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電影。劫匪搶劫,人質被困,一個穿紅衣服的女記者帶攝像機進去挖料,反而被劫匪qj了。這個電影什麼
生死戰書/生與死 Living & Dying (2007)
紅衣女記者
B. 求一部國產老電影名字,帶槍紅衣女俠被土匪灌醉污辱,醒來後殺死土匪(不是索命逍遙樓),謝謝!
不是電影,是電視劇,那女的是販鹽的頭
C. 電影開頭是搶劫銀行 有一個紅衣服女的 任達華
片 名:賊王
導 演:李修賢
編 劇:羅錦輝 杜梓傑
主 演:任達華 關秀媚 周文健 關寶慧 李修賢 樊少皇
上 映:1995年
D. 一部電影有一個場景是紅色衣服的女的,幫一個男的洗頭,故意勾引,是
片名 鴨之一族
E. 一個古裝電影,裡面有個很經典的鏡頭是一個全身紅衣服的女的往火里跑。
古今大戰秦俑情 (1990)
導演:程小東
編劇:李碧華
主演:張藝謀/鞏俐/於榮光/吳天明/陸樹銘
類型:愛情/奇幻/冒險/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90-04-12(香港)
片長:145分鍾/ 110分鍾(德國)
又名:秦俑 / A Terracotta Warrior
F. 求一部電影名,古裝的電影,一個女的穿著一件紅色的衣服,前面是一片大火
古今大戰秦俑情
,而商業電影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或早或晚地會來撞擊傳統中國電影的殿門。在中國,一個導演的成長經歷是很漫長的,又有些像一種商業上的投資,是需要無數影片的錘煉才可以修成正果,這就往往需要他們從藝術電影起家,一步一步走向商業化的電影,並為自己創造機會,等到機會來臨時他們又回歸到藝術電影之中,展現真實的自我。張藝謀從藝術電影起家成名,並為自己打下了一片可以支撐的天地,《古今大戰秦俑情》也許是張藝謀第一次接觸商業運作的電影,同香港電影人的合作一定把張藝謀的視野帶到了更廣闊的空間之中,對於一個中國導演來言,這是他邁向未來的重要一步,畢竟80年代的中國電影是在向前發展的。而1989年的《菊豆》,也是張藝謀同國際合作的又一次機會,黑澤明時代的日本電影在中國人心裡留下了太大的烙印,日本電影的唯美藝術風格發揮到了20年代傳統中國人的生活中,張藝謀的這兩次早期對外合作可能只是在意識上的細化影響,他的風格並沒有根本的去改變。然而《英雄》的出現是張藝謀的商業電影的真正開始,在細細欣賞這藝術化的商業大片時,雖然我們知道張藝謀拍出了可以入圍奧斯卡商業大片,但是他在未來還是要回歸藝術電影,目前對於張藝謀來講沒有機會和條件去實現自己藝術電影的設想,他被淹沒在商業的洪水中,而終究有一天張藝謀會拍出屬於中國和他自己的中國藝術電影。
劇情解讀
看過影片之後突然讓我想到了李連傑的大作《冒險王》,情節之中有了幾分相似,時代的跨越成為了兩片相通之處,尤其是結尾,時光輪回的戀人都出現在了現實的社會中。這種跨越時空的愛戀可以經受歲月的打磨,永遠不會消逝,成為了電影的主題。可《古今大戰秦俑情》終究不及《冒險王》精彩,而張藝謀的功夫絕對沒有李連傑那麼爐火純青、幽默詼諧,鞏俐更沒有關之琳那樣楚楚動人,她在片中更多的是潑辣撒嬌,這可能是鞏俐第一次如此放縱嬉笑,之前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鞏俐總是一種嚴肅朴實的正劇形象。
推薦度:★★★★☆
上下三千年,冥冥三生緣。觀時移世易,惟真情不渝。李碧華的小說距離金庸武俠還很遠很遠,不過略帶單純的故事有些評書的味道了,可能比較適合80年代有些朦朦朧朧的中國人。其實張藝謀是不會拍這樣的電影的,他可能根本也拍不出來,因為那時藝術電影才是他的生命,《紅高粱》已經把張藝謀和藝術電影綁在了一起,而過多的商業因素是張藝謀不願意看到的,似乎大多數生活在80年代的人還沒有徹底明白什麼是市場經濟、商品社會,可能那時在中國拍電影的人不會像好萊塢一樣把電影完全當作商品和產業去經營。《古今大戰秦俑情》簡單地從名字來看就知道這不是張導地風格,這更像老套的香港武打片,而且還是那種沒有太多新意的二流作品。所以,對於動作片很有心得的程小東,來拍這種風格的電影就順理成章了。那年,張藝謀37歲,標準的西北人,但不算怎麼英俊,如果去演《老井》看起來很合適,而扮演武功高強的英雄人物總感覺缺乏了一些高大威猛地男性魅力,而片中的感情戲卻演繹得有些入木三分了,這歸根結底還是藝術電影對張藝謀的影響
G. 有部電影裡面有穿著紅衣服和帶著紅眼罩的女的,還有兩個人全身是一個黑一個白,是什麼電影
蒙面超人在美國
H. 有看過一個電影,講的好像是有個殺人犯專門殺穿紅色衣服的女人
滅門慘案之弱殺,鍾淑慧,吳毅將主演
I. 紅衣服 叼著牌 披著頭發的女的 這圖哪個電影
邱淑貞
電影是賭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