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亞瑟王》里女主角的身份和故事梗概
劇情:
由製片人傑里-布魯克海默(加勒比海盜,黑鷹降落)和導演安東尼-福奎阿(訓練日)精心打造的史詩電影《亞瑟王》,講述了一個武士封王的傳奇。
幾個世紀以來,大多數科學家相信亞瑟王的故事只有一個傳說,但是那個傳說是基於一個真正的改變大不列顛和全世界歷史的英雄。
克萊夫-歐文飾演了這個羅馬與英國在古老的凱爾特人詩歌中共同傳唱的英雄亞瑟王。與他的武士同伴一樣,亞瑟相信一旦羅馬從英國撤軍,將會給英國帶來無窮的災難和混亂。雖然信仰基督教的亞瑟想回到羅馬為自己虔誠的信仰盡微薄之力,但是他意識到他的首要任務是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武士們獲得自由並告老還鄉。
然而,在亞瑟解放圓桌武士之前,他們必須完成羅馬交與他們的最後一項任務,深入敵軍區域完成一項神聖的使命。亞瑟與圓桌武士遭遇到他們的宿敵:魔法師梅林和他的游擊隊,武士們戲稱他們為「鯨面族」,因為他們總是在臉上和身上塗上藍色顏料。亞瑟和他的圓桌武士深信這些「鯨面族」是英國的靈魂,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深受羅馬的摧殘。如今,羅馬一旦撤離,沒有了亞瑟和圓桌武士的幫助的鯨面族面臨大舉入侵的撒克遜人將毫無抵抗之力。
在梅林和美麗、勇敢的桂尼維亞(姬拉-耐特莉飾)的循循善誘之下,亞瑟王漸漸找回了自己的力量,逐漸背離羅馬,並開始編織「成為這片土地的王者」的夢想,歷史被永遠的改寫了。
驚心動魄的情節,令人屏息的武打場面和偉大的歷史背景成就了這一部空前絕後的《亞瑟王》。人物:
亞瑟王(King Arthur)
「一個人可以有作為,但它只有在為了實現崇高的目標時才會變得有意義。」
亞瑟並不是一個傳奇,他只是一個男人,一個犧牲自我成為領袖和贏得國王稱號的人。在所有的武士當中,亞瑟最有責任感和正義感,希望能使世界變得公正。他的武士雖然對他忠心耿耿,但他們更像是戰爭機器。這也是為什麼亞瑟會成為領袖的原因,因為大家都願意服從他的領導。
亞瑟對羅馬有著很深的感情,但當羅馬決定舍棄他們時,亞瑟逐漸意識到他對英國的情結已經越來越深重了。因此,隨著他信念的轉變,他決定順勢改變自我,承擔起了做領袖並對他的人民負責的義務。
桂尼維亞(Guinevere)
「動物也懂得生存,人類更具有自由生存的權利」
出身貴族的桂尼維亞在她的敵人亞瑟以及亞瑟即將登上王位的道路上左右為難。在黑暗時代,許多在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女人也和男人一樣平等,並和他們一起並肩作戰,桂尼維亞是為了她理想的世界而斗爭。她害怕她的人民淪陷於撒克遜人的手中,所以她寧可與她的宿敵,可惡的羅馬人亞瑟聯盟。最終她意識到亞瑟是一個偉大的男人,但她無法確定亞瑟是否能盡釋前嫌,為這個曾經與他為敵的國家去斗爭和犧牲。花絮:
雖然亞瑟王的傳奇還沒有被歷史證實,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亞瑟王塑造為一個可能的歷史性人物,縱橫於羅馬帝國的崩潰時期(僅發生在角鬥士的一百年之後)和漫長的黑暗時代(大約在5世紀和6世紀之間)之間。魔法和奇幻的描寫將不會在影片中出現(仍有魔法師梅林這個角色,但不會表現亞瑟王神劍發出的魔法力量)。
當羅馬帝國崩潰時(大約為公元450年),英倫群島陷入了混亂的局面,那些武士長年廝殺於地盤之爭,直到當一個國王站出來要統一他們,亞瑟王和他的圓桌武士們。這部電影立足於把亞瑟王的傳奇引申到可能的歷史現實中來,它主要描述了通向亞瑟稱王道路上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和他必須面臨的一些問題。
導演斯蒂芬-斯匹爾伯格曾經在2002年底為HBO製作過一部《亞瑟王》的迷你劇集,計劃於2003年底或2004年放映。這是斯匹爾伯格繼兄弟連之後製作的第二部電視劇。
評論:
對於電影本身來說,它不僅僅是部動作片,而是一部繼《角鬥士》、《特洛伊》之後,再一次把神話故事搬到大銀幕上的史詩性巨作。如果觀眾能接受這部影片,那它將會重新定義亞瑟王的傳奇並為觀眾乃至下一代人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但如果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它,而更加偏向於那個神秘的、朦朧的英國最偉大的傳奇故事,那這部影片則必將遭到失敗。
Ⅱ 為什麼亞瑟王是個女的
歷史上應該是男的
不過fate系列中的女主saber是個女的,動漫的設定不必當真
Ⅲ 求亞瑟王演員表,亞瑟王女主角亞瑟王男主角是誰大神們幫幫忙
有人說電影太矯情,不現實,但是,處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就依靠電影來完成我們心中的浪漫與幻想么?我是微笑著看完這部電影的,沒看以前,我以為這是一個悲傷的電影,但是沒想到,電影雖是在描寫一個唯美的淡淡憂愁的愛情,但是卻有許多逗樂的場景,比如說,三人在看畫展時,一個帶隊老師被一小孩在後邊襲擊了屁股,呵呵……兩人在雨中奔跑時,看到一個給老師鞠躬的學生把自己的雨傘弄掉了……這些有趣的畫面讓電影不再單調,而且讓人在笑的同時,體會到兩人在一起時的甜蜜,不似一般的愛情電影那般傷神,而讓人心情愉悅,淡淡歡欣充斥心間。電影中還有許多浪漫場景,最喜歡的是兩人在雨中奔跑時的畫面,音樂恰到好處的響起,讓我的心也隨著那愉悅的節奏跳動起來。喜歡這部電影,推薦大家也來看啊。 查看原帖>>
Ⅳ 誰知道亞瑟王中的女主角是誰
凱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 星座:白羊座 血型: 型 身高:170 厘米 演員作品 加勒比海盜3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3 (2007) 加勒比海盜2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2 (2006) 傲慢與偏見 Pride and Prejudice (2005) 靈幻夾克 The Jacket (2005) 多米諾 Domino (2005) 羅賓漢之箭 (2004) 亞瑟王 King Arthur (2004) 加勒比海盜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 (2003) 我愛貝克漢姆 Bend It Like Beckham (2002) 純真Pure (2002) 鬼地方 The Hole (2001) 俠盜公主 Princess of Thieves (2001)
Ⅳ 亞瑟王是誰演的
飛輪海的成員
辰亦儒
小名::陳奕儒
英文名:Calvin (基本上朋友都這么叫我)
身高:184 cm
體重:65 kg
生日:1980/11/10
星座:天蠍座
學歷:建中 溫哥華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大學 主修經濟維多利亞 University of Victoria 碩士 主修經濟
血型: A型
鞋號:US 10.5 號
三圍: 37, 31, 36
家庭成員:爸爸 媽媽 一個姐姐
喜歡的顏色:藍色 白色
興趣:健身 網球 唱歌
個性: 風趣幽默
專長: 反應很快 嘿嘿
歌聲如何: 還不賴 自認中上 哈 眞的啦 錄音師也這么說^^
近視:小時是電視兒童 所以 兩眼都550 @@
頭發:微卷 以前超不愛 超限慕直發的人 但後來發現卷發其實好做造型 也不賴 哈
口頭禪:沒啥特別的口頭禪ㄟ
英文能力:國外研究所的能力摟
拍過的MV:拍攝當屆創作歌曲選拔冠軍"難以抗拒" 的音樂錄影帶
拍過的廣告:一堆加拿大溫哥華陽光男孩公益活動的廣告 大概有5支左右吧
欣賞的女生類型:氣質型
家人對calvin進演藝圈的看法:書讀了那麼多 給我跑去演藝圈 貞士氣死人 哈 所以我需要你們的大力只持 交出好成績給爸媽看 證明給他們看!!
平常喜歡:跟好友聚在一起 做什麼都可以 因為我很重視友誼
喜歡電影種類:好看的話 不管是動作 喜劇 文藝愛情 驚悚 我都愛
最愛的電影:很多ㄟ 不過我很喜歡 妮可拉斯凱吉演的任何電影 他的演技真是沒話說
喜歡的歌手: 不如說是音樂種類吧 Hip Pop and R&B
喜歡的女演員:
喜歡的男演員:梁朝偉 吳鎮宇
喜歡的日本藝人:木村 帥
喜歡的漫畫:男生愛看的 譬如 七龍珠 灌籃高手 神型太保
喜歡看哪類型的小說:
最想去的國家:加拿大 像是我第2個家 畢竟我呆了7年 我很想環游世界 喜歡不同的文化
喜歡的音樂類型:Hip Pop and R&B
喜歡什麼動物: 狗 超愛 之前加拿大養了兩只比熊 不知道你們只不知道這個品種 有點像馬爾季斯 但比馬爾季斯大一點
喜歡的食物:Japanese Food and Western food..Junk food..哈
喜歡看書或上書店:以前在國外認為在書店喝咖啡看書是種享受 很愛忙裡偷閑的感覺 嘿
喜歡購物:超愛 基本上 我逛街可超像女生 哈 跟我逛街的男生都很受不了 覺得我超會逛
害怕什麼事物: 害怕的事還好 但不喜歡傷心的事 譬如失戀 或跟朋友吵架這類的
平常的穿衣style:兩極化 有時很休閑 有時愛穿很正式耍帥 哈
印象最深刻的事:7年前一個人獨自上加拿大生活 一直一個人過了7年
接過哪一件最辛苦的CASE:還好ㄟ 不過夏天拍戲 真是熱熱熱
希望能和所有的Fans共同做什麼事:多點見面會 多認識你們 我會好好努力記住你們的名字 你們只要見到我 我較不出你的名字 就再提醒我一次 直到我記住為止 哈 基本上我記性很好的喔
當藝人前從事過什麼工作: 都在加拿大念書 念研究所當過學校大學助教
喜歡哪一類的書:
初戀和初吻幾歲:16歲 高一
談過幾次戀愛:好私人喔 不過不多啦 真的 5次以下 可以了吧 哈
討厭什麼樣的人:就是兩面人摟
討厭什麼昆蟲或動物:
最糗的事:
最痛苦的事:
夢想: 演藝圈闖出一番好成績 這是我目前最大的願望吧
對未來的期望:
calvin名言: Shakespear says: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ha ha
Ⅵ 亞瑟王電影 演員
亞瑟王 King Arthur (2004)
主演: 克里夫·歐文 / 凱拉·奈特莉 / 麥斯·米科爾森 / 喬爾·埃哲頓 / 休·丹西
類型: 動作 / 歷史 / 戰爭
上映日期: 2004-07-07
Ⅶ 有女版亞瑟王的是什麼動漫啊,名字叫什麼
出自動漫《Fate》系列,人物名字叫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
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是Fate線的女主角,身份為古不列顛傳說中的亞瑟王。性格忠誠正直,謙遜有禮,個性認真。因有聖劍Excalibur的傳承,在第四、五次聖杯戰爭中一直以Saber職階被召喚到現世。
人物設定:
阿爾托莉雅肌膚勝雪,有著一頭披肩的金色秀發和一雙碧綠色的眼睛,身材嬌小,15歲時拔出石中劍後不再成長。身為亞瑟王並作為一國之君時,頭戴金色王冠,身穿著藍底白邊的連衣裙,外部套上藍色紋路的銀底鎧甲,腿部穿著純白長褲。
動漫介紹:
電視動畫《FateZero》是根據虛淵玄著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動畫,TYPE-MOON於2010年12月21日公布了FateZero的動畫化的消息,由ufotable負責製作。
(7)亞瑟王電影中女主叫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人物背景:
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遭外敵入侵,尤瑟潘德拉貢,不列顛尼亞諸侯之一,於十五年前敗北於卑王伏提庚。將希望寄託於下一代的尤瑟,與他的御用魔術師梅林計劃創造出一個天生就超脫於凡人之上的新王。
他們將不列顛王的血統、不列顛化身赤龍的意識形態、以及用以完美融合兩者的尊貴的女性血統,混合創造母胎。就這樣,傳說中的亞瑟王阿爾托莉雅潘德拉貢,悄無聲息地誕生了。
《Fate stay night》是Studio DEEN2006年製作的24集電視動畫,改編自同名游戲《Fate/stay night》,講述了第五次聖杯戰爭的歷程以及衛宮士郎和Saber(阿爾托莉雅·潘德拉貢)之間的羈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爾托利亞潘德拉貢
Ⅷ 命運之夜中的亞瑟王saber為什麼是女的
這是TYPE—MOON為了賺錢讓原作奈須蘑菇創作出來的。FATE中的亞瑟王並非女性,而真名也不是「阿爾托莉亞」,而是另一個名字--Artorius(音「阿托利斯」)。反過來考慮,奈須蘑菇こ也許正是以Artorius為基礎、參考Maria(瑪麗亞)、Victoria(維多利亞)之類的女子名,才創造出Artoria這個名字。有學者認為"Artorius"是一個羅馬氏族的名字,代表亞瑟王具有的羅馬血統。當然這也只是動漫為了有更好的亮點。——朋友,如果你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請在採納時評價我的回答,謝謝!如有疑問可以對我進行追問,我會盡量為你解答!
Ⅸ 亞瑟王電影簡介
亞瑟王 King Arthur
導演: 安東尼·福奎阿
編劇: 大衛·弗蘭佐尼
主演: 克里夫·歐文 / 凱拉·奈特莉 / 麥德斯·米科爾森 / 喬爾·埃哲頓 / 休·丹西 / 艾恩·格拉法德
類型:動作 / 歷史 / 戰爭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愛爾蘭 /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 拉丁語 / 愛爾蘭蓋爾語 / 威爾士語 / 蘇格蘭蓋爾語
上映日期:2004-07-07(美國)
片長:126 分鍾 / 142 分鍾(導演剪輯版)
又名: 王者無敵 / 阿瑟王
亞瑟王的劇情簡介 · · · · · ·
亞瑟(克里夫·歐文 飾)從小就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被人收養並成為一個被人看不起的雜役,然而魔法師預言他一定會成為神聖的英國君主,而亞瑟更是拔出了「石中劍」印證了自己的將來。亞瑟不僅僅有天賦的神力,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當年輕的他看到國家的這種混亂的現狀,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整個大不列顛群島脫離羅馬人的殘暴統治,同時擺脫混亂的戰爭局面,他下定決心要為這里的人民建立一個全新的,充滿和平寧靜氣氛的家園,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亞瑟驍勇善戰和超凡的氣魄令一些非常優秀的騎士為之折服,他們紛紛加入亞瑟的隊伍之中,組織成著名的「圓桌騎士」,這些英勇的戰士在亞瑟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戰績。
在戰爭中,亞瑟遇到了被他們蔑視地稱為「藍軍」的一組由貧民和流浪漢組成的游擊隊,在他們中間,有一位出身高貴的領導者,格溫娜維爾(姬拉·奈特麗 飾)。當時他們雙方都受到...(展開全部)亞瑟(克里夫·歐文 飾)從小就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被人收養並成為一個被人看不起的雜役,然而魔法師預言他一定會成為神聖的英國君主,而亞瑟更是拔出了「石中劍」印證了自己的將來。亞瑟不僅僅有天賦的神力,而且擁有遠大的志向,當年輕的他看到國家的這種混亂的現狀,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整個大不列顛群島脫離羅馬人的殘暴統治,同時擺脫混亂的戰爭局面,他下定決心要為這里的人民建立一個全新的,充滿和平寧靜氣氛的家園,成就自己的一番霸業。
亞瑟驍勇善戰和超凡的氣魄令一些非常優秀的騎士為之折服,他們紛紛加入亞瑟的隊伍之中,組織成著名的「圓桌騎士」,這些英勇的戰士在亞瑟的帶領下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戰績。
在戰爭中,亞瑟遇到了被他們蔑視地稱為「藍軍」的一組由貧民和流浪漢組成的游擊隊,在他們中間,有一位出身高貴的領導者,格溫娜維爾(姬拉·奈特麗 飾)。當時他們雙方都受到兇殘的薩克森人的侵略,為了戰斗的最後勝利,兩個從前的夙敵不得不暫時地攜手,建立戰斗聯盟。而在這些戰斗之中,格溫娜維爾逐漸發現亞瑟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兇殘暴虐,而是充滿理想和體恤人民的仁慈,而亞瑟也發現這只一直被他們蔑視的由難民、農民和流浪漢組成的「藍軍」中存在著巨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鬥志,這些戰士纔應該是英國真正的主人。
戰爭仍在繼續,但每個觀眾其實都應該已經知道這故事的結果,亞瑟最後成功地建立了大不列顛王國,創造了英國的歷史,而格溫娜維爾最終也成為了王後。
Ⅹ 亞瑟王到底是男的還是女的
亞瑟王是男的
亞瑟王(King Arthur)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圓桌騎士團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他是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了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皆無從查考。究竟亞瑟王是不是以某位歷史人物作為基礎塑造出來的虛構角色也不得而知。
西元800年左右,威爾斯的修士撰寫了一本《布靈頓人的歷史》,書中首次記載「亞瑟」這個名字,描述他領導威爾斯人抵抗從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薩克森人。
傳說公元4、5世紀的前後的中古時代,他在英國領土上推翻了數百年的羅馬帝國的統治,成功驅逐了薩克森人的侵略,並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措施,把大不列顛逐漸推到了歐洲的重要地位,建立了一系列的豐功偉績。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曾經流傳於無數的文學名著中,電影將這些故事搬上銀幕,再現了這位歐洲帝王的豐功偉績。
傳奇的亞瑟王
亞瑟是威爾士王尤瑟·潘德拉貢與伊格蘭女士(她在懷上亞瑟後嫁給了康沃爾公爵格爾萊斯)之子。亞瑟出生後,
術士墨林把他文給了一個叫赫克托的人。他以平民身份長大,但後來卻在選拔尤瑟王繼承者的比試中一舉得勝:一把巨大的劍插在一塊巨石中,只有一個人能把它拔出來。此人將會成為不列顛之王—那個人就是亞瑟。因為出身低微,亞瑟必須戰勝英國貴族的強烈阻撓,而他最終還是被加冕為王。為了助他領導不列顛,他得到了一把寶劍,即亞瑟王神劍,此劍是一隻從湖中伸出的神秘之手給他的。之後,亞瑟經歷了一系列的戰斗,打敗了不列顛的敵人。
在他完成這些以後,英國在很長的時期內享有和平與安定。另外亞瑟還為他的騎士設立了參加會議的地方——圓桌會議。亞瑟遇到了女貴族圭尼維爾並和她結婚,但她最終卻與亞瑟的心腹武士之一朗斯洛相愛,兩人的關系致使卡米洛王宮內的關系破裂。而尋找聖杯使亞瑟王很多最好的武士相繼死去,加速了王國的滅亡。當亞瑟發現朗斯洛和圭尼維爾的戀情後,他的審判制度要求他必須處死自己的妻子。朗斯洛救了她,但卻挑起了他與亞瑟及騎士高文間的戰爭。
在與朗斯洛發生沖突時,亞瑟得知羅馬人正密謀襲擊他,他擊退了他們。卻同時得悉其私生子(有的古書里說是
他的侄子)摩德瑞德試圖篡奪王位。於是亞瑟與摩德瑞德交戰,此間亞瑟的許多騎士陣亡。最終,亞瑟殺死了摩德瑞德,但摩德瑞德卻在臨死前也令亞瑟王受了重傷。
臨死前,亞瑟叮囑他的一位騎士把神劍投入湖中,以免神劍錯落他人之手。亞瑟王之後的命運因版本不同而異,有的說他死後給埋葬了;有的則說一艘船把他載到了阿瓦隆島。許多故事都預言當不列顛需要他去征服外敵、為
國土帶來和平與安定的時候,亞瑟王將會重臨不列顛。
聖杯
基督教最為常見的禮儀之一是「聖餐」,儀式中人們飲用紅葡萄酒來代表的基督之血。亞瑟王版本的傳奇基於一段故事,說的是羅馬將官朗吉諾斯曾用長矛插入基督身側,以確認他的死亡。當時,亞利馬太的約瑟夫拿來基督在最後晚餐中用過的酒杯,承接流出的血液。這具酒杯,一般被認為就是聖杯。
基督的屍身,據說被放置在亞利馬太約瑟夫家族的葬室內。愛德華一世率領的英格蘭軍隊在十字軍遠征中幾近潰敗,於公元1274年從巴勒斯坦返國後需要重整士氣。亞瑟王的騎士們被描繪成純為正義事業獻身的鬥士。搜索聖杯可以更理想化這個目的。
《達·芬奇密碼》的中心論題和最後的落腳點,是要弄清楚聖杯到底代表了什麼。影片中說,聖杯並不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使用的杯子,而是一個隱喻。聖杯實際上指的是耶穌的配偶抹大拉的瑪利亞,並且與她有一個名叫薩拉的女兒這個大秘密。耶穌本要傳位給妻子,卻被基督男徒迫害,瑪麗亞流浪人間,在郇山隱修會騎士的保護下才得以藏在石棺下,被埋藏了上千年,才被揭開真相。她和耶穌的孩子是女孩。郇山隱修會的信仰是要保護聖杯,這個聖杯,就是瑪麗亞的遺骸以及大量記載耶穌和瑪麗亞言行的文字證據。
亞瑟王傳說
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曾經統治英國的凱爾特民族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被羅馬帝國所統治,歷經六世紀以後,日耳曼民族相繼入侵,其勢力漸趨衰微,終於被迫讓出英國王位。傳說中,亞瑟就是在日耳曼民族入侵的這段時期裡面,以凱爾特人的英雄身分登場。他率領各部落在名為巴頓山之役的交戰中一舉擊潰屬於日耳曼民族一支的薩克森人,被視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傳奇人物。
但是,亞瑟的形象卻隨著傳說故事旳演進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演變成為統治不列顛之王,成為將蘭斯洛、崔斯坦等傳說中的騎士收於麾下的「圓桌騎士團」的首領,擁有至高榮譽的英雄。
王者之劍(Excalibur)與石中劍(The Sword in the Stone)是亞瑟王至尊的王權象徵,佩帶著這把具有精靈魔力的王者之劍,令眾騎士俯首稱臣,不僅確立他自己的王位,也在眾多的戰役之中贏得勝利,凱旋而歸。
王者之劍
王者之劍(Excalibur),又譯為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較不專業的譯文將此劍時譯之為石中劍,這是不正確的。
王者之劍是在亞瑟王傳說中所登場的魔法聖劍,可以稱得上是後世騎士文學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寶劍傳統的濫觴。
在亞瑟王傳說中,拔出石中劍、登基為王的亞瑟在與King Pellinore交鋒時折斷了石中劍,後來他在梅林的指引下,從湖中女士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劍。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並因其鋒刃削鐵如泥,故湖中女士以Excalibur(即古塞爾特語中「斷鋼」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時則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決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也因此他雖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劍,最後仍為叛徒騎士Mordred所殺。而王者之劍最後則在亞瑟王的囑咐下,由Sir Bedivere投回湖中,與亞瑟王一齊回到精靈國度阿瓦隆去。
阿瓦隆
阿瓦隆(Avalon)是亞瑟王傳奇中的重要島嶼,一般咸信它應該就是今天位於英格蘭西南的格拉斯頓堡(Glastonbury)。
傳說中,阿瓦隆四周為沼澤和迷霧所籠罩,只能通過小船抵達。在亞瑟王傳奇中,阿瓦隆象徵來世與身後之地。亞瑟王死後,他的同母異父的姐姐莫甘娜(Morgan le Fay)用小船將他的遺體運來並埋葬於此。
關於avalon的詞源,有一種理論認為它是凱爾特語「Annwyn」的英語化,而Annwyn意指仙女之地或冥間。英國編年史家,蒙茅斯的傑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則認為avalon是蘋果島之意(isle of apples)。考慮到直到今天,apple一詞在布列塔尼語(Breton)和康沃爾語(Cornish)中仍被拼為Afal,而在威爾士語 (Welsh)中則為Aval,傑佛里的說法似乎較為可信。
Glastonbury在凱爾特語中又稱為"Ynis Witrin",意即玻璃島(The Isle of Glass)。馮象先生於2003所出以亞瑟王傳奇為主題的新書,即以「玻璃島」為書名。也許您仍然會困惑為何一個島會以玻璃命名。一種有趣的解釋是,古代的玻璃鏡乃青銅打磨而成,而Glastonbury青蔥一碧,顏色具象,故有此名。
薩克森人
薩克森人(英語Saxon;德語Sachsen),又譯撒克遜人,原屬日耳曼蠻族,早期分布於今日德國境內的尼德薩克森(Niedersachsen)地方。西元5世紀中期,大批的日爾曼人經由北歐入侵大不列顛群島,包括了盎格魯人(Angles)、薩克森人、朱特人(Jutes),經過長期的混居,逐漸形成現今英格蘭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