人傳唱的歌被稱為「鹹水歌」。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鹹水歌的「咸」字主要指與男女私情有關的事。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咸」字在粵方言中繼承了古義。由於鹹水歌中反映男歡女愛內容的情歌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所以叫做「鹹水歌」。
根據史載,明末清初時,鹹水歌已為人們所傳唱,成為疍民婚嫁生活的重要內容。到清代,鹹水歌已相當盛行,在江河邊上經常可聽到鹹水歌聲。保留至今的一些鹹水歌中,多數以情歌為主,表達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嚮往幸福生活的真摯情感。
上世紀70年代後,隨著電視、電影逐漸普及,沙田傳唱鹹水歌的風氣日漸式微,加上民間歌者識歌不識譜,單靠口頭傳唱,導致鹹水歌在民間日漸稀少。
為更好地保護傳承這一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沙田鎮開展了大量保護性工作。目前,該鎮專門成立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派出工作人員深入各個村,尋訪相關老人,記錄整理其提供的信息,收集鹹水歌唱本。
11月5日,古老的鹹水歌再度成為流行歌。在沙田水文化節期間舉行的一場鹹水歌比賽吸引了眾多鹹水歌愛好者演繹原生態的鹹水歌。重新配樂、填詞的鹹水歌,煥發出了強烈的藝術新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