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為什麼緝毒警要費那麼大的代價也要把毒販活著帶回來
《紅海行動》是由林超賢執導,張譯、黃景瑜、海清主演的動作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而且從古至今這個問題哪朝哪代都會出現在一個國家的存續期,因為創立期這種問題更容易解決,也就是所謂「守業更比創業難」。必須有些人做出犧牲才換來我們13億人的太平盛世。所以我們緬懷英雄,因為他們我們才有了安定。活捉毒販就可以證明十三位中國漁民是被冤枉的被殘忍殺害並栽贓的受害者。這對那十三個中國人以及整個中國來說應該都是極其極其重要的吧。
2. 為何電影《教父》里,殺毒販那一段,不派個槍手在餐館,而讓麥克去殺
這個事只能派最信任和可靠的親信去干,而麥克就是教父最信任和最可靠的親信。
教父是科萊昂家族首領,執掌一個大的幫派,對於教父來說,幾個兒子同時也是主要骨幹。作為教父,你不能把幾個兒子當主子,惜命,手下就是奴才,可以隨時犧牲,這樣做的話,就會眾叛親離。
警長和素洛佐為什麼單點麥克,就是認為這樣比較放心,他們認為麥克不大可能執行公然刺殺的行動,麥克提出刺殺,就是利用了對方的疏忽才能得手,從執行場景來看,他們完全沒有預料到麥克會在餐廳直接開槍,他們的手下,防的是其它殺手。所以麥克刺殺沒有任何問題,但麥克的離開,還是顯得略微容易了一些,按理警長和素洛佐的手下應該是馬上沖進來與麥克對射才顯得合理。
3. 為什麼毒販都心狠手辣
因為毒販心裡都有問題,已經變得喪心病狂了,沒有思想了,把法律都拋之腦後,做什麼全憑自己的想法,毒販通過販毒賺的金錢後,會變得更加貪婪,完完全全暴露自己的本性,對阻礙自己的人非常痛恨,會動用一切辦法來實現自己的罪行。
為了活命,亦或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這些人往往會採取孤注一擲的方式。況且,因為有足夠的資本,他們還能羅列更多的亡命徒去充當擋箭牌。
(3)為什麼電影毒販都在屠宰場擴展閱讀
《刑法》對本罪規定了以下幾個處刑幅度:
販賣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
販賣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1、販賣鴉片 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 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
2、販賣毒品集團的首要分子;
3、武裝掩護販賣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檢查、拘留、逮捕,情節嚴重的;
5、參與有組織的國際販毒活動的。
4. 電影里演的毒品交易,為什麼把毒品抹在牙齒上驗貨呢
看香港警匪片的時候,一些販毒匪總會用手指取一些毒品放到牙齒旁,然後說是A貨,關於毒品的分類,是怎麼分的?日常所見的毒品又有何種品類?
更多「毒品」討論 · 10.9 萬條
熱議 | 如果把一個吸毒的綁起來,一點都不能動的,毒癮發作後也不管,這個吸毒的會怎樣,能不能戒除?
查看問題描述
4 個回答
jkto1983
jkto1983
啥也沒有
看有人有疑問,這里解答一下,毒品,不管是四號還是冰或者可卡因,都是能導致人直接死掉的。尤其是四號,經常有吸食者搞錯純度和劑量,然後在舒爽的過程中飛升。
這個致死劑量我不大清楚,也是因人而異,但是我親自審過一個販毒案,販毒團伙的一個成員在分銷毒品的過程中被警察盯上了,為了毀滅證據,他直接把那就和電視裡面用來驗貨的那麼多的一小袋四號,還是已經稀釋勾兌過的四號,據說是給一個癮君子兩天的量,給一仰頭倒進嘴巴里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警察拉著他到三甲醫院洗胃急救都沒有搶救過來。
――――――
如果是原裝進口的純貨的話,那麼搞是會死人的,金三角出品的雙獅地球牌純度99.9,手指頭沾那麼一點點,都會讓人直接飛升。
事實上如香港電影《門徒》所展示的那樣,毒販子取得了原裝貨之後,是需要加工的,行話叫做分拆或者拆家,要添加很多東西降低純度,利於吸食,同時也是為了賣出更多的份額賺錢。毒販子是不關心吸毒者死活的,但是也不會存心把吸毒者弄死,畢竟吸毒者死了他的貨賣給誰去?而且嗨死了警方也會重視 。。。
事實上真正的交易裡面,驗貨就和做實驗一樣,精確計算純度的,根本不是用舌頭一品,豎一個大拇指道:「好貨!」。真那麼做了,他下一個動作應該是仰天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然後飛升。
5. 電影里的毒販不都是現金交易么,為什麼還要洗錢
洗錢不是用水洗,具體概念是指:將非法所得合法化的行為,主要指將違法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通過各種手段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6. 十大販毒電影有哪些
1、《美國黑幫》(AmericanGangster)是由環球影業發行的犯罪影片,該影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拉塞爾·克羅、丹澤爾·華盛頓領銜主演。
該影片改編自《紐約》雜志上的一篇關於70年代黑人毒梟弗蘭克-盧卡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1970年代海洛因毒梟弗蘭克·盧卡斯和一名紐約警察里奇·羅伯茨互相鬥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於2007年11月2日全美地區發行。影片2007年上映榮獲奧斯卡最佳影女配角及美國金球獎最佳影片等12項提名。
2、《破冰行動》是由傅東育、劉璋牧執導的緝毒題材懸疑刑偵劇,由陳育新、秦悅、李立編劇,黃景瑜、吳剛、王勁松、任達華、李墨之、張晞臨、馬渝捷、公磊、唐旭等主演,高明、施大生、石燕京、駱應鈞友情出演。
該劇以2013年廣東省「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展現「第一制毒村」一夜傾覆,還原這起中國特大制販毒案件始末,劇情以李飛父子的緝毒行動為雙線索。
講述了兩代緝毒警察不畏犧牲,拚死撕開當地毒販織起的錯綜復雜的地下毒網,沖破重重迷局,為「雷霆掃毒」專項行動奉獻熱血與生命的故事。
4、《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行公司於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
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卧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5、《湄公河行動》是博納影業集團出品,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藍色星空影業等聯合出品的警匪動作電影,由林超賢編劇並執導,張涵予、彭於晏、馮文娟等主演。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於2016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湄公河行動》原定檔期為2016年9月30日-2016年10月30日,後決定將全國范圍內的密鑰延期一個月,公映結束時間延長至2016年12月4日。該片獲得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7. 為什麼一些販賣毒品的電影都是在香港那邊拍攝的
香港電影市場,屬於黑幫題材類型真的是少之又少了,一般都是致敬鄭伊健為首的古惑仔片子了,所謂致敬,就是超不過,既然抄不過,只能低票房,加上古惑仔題材的片子,科技含量太低,為了救一個姑涼,幾把刀砍來砍去,觀眾也會審美疲勞,歐美科技熱,一些前所未見的機器人或者生化人,在放到大熒幕3D前,特別博人眼球,票房的興奮劑。
也許是因為電影情節須要在那些破爛的房子里交易,無間道和最新的掃毒,都在那些很廢舊的公寓房裡,當然了也是因為那裡靠海,便於偷運。所以才在香港拍攝,畢竟香港片大多都是以黑社會為題材。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
8. 求一部很老的一部的動作片電影,關於打擊毒販的。
敢死隊啊,勇敢的行動,太陽之淚,洛杉磯之戰,特種部隊質量好,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9. 中國香港《掃毒2》為什麼未入選奧斯卡國際電影
1、《掃毒2》的情節乏善可陳,一句話即可總結:金融家余順天(劉德華飾)因為自身經歷,痛恨毒品,立志要和毒梟地藏(古天樂飾)開戰。硝煙過去,大家都死了。
電影用的是如《追龍》《盜火線》一般的“雙雄模式”。焦點主要放在余順天和地藏之間的爭鬥上。大約是覺得“警匪對決”太過老套,這次的主線是“商匪對決”。
但這種設置,從根上就動搖了劇本的合理性。
“雙雄模式”想要拍得好,矛盾和立場必須明確。參考一些成功的同類電影,《暗戰》《無間道》《盜火線》都是警對匪,職業上有天然對立;《古惑仔》系列以及兩部《黑社會》則是聚焦黑幫內部爭位,利益沖突不可調和。
但《掃毒2》在這方面做得很失敗。余順天沒有警察身份,前身是小混混,靠金融洗白上岸,變身企業家,突然號召反毒,顯得沒有“底氣”;地藏被砍掉手指後,立志成為大毒梟,卻反倒生出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悲涼,叫人心生同情。
一言以蔽之,余順天和地藏之間並沒有本質上的利益沖突。這就意味著,導演必須花費大量筆墨在建構余順天行為的合理性上。余順天的童年陰影,以及兒子丹尼吸毒過量,跳樓而死,這些看似和主線無關的劇情,都是這么來的。
所以劇情就散了。
3、平心而論,《掃毒2》在技術上還是有些亮點的。
比如大結局中,車從手扶電梯一頭紮下去,在狹窄的地下左沖右突的畫面。無疑體現出了香港導演的嫻熟拍攝技法。
車是高速移動的物體,地鐵站則是狹窄且人員密集之地,兩者天然構成矛盾。會讓觀眾全身一震,追車戲還可以這么拍?
但電影的核心在於劇本,畫面呈現只是輔助作用。用高超技術呈現低劣劇本,是本末倒置。
10. 為什麼毒販都心狠手辣
做他們這個的 都是拿命賭明天 一旦被抓住都是死 所以他們個個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