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票票價是由誰如何定的 由片方、影院還是廣電呢根據成本嗎
一般根據電影的播放計劃,比如取得了一年的播映權,當然在上市熱映為主,然後做出市場測算,估計每場多少觀眾,還有熱播之後下片,在許可權期內,過段時間復播的觀眾預計,預測可能的觀眾總數,折算各種成本,算出總的成本,然後預設自己的利潤,成本+利潤預算出總收入,除以預測觀眾數,得到初定的票價,但是會隨著電影受歡迎程度調整票價的。
Ⅱ 今年電影票的價格都特別貴,這個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引起的
這是由於去年的疫情引起的,因為去年疫情導致很多電影院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面都是關門虧損的,所以今年的票價變特別貴,以彌補去年的虧損。
Ⅲ 電影票價由誰決定
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電影票價由放映成本、利潤、稅金三項構成。放映成本主要包括電影拷貝租賃費、影院房屋、設備折舊費、職工工資、管理費等。
電影票價有兩種:一種叫「最低票價」也就是發行價,這個由發行方決定,以最低票價的價格與發行方結算。一種叫「影院售價」也就是通常電影院的影票賣家,這個是由影院決定。
總而言之,電影票價由市場綜合決定。
(3)電影票價格取決於什麼擴展閱讀:
制定電影票價要注意處理好以下問題:
(1)、 堅持收支平衡、略有結余的原則,以電影事業的收入來發展電影事業。
(2) 、貫徹按質分等論價的原則。
第一,分別制定同一放映場所的不同座席的票價。根據各放映場所的不同條件,一般可分為2—3個等級,對於特座、雅座、包廂收費則可更高一些。
第二,分別制定不同條件的放映場所的票價,對大中城市近幾年陸續新建、改建、擴建的在各方面條件明顯優越的電影院、影劇院、俱樂部、開放禮堂,可適當提高票價標准。
第三,分別制定質量不同的影片的票價。要區別首輪片與復輪片; 寬銀幕、遮幅式、一般銀幕; 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新聞片等的不同票價水平,對部分影片還可實行浮動票價的辦法。其拷貝租價亦應相應浮動。
(3) 、正確安排電影票價的地區差價和城鄉差價。電影票價全國不統一,由各地主管部門自行制定。各地票價水平應與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體相適應,大城市比中小城市的票價高一些,中小城市比縣城、集鎮的票價稍高一些,農村比縣城、集鎮更低一些,有些邊遠山區甚至基本免費。
Ⅳ 春節檔電影票被吐槽票價高,票價是由什麼決定的
我個人覺得票價當然是由於供需關系決定的,當然還會有各種不確定的因素決定,比如說,院線和製片方想在這部電影上面大撈一筆,而且這部電影具備可以大撈一筆的元素,那麼這部電影的票價將會變得很高,沒辦法,這是賀歲檔的電影,要不然這個時候你說看電影還能幹嘛?
所以票價幾乎不是由我們來決定的,而是由資本來決定的,我的很多朋友也在吐槽這件事情,平時看一部3D電影才需要七八十塊錢,而現在看一部普通的2D電影也要80塊錢的票價,陪女朋友看一場電影,兩個人的票價是160塊錢,然後再買兩杯可樂,再買一些小食品,兩個人看一場電影的成本,大概要在300塊錢左右,真的是談不起戀愛,看不起賀歲檔。
東西好賣了,賣的東西有人買了,賣的東西買的人越來越多了,當然要加錢,不趁這個時機賺錢,過個村可就真沒了這個店兒了,其實世界上的道理就是如此簡單,當人們都紛紛去為這部電影買單的時候,這部電影漲價我們也能夠接受。
不是因為這部電影好或者是怎麼樣,而是我們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個7天的假,到班上以後跟朋友聊天,你總不能因為心疼一點票價而沒有談資吧,現代人的無奈就是我們要用錢來買面子,我們要用錢來買,讓別人看得起,票價是由資本定的,票價也是由我們的虛榮心定的。
Ⅳ 美團上的電影票價位為什麼每天都不同 根據什麼來定的
你好
團購網的票價是根據合作商提供的價格
如果拿到的價格低就可以發布的價格低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
Ⅵ 電影票價格不是固定的為何不同地區價格也會不一樣
不可否認,很多小城市特別是小縣城,基本上只有一家電影院,最多兩家電影院,處於名副其實的壟斷格局,消費者沒有太多的選擇權。這決定了電影院在票價上享有絕對的定價權。對觀眾而言,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花錢買票,要麼只能不進影院看電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縣城的人口規模有限,特別是願意購買電影票、進入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特別小,每場觀眾數量少——甚至在周末,觀眾也不時可以享受到「包場待遇」。像生活在小縣城的筆者,一年下來,很少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10個人的情況,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場觀眾超過20個人的情況,觀眾數量基本上只是個位數。這決定了電影院要維持經營,要生存下去,在觀眾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提高票價的辦法,別無選擇。
換句話說,人氣不足,票價來湊,小城市、小縣城的電影院沒有辦法走所謂的「薄利多銷」的營銷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銷」的辦法。而在春節期間,青年人普遍返鄉過年,直接增加了願意買票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群,這就讓電影院產生了靠短短的春節幾天「狠宰」心理,選擇「坐地起價」,達到靠春節幾天的暴利攤平平時的虧損或者低利潤的目的。
當然,電影院經營者、電影投資商必須認識到,電影票價、電影票銷量、電影院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電影票價定得過高,人們買不起,或者令觀眾產生這是電影院「搶錢」的心理,將會導致電影票銷量大幅下滑,可能並不能給電影院帶來利潤,也不利於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反之,給電影票定一個合理的價格,則有可能帶來銷量上升,增加電影院上座率,反過來能夠給電影院帶來利潤。
Ⅶ 請問關於電影票價格的問題
為什麼不用支付寶里的淘票票一張才二十幾塊😂
Ⅷ 為什麼電影票那麼貴
電影票是便宜了還是貴了?根據5月底出爐的《2011中國電影產業報告》(以下簡稱《電影報告》)顯示,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價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為「罪魁禍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題為《數字時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場電影論壇上,業內人士對此作出分析,銀幕太少、規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氣不足,被認為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的新解釋。會後,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等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氣才是影院的生命線,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
高票價由來
A 人氣不足 去年平均每場7個觀眾
小趙在廣州鬧市區天河城附近的寫字樓工作,下班以後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對數千元的工資來說,一場電影60、80元的票價偏高。盡管影院上午屬於半價時段,他卻抽不出時間。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如果票價沒那麼高的話,他也許會多些來看電影。
遺憾的是,電影票價一時還降不下來。盡管小趙說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裡的掛牌價,而不是全行業的平均價,但據《電影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為36.38元,2010年平均票價比2009年增長了18%,超過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電影節論壇上,有業內人士提出了票價居高不下的新解釋:北京新影聯負責人高軍認為,目前中國銀幕數量不足,電影票沒有降價理由;另外,好電影太少也成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總經理趙軍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賣座的電影,作為影院經理自然不會降價。」
趙軍在論壇之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具體闡釋了他「好影片少導致票價貴」的觀點,他認為,雖然3月上映的《觀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觀音山》是不夠的」:「如果每個月有20部以上的好電影,影院為了拉回頭客,自然會降低票價。」趙軍認為,好影片太少,後果是人氣不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氣不足依舊是困擾中國電影業的一大難題,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101.72億元,同比增長63.9%,而2010年觀影人次約為2.84億,相比2009年增幅為33.3%。有業內人算過賬,全國平均下來,一場電影才7個觀眾左右。
B 3D和Imax拉高價 影響觀眾消費慾望
在廣州一間中學當老師的胡先生帶著妻子和兒子一家三口來看《功夫熊貓2》,對於他們這樣的家庭觀眾來說,在全價時段看3D影片要花費300元。去年暑假他們就花了這個價格看了《冰川時代3》。胡先生還對記者回憶起去年初上映《阿凡達》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價不僅一度上調至160元,聽說上海還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對平均票價的拉動不言而喻。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影平均票價的上漲,與3D影片的熱潮不無關系。《電影報告》指出,觀影的新體驗雖然能夠刺激觀眾走進影院,但這只是短期的效果,長久來看,因此而帶來的票價問題,必將影響觀眾的消費慾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國整體的電影票價其實是同比下降的,與當年全國物價上漲的總趨勢逆勢而動。」 趙軍曾如此總結。趙軍對本報表示,這也是去年總體票房增長速度超出人次增長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漲價 票價跟著漲
近年來,隨著商業地產升值,地租紛紛漲價,地租漲價,電影票價就得跟著漲。房地產租金的急劇上漲,被認為是影院經營承受的最大壓力,最近10年來,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從10%已經漲到17%~20%,以至於不少影院經營者表示,影院是在為房地產商打工。
D 最低限價 票價沒得降
來自製片方的最低限價,也為電影票價的下調設置了障礙。近年來國產影片製片成本不斷提高,導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價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舉將國內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價水平由一線城市30元、二線城市25元,提高到一線城市35元、二線城市30元,該片在各地的票價隨之水漲船高。
不過,也有業內意見認為,最低限價針對的是影院之間競相減價的惡性競爭,是為了防止票價雪崩,因此並不會傷害消費者利益:「把最低票價定為35元起,我覺得觀眾承受得起。」
Ⅸ 電影票房和電影票價格的關系
。。。賣了多少電影票就有多少電影票房啊 你問的問題有點模糊
是不是想問片方可以從票房中收益幾何?
Ⅹ 請問我們買電影票時的票價和票房有直接聯系么
有間接關系。因為影響電影票房有兩個點:1.口碑。2.觀影人次。不過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觀影人次越多,說明這部電影的票房會越來越高。
舉例:《攀登者》目前該部影片已經48.4萬人想看,那麼上映時這些去看電影,按照一人一元的票價來看就有48.4萬元;如果按照每人10元票價來看就是484萬;隨著電影口碑的直接發酵觀看的人會越來越多。
《犯罪現場》目前想看的只有2.5萬人,同樣每人一元的票價只有2.5元,每人10元的票價就是25萬。
因此電影票房和票價是有關系的。而和觀影人數和口碑是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