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樹先生,到底想表達一種什麼意思啊
反映出編劇者以及主人公樹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電影的結局是樹先生瘋掉了,在最後,樹先生看到自己牽著老婆的手,一起奔向了美好的幸福生活,其實質是樹先生的幻想。
(1)電影樹先生講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影片花絮
王寶強他說幾個月前就開始學著抽煙了,因為必須得看起來像個「老煙民」,這種東西有時候演出來的不自然。據了解,酒量不佳的王寶強也開始每天喝起酒來,因為劇中的樹就是個愛喝酒的人,他希望自己能夠找到愛酗酒的人平時那種暈暈乎乎的狀態,所以幾乎每頓飯都要喝點白酒。
影片中大婚當晚需要有一場激情戲,對此,王寶強他說到這場戲,確實是女孩子佔主動,因為『樹』已經不在狀態,但就因為這樣,激情戲才好看。」女主角譚卓她說激情戲方面可能我比寶強多出點點經驗,但是當天我們也都喝酒壯膽了。
Ⅱ 電影hello 樹先生 講的是什麼意思 看了一遍沒看懂 求解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樹先生(王寶強飾)如何變成瘋子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東北的一個農村,樹先生的形象在農村裡很常見。游手好閑、愛管閑事,家境貧窮,在村裡沒有地位,成為大家取樂、調笑的對象。
他本來有一份修車廠的工作,可是由於他不夠勤快,操作失誤誤傷眼睛而被辭退。從此,他沒有糊口的工作。
他在發小婚禮上被迫給人下跪,他感受到了屈辱。他想出人頭地,可是一無所長又好吃懶做的他,無力改變現狀。
他說活著沒有意思。是呀,一個人沒有尊嚴、沒有希望地活著,對誰來說,是個煎熬。
這還不是最悲劇的事。
最悲劇的是,他小時候親眼看見他爹掐死了他的哥哥。這成了他心裡抹不去的陰影,也成了他成為瘋子的直接原因。
其實,精神病人大都是這樣的因素造成的。對現實的失望,加上曾經受過的刺激,在一定的因素激發下,便會徹底發作。
這個因素就是他想娶小梅為妻。可是弟弟沒有幫他找來娶親用的好車,於是他和弟弟倆人打了一架。差點把自己家的房子燒了。
最後,樹先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瘋子。
(2)電影樹先生講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Hello!樹先生》是2011年11月4日上映的一部喜劇電影,由博納影業集團、上海電影集團、西河星匯影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由賈樟柯監制、青年導演韓傑執導。由王寶強、譚卓、何潔等人參演。
該片講述一個叫「樹」的人,他的村莊異常寒冷,積雪難化。「樹」還是單身,在村裡的汽修鋪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有人還在種地。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被人取笑,「樹」就沉默著,象曠野里被人忘記的一棵樹。
Ⅲ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在村子裡,樹先生是最卑微的存在,他表面上村民一員,但其實更像村裡的遊民,所以在「社會」這個層面他找不到自己的依靠;在家裡,他的大哥被自己父親打死了,他的三弟與之生活時間甚少,他母親的存在似有似無(到最後乾脆跟著三弟離他而去了),所以在「家庭」這個層面他同樣找不到自己的依靠;
在這塊土地上,馬上就要被佔了,從此他在「自然」這個層面都將失去依靠。在「社會、家庭、自然」這三個層面,樹先生都是遊民。但樹先生並非生來如此,他是被外界力量一點點剝奪了這些層面的依靠。
樹先生小梅與小梅那一段是樹先生唯一心動的時候,也是他最幸福的時候。可一切如鏡花水月般飄然而逝。這一段本是全片最美的情節。
樹先生最後瘋了,但他瘋癲的時候卻也只主要夢見三個人:大哥、小梅和父親。大哥和父親代表了以往家庭破碎這一不幸經歷在其心理留下的無法彌合的痛楚,而小梅則代表了他對新家庭的無限渴求。當瘋癲狀態下的樹先生牽著懷孕的小梅快樂地走向新房子的時候,觀眾卻在清醒的狀態下經受著樹先生悲劇現實的刀割。
樹先生恍如孤魂野鬼,他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依靠,雖然有那麼一段時候已經觸手可得了。樹先生悲劇的命運主要是早年家庭不幸,而家庭不幸則源於86年的「流氓罪」,但樹先生那始終無法安放的雙手以及游盪不定的眼神,卻也始終昭示著其游離不定的人生命運。
(3)電影樹先生講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hello!樹先生》劇情簡介——
村裡有個單身男青年叫做「樹先生」(王寶強),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在村裡閑晃。「樹先生」在汽修鋪受工傷後,在醫院被解僱,心生悲戚,竟無所事事調戲護士(何潔)。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村子裡的煤礦日夜開采,地面下沉,整個村莊不得不遷往別處。
常被取笑被漠視的「樹」乾脆遠走省城在學校打工,孩子們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父親和哥哥在「樹」小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他常夢到自己的父親,卻從來夢不到哥哥。與聾啞女孩小梅(譚卓)一見鍾情,相愛過程頗富戲劇性;
婚禮前夜,「樹」終於夢到了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樹」的婚禮上,哥哥帶著女友為他唱了一首詭異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裡的一把火》。從此,「樹」意識到自己能夠通靈。村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樹」成為受人尊敬的「預言家」,被人尊稱為「樹先生」。
Ⅳ Hello 樹先生講的是什麼意思含義是什麼啊
瑪德 打了那麼多字按了一下Esc 全沒了!艹\cao
我再簡單的說下!片頭開始是幾個孩子打架 反應出農村孩子愛拉幫結派 喜歡打架的 大家都跟著你 但是長大後除非你有錢了 不然大家不會在拿你當回事 所以大家喊他樹哥 說明他小時候也是混混 並且是「大哥」級的 所以現在大家喊他樹哥 但是因為窮 沒人看得起他 並且拿他開心(就好像說:你以前不是很牛嗎樹哥)欺負他 擠兌他 他自己心裡也知道 最後結婚 他弟弟沒借到車 就感覺自己弟弟也看不起自己 以及夢到自己的哥哥 還有爸爸 其實他爸爸不是他殺的 他爸爸死的時候 他還小 他夢到掐他爸爸 只是他內心的掙扎與矛盾 還有唯一的朋友也在礦難中死去 還有小梅的離去 導致最後徹底變成了神經病!
最後他成算命大師 都是他神經後的聯想 讓豬二跪下 去剪綵 讓小梅能說話 小梅懷孕 這都是他內心裡最想的那幾件事 至於為什麼 如果 你仔細看了片子 會明白吧 還記得 豬二帶一個人去他家算開張時間不?其實那也是想的 電影里鏡頭是他趴在那人耳朵後面說什麼 然後鏡頭又換成是樹 在一棵樹上 其實 當時樹先生 就是在那棵樹上自己想的 說到這忽然明白小時候村裡的一些神經病為什麼總喜歡自言自語了 好壓抑啊 說這些 你能否明白?剛才說了更明白 讓我自己刪了!樓市那些復制的 我看完後 還是不懂
Ⅳ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該片講述一個叫「樹」的人,他的村莊異常寒冷,積雪難化。「樹」還是單身,在村裡的汽修鋪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有人還在種地。聚會的時候,如果沒有被人取笑,「樹」就沉默著,像曠野里被人忘記的一棵樹。
劇情簡介——
村裡有個單身男青年叫做「樹先生」,常去村口的酒館和朋友喝酒,在村裡閑晃。「樹先生」在汽修鋪受工傷後,在醫院被解僱,心生悲戚,竟無所事事調戲護士。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人開著好車成了煤老闆,有人遠在省城辦私立學校。
村子裡的煤礦日夜開采,地面下沉,整個村莊不得不遷往別處。常被取笑被漠視的「樹」乾脆遠走省城在學校打工,孩子們讓他想起自己的童年。父親和哥哥在「樹」小時候就離開了人世,他常夢到自己的父親,卻從來夢不到哥哥。
與聾啞女孩小梅一見鍾情,相愛過程頗富戲劇性,婚禮前夜,「樹」終於夢到了哥哥一一在寒冷冬天,在「樹」的婚禮上,哥哥帶著女友為他唱了一首詭異的八十年代流行歌《冬天裡的一把火》。從此,「樹」意識到自己能夠通靈。村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驗證了他的預言,「樹」成為受人尊敬的「預言家」,被人尊稱為「樹先生」。
(5)電影樹先生講了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樹 演員王寶強
樹從小不愛說話,長大後他的父親殺死他哥哥,他受了刺激最後變成精神病,小梅的出現讓他一天天的變好起來最後變成個正常人。
2、張小梅 演員譚卓
小梅嫁到樹家,愛情不像別人那樣,兩個人之間沒有那種少男少女之間對愛情天真與浪漫的憧憬,經過小梅的不離不棄,最後樹好了,一家人快樂的生活到一起。
Ⅵ 電影 樹先生 ,講的是什麼意思
剛看完 。也沒看懂什麼意思。樹個隔壁那個樣子像是有病。最後他媳婦也回來了。真的看不懂這電影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Ⅶ 《哈嘍 樹先生》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什麼意思
極喜歡這部電影,看到不少人說看不懂或者幻想主義這些詞眼,我覺得可笑加莫明其妙。這和幻想主義有什麼關系,我看到的是一個卑微的小人物在環境面前的無力和憋屈,如果這個卑微的人是麻木的是遲鈍的是真正愚笨的,那麼電影可能會是一部喜劇或者勵志片,可是,樹先生是敏感的,盡管他外在讓人錯以為他是微不足道的笨人,所以才會被人不尊重被人憐憫被人踐踏。
小梅愛上樹先生,我想也是因為樹先生懂她,因為樹先生善良敏感的心。樹先生給小梅的兩條簡訊寫得美好又風趣「你知道嗎?當我們相視的一刻,就是這世界最美的瞬間,就算給我個村長我也不當。」「相思是病,相憶是酒,你就像那煙酒搞得我煙不離手,酒不離口」這些足以見得樹先生是聰慧的人,浪漫的人。可是我認為正是因為他的聰慧和清醒,在面對這個二逼社會的種種不公和屈辱時才顯得他更加格格不入,無所適從。他憋屈,他掙扎,他無奈,他心裡有著深沉的痛,難言的傷——哥哥的慘死,而且是因為父親的失手。我想樹先生悲劇的人生可能是因為家庭的悲劇造成的。如果不是哥哥的死,他很可能是一個風趣開朗樂觀的人,他也完全有能力像他的哥們一樣活得風生水起,八面玲瓏。可是命運的軌跡就是這樣無常。最後,樹先生瘋了。導火線是他弟弟在他結婚前一夜鄙夷暴躁地打了他一頓。我沒有理由去責怪他的弟弟,因為他的弟弟不理解他的哥哥。我想,樹先生是不是因為親情再次破裂的刺激而瘋癲的。
影片後面他哥哥的反復出現也寓示著他需要親人的慰藉,鼓勵和建議。他死去的父親從影片的開始就一直出現在他的癔想中,每次出現都是一副不怒而威,讓人不寒而慄的表情,所以他想念他嘻嘻哈哈的哥哥,開心活潑的哥哥,等他終於把哥哥招進了癔想之中,他也真正瘋了。沒錯,樹先生瘋了。他瘋了之後有很多搞笑的片段,這些恰恰是樹先生天性中智慧和幽默的迸發。他天性是快樂的,聰明的,所以在他瘋了之後,他活得更加輕松自如了,也巧妙地讓屈辱過他的人同樣跪在他面前給他磕頭了。樹先生瘋了,在我感覺他更像是醉了,他釋放了,他解脫了,他終於不在夢見或看見他的父親了。
結局時,樹先生臆想著小梅懷著孩子回來找他,而且開口說話了:咱們回家吧。看到這,我有流淚的沖動。
Hello,樹先生,影片的前半程,我陪著你一起卑微,一起無奈,一起憋屈甚至一起屈辱,到了後面,我卻沒法陪你一起瘋癲了。Good Luck!樹先生,一路走好。
【影評是轉載的 作者:自由的心】
Ⅷ hello!樹先生這部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從樹的爸爸失手殺掉他的哥哥,開始揭露家庭教育的悲劇,側面批判80年代社會風氣的極端,一面是改革開放接受新文化的影響跟沖擊,一面又是社會原有的保守,最終造成樹的哥哥之悲劇,關鍵詞80年代的流氓罪
樹的回憶跟夢中出現父親的形象從來都是冷酷嚴肅的,令人感到恐懼,樹也是及其緊張害怕的。電影後來出現樹把父親掐死的畫面,那應該是他潛意識里對抗掙扎而不是過去的痛苦回憶,因為在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死了
在樹的印象中哥哥是很快樂親近的,總是給與他鼓勵跟指引。注意哥哥的打扮,發型是當年最流行的批頭士發型,蛤蟆墨鏡,加上有些浮誇的動作,這在現在給人一種浪盪青年的感覺,但也很可愛,但是在八十年代卻是非常令人詬病的,這是反映兩代人意識形態上的代溝及當時社會發展下的陣痛與傷疤,樹的哥哥便是社會發展下的犧牲品
在樹長大之後,跟他一起長大的有幾個混得還不錯的,有的成為了民營企業家,有的開辦了自己的補習學校。而這些人,各自存在道德上的缺陷,或是張揚跋扈,霸道蠻橫,或是風流放盪,對妻子家庭不忠。這些又從側面揭露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表面風光之下的陰暗,批判社會風氣的墮落與腐朽。
樹表面上在村裡跟誰都搭得上話,其實卻沒有什麼朋友。他是邊緣而孤僻的。村裡的人多少都沾親帶故的,所以大家表面上對待樹還是比較客氣的,也是為了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罷了,這就是中國社會的「面子文化」。光頭因為樹不小心踩了他的鞋子故意為難他,甚至逼他下跪的事發生一點也不意外,事實上樹在心裡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樹一直被邊緣,被歧視,卻只能忍著裝著毫不在意。大家其實很看不起樹,卻依舊「樹哥」長「樹哥」短親昵的叫著,這一切,都是為了那所謂的「面子」。樹的內心是相當壓抑的,一方面他渴望被大家尊重,渴望與大家走到一起,但終究還是被現實毫不留情的邊緣化。
樹與小梅的愛情是苦澀的。兩個人之間沒有那種少男少女之間對愛情天真與浪漫的憧憬,僅僅是都最現實而無奈選擇了對方。像樹這樣沒有事業,甚至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長相也不出眾的大齡男青年對愛情根本沒有太大的奢望。他唯一渴求的僅僅是中國人傳統的娶妻生子,讓自己體面一些罷了。所以在結婚的時候因為沒有借到他渴求的婚車他憤怒了,他很不甘心。別人都能賓士寶馬,自己想要輛皇冠都成了奢求,他內心壓抑的憤懣爆發了。而像小梅那樣的生理有缺陷的狀況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兩個都是處於底層的人,都是保守辛酸的,我們都希望能看到他們或許會有一些惺惺相惜,攜手共創甜蜜平凡的生活,而這些都沒能成為現實。其實雙方內心都是掙扎的,都不大看得上對方,又都無奈,只能向現實妥協。樹與小梅的之間的愛情,表現了底層人物在現實壓迫下對生活的無奈與掙扎。樹在結婚的時候瘋了一切顯得那麼突兀。令人十分遺憾,特別是對他後來的幻覺與現實的交疊不能理解。原以為不幸的小人物終於可以迎來自己的小幸福的圓滿結局也破滅了,但對於樹,這或許並不是最差的結局,至少,他看到了他所期望看到的,最後幻想著與小梅一起攜手奔向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繼續向殘酷的現實妥協、做最無奈的選擇,忍痛不言,借煙酒麻痹自己,強顏歡笑。
對於小梅這個角色,可能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相當羞澀,單純,令人同情與憐愛。其實裡面有很多令人玩味的東西。小梅的「羞澀」其實也是對於樹的防範,剛開始小梅也是嫌棄樹的,但是她的條件確實很難找到更好的男人,最後依舊被樹的老實誠懇所打動。樹最初找小梅動機也無非是一個大齡單身年青年對於女性的渴望,而不是單純的對於愛情的期盼。所以說兩個人剛開始是無所謂愛情的,無非都是各自的無奈選擇。有兩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就是小梅其實是會抽煙的,在跟樹約會的那一次,她表現得很熟練。第二,是小梅其實對那種事也是很有經驗的,結婚洞房的時候,樹已經進入了「冥想狀態」了,她竟然能夠主動把事給辦了,這種能力絕非是天賦沒有經驗是不可能如此熟練的辦到....這一下子顛覆了大家對小梅清純羞澀的印象,其實小梅這個角色還有隱情。大家要注意她工作的地方就能猜出一些端倪。「盲人按摩」,對於按摩保健這個行業在國內的很多潛規則,就不詳細述說了。而且小梅雖然是個聾啞人,但是長得並不難看,也應該有男人對她產生興趣,事實上樹先生最早對小梅產生的也不過是那個意思。所以小梅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在無奈生活中飽受欺凌,掙扎而不幸的「失足婦女」。所以她不相信愛情。她並不容易被打動。
樹不相信愛情是因為他的軟弱跟無能,他沒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渴望的愛情。小梅不相信愛情是因為自己的不幸跟曲折的經歷。
說道最後,《樹》這部片子其實就是一個茶幾,上面擺著各種各樣的杯具。但這部片子最大的優點並不是這些隱藏著的內涵,而是它把這些杯具渲染得五顏六色,令人看不出悲傷與絕望,只覺得一種淡淡的凄涼、苦澀卻又回味悠長。要看懂它,了解那些所謂的「真相」其實並不重要,更要體會它。畫面回到最後,樹先生牽著媳婦一起奔向了美好的新生活。。。。
Ⅸ 電影 holle樹先生 到底講了一件什麼事,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啊。
此部電影講了,從樹的爸爸失手殺掉他的哥哥,開始揭露家庭教育的悲劇,側面批判80年代社會風氣的極端,一面是改革開放接受新文化的影響跟沖擊,一面又是社會原有的保守,最終造成樹的哥哥之悲劇,關鍵詞80年代的流氓罪
樹的回憶跟夢中出現父親的形象從來都是冷酷嚴肅的,令人感到恐懼,樹也是及其緊張害怕的。電影後來出現樹把父親掐死的畫面,那應該是他潛意識里對抗掙扎而不是過去的痛苦回憶,因為在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已經死了
在樹的印象中哥哥是很快樂親近的,總是給與他鼓勵跟指引。注意哥哥的打扮,發型是當年最流行的批頭士發型,蛤蟆墨鏡,加上有些浮誇的動作,這在現在給人一種浪盪青年的感覺,但也很可愛,但是在八十年代卻是非常令人詬病的,這是反映兩代人意識形態上的代溝及當時社會發展下的陣痛與傷疤,樹的哥哥便是社會發展下的犧牲品
在樹長大之後,跟他一起長大的有幾個混得還不錯的,有的成為了民營企業家,有的開辦了自己的補習學校。而這些人,各自存在道德上的缺陷,或是張揚跋扈,霸道蠻橫,或是風流放盪,對妻子家庭不忠。這些又從側面揭露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表面風光之下的陰暗,批判社會風氣的墮落與腐朽。
樹表面上在村裡跟誰都搭得上話,其實卻沒有什麼朋友。他是邊緣而孤僻的。村裡的人多少都沾親帶故的,所以大家表面上對待樹還是比較客氣的,也是為了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罷了,這就是中國社會的「面子文化」。光頭因為樹不小心踩了他的鞋子故意為難他,甚至逼他下跪的事發生一點也不意外,事實上樹在心裡也很清楚自己的地位。樹一直被邊緣,被歧視,卻只能忍著裝著毫不在意。大家其實很看不起樹,卻依舊「樹哥」長「樹哥」短親昵的叫著,這一切,都是為了那所謂的「面子」。樹的內心是相當壓抑的,一方面他渴望被大家尊重,渴望與大家走到一起,但終究還是被現實毫不留情的邊緣化。
樹與小梅的愛情是苦澀的。兩個人之間沒有那種少男少女之間對愛情天真與浪漫的憧憬,僅僅是都最現實而無奈選擇了對方。像樹這樣沒有事業,甚至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長相也不出眾的大齡男青年對愛情根本沒有太大的奢望。他唯一渴求的僅僅是中國人傳統的娶妻生子,讓自己體面一些罷了。所以在結婚的時候因為沒有借到他渴求的婚車他憤怒了,他很不甘心。別人都能賓士寶馬,自己想要輛皇冠都成了奢求,他內心壓抑的憤懣爆發了。而像小梅那樣的生理有缺陷的狀況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兩個都是處於底層的人,都是保守辛酸的,我們都希望能看到他們或許會有一些惺惺相惜,攜手共創甜蜜平凡的生活,而這些都沒能成為現實。其實雙方內心都是掙扎的,都不大看得上對方,又都無奈,只能向現實妥協。樹與小梅的之間的愛情,表現了底層人物在現實壓迫下對生活的無奈與掙扎。樹在結婚的時候瘋了一切顯得那麼突兀。令人十分遺憾,特別是對他後來的幻覺與現實的交疊不能理解。原以為不幸的小人物終於可以迎來自己的小幸福的圓滿結局也破滅了,但對於樹,這或許並不是最差的結局,至少,他看到了他所期望看到的,最後幻想著與小梅一起攜手奔向了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繼續向殘酷的現實妥協、做最無奈的選擇,忍痛不言,借煙酒麻痹自己,強顏歡笑。
對於小梅這個角色,可能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相當羞澀,單純,令人同情與憐愛。其實裡面有很多令人玩味的東西。小梅的「羞澀」其實也是對於樹的防範,剛開始小梅也是嫌棄樹的,但是她的條件確實很難找到更好的男人,最後依舊被樹的老實誠懇所打動。樹最初找小梅動機也無非是一個大齡單身年青年對於女性的渴望,而不是單純的對於愛情的期盼。所以說兩個人剛開始是無所謂愛情的,無非都是各自的無奈選擇。有兩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就是小梅其實是會抽煙的,在跟樹約會的那一次,她表現得很熟練。第二,是小梅其實對那種事也是很有經驗的,結婚洞房的時候,樹已經進入了「冥想狀態」了,她竟然能夠主動把事給辦了,這種能力絕非是天賦沒有經驗是不可能如此熟練的辦到....這一下子顛覆了大家對小梅清純羞澀的印象,其實小梅這個角色還有隱情。大家要注意她工作的地方就能猜出一些端倪。「盲人按摩」,對於按摩保健這個行業在國內的很多潛規則,就不詳細述說了。而且小梅雖然是個聾啞人,但是長得並不難看,也應該有男人對她產生興趣,事實上樹先生最早對小梅產生的也不過是那個意思。所以小梅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在無奈生活中飽受欺凌,掙扎而不幸的「失足婦女」。所以她不相信愛情。她並不容易被打動。
樹不相信愛情是因為他的軟弱跟無能,他沒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渴望的愛情。小梅不相信愛情是因為自己的不幸跟曲折的經歷。
說道最後,《樹》這部片子其實就是一個茶幾,上面擺著各種各樣的杯具。但這部片子最大的優點並不是這些隱藏著的內涵,而是它把這些杯具渲染得五顏六色,令人看不出悲傷與絕望,只覺得一種淡淡的凄涼、苦澀卻又回味悠長。要看懂它,了解那些所謂的「真相」其實並不重要,更要體會它。畫面回到最後,樹先生牽著媳婦一起奔向了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