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金時代電影
講述了蕭紅的人生經歷和愛情故事。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導演:許鞍華
主演:湯唯/馮紹峰/王志文 現在可以看了
❷ 如何評價電影《黃金時代》
字有點多
在各色爭議聲中,終於決定親眼看看這部電影。看完後感想如下:
1、電影的缺陷皆源於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人物所拍的傳記片,編劇過於尊重史實乃至縮手縮腳。
2、影片的缺陷來自編劇,優點來自導演。冤有頭債有主,大家要找對人。
演員不斷的打破屏幕間隔的間離式敘事手法招致很多人的批評,我並不覺得這是問題。同樣是「被嫌棄的一生」,中島哲也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玩得嗨多了:音樂劇、舞台劇、MV、剝洋蔥式非線性敘事結構...你不會覺得《松子》難以理解,甚至覺得很好看。同樣,我不覺得《黃金時代》非線性敘事結構難懂,當然「去高潮化」的拍攝手法使其並不"好看"。為什麼你能接受《松子》的表達方式而不能接受《黃金時代》的表達方式?因為《黃金時代》的傳主是真實人物,編劇乃至觀眾潛意識中拒絕用過於「誇張」的表達方式。
我所不滿的在於編劇過於謹慎。整部電影象影像化的「親朋好友憶蕭紅」,幾乎每個角色的每句台詞都有出處,可見編劇的確在搜集資料方面下了大功夫。當角色們念出台詞或者對著鏡頭講述時,我甚至覺得屏幕下方會出現「XXX(人名),《XXXXX》(回憶錄書名),XX—XX頁」的字幕。越是知名的人物越尊重史實,這點在魯迅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的台詞完全是文本式而非口語化,聽著這個「人物」大段大段說出文章中的「台詞」,這種處理方式我覺得「過了」。
編劇事無巨細的客觀的描述蕭紅何年何月在何地作了何事,但是他忘了最關鍵的一點:蕭紅為什麼這么做?或者更進一步:蕭紅是怎樣的女子?這才是很多非蕭紅迷關注的事。我說我想去看《黃金時代》,親友不屑的說:「蕭紅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言外之意自然指她身上的「破事」。而我想了解的並非那些「破事」——雖然這些「破事」很具傳奇性——而是蕭紅這個「人」。很遺憾,這正是影片的缺陷。它忠實的表現蕭紅作為,比如她依附於各個男人,她對「政治」的抗拒,卻忽略了她的所思,即人物動機。為何她這樣做?影片語焉不詳。《松子》雖然戲謔,但對人物動機的挖掘相當深入。松子童年缺愛,因此一生尋愛,這使觀眾能對角色有代入感——有趣的是,很多虛擬傳記片都將人物動機歸結為家庭和童年,比如《公民凱恩》。而蕭紅,我們知道她父親對她不好,這在片頭片尾略為提及,但通過影片,我們找不到根源動機。如果你是蕭紅粉絲,對其經歷感同身受,自然能分析其動機;但我不是,通過電影我沒看到我想了解的內容。
這使《黃金時代》夾在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不接受其敘事方式的(這其中可能包括蕭紅迷),覺得這電影裝逼且難看;接受其敘事方式的,覺得不夠深入、流於表面。歸根結底,如前所說:這是真實人物的傳記片,編劇不敢表露其態度,因為這可能會招致不同意見者的批評。所以他盡量客觀、尊重歷史,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編劇大膽一些,乾脆用《天鵝絨金礦》的表現手法:影射,真實人物與虛構人物、真實經歷與虛構經歷夾雜在一起,拍攝手法更隨心所欲。觀眾對傳主感興趣?看完電影自己去查資料吧!
作為一部帶有強烈編劇印記的電影,許鞍華作為導演是否好選擇?我個人認為,在技術方面,許鞍華無可指摘。影片節奏舒緩而不拖沓,結構扎實而不鬆散,一些剪輯段落頗有亮點,可見導演的基本功。許鞍華甚至忠實復制了劇本的疏離態度。在三個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沒有走神。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的國產電影不多,《黃金時代》是一個良好嘗試。如果將劇本交於其他導演之手,可能呈現效果更差。不過對於可以預見的票房失敗,身為導演的許鞍華將會背負主要責任,令人惋惜。
就像《一代宗師》的野心並非《葉問傳》,《黃金時代》也並非聚焦於蕭紅一人。但由於上述問題,出場人物猶如一個個紙片,我們看見他們的經歷,聽見他們的言語,但他們究竟是什麼人?我們不知道(《一代宗師》中,王家衛好歹通過那麼多「金句」把人物立起來了)。也許蕭紅的經歷於你心有戚戚,你會由於自己與蕭紅的相似經歷與處境,而將自己的情感代入電影中的蕭紅。但這並非電影展現於你的。編導選擇「不表達態度」,這也算是一種態度吧。
我所在的影院,《黃金時代》一天排片三場。我看的那一場上座率大約六成,期間溜走了幾名觀眾,退場人數並不多。《黃金時代》於我有所觸動,我可以給它三星至三星半。
❸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都有些什麼電影
鼎盛時期在八九十年代,王晶的賭片如《賭神》; 林正英的僵屍片如《僵屍先生》; 周星馳的無厘頭如《大話西遊》(劉鎮偉導演); 徐克的新武俠如《新龍門客棧》《東方不敗》; 李小龍成龍的功夫片;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如《喋血雙雄》、《英雄本色》。很多的。
❹ 如何評價電影《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這四個字無法概述這部電影的內容。這是一部成功的傳記,卻不是一部優質的電影。
蕭紅的一生都沒有遇見過屬於她的黃金時代。
電影的最後,蕭紅的生命最終折損在病痛和戰爭中。駱賓基從醫院出來,嘴裡嚼著糖,突然開始哭的不能自已。那年被困在賓館的蕭紅,彷彿穿越了歷史的橫亘,回過頭,凝視······駱賓基的表情很認真,透過他悲傷的表情,我們彷彿看見了那個時代對損失了蕭紅這樣一位有才能的作家的遺憾。
❺ 電影《黃金時代》的主題是什麼
是 只得一生
❻ 如何評價電影《黃金時代》
1、電影的缺陷皆源於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人物所拍的傳記片,編劇過於尊重史實乃至縮手縮腳。
2、影片的缺陷來自編劇,優點來自導演。冤有頭債有主,大家要找對人。
演員不斷的打破屏幕間隔的間離式敘事手法招致很多人的批評,我並不覺得這是問題。同樣是「被嫌棄的一生」,中島哲也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玩得嗨多了:音樂劇、舞台劇、MV、剝洋蔥式非線性敘事結構...你不會覺得《松子》難以理解,甚至覺得很好看。同樣,我不覺得《黃金時代》非線性敘事結構難懂,當然「去高潮化」的拍攝手法使其並不"好看"。為什麼你能接受《松子》的表達方式而不能接受《黃金時代》的表達方式?因為《黃金時代》的傳主是真實人物,編劇乃至觀眾潛意識中拒絕用過於「誇張」的表達方式。
我所不滿的在於編劇過於謹慎。整部電影象影像化的「親朋好友憶蕭紅」,幾乎每個角色的每句台詞都有出處,可見編劇的確在搜集資料方面下了大功夫。當角色們念出台詞或者對著鏡頭講述時,我甚至覺得屏幕下方會出現「XXX(人名),《XXXXX》(回憶錄書名),XX—XX頁」的字幕。越是知名的人物越尊重史實,這點在魯迅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的台詞完全是文本式而非口語化,聽著這個「人物」大段大段說出文章中的「台詞」,這種處理方式我覺得「過了」。
編劇事無巨細的客觀的描述蕭紅何年何月在何地作了何事,但是他忘了最關鍵的一點:蕭紅為什麼這么做?或者更進一步:蕭紅是怎樣的女子?這才是很多非蕭紅迷關注的事。我說我想去看《黃金時代》,親友不屑的說:「蕭紅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言外之意自然指她身上的「破事」。而我想了解的並非那些「破事」——雖然這些「破事」很具傳奇性——而是蕭紅這個「人」。很遺憾,這正是影片的缺陷。它忠實的表現蕭紅作為,比如她依附於各個男人,她對「政治」的抗拒,卻忽略了她的所思,即人物動機。為何她這樣做?影片語焉不詳。《松子》雖然戲謔,但對人物動機的挖掘相當深入。松子童年缺愛,因此一生尋愛,這使觀眾能對角色有代入感——有趣的是,很多虛擬傳記片都將人物動機歸結為家庭和童年,比如《公民凱恩》。而蕭紅,我們知道她父親對她不好,這在片頭片尾略為提及,但通過影片,我們找不到根源動機。如果你是蕭紅粉絲,對其經歷感同身受,自然能分析其動機;但我不是,通過電影我沒看到我想了解的內容。
這使《黃金時代》夾在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不接受其敘事方式的(這其中可能包括蕭紅迷),覺得這電影裝逼且難看;接受其敘事方式的,覺得不夠深入、流於表面。歸根結底,如前所說:這是真實人物的傳記片,編劇不敢表露其態度,因為這可能會招致不同意見者的批評。所以他盡量客觀、尊重歷史,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編劇大膽一些,乾脆用《天鵝絨金礦》的表現手法:影射,真實人物與虛構人物、真實經歷與虛構經歷夾雜在一起,拍攝手法更隨心所欲。觀眾對傳主感興趣?看完電影自己去查資料吧!
作為一部帶有強烈編劇印記的電影,許鞍華作為導演是否好選擇?我個人認為,在技術方面,許鞍華無可指摘。影片節奏舒緩而不拖沓,結構扎實而不鬆散,一些剪輯段落頗有亮點,可見導演的基本功。許鞍華甚至忠實復制了劇本的疏離態度。在三個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沒有走神。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的國產電影不多,《黃金時代》是一個良好嘗試。如果將劇本交於其他導演之手,可能呈現效果更差。不過對於可以預見的票房失敗,身為導演的許鞍華將會背負主要責任,令人惋惜。
就像《一代宗師》的野心並非《葉問傳》,《黃金時代》也並非聚焦於蕭紅一人。但由於上述問題,出場人物猶如一個個紙片,我們看見他們的經歷,聽見他們的言語,但他們究竟是什麼人?我們不知道(《一代宗師》中,王家衛好歹通過那麼多「金句」把人物立起來了)。也許蕭紅的經歷於你心有戚戚,你會由於自己與蕭紅的相似經歷與處境,而將自己的情感代入電影中的蕭紅。但這並非電影展現於你的。編導選擇「不表達態度」,這也算是一種態度吧。
我所在的影院,《黃金時代》一天排片三場。我看的那一場上座率大約六成,期間溜走了幾名觀眾,退場人數並不多。《黃金時代》於我有所觸動,我可以給它三星至三星半。
❼ 黃金時代是什麼類型電影
黃金時代
類型:劇情/傳記/愛情
導演:許鞍華
主演:湯唯 馮紹峰 王志文 朱亞文
❽ 黃金時代演的什麼
《黃金時代》是以民國時期為大背景,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以及令人唏噓的愛情經歷為引子的民國愛情電影,影片塑造了當年那一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海闊天空的時代。《黃金時代》由許鞍華執導,李檣編劇,湯唯、馮紹峰、王志文、郝蕾、袁泉等領銜主演,於2014年10月1日正式公映。2015年4月19日,該片獲得第34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等多個大獎。2015年9月19日,《黃金時代》獲第24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暨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望採納,謝謝
❾ 電影《黃金時代》完整版什麼時候上映
現在就可以看了,資源給你上傳到附件了,下載即可。
電影《黃金時代》以民國時期女作家蕭紅為主線,講述了蕭紅的人生經歷和愛情故事。
蕭紅,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一路流亡,從北方到南方,從哈爾濱到香港,一邊躲避戰亂,一邊經歷著令人唏噓又痛徹心扉的愛情與人生。對生的堅強對死的掙扎在她筆下穿透紙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