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個電影叫什麼,關於狙擊手的電影
《生死狙擊》
狙擊槍都是遠程的......
他一開始用的那個是M40A3
後來掏出來打飛機的那個是巴雷特M82A3
兩腳架沒辦法釘在地上....
就算釘上了也沒用.....
狙擊手正常情況下是要經常換陣地的.....
再後來他自己用的是M200....
追後出鏡率很高,敵我雙方都用的是雷明頓M700
中間自己加了塑料瓶消音器的也是雷明頓,型號忘了但是美國現在賣得很火......
Ⅱ 電影狙擊手講的是什麼
影片《狙擊手》講述了海外安保部隊指揮官兼王牌狙擊手在槍林彈雨中僅靠一把狙擊槍全場制霸「吃雞」的王牌狙擊手,在局勢動盪的海外某地區,維護著海外安保和平,創下屢屢戰功的故事。
Ⅲ 關於狙擊手的電影 只要國外的
生死狙擊(非常經典)
同義詞狙擊生死線(美國2007年馬克·沃爾伯格主演動作驚悚片)一般指生死狙擊(2007年安東尼·福奎阿執導美國電影)
《生死狙擊》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推出的動作、諜戰類型的影片,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馬克·沃爾伯格,凱特·瑪拉,邁克爾·佩納,丹尼·格洛弗主演,於2007年05月12日上映。影片講述了鮑勃在總統街頭演講充當隱形狙擊手暗中保護總統,演講那天,突然會場遭到槍手襲擊,總統身邊的衣索比亞主教被殺。鮑勃被當成暗殺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後的真凶,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
Ⅳ 看過一部有關狙擊手的電影、上面有說到「全風速」什麼意思
1)風的分類
由於狙擊手需要知道風對子彈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狙擊手要懂得將風分類,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鍾點方法,這方法以狙擊手為中心點,而目標在正前方的12點,風被分成三種:全速風、半速風以及零速風。全速風的意思是指風的力量完全影響子彈的飛行穩定,這些風來自2、3、4點及8、9、10點的位置,但來自1、5、7、11點的風對子彈的影響有一半,這些便叫做半速風,而零速風顧名思義是指對子彈沒有影響的風,這些風來自6點和12點方向。
2)風速
在為風的影響做出調整前狙擊手必須考慮風向及風速,這可以利用一些指標作為測量工具,例如旗幟、煙、樹木、草、雨點以及自己的感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旗幟,狙擊手估計被風吹起的旗幟與旗桿形成的角度,然後將角度除以一個常數4再乘以1.6,答案便是大約的風速了,例如旗幟下底邊和旗桿成60度角,風速約是60/4x1.6=24公里每小時
如無旗可觀察狙擊手可拿一張紙、草、棉花或其他的輕東西然後放手,跟著用手指著物件著陸點,利用手臂跟身體形成的角度除以4乘以1.6,出來的答案也比較准確。
3)將風速轉化為分鍾角度
1分鍾角度=1/60度,也等於瞄準鏡刻度的1/20,大概是每100米20毫米的偏差,狙擊手利用分鍾角度去調節瞄準的角度,當知道風速及風向後狙擊手便要立即將這些資料轉換成分鍾角度,方程為:
射程(米)/100x風速(公里每小時)
—————————————————=分鍾角度
常 數
不同距離的常數參考以下數據:
100-500米 常數=15
600米 常數=14
700-800米 常數=13
900米 常數=12
1000米 常數=11
例如目標在700米,風速為每小時10公里,分鍾角度是:
(700/100)x10
——————————==5.38
13
這個是在全速下的計算方法,如果是半速風只要將5.38除以2便可,另外提到一點,以上計算方式雖然麻煩但優秀狙擊手從觀察員處獲得情報到分析判斷得出結論直至最後射擊的整個過程用時不會超過3秒。
Ⅳ 求一部電影美國的,具體是寫一群特種兵去哥倫比亞狙還是墨西哥的殺毒販,結果被出賣,只剩一個狙擊手倖存
燃眉追擊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1994)
導演: 菲利普·諾伊斯
編劇: 唐納德·斯圖爾特 / 斯蒂文·澤里安 / 約翰·米利厄斯
主演: 哈里森·福特 / 威廉·達福 / 安妮·阿徹 / 喬昆姆·德·阿爾梅達 / 亨利·科澤尼 / 本傑明·布拉特
類型: 劇情 / 動作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4-08-03
片長: 141 分鍾
Ⅵ 關於狙擊手的電影
九十分鍾死亡倒數 Liberty Stands Still 又名 死亡倒計時
Ⅶ 張藝謀的《狙擊手》定檔了,這部電影是講述什麼故事的
這部影片的背景是在抗美援朝時期,講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狙擊手張大弓由於槍法過人,所以美軍傾盡全力欲將之消滅,在面對敵人布下的天羅地網,張大弓臨危不懼,同敵人展開周旋,最終扭轉戰局,成功擊敗對手的故事。
與張藝謀有過2次合作的張譯,對他心生敬佩:導演每天只睡3小時,只吃一頓飯,只要他睜著眼,就是工作,除了拍攝,他還要保證每天5公里的徒步。一個70多歲古稀老人,能保持如此高產和旺盛的創作力,離不開他的自律。
Ⅷ 誰知道這部關於狙擊手的電影是什麼名字
首先聲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