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節到底是怎樣的具體的舉辦模式是什麼
電影節往往由一個城市來承辦,如我國的金雞百花電影節每年都在不同的城市進行;或者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以及德國柏林電影節都是在固定的城市舉辦。
每一屆電影節前都會有若干電影報名參加競賽單元或者非競賽單元的展映,被選中的影片會在一段比較集中的時間內在舉辦城市的若幹家影院內上映,此段時間影片的放映場次多而且集中,觀眾則有幸在看到電影的同時見到很多演藝界明星,二每屆電影節的重頭戲當然就是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的頒獎典禮,中國觀眾比較熟知的獎項有奧斯卡金像獎、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香港金像進、台灣金馬獎等等。
Ⅱ 沒公映的電影能參加電影節嗎
沒公映的電影可以參加電影節,可以在電影節的展映單元做首映,很多電影節的參賽片都是這樣,幾乎成了一個首映的大展台。但奧斯卡不是這個原則,因為它不是電影節,而是美國電影獎,沒有展映單元而只是頒獎而已,所以需要每部參賽電影都有公映或在美國點映的前提條件。
Ⅲ 作為上屆上海電影節得影後,趙薇為什麼沒參加今年得上海電影節呢
首先趙薇不是上街影後 是評委i 而且現在正在趕拍畫皮2 今年也沒有作品參展所以沒有去
Ⅳ 為什麼獲得各大電影節獎的華語電影都不是大眾熟知的,而是一些未上映或非熱映的電影
各大電影節的參賽電影,一般要求是在電影節首映的,之前沒上映過,十分正常。
陳凱歌《霸王別姬》
到目前為止,陳凱歌的這部《霸王別姬》都是華人導演作品獲得金棕櫚獎的作品,這部影片從程蝶衣這樣一個戲子入手,由他而展現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和在時代中人物的變化和悲歡離合,到目前為止這部電影都被認為是華語電影的巔峰。
侯孝賢《悲情城市》
同樣是史詩電影,侯孝賢導演在1989年的時候,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金獅獎,這部電影從一個家族的興衰,來展現時代變遷,所展現的二二八時間,也許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們把視角都放在了一個家族中,讓人為之震動
Ⅳ 著名的柏林電影節改成線上模式,與奧斯卡相比誰更具有權威性
柏林電影節將會採用線上的模式進行評選,這個消息立刻引起了廣大電影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大家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對此未有自己的看法,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如何看待這一次的線上評選?
其實這一點不管是對於柏林也好,還是對於整個歐洲也好,都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畢竟如果真的參與了線下的評選活動,真的有可能導致這些參賽選手。畢竟一個大的評選活動將會由上萬人參與到整個過程。而在這中間,如果要對每個人的身體進行檢查的話,將會是一項非常復雜的活動,所以進行線上評選不僅省錢而且省事兒。
主演: 王宏偉 / 范榮 / 栗憲庭
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屆北京獨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眾多藝術家、獨立電影人、活動組織者和參與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組成,算是一部紀錄片吧。沒看懂什麼意思。
Ⅶ 電影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近幾年有這么多電影節
電影節存在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就比如說如果沒有電影節的話,就會讓那些演員們在演戲的時候根本就不注重演技了,完全是為了完成作品而完成,所以說是非常沒有靈魂的,如果有了電影節的話,那麼就會讓這些演員們演好戲了,近幾年有這么多電影節的原因就是會吸引很多的人氣,也會有更多的利益了。
Ⅷ 未上映的電影可以入選電影節嗎
可以的,沒上映的不代表就沒有這個影片
Ⅸ 為什麼國內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電影節和電影獎項
一般來說,優秀的電影節都會有一個有分量的電影獎項作為支撐,圍繞這個獎項的評選標准,匯聚一批特定風格、類型的影片。論知名度和影響力,華語電影有五大重要獎項,分別是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其中前三個是中國大陸,後兩個來自香港、台灣,這些獎項放在一起,哪個獎項公信力強已經不言而喻了吧……雖然中國大陸在數量上占優勢,但是說到獎項質量,真是江河日下。
電影本是一種娛樂,國外的頒獎禮上總是那麼充滿歡樂和驚喜,不管是主持人還是頒獎嘉賓現場說話都那麼真誠大方,還可以開得體的玩笑。換作咱們這邊,每個人說話都像假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橋段。主持人四平八穩,不能製造任何驚喜,頒獎嘉賓一上來就尬聊,不開玩笑還可以忍,只要一開玩笑,就只能弄得滿場尷尬,觀眾就等其中一位說出那句話,請看大屏幕。
Ⅹ 世界11大A級國際電影節為什麼沒有奧斯卡電影節
電影節:
相當於各國電影、紀錄片、短片等的交易展覽會,它的主要職責是供各國製片商與電影製作商買賣電影的。這些電影節的入選片大部分是全球首映。
Oscar: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主辦,主要職責是表彰在這些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及該年度已上映的優秀電影,被評電影主要是美國製作的電影。而入選最佳外語片的,很多是在其他電影節上評論比較好的電影。
金像獎:
按照投資與參與人員的香港比例規定屬於香港製作的電影方能入選,它只是表彰優秀的香港電影,不屬於電影節。香港有國際藝術電影節與亞洲電影節。
金馬獎:
它旨在表彰優秀華人電影(主要原因在於台灣電影產量低),不屬於電影節。台灣也有獨立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