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首先影片設定是不符合現代天文學的研究成果,太陽才正值中年,在穩定存在幾十億年沒問題。 當然,是科幻,不必太苛求了,故事情節瑕疵。這部片子簡單說 就是太陽要完蛋了,人類需要自救的故事。
② 《流浪地球》這部影視劇的名稱有什麼特點
《流浪地球》這部影視劇的名稱有什麼特點?讓看到它的人就會感到環境在被破壞。
③ 《流浪地球》對於中國科幻電影有怎樣的意義
足夠硬核,劇情上有笑點,也有淚點,很棒。倘要說意義的話,流浪地球對中國科幻電影絕對是有一席之地的。
事實上,在流浪地球之前,討論「國產科幻」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偽命題,說大劉靠一己之力拉回了中國科幻的半壁江山絕對不為過。
當然,劉慈欣的作品裡,最適合作為影視化敲門磚的絕對不會是流浪地球,這部作品太硬核,以至於帶著濃烈的史詩色彩,但令人意外的是,這樣的硬核作品一點沒有向觀眾服軟,反而給觀眾帶去了新的審美體驗。
去看這部電影前我也是忐忑的,書中很多概念對於一個不具備科學素養的電影團隊來說都有些艱難,說實話我沒有抱太大期待,只是出於對大劉出品的信賴,和電影團隊的支持,我毫不猶豫地支持。
很高興的是,我覺得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
先說普羅大眾最關心的特效吧,流浪地球的特效好得出人意料,其中多次運用的長遠鏡頭極具視覺體驗。在地球發動機與長城同框的鏡頭里,以長城為參照物凸顯發動機之龐大,大有驚鴻一瞥之感。
④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怎麼形容當時觀看的心情呢?就是心裡突突跳,連眼睛都捨不得眨一下,整部影片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amazing,真是票有所值。老聽別人調侃五毛錢特效,但是《流浪地球》超乎大家的預期效果。抱著期待的心情去看,沒令人失望,我覺得對於心靈來說是極大的震撼。試想一下那個場景,放眼望去,都是廢墟,那該是多麼凄涼的畫面。耳朵里聽著發動機的轟鳴聲,看著高樓大廈瞬間倒塌,心裡很難受。這是我們的家園啊,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怎麼就變成了這副模樣。吳京扮演的父親形象讓人感慨萬千。他答應了兒子早日回家,但是為了地球這個大環境,他不得不做出選擇與犧牲。影片中劉啟與朵朵的互動很溫馨,兄妹倆年齡雖小,卻很有擔當與責任感。在這部電影中,收獲的不只是感動與震撼,還應該深思該如何做,在今後的日子才能保衛我們的地球母親。必須要打卡。
⑤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有什麼意義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未來,太陽已經快要毀滅了,而且當時人類還沒走製造大型宇宙艦船的能力。於是,就有人提出利用地球當做船體,給地球裝上發動機,脫離太陽系的故事。
這部劇充分表達了作為人類這一物種,在在種族滅絕時,所表達出來的人性。有那種可以為了生命的延續舍棄自己的人,也有那種在巨大的恐慌下,盲目從眾的人。
我至今都記得,在地球完全脫離太陽系後,在人類中開始有傳言說太陽沒事,要把那麼多好人處死的時候,太陽炸了這一畫面。究竟人類的人性能夠扭曲到什麼地步,究竟人性能光輝到什麼高度。在這部劇里,我看到了答案。人性的刻畫,赤裸裸的表達。
⑥ 《流浪地球》體現了哪些中國文化特色
一部由劉欣慈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異常火爆。這部影片以超前想像力、宏大敘事、精美特效、感人情節,如同史詩一般,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不僅國內觀眾為之叫好,就連不少國外媒體都給予了很大關注。2019春節檔調查結果顯示,今年春節檔觀眾滿意度得分83.9分,是自2015年開展調查以來的最高分,而該片以85.6分獲得檔期滿意度冠軍,目前的票房已超20億元。
可見,《流浪地球》達到了「現象級」標准。難怪有專家直呼,該片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其獨具的中國文化魅力,對地球家園和整個人類命運的拯救和展現,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正像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2月14日發表的文章所言,中國第一部賣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不僅取得了票房成功,並且融入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而這恰恰戳到了觀眾的淚點。
是的,一部電影乃至科幻電影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若想成功,無論是其中富含的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價值,肯定有值得稱道甚至突破的地方,觸動的一定是觀眾「最柔軟的地方」。尤其對敘事宏大的科幻片來說,其中反映的價值觀、審美觀、世界觀、人生觀,以及片中人物所秉持和傳遞的思維方式、行為邏輯、處事原則和道德標准等,均要滿足不同觀眾的胃口。欣慰的是,《流浪地球》真正做到了。
事實上,一部電影若想吸引人,不僅需要具備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還要體現出文化價值。而《流浪地球》正是這樣一部具觀賞、藝術、價值等為一體的佳作。該片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但背後折射的是中國人對家園的摯愛,對共同命運的責任,弘揚的是中國文化在人類危難關頭敢於奉獻的精神。那種無私無畏中透出的親情、友情,以及講大局、求同存異的氣魄,任何觀眾都會被打動。這是該片文化價值之所在,展現的是中國文化、中國思想和中國精神的精髓。
⑦ 電影流浪地球是一部什麼類型電影
電影流浪地球是一部國產科幻電影。
影片故事中,因為太陽加速老化將要吞沒地球,於是地球上建起了許多行星發動機,將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為什麼不建造飛船飛離地球,那是更好的選擇?」無論是原著小說中的對白,還是現實裏海外電影人提問,這個問題既關乎科學設定,也能看出中國文化中對家園的理解。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說,「帶著家園流浪」,將地球本身帶走的想法表現了中國人對故土的情感。正是這樣的人文內核,撐起了與好萊塢科幻大片不一樣的屬於中國的科幻。
對於科幻類型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資金和技術基礎充實之後,中國電影工業的一次投石問路。它在春節檔期的走紅,為中國科幻電影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考維度——硬科幻為核,用本土文化意義講述屬於我們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展現我們對未來和世界的思考。
⑧ 《流浪地球》與《阿麗塔:戰斗天使》兩部電影相比有哪些優劣
中國的科幻電影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應該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審美,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國外科幻。
因為今天剛剛看了阿麗塔,憑心而論,沒有流浪地球感覺好看,無論是從科幻場景還是劇情表述上,都比流浪地球差很多。
首先就劇情方面來說,阿麗塔的劇情讓人感覺摸不著頭腦,沒有什麼主線邏輯。並且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電影就結束了,這個著實讓我感覺這張票不值得。並且,還有一點就是,在看整場電影期間,我還睡了兩次,這個是我第一次看國外電影睡著。
當然,我也承認,目前中國的科幻電影仍然在起步階段,我們也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但是,我希望的是我們作為觀影者要多給像吳京和郭凡這樣有情懷的中國導演和演員一點寬容,要多鼓勵和支持,這樣才能有更多優秀的中國科幻電影拍出來。
⑨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我記著是拯救地球的故事,以《戰狼2》爆紅的吳京,正在出演一部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而《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所以目前來看,《三體》或許胎死腹中,倒是《流浪地球》有可能跟我們見面。這也算圓了大劉小說拍電影的一個夢吧。
最後,流浪地球雖然名為流浪,但是無論小說還是電影,故事的時間線都不在流浪時代里。相比較之下,我更青睞於流浪地球的另一個名字——《地球往事》,真正的國產科幻電影,一直沒有好的作品。被人們寄予厚望的《三體》又一直難產。《流浪地球》對每位演員來說都有著不同的情節,對於特別出演的「戰狼」吳京來說,電影代表了「感動和冒險」,他表示這部影片是給了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能體會到中國科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