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電影的名字
深入敵後,你說的是歐文·威爾遜。
Behind Enemy Lines 深入敵後(2001)
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國式的戰爭片,年輕的美國空軍飛行員克里斯和同伴邁克駕機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他們的飛機突然被不明身份的武裝力量擊落,正在克里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殺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大片的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什麼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謀殺的真正原因.....
㈡ 格雷戈·威爾遜是
圖片來自網路
㈢ 一部科幻電影 裡面有亞特蘭蒂斯方舟 還有個威爾遜博士。故事裡面講到了那個方舟要撞冰山,後來危機解
電影《2012》
亞特蘭蒂斯號是主人公小說裡面的宇宙飛船
不過電影中有方舟
威爾遜博士是美國總統的女兒!
你說的那個冰山其實是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
㈣ 有一部美國電影,說的是一個現代的弱智,500年後做了總統。是什麼片名
是《蠢蛋進化論》。
《蠢蛋進化論》是邁克·喬吉執導,盧克·威爾遜等主演的科幻片。
講述了一名凡夫俗子自願接受人體冬眠實驗,不料實驗出錯。他在500年後醒來,發現他變成了地球上最聰明人類的故事。
劇情介紹:
研究者對同年齡組的兩個家庭做了跟蹤調查:一對是IQ為130的天才組合,夫妻和睦,但是無嗣,正當兩人准備作試管嬰兒之時,男主人卻在自慰中意外死亡;另一個家庭,都是IQ 80的低能夫妻,天天吵架,不過卻人丁興旺,不僅三代同堂,而且家族甚大。
根據這個調查,研究者選擇了一個自願者鮑爾斯(盧克·威爾遜Luke Wilson 飾)做冷凍實驗,不想實驗出了差錯,500年後他醒來後,卻成為地球上最聰明的人。他被盲打誤撞地選做了總統的候選人,支持他的甚至還有5屆自由搏擊冠軍。
在盛大的競選現場,他只能硬著頭皮面對選民演說,對於種植、沙塵暴等問題,他提出的是灌溉這一看似離譜的解決辦法。而且,還得到了選民的擁護,然而這個美夢迅速破滅了,他開始遭到謾罵、攻擊,甚至是性命堪憂。
(4)電影威爾遜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1、喬·鮑沃斯
軍隊資料室管理員,不明不白地參加了上級的休眠實驗,一覺醒來才發現已經過了五百年。由於人類智商下降,成為了地球上最聰明的人,為了回到過去絞盡腦汁,無可奈何之下幫助未來的蠢貨們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2、麗塔
與喬一起參與實驗的妓女,在喬善良的感召下決定改過自新,重新開始,並在關鍵時刻救了喬一命。
3、弗里托
喬在未來見到的第一個人,是一個十足的蠢材,也是把喬送進監獄的辯護律師,為了錢幫助喬尋找時光機,是喬在未來世界的依靠。
4、卡馬喬
五百年後的美國總統,雖然智商不高,但是對喬充分信任,最終在他的支持下,喬的政策得到了實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蠢蛋進化論
㈤ 威爾遜犧牲了中國具體什麼事件
1919 年召開的巴黎和會,由英法美三國操縱,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把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損害了中國的利益。
㈥ 貝拉日記中的威爾遜是何人
《拉貝日記》中的羅伯特 · 威爾遜醫生
「他是一位美國公民,也是一位藍眼睛的中國人,更是一位人道主義英雄。他將因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英勇行為,而永遠被我們懷念。」
所以,除了夜以繼日地救助傷員,威爾遜還詳細記錄了日軍的諸多暴行,以圖作為日後控訴這群惡魔的證據。這些珍貴的記錄,幾經輾轉才到了美國記者斯提爾手中,並在《芝加哥每日新聞報》上刊登出來,取名為「地獄中的四天」,詳細揭露了日軍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這些內容,徹底擊破了日本人所吹噓的「共榮景象」,也為日後對日軍的審判提供了重要證據。
威爾遜的救助工作一直進行到1940年12月,最終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返回美國。當他離開南京時,數萬南京市民列道相送,並送給他一塊牌匾,上寫「愛眾親仁」。
回到美國後,威爾遜立刻成了各家媒體采訪的對象,但威爾遜很平淡地說:「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職責而已,我是一名醫生,看到那麼多呻吟的病人,我不可能視而不見。」
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似乎也是理所應當的,但事實上,看看我們身邊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吧,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而電影《拉貝日記》中,史迪夫·布切米飾演羅伯特·威爾遜醫生:
這個人物的性格乖僻,不過正符合史迪夫一貫的表演路數,威爾遜醫生是美國人,他從一開始就處處針對約翰·拉貝,因為拉貝有著納粹黨員的身份,他始終覺得拉貝不是好人,每每在公開場合遇見拉貝,威爾遜醫生少不了一頓冷嘲熱諷。威爾遜醫生這個顯然屬於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嘴上雖然很硬,但他其實比任何人都要關心南京的難民,因為在戰爭爆發初期,送進醫院的病患已經讓他感到崩潰,日軍慘無人道的屠殺使南京成了一座地獄,所以他才義不容辭的和拉貝攜手創建了南京難民安全區。
史迪夫·布切米雖然在片中還是配角,但他的登場總是很搶風頭,他尖酸刻薄的語言,還有對病患的無私關懷,威爾遜醫生這個人物本身的戲劇性就很強,每一句話都會說到要害,這可能和人物的職業有關。史迪夫·布切米必然在出演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他飾演的這個人物看起來就真實可信,挑選這樣一個渾身是戲的演員參與表演,製片方的確是選對了人。
㈦ 威爾遜的目的地講的是什麼
威爾遜當選為美國新澤西州州長之後,有一次,在紐約出席一個午餐會,主持人在介紹他時,稱他為「未來的美國總統」。這自然是對他的刻意恭維,可是對其他在座的人來說,卻產生了相形見絀之感,眾人的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威爾遜因此想扭轉這種一人得意眾人愕然的局面。他起立致詞,在幾句開場白之後,他說:
「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面很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有一個人在加拿大喝酒過了頭,結果在乘火車時,原該坐往北的火車,卻乘了往南的火車。
「大夥發現這一情況,急忙給往南開的列車長打電話,請他把名叫約翰遜的人叫下來,送上往北的火車,因為他喝醉了。
「很快,他們接到列車長的回電:『請詳示約翰遜的姓,車上有好幾名醉漢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該到哪去。』」
威爾遜最後說:「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卻不能像主持人一樣,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裡。」
㈧ 關於歐文·威爾遜 演的電影有那些
歐文·威爾遜的電影作品:
《大兵保鏢》 (2008)
《外判工作》 (2008)
《穿越大吉嶺/大吉嶺特快》 (2007)
《The Smoker》 (2007)
《一夜大肚》 (2006)
《博物館之夜》 (2006)
《電燈泡/新婚奧客/同居三人行》 (2006)
《汽車總動員》 (2006)
《貝克的故事》 (2005)
《婚禮傲客》 (2005)
《海海人生/水中生活》 (2004)
《拜見岳父大人2》 (2004)
《環游地球80天》 (2004)
《警界雙雄》 (2004)
《夏威夷金錢游戲/大反彈》 (2004)
《上海正午2/龍旋風2》 (2003)
《Yeah Right!》 (2003)
《Brit Awards 2003》 (2003)
《我是間諜 I Spy》 (2002)
《深入敵後》 (2001)
《特倫鮑姆一家》 (2001)
《超級名模/名模大間諜》 (2001)
《非常女婿》 (2000)
《上海正午/龍旋風》 (2000)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冠軍的早餐》 (1999)
《鬼入侵》 (1999)
《The Minus Man》 (1999)
《The Making of 'The Haunting'》 (1999)
《Heat Vision and Jack》 (1999)
《青春年少》 (1998)
《世界末日/絕世天劫》 (1998)
《永久的午夜》 (1998)
《貓屎先生》 (1997)
《狂蟒之災》 (1997)
《瓶裝火箭》 (1996)
《王牌特派員》 (1996)
《Bottle Rocket》 (1994)
《"HBO First Look"》(1994)
㈨ 威爾遜的早年經歷是什麼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遜博士是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在北美和歐洲擁有27個名譽博士學位,先後獲得75個具有國際影響的獎項。他1929年出生於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7歲那年,父母離婚後,威爾遜寄住在天堂海灘的一戶人家中。對威爾遜來說,那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堂。每天早晨用過早餐,小威爾遜便走出家門,沿著海灘閑逛,搜尋所能見到的各種動物。一天,小威爾遜在碼頭垂釣,一隻小魚上鉤了,他猛地一扯,獵物飛出水面,摔到了臉上,一根魚刺恰好刺到了右眼瞳孔。結果,威爾遜只剩下了左眼的視力,幸運的是,他沒了立體視覺的能力,卻能清楚地辨明小昆蟲身體上細膩的圖案和纖毛。稍後,威爾遜又喪失了大部分高頻率音域的聽力,這使得他無法分辨鳥類與蛙類的叫聲。但威爾遜心中熱愛生命的火種已經點燃,他把目光投向了地面,開始研究地球上的生物。
美國社會從來不缺依靠自我奮鬥成功的個人英雄,威爾遜就是其中的典範。1951年初,威爾遜的父親以自己心愛的手槍自戕,年僅48歲。在父親過世後,威爾遜決定申請轉學到哈佛大學。那兒有世界上最豐富的螞蟻標本,昆蟲研究的傳統既深且久。
作為一個博物學者,在哈佛讀書期間留給威爾遜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恐怕並不是課堂和實驗,而是遠離哈佛的田野和遙遠的熱帶。威爾遜是一個有天分的人,哈佛則是有能力發現和成就學生的這種天分的地方。威爾遜得到機會到古巴、墨西哥的猶卡坦半島、新幾內亞及其他南太平洋群島等地區進行研究,隨著實際經驗的不斷積累,威爾遜在學術上逐漸走向成熟,他開始撰寫一篇篇的論文,提出一個個新的假說、見解和論斷,其涉足領域包括生物地理學、進化生物學、社群昆蟲生物學、螞蟻分類等。以螞蟻這種小生靈為主題,他寫出了大量的論文和專著。在接受《科學美國人》雜志記者約翰•霍根采訪時,威爾遜拿著一厚摞他繪制的螞蟻草圖說:「也許在你看來這是項極其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對我來說,這卻是所能想像到的最佳消遣活動。」由於在螞蟻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威爾遜被人稱為「螞蟻先生」。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遜(1929~)
在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階段,威爾遜總是把眼光放開,試圖了解如何將他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博學的拼湊,使之可能適應的范圍更廣泛。在1971年出版的《昆蟲社會》一書中,他縱觀黃蜂、螞蟻、蜜蜂和白蟻的社會性進化。他以遺傳、進化等概念來解釋動物的社會行為:自私、合作、權力、家庭等,研究范圍則擴及珊瑚、管水母類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社會性脊椎動物(特別是靈長類),最後則是人。1975年,威爾遜完成了《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一書。在這本書中,他認為從螞蟻到大猩猩的各種動物的社會行為都有生物上的基礎,並把這個觀點推廣至人類:從戰爭到利他主義的許多人類行為,也有其生物基礎,它們是動物特性的一部分。該書一出現,立即遭到左翼人士的攻擊。但威爾遜並沒有被嚇倒。隨後,1977年,他又出版了《論人性》(1979年獲得普利策獎),強化了自己的觀點。從《昆蟲社會》到《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再到《論人性》,這是威爾遜建構起他的社會生物學理論體系的「三部曲」。
威爾遜認為自己是一個天生的「整合者」。他的社會生物學理論無疑歸功於他的綜合性思維,即善於把多種不同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善於吸收其他科學家的觀點,在掌握足夠多的材料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忘我工作的本性給了威爾遜博士無窮的動力,推動他從一個尖端到另一個尖端,去尋求科學的真理。1990年他與霍德柏格合作發表了《螞蟻》一書。這本書共有722雙欄頁,數百張教科書圖表和彩色插圖,以及3000條參考書目,總重3.4公斤。第二年,《螞蟻》榮獲當年度非小說類普利策獎,這是第五本獲普利策獎的科學書籍,如果限定為科學專著,則是第一本。
㈩ 美國大片 死侍,講的什麼故事
《死侍》講述了前任特種兵韋德·威爾遜得了癌症,為了治療被不知名的組織綁架,用來測試變種人基因。在飽受虐待折磨後他成功逃脫並對把他變成變種人的阿賈克斯進行報復的故事。
劇情介紹:油嘴滑舌的雇傭兵韋德·威爾森(瑞恩·雷諾茲 Ryan Reynolds 飾)與俏皮可愛的瓦內莎(莫蕾娜·巴卡林 Morena Baccarin 飾)邂逅,但在愛情最美滿的時刻,他被診斷患有晚期癌症,留在世上的時間所剩無幾。
極度絕望之際,他接受了弗朗西斯(艾德·斯克林 Ed Skrein 飾)私人組織的邀請,對其基因做了改造,以謀求體能的突變。在忍受了一系列的殘酷折磨後,韋德終於治好了癌症,蛻變成擁有不死之身的超級戰士,但是代價卻是失去了人類的面容。
狡猾的弗朗西斯逃之夭夭,而韋德卻無法以恐怖的面容去面對女友。在此之後,他化身死侍,穿梭於每一個黑暗角落,尋找阿賈克斯的蹤影。
(10)電影威爾遜講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死侍》角色介紹:
1,韋德·威爾森
韋德·威爾森,為了治療不治之症而被騙參加測試變種人基因實驗。在實驗中他威爾遜獲得再生能力,癌症也因此被治癒了,但過程中卻造成他的面部和身體被毀容、精神異常。成為「死侍」後對阿賈克斯進行追殺報復。是一個一刻都不停止說話的話嘮。
2,鋼力士
Piotr Rasputin(鋼力士),可以將自己的每一個身體結構變成類似於鋼的物質,硬度僅次於金剛狼的艾德曼金屬鋼爪。為人溫和善良,是X戰警的堅強後盾。
3,黑蛛/少年力量/彈頭
曾是「地獄火俱樂部」的成員,也是其中一位有著「黑後」名號的變種人,她的超能力是類似爆破的能力。她和鋼力士曾破壞了死侍的復仇,導致阿賈克斯逃走。後來幫助死侍一起拯救被綁架的凡妮莎並對阿賈克斯進行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