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電影吊打韓國電影,為什麼老翻拍韓國電影
韓國電影市場狹小,只有努力開拓市場,不開拓,只有死,所以.
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國內市場較大,很多爛片也能生存下去,還有很多原因:
1、審核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2、技術水平上不如美國、韓國也是一個原因
3、演藝屆功利化。中國90年代以前,拍攝的都是經典,因為那時候,中國電影、電視都是藝術,最近這些年,電影效果提升了,電影質量卻沒有了。而且整個演藝圈都被香港給帶歪了。
4、體制上的原因。例如美國的電影有一個獨立的劇本審核制度,很多爛劇本,在劇本階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國絕大多數片子,至少不至於賠錢。而中國,我們只能說制度還不成熟
5、還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員關系不錯,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號..(或者,我是演員,我跟某某關系不錯,脫不開懇求,要我出演某個爛片的男一號)
6、還有演員的高片酬,據說佔了電影的一半甚至更高.
7、還有方..某老闆之類的,我們就是一點都不懂電影,我們就是有錢,我們就是要某某某當男一號.
8、中國市場太大了,只要有辦法,就能賺錢。典型就是《天機.富春》,沒開機就知道是爛片,但是就是評價2.9的片子,通過合理營銷,最終收獲頗豐。
② 中國電影吊打韓國電影,為什麼老翻拍韓國電
你錯了,韓國演員在演藝圈裡的生存環境其實比中國演員要大的多了。所以為了能夠展露頭角,他們的付出也更多。論演技,平均水準是在國內演員之上的。
論編劇和導演,韓國的電影劇情十分緊湊,而且常敢拍一些政治類題材,這和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是分不開的。國內稍微敏感些的題材都是不敢碰的。諸如烘爐之類的敏感題材電影在國際上也獲得了不少好評,但是國內並沒有這些傑出作品。
說實話,我支持國產電影,但是目前來說確實不如韓國電影。
③ 中國和韓國的電影歷程是什麼
中國
1905年 譚鑫培主演,任景豐拍攝的《定軍山》是中國的第一部電影。
1913年 亞細亞影戲公司出品、由鄭正秋、張石川拍攝的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上海新新舞台上映。
1913年3月15日 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
1953年11月5日 上海電影製片廠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就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演員和電影!
<<漁光曲>>參加了蘇聯電影工作者俱樂部為紀念蘇聯電影國有化15周年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並獲得「榮譽獎」。
是中國第一部獲獎電影!
1910年韓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廢除「大韓帝國」政府,設立「朝鮮總督府」.歷年的4月11日,才在上海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現在上海都還有遺址!有興趣可以去看下!
而韓國,在1948年5月10日,才正式與朝鮮劃分"三八線! 才有意義上的獨立!
而他們的電影史才開始於1919年!第一部電影是<<正義的復仇>>是由金陶山導演的。這是一種所謂的動態戲劇,為的是舞台表演結合起來。不知道算不算是一部真正的電影!
由於《阿里郎》獲得很大成功,韓國影片的攝制數目增加到每年大約十部,直到日本殖民政府在1930年扼殺電影業為止。那時影片攝制數目下降到一年只有兩三部。第一部有聲電影《春香傳》是由導演李明雨在這個時期攝制的,這部電影是以一個古老的同名愛情故事為根據的。
在韓國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得到解放以前,韓國的電影活動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裡。從1919年到1945年一共攝制了140多部電影,多半是宣傳性質的。在解放後電影得到了新生。第一部彩電影片棗洪性麒導演的《一個婦女的日記》棗是在1945年攝制的。韓國戰爭(1950-1953)使剛剛建立的電影業受到嚴重打擊,在這個時期只生產了少數戰爭紀錄片。
1955年,為了促進電影業的進一步發展,政府對國內所有電影製片商都實行免稅。這使得電影製片商人數迅速增加,帶來了電影的黃金時代。在50年代末拍攝的影片數目達到每年將近100部,在60年代達到每年大約200部.
但,在1986年放開了對引進電影市場進口外片的的限制後!國外電影迅速佔領了韓國市場!
導致韓國本土電影大受打擊!那應該就是韓國電影的低迷時期!
真到1999光頭運動取得勝利以後!screen quota制度得以繼續.
1999年由姜帝奎拍攝的<<生死諜變>>不僅打破了本地電影的最高紀錄,而且在<<泰坦尼克號>>風靡全球的時候!也沒能打破它的紀錄!
中國
1950年11月 《大眾電影》刊發《掃清美帝電影影響 滌除媚美恐美心理》一文,將解放前一直壟斷中國市場的好萊塢踢出局。
1994年 中影公司每年可以通過票房分賬的方式進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和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
1995年 中國以分賬形式引進第一部進口大片《亡命天涯》。此後雖然每年僅有10部進口大片,但卻占據了國內總票房的60%至80%。
1999年 全國電影票房從1998年的14.5億元陡降到8.4億元,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大片被停映5個月。
2002年 中影公司從每年引進10部大片增加到每年引進20部。
2003年8月8日 第二家擁有進口影片發行權的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中國的20部進口分賬大片將終結已有10年歷史的中影集團獨家發行局面。
電影獲得國際認可的方面,中國無疑比韓國早了很多步,早在1935年的《漁光曲》便為中國獲得了第一個國際獎項,1955年黃宗詹就以華裔身份成為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項的中國人。張藝謀的《紅高粱》在1988年獲得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成為了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際A級電影節最高大獎的人,韓國獲得第一個A級電影節最高大獎則是在2002年,林權澤憑《醉畫仙》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我找了這么多資料!認為,中國電影在近幾年的發展呈平穩上升趨勢!
而且中國電影比韓國電影發展年份久,在電影的製作方面也比韓國電影成熟多些!當然,在亞洲的電影市場上面.中國的市場份額佔了較大的一塊!
這里也有資料!
http://www.xici.net/b2467/d15041072.htm
④ 歷史上中國攻打過韓國嗎
打過
隋唐兩朝三番五次攻打高句麗(古韓國)
自高句麗建國後,就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著文化、貿易往來。北魏時期,高句麗曾「歲致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北齊皇帝封高句麗統治者高湯為高麗王,高句麗將「句」字去掉,自稱「高麗」(仍是高句麗,不同於三韓人王建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建立的高麗王朝)。北周時期,武帝宇文邕封高湯為遼東郡公、遼東王。隋文帝即位後,仍封其為高麗王。作為藩屬國,高湯在開皇初年不斷遣使入隋,稱臣納貢。
隋文帝滅陳統一全國後,高湯大懼,認為隋朝接下來會撤藩,於是「治兵積谷,為守拒之策」,隨時准備迎接隋朝大軍。藩屬國這種「無禮」的舉動,一時激怒了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致書高湯,責問他是何居心,並說:「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句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高湯謝罪後,不久病死,其子高元即位,隋文帝仍不計前嫌地封高元為高麗王。
事情到此,本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圓滿結局,但高元卻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主兒,他不滿足於現有的高句麗王土、百姓,而是滿腦子的擴張念頭。開皇十八年二月,高元率靺鞨萬余騎兵侵擾遼西,隋文帝大怒,即命漢王楊諒等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由於糧草不濟、疫病流行和其他自然災害的原因,水陸兩軍還沒有和高句麗開戰就被迫退還,死者十之八九。這時,高元也害怕把事情鬧大了,連忙派使者前來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於是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但隋朝和高句麗的關系也因此有了隔閡。
隋煬帝即位後,作為藩屬國的國君,高元應該親往長安覲見祝賀,但他卻沒有這么做,只是派使者前去應付,這讓隋煬帝感到很窩火。高元做出此舉,是因為他外與突厥、契丹、靺鞨主動交好,內部國力大增、軍力強悍、國土擴大,以至於產生自大和忘本思想,忘記了自己藩屬國的身份地位,居然不把泱泱大隋帝國放在眼裡了,這是讓隋煬帝無法接受的。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到突厥視察時,無意間看到了高句麗使者在此,就向他宣旨:「朕明年當往涿郡,爾還日語告高(句)麗王,宜早來朝,勿自疑懼……苟或不朝,將率軍民往巡彼土。」
不料,這種善意而又帶有威脅的提醒,卻遭到了高元的拒命,於是隋煬帝決定攻打高句麗。從大業八年正月到大業十年二月,隋煬帝連續三次征伐高句麗,但討伐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前兩次大敗而歸,第三次雖取得勝利,可終究沒有收服高句麗。其實,隋煬帝攻打高句麗,並不是因為看到高句麗的逐漸強盛和對隋朝的日後遺患,而是出於一己之私,好大喜功。大業十二年,隋煬帝三游江都時曾作詩一首,其中兩句就道出了他三次攻打高句麗的原因:「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因為出兵高句麗,隋煬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國家,最後窮途末路,死於非命。如此嚴重的國家大事,竟然出於偶然,難怪《隋書》會這樣評價煬帝攻打高句麗這件事:「內恃富強,外思廣地,以驕取怨,以怒興師,若此而不亡,自古未聞也。」
如果說隋煬帝攻打高句麗完全是出於小孩子脾氣的「無厘頭」行為,那麼雄才大略、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不遺餘力地攻打高句麗又是為何呢?不願意讓高句麗做大做強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高句麗人對中原王朝的極端羞辱和公然挑釁。原來,隋軍撤退後,高句麗人把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骸堆積起來,構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觀」,供其國人觀賞。此舉,足以看出高句麗人的殘忍和喪失人道。唐太宗知道後,義憤填膺,於貞觀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
⑤ 中國翻拍過的韓國電影,你都看過哪幾部
在很久以前打主就已經看過韓國的版本。當時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好看。很有意思是覺得出演弟弟的那位演員真的是很帥氣。當中國的版本中鹿晗出演這位弟弟真的感覺和原本選角都差不多。
在播出之前答主還在想那些劇情怎麼能圓到中國的背景中。然而用滴滴打車的時候,答主真的很佩服編劇的創作能力。
緊接著就看到鹿晗和楊冪搭檔的演出。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鹿晗。答主覺得翻拍是很滿意的。
⑥ 在中國上映過的韓國電影(最近5年的,票房什麼的越細越好!)
漢江怪物、非常主播(超速緋聞)、深海之戰(第七礦區)、孤單特工(大叔)、鐵線蟲入侵、奪寶聯盟(盜賊同盟),這些國內公映的韓國電影基本上都是優秀電影,但韓國電影在國內的影響不是很大,票房多數都很一般。
⑦ 有哪些中國電影是翻拍的韓國的
現在翻拍還是比較流行的,畢竟出色的演員導演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對於編劇創意來說卻是沒有那麼簡單的,所以影視劇也有很多會進行翻拍,電視劇翻拍的還是很多的,而電影更是從國內翻拍到了國外。
韓國的電影做的還是比較出色的,因為沒有太多的內容限制,什麼都敢去演,所以大家也都比較喜歡看,對於已經出品的韓國電影,在國內也有了一定的觀眾基礎,再次翻拍的時候,這種熱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對比兩國的電影來說,到底哪個版本更出眾一些就看個人的看法了。
要說這兩年比較出名的翻拍還是比較過的,找到你算是今年很火爆的一部影片了,兩位35歲以上的女藝人,貢獻了自己的演技,在片中的表現還是很出色的,其實這部影片也是翻拍韓國電影,而且對劇情內容還做了改變,其實中國的這一版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之前看過韓國版本就會發現,國產版改動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沒有韓版那麼的震撼刺疼人心了。
蘇有朋轉行做導演的第一部影片也是翻拍的韓國,嫌疑犯中幾位主演的表現還是很出色的,這部也算是非常尊重原版的了,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演員的表現也很出色,看過之後甚至能讓人忘掉原本的韓國版了。
捉迷藏也是從韓版翻拍過來的,幾位主演原本都是電視咖,這里出演電影在其中的表現,只能說是不讓人出戲,但是整體的表現並不能算是太過出眾,印象深刻的還是算大反派秦海璐了。
我是證人,也是翻拍影片,當時是由金荷娜主演的,這部中國版還招來了鹿晗加盟,但是在這里他的表現就很一般了,幾乎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在拍攝的時候,幾乎和原本的劇情沒有任何的改變,算的是毫無改變的翻拍了。
重返二十歲,也是鹿晗的一部作品,說起來這部影片也是翻拍的,楊子姍在其中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在這里也讓大家記住了,這部翻拍作品因為是簡單的偶像喜劇,主演的顏值都還是很不錯的,所以當時這部影片的評價也很好,而這部影片當時翻拍的也是比較多的,據說在亞洲就有六個翻拍版本。
王千源和郭富城飾演過一部影片,也是翻拍自韓國的,在這里也見識到了王千源的演技了,影片中的表現非常出色。
⑧ 中國打的過韓國么
中國歷史上沒打過韓國思密達!
現在韓國和美國沒在黃海軍演,跑日本海去了,中國強硬的態度是不會讓他們到我們的地盤上耍威風的,而且他們也不會愚昧。
中國現在求發展,我們也不會愚昧去跟人掀起戰爭。
說什麼陸軍第一都是虛的,要真打起仗來,瞧我們中國工廠分布:重型工廠大多分布都在沿海地帶,如果沿海都被登錄了(中國海軍還不行),那中國兵工廠也損失了一大半了,況且美軍的威懾力也不亞於我們對美軍的威懾!
說句不好聽的話,中國和美國軍事上確實有差距,而且不是一點點,是很多。論搏鬥,我們的軍魂要高於美國,可能我們會更厲害。但是現代戰爭是高科技武器的尖峰對決,遠程較量,就論中國製造產業的缺陷,以及武器的實戰效果監測,就跟美國差一截呢!
退一步講,誰喜歡血濺橫飛,血肉模糊的戰爭到來?
樓主不必擔心短時間內戰爭的來臨,我們不是阿富汗不是中東,我們也積攢了一定的實力,美國和韓國不敢輕舉妄動的!安心過日子吧!要真出什麼事,扛起傢伙跟他拼了!
⑨ 韓國都撥出過中國的 什麼電視劇和電影
《還珠格格》,轟動一時,韓國就再沒引進過中國電視劇,怕國劇佔領他們的市場
⑩ 求幾部韓國的與中國有關系的電影
《太極旗在飄揚》講的是朝鮮戰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