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何為善何為惡視頻是什麼電影

何為善何為惡視頻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2-02-27 08:32:09

『壹』 何為善何為大善又何為惡,大惡

具體說來,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或事件,惡則是指違背一定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行為或事件。善惡觀念不是起源於外在超驗世界,而是起源於人自身,即起源於人類善或惡的本性。孟子的性善論主張,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天生具有惻隱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端」使人具有向善的可能性,是善的觀念產生的根源。古羅馬的馬可·奧勒留也持類似的觀點,他宣稱:「善的源泉是在內心,如果你挖掘,它將汩汩地湧出。」斯賓諾莎同伴堅信,每個人必然追求他所認為是善的,而避免他所認為是惡的,這種趨善避惡正是人的本質或本性。無所謂真正絕對意義上的大善大惡!大善大惡只存在於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中。

『貳』 何為善 何為惡

我問佛:為何人有善惡之分?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
「人性」本是空白,何來善惡之分
【善惡是時。時非善惡。善惡是法。法非善惡。所謂的善惡 也只是由你的心來決定】
善惡四種標准∶
(一) 對己對他都有利的是善;
(二) 對己不利但對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 對己對他都不利的是惡;
(四) 對己有利對他人不利的是大惡。
「慈心」為希望他人得到快樂,
「慈行」為幫助他人得到快樂。
「悲心」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悲行」為幫助他人解除痛苦。
善與惡的定義∶
害他終害己,而致己他俱害,故為惡。
利他終利己,而成己他俱利,故為善。
作善天降之百祥,作惡天降之百殃。
善事須貪,惡事莫樂。
見善如渴,聞惡如聾。
為善最樂,道理最大。
積善逢善,積惡逢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若還不報,時辰未到。
時辰一到,一切都報。
為子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
為人行善積德者,其後必惠。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身。
人起善心,吉神隨之,
人起惡念,凶神隨之。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而後善,
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聖而何,
教而後善,非賢而何,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善為至寶,一生享用不盡。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餘。
終日言善,不如行一善。
終生行善,須防行一惡。
當勢可為惡,而不為惡,即是善者。
當力可行善,而不行善,即是惡者。
富貴之家,若無寬容之心,易遭橫禍。
聰明之人,若無寬厚之心,易損福壽。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
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消,但日有所損。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積善而望報於天者無福。
施恩而求報於人者無德。

『叄』 何為善,何為惡天道何在

何為道?道即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卻能行雲流水。道即是無為,無為並非不為,而是無所不為,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不要強為,道常在!人存於世是為了超越自我尋找屬於自己的道,是非成敗生死無為是欲的另一種形式,當真正領悟何為道,這一切並不重要了,超越自己尋求自己的道方是人生的第一境界.天道有餘!書中有雲道:「天之道!達者,鴻鈞也!」以此而論天道便是鴻鈞!又有書雲中寫道:天之道,損有餘,而不不足!自是說天道就是冥冥中的天道輪回,是混沌中的產物!天道無情!

『肆』 何為善,何為惡

阿彌陀佛

佛教的祖師大德對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層次的開示

老法師---善惡業的標准就是「十善業道」,這個十條,十條展開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就這十條。

老法師---善惡的標准,經論上給我們講一個最起碼的標准,我們要把它記住:凡是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這都是惡。

凡是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都想到自己、自己的利害,在佛法裡面這叫做惡念;我們一切的造作,第一個想到本身、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惡業,這就是造作惡業。

老法師---所以大乘經裡面講的善,通常看成善惡的善,錯了,善惡的善在煩惱里頭。這個地方的善,至少我們要用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凈德,這是善,「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是善,法身菩薩,這是善。願悉修之,我們發願要像地上菩薩一樣,真修。

由此可知,十法界裡面全是用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用的是這個。四聖法界覺,用妄心,他覺,他依佛,叫皈依佛,真正皈依佛;我們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靠經典上給我們講的覺,這叫皈依佛。所以皈依的意思要懂。哪些是真皈依的?四聖法界是真皈依,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凈而不染。你看我們六道里受了三皈依,還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凈,這就是假的,有名無實。四聖法界那是名實相符。轉八識成四智是真心了,轉第六意識,就不用第六意識了,那是什麼?妙觀察智現前,自性的智慧,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這是自性里的德,德行;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自性本具的般若完全現前;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得大自在,這用真心。用真心那是真佛,用妄心不是真佛,所以天台家講十法界裡面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相似,很像,這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大乘經裡面講的善,通常看成善惡的善,錯了,善惡的善在煩惱里頭。這個地方的善,至少我們要用賢首國師《還源觀》上講的四凈德,這是善,「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是善,法身菩薩,這是善。願悉修之,我們發願要像地上菩薩一樣,真修。

『伍』 何為善,何為惡

這是你提的問題?有些深奧,值得深思。那我就說說我的見解、
首先,你要做個好人,但這是遠遠不夠的,不光做好人,更要做好事,在每一件小事中使自己得到深化與提升,當然說說覺得很容易,做起來卻極難,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不是你所做的一切你認為善事,而別人卻不那麼認為,說白了,有種善是發自內心,真心對待別人好,善並不止於善良,這社會有太多與善沾邊的事;而惡呢,那就得對你自己而言,如果你認為這件事你做的沒有對不起你的良心,坦坦盪盪,心胸寬曠的接受你所做的一切,那麼就不算惡,這世上本沒有罪大惡極,心懷惡念的壞人,只是在於你自己的對事對物的態度罷了。
好了,打完了,累死了,O(∩_∩)O~我也不指望你會怎麼樣,只求看過後,你有些小小的頓悟

『陸』 何為善 何為惡

光明即為善,陰暗即為惡

『柒』 何為善何為惡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善惡的標准,經論上給我們講一個最起碼的標准,我們要把它記住:凡是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這都是惡。

1 我們這個世界是善惡業這個因緣成就的,一般人心裡的念頭是惡念多、善念少,所以這世間是惡人多、善人少。

2 善惡的標准,經論上給我們講一個最起碼的標准,我們要把它記住:凡是利益眾生的事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這都是惡。

3 凡是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都想到自己、自己的利害,在佛法裡面這叫做惡念;我們一切的造作,第一個想到本身、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惡業,這就是造作惡業。

4 佛在經上常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要特別地留意,要真正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捌』 何為善,何為惡(拒絕人參公雞)

中國的基礎教育《三字經》認為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所以造成了善惡之分 而國外基督徒卻認為人性本惡 所以才需要日日反省禱告 去惡改善

其實善惡 就如性格天生帶來 規范它的是後天大眾的法則 舉個例子 人如蘋果 善惡如圈 過圈是善或過圈是惡 已天定。 後天改變它的或是圈大圈小 或是 果大果小 都在一念

你又何必拘泥 於 何為善何為惡?

『玖』 何為善何為惡

LS這位是廟里出來的嗎?還影響後世,無為而治是吧?
LZ自己不是聽明白的嗎,沒有絕對的善惡,所謂善惡只是人類根據對自己是否有利而製造出來的概念,監獄里的惡人是否有被生活所迫或被冤枉的呢?他是真的惡嗎,某些高官大賈表面平易近人,一派為民請命的形象,往往落馬後才能發現他背地裡貪贓枉法。有比如路邊有兩人打架,他們肯定都有自己的理由,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不講道理。同一件事看待的角度不同,其意義也不同。
所以善惡本身沒有意義,都是自己潛意識主觀決定的,不是說如果你做的是」善事」那麼就算錯了也情有可原。
最主要是自己做事前想清楚,不要後悔就行了,無論後果如何都要有承擔責任的覺悟。

『拾』 何為善,何為惡

萬事皆由善而生,皆由惡為滅。當你懂得了如何做人,便是善。如果你為所欲為、作惡是,便是惡。一心向善,方的圓滿。

閱讀全文

與何為善何為惡視頻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7年3月有哪些電影上映了 瀏覽:227
中國好看的電影愛情片 瀏覽:446
電影免費軟 瀏覽:356
怎麼做電影視頻剪輯 瀏覽:738
電影剪輯怎麼做主頁 瀏覽:679
國慶假期有哪些電影 瀏覽:20
豆瓣電影一般多少算高分 瀏覽:223
逃學威龍3電影免費高清 瀏覽:466
喜羊羊大電影5完整版免費下載 瀏覽:174
長春電影製片廠長影舊址博物館怎麼樣 瀏覽:932
從哪裡能看免費電影 瀏覽:556
求好看的國產電影 瀏覽:768
吳亦凡劉亦菲一起電影有哪些 瀏覽:813
抖音電影票活動怎麼退出 瀏覽:619
弓子什麼電影 瀏覽:552
韓國紋身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945
濟南華誼兄弟電影城怎麼樣 瀏覽:747
在電影天堂下載電影後怎麼看 瀏覽:660
雙字幕的英語動畫電影免費 瀏覽:168
女奧特們電影網站免費播放 瀏覽: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