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號稱西北天子的馬家軍大佬,最後是什麼樣的結局
一說到西北馬家軍,大多數人下意識反應都是馬鴻逵、馬步芳。這叔侄二人縱橫西北多年,也就把作惡多端發揮到了極致。要說到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他們連給祖輩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馬家軍在中國近代史上是非常有爭議的軍閥武裝,他們在民國時期犯下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但在清朝時又以民族英雄的形象示人。
馬安良家族的興起源於其父子二人善於把握時機,在幾個關鍵時期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然而馬安良死後,五個兒子卻沒有一個能鎮得住手下諸將。
馬福祥和馬麒分別將寧夏和青海從甘肅劃出,獨立建省,而且馬麒也就是馬步芳的父親還借馮玉祥之手將馬安良家族連根拔起,所以民國西北諸馬鬥法中鮮有甘肅馬家軍的身影。
B. 甘肅馬家軍有什麼電影
小心眼
5.0
恐怖 / 懸疑
年代:2006
地區:香港
演員: 張睿羚 廖啟智 曾國祥
導演: 黎妙雪
C. 馬家軍最後是怎麼覆滅的
1949年8月20日,解放軍在蘭州城外會合成東、西、南三麵包圍之勢,發動了蘭州戰役。馬步芳請求胡宗南部從漢中來援,尤其派出親信馬驥專程飛到銀川向馬鴻逵求救後。這時,馬鴻逵故意刁難,討價還價,馬驥知事不諧,逕自飛往重慶逃命。不過,馬鴻逵還是命令馬全良率領一支剛剛拼湊起來的賀蘭軍,進駐寧甘邊境,坐山觀虎鬥。
馬步芳知道援軍不會來,蘭州亦不保,便於8月24日隻身飛往西寧,再攜眷逃往重慶,所部交由兒子馬繼援(升任西北軍政副長官)指揮。25日,解放軍發起總攻,26日,蘭州即告解放,馬步芳四、五萬人馬被殲滅,馬繼援率少數親信逃往西寧。9月5日,西寧亦解放,馬步青、馬繼援亦逃往重慶。馬步芳進入新疆的騎五軍,也在9月下旬參與了陶峙岳、包爾漢的起義,軍長馬呈祥不願參加起義,被「禮送」出境。至此,馬步芳家族擁有的武裝力量全部瓦解。
1949年9月下旬,馬步芳及馬步青、馬繼援等飛到了台灣(後馬呈祥也到了台灣)。到台之前,馬步芳已因「擅離職守」受到「撤職議處」的處分。到台後他預料會有不利,於是以三千兩黃金賄賂蔣介石的幾位親信,取得了出國護照,飛到埃及開羅做寓公。後來,又移居沙烏地阿拉伯。1957年,台灣當局任命他為「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1960年辭職。1975年7月31日,馬步芳在沙烏地阿拉伯病逝。
D. 土匪打劫商隊,誰知商隊是馬家軍是什麼電視劇
擒狼(電視劇)
2017年中國內地33集電視劇 革命
編劇:李輝 卻卻 賈鎧瑋導演:馬驍 張文東
主演:蒲巴甲 劉萌萌 劉波
E. 什麼是「馬家軍」
遼寧馬俊仁有一個女子長跑隊,稱馬家軍
F. 馬家軍是什麼馬步芳最後死在哪裡
20世紀40年代後期,西北「馬群」中以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三個集團最具實力,人稱「西北三馬」。
1975年7月31日,惡貫滿盈的馬步芳暴死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沙烏地阿拉伯,終年73歲。
G. 馬家軍最後是在什麼時候被解放軍消滅的。
向馬步芳那種禽獸的東西,怎能向人民政府投降,最後被西北野戰軍徹底消滅了!
H. 彭德懷占寶雞被馬家軍圍攻是哪一集
彭德懷站寶雞被馬家軍圍攻的應該是第十集。
I. 藏獒拍的電影有哪些
目前國內有就有個電影,關於藏獒的
名子是《藏獒情未了》
電視電影《藏獒情未了》在 北京關機。由於主演侯耀華的兒子侯軍在圈中人緣不錯,再加上該片的總製片人是曾叱吒體壇的馬俊仁,因此該片的關機儀式頗受關注。
在《藏獒情未了》中,侯耀華的兒子侯軍飾演藏獒的主人。由於之前對藏獒並不了解,因此,他在與藏獒親密接觸前絕對可以用心驚膽顫來形容,「剛看到這些傢伙就有想跑的感覺,他們的長相的確生猛,但在馴養員的幫助下,與它們生活一段時間後,我喜歡上了它們,而且合作拍戲也非常愉快,在片場拍攝時往往是幾條就可以通過。」由於天熱,所以藏獒常常會流出口水,對此,侯軍卻並不介意,甚至還將手伸進藏獒嘴裡,不過他還沒有要領養一隻的打算,「養一個這樣的大傢伙挺費勁的,還是有機會看看的好。」
此外,作為該片的另一焦點,身為藏獒協會會長的馬俊仁擔任了該片總製片人。有意思的是,馬俊仁不僅是一分錢沒出,甚至連友情贊助的藏獒也不是他本人的,而劇組之所以把他放到如此高的位置,主要是想通過他的名氣宣傳一下這部《藏獒情未了》,馬俊仁只是友情贊助了「馬俊仁」的名字而已
--------------------------------------------------------------------------------
-- 作者:二亮
-- 發布時間:2006-2-17 9:12:56
--
說起藏獒,相信誰也沒有之前馬家軍的主帥馬俊仁權威,如今他的身份是中國藏獒協會會長,並擁有龐大的藏獒養殖基地,而在今年三月,馬俊人還特意領著他的藏獒做客光線大本營。
當天做客光線演播室,馬俊仁還特意帶來了他最為得意的這條名為「小王子」的藏獒,據說它在獒博覽會上被一位韓國人相中並開出了2000萬的天價,對此馬俊仁卻絲毫不動聲色,當然這些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拋開價錢這方面,對於藏獒本身的功用,研究了近20年的馬俊仁說起來是頭頭是道。
馬俊仁與藏獒結緣要追述到馬家軍時代,1986年在馬家軍出征西班牙時,馬俊仁在當地見到一隻體態龐大的工作犬,據主人介紹這只狗的血統是來自中國青藏的藏獒,但由於在國內馬俊仁從來沒有見過藏獒,因此便對藏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這樣的特殊興趣,馬俊仁從此也開始走上了尋找純種藏獒的道路。
從最初到處找獒,到如今馬俊仁養殖的藏獒已經超過100多條,隨著規模的擴大他也把基地從老家搬到了北京的大興,而佔地十五畝的基地規模之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在基地的牆上有個大大的「發」字,我們原本以為這是他這幾年養獒海賺了一筆,不過他解釋這個字是來紀念一隻名叫「發發」的藏獒。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金牌教練養的藏獒,主人名氣大其價錢水漲船高也正應了名人效應。藏獒在被大家的一通吹噓後如今已是更加神奇化,一隻動輒幾十萬這樣的天價實在不知怎樣的狗主人才能消受,而眼下一部掛著總製片人馬俊仁的電視電影《藏獒情未了》就要面世,不知這樣一部與藏獒息息相關的影片播出後,是否會給馬俊仁的帶來更多的商機。
--------------------------------------------------------------------------------
-- 作者:二亮
-- 發布時間:2006-2-17 9:14:13
--
■經過反復挑選,兩歲公犬賁頭被選中當上了「演員」
當《藏獒情未了》男主角侯軍看到藏獒時,確實感到壓力不小:「您想想,這藏獒,這倆嘴,一合,輕輕鬆鬆,300多公斤,就咱這個手腕子,咔嚓一下它就折了。哎呀我說,這我能幹麼? 」
整個劇組一時陷入了困境,是拍還是停,必須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而做這個決定的前提,仍然是是否能找到合適的主演----藏獒!還是俗話說得好,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節骨眼兒上,劇組經人介紹,找到了馴藏獒的劉俊鵬。
由於參與拍攝的必須是一隻成年藏獒,有著近三十年馴犬經驗的劉俊鵬知道,即便是訓練有素的馴犬員,面對這種心性、體格都已經定型的成年藏獒都必須極其小心,更不用說其他人了。在短時間內讓劇組與藏獒近距離接觸是一件相當困難甚至危險的事情。因為一隻成年的公獒,能夠在主人的指揮下勇猛地撲向比自己體形大得多的黑熊,在短暫的對峙中雙方互有勝負。除了藏獒,其它的大型猛犬面對更加兇猛的黑熊時全都畏縮不前。這不但體現了藏獒絕對的服從性,而且與其極具攻擊性的本質也是分不開的。
接受任務後,老劉不斷地在長長的狗舍前走來走去,觀察每一隻狗的反應,揣摩著到底該選哪一隻來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
雖然都是藏獒,但老劉手下的眾愛將們差異卻是很明顯的,有的生性彪悍,力大無窮;有的看似沉靜,可一旦進入攻擊狀態,就變得兇猛無比,一發不可收。這其中,老劉最看好的是一隻叫賁頭的兩歲公犬。由於年齡不大,賁頭在力量上並不像其它壯年獒犬那樣兇猛,性格上也相對隨和一些。老劉經常帶著賁頭在林子里散步,他們親熱的樣子,活像父子倆似的。時間緊迫,劇組那邊已經集結好人馬,就等著主角———藏獒了。說它是主角一點不為過,因為它占的戲份很大,電視劇一半的畫面里必須有它。經過再三考慮,老劉決定啟用賁頭去完成拍戲這個極其艱巨的任務。
■為了能夠順利拍攝,對賁頭做了前期訓練
選中了賁頭並不代表萬事大吉。圈裡人都知道:攝制組的工作環境簡要地說就是一個字———亂!一般情況現場三五十人跑來跑去是不足為奇的,再加 上轟隆作響的發電車,能把人烤個半熟的大燈,不要說是領域性極強的藏獒,就算再溫順的狗也得炸窩。而肩高七十多厘米,體重一百多斤的賁頭要是發起飆來,誰也沒轍。萬一咬誰一口,搞不好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人在撕扯肉食時、在咬碎榛子的瞬間能爆發出80公斤的咬合力,而一隻成年藏獒的咬合力竟能達到驚人的300公斤。
於是,怎麼能讓藏獒在亂哄哄的劇組里聽話,怎麼讓它不傷人要害,就成了老劉接下來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老劉和訓練員們開始著手對賁頭進行強制命令性的服從性訓練,這個訓練會讓賁頭知道,只有訓練員讓它去做,它才能行動,就像教小孩子不能隨便亂吃東西。除此之外,老劉還特地給賁頭增加了集體隨行項目,以便它能更好地適應劇組復雜的工作環境。當過兵的老劉即便是馴犬也都保持了一貫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怪不得老劉馴出的藏獒個個看起來都那麼威風。
通常陌生的公犬之間是存在著巨大的敵意的,兩雄之間,必有一爭。老劉希望通過這種訓練,使賁頭逐漸減少對陌生事物的敵意。只要賁頭能接受與陌生的犬一起訓練,那麼接受劇組也就順理成章,只是時間問題了。
經過了這段緊鑼密鼓突擊訓練,初步接觸了賁頭的劇組認為可以進行演出了,而賁頭似乎也對劇組的到來顯得格外配合。但在最初的試鏡中,還是發生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賁頭把男主角給絆了一跤,一下把大家驚出了一身冷汗。還好幸運的是,演員只是手臂擦破點皮,要是摔在臉上那麻煩就大了,破了相不說,這戲也拍不成了,最後倒霉的還是攝制組。
機械之間的運動需要磨合,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磨合,人和動物更需要磨合。這個小小的意外並沒有給劇組的拍攝帶來過大的影響,男女主角對賁頭表現出的寬容使他們更親近了,賁頭在男主角的愛撫之下也漸漸平靜下來。
在接下來的拍攝中,賁頭逐漸走出磨合期,適應了劇組的工作環境。作為搭檔,它也開始與朝夕相處的演員親昵起來。但這並不意味著劇組的拍攝開始一帆風順,其實拍攝動物題材的影片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動物不會像人一樣,說怎麼演就怎麼演,隨意性是很大的。看來,讓動物演戲還真是個很棘手的工程。通常說一個好演員你得做到假戲真做。但如果說這個演員把它換成一隻藏獒的話,那麼這個戲就換過來了,就得是真戲假做了。
導演劉國寧原計劃設計了一個鏡頭:讓藏獒和這個演員在同一個景別里,演員和藏獒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然後藏獒對演員有一個撲咬。
牧區原生情況下的藏獒撲咬獵物是很講究技巧的,它能很准確地攻擊獵物最致命的咽喉部位。因此人類馴養的藏獒本能地保留了這種習性。怎麼才能讓它不傷人要害呢?
實戰性撲咬訓練中的另一個重點是要讓賁頭習慣於只咬訓練員帶著套袖的手臂,而不能擅自攻擊其它重要部位。這樣一來,即使在片場真出現意外,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確實給劇組出了點難題,咬還是不咬?怎麼咬?咬到什麼程度?演員能承受得了嗎?是不是給演員的保單上再增加一項意外險?
劉國寧在換了幾種方式後,最終還是感覺不安全,只好分開兩個鏡頭來拍。盡管先前老劉已經對賁頭進行了細致的撲咬方面的訓練,但導演之所以這般謹慎,恐怕還是與藏獒那令人恐怖的兇猛分不開。但這也是事實。鑒於藏獒巨大的攻擊力,為了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劇組最終還是採取了的分開拍攝的辦法。
不只是拍攝撲咬戲的演員,即便是與賁頭已經十分熟悉的女演員,也時刻能感受到這種潛在的威脅。雖說與藏獒熟悉之後,可以跟它又摟又抱,盡情嬉戲,但與這樣野性尚存的兇猛犬類接觸時,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重場戲:下水救主人可不好拍
拍攝周期過半,這段時間里賁頭絕對的服從性和良好的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服裝師、化妝師都和賁頭成了好朋友。但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邊呢,這也是導演的一塊心病。按劇情要求,有一場戲是賁頭下水救主人。這是老劉到了現場才知道的,可賁頭從來就沒有下過水,這時再換犬是不可能了,戲都拍到這份上只有硬著頭皮上吧。這賁頭可是從沒下過水啊,能在短時間內學會游泳嗎?能按照劇情的要求跳到水裡救主人嗎? 其實犬類天生就是游泳的高手,但如何充分調動它們的水性,就比較困難了。為了進一步適應拍戲需要,老劉開始對藏獒進行入水前的適應性訓練。基地內新建的游泳池也派上了用場,但游泳池畢竟不是真正的水面。能在這裡面勉強游泳的賁頭,下一步面臨更嚴重的挑戰。
雖然進行了提前適應,但是賁頭面對寬闊的水面還是有些犯憷,平時的霸氣盪然無存,被訓練員硬推進水裡,卻怎麼也不敢向前游,一個勁地向岸上刨。無奈之下,訓練員只好親自背著賁頭下水,看著一臉無奈的訓練員和滿眼驚恐的賁頭,那場面真是有趣。
功夫不負有心「犬」,現在賁頭已經可以准確地銜起訓練員拋在水裡的物品,再送回到訓練員手裡了。實拍的日子終於到了,賁頭的表演會像訓練一樣順利嗎? 雖然演員和藏獒在拍攝之前已經有了一個比較好的溝通。但到了實拍時,藏獒說什麼也不肯下水了,最後導演只好讓訓練員換上了演員的衣服跳進水裡,才順利完成了拍攝。
雖然完成了艱巨的任務,可賁頭也耗費了大量的體力,老劉明顯感受到了愛犬的消瘦,這讓他心疼不已。他知道,不規律的劇組生活和過度勞累,顯然不利於剛成年的賁頭的成長,老劉甚至在賁頭的糞便里發現了寄生蟲的蹤跡,這很可能跟外景拍攝時不規律的飲食有關。心疼不已的老劉為賁頭准備了豐富的晚餐。好在劇組的拍攝任務也已經接近尾聲了。
最後,賁頭不負眾望順利完成了拍攝任務並得到了劇組上下的一致喜愛,這一點,看看殺青時戀戀不舍的男女主角就知道了。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而藏獒賁頭也成了劇組永遠的朋友。 □中央電視台《走近科學》欄目供稿
J. 關於馬俊仁和馬家軍的事情
馬家軍,這個曾經令國人乃至亞洲驕傲的名稱,如今卻塵封在記憶的時光中。少年時代,她們是我的偶像,促使我瘋狂地練習長跑。而如今,再也聽不到她們的消息了。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消息,說昔日的馬家軍的部分成員生活境況糟糕無比,那一刻真的是感慨萬千。洗盡纖塵,她們給我們留下的是無盡的留念和悲傷。
每一行都免不了有競爭,每一行都免不了有人歡喜有人愁,所以當年的馬家軍成員里,王軍霞、曲雲霞和劉東等人現在都過得很好,因為她們沖到了最前面,而她們的身後卻是一個窮困潦倒的群體。
歷史,總是由兩種人來書寫。功成名就的人會書寫一部歷史,在裡面你讀到的是光榮夢想;落魄潦倒的人也會書寫一部歷史,在裡面你讀到的是艱難蒼涼。前者如王軍霞們,後者如王曉霞們。如果只把目光投向王軍霞們,那將是對王曉霞們最大的不公。
雖然中國的競技體育往往逃脫不了「成王敗寇」四個字,但是王曉霞們的悲劇不應該就此湮滅。我們緬懷過去馬家軍輝煌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她們現在的現狀。但是關於她們的現狀,我們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很不好,非常不好,令人難以想像的不好。需要指出的是,在馬家軍,王軍霞們的輝煌是離不開王曉霞們的支持的,遙想馬家軍當年氣吞萬里如虎,隊員經常能包攬前三名。但到如今,站在冠軍頂上的人風光無限,而只差一步到頂峰的人卻在為生活苦苦掙扎,競技體育何其殘酷!難道只有冠軍才配被珍惜被關注嗎?很不幸,馬家軍如今落魄潦倒的成員們是金牌戰略的最大受害者。
王曉霞:拖兒帶女的小店主
歷史:入隊三個月,她代表馬家軍到漢城(今首爾)參加漢城公路接力賽獲團體冠軍,創世界最好成績。她前後代表新老馬家軍七次參加北京女子公路接力賽,五次獲得冠軍。
現狀:無業,丈夫周事偉是計程車夜班司機。
四個人,兩間房
2000年7月,心灰意冷的王曉霞終於退役結婚,她的丈夫周事偉也是遼寧田徑隊的退役隊員。婚後兩個人沒有房子,就擠在屬於周事偉父母的兩間平房裡,四個人,兩間房。王曉霞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在退役後居然落到如此地步. 有文憑,沒工作從退役至今,王曉霞沒有干過一份正式工作。雖然王曉霞手中有一張遼寧大學法律系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但是葫蘆島市人事局連看都不看,拒絕接收。也許是因為葫蘆島市人事局也明白這張文憑的含義:誰知道王曉霞在大學里上了多少天課?
王曉霞的孩子四年前出生,現正懷著第二個孩子。沒有工作的王曉霞甚至想到去街上賣菜卻被家裡人勸住了,「給自己留點臉面吧!」到了後來,王曉霞用不多的積蓄開了一間小賣部,當起了老闆娘,小賣部也賺不了什麼錢,但那些來來往往的人卻都不知道,這個老闆娘居然是叱吒風雲的馬家軍中的重要一員。
王曉霞的父親王德財老淚縱橫:「早知道是這樣,我當初為什麼要讓孩子練體育,為什麼要讓孩子到馬家軍去!」
為孩子,人窮志短
王曉霞當年的隊友馮文惠到葫蘆島看過王曉霞,王曉霞抱著女兒在炕上直嘆氣,原來她剛收了一張50塊的假幣,小女兒還一直在哭,馮文惠問:「孩子怎麼了?」王曉霞說:「有點咳嗽,可能是病了?」「你怎麼不帶她上醫院去?」「沒什麼大問題的,不用去醫院了。」
馮文惠明白,王曉霞根本就看不起病。走的時候,馮文惠拿出500塊錢塞到王曉霞手裡:「我現在也不太好,只有這么一點錢,你拿去給孩子看看病吧。」王曉霞嘴裡雖然說不能要不能要,但手裡緊緊地攥著那五張紙幣。馮文惠後來說自己把錢給王曉霞的時候真怕她把錢扔回給自己,因為王曉霞一直是個很要強的人,那個緊緊把錢攥在手裡的動作瞬間就告訴她一個道理——人窮志短。
曲雲霞現在是大連東北財經大學的一名體育老師。她的時間很空閑,一周只有五節課,錢不算多但勝在清閑,所以曲雲霞在怡然自得的同時又有點不自在,這是不是實在太空閑了
而馬家軍,劉麗認為它只屬於王軍霞、曲雲霞等人。她拒絕再回憶馬家軍的經歷,無業者!
★馬俊仁歷史總教練。現狀現退休以收養狗為生,現居大連、北京等地,另擔任中國首家藏獒俱樂部主席。
★李穎歷史馬家軍第一任隊長,但從未得過世界冠軍。
現狀1994年退役後,她在沈陽市熱鬧路派出所三級警司。1998年,在沈陽市棋盤山水庫投水自盡。
★陳玉梅歷史1992年在漢城(今首爾)獲得第三節世青賽800米亞軍。
現狀在鞍山齊大山鐵礦任職,月收入1500-1600元。
★王媛歷史16歲時獲得1993年七運會800米第五名,1500米比賽第七名,兩項成績都破了世界青年紀錄。 現狀已婚,無業。丈夫為當地警官。
★王軍霞歷史5000米奧運冠軍,10000米世界冠軍。現狀現居沈陽,擁有自己的健康跑俱樂部,任董事長;同時擔任安利公司形象代表.
★呂億歷史1992年世界青年錦標賽800米冠軍。
現狀當過打字員,做過超市營銷工作,現失業。
★張麗榮歷史1993年5月上海東亞運動會3000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1993年8月斯圖加特世錦賽3000米第三名。 現狀已婚,據隊友透露,可能在東京的餐館里靠刷盤子為生。
★張林麗歷史1992年世青賽3000米冠軍,1993年斯圖加特世錦賽3000米亞軍,同年世界盃馬拉松賽亞軍。現狀不詳。關於張林麗的最後一個消息是她2000年去了美國。
★厲建萍歷史在馬家軍的四年時間里主要負責後勤工作.現狀1993年退役,被分配到了沈陽市的公安系統。
★馮文惠古冬梅歷史在馬家軍待了近七年。
現狀轉業後回到鞍山齊大山田徑隊(鞍鋼隊),至今32歲的馮文惠還靠奔跑生活,古冬梅由於跑不動,成了拔河隊的女大力士,以此為生。
★馬寧寧歷史曾破3000米世界青年紀錄。現狀現居廈門,做記者。
★呂歐歷史亞運會銅牌,曾破3000米世界紀錄。現狀現居沈陽,就業於鞍山市財政局。
★董艷梅歷史九運會5000米和10000米冠軍。現狀現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